微表情心理学与肢体语言
微表情心理学与微表情动作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与微表情动作心理学微表情心理学最近突然流行起来,通过微小表情动作来识别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心理学,很符合非专业人士对心理学的理解,因此简单实用而受到非心理学专业的人士的喜欢。
微表情心理学或微表情动作心理学出现的是因为美国的一部电视剧,名叫《千谎百计》(Lie to me)。
剧中的主人公莱特曼博士具备高超本领,他不需要确凿证据,也不需要测谎仪,甚至不需要声音,他只是凭借人物表情的变化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否在说谎,而且是绝对的正确。
从此,微表情心理学或微表情动作心理学一下子为人所了解。
在剧主微表情心理学被用于刑事侦察。
通过这些一闪而过的绝望、尴尬或者窃喜等细微表情来识别人的内心世界,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微表情”。
莱特曼正是通过捕捉这种微表情,破获了一个个连联邦调查局都束手无策的案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2011年9月开始研究微表情与人的情绪机制、无意识状态之间的关系。
而且,这一关于微表情心理学的课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立项。
微表情就是脸部表情的“笑里藏刀”。
正常的表情一般持续在1/2秒到5秒之间,有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
而微表情的与众不同在于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只有1/25秒至1/5秒。
这种表情往往和欺骗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
当人们试图掩饰、刻意隐瞒某种心理活动时,内心的真实想法反而可能通过微表情表达出来。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遭遇:“为什么我不喜欢这个人笑成这样?”比如,商场里的售货员面对衣着寒酸的顾客,笑脸相迎中可能闪过一秒轻蔑的嗤笑。
多数人会错过微表情,但人们的大脑依然受到影响,据此改变判断。
如果,一个人在笑眯眯时出现了“冷笑”的微表情,对方会倾向于认为这张高兴的面孔在撒谎。
微表情心理学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在1969年提出。
当时,一个名叫玛丽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告诉主治医生,想要回家看看自己的剑兰和花猫。
提出请求的时候,她显得神情愉悦而放松,不时地眯起眼睛微笑,摆出一副撒娇的模样。
心理学——微表情
陈冠希——违心认错 解密关键:摸鼻子 莱特曼说:人说谎时,体内多余的血液流到脸上,使鼻子里的海绵 体结构膨胀数毫米。说谎者会觉得鼻子不舒服,不经意地触摸它。 那年2月,陈冠希在温哥华庭外接受访问时,说自己很惭愧,目前最 想做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多好的一句话啊,可惜陈先生在那时 候不由自主地摸了希的道歉秀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不过,从小受西方 文化熏陶的陈冠希也许对这种你情我愿的性事根本就不以为然,只 是没料到有一天会衰到如此田地。
忧伤的微表情心理学分析 :
眉毛挂下来。 羞愧的表情:低着头,手抚摸额头,擦汗状。不屑的表情: 上嘴唇上扬说话很急,使用手臂或者物体将自己与对方之间形成障碍,是 焦虑的表现。当然,每个人遇到被人疑为罪犯时都会有这样的反应。
其它的微表情心理学分析 :
瘪嘴角是经典的犯错表情。对自己的话没信心。
声音的震颤可能是反感或厌恶。 没有表情与出现表情同样重要当一个人面部两侧表情不对称时,他很有 可能在伪装感情。 抚摸自己的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手势,在自己不完全相信自己所说的话 时,用来尽量打消自己的疑虑。 如果是真的生气,大吼大叫和手用力拍桌子应该是同时发生的,如果一 先一后,就有可能是在伪装。
“后艳照门时代”的真实与谎言 :
阿娇——言不由衷地认错 解密关键:眼睛向右下方、嘴唇紧抿 莱特曼说:眼睛向右下方是通过右脑图像记忆区回忆,嘴唇紧抿是自我 抑制的表现。 做客《志云饭局》时,阿娇多次中断与主持人的眼神交流把眼睛朝向右 下方,这表明她正在认真回忆事件经过。 不过,在反复表示歉意时,阿娇不止一次地紧紧抿嘴,两嘴角向下撇, 这在《LIE TO ME》中被称为典型的“羞愧”表情,与克林顿被撞破性 丑闻时的表情如出一辙。这一自我抑制的表情说明,阿娇对事件也有所 隐瞒,她有苦难言,而所谓道歉,多半言不由衷。
常见肢体语言与微表情解析(心理咨询)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
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面部微表情在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
谈到由肢体表达情绪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很多惯用动作的含义。
来访者以下肢体活动表达情绪,咨询师可由之辩识出其肢体所表达的心境。
解读来访者的“肢体语言”鼓掌——兴奋顿足——生气搓手——焦虑垂头——沮丧摊手——无奈捶胸——痛苦。
1、蹙眉皱额关怀、专注、不满、愤怒、受到挫折2、掀动嘴翼愤怒、爱情3、紧抿嘴唇对周围环境和人不肯定,打算保持距离或犹豫不决4、鼻翼掀动敌意、不满、愤怒5、紧抿嘴唇且避免接触他人眼光心中可能有秘密不想透露6、紧抿嘴唇且嘴角向下倾斜轻视、看不起7、双眉上扬,双目大张惊奇、惊讶8、双肩无力下垂潦倒、无力、心绪不好、疲倦、忧郁、失望、冷漠9、一边眉毛抬的比另一边高嘲讽、鄙夷、怀疑10、时常咬住自己的嘴唇怀疑自己、贬低自我1、咧着嘴笑;手掌打开;双眼平视。
2、谈话时,身体前倾,坐在椅子边缘;全身放松、双手打开;解开外套纽扣;手托着脸。
3、抬高下巴;坐时上半身前倾;站立时抬头挺胸、双手背在身后;手放在口袋时露出大拇指;掌心相对、手指合起来呈尖塔状;翻动外套领子。
4、吹口哨;抽烟;坐立不安;以手掩口;使劲拉耳朵;绞扭双手;把钱、钥匙弄得叮当响。
5、捏弄自己的皮肤;咬笔杆;两个拇指交互绕动;啃指甲。
6、呼吸急促;紧握双手不放;拨头发;抚摸后颈;握拳;绞扭双手;用食指点物。
挫折7、双臂交叉于胸前;偷瞄、侧视;摸鼻子;揉眼睛;笑时紧闭双唇;紧缩下巴;说话时眼睛看地上;瞪视;双手紧握;说话时指着对方;握拳作手势;抚摸后颈;摩拳擦掌;双手交握放在后脑勺,整个人向后靠在椅背上。
防卫8、抬起下巴并垂下眼睛不屑一顾9、低下下巴并两眼上望羞怯腼腆、有求于人10、双臂交叉放在胸前排斥、拒绝对方,不愿与其接触、自高自大,自卫常见动作解析:轻揉鼻子心理暗示的内容:代表着他还不敢信任您,他认为您在花言巧语。
40个微表情动作意思
40个微表情动作意思当人在紧张或是有压力时,常会不自觉做出某些动作:1.触摸或按摩颈部:另外,按摩额头或是摸耳垂,也都是一般人紧张时会出现的动作。
而如果男生拉着领带,或是女生玩弄颈上的项链,也代表同样的意思。
2.深呼吸或是话变多:当你看到对方深呼吸,就知道他可能在压抑情绪。
或是在过程中对方不太爱说话,却突然话多起来,也代表他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
3.用手放在大腿上:紧张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双手放在大腿上来回摩擦,试图平缓自己的情绪。
从肢体语言看出对方个性常见的惯动作反映了特定的个性与行为模式:1.喜欢眨眼:这种人心胸狭隘,不太能够信任。
如果和这种人进行交涉或有事请托时,最好直截了当地说明。
2.惯盯着别人看:代表警戒心很强,不容易表露内心情感,所以面对他们,避免出现过度热情或是开玩笑的言语。
3.喜欢提高音量说话:多半是自我主义者,对自己很有自信,如果你认为自己不适合奉承别人,最好和这种人划清界线。
4.穿着不顾外表:也代表本性随和,而且面临人情压力时容易屈服,所以有工作找他们商量时,最好是套交情,远比透过私事上的关系要来得有用。
5.一坐下就跷脚:这种人充满企图心与自信,而且有行动力,下定决心后会立刻行动。
6.边说话边摸下巴:通常本性谨慎,警戒心也强。
7.将两手环绕在胸前:干事非常谨慎,行动力强,坚持己见。
多搜寻其他周边线索你能够从笔迹下手:字迹草率而写字速度很快的人,工作速度也很快,但是通常比力草率粗糙;写字谨慎而慢的人,工作时会边确认边进行,非常仔细。
只要平时多与人互动、多窥察,你也能拥有惊人的阅人能力。
32个动作教你看懂微表情读心术1.单肩抖动——不自信2.注视对方眼睛——撒谎中(为了看看自己的花招是否得逞)3.中断眼神交流——不代表撒谎(回忆中)4.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典型谎言5.抬起下巴——十分尴尬6.揉鼻子——掩饰真相(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7.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
微表情、微动作、微反应心理学:你的身体会说话
频繁点头——我的耐心到了极限 微晃头部——我张扬,我自信 抬头挺胸——果断向前 点头哈腰——我对你有所求 轻轻摇头——我是在帮你 向侧歪头——努力地思考人生
身体后退——我有点害怕 身体前倾——我很感兴趣 身体僵直——糟糕,被人说中了 弓起身子——我说的是谎话 舒展身体——大局已定 身体静止——危险来临时的冻结反应
学好“观鼻术”——“鼻”知内心起伏 鼻孔张大——打一架吧 鼻头紧皱——烦你不知道啊 总摸鼻子——千万别说漏嘴 鼻头冒汗——我叫不紧张
“大嘴巴”“闷葫芦”——性情品行“嘴”知道 双唇紧抿——我压力山大 咬住嘴唇——真是不甘心 用手捂嘴——我不愿再说 舔舐嘴唇——浑身不自在
面色折射身心健康——观人气色,识其吉凶 面无血色——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面色铁青——即将暴跳如雷 面有难色——我不满,但我得忍着 面如死灰——我已无话可说
目录分析
第一章喜怒哀惧爱恨 怜 ——七情六欲照
亮内心世界
第二章柳眉传情 — —眉间气象,“眉”
上“眉”下
第三章目似秋水 — —“观其眸子,人焉 瘦哉”
第四章鼻子聚财 — —面相正中,“鼻” 须注意
第五章樱唇 轻启 ——
“唇唇欲 动”,欲说
还休
第六章面色 主运—— “面部如命, 气色如运”
情绪是如何产生的——那些情感的前世今生 情绪起到什么作用——监测心理,传情达意 刚正不阿的面部肌肉——任你百般掩饰,我自直言不讳 常见的7种情绪与表情——太多的情绪,有相应的表情 撕下虚伪的面具——表情虚实,大有玄机 人可以貌相——教你解析微表情
罗·伯顿说过:“如果世界上有地狱的话,那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人的认识不同会导致情绪的不同。
情绪的产生源自于人的认知经验,认识对于情绪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微表情心理学ppt课件
31
2. Chewing gum(嚼口香糖)
Do you know why NBA players in the game like chewing gum? Why do some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distributed to students before the test chewing gum? Study found that chewing gum can change the body and stress-related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can alleviate the low, medium level of anxiety.
The tension before the interview will make your breathing shallow, at this time, control your breathing, to ensure adequate breathing, a good way to control emotions. Approach is to breathe a beat, the same as for exercise.
你知道为什么NBA的球员喜欢在比赛时嚼口香糖吗?为什么美 国有些学校在学生考试前派发口香糖?
研究发现,咀嚼口香糖能改变人体与压力相关的生理指标,能 够缓解低、中程度的焦虑。
32
3.Listening light music(听轻音乐)
肢体语言与微表情解读
肢体语言与微表情解读美剧《LIETOME》(中译名为《千谎百计》)一度热映。
它牢牢抓住了各年龄段和各阶层的观众,人气之高丝毫不亚于《越狱》。
这是一部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剧集。
卡尔·莱特曼博士带领的测谎四人组通过观察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就能揭开谎言的迷雾,抵达事(韩度)件的核心。
破案是警察的差事,他们关心的是人们如何说谎、为何说谎以及说谎时的表现。
该剧以面部解读专家保罗·埃克曼本人的经历和研究为蓝本,因而片中提到的所有识谎招数都有科学依据。
很多观众认为该剧的实用价值相当大,甚至马上就将这些经验用于日常生活中,对老板、同事察言观色。
据说,命中率相当高。
人们热衷于戳穿谎言,但更热爱说谎。
据说,普通人在每10分钟的谈话中就会说3个谎。
从政坛精英到市井小民,从商界巨贾到谍海特工,谎言已经成为普世现象,因而诚实也就成了一种普世价值。
谎言与诚实不仅仅关乎道德,也是一种心理和技术上的较量,虽然,在这场较量中,并不永远是诚实取胜。
趣读数字说“谎”·普通人在每10分钟的谈话中会说3个谎。
·人脸的43块肌肉可以组合出1万多种表情,其中3000种具有情感意义。
·英国人最常说的谎言是“我很好”。
·男女在说谎数量上差异不小。
男人每天说5句谎话,而女人只有3句。
·美国研究者发现,女性通常是为了让对方觉得好过一点,而男性说谎则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优越。
·61%的女性希望异性在评论自己外表时说谎。
·54%的谎言人们是可以看破的。
·81%的美国人每天都会说“善意的谎言”。
·65%的成年人会因为怕伤害伴侣的感情而选择说谎。
·68%的女性会隐瞒自己的体重。
·40%的成年人认为在做错事后对孩子说谎无伤大雅。
技巧专家揭“谎”教你“识谎”网上有不少莱特曼识别谎言技巧的总结帖,虽然只是些皮毛,但用来戳穿我们身边那些无伤大雅的小谎言也足够受用了。
30条微表情:一个人的各种内心活动和情绪特征的照妖镜
30条微表情:一个人的各种内心活动和情绪特征的照妖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面部表情则是你内心活动和情绪特征的照妖镜。
下面三十条微表情,让你的喜怒哀乐暴露无遗。
1、伤心。
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
2、害怕。
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
3、愤怒。
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
4、厌恶。
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5、惊讶。
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6、轻蔑。
轻蔑的著名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7、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
8、惊讶。
表情超过一秒就是假惊讶。
9、单肩抖动表示不自信,人右肩微耸是在说假话,说话或思考时把手放在鼻子上是想要掩饰什么的举动,说话时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或抵着大腿,是紧张的表现。
10、微笑的时候眨眼睛说明真的想到令人幸福的事。
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
当不能倒着将事情回忆一遍,那么事情肯定是编造的。
11、用手抚额头表示羞高兴。
人们高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
12、瞳孔放大表示恐惧,紧张,愤怒,性兴奋情绪会使人的瞳孔放大。
13、话语重复,声音上扬表示撒谎;对问题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撒谎方式。
“你去过他家吗?”“我没去过他家。
”14、肢体阻抗向后退一步,表示刚说的话不可信;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回腿部,做好逃跑准备,手部会先变冰凉。
.15、抿嘴是经典的模棱两可的动作。
16、摸脖子。
人撒谎的时候会摸脖子,典型的强迫行为。
17、纵火与强奸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宣张自己的力量。
18、撒谎的时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情,往往没有任何表情。
19、身体和语言不一致,表示他在撒谎,惊奇、害怕的表情在脸上超过一秒,表示是假装的,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20、手一直摩挲,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当你不相信自己的在说什么的时候,使自己安心们说谎的时候会摸脖子,这是个经典的动作。
身体语言和微表情
身体语言和微表情眼睛可以反映人的情绪、态度和情感变化。
情绪变化首先反应在瞳孔变化上。
情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瞳孔会不自觉变大;对使人厌恶的刺激物,瞳孔明显缩小。
情绪状态由“晴”转“阴”时,亦有同样反应。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身体其他部位的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人际沟通中如果缺少目光交流的支持,将会使人际沟通过程变得不愉快,而且很困难。
面部借助数十块肌肉的运动来准确传达不同的心态和情感。
任何一种面部表情都是由面部肌肉整体功能所致,但面部某些特定部位的肌肉对于表达某些特殊情感的作用更明显。
嘴、颊、眉、额是表现愉悦的关键部位;鼻、颊、嘴表现厌恶;眉、额、眼睛、眼睑表现哀伤;眼睛和眼睑表现恐惧。
当目光与面部表情不一致时,目光是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案例:(1)你的孩子放学回家时,带回来一个全新的玩具。
他告诉你这是朋友送的,你却不这么想.你担心玩具可能是他从学校“借”回来的,甚至是到店里顺手牵羊。
▲你可以怎么做:有些孩子说谎时会不动声色,单调的陈述理由,以免事机败露。
而有些孩子则会结巴、回避目光接触,坐立不安。
如果你希望孩子爽快地认错,问问题时,别忘了要求孩子正视你,缓缓拉近距离并摸摸他,握住他的手,解除其防备和慌张.这种亲密互动能加深孩子说谎的不安,为了纾解压力而吐露真相。
当孩子承认错误之后,别忘了坦白从宽,称许他的诚实。
如果父母揭穿谎言后立刻动怒,孩子将认为说实话不是好事,而不再愿意认错.(2)你得到一个工作的面试机会。
你跃跃欲试,而且有自信胜任愉快,因此你非常紧张,希望能给主考官一个好印象。
▲你可以怎么做:从见到主考官的那一刻,你就必须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微笑并直视对方,如果他回以微笑,表示你有一个好开始。
但如果对方面无表情,也不要使自己焦虑。
注意眼神的接触,正向回应主考官的身体语言,突破他的防线:他紧绷着脸,你就面露微笑;他姿势僵硬,你就放松,像照镜子一样。
记得别交叉手臂,也不要跷起二郎腿;双脚略为平行,正对主考官而坐。
微动作与心理学
微动作与心理学一,手臂动作1,不停地把玩手边的东西。
没有经验的人会以为这时你的注意力在别处,而不是谈话的对方,但眼光厉害的人一下就能看出来你其实内心十分在意对方,甚至是倾心于对方。
因为你十分紧张,便不自觉地用手边的一些东西临时转移和释放这种紧张。
2,一边说“我”一边用手指自己的胸膛。
这种动作表示没有自信,由于没有实在感,才会借着指自己而确认自己的存在,并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
3,双手绞在一起莫名其妙地用力。
说明你感到非常紧张和不自信,生怕自己“露怯”,你内心的忐忑不安在你手上显露无遗。
4,两手交叉置于胸前。
一种典型的防护姿势,因为两手在胸前等于是筑了一道围墙,等于表达一种拒绝或否决的心情。
这种动作给人的印象既不自信又不友善。
5,双手缠在一起手心朝上高举向天花板。
说明此时此地你充满信心和骄傲,但会被别人认为是得意忘形而感觉不快。
6,一直搓裙角。
穿着窄窄的迷你裙,却又不时拉一拉裙摆,好像是生怕被人看见自己的大腿,却反而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这种动作说明你在渴望着他人的目光但又觉得不好意思,在引诱与防卫两种动机中间发生着内心冲突。
二,根据手足动作探察心理1,交臂(架着胳膊)的姿势,反映傲慢不逊的态度。
2,交谈中背手踱步,显示自信或优势感。
3,女性弯曲手臂,是表示拒绝对方的意思。
4,举手敲自己的脑袋或抚摸头顶,表示思考。
5,用双手支撑下颚,多数情况下表示处在茫然困惑之中。
6,用拳头击手掌,或者把手指折曲得卡卡响,是在显示威力,而不是思考的表现。
7,女性指着自己的胸膛,是自己存在感情薄弱的表现,但也表示出一种自我中心主义。
8,谈话中,先行交叉双足的人,表示占据优势。
9,大方地交叉双足,大体表示信心。
10,双**叉幅度很小,表示某种不安。
三,与头部有关的动作1,说话或大笑时用手掩住自己的嘴巴。
这是想掩饰自己内心深处秘密的一种特有姿势,因此这种“欲盖弥彰”的动作实际上会让人看出你是在掩盖自己的欲望。
2,拉耳朵。
“真想结束这番谈话”是这个动作的潜台词。
微动作心理学微表情的识别与解析方法
微动作心理学微表情的识别与解析方法微动作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语言语调等微小动作中所传递的心理信息的学科。
其中,微表情是指在极短时间内(通常不超过1/4秒)闪过的表情微动作。
微表情的识别与解析对于心理学研究和交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微动作心理学中微表情的识别与解析方法。
一、微表情的识别1. 面部肌肉的变化微表情的识别首先需要观察面部肌肉的变化。
在微表情发生时,面部的皮肤和肌肉会发生微小的扭动和收缩,形成瞬间的表情。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面部部位的变化,如眉毛的微微抬起、眼角的微小抽动、嘴角的微笑扩展等,来判断微表情的类型和意义。
2. 视频分析技术通过将录制的视频放慢或者逐帧播放,可以更好地观察和分析微表情。
这需要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视频图像的放大和增强,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微表情的细微变化,进而进行准确的识别。
3. 心理素质的培养识别微表情需要对自身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
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微表情,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时间把握能力以及对情绪变化的敏感度。
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练习,可以提升自己的识别能力。
二、微表情的解析1. 细致观察表情在解析微表情时,需要细致观察表情的细节。
通过观察微表情的持续时间、发生频率以及与其他身体语言的协调程度,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同时,还需要注意表情与说话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表情与个体特性的一致性。
2. 理解情绪背后的含义微表情是情绪的瞬间流露,而情绪则是人们内心体验的外在表达。
解析微表情不仅要看到情绪本身,还需要理解情绪背后的含义。
例如,微笑可能是快乐,也可能是掩饰不安或虚伪。
通过综合考虑微表情、说话内容和情境等因素,可以更准确地解析微表情传递的信息。
3. 结合语言与身体语言微动作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微表情往往与言辞和身体语言相结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
在解析微表情时,需要将微表情与语言和身体语言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就是通过人的肢体与面部上的行动或表情知道他现在内心的想法与感受,说实在的,不怎么想去学习这个,因为有时候想想被骗也是种幸福把,但是还是想知道一个人在与我面对面的时候我们谈话的时候他的一些真实想法,或是人心里真情实感.。
.。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是心理学名词。
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
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像这个,大家能看出来她现在心里的真实想法吗?人在说谎是会时不时的去抹脖子或者是把玩身上的饰物,而且眼神是闪烁不定的,从而来掩饰此时心里的不安和焦躁,这是典型的机械动作.给大家举一些例子,先说面部的表情,·眉毛上挑并挤在一起表示恐惧。
·真正的吃惊表情转瞬即逝,超过一秒钟便是假装的。
·当人陷入悲伤的时候,额头、眼角都应该有纹路产生。
做过拉皮手术的人,会因为脸部肌肉麻痹,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假笑时眼角是没有皱纹的.·当面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的表情是装出来的。
·抿嘴表示对自己的话没有信心。
·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会微微上扬。
·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显露出不屑,说明你的问题触到了对方的痛处.·害怕、愤怒和兴奋都会使人的瞳孔放大。
·眉毛上扬、下颚张开表示惊讶。
·眉毛朝下紧皱、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表示将要实施血腥暴力行为。
·说话时两边嘴角下拉、眼睛向下看表示尴尬.·鼻孔外翻、嘴唇紧闭是生气的表现。
接下来就是动作!!!·摩挲双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
当你对自己所说的话感到心虚时,摩挲双手可以让自己安心.·单边耸肩表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自信。
心理学之肢体语言
心理学中的肢体语言发表日期:2012年3月15日出处:原创作者:心理学中的肢体语言本页面已被访问 267 次导读: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
一、心理学中肢体语言的定义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
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前述之面部表情在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
二、心理学中肢体语言的举例我们身体不会撒谎,你的身体会告诉你自己和别人的真实情况。
手势、站姿和身体姿势都能说明一些问题,因为这些都是你的身体想把某些压抑的情绪表现出来而发出的信号。
每一个手势和动作都清晰地传达出你的真实感受。
倾斜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你往往会朝他倾斜过去。
这是你对他和他的话感兴趣的迹象。
当你非常感兴趣的时候,你的身体会朝前倾斜,而双腿往往会向后缩。
如果某人坐着的时候朝你这边倾斜的话,那意味着他正对你表示友好。
当你不喜欢某人的时候,感到和他在一起很乏味,或者很不舒服的时候,你往往会向后倾斜。
模仿别人的动作要想知道自己对别人是否有吸引力,只要看看他们是否模仿你的动作就行了。
如果你们彼此模仿对方的肢体语言,那么有可能其中之一或者你们两个人对对方都有好感。
模仿别人的意思是你希望像对方一样。
前后摇晃这种动作说明某人不耐烦或者很焦虑。
成年人在不舒服的时候前后摇晃,或者很焦虑的时候用这种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烦躁不安如果某人烦躁不安的话,说明此人正在暗示别人他感到很不舒服,或者某事让他很烦躁。
或许他没有说实话,或者他想离开自己所待的场所。
偏着脑袋把脑袋偏向一边说明此人很有兴趣,正在倾听你说的话。
你已经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他正在全神贯注地听你说话。
图解微表情微动作全集一分钟学会看懂一个人
图解微表情微动作全集一分钟学会看懂一个人2016-04-20 11:561.单肩抖动——不自信2.注视对方眼睛——撒谎中(为了看看自己的把戏是否得逞)3.中断眼神交流——不代表撒谎(回忆中)4.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典型谎言5.抬起下巴——十分尴尬6.揉鼻子——掩饰真相(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7.眼睛向左看是在回憶,向右看是在思考謊話,8.惊讶表情超过一秒就是假惊讶9.男人右肩微耸一下就是在说假话10.当不能倒着将事情回忆一遍,那么事情肯定是编造的11.用手抚额头-----表示羞愧12.瞳孔放大-----恐惧,性欲13.话语重复声音上扬——撒谎14.肢体阻抗向后退一步,表示刚说的话不可信15.抿嘴经典的模棱两可的动作16..摸脖子人撒谎的时候会摸脖子,典型的强迫行为17.纵火与强奸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宣张自己的力量18.撒谎的时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情,往往没有任何表情19. 在学校越受欢迎的学生越会撒谎20.手一直摩挲,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当你不相信自己的在说什么的时候,使自己安心们说谎的时候会摸脖子,这是个经典的动作。
21.当真正的凶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时候,会表现出恶心、轻蔑甚至是害怕。
但绝对不会是吃惊。
22.要是有人要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眉毛朝下皱紧,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23.亮出中指,这是象征性的还有特定意识的下意识手势,充满敌意。
24.鼻孔外翻,嘴唇紧闭---生气25.下巴扬起,嘴角下垂,自责26.眉毛向上,拉紧,恐惧27.当你不相信自己在说什么的时候,就会摩挲自己的双手来使自己安心。
28.如果先突然大声说话,然后再用手猛拍桌子,这是对可怕事情反应的手势时间差。
如果是真的发火,这两个动作会同时进行。
29.提高右边的眉毛,表示你很疑问。
30.嘴唇左边向撩起,邪笑。
通过图解微表情微动作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相信你已经学到了不少,很快就可以学以致用了吧。
微表情心理学与肢体语言课件
PPT学习交流
35
说话时小动作增加: 抓挠耳朵、揉眼睛、用手捂 住嘴巴、拉拽衣角
双眼望向别处,或经常眨眼; 跟对方没眼神接触,表现不 安或闪缩; 眼神接触增加; 声调突然增加。
PPT学习交流
36
PPT学习交流
当然, 有时候 善意的 谎言还 是很好 的。
37
我喜欢你/我很感兴趣!
• 当我们对交谈对象喜欢或者对交谈话题感兴趣 腹部会向对方敞开,且身体前倾:
PPT学习交流
41
二郎腿的秘密
• 将腿作为天然屏障,封闭跟对方交流的通道:
PPT学习交流
42
二郎腿的秘密
• 压在上面的一条腿指向对方,说明“我喜欢你”或“我对 说的内容感兴趣”
PPT学习交流
43
我太紧张了!
• 不停地用手抚摸脖子 • 搓手 • 十指紧扣
PPT学习交流
44
我太紧张了!
• 身体前后摇晃 • 将书包/抱枕等抱在
胸前
PPT学习交流
45
PPT学习交流
46
31
婴儿在6个月大时就会 利用假哭和装笑引起父 母的注意。
人们最常说的谎言是
“我很好”
PPT学习交流
32
TA在撒谎!
PPT学习交流
33
• 声音上扬——似乎为了可 以强调;
• 揉鼻子—掩盖真相
• (男性的鼻子里的海绵体 在撒谎时容易痒)
PPT学习交流
34
说话时小动作增加:
如舔嘴唇、抓痒、摸首饰、 整理衣服等;
PPT学习交流
微表情心理 &
肢体语言
1
微表情心理学
PPT学习交流
2
微表情是什么?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1】1.皱眉并且嘴唇紧闭伴随上翘,劲部以上有后移——厌恶。
2.话语重复,音调升高——说谎。
3.哀伤的人额头上没有表情只有两种原因——撒谎或者做了拉皮手术。
4.越受欢迎的孩子,越会撒谎。
5.当人的脸部表情两边出现不对称时有可能表现的感情不真实。
6.说话缓慢而柔和,表明内心极度悲伤和焦虑。
7.双手紧握并有摩擦——一种典型的自我安慰的姿态,表明在自己并不完全相信自己说的话时,尽量打消自己的疑虑。
8.真正发怒时会突然大声说话同时伴随强烈的肢体语言,如果二者有时间差,则是假装的。
9.只有清白的人才会承认和被害人发生过争执,罪犯是不会承认任何让自己有嫌疑的事情。
10.真正的凶手面对受害人时表现出厌恶、轻视,甚至害怕,但不会惊讶。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2】1.眉毛朝下紧皱,眼睑扬起,眼袋紧绷——进行有计划的行动,带有攻击倾向。
2.眉毛上扬,挤在一起——害怕、担忧和恐惧。
3.“欺骗的快感”——说谎者发现他的谎言被人相信时,所产生的满足感。
4.在过去40年里,亚洲有超过1000起自杀抗议的例子,而在越南,印度,韩国尤甚。
5.90%的持枪凶手是男性,大多在17~49之间。
6.连带的心理活动,频繁地眨眼——在隐藏什么。
7.说话时犹豫和重复,没法组织自己该说的话——说谎。
8.眼睛朝一个方向,而手指(或其他肢体)指向另一个方向——说谎。
因为人在绞尽脑汁捏造事实时,肢体则完全跟不上。
9.说话音调比平常更高,语速更快——敢情加重,在试图控制自己的感情。
10.无意的竖中指是一个象征性的,无意识的',有特殊含义的手势——有敌意。
11.在必要的情况下,说谎者会说更多的谎来圆前面的谎。
12.人们在听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时,尤其是听到赞扬他的话时,常会出现轻蔑的表情。
13.在韩国,鞠躬的程度可以表明两人的关系。
14.耸肩表明在隐藏什么。
微表情研究如何察觉对方对你的爱意
微表情研究如何察觉对方对你的爱意微表情,作为一种在面部表情中展示的瞬间信号,反映了人内心真实感受的微小变化。
人们在与他人交流时,常常难以掩饰自己的情感,微表情在其不经意间泄露出来。
因此,通过观察和分析微表情,我们可以探寻他人对我们的真实情感,进而察觉对方是否对我们有爱意。
本文将重点探讨,通过微表情研究如何察觉对方对你的爱意。
一、认知微表情的基本知识在细致观察微表情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微表情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微表情可以被分为七类:愤怒型、厌恶型、恐惧型、高兴型、悲伤型、惊讶型和轻蔑型。
这些表情都具有短暂、快速,以及难以察觉的特点,往往只有几分之一秒的持续时间。
二、观察眼神传递的信息微表情中,眼神传递的信息尤为重要。
在与他人接触时,留意对方的眼神是察觉其对你的爱意的关键。
爱意常常通过目光的交汇和凝视中传达。
当一个人对你有深情凝视,或者经常注视你的眼睛,可能是因为他对你有特别的好感或爱意。
三、关注微妙的嘴部表情嘴部是微表情中另一个重要的展示区域。
通过观察嘴唇的微妙变化,我们可以察觉到他人对我们的爱意。
当一个人对你有好感时,他的嘴角可能会微微上扬,这是一种微妙的、难以察觉的表情,但却能透露出他对你的秘密情感。
四、微表情与肢体动作的协调人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在表达情感时往往是协调一致的。
因此,通过观察微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协调性,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出对方是否对我们有爱意。
假如一个人对你表达爱意时,他的微表情和肢体动作通常会相互呼应,无论是害羞的手势、靠近的身体姿态还是频繁的身体接触,都可能是他对你的爱意的明显信号。
五、综合分析微表情与语言表达微表情与语言表达密不可分,通过综合分析微表情和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对方的情感。
当他言语表达温和、关心并且包含暗示时,结合微表情的变化进行观察,就能更聪明地察觉到对方对你的爱意。
六、修炼观察力,提高察觉对方爱意的能力察觉微表情需要较高的观察力和敏锐度,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握对方的情感,我们需要不断修炼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感谢下载
12
感谢下载
13
感谢下载
14
第一集中出现的轻视的表情
感谢下载
15
感谢下载
16
厌恶、不屑的表情
感谢下载
17
关于惭愧的表情
感谢下载
18
瘪嘴角是经典的犯错表情。对自己的话没信心
感谢下载
19
感谢下载
20
如何识破谎言
• 撒谎者不像惯常理解的那样 会回避对方的眼神,反而更 需要眼神交流来判断对方是 否相信他说的话。
• “你去过她家吗?”“不, 我没有去过她家。”对问题 的生硬重复是典型的撒谎。
感谢下载
21
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
感谢下载
22
说话时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或抵着大腿,是紧张的表现
感谢下载
23
.微笑的时候眨眼 睛说明真的想到
令人幸福的事。
假笑眼角是没有 皱纹的
感谢下载
24
人撒谎时会摸脖子,这是经典的机械反应。
胸前
感谢下载
45
感谢下载
46
情”一闪而过,通常甚至清 醒的作表情的人和观察者都察觉不到。在 实验里,只有10%的人察觉到。
比起人们有意识做出的表情,“微 表情”更能体现人们真实的感受和动机。 虽然人们会忽略“微表情”,但是人的大 脑依然受其影响,改变对别人表情的理解。 所以如果某人很自然地表现“高兴”的表 情,且其中不含有“微表情”,就能断定 这人是高兴的。
定不要相信。”
感谢下载
29
对方是否喜欢情人节礼物
通常当一个人收到喜欢的礼物时, 他会说‘我很喜欢’;如果是撒谎 者,他会在说‘我很喜欢’之后才 露出一丝高兴的表情。”
感谢下载
30
人人都是撒谎 的小天才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每个人每天至少说谎25次; 目的:夸耀自己和装X,自我保护和善意的谎言;
感谢下载
感谢下载
41
二郎腿的秘密
• 将腿作为天然屏障,封闭跟对方交流的通道:
感谢下载
42
二郎腿的秘密
• 压在上面的一条腿指向对方,说明“我喜欢你”或“我 对你说的内容感兴趣”
感谢下载
43
我太紧张了!
• 不停地用手抚摸脖子 • 搓手 • 十指紧扣
感谢下载
44
我太紧张了!
• 身体前后摇晃 • 将书包/抱枕等抱在
感谢下载
25
说话时抚摸双手多半是对自己表述的不自信
感谢下载
26
敌意、抵触的表现
感谢下载
27
惊奇、害怕的表情在脸上超过一秒,表示是假装的
感谢下载
28
判断对方说“我爱你”是否真心的方法
说谎者一般语言和表情 相互矛盾。如果一个人 的表情并非发自内心, 他一般会把脸部的肌肉 运动集中在嘴巴的部分。 如果一个人皱着眉头对 你说‘我爱你’,你一
35
说话时小动作增加: 抓挠耳朵、揉眼睛、用手捂 住嘴巴、拉拽衣角
双眼望向别处,或经常眨眼; 跟对方没眼神接触,表现不 安或闪缩; 眼神接触增加; 声调突然增加。
感谢下载
36
当然, 有时候 善意的 谎言还 是很好 的。
感谢下载
37
我喜欢你/我很感兴趣!
• 当我们对交谈对象喜欢或者对交谈话题感兴趣时, 腹部会向对方敞开,且身体前倾:
感谢下载
38
我喜欢你/我很感兴趣!
当对交谈对象或交谈内容感兴趣时,交谈双方的动作会趋同 (夫妻越长越像)
感谢下载
39
身体的背离动作
• 我们会将躯干或头转离令自己不舒适的人,还会转离那 些没有吸引力或令人厌恶的、事物。
感谢下载
40
脚比人先离开!
• 在遇到令人厌烦、感到威胁的事情时,脚比身体先离开 现场!
微表情心理学
& 肢体语言
感谢下载
1
微表情心理学
感谢下载
2
微表情是什么?
感谢下载
3
感谢下载
4
微表情 是内心流露与掩饰,是心理学名
词“微表情”最短可持续 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 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 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 暴露情绪。
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 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 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 的情绪。
但是如果其间有“嗤笑”的“微表 情”闪现,就算你没有刻意去察觉,你会 更倾向于认为这张“高兴”的面孔是“狡 猾的”或“不可信的”。
感谢下载
6
1.了解他人 面部的变化,如笑、皱眉、发怒,能迅速地提供更多的
信息,由此我们能很明显的了解人们当时的心情、意图。
2.控制自己 交流时,我们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取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
人的想法。他不仅能从某人耸肩、摆手或撅起下嘴唇中,知道某人在撒谎,而且知道其为什
么撒谎。 此剧的播出,使很多人知道了有“微表情”的存在。剧情中“微表情”的运用和莱
特曼博士测谎能力“淋漓尽致”的表现,使《Lie to me》的粉丝们对“微表情”测谎深信不
疑。
感谢下载
8
感谢下载
9
感谢下载
10
感谢下载
同时我们也会控制自己的表情,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了 解对方;掌握所处的境况;避免危险、欺骗、窘境或社会 地位损失;诱导、确认或控制对方的想法。
感谢下载
7
《Lie to me》风靡全球,是一部描述心理学的美国电视剧,主角卡尔·莱特曼博士是世界顶尖
的测谎专家,能从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不自觉的肢体语言、说话的声音和言辞中,读出一个
31
婴儿在6个月大时就会 利用假哭和装笑引起父 母的注意。
人们最常说的谎言是
“我很好”
感谢下载
32
TA在撒谎!
感谢下载
33
• 声音上扬——似乎为了可 以强调;
• 揉鼻子—掩盖真相 • (男性的鼻子里的海绵体
在撒谎时容易痒)
感谢下载
34
说话时小动作增加:
如舔嘴唇、抓痒、摸首饰、 整理衣服等;
感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