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胆囊癌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8
9
典型病例 3
• 患者男,25 岁,上腹隐痛半年。腹部超声检查示 胆囊壁增厚,胆囊底体部可见中等回声团充满囊腔, CDFI 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PW示最大峰值流速约 40 cm/s,RI 0.80。后经病理学证实为胆囊癌。
10
11
典型病例 4
患者女,53 岁,腹痛 3 天。腹部超声检查示 胆囊体积明显增大,囊腔内可见一实性团块, 形态不规则,CDFI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经 病理学证实为胆囊癌。
• 胆囊癌以腺癌为主,约占80%以上,中分化腺癌最常见, 鳞癌或腺鳞癌约占5%。
• 胆囊癌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或仅有慢性胆囊炎症状,
晚期可有右上腹痛、消化道症状、黄疸、发热及右上腹
肿块等表现
3
超声表现
• 典型胆囊癌可根据其不同超声表现分为 4 种类型: • 结节型:胆囊腔腔内结节状凸起,基底宽,边缘不规则,内回声不均质,可见
结石、空气或坏死物产生的中心异常回声。 • 厚壁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均匀增厚,呈高回声(多见)或低回声,整
个胆囊僵硬、变形,壁粗糙或不规则。 • 实块型:整个胆囊表现为杂乱的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实性肿块,胆囊腔内暗区消
失,常伴有胆囊结石。 • 混合型:厚壁型和结节型同时存在,具有上述两种声像图表现。
12
13Leabharlann 病例 5• 患者为老年女性,因疲乏无力并右上腹疼痛就诊,既往无腹部手 术史。腹部超声检查未发现胆囊,而在肝门区胆囊窝处可见一较 大的中高回声实性肿块,其边缘与邻近肝组织分界尚清晰,可见 低回声晕环,肿块内可见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超声考虑为胆 囊占位并累及肝脏,胆囊结石。后经病理学证实为胆囊癌
4
胆囊癌与胆囊息肉性病变
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率为 70%~90%,通常认为直径 >2cm、单发、无蒂或合并结石的息肉样病变为恶性。
9
典型病例 3
• 患者男,25 岁,上腹隐痛半年。腹部超声检查示 胆囊壁增厚,胆囊底体部可见中等回声团充满囊腔, CDFI 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PW示最大峰值流速约 40 cm/s,RI 0.80。后经病理学证实为胆囊癌。
10
11
典型病例 4
患者女,53 岁,腹痛 3 天。腹部超声检查示 胆囊体积明显增大,囊腔内可见一实性团块, 形态不规则,CDFI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经 病理学证实为胆囊癌。
• 胆囊癌以腺癌为主,约占80%以上,中分化腺癌最常见, 鳞癌或腺鳞癌约占5%。
• 胆囊癌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或仅有慢性胆囊炎症状,
晚期可有右上腹痛、消化道症状、黄疸、发热及右上腹
肿块等表现
3
超声表现
• 典型胆囊癌可根据其不同超声表现分为 4 种类型: • 结节型:胆囊腔腔内结节状凸起,基底宽,边缘不规则,内回声不均质,可见
结石、空气或坏死物产生的中心异常回声。 • 厚壁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均匀增厚,呈高回声(多见)或低回声,整
个胆囊僵硬、变形,壁粗糙或不规则。 • 实块型:整个胆囊表现为杂乱的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实性肿块,胆囊腔内暗区消
失,常伴有胆囊结石。 • 混合型:厚壁型和结节型同时存在,具有上述两种声像图表现。
12
13Leabharlann 病例 5• 患者为老年女性,因疲乏无力并右上腹疼痛就诊,既往无腹部手 术史。腹部超声检查未发现胆囊,而在肝门区胆囊窝处可见一较 大的中高回声实性肿块,其边缘与邻近肝组织分界尚清晰,可见 低回声晕环,肿块内可见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超声考虑为胆 囊占位并累及肝脏,胆囊结石。后经病理学证实为胆囊癌
4
胆囊癌与胆囊息肉性病变
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率为 70%~90%,通常认为直径 >2cm、单发、无蒂或合并结石的息肉样病变为恶性。
胆囊超声精品PPT课件
48
49
声像图特征:
节段型 1、胆囊底体部或颈部囊壁部分肥厚,呈半月 状或三角状突向囊腔 2、壁肥厚呈对称性发生 3、肥厚的囊壁内有出现小圆状低或无回声 (罗-阿氏窦) 4、肥厚的囊壁内可出现强光点伴“慧尾征”
50
51
声像图特征:
广泛型 1、囊壁广泛性肥厚 2、肥厚的囊壁内有出现小圆状低或无回声 (罗-阿氏窦) 3、肥厚的囊壁内可出现强光点伴“慧尾征”
151617ຫໍສະໝຸດ 六、胆囊主要疾病的超声诊断
18
(一)胆囊结石
最常见的胆囊疾患,结石可以是单个、多个或 泥沙样,甚至充满整个胆囊腔。
19
声像图特征 :
胆囊腔内可见到非常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强光团 强光团后可出现声影 改变体位时强光团依重力方向而移动 少量泥沙样结石仅表现为胆囊后壁粗糙,声影不典型,
27
28
鉴别诊断:
假阴性:充填样胆囊结石,泥沙样胆囊结石, 细小结石,颈部结石,折叠胆囊的底部结石。
29
(二)急性胆囊炎
由于结石梗阻,细菌感染等引起 临床表现:常见急腹症之一,右上腹疼痛,莫
氏征阳性。 临床病理:单纯胆囊炎
化脓性胆囊炎 坏疽性胆囊炎
30
声像图特征:
胆囊肿大 胆囊腔内出现沉积样回声,气体回声,点状或
52
53
(五)胆囊息肉样变(胆囊小隆 起性病变)
包括:胆固醇息肉,腺瘤样增生,腺瘤,炎性 息肉,腺癌等
54
声像图特征:
从胆囊壁向胆囊腔突出的等或高回声乳头状声 像,多数<1cm
常为多发,可有蒂 不伴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腺瘤平均体积较胆固醇息肉大,基底较宽 CDFI:部份腺瘤内可见血流信号 胆固醇结晶表现为强光点伴慧尾征
49
声像图特征:
节段型 1、胆囊底体部或颈部囊壁部分肥厚,呈半月 状或三角状突向囊腔 2、壁肥厚呈对称性发生 3、肥厚的囊壁内有出现小圆状低或无回声 (罗-阿氏窦) 4、肥厚的囊壁内可出现强光点伴“慧尾征”
50
51
声像图特征:
广泛型 1、囊壁广泛性肥厚 2、肥厚的囊壁内有出现小圆状低或无回声 (罗-阿氏窦) 3、肥厚的囊壁内可出现强光点伴“慧尾征”
151617ຫໍສະໝຸດ 六、胆囊主要疾病的超声诊断
18
(一)胆囊结石
最常见的胆囊疾患,结石可以是单个、多个或 泥沙样,甚至充满整个胆囊腔。
19
声像图特征 :
胆囊腔内可见到非常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强光团 强光团后可出现声影 改变体位时强光团依重力方向而移动 少量泥沙样结石仅表现为胆囊后壁粗糙,声影不典型,
27
28
鉴别诊断:
假阴性:充填样胆囊结石,泥沙样胆囊结石, 细小结石,颈部结石,折叠胆囊的底部结石。
29
(二)急性胆囊炎
由于结石梗阻,细菌感染等引起 临床表现:常见急腹症之一,右上腹疼痛,莫
氏征阳性。 临床病理:单纯胆囊炎
化脓性胆囊炎 坏疽性胆囊炎
30
声像图特征:
胆囊肿大 胆囊腔内出现沉积样回声,气体回声,点状或
52
53
(五)胆囊息肉样变(胆囊小隆 起性病变)
包括:胆固醇息肉,腺瘤样增生,腺瘤,炎性 息肉,腺癌等
54
声像图特征:
从胆囊壁向胆囊腔突出的等或高回声乳头状声 像,多数<1cm
常为多发,可有蒂 不伴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腺瘤平均体积较胆固醇息肉大,基底较宽 CDFI:部份腺瘤内可见血流信号 胆固醇结晶表现为强光点伴慧尾征
胆囊超声诊断PPT课件
详细描述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胆囊肿瘤的大小、形态和 位置,以及肿瘤是否浸润到胆囊壁的深层组 织。同时,超声还能观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有助于判断胆囊癌的分期和预后。
04
CATALOGUE
胆囊超声诊断的优缺点
胆囊超声诊断的优点
无创、无痛、无辐射
实时动态成像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 查方式,对患者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特 别适合于年老体弱和儿童患者。
主观性强
超声检查结果受医生的主观判断影响 较大,不同医生之间的检查结果可能 存在差异。
分辨率有限
超声检查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较 小的病变可能难以发现。
受气体干扰
胆囊周围的气体会干扰超声波的传播 ,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对特殊情况患者不适用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胃肠道 积气、肥胖等,超声检查可能会受到 限制,影响检查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是通过注射造影剂 ,增强胆囊及其病变的回声信号,提 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胆 囊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判断胆囊 良恶性肿瘤等疾病。
03
CATALOGUE
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
总结词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结石的大小、形态、数量和位置,以及胆囊壁是否有炎症 或增厚。
其他疾病
胆囊超声诊断还广泛应用于其他胆囊疾病的诊断和随访,如胆囊腺肌 症、胆囊癌等。
02
CATALOGUE
胆囊超声诊断技术
常规超声诊断技术
常规超声诊断技术是胆囊超声诊断的基础,通过高频探头对胆囊进行实时、动态 的观察,获取胆囊的大小、形态、壁厚、内部回声等信息,初步判断胆囊的病变 情况。
胆囊癌疾病PPT演示课件
姑息性手术
对于晚期胆囊癌,无法进行根治 性手术时,可采用姑息性手术如
胆汁引流等,以缓解症状。
非手术治疗
化疗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常 用药物包括氟尿嘧啶、顺铂等。
放疗
利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部位,破坏癌细胞DNA结 构,达到治疗目的。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如PD1抑制剂等。
胆囊癌
汇报人:XXX 2024-01-16
目录
• 胆囊癌概述 • 胆囊癌的病理生理 • 胆囊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胆囊癌的治疗与预后 • 胆囊癌的并发症与风险 • 胆囊癌的研究与展望
01
胆囊癌概述
定义与发病率
胆囊癌定义
胆囊癌是起源于胆囊黏膜上皮细 胞的恶性肿瘤,是胆道系统最常 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胆囊 壁向腔内突起的乳头状高回声结节 ,无血流信号。
04
胆囊癌的治疗与预后
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
对于早期胆囊癌,胆囊切除术是 首选治疗方法,通过完全切除胆 囊及部分周围组织,以达到根治
目的。
扩大切除术
对于已侵犯周围组织的胆囊癌, 需进行扩大切除术,包括切除部
分肝脏、淋巴结清扫等。
预后评估
肿瘤分期
早期胆囊癌预后较好, 5年生存率可达80%以 上;而晚期胆囊癌预后 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 10%。
治疗方式
根治性手术患者预后较 好,而非手术治疗患者 预后相对较差。
患者身体状况
年龄、合并症等因素也 会影响预后评估。一般 来说,年轻、身体状况 良好的患者预后相对较 好。
05
胆囊癌的并发症与风险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
(精品医学)胆囊超声诊断PPT演示课件
1、超声显像将肝外胆管分上下两段: 2、常人的肝外胆管上段易显示,
.
.
3、肝外胆管上段纵断图像 肝总管内径不大于4mm, 胆总管内径不大于6mm。
.
正常胆囊与胆管声像图表现和超声测值
• • • •
9X3.5cm(胆囊大小) <0.3cm(胆囊壁厚度--测量前壁) <0.2cm(肝内胆管) 0.8cm(胆总管)
.
肝内胆管结石超声表现
⒈ 肝内出现大小不一、形态不同的强回声影,后方常 伴有声影。 ⒉ 强回声影具有沿着左右胆管走向分布的特点。 ⒊ 阻塞以上的管腔扩张,且与伴行的门静脉形成 “平行管征”。
.
肝内胆管结石超声表现
.
(二)肝外胆管结石
• 肝外胆管结石在我国常见
结石可来自胆囊或肝内胆管结石, 也可为肝外胆管原发的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多有长期慢性胆道感染症状,在静止期 货慢性阶段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在急性发作时可出现 腹胀、畏寒、高热、黄疸、重症患者可出现中毒性休 克,甚至死亡。
• 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
胆固醇息肉是指局限型的胆固醇沉着症 炎性息肉是由胆囊慢性炎症所引起
.Hale Waihona Puke 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 1.与胆囊壁相连,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 2.体积小,多数在1cm以内, •
如果1cm以上考虑为腺瘤可能性大, 如果超过1.5cm,不能除外胆囊癌。 3.回声有强有弱,多无声影,时间长者伴钙 化者可有声影。
.
.
四、胆囊癌
• 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
胆囊癌可分为浸润型和乳头状型两种,以 浸润型多见。
早期临床多无症状,如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持续 性右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后期可 出现黄疸并有发热、腹水,右上腹胆囊区可触及 质硬包块。
.
.
3、肝外胆管上段纵断图像 肝总管内径不大于4mm, 胆总管内径不大于6mm。
.
正常胆囊与胆管声像图表现和超声测值
• • • •
9X3.5cm(胆囊大小) <0.3cm(胆囊壁厚度--测量前壁) <0.2cm(肝内胆管) 0.8cm(胆总管)
.
肝内胆管结石超声表现
⒈ 肝内出现大小不一、形态不同的强回声影,后方常 伴有声影。 ⒉ 强回声影具有沿着左右胆管走向分布的特点。 ⒊ 阻塞以上的管腔扩张,且与伴行的门静脉形成 “平行管征”。
.
肝内胆管结石超声表现
.
(二)肝外胆管结石
• 肝外胆管结石在我国常见
结石可来自胆囊或肝内胆管结石, 也可为肝外胆管原发的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多有长期慢性胆道感染症状,在静止期 货慢性阶段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在急性发作时可出现 腹胀、畏寒、高热、黄疸、重症患者可出现中毒性休 克,甚至死亡。
• 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
胆固醇息肉是指局限型的胆固醇沉着症 炎性息肉是由胆囊慢性炎症所引起
.Hale Waihona Puke 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 1.与胆囊壁相连,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 2.体积小,多数在1cm以内, •
如果1cm以上考虑为腺瘤可能性大, 如果超过1.5cm,不能除外胆囊癌。 3.回声有强有弱,多无声影,时间长者伴钙 化者可有声影。
.
.
四、胆囊癌
• 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
胆囊癌可分为浸润型和乳头状型两种,以 浸润型多见。
早期临床多无症状,如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持续 性右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后期可 出现黄疸并有发热、腹水,右上腹胆囊区可触及 质硬包块。
胆系超声检查课件PPT104页
操作方法:空腹常规测量胆囊大小及胆总管内 径,进食脂肪餐(两个油煎鸡蛋或奶 油巧克力适量),1-2h后观察胆囊大
小和胆总管内径。 结果分析:(1)功能正常:餐后2h胆囊体积缩
小率>50%,肝内外胆管无增宽;
(2)功能减弱:餐后2h胆囊体积缩小率<30%;
(3)胆道梗阻:餐后2h胆囊大小无变化、伴有
胆总管增宽。
48
第49页,共104页。
超声诊断学
7、探头通过胆囊表面区域时有明显的触痛反应, 或是将探头深压腹壁以接近胆囊底部,此时嘱病 人深吸气,患者自觉触痛加剧并突然屏住气不动, 即是超声的莫菲征阳性,具有确诊意义。
49
第50页,共104页。
化脓性胆囊炎 •探头压胆囊可致疼痛 •胆囊肿胀常呈椭圆形 •囊壁增厚可呈双边征
超声诊断学
20
第21页,共104页。
超声诊断学
正常胆囊声像图
正常胆囊轮廓
清晰呈梨形, 囊壁呈亮线状, 腔内呈无回声, 后壁及后方回 声增强。
长径<8.5cm
前后径<3.5cm 壁厚<0.3cm
21
第22页,共104页。
22
第23页,共104页。
23
第24页,共104页。
胆囊不显示的原因
1、先天性异常 缺如、异位; 2、胆囊内病变 充填型结石、实块性肿瘤; 3、胆囊萎缩 慢性胆囊炎; 4、胃肠道气体遮盖 饮水; 5、进食后胆囊收缩排空。
13
第14页,共104页。
超声诊断学
1、左、右肝管
肝内的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逐渐汇合形成左、
右肝管。左肝管较细长,长约1.6cm,与肝总管形 成的弯曲度较大;右肝管较短,长约为0.8cm,与肝 总管的走向较一致。左、右肝管内径均约在0.2cm。 它们分别走在门静脉左、右支的腹侧。
小和胆总管内径。 结果分析:(1)功能正常:餐后2h胆囊体积缩
小率>50%,肝内外胆管无增宽;
(2)功能减弱:餐后2h胆囊体积缩小率<30%;
(3)胆道梗阻:餐后2h胆囊大小无变化、伴有
胆总管增宽。
48
第49页,共104页。
超声诊断学
7、探头通过胆囊表面区域时有明显的触痛反应, 或是将探头深压腹壁以接近胆囊底部,此时嘱病 人深吸气,患者自觉触痛加剧并突然屏住气不动, 即是超声的莫菲征阳性,具有确诊意义。
49
第50页,共104页。
化脓性胆囊炎 •探头压胆囊可致疼痛 •胆囊肿胀常呈椭圆形 •囊壁增厚可呈双边征
超声诊断学
20
第21页,共104页。
超声诊断学
正常胆囊声像图
正常胆囊轮廓
清晰呈梨形, 囊壁呈亮线状, 腔内呈无回声, 后壁及后方回 声增强。
长径<8.5cm
前后径<3.5cm 壁厚<0.3cm
21
第22页,共104页。
22
第23页,共104页。
23
第24页,共104页。
胆囊不显示的原因
1、先天性异常 缺如、异位; 2、胆囊内病变 充填型结石、实块性肿瘤; 3、胆囊萎缩 慢性胆囊炎; 4、胃肠道气体遮盖 饮水; 5、进食后胆囊收缩排空。
13
第14页,共104页。
超声诊断学
1、左、右肝管
肝内的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逐渐汇合形成左、
右肝管。左肝管较细长,长约1.6cm,与肝总管形 成的弯曲度较大;右肝管较短,长约为0.8cm,与肝 总管的走向较一致。左、右肝管内径均约在0.2cm。 它们分别走在门静脉左、右支的腹侧。
胆囊及胰腺超声诊断ppt课件
胰腺结石
通常为钙化斑或结石,病因较为 复杂,可能与慢性胰腺炎、胆道 疾病、饮酒等有关。超声表现为 胰腺内强回声团伴声影。
胆囊炎与胰腺炎对比
胆囊炎
由于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原因引 起的胆囊炎症,超声表现为胆囊壁增 厚、胆囊内透声差等。
胰腺炎
由于胰管阻塞、酒精、高脂血症等原 因引起的胰腺炎症,超声表现为胰腺 肿大、胰管扩张等。
小、形态、数量和位置。
胆囊炎
02
超声诊断可以观察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内的透声情况,以及胆
囊周围是否有渗出液,有助于胆囊炎的诊断。
胆囊息肉
03
超声诊断可以发现胆囊内的息肉样病变,并初步判断其良恶性
。
超声诊断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 Nhomakorabea胰腺炎超声诊断可以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质地,以及胰管是否扩张 ,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与MRI相比
MRI具有多平面成像和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点,在显示胰周脂肪浸润、胰周血管 侵犯等方面优于超声。但MRI检查时间长,费用高,且需要使用造影剂。
05
CATALOGUE
病例分享与讨论
胆囊结石病例分享与讨论
1 2
病例概述
患者因右上腹疼痛就诊,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内多 发结石,最大结石直径约1cm。
胰腺癌
超声诊断可以发现胰腺的占位性病变,并初步判断其良恶性,为 胰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胰腺囊肿
超声诊断可以发现胰腺的囊性病变,并观察其内部回声、大小、 位置等信息。
超声诊断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与CT相比
超声诊断无辐射,无创伤,无造影剂使用,对孕妇和儿童更安全。但CT在显示胰 腺实质和胰周结构方面优于超声。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方法包括
通常为钙化斑或结石,病因较为 复杂,可能与慢性胰腺炎、胆道 疾病、饮酒等有关。超声表现为 胰腺内强回声团伴声影。
胆囊炎与胰腺炎对比
胆囊炎
由于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原因引 起的胆囊炎症,超声表现为胆囊壁增 厚、胆囊内透声差等。
胰腺炎
由于胰管阻塞、酒精、高脂血症等原 因引起的胰腺炎症,超声表现为胰腺 肿大、胰管扩张等。
小、形态、数量和位置。
胆囊炎
02
超声诊断可以观察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内的透声情况,以及胆
囊周围是否有渗出液,有助于胆囊炎的诊断。
胆囊息肉
03
超声诊断可以发现胆囊内的息肉样病变,并初步判断其良恶性
。
超声诊断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 Nhomakorabea胰腺炎超声诊断可以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质地,以及胰管是否扩张 ,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与MRI相比
MRI具有多平面成像和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点,在显示胰周脂肪浸润、胰周血管 侵犯等方面优于超声。但MRI检查时间长,费用高,且需要使用造影剂。
05
CATALOGUE
病例分享与讨论
胆囊结石病例分享与讨论
1 2
病例概述
患者因右上腹疼痛就诊,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内多 发结石,最大结石直径约1cm。
胰腺癌
超声诊断可以发现胰腺的占位性病变,并初步判断其良恶性,为 胰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胰腺囊肿
超声诊断可以发现胰腺的囊性病变,并观察其内部回声、大小、 位置等信息。
超声诊断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与CT相比
超声诊断无辐射,无创伤,无造影剂使用,对孕妇和儿童更安全。但CT在显示胰 腺实质和胰周结构方面优于超声。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方法包括
胆囊癌PPT演示课件
度及是否伴有恶病质表现。对于较大的息肉或生长迅速的息肉,应警惕
恶变的可能性。
04
胆囊癌的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01
02
03
根治性手术
对于早期胆囊癌患者,推 荐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包括胆囊切除、肝部分切 除和淋巴结清扫。
姑息性手术
对于晚期胆囊癌患者,可 行姑息性手术以减轻症状 ,如胆囊造瘘术、胆总管 空肠吻合术等。
早期诊断困难
胆囊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导致 病情延误。
治疗方案有限
目前胆囊癌的治疗手段相 对单一,主要以手术切除 为主,缺乏有效的辅助治 疗措施。
预后较差
胆囊癌的恶性程度较高, 易发生转移和复发,患者 预后较差,生存率较低。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 出现更加敏感、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 ,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
定期随访和复查计划安排
定期随访
胆囊癌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接受随访,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复发或转移等问题。
复查计划安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相应的复查计划,包括复查时间、复查项目等。患者应按时参加复 查,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预后因素
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是影响胆囊癌预后的主要 因素。
转移途径及预后因素
转移途径
胆囊癌的转移途径主要包括淋巴道转移和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其主要转移方式,可沿胆囊淋巴管引流至肝门 淋巴结、胰头后淋巴结等处。血道转移则可经门静脉系统至肝脏,再经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从而转移至全身各 器官。
胆囊疾病超声诊断 ppt课件
ppt课件
17
胆囊腺瘤声像学表现 胆囊腺瘤声像图上表现为自胆囊壁向囊腔 隆起的乳头状或圆形强回声或中等回声结节, 基底较宽、偶见有蒂,多发生于颈部和底部, 可多发。平均体积较胆固醇性息肉大,但多数 不超过15mm,直径大于15mm者应警惕恶性 变可能。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9
鉴别诊断:
1.小的结节型胆囊癌需要与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前 者病灶基底宽,表面不平整,体积较胆囊息肉大, 而胆囊息肉直径多小于1cm,蒂细。 2.厚壁型胆囊癌需与急慢性胆囊炎相鉴别:慢性胆囊 炎胆囊壁多连续,而胆囊癌囊壁多不规则,连续性 差。急性胆囊炎特别时化脓性或坏疽型胆囊炎,胆 囊壁增厚但厚壁光滑,仔细观察时可见囊内有脓液 移动。
ppt课件
31
谢谢!
ppt课件
32,边缘不规则,胆囊的无回声缩小或消失,表现为 胆囊内的实性肿块,肿块多呈弱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当其内部有 结石时可表现为肿块内的团状强回声伴后方声影,癌肿向周围组织浸 润生长,则胆囊轮廓显示不清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解不清。
ppt课件
28
4.混合型 厚壁型和结节型同时存在,具有上述两型声像图表现,胆囊 癌发展到晚期可见实质性不均质肿块充满胆囊腔,液体暗区消失。
ppt课件 7
胆囊结石声像图表现
典型胆囊结石 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团状强回声:一般较大而孤立分布 的强回声多呈新月形、半圆形或圆形团状强回声;体积较小 的多发结石,堆积于胆囊后壁时形成一片强回声带,不易分 辨结石数目。 2.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结石后方出现一条无回声带即为声影, 结石的声影边缘锐利,宽度与结石的宽度基本一致。 3.强回声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由于多数结石的比重大于胆汁, 仰卧位时结石沉积于胆囊后壁,当患者改变体位时,容易引 起结石的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胆囊癌与胆囊息肉性病变
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率为 70%~90%,通常认为直径 >2cm、单发、无蒂或合并结石的息肉样病变为恶性。
有报道指出,在肿瘤大小、回声高低、是否单发、是否有蒂、是否 伴有结石、最大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指标中,最大血流速度和阻 力指数最具诊断价值,若将 RI>0.6 和峰值流速>30cm/s 作为诊断标
准,其准确率可高达95%。
5
病例 1
• 患者查体时发现胆囊底部实性结节,不随体位改变 移动,CDFI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பைடு நூலகம்经手术证实为 胆囊癌。
6
7
典型病例 2
• 患者男,82 岁,胆囊结石病史 5 年,上腹痛 5 天。腹部 超声检查示胆囊壁局部连续性中断,近底部见凸向腔内 的略强回声结节,CDFI 示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胆囊 腔内见多个强回声结节,后伴声影。超声考虑为胆囊占 位并胆囊结石,后经手术证实为胆囊癌并胆囊结石。
结石、空气或坏死物产生的中心异常回声。 • 厚壁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均匀增厚,呈高回声(多见)或低回声,整
个胆囊僵硬、变形,壁粗糙或不规则。 • 实块型:整个胆囊表现为杂乱的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实性肿块,胆囊腔内暗区消
失,常伴有胆囊结石。 • 混合型:厚壁型和结节型同时存在,具有上述两种声像图表现。
12
13
病例 5
• 患者为老年女性,因疲乏无力并右上腹疼痛就诊,既往无腹部手 术史。腹部超声检查未发现胆囊,而在肝门区胆囊窝处可见一较 大的中高回声实性肿块,其边缘与邻近肝组织分界尚清晰,可见 低回声晕环,肿块内可见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超声考虑为胆 囊占位并累及肝脏,胆囊结石。后经病理学证实为胆囊癌
14
15
鉴别诊断
16
1
胆囊腺瘤:多为胆囊颈部或体部的乳头状或类圆形 小凸起,向胆囊腔突出,一般直径<1.0cm,基底较 宽,偶有蒂,常为中等回声。较大胆囊腺瘤与早期 胆囊癌不易鉴别,通常认为较大胆囊腺瘤有恶变倾 向,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引起重视:直径超过1cm; 单发病变且基底部宽大;体积逐渐增大;合并胆囊 结石和胆囊壁增厚等,特别是年龄超过50岁者。
17
2
原发性肝癌侵犯胆囊:晚期胆囊癌常与 原发性肝癌侵犯胆囊超声表现相似。若 病变软组织内见结石影,常支持胆囊癌 诊断;原发性肝癌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 的几率高于胆囊癌;此外,肝炎、肝硬 化病史、AFP检测也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18
治疗预后
• 胆囊癌预后差,易发生肝脏和肝门区淋巴结转移,通常发现时已 为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 20%。
• 早期首选手术治疗,因其转移扩散较早,故一般认为当病变累及 囊壁肌层时应进行扩大清扫术。
• 晚期胆囊癌视转移情况具体分析治疗方案,一般一般认为伴有淋 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扩大切除手术的远期生存率无明显提高。
19
20
• 胆囊癌以腺癌为主,约占80%以上,中分化腺癌最常见, 鳞癌或腺鳞癌约占5%。
• 胆囊癌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或仅有慢性胆囊炎症状,
晚期可有右上腹痛、消化道症状、黄疸、发热及右上腹
肿块等表现
3
超声表现
• 典型胆囊癌可根据其不同超声表现分为 4 种类型: • 结节型:胆囊腔腔内结节状凸起,基底宽,边缘不规则,内回声不均质,可见
8
9
典型病例 3
• 患者男,25 岁,上腹隐痛半年。腹部超声检查示 胆囊壁增厚,胆囊底体部可见中等回声团充满囊腔, CDFI 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PW示最大峰值流速约 40 cm/s,RI 0.80。后经病理学证实为胆囊癌。
10
11
典型病例 4
患者女,53 岁,腹痛 3 天。腹部超声检查示 胆囊体积明显增大,囊腔内可见一实性团块, 形态不规则,CDFI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经 病理学证实为胆囊癌。
胆囊癌的超声诊断
1
• 胆囊癌为肝外胆道系统中的常见恶性肿瘤。 胆囊癌的发病率较低,早期诊断困难,通常 做出临床诊断时,往往已进入晚期阶段。此 外,胆囊癌术后复发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尤 为重要。
2
病因及临床表现
• 多数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尤其是瓷器胆囊关 系密切,胰胆管走形变异、胆囊结石、先天性胆管扩张、 胰液逆流至胆管、胆囊癌家族史为发生胆囊癌的高危因 素,其中前两者为主要危险因素。
胆囊癌与胆囊息肉性病变
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率为 70%~90%,通常认为直径 >2cm、单发、无蒂或合并结石的息肉样病变为恶性。
有报道指出,在肿瘤大小、回声高低、是否单发、是否有蒂、是否 伴有结石、最大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指标中,最大血流速度和阻 力指数最具诊断价值,若将 RI>0.6 和峰值流速>30cm/s 作为诊断标
准,其准确率可高达95%。
5
病例 1
• 患者查体时发现胆囊底部实性结节,不随体位改变 移动,CDFI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பைடு நூலகம்经手术证实为 胆囊癌。
6
7
典型病例 2
• 患者男,82 岁,胆囊结石病史 5 年,上腹痛 5 天。腹部 超声检查示胆囊壁局部连续性中断,近底部见凸向腔内 的略强回声结节,CDFI 示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胆囊 腔内见多个强回声结节,后伴声影。超声考虑为胆囊占 位并胆囊结石,后经手术证实为胆囊癌并胆囊结石。
结石、空气或坏死物产生的中心异常回声。 • 厚壁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均匀增厚,呈高回声(多见)或低回声,整
个胆囊僵硬、变形,壁粗糙或不规则。 • 实块型:整个胆囊表现为杂乱的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实性肿块,胆囊腔内暗区消
失,常伴有胆囊结石。 • 混合型:厚壁型和结节型同时存在,具有上述两种声像图表现。
12
13
病例 5
• 患者为老年女性,因疲乏无力并右上腹疼痛就诊,既往无腹部手 术史。腹部超声检查未发现胆囊,而在肝门区胆囊窝处可见一较 大的中高回声实性肿块,其边缘与邻近肝组织分界尚清晰,可见 低回声晕环,肿块内可见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超声考虑为胆 囊占位并累及肝脏,胆囊结石。后经病理学证实为胆囊癌
14
15
鉴别诊断
16
1
胆囊腺瘤:多为胆囊颈部或体部的乳头状或类圆形 小凸起,向胆囊腔突出,一般直径<1.0cm,基底较 宽,偶有蒂,常为中等回声。较大胆囊腺瘤与早期 胆囊癌不易鉴别,通常认为较大胆囊腺瘤有恶变倾 向,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引起重视:直径超过1cm; 单发病变且基底部宽大;体积逐渐增大;合并胆囊 结石和胆囊壁增厚等,特别是年龄超过50岁者。
17
2
原发性肝癌侵犯胆囊:晚期胆囊癌常与 原发性肝癌侵犯胆囊超声表现相似。若 病变软组织内见结石影,常支持胆囊癌 诊断;原发性肝癌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 的几率高于胆囊癌;此外,肝炎、肝硬 化病史、AFP检测也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18
治疗预后
• 胆囊癌预后差,易发生肝脏和肝门区淋巴结转移,通常发现时已 为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 20%。
• 早期首选手术治疗,因其转移扩散较早,故一般认为当病变累及 囊壁肌层时应进行扩大清扫术。
• 晚期胆囊癌视转移情况具体分析治疗方案,一般一般认为伴有淋 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扩大切除手术的远期生存率无明显提高。
19
20
• 胆囊癌以腺癌为主,约占80%以上,中分化腺癌最常见, 鳞癌或腺鳞癌约占5%。
• 胆囊癌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或仅有慢性胆囊炎症状,
晚期可有右上腹痛、消化道症状、黄疸、发热及右上腹
肿块等表现
3
超声表现
• 典型胆囊癌可根据其不同超声表现分为 4 种类型: • 结节型:胆囊腔腔内结节状凸起,基底宽,边缘不规则,内回声不均质,可见
8
9
典型病例 3
• 患者男,25 岁,上腹隐痛半年。腹部超声检查示 胆囊壁增厚,胆囊底体部可见中等回声团充满囊腔, CDFI 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PW示最大峰值流速约 40 cm/s,RI 0.80。后经病理学证实为胆囊癌。
10
11
典型病例 4
患者女,53 岁,腹痛 3 天。腹部超声检查示 胆囊体积明显增大,囊腔内可见一实性团块, 形态不规则,CDFI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经 病理学证实为胆囊癌。
胆囊癌的超声诊断
1
• 胆囊癌为肝外胆道系统中的常见恶性肿瘤。 胆囊癌的发病率较低,早期诊断困难,通常 做出临床诊断时,往往已进入晚期阶段。此 外,胆囊癌术后复发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尤 为重要。
2
病因及临床表现
• 多数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尤其是瓷器胆囊关 系密切,胰胆管走形变异、胆囊结石、先天性胆管扩张、 胰液逆流至胆管、胆囊癌家族史为发生胆囊癌的高危因 素,其中前两者为主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