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场环境风险评估

合集下载

展会风险评估

展会风险评估

展会风险评估标题:展会风险评估引言概述:展会是企业推广产品、拓展市场、寻找合作伙伴的重要途径,但参加展会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展会风险评估是展会准备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展会风险评估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展会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展会场地风险评估1.1 场地安全性评估:检查场地是否符合消防、安全等相关标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1.2 场地地理位置评估:考虑场地是否易于找到、交通是否便利,是否容易引起拥堵。

1.3 场地环境评估:评估场地周边环境是否适合展会举办,是否有影响展会效果的因素。

二、展位风险评估2.1 展位位置评估:考虑展位位置是否容易被观众发现,是否在高流量区域。

2.2 展位规格评估:评估展位大小是否符合需求,是否能展示产品或服务的特点。

2.3 展位装修评估:检查展位装修是否符合展会主题,是否吸引观众目光。

三、参展产品风险评估3.1 产品质量评估:检查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3.2 产品展示方式评估:考虑如何展示产品能吸引更多观众,提高产品知名度。

3.3 产品宣传材料评估:评估宣传材料是否清晰明了,能够有效传达产品信息。

四、人员风险评估4.1 参展人员评估:考虑参展人员是否熟悉产品知识,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4.2 安保人员评估:评估安保人员是否足够,能否有效维护展会秩序。

4.3 应急预案评估: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和应对措施。

五、市场风险评估5.1 竞争对手评估:了解竞争对手的参展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5.2 潜在客户评估:评估参展目的是否与潜在客户需求匹配,是否能吸引潜在客户。

5.3 市场需求评估:考虑市场需求是否足够,展会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结论:展会风险评估是展会准备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展会场地、展位、参展产品、人员和市场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可以有效降低展会风险,提升展会效果,确保展会顺利进行。

企业在准备展会时,务必重视展会风险评估,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与土壤修复简介与工作流程(最新)

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与土壤修复简介与工作流程(最新)

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与土壤修复简介与工作流程一、工作内容简介(1)场地环境调查场地环境调查指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确定场地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对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地方人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要求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场地环境调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接受,调查活动可结束。

第二阶段:是以采样和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如化工厂、农药厂、冶炼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固体废物处理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或活动; 以及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程度)和空间分布。

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果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以及清洁对照点浓度(有土壤环境背景的无机物),并且经过不确定性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须进行详细调查。

标准中没有涉及到的污染物,可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综合判断。

详细采样分析是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定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第三阶段:若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污染修复时,则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第三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及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所需的参数。

本阶段的调查工作可单独进行,也可在第二阶段调查过程中同时开展。

(2)场地环境调查在场地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群的主要暴露途径,评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或危害水平。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一、目的与意义场地环境评价是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的评估,旨在揭示场地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通过开展场地环境评价,可以为场地修复、再开发或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场地可持续利用。

二、评价原则1. 科学性原则:评价方法科学、合理,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准确可靠。

2. 实用性原则:评价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施。

3. 风险可控原则:评价应关注场地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确保风险可控。

4. 预防为主原则:以预防为主,加强场地环境管理,降低污染风险。

三、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应根据场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包括场地的地理位置、地势、水文地质条件、土壤和地下水分布、历史用途及污染物分布情况等。

四、评价方法1. 现场调查:通过实地踏勘、挖掘和钻孔等手段了解场地现状,记录场地历史信息和使用情况。

2. 实验分析:采集土壤、地下水等样品进行理化分析,测定污染物浓度和指标。

3. 模型模拟:利用相关模型对场地环境进行模拟预测,评估未来发展趋势。

4. 专家评估: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场地环境进行评价,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五、评价等级划分根据场地环境状况和污染程度,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1. 轻度污染:污染物浓度较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

2. 中度污染:污染物浓度较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3. 重度污染:污染物浓度严重超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较大影响。

六、风险评估对场地环境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污染物毒性评估:根据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判断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2. 环境敏感性评估:评估场地周围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和易感性。

3. 风险可接受程度评估:确定风险可接受范围,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

七、监测计划制定场地的环境监测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监测点位设置:根据场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

2. 监测指标确定:根据场地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确定监测指标。

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探讨

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探讨

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探讨发表时间:2020-11-19T15:48:37.227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3期作者:曾钦春解家军[导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性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大量残留污染物质的工业用地随着自动化机器的升级而转为居民用地或其他用地,为了让施工人员和未来居住人员免受身体伤害,曾钦春解家军重庆渝佳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重庆 400042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性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大量残留污染物质的工业用地随着自动化机器的升级而转为居民用地或其他用地,为了让施工人员和未来居住人员免受身体伤害,需要对该场地进行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

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的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及想法。

关键词:工业场地;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一:前言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工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中国各省市的城市化发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中的土地利用性质不断发生着转变,大量工业用地随着自动化机器的升级而转为居民用地或其他用地[1]。

但因为一些原有企业,尤其是一些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重金属或重工业化的企业,它们在工作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元素,但缺乏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处理,由此以往对应土地或水体中就会残留一定量的污染物质。

对于这种土地,若在开发使用前缺少污染调查、评测、修复等作业步骤就直接进行对土地进行开发使用,那么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施工人员和未来居驻的居民造成很大的身体伤害。

根据之前的调查显示:场地污染源在停止继续产生污染之后,污染源仍然会持续扩散到周边环境中,造成周边土壤甚至大气的持续性污染,成为该地区的污染隐患。

基于此种现象,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2012 年就针对这种情况将“污染场地”这个词语提了出来,并要求在对城市的土地进行二次开发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场地环境调查以及风险评估工作,坚决不允许环境中的污染源继续大面积扩散,没有进行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等工作的土地,不能进行再次使用和开发[2]。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1. 引言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污染场地的潜在风险,包括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

本技术导则旨在提供一套权威的指导,以指导工作者进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并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2. 目的本技术导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基于科学方法,评估污染场地的风险,并提供相关决策所需的信息。

3. 范围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各类污染场地,包括工业区、加油站、废物处理厂等。

评估的对象包括土壤、地下水、大气和表面水体等。

4. 评估过程4.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a. 收集相关污染场地的历史数据,包括地理、地质和水文数据。

b.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修正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2 风险识别:a. 识别潜在的污染源和传播途径。

b. 确定可能的暴露途径和受体。

4.3 暴露评估:a. 评估暴露途径,包括水口摄入、土壤吸入、空气吸入等。

b. 基于暴露路径和受体特征,确定暴露剂量。

4.4 敏感性分析:a. 考虑不同受体的敏感性差异,包括儿童、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b. 考虑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4.5 风险特征确定:a. 综合评估结果,确定污染场地的风险特征,包括程度、时间和空间分布等。

b. 判断风险特征是否满足国家和地区的风险接受标准。

4.6 风险管理:a.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污染治理、修复和监测等。

b. 定期监测和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5. 数据和模型的选择在进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时,应选择合适的数据和模型,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来源可以包括历史数据、监测数据和实验数据等。

模型选择应基于实际情况和评估目标,可以使用土壤和水体传输模型、暴露模型和健康风险模型等。

6. 培训和认证评估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方法。

相关认证机构可以对评估人员进行认证,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作业场地周边环境风险评估

作业场地周边环境风险评估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 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 救援队伍、救援设备和救援路线等。
定期演练: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提 高应急响应能力。
建立应急通讯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 够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协调各方面资 源进行救援。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根据作业场地的特 点和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配备相应的 应急救援设备,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进 行救援。
收集数据:现场调查、历史记录、专家意 见等
风险评估: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评 估等
制定应对措施:预防措施、应急措施、恢 复措施等
风险监控:定期检查、实时监测、信息反 馈等
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风险识别和 分析过程,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评估方法: 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
风险等级划分: 低风险、中风险、 高风险
标准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 环境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案例选择:选 择具有代表性 的作业场地周 边环境风险评
估案例
背景介绍:介 绍案例发生的 时间、地点、 涉及的行业和
作业类型
风险评估方法: 介绍案例中使 用的风险评估
方法和工具
风险识别和评 估:介绍案例 中识别和评估 的风险类型和
等级
确定风险来源:自然环境、人为因素、设 备故障等

采用先进的环 境风险评估技 术,提高评估
准确性
加强与周边社 区的沟通和合 作,共同应对
环境风险
探索新的环境 风险管理方法 和技术,提高
管理水平
汇报人:XXX
操作不当:可能 导致设备损坏、 人员受伤等
缺乏经验:可能 导致工作效率低 下、操作失误等
安全意识薄弱: 可能导致忽视安 全规定、冒险作 业等

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现场处置方案探讨

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现场处置方案探讨

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现场处置方案探讨变电站工程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环境风险评价与现场处置方案。

本文将探讨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现场处置方案,以指导变电站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保障环境安全。

一、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1.1 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来源变电站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可能会产生以下环境风险:(1)电磁辐射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2)变压器、开关设备等设备的漏油和漏电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3)电气设备故障、火灾等意外事件导致的环境污染;(4)施工现场扬尘、噪声、废水排放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2 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需要采用专业的方法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1)电磁辐射测量和评估;(2)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监测和评估;(3)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应用;(4)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和审批。

二、变电站工程的现场处置方案2.1 变电站工程的现场监测与监控变电站工程的现场监测与监控是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但不限于:(1)电磁辐射监测:定期对变电站周边的电磁辐射进行监测,确保不超出国家标准;(2)设备状态监测:定期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预防设备故障;(3)环境质量监测:定期对变电站周边的空气、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

2.2 变电站工程的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变电站工程可能发生的事故,应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1)火灾应急预案:规定变电站工程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类型和处置措施;(2)漏油漏电应急预案:规定变电站设备漏油漏电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3)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制定变电站工程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

2.3 变电站工程的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在变电站工程建设和运营中,应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进行控制;(2)设备漏油漏电的预防和控制措施;(3)废水排放的处理和管理措施。

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现场处置方案探讨

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现场处置方案探讨

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现场处置方案探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电力需求急剧增长。

而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工程的建设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然而,变电站工程建设与运营中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如何评价和控制这些风险已成为当前工程施工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和现场处置方案两个方面,对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进行探讨。

一、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是指对变电站工程建设和运营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

对环境风险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基础性数据收集。

对变电站周边环境的气候、地形、地质、水文、土质等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建立基本资料库。

2、环境背景调查。

对变电站的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包括周边居民点、工业企业、自然保护区等,以全面了解周边环境的状况。

3、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基础性数据和环境背景调查情况,分析变电站工程建设和运营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和危害,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等。

4、环境影响评价。

评估变电站工程建设和运营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综合考虑人口、生态、气候、水资源等方面的因素。

5、环境风险评估。

对环境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范围,并评估影响程度。

二、现场处置方案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土壤治理方案。

变电站工程建设和运营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染土壤,需采取有效的土壤治理措施,包括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化学氧化等手段进行治理。

2、废水处理方案。

变电站工程中产生的污水需经过处理后排放,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多种处理方式。

3、废气治理方案。

变电站工程中产生的废气也需进行治理,常用的治理技术有吸收、催化、燃烧等。

4、危险废物处理方案。

如变压器油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

5、环境监测方案。

建立完善的现场监测体系,随时监测环境污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综上所述,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和环保的关键措施,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变电站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法、规范和有效。

浅析天然气开采集输场站环境风险评估

浅析天然气开采集输场站环境风险评估

2018年07月浅析天然气开采集输场站环境风险评估王绍君1杨熙萌2(1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重庆400021;2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四川长宁610056)摘要:针对当前天然气开采集输场站环境风险现状,浅析天然气开采集输场站环境风险评估,探索天然气开采集输产站环境风险管控方法。

关键词:天然气开采集输场站;环境风险评估;管控措施针对天然气开采集输单位,环保风险已然是在日常生产中存在的需要重点关注和防范的重大风险。

而天然气开采集输场站环境风险管理,凸显了“两化特点”。

环境风险源多样化。

天然气开采具有天然气、气田水等环境风险源;增压工艺具有噪声和振动、工艺废弃等环境风险源;脱水工艺具有气田水、固体废弃物等环境风险源。

故在天然气开采集输基层场站,环境风险源具有多样化特点。

环境风险受体复杂化。

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包含水体河流水源、人居、森林土壤等等情况。

天然气开采集输基层场站修建时间不一,不同地理位置、外部环境都使每个场站具有不尽相同的环境风险受体,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复杂,环境敏感性加剧。

以上“两化特点”,使环境风险管控及应急处置要求分类化、细致化。

1天然气开采集输场站环境风险分析天然气开采集输场站环境风险分析各节点,形成了生产场站分类别、环境风险识别调查、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环境风险应急处置的“五步骤”。

第一步:天然气开采集输场站分类。

以燃气标准硫化氢含量20mg/m 3为界,将场站分为含硫化氢场站、含油水场站、净化气场站。

第二步:环境风险识别调查。

即是对各场站生产设施的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受体进行摸排式识别调查。

共包含了基本信息、风险物质和数量、环境风险受体、生产工艺、安全环保生产管理、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后果模拟等7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步: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借鉴《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中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为了分级管理环境风险源,确定重大、较大、一般环境风险。

加油站反恐安全风险评估表

加油站反恐安全风险评估表

加油站反恐安全风险评估表加油站反恐安全风险评估表一、场地安全风险评估:1. 周边环境:评估周边环境是否安全,是否存在恐怖袭击、抢劫等安全事件的风险。

2. 场地布局:评估加油站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易于监控和管理。

3. 防护设施:评估加油站是否配备了防爆、防火、防爆炸等安全设备。

二、人员安全风险评估:1. 招聘安全:评估加油站对员工的背景调查、面试、培训等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2. 员工安全培训:评估加油站是否对员工进行反恐安全和急救知识培训。

3. 内部员工安全风险:评估员工的工作纪律、安全防范意识等情况。

三、设备安全风险评估:1. 油品储存设备:评估储油设备的防爆性能、泄漏监测系统是否健全。

2. 加油机设备:评估加油机的安全性能和维护情况,是否存在漏油、泄漏风险。

3. 监控设备:评估加油站是否配备了监控设备,以便实时监控场地安全状况。

四、交通安全风险评估:1. 道路交通:评估加油站周边道路的交通状况是否安全,是否存在交通事故的风险。

2. 车辆进出:评估车辆进出加油站的通行状况,是否存在恶意闯入、偷窃等安全风险。

3. 应急疏散:评估加油站是否制定了灾难事故应急疏散计划,并是否进行了演练。

五、安全管理体系评估:1. 安全规章制度:评估加油站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流程、安全检查等。

2. 安全巡查和督导:评估加油站是否进行定期的安全巡查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突发事件应对:评估加油站是否建立了灾难事故应急预案,员工是否熟悉应对流程。

六、信息系统安全评估:1. 数据安全:评估加油站的数据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包括数据库备份、处理敏感信息的措施等。

2. 网络安全:评估加油站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否存在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风险。

以上是针对加油站反恐安全风险进行的评估表,通过对不同方面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加油站的安全状况,进一步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加油站和员工的安全。

工作场所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工作场所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工作场所安全风险评估报告1. 背景本文档旨在为公司的工作场所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提供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

2. 方法为了评估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 审查现有的工作场所安全政策和程序;2. 进行工作场所的实地考察;3. 分析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记录;4. 分析过去发生的事故和安全事件的记录;5. 与员工进行访谈和调查。

3. 结果和建议基于对工作场所的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3.1 风险评估结果根据我们的评估,工作场所存在以下主要安全风险:1. 不良的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存在大量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条件,如滑倒、跌落和触电等风险;2. 缺乏紧急情况应对措施:工作场所缺乏有效的紧急情况应对计划和设施,无法及时响应突发事件;3. 员工安全意识不足:员工在安全培训方面存在缺乏和不完整的记录,安全意识较低。

3.2 建议和措施为了降低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更新工作环境:清理和整理工作场所,排除危险物质和不安全设施,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2. 制定紧急情况应对计划:制定并实施紧急情况应对计划,包括紧急联系人、应急设施和应急培训;3. 加强安全培训:提供全面的安全培训,包括工作场所危险识别和应对技巧等。

4. 结论通过对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评估,我们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希望公司能够重视工作场所安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请注意,本报告仅基于我们的评估和调查结果,如有需要,建议公司进行进一步的安全调查和咨询。

谢谢!---(以上仅为示例回答,并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

如需正式使用,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

)。

铁路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铁路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铁路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铁路安全一直是铁路运营中的重要问题,而风险评估和控制是保证铁路安全的核心措施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铁路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一、铁路运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铁路运营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其中比较典型的如列车脱轨、道岔失控、信号故障等。

这些安全风险不仅仅会影响到铁路运营的顺畅,同时还会给旅客或者货物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这些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是铁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必要性铁路运营中如果没有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可能会造成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 对旅客和货物的安全造成影响。

如果列车出现故障或者脱轨,将会对旅客和货物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2. 对铁路运营造成影响。

铁路运营如果没有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将会给铁路运营的顺畅带来严重的影响。

3. 对公司的形象造成影响。

如果铁路运营出现故障或者事故,将会给公司带来不良的形象影响,影响公司的声誉。

因此,风险评估和控制是保障铁路安全的重要手段,这也是铁路安全管理的基本工作之一。

三、铁路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铁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它是指对铁路运营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判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铁路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列车运行的安全进行评估。

列车运行安全评估主要是对列车安全、运行安全、车站安全、信号安全等方面的安全进行评估和判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2. 对铁路线路的安全进行评估。

对于铁路线路的安全进行评估,主要是对铁路线路的车辆通行能力、建筑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判断。

3. 对铁路站场的安全进行评估。

对铁路站场的安全进行评估,主要是对站外环境、站内设施、通信保障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判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四、铁路安全管理中的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铁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它是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安全风险。

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2
DB50/ T 725—2016 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生态、美化、防灾等 综合作用的用地。不包括居住区、单位内部配建的绿地。 3.12 商服/工业用地 商服用地指各类商业、商务、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3.13 暴露途径 场地土壤和浅层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到达和暴露于人体的方式。 [HJ 682-2014, 定义2.4.12] 3.14 受体 一般指场地及其周边环境中可能受到污染物影响的人群或生物类群, 也可泛指场地周边受影响的功 能水体(如地表水、地下水等)和自然及人文景观(区域)等(如居民区、商业区、学校、医院、饮用 水源保护区等公共场所)。 [HJ 682-2014, 定义2.4.7] 3.15 场地概念模型 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综合描述污染源、污染物迁移途径、人体或生态受体接触污染介质的过程 和接触方式等。 [HJ 682-2014, 定义2.3.1] 3.16 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 根据本标准制定的用地方式、 暴露情景和可接受风险水平, 采用本标准规定的风险方法和场地调查 获得相关数据,计算获得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限值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HJ 25.3-2014, 定义3.13] 3.17 修复目标 由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的目标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受体不产生直接或潜在危害, 或不 具有环境风险的污染修复终点。 [HJ 25.4-2014, 定义3.4] 4 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程序 4.1 第一阶段为场地环境初步调查
2017 - 01 - 01 实施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0/ T 725—2016

站场安全评估指南

站场安全评估指南

站场安全评估指南
一、前言
站场安全工作是采矿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站场安全评估指南的目的是通过实施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轻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站场人员的安全。

二、评估范围
站场安全评估的范围包括站场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运行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能、操作规程和管理的标准程度等各个方面。

三、评估流程
1. 审核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规程;
2. 检查人员安全培训考核情况;
3. 评估工作环境和条件,检查消防、通风等设施;
4. 检验设备和设施的安全防护功能,检查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5. 探讨可能发生的风险和隐患;
6. 制定整改意见及时落实。

4. 评估标准
评估应参照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判定达标准、基本达标准、不达标准三个等级。

五、报告和检查
安全评估小组应制作评估报告,明确问题和整改措施,报经领导批准后下发各相关部门执行。

定期检查整改效果。

六、保障工作
站长应视情况组织安全训练和宣传,广泛宣传安全文化,全面落实各项安全工作要求,切实保障站场运行安全。

公交场地安全风险评估

公交场地安全风险评估

公交场地安全风险评估公交场地安全风险评估是对公交站点或公交车辆停放场所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

评估的目的是识别和评估可能对公交站点或车辆产生危险的因素和风险,以确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的安全风险因素:1. 非法入侵:可能有人未经许可进入公交站点或车辆停放场所,可能进行盗窃、破坏或其他非法活动。

2. 火灾风险:公交站点或车辆停放场所可能存在火灾风险,如电器故障、短路或恶意纵火等。

3. 交通事故:如果公交站点或车辆停放场所位于繁忙的交通路口或道路上,存在被交通事故的风险。

4. 暴力和恐怖主义:公交站点或车辆停放场所可能成为恐怖分子或犯罪分子的目标,可能发生恐怖袭击或其他暴力事件。

5. 自然灾害:公交站点或车辆停放场所可能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地震、洪水或风暴。

评估公交场地安全风险的步骤包括:1. 收集信息:收集与公交站点或车辆停放场所相关的信息,包括周围环境、历史安全事件和现有安全措施等。

2. 识别潜在风险:根据收集的信息,识别可能对公交站点或车辆停放场所造成风险的因素,如安全设施缺失、易受攻击的区域和恶劣天气条件等。

3. 评估风险严重性:评估每个潜在风险的严重性和概率,确定哪些风险可能对公交站点或车辆造成最大的威胁。

4. 制定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

5. 实施和监控:将制定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付诸实施,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定期监控和评估,以确保公交站点或车辆停放场所的安全。

公交场地的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风险。

同时,也应该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合作,共同确保公交站点或车辆停放场所的安全。

施工现场的环境风险评估

施工现场的环境风险评估

施工现场的环境风险评估在进行施工作业时,施工现场的环境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它能够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和评估施工现场的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保护工人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施工现场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性、评估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应对风险的措施。

一、施工现场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在施工现场,存在着各种潜在的环境风险,如噪音、震动、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度等。

这些环境因素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施工现场的环境风险评估非常必要。

首先,环境风险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其次,环境风险评估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现场的环境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二、施工现场环境风险评估的步骤和方法1. 收集资料:首先,我们需要收集施工现场的相关资料,包括施工区域的平面图、现场环境数据以及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等。

2. 识别潜在风险:在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后,我们需要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

可以通过现场勘察、环境监测以及与相关专业人士的讨论来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3. 评估风险程度:在识别出潜在风险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工人健康的影响程度。

评估可以采用定性评估或定量评估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估手段。

4.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技术控制、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等。

确保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免受潜在环境风险的侵害。

三、应对施工现场环境风险的措施1. 技术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环境风险,如使用低噪音设备、减少震动源、采用防尘措施等。

2. 工程控制:通过合理的施工设计和工程管理,降低环境风险。

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隔离带,确保工人与危险源的安全距离。

3. 行政控制:制定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和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环境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施工现场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管控

施工现场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管控

施工现场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管控引言:在施工现场环境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噪声、空气污染、水污染、灰尘、振动等。

这些环境风险不仅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也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施工现场环境风险的评价与管控至关重要。

1. 施工现场环境风险的评估方法:为了准确评估施工现场的环境风险,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施工现场的环境现象和可能存在的危害源。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噪声、灰尘、振动等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可以评估出施工现场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

2. 施工现场环境风险评估的要点:在进行施工现场环境风险评估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首先是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评估,即评估施工现场周围的生态环境对潜在风险的敏感程度。

其次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噪声排放、水污染、粉尘排放等。

最后是进行风险评估结果的综合分析和判断,以确定施工现场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3. 施工现场环境风险的管控方法:为了有效管控施工现场的环境风险,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是优化施工工艺和流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选取施工设备时可以选择低噪声、低排放的设备,将施工活动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其次是设置临时性的环境保护设施,如噪声围挡、水污染防护设施等,减少环境风险的扩散。

另外,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培训,让施工人员了解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 环境监测与管控的关系:环境监测是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而环境管控则是在监测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控制环境风险。

环境监测提供了实时的环境数据,帮助施工单位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以防止环境风险进一步扩散和恶化。

5. 管控效果的评估与调整:施工现场环境风险管控需要持续跟踪和评估其效果,以便及时调整管控措施。

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对施工人员的健康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反馈了解,可以评估出目前的管控措施是否合理有效,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场站安全评估报告怎么写

场站安全评估报告怎么写

场站安全评估报告怎么写场站安全评估报告是对一个特定场站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报告。

它的编写需要经过多个步骤,主要包括背景调研、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安全管理建议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报告的写作流程和要点。

一、背景调研在开始撰写场站安全评估报告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背景调研。

这包括了解场站的基本信息、运营情况、相关安全法规等。

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问场站、与相关人员交流等方式进行调研,以使报告的内容准确可靠。

二、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场站安全评估报告的核心部分。

在此阶段,需要对场站进行全面的风险辨识,即确定场站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和漏洞。

可以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管理人员交流,参考相关安全评估指南以及现有的安全规范等方式进行辨识。

同时,根据场站的特点和工作环境,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逐一分析和记录。

三、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阶段,需要评估每一个辨识出的风险的严重程度、频率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可以采用某些评估方法和模型,如风险矩阵法、风险预估法等,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以便后续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建议。

四、风险控制措施在确定了风险优先级之后,需要针对每一个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

在制定措施时,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场站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

同时,需要对每一个控制措施进行可行性和效果评估,确保其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

五、安全管理建议在报告的最后一部分,需要提出一些建议性的安全管理建议。

这些建议可以包括改进设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和宣传等多个方面。

建议的内容需要具体明确,可行实用,有助于场站的长期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场站安全评估报告的撰写需要遵循科学、客观、全面、准确的原则。

报告应该具有清晰明确的结构和逻辑,图表和数据需要精确可靠,并且要使用简明扼要的中文进行描述和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场环境风险评估7.5.1 适用范围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化油气田联合站、接转站、计量站、集气站、净化厂(站)及各类油品、高浓度污水集中储存设施及其他风险物质储存设施的环境风险识别与等级评估。

7.5.2 环境风险源识别站场内长期或临时生产、使用、储存、转输等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相对独立的一个(套)装置或设施,如原油处理单元、原油罐区、高浓度有机废液处理储存设施、高矿化度污水罐区、天然气(伴生气)处理单元、轻烃处理单元、采油气污水处理单元等。

7.5.3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1、设施(单元)计算该风险源所涉及的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如存在总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公历年度内某一天最大存在总量计算)与其临界量的比值R:(1)当风险源只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R;(2)风险源存在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R:R=q1/Q1+q2/Q2 +……+q n/Q n式中:q1, q2,...,q 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量,t;Q1, Q2,...,Q 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

根据R值计算结果划分为:①R<1;②1≤R<10;③10≤R<100;④R≥100四种情况,分别以R0、R1、R2和R3表示。

2、罐组(1)当罐组内只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罐组内最大储罐环境风险物质存在量与其临界量比值为R;(2)当罐组内涉及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分别计算每种物质最大储罐存在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取最大R计算;根据R值计算结果划分为:①R<0.4;②0.4≤R<2;③2≤R<4;④R≥4四种情况,分别以R0、R1、R2和R3表示。

7.5.4环境风险控制水平采用评分法对风险源生产工艺危险性、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7-5-1与表7-5-2。

表7-5-1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指标分值生产工艺(10分)生产工艺危险性10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40分)安全生产许可8 安全评价及专项检查情况8 设备质量管理8 消防验收情况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情况8环境风险控制(50分)环境风险防控措施30 建设项目环保要求落实情况10 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情况10表7-5-2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15 M1类水平15≤M<30 M2类水平30≤M<50 M3类水平M≥50 M4类水平(1)生产工艺危险性按照表7-5-3评估风险源生产工艺危险性情况。

表7-5-3 环境风险源生产工艺危险性评估评估依据分值(分)高硫气田开采工艺;10属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工艺过程; 5不涉及以上危险工艺过程或国家规定的禁用工艺/设备。

0注:高温指工艺温度≥300℃,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10.0MPa,易燃易爆等物质是指按照GB20567至GB20602《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确定的化学物质。

(2)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按照表7-5-4对风险源安全生产控制情况进行评估。

表7-5-4 环境风险源安全生产及设备质量管理评估评估指标评估依据分值安全生产许可(8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

8 非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

安全评价及专项检查情况(8分)存在下列任意一项的:(1)未按要求开展安全评价的;(2)未进行竣工安全验收的;(3)安全评价提出的环境安全隐患问题未得到有效整改的;(4)安全专项检查提出的限期整改(或A类)环境安全隐患未完成整改的。

8安全专项检查提出的环境安全隐患未整改完成的(不含限期整改问题),每一项记4分,记满8分为止;0-8 不存在上述问题的。

0设备质量管理(8分)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1)检测结果不能满足设备设施质量要求的;(2)特种设备设施检验不满足要求的;(3)未按设计标准建设的;(4)未按规定进行设备设施质量检测、检验的。

8存在下列情况的,每项记4分,记满8分为止:(1)设备设施超期使用的;(2)设备设施降等级使用的;(3)质量检测要求不明确的;(4)设计变更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0-8 不存在上述问题的。

0消防验收情况(8)消防设施验收未完成。

8 不存在上述情况的。

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情况(8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未备案的。

8 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或重大危险源按要求备案的。

0(3)环境风险控制按照表7-5-5评估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表7-5-5 风险源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评估评估指标评估依据分值环境风险防控措施(30分)事故紧急关断措施(10分)风险源不具备有效的紧急关断措施。

10风险源具备有效的紧急关断措施;0事故污染物围控收集、泄漏监测措施(20分)没有事故状态污染物收集措施。

20存在下列情况的,每项记10分,记满20分为止:(1)没有初期雨水收集措施;(2)未建设事故污水收集系统;(3)事故水储存能力不足;(4)转输能力不够;(5)无事故污染物处置措施;(6)环境风险物质泄漏监测措施不符合要求。

0-20 不存在上述问题的。

0建设项目环保要求落实情况(10分)存在下列任意一项的:(1)环评手续不完整的;(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不落实的;(3)临水生产设施。

10 不存在上述问题的。

0环境风险源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0分)存在以下情况的,每项记5分,记满10分为止:(1)无风险源事故处置预案的或风险源事故处置预案无环保内容的;(2)未按要求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并记录的;(3)未按要求进行备案的。

0-10 不存在上述问题的。

0*气田净化厂事故污染物围控收集措施完善性判别可参照炼化装置(设施)评估方法表7-6-5及附件2。

7.5.5 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判别根据环境风险受体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将风险源周边的环境风险受体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分别为E1、E2和E3,具体如表7-5-6所示。

如果风险源周边存在多种类型的环境风险受体,则按照重要性和敏感度高的类型计。

表7-5-6 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划分类别环境风险受体情况类型1(E1)•风险源所在厂区雨水排口、污水排口下游10km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或处于下列环境风险受体的汇水区域内:乡镇及以上城镇饮用水水源(地表水或地下水)保护区;自来水厂取水口;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风景名胜区;特殊生态系统;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海洋自然历史遗迹;•以风险源所在厂区雨水排口(含泄洪渠)、废水总排口算起,排水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小时流经范围内涉跨国界或省界的;•风险源周边现状不满足环评及批复的卫生防护距离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等要求的;•风险源周边500m范围内,或硫化氢浓度大于2%的风险源边界1.5km范围内社会人口总数大于1000人,或该区域内涉及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国家相关保密区域;类型2(E2)•风险源所在厂区雨水排口、污水排口下游10km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或处于下列环境风险受体的汇水区域内:水产养殖区;天然渔场;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富营养化水域;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天然林;海滨风景游览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类型1以外的III类地表水、城市景观水体;•风险源周边500m范围内,或硫化氢浓度大于2%的风险源边界1.5km范围内社会人口总数大于500人,小于1000人;•风险源所在厂区位于溶岩地貌、泄洪区、泥石流多发等地区;类型3(E3)•风险源所在厂区下游10km范围无上述类型1和类型2包括的环境风险受体;•风险源周边500m范围内,或硫化氢浓度大于2%的风险源边界1.5km范围内社会人口总数小于500人。

7.5.6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根据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3种类型,按照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R)、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矩阵,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位于自然保护区内、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生产设施风险评估等级均为重大。

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1时,按表7-5-7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5-7 类型1(E1)——环境风险分级表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R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M1类水平M2类水平M3类水平M4类水平R0 一般环境风险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R1 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R2 较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R3 较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2时,按表7-5-8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5-8 类型2(E2)——环境风险分级表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R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M1类水平M2类水平M3类水平M4类水平R0一般环境风险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R1 一般环境风险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R2 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R3 较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3时,按表7-5-9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表7-5-9 类型3(E3)——环境风险分级表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R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M1类水平M2类水平M3类水平M4类水平R0一般环境风险一般环境风险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R1 一般环境风险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R2 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R3 较大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