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二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

合集下载

第3节 DNA的复制

第3节   DNA的复制

课前预学区 明确目标 课前准备

课中导学区 情境问题 探究体验

课堂思学区 学习反思 评价检测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 1.半保留复制 (1)提出者:① 沃森和克里克 。 (2)内容:DNA复制时,DNA双螺旋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② 氢键 断裂,解开的 ③ 两条单链 分别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④ 脱氧核苷酸 根据⑤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 ,通过形成⑥ 氢键 ,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3)结果: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⑦ 一 条链。 2.全保留复制 概念:指DNA复制以DNA双链为模板,子代DNA的双链都是⑧ 新合成的 。
2022
人教版 新教材 必修2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3节 DNA的复制
1.通过对探究DNA复制方式的推测及实验的分析,再一次体会假说—演绎法,掌握 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图解分析,构建DNA复制的过程,明确精确复制的原因,达成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模型构建等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素养的提升。
对DNA复制的推测及实验验证 活动1 分析假说—演绎法探究DNA半保留 复制方式 1.要想证明DNA的复制方式,关键是什么?
【提示】关键是通过实验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
2.1958年,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 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结合课本P54“思考·讨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4)实验第一代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条带,这个结果排除了哪种复制方式?第二代 出现了中带和轻带两条条带,说明什么? 【提示】全保留复制;说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 2.实验原理 (1)DNA的两条链都用15N标记,那么这样的DNA分子密度最大,离心时应该 在试管的底部。 (2)DNA的两条链都没有被15N标记,那么这样的DNA分子密度最小,离心时 应该在试管的上部。 (3)DNA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单链被15N标记,那么这样的DNA分子离心时 应该在试管的中部。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2课件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2课件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
1.DNA 复制的概念
2.DNA 复制的过程
能量 解旋酶
螺旋 母链
脱氧核苷酸 DNA 聚合酶
碱基互补配对
模板链
双螺旋结构
3.DNA 复制的特点 (1)过程:_边__解__旋__边__复__制___,多起点复制。 (2)方式:半保留复制。 4.准确复制的原因 (1)DNA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2)通过_碱__基__互__补__配__对___,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5.DNA 复制的意义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_遗__传__信__息___的连续性。
A.酶①和酶②均作用于氢键 B.该过程的模板链是 a、b 链 C.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D.DNA 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解析:由题图可知,酶①(解旋酶)使氢键断裂,而酶②(DNA 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 二酯键,A 错误。答案:A
2.真核细胞中 DNA 复制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结果如下图所示。
(1)Ⅰ代细菌 DNA 分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提示:Ⅰ代细菌 DNA 分子中只有一条链被 15N 标记。 (2)Ⅲ代细菌 DNA 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提示:Ⅲ代细菌 DNA 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是为(7a+b)/8。
1.关于 DNA 分子复制的早期推测 在 DNA 分子复制的早期研究中,科学家们提出了三个模型:全保留复制模型、弥 散复制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模型。 比较如下: 全保留复制:亲代 DNA 分子两条链不变,子代 DNA 分子的两条链都是新合成的。 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每个 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 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 弥散复制:亲代 DNA 分子的两条链分散成短片段,与新合成的子代 DNA 分子的 两条链分散成的短片段混杂在一起,不能分出亲代 DNA 单链。

3-3DNA的复制 课件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3-3DNA的复制 课件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①解旋——在能量驱动下, 提示:DNA聚合酶的合成方向是5´→3´,这也是核苷酸
解旋酶将DNA双螺旋解开 链的方向
友情学校:大庆实验中学
课件创意:一生唐
三、DNA复制的过程
5.条件:
(1)模板:亲代DNA的两条链(两条母链)
(2)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No:A、G、C、T)
(3)酶:解旋酶、 DNA聚合酶等
染色体
置于不含T含BrdU 的培养基培养
DNA
置于不含T含BrdU 的培养基培养
染色体中只含有T
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
预测全保留和弥散复制时,第一次和第二 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单体的染色情况?
友情学校:大庆实验中学
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
课件创意:一生唐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真核生物
实验结果符合半 保留复制的预期
旁栏.思考
第一代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条带,
这个结果排除了哪种复制方式? 【答案】第一代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
条带,这个结果排除了全保留复制的
方式。
友情学校:大庆实验中学
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可以采用上述方法研 究吗?为什么?
课件创意:一生唐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真核生物
BrdU可以用代替T与碱基A进行互补配对。 若DNA中含有T,则染色体经吉姆萨染色为深色; 若DNA中只含有BrdU,则染色体经吉姆萨染色为浅色。
友情学校:大庆实验中学
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
课件创意:一生唐
三、DNA复制的过程
回顾学过的知识及认真观看以下视频回答问题 1.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2.DNA 分 子 主 要 存 在 哪 里 ?
亲代DNA复制
-A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

2.演绎推理
问题1:如果DNA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后得到的子一代DNA和子二代 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问题2:如果DNA是全保留复制,复制后得到的子一代DNA和子二代 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问题3:如果DNA是分散复制,复制后得到的子一代DNA和子二代的 组成是怎样的呢?
半保留复制
亲代DNA 子一代DNA 子二代DNA
2.过程
解链
合成子链 螺旋
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 特点2:半保留复制
课堂小结
巧记DNA的复制——“一所,两期,三步,四条件”: 1.“一所”是指复制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
2.“两期”是指复制的时期主要是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 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三步”是指“三个步骤”是解旋、形成子链、母链与 子链形成新的DNA分子; 4.“四个条件”是指原料、模板、能量和酶。
全保留复制
亲代DNA 子一代DNA 子二代DNA
分散复制
亲代DNA 子一代DNA 子二代DNA
问题:要判断前面假设的正确性,就可通过分别观察亲代和子一代、子二代 DNA的情况是否和我们假设的相一致。但在实验中,DNA是看不见的,怎么 办呢?
科学家巧妙地准备了材料和精巧的实验方法
他的思路是:培养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置在只含14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已 知细菌20分钟分裂一次,分别在20分钟、40分钟。。。。。。取样,然后破 碎细胞,分离出DNA,就可以准确地获得各代DNA。通过离心处理,完全含 有15N的DNA密度大,位于离心管的最下面,称为重带;完全含有14N的DNA 密度小,位于离心管的最上面,称为轻带;既有15N又含14N的DNA,密度居 于中间,称为中带。
(一)DNA的复制方式是怎样的?
(二)主要提出两种假说

高中生物第二册 3 3 DNA的复制 练习((含答案)

高中生物第二册 3 3 DNA的复制 练习((含答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一、选择题1.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A.DNA连接酶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DNA解旋酶D.DNA聚合酶【答案】D【解析】DNA连接酶用于基因工程中,可以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A错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用于基因工程中,可以切割目的基因或质粒,B错误;DNA解旋酶用于DNA分子复制时,将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解开并使氢键断裂,C错误;在DNA分子复制时,DNA聚合酶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单链,进而和其母链形成新的DNA分子,D正确。

2.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的子链是()A.…-T-A-G-…B.…-U-A-G-…C.…T-A-U-…D.…-T-U-G-…【答案】A【解析】DNA分子复制时,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故可知若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的子链是“…-T-A-G-…”,即A正确。

3.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②⑤③C.①③⑤④②D.③①④②⑤【答案】D【解析】DNA复制过程是:③DNA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④以解旋后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⑤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模板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

故选D项。

4.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A.B.C.D.【答案】D【解析】亲代DNA双链用白色表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一次后得到的两个DNA 分子只含有白色和灰色,而第二次复制得到的四个DNA分子以这两个DNA分子的四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四个DNA分子中,都含有黑色的DNA子链,D正确,ABC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DNA的复制》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DNA的复制》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DNA的复制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DNA的复制原理和过程,并能够描述独立配对原则和半保留复制原则。

2. 教学重点•DNA的复制过程和原理•独立配对原则和半保留复制原则的描述3. 教学难点•DNA复制的原理和模式的详细说明•独立配对原则和半保留复制原则的深层次理解4.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学1.1.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DNA的结构和特点,并且激发学生对DNA复制的兴趣。

1.2. 向学生提问:“DNA是怎么来的?它和我们的生命过程有什么关系?”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步骤二:学习教学2.1. 讲解DNA复制的过程和模式,引导学生了解DNA复制的原理。

2.2. 分析独立配对原则和半保留复制原则的概念和意义,并与DNA复制的过程相结合,让学生深刻理解DNA复制的机制。

步骤三:归纳总结3.1. 确认学生掌握了DNA复制和独立配对原则、半保留复制原则的知识点和理解程度。

步骤四:拓展延伸4.1. 引导学生自己发散思维,探究DNA复制存在的问题研究和应用前景等,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5. 教学过程中的注意点5.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5.2. 在讲解DNA复制过程和原理时,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5.3. 重点强调独立配对原则和半保留复制原则的理解,让学生深入理解它们对DNA复制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从DNA的复制入手,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变得理论更加完整。

而教学设计中,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做了详细地阐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更好地完成了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大力发扬学生的主体作用,元认知能力和主动性得到较大的激发,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思考和探究机会,并且通过教学的评价也能知道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理解DNA复制的过程及其意义,认识到DNA复制是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DNA复制的详细步骤,培养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理解分子层面的生命活动规律。

3.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或案例分析,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实验设计、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技能。

4.社会责任:认识到DNA复制研究在生物技术、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培养科学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DNA复制的过程及特点。

•半保留复制方式的理解及其证据。

三、教学难点•理解DNA复制过程中涉及的酶及其作用机制。

•掌握DNA复制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DNA复制过程的动画、图解、实验视频等)。

•教材、教辅资料及相关科学史资料。

•模拟实验材料(如有条件,可进行DNA复制模拟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问题卡片、案例分析指南)。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DNA复制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

•动画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DNA复制过程的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DNA复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分享见解。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实验案例(如Meselson-Stahl实验),理解DNA 复制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引导学生思考遗传信息是如何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的,从而引出DNA复制的概念。

新课教学1.DNA复制的基本概念•简要介绍DNA复制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DNA复制的过程•起始阶段:介绍DNA复制的起始点(复制原点)和引物酶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复制过程的启动机制。

•延伸阶段:详细讲解DNA聚合酶的作用,以及其在模板链指导下合成新DNA链的过程。

人教生物必修2《3第3节DNA的复制》[陈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人教生物必修2《3第3节DNA的复制》[陈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教学设计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陈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

这一课时,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得理解和巩固,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DNA 的复制”又是后面变异部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

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通过学生模拟活动来化解学生难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 1.说出科学家对DNA分子复制作出的推测2.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并说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3.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科学态度。

四、重难点1.重点DNA的复制过程。

2.难点(1)科学家对DNA复制的推测(2)DNA复制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导入展示学生课前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请学生介绍: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什么特点?对学生的介绍作出评价。

提问:那么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时,细胞内的DNA分子如何精确的分配给两个子细胞?思考回答:1.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的碱基组成。

2.两条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复制学生已有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知识是学习DNA复制的基础,由此引出新课题。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生物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生物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课件

1.全面理解DNA的复制 (1)DNA复制的场所: 主要是在细胞核(凡是细胞内有DNA的地方均 可复制)。 真核生物: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其中 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原核生物:拟核、质粒。 病毒:宿主细胞内。

(2)条件: 模板:亲代 DNA 分子的 2 条链。 原料:4 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等。

(1)并不是两条链完全解开后才合 成新的子链,而是边解旋边复制。 (2)各种酶的作用:解旋酶作用于氢键,使氢 键断裂,双螺旋解开;DNA聚合酶使脱氧核 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子链;DNA连接酶的 作用是将双螺旋中的扶手中的“断口”修复。


[记知识纲要]
[背关键语句] 1.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 子代DNA的过程。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 2.DNA的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4 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还需要酶和能量。 3.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复制 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4.复制n次形成2n个DNA分子,含有母链的 DNA只有2个。

[思考探讨] 1.研究DNA复制的方法是什么? 2.DNA复制过程中需要哪些酶? 3.将1个全部被15N标记的DNA的分子转移到 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n代,分析子代DNA中 含15N的DNA和含14N的DNA分子数。 提示: 1.同位素标记法。 2.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 3.2个,2n个。

解析: 由图判断图示为DNA的复制过程, 其原料不需要尿嘧啶脱氧核苷酸,A错误; 在真核生物中不仅细胞核中能发生DNA复制, 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以,B错误;在DNA 分子中(A+G)/(T+C)的比值,在两条互补链 中互为倒数,C错误。 答案: D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 3-4 节 DNA 的复制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 3-4 节 DNA 的复制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第 3 、4 节DNA 的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学习目标定位: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2、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备课:周其飘探究主题1 DNA的复制【自主学习】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假说:复制方式。

(1)提出者:。

(2)内容①解旋: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断裂;②复制:以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的原则,通过形成,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③特点:新合成的每个DNAF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

2、DNA分子中的复制(1)概念:以为模板合成的过程。

(2)时间:细胞有丝分裂的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

(3)场所:主要是。

(4)过程:(5)结果:形成两个与完全相同的子代DNA 分子。

(6)意义:将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的连续性。

(7)特点:①;②(8)准确复制的原因①DNA 分子独特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通过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

【合作探究】1 .探究若DNA 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出现了差错,则会产生什么影响?2 .结合教材P54 图3-13 及相关内容,总结DNA 分子复制的主要特点。

3 .认真对比教材P53 图3-12 证明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试探讨该实验是如何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 分子的?4 .DNA 分子的复制是否是发生在细胞核中,试从DNA 存在的部位角度加以分析。

5 .思考DNA 分子复制所形成的子代DNA 是否是亲代DNA 链和子代DNA 链随机结合的?6 .思考若1 个DNA 分子含m 个腺嘌呤,则复制n 次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7 .若将某一试管中加入缓冲液、A TP 、解旋酶、DNA 模板和四种脱氧核苷酸,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能否完成DNA 的复制?试分析原因。

探究主题2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自主学习】1、基因与DNA 分子的关系2、DNA 片段中的遗传信息(1)遗传信息:DNA 分子中 的排列顺序。

【课件】DNA的复制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件】DNA的复制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T 5'
3'
A
C
T 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A TT
TGG
C
AATT G
A
T
C
G
A
G
C
T
T
5'
A
T
AACC
CG G
TTAA C
T
A
G
C
T
C
G
A
A
三、DNA复制的过程
4、过程与条件
解旋
细胞提供ATP 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结果:氢键断裂,双链打开
边解旋边复制
三、DNA复制的过程
(3)合成子代DNA 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3'
CT GA AG TC
C G
GA
C
T
C G
T
G
T A
A T
T A
G C
C G
A T
T A
G C
A TT
T TA
C C
GG
A
A GG CA T CT
G
C
TT
T AT
CG C
GG
AA
A 5'
A
3'
5'
方向:子链5’到3’双向复制
C G
GA
C
T
C G
T A TGCA TGA T CGAGC T T T GA T A CG T A C T AG C T CGA A A
T
A
C
T A
A T
T A
G C
C G
A T
T A
G C
A T

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二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要点归纳
1.脱氧核苷酸、基 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图 解
2.全方位理解“基因” (1)本质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结构上,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3)功能上,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位置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基础知识·双基夯实
一、DNA的复制 1.对DNA复制的推测: (1)提出者:_沃__森__和__克__里__克____。 (2)假说内容。 ①解旋: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__双__螺__旋___解开,互补碱基 之间的__氢__键___断裂。
模板:DNA分子解开的__两__条__单__链___ ②复制—原料:游离的4种__脱__氧__核__苷__酸___
[易错提醒] 对于真核细胞来说,基因(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 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但细胞质基因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的DNA分子上;对于原核细胞来说,基因则存在于拟核中的DNA分子 上,没有染色体这一载体。对于遗传物质为DNA的生物来说,基因是有 遗 传 效 应 的 DNA 片 段 ; 对 于 RNA 病 毒 , 基 因 是 有 遗 传 效 应 的 RNA 片 段。
变式训练2
(2021·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以下关于果蝇的基因、DNA
和染色体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并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果蝇的白眼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X染色体片段
典例剖析
典例 2 (2021·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高一月考)含50个脱氧核苷酸
的DNA分子,按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最多可分为多少种,说明了

第三章 第三节 DNA的复制

第三章 第三节 DNA的复制
复习:DNA的双螺旋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一分子磷酸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碱基:A、G、C、T
一分子脱氧碳糖
DNA 分子 的结 构
外侧的基本骨架是: 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 主要特点
双螺旋 结构
A=T G=C
内侧是由碱基通过 氢键 连接成的 碱基对 。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应用
第3节 DNA的复制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2). 合成子链
(DNA聚合酶)
3). 重新螺旋
母链
子 子链 链 母链
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 概念: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体细胞)
减Ⅰ分裂间期(生殖细胞)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叶绿体、线粒体 场所:原核生物:细胞质 病毒:寄主细胞
过程:①解旋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
设计思路:区分亲代与子代DNA 实验方法: 同位素示踪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5N//15N
重带(下部)
15N//14N
中带(中间)
14N//14N 15N
轻带(上部) 中带(中间)
//14N
半保留复制
15
N N__DNA
15
15
N N__DNA
14
15 14
② 合成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
结果: 1个DNA分子形成2个相同的DNA分子
2、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3、条件: 模板: DNA解旋后的两条链(母链)
原料: 四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 ATP 酶: 解旋酶、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4、准确复制的原因:

第三章 第3节 DNA复制

第三章 第3节 DNA复制

3、一个有N15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 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10 B.1/5放射性元素标记双链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此细菌破 裂后释放出n个噬菌体,则其中具有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A.1/n B.1/2n C.2/n D.1/2 5、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 次,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7(a-m) B.8(a-m) C.7(a/2-m) D.8(2a-m) 6、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某个DNA分子区段内有600个腺嘌呤,若连续 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 A.400 B.600 C.1200 D.1800 7、某一个DNA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 环境中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 (是第几代) A.三次(第四代) B.五次(第六代) C.四次(第五代) D.六次(第七代)
三、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要分析DNA的复制究竟是半保留复制的还是全保留的,就需要 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 自学思考以下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 1、大肠杆菌首先放在什么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移到什么培 养基中培养的? 2、如果是半保留复制的,离心后应该出现几条带? 3、三条带离心后在试管中的分布如何?
八、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后练习P51 2、预习P52--54页
10、一双链DNA分子,在复制解旋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DNA经n 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 A.1/2n B.1/2n-1 C.1/2 D.1/2n+1
1.图中一、二、三表示DNA复制的过程
解旋 ,这一过程中,DNA ①一表示_____ 解旋酶 的作用下,两条扭成螺旋的 分子在______ 解开 。 长链开始______ 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 ②二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条 DNA聚合酶 的作用下,链上的 母链在一些___________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周围环 脱氧核苷酸 境中游离的__________________ 来配对. 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 ③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 子中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被称做半保留复制。
二、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概念: 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
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 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场所:细胞核(主要)
4.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解旋:

1/2中链,1/2重链

(4)上述实验表明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 半保留复制 。
DNA复制的计算 1.计算产生子代DNA数
2---4---8-----2N N为复制的次数
2.最初亲代的链占全部子代DNA总链数的比例 2 2N
练习:
由15N标记细菌的DNA,然后又将14N来供给这种
细菌,于是该细菌便用14N来合成DNA,假设细菌
A.76%
B.62%
C.24%
D.12%
选择题
1.DNA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氨基酸 葡萄糖 含氮碱基
B.氨基酸 核苷酸 葡萄糖
C.核糖
含氮碱基 磷酸
D.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磷酸
2.某生物细胞的DNA分子中,碱基A的数量 占38%,则C和G之和占全部碱基的( )
A.76%
B.62%
C.24%
3. 拓展题
你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导出相关的数学公 式吗?推导后,尝试进一步总结这些公式,从中概 括出一些规律。
∵A=T G=C
∴A+G=T+C

( AA+G++GT+C)= ( AT+G++CT+C)=50%
也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A&3;C )
=((
T+C )=1
A+G )
规律概括:在DNA双链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
和 恒等 ,并为碱基总数的 一半。
选择题
1.DNA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氨基酸 葡萄糖 含氮碱基
B.氨基酸 核苷酸 葡萄糖
C.核糖
含氮碱基 磷酸
D.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磷酸
2.某生物细胞的DNA分子中,碱基A的数量 占38%,则C和G之和占全部碱基的( )
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 ,其DNA分子均为 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 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 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I和II),用离心的方法分离得到的 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
对照
亲代
I
II
D.12%
第3节 DNA的复制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沃森和克里克发表了DNA双螺旋模型之后不久,于同 年又紧接着发表了DNA自我复制的假说:DNA分子复制时, DNA分子的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 链上。
轻链14N-DNA
全轻链
1/2轻链
中链
全中链
1/2中链
重链15N-DNA
全重链
(1)由实验结果可以推出第一代(I)细菌DNA分子中一条
链是 15N母链 ,另一条链是 14N新链 。
(2)中链含有氮元素是 15N和14N。
(3)将第一代(I)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
得到的细菌的DNA用同样方法分离。那么得到的轻中重链情况
DNA利用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
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碱基配对: 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
(复制)
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 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
的一段子链。
螺旋化:
随着模板链的解旋,新合成的子链 不断延伸。
同时,每条新链与对应的模板链 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1958年,Meselson米西尔森和Stanl斯坦尔 采用含15N重同位素的NH4Cl培养大肠杆菌,放 在正常的培养液里繁殖,然后用梯度离心技术 测定分裂时DNA复制时的密度变化,证实了 DNA的半保留复制。
科学家推测:
如果DNA是以半 保留的方式复制的, 那么离心后应该出现 三条DNA带:重带 (最靠近试管底部)、 杂交带(位置居中)、 轻带(试管上部)。
能是—C—
A. 噬菌体 B. 小麦 C. TMV D. 任何生物
4. 某双链DNA分子带有15N同位素标记,在试管 中以该DNA为模板进行复制实验,连续复制4代 之后,试管中带有15N同位素标记的DNA占总量
的——A —
A. 12.5% B. 25% C. 50% D. 100%
一个DNA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 DNA分子。
5. 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 半保留复制
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母链。
6.条件:
原料: 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 ATP。
酶: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7. DNA复制的意义:
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 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使生物 前后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8.DNA准确复制的原因: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 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 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 进行。
三、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要分析DNA的复制究竟是半保 留复制的还是全保留的,就需要区 分亲代与子代的DNA。
1958年,科学家,运用同位素示 踪技术,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设 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
连续分裂三次产生了八个新个体,它们DNA中的
含14N的链与15N的链的比例是 (
A)
A、4:1
B、2:1
C、1:1
D、3:1
2. 一个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形成了200个子代噬
菌体,子代DNA中含最初DNA链的DNA占—A—
A. 1% B. 2% C. 25% D. 50%
3. 某生物中嘌呤占58%,嘧啶占42%,此生物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