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晴》阅读答案
2023届安徽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D. 本诗所描绘的夜景,给人带来轻松惬意的美感享受。全诗以写景起,以抒情作结,情景之间融合无迹,浑然一体。
16. 王维与綦毋潜同为“田园山水诗派”名家。请结合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两首诗,谈谈他们各自所抒发的情感。
B.第六句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水面初平云脚低”都写出了春天水面涨平的情景。
C.尾句以景结情,以料峭春风、如烟柳枝收束全诗,增添了诗人的惆怅意绪,含蓄隽永。
D.全诗用字精当,“自”“空”等字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虽经雕琢而不失本色。
16.古诗词中常存在逻辑现象。钱锺书曾说“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请从这一角度简要赏析“损花微雪似无情”一句。
2023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野老①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②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③。
王师未报收东郡④,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①作于安史之乱中760年,此年吐蕃虎视眈眈。②澄潭:杜甫草堂旁百花潭。③琴台:浣花溪北的汉司马相如弹琴处。④东郡:故乡洛阳。
16. 辛弃疾善于借送别、饮宴等社交题材来抒写胸襟。下阕先写他人,后写自身,情感富于变化,跌宕起伏。请结合下阕内容,概括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答案】15. C 16. ①首先词人以昂扬的笔调,想象友人得以重用的景象,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福。
②接着情感转入低沉,借“故人”之问,道出借酒浇愁的困境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南宁市语文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试卷
南宁市语文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试卷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拓展阅读晴①杜甫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
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卖炭翁》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古诗阅读上元夜①(唐)崔液玉漏银壶②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注释】①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
②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壶之法计时。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后两句所表现的情景。
(2)首句“且莫催”三字表现了元宵之夜游人________的心理。
4.愉悦闲适(悠闲、自在等)(2)【示例1】微风吹来,池水波光晃动,把蔷薇香气吹满院子。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微风吹动倒映楼台的池塘比作微风吹动水晶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亭环境的幽静和美好,表现了诗人的高兴心情和闲适自在。
【示例2】微风吹来,池水波光晃动,把蔷薇香气吹满院子。
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写,写了作者看到眼前微风吹动的池塘,闻到了风吹满院的蔷薇香,生动细腻地写出了山亭小院的幽静和美好,表现了诗人的高兴心情和闲适自在。
【点评】(1)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的能力。
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
临沂市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
临沂市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小题。
早秋山居温庭筠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1)请写出体现“山居”生活时间推移的语句:觉寒早→霜气晴→→(2)颈联采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请作具体赏析。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注】①蘼芜:一种香草。
山行清•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①。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风”本无形,却在诗人笔下各具神韵。
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风”的特点。
(2)这两首同写田野漫步的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1)第一首中的春风轻柔美好,带来生机;第二首中的秋风萧瑟寒冷,凄凉无情。
(2)第一首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二首抒发了韶华易逝、老之将至(时光把人抛、人老见白头)的伤感之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在结合景物特点加以概括。
(2)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景物的特点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第一首中的春风轻柔美好,带来生机;第二首中的秋风萧瑟寒冷,凄凉无情。
(2)第一首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二首抒发了韶华易逝、老之将至(时光把人抛、人老见白头)的伤感之情。
【点评】要在理解诗歌内容主题的基础上,结合诗中的景物特点进行分析。
清人姚范这首写景之作,何等鲜活洒脱,韵味独特。
尤其是次句将本是形容少女形体的“窈窕”一词,用得既新且奇。
至于到底是春风窈窕还是蘼芜窈窕,则又妙在尽可意会而难以言传。
作者用“窈窕”一词形容春风,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草儿在春风中轻轻摇摆的美好姿态。
“绿”则用为动词,写出了蘼芜草变绿的过程,突出了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杜甫《喜晴》唐诗原文注释及赏析
杜甫《喜晴》唐诗原文注释及赏析【作品介绍】《喜晴》的作者是杜甫,也题作《喜雨》,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4首。
这首诗作于至德二载(757)三月。
【原文】喜晴(一作喜雨)作者:唐·杜甫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
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
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
甘泽不犹愈,且耕今未赊。
丈夫则带甲,妇女终在家。
力难及黍稷,得种菜与麻。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
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英贤遇轗轲,远引蟠泥沙。
顾惭昧所适,回首白日斜。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
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
【注释】①至德二载(757)三月作。
②皇天:对天的尊称。
③出郭:出城。
④肃肃:整齐貌。
全诗校:“一作萧萧。
”春增华:为春光增添华美。
⑤青荧:青碧色。
陵破:田野中的高坡。
《庄子·外物》:“青青之麦,生于陵破。
”⑥窈窕:美好貌。
李:全诗校:“一作杏。
”⑦实:谷实,果实。
⑧无涯:无尽头。
⑨干戈:指安史之乱。
横放:横行放肆。
⑩惨澹:凄凉的景象。
龙蛇:指安史叛军。
⑧甘泽:好雨。
犹愈:犹胜干旱。
⑩未赊:指耕锄未迟。
⑩带甲:披带兵甲,指当兵。
O黍稷:泛指粮食作物。
⑩商山芝:秦末,河内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等四位老人(世称四皓),见秦政暴虐,乃避入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歌曰:“晔晔紫芝,可以療饥。
唐虞世远,吾将安归”云云。
事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高士传》卷中。
⑩东门瓜:《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
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
”《三辅黄图》卷一载召平“种瓜青门外”,青门乃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故又称青门瓜或东门瓜。
⑩朽:全诗校:“一作灭。
”⑩此道:指避世。
疵瑕:指责。
⑩英贤:英豪贤才。
⑩远引:远走高飞。
⑧顾:顾念。
⑥“回首”句:谓自己已到暮年。
母汉阴:汉水之南。
鹿门: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县。
汉末庞德公,居襄阳砚山之南,未尝人城府。
【精品】部编七年级 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含答案
【精品】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岳 (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终南山 (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①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②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③海隅:海边。
④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⑤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⑥壑:山谷。
(1)这两首登高抒怀的诗歌,首联均是远观山景,描绘出了山的①________之态。
从诗歌中读到了诗人杜甫是激情满怀,踌躇满志的;而王维则恬静淡远,流露出②________的意向。
(2)《望岳》的尾联是千古名句,被后人另作解读,衍生出了新的意思。
请写出你从中领悟到的生活哲理。
【答案】(1)高远(或高壮);归隐(或隐逸、遁世)(2)我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领悟到的哲理是: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才能以胜者姿态立于绝顶,俯视一切。
【解析】【分析】(1)①《望岳》第一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泰山的高,不直接写,而是写在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到远远横亘的泰山,通过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终南山》首联“太乙近天都”,意思是终南山的太乙距离天空很近,终南山虽然高,但是距离天还很远;“连山到海隅”,终南山虽然绵延千里,但是也未能连到海。
上下句都是用夸张的手法,从远景写出终南山高远的特点。
所以两首诗,都是远观山景,描绘山高远或者说高壮的特点。
②《终南山》前几联总写终南山的高远以及烟云雾霭的景色变换,阴晴变化中中峰的千岩万壑,最后一联耐人寻味,“欲投人处宿”的主语应该是“我”,“我”在游山,“我”在观物抒情,“我”在“隔水问樵夫”,流露出诗人寄情于山水,有意归隐的情绪。
(2)“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
攀登的过程是辛苦、艰难的,但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登上山巅,才有机会雄视天下,“一览众山小”。
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试卷1
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试卷1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2.细读全诗,品析画线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吊扶苏(宋)孔武仲天下精兵掌握间,便宜长啸入秦关。
奈何指剑区区死,不辨从来赵李奸。
【注释】赵李:赵高与李斯。
二人篡改秦始皇遗诏,赐死当时在边疆带兵的秦始皇长子扶苏。
3.阅读下面诗歌选段,完成小题。
镜子艾青仅只是一个平面或是鬓如霜雪却又是深不可测有人喜欢它它最爱真实因为自己美决不隐瞒缺点有人躲避它它忠于寻找它的人因为它直率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甚至会有人或是醉后酡颜恨不得把它打碎(1)概括诗歌前后两节的内容。
(2)这首诗歌中的“镜子”是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结合原诗简要赏析。
(3)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名词解释:酬和诗,一般为通过答诗的形式,对酬和对象在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关切,或寄托劝勉鼓励之情,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
宋人洪迈说:“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
”代表诗作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写作背景:嘉祐元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止于奉闲僧舍。
嘉祐六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兄长,后苏轼作诗相和。
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辙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中考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卷解析1
中考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卷解析1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韦鼎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释】①百舌:鸟名。
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
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诗歌鉴赏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1)池边:一作“池中”。
(2)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初晴游沧浪亭①苏舜钦(宋)夜雨连明②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鸠相对鸣。
(注释)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
②连明:直至天明。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的画面,合理想象,30字左右。
(2)三、四两句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综合卷(含解析答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综合卷(含解析答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 小山羊们好像约好了一样来到这里喝水。
B. 那棵大树像威武的士兵一样站在山顶。
C. 母熊浓密多油的毛皮和厚厚的脂肪像棉被一样覆盖着她。
D. 每一张笑脸就是一朵开放的鲜花。
2、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B.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C.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D.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下列诗句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正是/河豚/欲上时泥融/飞/燕子B. 正是/河豚/欲/上/时泥融/飞燕子C. 正是河豚/欲上时泥融飞/燕子D. 正是/河豚/欲上/时泥融/飞/燕子二、判断题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写了一群儿童在春天里放风筝的情景。
______________(判断对错)A. 正确B. 错误5、3、阅读长文章时,如果前面的一些内容忘了也没关系,没必要再返回去看一看。
()A. 正确B. 错误三、客观填空题6、把词语补充完整。
滥竽()()画()添足井底之()眼见为()耳听为()近()者赤近()者黑7、根据课文内容和平时的积累填空。
诗中有美景:苏轼的“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描绘了桃花初放、鸭子戏水的情景;杜甫的“__________,春风花草香”描绘了江山秀丽、春风吹拂的情景;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描绘了四月山下百花落尽,山寺桃花盛放的情景。
8、根据给出的汉语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江上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1)四句诗有实有虚,请找出虚写的一句。
(2)前两句诗写景手法独特,与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2.细读全诗,品析画线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吊扶苏(宋)孔武仲天下精兵掌握间,便宜长啸入秦关。
奈何指剑区区死,不辨从来赵李奸。
【注释】赵李:赵高与李斯。
二人篡改秦始皇遗诏,赐死当时在边疆带兵的秦始皇长子扶苏。
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结合全词,“”、“”等景物体现“空”的意境。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无数山”和“毕竟东流去”在词里都有着丰富的含义,请任选其一加以解析。
(2)“山深闻鹧鸪”和“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两句中“深”字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6.阅读《月夜忆舍弟》,完成小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阅读之思乡怀人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阅读之思乡怀人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阅读之思乡怀友类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2)本诗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结合全诗进行说明。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同是宦游人”一句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内心世界?(2)李白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寄托对王昌龄的送别深情,王勃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对朋友的劝慰之意,请你结合这两句诗,简要概括两位诗人是如何把离别之情表现得别具一格的。
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歌颔联中的“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这首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
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用自己的话描绘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2)从抒情方法的角度分析尾联表达了什么感情。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①,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
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1)第二首小令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__的美丽画面。
(2)马致远的曲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白朴的曲中的句子“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杜甫《喜晴》唐诗原文注释及赏析
杜甫《喜晴》唐诗原文注释及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作品介绍】《喜晴》的作者是杜甫,也题作《喜雨》,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4首。
这首诗作于至德二载(757)三月。
【原文】喜晴(一作喜雨)作者:唐·杜甫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
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
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
甘泽不犹愈,且耕今未赊。
丈夫则带甲,妇女终在家。
力难及黍稷,得种菜与麻。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
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英贤遇轗轲,远引蟠泥沙。
顾惭昧所适,回首白日斜。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
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
【注释】①至德二载(757)三月作。
②皇天:对天的尊称。
③出郭:出城。
④肃肃:整齐貌。
全诗校:“一作萧萧。
”春增华:为春光增添华美。
⑤青荧:青碧色。
陵破:田野中的高坡。
《庄子·外物》:“青青之麦,生于陵破。
”⑥窈窕:美好貌。
李:全诗校:“一作杏。
”⑦实:谷实,果实。
⑧无涯:无尽头。
⑨干戈:指安史之乱。
横放:横行放肆。
⑩惨澹:凄凉的景象。
龙蛇:指安史叛军。
⑧甘泽:好雨。
犹愈:犹胜干旱。
⑩未赊:指耕锄未迟。
⑩带甲:披带兵甲,指当兵。
O黍稷:泛指粮食作物。
⑩商山芝:秦末,河内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等四位老人(世称四皓),见秦政暴虐,乃避入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歌曰:“晔晔紫芝,可以療饥。
唐虞世远,吾将安归”云云。
事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高士传》卷中。
⑩东门瓜:《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
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
”《三辅黄图》卷一载召平“种瓜青门外”,青门乃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故又称青门瓜或东门瓜。
⑩朽:全诗校:“一作灭。
”⑩此道:指避世。
疵瑕:指责。
⑩英贤:英豪贤才。
⑩远引:远走高飞。
⑧顾:顾念。
⑥“回首”句:谓自己已到暮年。
杜甫古诗2016--2018年全国中考试题精选及答案汇编(9篇))
一、杜甫《天末怀李白》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天末怀李白①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⑤。
【注释】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
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天末:天边。
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
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10.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有”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
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切。
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
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
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E.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答案】 D E【解析】D项“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理解错误,诗人并没有与李白一起被流放,属于无中生有,李白被流放是,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
E项分析错误,一“憎”一“喜”并非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李白等自古以来才智之士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
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
”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思念李白的诗作。
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2)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拓展阅读晴①杜甫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
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卖炭翁》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古诗阅读遣意①〔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________”字看出。
颔联中的“________ ”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5.古诗阅读上元夜①(唐)崔液玉漏银壶②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古诗词诵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古诗词诵读课后篇巩固提升一、名句名篇默写1.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精神的两句诗是“?”。
(2)《拟行路难》(其四)用比兴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3)《拟行路难》(其四)中,“,”是作者的自我安慰:认命,不再忧愁!(4)在《拟行路难》(其四)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3)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4)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2.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客至》中,表现作者寂寞之中因嘉客临门而喜出望外的句子是“,”。
(2)《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3)《客至》中,“”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4)《客至》中,作者以“,”作结,把气氛推向高潮。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2)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4)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3.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登快阁》中,“,”透露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登上快阁欣赏自然景色的惬意。
(2)《登快阁》中,“,”两句是作者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3)《登快阁》中巧用典故,其中“”化用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化用阮籍青白眼的故事。
在良辰美景中,作者心中的忧烦无端而来,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
(4)《登快阁》中,“,”道出了作者的希望。
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作者的归船、白鸥之想。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3)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4)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4.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00附答案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卢纶得接西园会,多因野性同。
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
学就晨昏外,欢生礼乐中。
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
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
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卢纶的这首诗,客观上反映了中唐时我国早期书院春天生活的基本情景。
B.诗人能参加西园会,主要是因为与其他人一样有追求自由不驯顺的性情。
C.诗人运用了对偶、典故、写景等手法从多角度题写这所新修书院的生活。
D.诗人在末句表达了参加书院聚会的愿望,体现了卢纶读书交游的功利性。
(2)结合全诗内容,概括一下诗中反映那时书院的特点。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渡江云①周邦彦晴岚②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③到山家。
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
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④。
愁宴阑、风翻旗尾⑤,潮溅乌纱。
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
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注】①宋哲宗执政,新党因政治局势的改变而被重新起用,周邦彦被召回汴京,途径荆州时作了此词。
②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
③委曲:曲折延伸。
④指长安日下:是指向北宋王朝的都城——汴京。
⑤旗尾:象征着党派和官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晴岚”三句选取了晴日山中薄雾铺满大地、雁阵起飞的景象,形象地传达出春回大地的信息。
B.“骤惊春在眼”句承前而来,写词人看到大雁北飞骤然意识到春天已经来到,“借问”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千万”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千丝万缕的杨柳已吐新绿是实写,柳条渐抽渐长可藏遮栖鸦是虚写。
D.词的上片写春回大地的景色,下片写进京途中的所见所感,上下两片采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情达意。
(2)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尾犯·寒夜蒋捷①夜倚读书床,敲碎唾壶②,灯晕明灭。
2024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解析版)
2024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1.(2024·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抒发了诗人吊古伤今的惆怅之情和思乡之情。
前四句写昔人乘鹤而去,只余空楼,千百年来只有悠悠的白云空自浮动,诗人吊古伤今,生发惆怅之情;后两句描写日暮时分,诗人遥望家乡却只见江雾迷蒙,生发思乡之情。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
结合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
“不复返”,包含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
“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嗟叹。
前两联吊古伤今,生发惆怅之情;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看到的景色: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
他乡的景色如此明丽美好,更加触动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直抒胸臆,句意是: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可知,暮霭沉沉中,故乡杳不可见,怎不令人心生无限哀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体会诗中结尾两句的含义。
【答案】这两句诗写诗人无畏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和信念,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无所畏惧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政治前景和人生未来的乐观和坚定信念。
语文初一下学期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
语文初一下学期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解析1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霁雪戎昱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1)诗歌第三四两句中体现雪之残存不多的词语是哪两个?(2)“江烟洗尽柳条轻”这句诗中的“洗”字和“轻”字,用得极为准确,请你加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一词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①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②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③海隅:海边。
④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⑤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⑥壑:山谷。
(1)这两首登高抒怀的诗歌,首联均是远观山景,描绘出了山的①________之态。
从诗歌中读到了诗人杜甫是激情满怀,踌躇满志的;而王维则恬静淡远,流露出②________的意向。
(2)《望岳》的尾联是千古名句,被后人另作解读,衍生出了新的意思。
请写出你从中领悟到的生活哲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杜甫《睛》“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古诗词阅读理解
杜甫《睛》“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古诗词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睛①
杜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
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选取典型的景物,发挥想象,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相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任写两点即可),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峡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
2.“急纷纷”写出了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无奈、伤感)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悲哀、抑郁)。
【解析】
1.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先分析景物描写的手法。
这两句诗中所写的景物有“湖外草”“海东云”和“莺”“鹤”等,前者是静态,后者是动态。
写“湖外草”“海东云”用“碧”和“红”等色彩,调动人的视角感官;写“莺”“鹤”时,则抓住了声音(“相和”)和动作(“摩霄”),有实写,有虚写,从空间上看,有远有近。
然后分析其作用。
景物描写,不但写出景物本身的特点,而且渲染氛围,表达某种情感,情景交融。
2.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的分析。
解答时要联系全诗的内容,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注释里已表明“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据此可以判断出诗人的情感。
“急纷纷”写出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
杜甫《晴》阅读题参考答案
杜甫《晴》阅读题参考答案杜甫《晴》阅读题参考答案「篇一」晴杜甫久雨巫峡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
8.下列关于诗歌内容和艺术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从久雨写起,久暗二字衬托出了诗人看见巫峡久雨新晴后的喜悦之情。
B.锦绣文统摄全诗,指放晴之后的景色就像机织针绣出来的花纹图案一般绚彩美丽。
C.中间两联着重从景物的颜色和禽鸟的活动来表现新晴的`锦绣文,动静结合,美不胜收。
D.尾联描写的也是久雨新晴的典型景象,可见全诗紧紧扣住晴字写抒情,浑然一体。
9.有人说此诗虽欢悦却不免伤情,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8.(3分)B(统摄全诗表述有误,尾联不在其中。
)9.(4分)①这首诗前三联描写了巫峡久雨新晴之后锦绣般绚丽、万物尽欢悦的美好春景,意境开阔而和谐,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2分)②尾联写野花在雨后纷纷随风凋零的衰残景象,联系诗人流落蜀中的境遇,其中欢愉之后的伤感是不难理解的。
(2分)杜甫《晴》阅读题参考答案「篇二」导读:这是一首并不著名的诗,在一般人的眼里并不熟悉,却自有它存在的价值。
其原文如下:晚晴杜甫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书乱谁能帙,怀干可自添。
时闻有馀论,未怪老夫潜。
晚晴字词解释:【杜臆】朝雨而晚晴,乃同日所作。
何逊诗,“褰裳对晚晴。
”村晚惊风度①,庭幽过雨沾②。
夕阳薰细草③,江色映疏帘④。
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
时闻有余论⑤,未怪老夫潜。
(薰草映帘,晚晴之景。
整书酌酒,晚晴之事。
未有与俗相安之意。
言时闻蜀人之论,未尝怪此一潜夫也。
本传谓公在成都,与田夫野老相狎荡。
盖能亲厚于人而人共悦之,故有后二句。
【洪注】老夫潜,只是说老潜夫,特倒拈以协韵耳。
旧注因后汉王符有《潜夫论》,遂将论字属自己,其说难通。
)①曹植诗:“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②陆琼诗:“庭幽花似雪。
杜甫《晚晴》阅读答案
杜甫《晚晴》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题目】:
晚晴
杜甫
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书乱谁能帙②,杯干可自添。
时闻有余论,未怪老夫潜。
[注]①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陵,称亦杜少陵。
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本诗作于诗人隐居成都草堂时。
②帙:整理。
(1)颔联中的“薰”“映”二字非常传神,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薰”字准确地描画出夕阳照射细草湿气升腾的景象,“映”字突出了雨后的江景清新明丽的特点。
以这两字写景,突出了晚晴景色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晚晴美景的喜爱。
(2)①书乱了没有人帮助整理,杯中酒喝完了只能靠自己斟。
颈联表现了诗人孤独、闲散的生活状况。
②诗人隐居村野,时常听到人们关于世俗人情的谈论,他庆幸人们没有责怪自己这一老潜夫。
尾联表面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释然,实则寄寓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晴》阅读答案
晴杜甫
久雨巫峡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
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和艺术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从“久雨”写起,“久”“暗”二字衬托出了诗人看见巫峡久雨新晴后的喜悦之情。
B.“锦绣文”统摄全诗,指放晴之后的景色就像机织针绣出来的花纹图案一般绚彩美丽。
C.中间两联着重从景物的颜色和禽鸟的活动来表现新晴的“锦绣文”,动静结合,美不胜收。
D.尾联描写的也是久雨新晴的典型景象,可见全诗紧紧扣住“晴”字写抒情,浑然一体。
2.有人说此诗虽欢悦却不免伤情,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3分)B (“统摄全诗”表述有误,尾联不在其中。
)
2.(4分)①这首诗前三联描写了巫峡久雨新晴之后锦绣般绚丽、万物尽欢悦的美好春景,意境开阔而和谐,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2分)②尾联写野花在雨后纷纷随风凋零的衰残景象,联系诗人流落蜀中的境遇,其中欢愉之后的伤感是不难理解的。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