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配操作规程
物资管理查验操作规程
![物资管理查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a7644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a.png)
物资管理查验操作规程1. 目的和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物资管理查验流程,确保物资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的物资管理查验工作。
2. 定义2.1 物资:指公司所拥有的各类设备、材料、产品等。
2.2 管理查验:指对物资进行检查、核对和记录的过程。
3. 查验流程3.1 接收物资- 物资接收人员接收到物资,并核对物资名称、数量和规格型号。
- 如有疑问或异常情况,及时与供应商或上级主管沟通并记录。
3.2 检查物资质量- 检查物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
- 根据物资类型和要求,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如重量、尺寸、外观等。
3.3 核对物资清单- 核对物资清单与实际接收的物资是否一致。
- 如有差异,及时与供应商或上级主管沟通并记录。
3.4 记录查验结果- 将物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外观状况、检测结果等信息记录在物资查验记录表中。
- 如有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4. 责任和权限4.1 物资接收人员负责准确接收、核对和记录物资信息。
4.2 上级主管负责审核物资查验记录,并对异常情况做出决策和处理。
4.3 供应商负责提供符合要求的物资,并配合查验工作的进行。
5. 附则5.1 物资查验记录应保存备查,便于追溯和核实。
5.2 物资查验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物资,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公司相关流程进行处理。
5.3 物资查验应遵守公司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禁止私自处理或擅自更改查验结果。
以上为物资管理查验操作规程,执行时请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物资管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验配操作规程
![验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49c78da417866fb94a8e58.png)
验配操作规程一、隐形眼镜配前检查1、问诊:通过问诊,采集与验配隐形眼镜有关的情况,并根据采集到的病史初步判断是否为配戴隐形眼镜的适应症.2、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完成隐形眼镜验配前对眼部的常规检查,并完成隐形眼镜验配评估工作。
3、角膜曲率计的使用:应用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中心3mm的两主子午线的曲率半径根据测出的值计算出角膜散光。
4、泪液测试:掌握泪液分泌量。
二、隐形眼镜验光检查1、电脑和综合验光仪验光,检影进行初步验光,应根据所的数据参数,重新综合验光调试,开出框架,配载舒适屈光度的处方。
2、根据镜眼距的关系及公式,开处隐形眼镜的配戴片方。
三、隐形眼镜的戴摘训练使配戴者掌握隐形眼镜的戴镜和摘镜的方法,并且熟练无菌的操作。
1、试戴前的准备:洗手、观察镜片;分辨镜片的正反面;2、戴镜:戴镜技术;戴镜问题的处理;摘镜;四、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在以上程序上,软性隐形眼镜验配的方法,其中包括球镜及散光隐形眼镜的选择,试戴片的选择,评估,片上验光以及配发。
1、试戴片的选择基弧确定;度数的确定。
2、评估:舒适程度;矫正视力;镜片与角膜的匹配情况:中心定位、角膜覆盖、移动度、松紧度、下垂度。
3、片上验光:将原验光度进行顶点换算后,得隐形眼镜光度;选择与处方最接近的试戴片,做一般的主观验光。
配发:根据评估的情况对试戴片的基弧做一相对的调整,对于舒适偏松的镜片,则可以减少基弧或增加直径或两者同时调整。
五、隐形眼镜的护理和消毒使隐形眼镜配戴者掌握隐形眼镜护理的程序和方法学会试戴消毒的方法:1、清洁;2、冲洗衣;3、消毒;4、去蛋白。
用户访问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广泛征求客户及其他服务对象的意见,促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二、本眼镜行员工要正确树立为用户服务,维护用户利益的观念,文明经商,做好用户访问工作,重视用户对本眼镜店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评价及意见。
三、负责用户访问工作的主要人员为: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销售员。
试剂(配制)操作规程
![试剂(配制)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c7308e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6.png)
试剂(配制)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规范试剂配制过程,特制定操作规程。
2、范围
适用于各种试剂(固体试剂、液体试剂)配制。
3、操作
3.1化学试剂选择原则
3.1.1滴定液所需化学试剂采用基准试剂。
3.1.2制备滴定液所需化学试剂采用分析纯或化学纯,但不经标定直接按称重计算浓度者则应采用基准试剂。
3.1.3制备缓冲液可采用分析纯或化学纯试剂。
3.2液体试剂:通常指用液态化学试剂或(和)固态化学试剂配制成水溶液(水作溶剂)或有机溶液(有机物作溶剂)。
3.2.1液态试剂浓度表示方法
体积/体积浓度(V/V):用“试剂体积+溶剂体积”表示,常用于液态化学试剂配成溶液浓度表示。
质量/体积浓度(M/L):用克/升(g/L);毫克/毫升(mg/mL);微克/毫升(μg/mL);毫克/立方米(mg/m3)表示,即表示一定体积溶液中所含溶度的质量,常用于固态化学试剂配制成溶液浓度表示。
3.2.2液态试剂配制成溶液的方法
按需要所配溶液浓度,取相应体积的液态试剂加入到一定量的溶剂中,混匀即可。
3.2.3固态试剂配制成溶液方法
根据试剂含水级别一般采用合适温度烘干后,再放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用天平称取所需溶质数量,加入到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完全混和均匀即可.。
硅表试剂配制安全操作规程
![硅表试剂配制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95cfc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b.png)
硅表试剂配制安全操作规程硅表试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中经常被用于酸碱滴定、水质测定等操作。
由于硅表试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硅表试剂配制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硅表试剂的性质和危害硅表试剂化学名为四氢硅酸钠,化学式为Na2SiO3。
它是一种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可溶于水。
硅表试剂属于一种碱性试剂,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其溶液在空气中很容易吸湿并形成胶体状物质。
硅表试剂对皮肤、眼睛和黏膜有刺激作用,并可引起化学性灼伤。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吸入其粉尘或溶液蒸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硅表试剂配制安全操作规程(二)1. 实验场地准备(1)选择实验场地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操作。
(2)确保实验台面干燥整洁,避免溶液溅到其他物体上。
(3)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如试剂瓶、量筒、搅拌棒、移液管等。
2. 个人防护措施(1)佩戴实验室标准的安全护目镜、实验手套和实验服。
(2)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硅表试剂周围,尽量减少吸入硅表试剂粉尘或溶液蒸气的可能。
(3)在配制实验过程中,应远离食品和饮料,避免意外食入或饮入硅表试剂。
3. 配制操作步骤(1)取适量的水,加入试剂瓶中,注意适量控制,避免过量或过少。
(2)加入硅表试剂并搅拌均匀,直至试剂充分溶解。
(3)在配制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将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如有溅到,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4. 废液处理硅表试剂配制完成后,产生的废液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废液应根据实验室的规定进行处理,可以将废液中的硅表试剂与其他废液分离、中和或稀释后进行处理。
5. 配制操作注意事项(1)在配制过程中,不要将硅表试剂与酸性试剂混合,以免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2)配制过程中要保持操作区域干燥,避免硅表试剂吸湿产生团聚或结块。
(3)配制完成后,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所用器皿,避免硅表试剂残留。
验配操作规程
![验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1c6599c10661ed9ac51f396.png)
验配操作规程一、隐形眼镜配前检查1、问诊:通过问诊,采集与验配隐形眼镜有关的情况,并根据采集到的病史初步判断是否为配戴隐形眼镜的适应症。
2、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完成隐形眼镜验配前对眼部的常规检查,并完成隐形眼镜验配评估工作。
3、角膜曲率计的使用:应用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中心3mm的两主子午线的曲率半径根据测出的值计算出角膜散光。
4、泪液测试:掌握泪液分泌量。
二、隐形眼镜验光检查1、电脑和综合验光仪验光,检影进行初步验光,应根据所的数据参数,重新综合验光调试,开出框架,配载舒适屈光度的处方。
2、根据镜眼距的关系及公式,开处隐形眼镜的配戴片方。
三、隐形眼镜的戴摘训练使配戴者掌握隐形眼镜的戴镜和摘镜的方法,并且熟练无菌的操作。
1、试戴前的准备:洗手、观察镜片;分辨镜片的正反面;2、戴镜:戴镜技术;戴镜问题的处理;摘镜;四、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在以上程序上,软性隐形眼镜验配的方法,其中包括球镜及散光隐形眼镜的选择,试戴片的选择,评估,片上验光以及配发。
1、试戴片的选择基弧确定;度数的确定。
2、评估:舒适程度;矫正视力;镜片与角膜的匹配情况:中心定位、角膜覆盖、移动度、松紧度、下垂度。
3、片上验光:将原验光度进行顶点换算后,得隐形眼镜光度;选择与处方最接近的试戴片,做一般的主观验光。
配发:根据评估的情况对试戴片的基弧做一相对的调整,对于舒适偏松的镜片,则可以减少基弧或增加直径或两者同时调整。
五、隐形眼镜的护理和消毒使隐形眼镜配戴者掌握隐形眼镜护理的程序和方法学会试戴消毒的方法:1、清洁;2、冲洗衣;3、消毒;4、去蛋白。
用户访问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广泛征求客户及其他服务对象的意见,促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二、本眼镜行员工要正确树立为用户服务,维护用户利益的观念,文明经商,做好用户访问工作,重视用户对本眼镜店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评价及意见。
三、负责用户访问工作的主要人员为: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销售员。
配验管理制度
![配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24c49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e.png)
配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配方验工作流程,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配方验工作。
三、配方验管理责任1.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配方验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并进行监督检查;2. 生产部门负责配方验工作的具体操作,保证按照标准进行;3. 质量部门负责监督检查配方验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及时下发整改通知。
四、配方验管理过程1. 配方验前的准备工作(1)理解配方验的目的和流程,掌握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2)准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试剂药品,保证配方验的顺利进行;(3)评估实验所需时间,并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2. 配方验操作流程(1)按照配方验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2)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事故发生;(4)按照标准记录数据,做好实验记录。
3. 配方验结果分析(1)根据配方验结果分析数据,判断原料和制品的质量是否达标;(2)如有不合格情况,立即上报,并进行整改处理;(3)正常情况下,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形成配方验报告。
4. 配方验报告审核(1)配方验报告由质量部门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2)如有需要,进行复核和再验,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五、配方验状管理1. 配方验报告的保管(1)配方验报告按照规定进行登记、编号,建立档案;(2)确保配方验报告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2. 配方验报告的出具(1)符合标准的配方验报告应当及时出具;(2)不合格的配方验报告应当及时上报,并立即进行整改处理。
3. 配方验报告的保存(1)配方验报告根据规定保存期限进行保存,以备日后调查查询;(2)过期的配方验报告应当定期整理销毁。
六、配方验管理的监督1. 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评估,找出配方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立即进行改进;2. 外部质量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抽检,确保配方验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3. 配方验工作负责人应当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配方验工作进展情况,并接受监督。
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方法检验操作规程
![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方法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097ccf767f5acfa1c7cda4.png)
再加水25ml与氨-氯化铵缓冲液(pH 10.0)10ml,控制pH值为10左右;
2.2.4.铬黑T在水或醇溶液中不稳定,故规定采用固体粉末状的铬黑T做指示剂,而不采用指示液;
v2:空白试验中烃铵盐滴定液(0.01mol/L)的用量(ml)
10.00:精密量取本滴定液的容量〔ml〕;
2.4.5.标定中,3份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0.2%;如需制备四苯硼钠滴定液(0.01mol/L),可取四苯硼钠滴定液(0.02mol/L)在临用前加水稀释制成,并按同法标定其浓度;
2.4.1.配制过程中“加入新配制的氢氧化铝凝胶”的目的为使滤液澄清;其后的“振摇15分钟”要强力振摇,否则制成后滴定液的浓度将偏低;“滤过”时要先倾取上清液滤过,尽可能不要把氢氧化铝凝胶倒入滤器,以免堵塞滤纸或滤器,影响滤过速度;
2.4.2.滴定至近终点时,滴定速度要慢,并不断振摇;蓝色滴定终点的出现,系由微过量的烃铵盐滴定液与指示剂溴酚蓝所形成,故应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后计算浓度;
c1:盐酸滴定液(0.5mol/L)的标定浓度(mol/L)
v:本滴定液的用量(ml)
25.00:精密量取盐酸滴定液(0.5mol/L)的容量〔ml〕。
上式中如将C1改为盐酸滴定液〔0.5mol/L〕的F值表示,则式中的C即为本滴定液〔0.5mol/L〕的F值;
2.4.四苯硼钠滴定液(0.02mol/L)
v2:空白试验中本滴定液的用量(ml)
4.069:每1ml的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以毫克表示的氧化锌的质量,如将F改以浓度C〔mol/L〕计,则为“81.38”;
试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试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8ce2f70242a8956bece4b5.png)
德信诚培训网
试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制订试液配制操作规程,规化配制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适用本企业药品检验涉用的所有试液。
3.责任:
质监部、检验室负责人、检验员
4.内容:
4.1概述
4.1.1试液为药品检验过程中涉用到的溶液、试液、指示液(剂)试纸、缓冲液等。
4.1.2技术依据:参照中国药典附录项下
4.2配制程序
4.2.1溶液类
4.2.1.1稀硫酸(酸化反应液)
试剂:浓硫酸、纯化水
配制步骤:量取纯化水约800ml于烧杯中在搅拌充分下,缓缓加入浓硫酸57ml,再加水至1000ml,摇匀。
附注:含硫酸(H2SO4)应为:1.84×57/1000=9.5%-10.5%
配制过程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要注意不能放在塑料盒中冷却,以防熔出穿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5c0f3c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9.png)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实验目的:确定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血型是否相容,以保证安全有效地进行输血。
实验材料与试剂:1.供血者和受血者的全血样本。
2.ABO血型试剂盒,包括抗A、抗B、抗Rh(D)血清。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标记试管,分别标明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编号。
b.使用洁净试管架,确保试管没有交叉污染。
c.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以防止交叉污染和呼吸道感染。
2.预处理全血样本:a.使用无菌注射器,各取一定量供血者和受血者全血样本,将样本分别转移至标记好的试管中。
b. 转移后,每个试管中的全血样本约为1ml。
3.加入抗A血清:a.取一滴抗A血清,滴于供血者全血样本所在的试管中。
b.缓慢地旋转试管,以使抗A血清与供血者全血充分混合。
c.观察试管中的反应,如果出现凝集现象,则表示供血者为A型血。
4.加入抗B血清:a.与步骤3相同,取一滴抗B血清加入供血者全血样本所在的试管中。
b.缓慢地旋转试管,以使抗B血清与供血者全血充分混合。
c.观察试管中的反应,如果出现凝集现象,则表示供血者为B型血。
5.加入抗Rh(D)血清:a.与步骤3相同,取一滴抗Rh(D)血清加入供血者全血样本所在的试管中。
b.缓慢地旋转试管,以使抗Rh(D)血清与供血者全血充分混合。
c.观察试管中的反应,如果出现凝集现象,则表示供血者为Rh(D)阳性。
6.重复步骤3-5,对受血者的全血样本进行相同的处理。
观察试管中的反应,得出受血者的血型。
7.判读血型相容性:a.对比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结果,判断是否相容。
如供血者为A型血,受血者为B型血,则血型不相容。
b.如果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相同或相容,则可以进行输血。
8.清洗试管和工作台:a.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洗使用过的试管。
b.使用消毒剂擦拭工作台面,确保无交叉污染。
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避免交叉污染,使用无菌操作技术。
2.试剂和样本的使用要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比例。
3.所有试验应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通常为25-30摄氏度。
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
![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b06c8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b.png)
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一、前言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是药事服务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对临床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药学评价、药品选择、药品配制和药品核对并对其进行合理性判断的过程。
二、处方审核1.查阅患者信息医师应该选择在药物治疗时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个人因素,以及某些特定因素,例如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孕妇和婴儿等特殊总体人群,以制定正确的治疗计划。
因此,在处方审核中,药师需要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药品使用史、过敏反应等信息。
2.识别处方中药品药师需要细心地阅读医生开具的处方并正确理解剂量和用法,对处方中的药品进行识别,并对处方中的药品适用性、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同时,也要注意药品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潜在风险。
3.审核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药师需要根据药品说明书、医学文献和临床指南等资料,检查处方中药品的适宜性和可接受性,并将药品与患者的病史、目前的病情、治疗计划等进行综合评估。
如果处方中存在与患者病情不相符,或关联药品使用的风险,药师需要及时与医生进行交流并提出更安全、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4.检查剂量和用法药师需要检查处方中药品的剂量和用法是否正确,并注意病人的体重、年龄、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
在检查过程中,药师需要确认药品的剂量和用法是否安全和适宜并避免应用过量或重复用药。
5.向医师提供服务药师需要及时向医师提供药学服务和咨询,为医疗团队提供支持。
在处方审核完成后,药师应该与医师及时沟通,并根据自身的经验对治疗方案进行更改与建议。
三、处方调配1.配制药物药师需要依据处方中药品的剂量和用法,按照标准流程,精准地计量药品,并使用符合要求的药品配制设备完成药品的配制。
在此过程中,药师需要仔细检查和评估药品的来源、储存情况和质量,并正确保存造成新鲜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记录药物调配过程药师在药品调配过程中,必须按照规范的流程,详细记录有关质量控制和传递鉴别的方案。
药物临床试验配合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
![药物临床试验配合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8a87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5.png)
药物临床试验配合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
药物临床试验配合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检查工作的质量
和准确性,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下面是一般情况下药物临床试验配合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
1. 确定检查项目:根据试验方案和研究目的,确定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等。
2. 确定检查方法:根据试验方案,参考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或者专业指南,确定每个检查项目
的具体检查方法和步骤。
3. 选择合适的检查设备:根据试验方案和检查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查设备,确保设备的
准确性和稳定性。
4. 对检查人员进行培训:对参与检查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熟悉检查项目和方法,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5. 编制检查操作流程:根据试验方案,编制每个检查项目的操作流程,包括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过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检查后的处理等。
6. 进行质量控制:在每个检查项目中,设立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对设备的定期校准和维护、对
检查人员的督导和考核、对检查结果的复核等,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记录和报告:对每次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包括检查人员的信息、检查时间、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等,同时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进行报告。
8. 审核和归档:对检查记录和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将其归档保存,以备日后
审查和汇总。
总之,药物临床试验配合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应包括确定检查项目和方法、培训检查人员、编
制操作流程、进行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等内容,以保证检查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具体的操
作规程可以根据试验方案和研究需求进行具体制定。
碱配制工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碱配制工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e98e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d.png)
碱配制工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碱配制工作的安全性,保护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科学合理地组织碱配制工作,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碱配制工作的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碱配制工作指使用化学试剂溶解配制碱溶液的工作。
第四条:本规程执行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第五条:未经培训和授权不得从事碱配制工作,未经质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不得使用配制的碱溶液。
第二章:安全防护第六条: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完整的劳动保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确保装备的完好无损。
第七条: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健康体检合格,并定期进行职业病检查。
第八条:配制工作必须在通风良好的车间内进行,严禁在密闭空间进行配制操作。
如有必要,应佩戴防毒面具进行操作。
第九条:配制工作必须保持工作台面的清洁和干燥,避免与其他化学试剂相混淆。
第十条:配制反应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避免发生危险反应或溢流事故。
第十一条:配制过程中如有剧烈反应、溢流或其他异常情况发生,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主管领导报告。
第十二条:配制工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清洗操作区域,严防溢流物质残留。
第三章:事故应急第十三条:在发生火灾、泄漏或其他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第十四条:如果发现有人中毒或烧伤,必须立即将其移至安全地点,并进行紧急救治。
第十五条:如发生爆炸威胁的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关闭有关设备,并报警。
第十六条: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
第四章:责任追究第十七条:对违反本规程的人员,依法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第十八条:对因违反本规程导致事故的人员,将追究其刑事、民事或行政责任。
第十九条: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设备和工艺,将进行停产整改,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罚。
化验室常用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化验室常用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bfa8988856a561253d36f3b.png)
化验室常用试剂(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1 制定目的为使试剂(溶液)配制操作标准化,特建立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化验室常用试剂(溶液)的配制。
3 职责3.1 QA及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其实施情况。
4 规程细则4.1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0.5mol/L或0.1mol/L)4.1.1 取氢氧化钠适量,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
4.1.2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4.1.3 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28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4.1.4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4.1.5 标定4.1.5.1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6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相当于204.2mg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4.1.5.2 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3g ,照4.1.5.1标定。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 )相当于102.1mg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4.1.5.3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6g ,照4.1.5.1标定。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20.42mg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4.1.5.4 如需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5mol/L 、0.02mol/L 或0.01mol/L )时,可取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加新沸过的冷水稀释制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配操作规程
一、隐形眼镜配前检查
1、问诊:通过问诊,采集与验配隐形眼镜有关的情况,并根据采集到的病史初步判断是否为配戴隐形眼镜的适应症。
2、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完成隐形眼镜验配前对眼部的常规检查,并完成隐形眼镜验配评估工作。
3、角膜曲率计的使用:应用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中心3mm的两主子午线的曲率半径根据测出的值计算出角膜散光。
4、泪液测试:掌握泪液分泌量。
二、隐形眼镜验光检查
1、电脑和综合验光仪验光,检影进行初步验光,应根据所的数据参数,重新综合验光调试,开出框架,配载舒适屈光度的处方。
2、根据镜眼距的关系及公式,开处隐形眼镜的配戴片方。
三、隐形眼镜的戴摘训练
使配戴者掌握隐形眼镜的戴镜和摘镜的方法,并且熟练无菌的操作。
1、试戴前的准备:洗手、观察镜片;分辨镜片的正反
面;
2、戴镜:戴镜技术;戴镜问题的处理;摘镜;
四、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
在以上程序上,软性隐形眼镜验配的方法,其中包括球镜及散光隐形眼镜的选择,试戴片的选择,评估,片上验光以及配发。
1、试戴片的选择基弧确定;度数的确定。
2、评估:舒适程度;矫正视力;镜片与角膜的匹配情况:中心定位、角膜覆盖、移动度、松紧度、下垂度。
3、片上验光:将原验光度进行顶点换算后,得隐形眼镜光度;选择与处方最接近的试戴片,做一般的主观验光。
配发:根据评估的情况对试戴片的基弧做一相对的调整,对于舒适偏松的镜片,则可以减少基弧或增加直径或两者同时调整。
五、隐形眼镜的护理和消毒
使隐形眼镜配戴者掌握隐形眼镜护理的程序和方法学会试戴消毒的方法:1、清洁;2、冲洗衣;3、消毒;4、去蛋白。
用户访问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广泛征求客户及其他服务对象的意见,促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特制
定本规定。
二、本眼镜行员工要正确树立为用户服务,维护用户利益的观念,文明经商,做好用户访问工作,重视用户对本眼镜店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评价及意见。
三、负责用户访问工作的主要人员为: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销售员。
四、访问对象:使用本眼镜店产品的所有客户。
五、访问工作要根据不同地区和用户情况采用来电征询、上门访问、邀请用户座谈和利用各种会议及发放用户访问表征集用户意见开展调研等方式。
六、各有关人员要将用户访问工作列入工作计划,落实负责人员,确定具体方式和措施,定期检查工作进度,保证有效实施。
七、质量管理员每年组织一次用户信访活动,广泛了解用户对本眼镜行质量管理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有汇总分析报告。
八、各有关人员还应定期同客户交流质量信息,及时了解客户对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评价。
九、做好访问记录,及时将被访人员反映的意见、问题或要求传递给有关负责人,落实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情况答复被访单位。
各有关人员要认真做好用户访问和累积资料的工作,建
立完善的用户访问档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验配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对隐形眼镜经营的质量管理,保证产品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
二、所经营、使用的隐形眼镜和护理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在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情况下,须符合注册产品标准),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注册标准。
三、验配工作必须由具有符合国家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非技术人员不得单独从事验配工作。
四、验配工作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及卫生条件。
五、验配人员应使配戴者充分了隐形眼镜的相关知识,包括:作用原理、临床使用现状结果、镜片矫正效果、维持期镜片的使用、配戴风险、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可选择的其他矫正近视的方法等。
六、所有配戴者都应进行眼科和隐形眼镜相关的必要检查。
七、首次配戴镜片和定配前应进行试戴,观察、评估配适状态的配戴评估。
八、根据检查数据和试戴评估结果庙宇定片参数和配戴方案。
九、必须给配戴者提供配镜后使用指导,内容包括: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个人卫生要求、镜片配戴操作、镜片护理常规、护理产品和镜片盒的使用、出现副作用和紧急情况的处理等,并提供使用说明书。
十、必须对所有配戴者建立档案,保存验配记录、复查记录,以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保存期为5年。
随访复查的时间前6个月以内至少7次,6个月以后定期复查,复查内容包括:屈光度、视力、移动度、中心定位、舒适度、荧光素染色、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