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鉴别

合集下载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行业标准)规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GB 15991—1995】诊断标准1.1 流行病学线索患者发病前10d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1.2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24h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1.2.1 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1.2.2 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1.2.3 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

1.2.4 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1.2.5 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1.2.6 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

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1.2.7 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浊浑。

1.3 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

1.4 患者2次(间隔10d)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2 疑似病例具备1.1加1.2中任一项。

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1.3或1.4。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疗规范标准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疗规范标准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疗规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2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水痘甲型肝炎【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1)注意当地甲型肝炎流行情况;(2)病前半月至一个半月有无甲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个人、集体饮食卫生状况;去外地或国外旅游、出差。

(3)食物或水型暴发,起病前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毛蚶、蛤蜊等。

(4)儿童及青少年为好发病年龄以及秋、冬和春季高峰,皆有利于甲型肝炎的诊断。

2. 临床表现潜伏期15~45日,平均30日。

(1)急性黄疸型1)黄疸前期:起病较急,多有发热,突出的症状为乏力和厌食、厌油、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尿色逐渐加深。

本期一般持续5~7日。

2)黄疸期:热渐退,自觉症状好转,尿色继续加深,皮肤巩膜出现黄染,肝脏肿大,有压痛及叩击痛。

本期持续2~6周。

3)恢复期:黄疸渐退,症状消失,肝脏逐渐回缩至正常。

本期持续2周~4个月,平均1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但较轻,也以乏力和胃肠道症状为主,但不出现黄疸。

(3)急性重型:极少见,参见乙型肝炎。

(4)急性淤胆型:主要表现为较长期(超过3周)的肝梗阻性黄疸。

黄疸较深而自觉症状较轻,肝肿大较明显,多有皮肤瘙痒。

3. 实验室检查(1)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升高。

黄疸前期末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开始呈阳性反应。

(2)血清酶的测定: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传染病诊断标准1

传染病诊断标准1
肺型鼠疫 眼型鼠疫 肠型鼠疫
皮肤型鼠疫
脑膜炎型鼠 疫
甲型病毒性肝炎(WS 298-2008)
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 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 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 有触痛或叩痛。有巩膜、 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 所致黄疸者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 酶(ALT)明显升高
临床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血清学检测:抗-HAVIgM 阳性或抗-HAVIgG双份血 清呈4 倍升高
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 综合征 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 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 底坚硬。水泡破溃后创面也呈灰黑色 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 动、脑压高、脑脊液浑浊 任何一项 急热待查
患者发病前10d内 到过动物鼠疫流 行区
鼠疫(WS 279-2008)
麻疹(WS 296-2008)
麻疹疑似病例采集了合格血标本,经合格实验室检测麻疹 IgM 阴性,并与实验室确诊病例无流行病学联系 排除病例 经实验室检测证实为其他疾病(如风疹等)
能明确找出是有其他原因引起发热出疹的病例(如药物性过 敏性皮疹等)
出血热(WS 278-2008)
发病前2个月内 有疫区旅居史 或 发病前2个月与 鼠类或其排泄物 (粪、尿)、分 泌物等有直接或 间接接触史或 可疑接触史 发热,可伴有乏力、 恶心、呕吐、腹痛及 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或 疑似病例 充血、渗出和出血等 毛细血管损害表现: 入面潮红、颈潮红、 和胸部潮红(三红), 酒醉貌,头痛、腰痛 和眼眶痛(三痛), 球结膜充血、水肿、 皮肤出血点,重者可 有腔道出血 不支持其他发热 性疾病诊断时

患者的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使用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或被动血凝试验检测,针对鼠疫 F1抗原的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长

如何识别传染病

如何识别传染病

如何识别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传播给健康人群,引起一定数量的人感染的疾病。

识别传染病对于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传染病识别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1. 观察疾病症状传染病的症状因不同病原体而异,但常见的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呕吐、腹泻、皮疹等。

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在接触了患者或疫情区域后,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同时,应自觉戴上口罩,避免与他人过于密切接触,以免传播病原体。

2. 了解疫情背景密切关注疫情信息,了解附近是否有疫情暴发或疫情高风险地区。

不要前往疫情区域或密切接触患者,以免被感染。

此外,定期听取专业医疗机构发布的相关疫情防控措施以及个人防护常识,掌握最新的预防知识。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传染病至关重要。

每天多次洗手,尤其是在接触过公共场所、客运工具等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后。

使用肥皂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并确保双手彻底干燥。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4. 避免接触动物动物可能是某些传染病的媒介,因此尽量减少与野生动物接触。

如果必须接触动物,应尽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双手、避免口鼻直接接触动物、尽量不要去动物市场等易于传播传染病的场所。

5. 避免食用生或未熟食物生或未熟食物存在潜在的传染病风险。

因此,为了避免食物传播病原体,我们应注意选择熟食或烹饪食物至少达到适当的温度。

此外,避免生食海鲜、生肉等高风险食物,以防止传播传染病。

6. 加强免疫力充足的睡眠、健康饮食和适度锻炼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如果疫情严重或注意到有高传染风险的时期,可考虑接种相应的疫苗,有效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7. 参与社区防控传染病的防控是全社会的责任。

参与社区组织的宣传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帮助他人正确识别传染病症状,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

遵守公共场所的预防措施和相关法规,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几种常发性传染病的鉴别与诊断

几种常发性传染病的鉴别与诊断

几种常发性传染病的鉴别与诊断猪瘟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0.5~41.5℃),耳、腹下、股内侧皮肤紫红,眼结膜先潮红后苍白,颤抖、怕冷等。

症状不同处:肠系膜淋巴结暗紫、切面周边出血(大理石状),肾包膜下有小点出血,肾盂、肾乳头有严重出血(针尖状)。

脾肿大,边缘有粟粒大至黄豆粒大稍隆起的紫色梗死甚至连成一片(棱状突出)。

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1~42℃),耳、胸前、腹下、股内侧皮肤紫红,气喘,呼吸困难,犬坐等。

症状不同处:咽喉型咽颈肿胀,口流涎,流鼻液。

喉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浸润。

胸膜肺炎型有纤维性肺炎,切面大理石纹。

血液涂片镜检,可见两极浓染椭圆形短杆菌。

抗生素药物及时治疗有效。

猪气喘病症状相似处:有传染性气喘,呼吸困难,体温高(40℃以上)等。

症状不同处:一般体温不高,有时咳嗽。

X光检查,肺部有不规则絮状渗出性阴影。

抗生素药物及时治疗有一定疗效。

猪焦虫病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0.2~42.7℃),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结膜苍白、黄染,腹式呼吸,喘息,剖检可见皮下脂肪黄染,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心肌质软色淡,冠状脂肪胶胨样变性,脾暗红有出血点,肺有水肿等。

症状不同处:肺部听诊有罗音(口哨音、嗽口音),后期腹泻,呈黄红色,有消化不全食物,部分尿呈茶色,四肢关节肿大,腹下水肿。

全身肌肉出血,特别是肩、背、腰部,呈黑红色糜烂状,胃肠炎性出血,黏膜易脱落。

血检:红细胞内有圆形、环形、椭圆形、单梨或双梨子虫体存在。

贝尼尔(血虫净)治疗有效。

猪弓形体病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0~42℃),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顿,粪初干、后干稀交替,呼吸浅快,呼吸困难,耳、下肢、下腹皮肤可见紫红色斑等。

症状不同处:流水样鼻液,虫体侵害脑部时有癫痫样痉挛,后躯麻痹。

剖检可见肺淡红或橙黄膨大,有光泽,表面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髓样肿胀,如粗绳索样,切面有粟粒大出血点。

回盲瓣有点状浅表性溃疡,盲肠、结肠可见到散在的小指大和中心凹陷的溃疡。

7种常见生猪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7种常见生猪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口鼻流 出泡沫 , 食欲废 绝 , 颈下咽 喉部发热 、 红肿 、 咳嗽 、 呼
吸困难 , 重 时呈犬坐 张 口呼 吸 , 严 迅速 死亡 ; 急性 型 表现 为 发烧 、 咳嗽 、 呼吸 困难 , 肤呈 现 败血 症 变化 ; 皮 慢性 型 表现 为 呼吸 困难 、 续咳嗽 、 持 关节肿 胀 、 腹泻 消瘦 。
高度 困难 , 坐姿势 , 流泡沫样 淡血 色分 泌物 , 呈犬 口鼻 耳鼻 四肢 呈 蓝 紫 色 , 决 死 亡 ; 性 型 体 温 升 高 到 4 . 很 急 0 5~
4 .' , 151 沉郁 、 3 不食 、 吸 困难 , 口、 呼 张 呈犬 坐 呼 吸 , 1~2 d 死亡 。慢性 型体温 3 . 4 ℃ , 9 5~ O 间歇性 咳嗽 、 生长迟 缓 。
种生猪传 染病 , 在部分 临床症状或病理解剖 变化上存在相似性。介 绍 了7种生猪传染病的鉴别诊 断要点。
关键 词 : 生猪 ; 别 ; 染病 ; 膜 肺 炎 鉴 传 胸
中 图分 类 号
¥5 . 8 8 82
文 献标 识码

文章编号
10 7 3 (00)7—11 3 0 7— 7 1 2 1 0 8 —0
热, 有黏液 性或脓 性处 鼻 涕流 出 , 吸困 难 , 身发 抖 ; 呼 全 随 病情 的发展 , 鼻 下 肢 股 内侧 下 腹 部 出现 紫 红斑 和 出血 耳
点 , 的猪 耳壳上形 成 痂皮 , 尖坏 死 ; 巴结肿 大 ; 期 有 耳 淋 后
呼吸极度 困难 , 向躯 摇晃 , 急剧下 降 。 后 体温 24 急性猪 肺疫 . 最 急性 型体 温升 高达 4 ~ 2 以上 , 1 4℃
病, 分为急 性败血 型 、 急性 疹 块 型和 慢性 型 , 同 品种 、 亚 不

猪常见三种传染病的鉴别与防治

猪常见三种传染病的鉴别与防治
2 . 3 猪 肺 疫
由 巴氏 杆 菌 感染 引起 。 猪 巴 氏 杆 菌 , 为 两 极 浓 染 的小 杆
菌, 革兰 氏染色阴性 。多由呼吸道感染 。本病多发生于 中、 小 猪, 大猪较少 , 多在秋末及春初和气候骤变时发生 ; 多呈散发 或有素因时 , 呈地方流行性 , 急性 型较少 。 ( 1 )最急性 型 俗称 “ 锁喉 风” , 常晚上正 常 , 第 2天清晨发 现死于栏 内。 病程稍长 , 体温升高 4 1 ~ 4 2 ℃, 食欲废绝 , 全身衰 弱。 卧地不起或烦 躁不安 , 心跳加快 , 颈下 咽喉部发热 、 红肿 、 坚硬 , 严重者 向上延及耳根 , 向后可达胸前。呼吸极度困难 , 常作犬坐势 , 伸长头颈 呼吸 , 自口、 鼻 流出泡沫 。可视粘膜发
病猪 消瘦 、 贫血 , 极 度虚弱 , 食 欲不 振 , 便秘和
各种粘膜 、 浆 膜 及 皮 肤 上 常 有 大 小 不 一 的 出
腹泻交替发生 , 有 的皮肤有紫斑或坏死痂
血斑点 。 。 肾脏有点状 出血 。 淋 巴结切面呈边缘性 出血 , 大理石
样 。大肠 , 尤其是 回盲 口附近 , 有轮层状溃疡 , 脾脏不肿大 , 边 缘呈 出血性梗死。
由猪瘟病毒 引起 , 可通过各种途径感染。该病不分年龄 与季节 , 均可发生 ; 传染极 快 , 到处流行 。在 良好 的饲养管理 条件下 , 也可能发生 , 多为急性型 。 ( 1 )最急性型 不表现任何病症 , 突然倒地死亡 。
( 2 )急性型
体温突然升高 4 1 ℃, 左右 , 稽 留不退 , 食欲减退
炎症红肿 , 浆液性 出血性浸润 , 全身 淋 巴结 出血 , 切面全 红 ,
等。
1 . 2 猪 丹毒

如何识别传染病

如何识别传染病
需要注意的是,流行病学资料可能存在误差和不确定性,因 此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是识别传染病最准确的方法之一。通过采集患 者的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免 疫学检测或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手段,可以明确诊断和病原 体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检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且检 测结果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因此,在实验室 检测之前,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初步判断。
HIV/AIDS
要点一
总结词
HIV/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
要点二
详细描述
HIV/AIDS的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头痛、盗汗和体重下 降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机会性感染和肿 瘤,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HIV/AIDS的预防措施 包括避免高风险行为、使用安全套、接受检测和治疗等。

提高免疫力,合理饮食与锻炼
保持合理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 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熬夜。
适当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 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在必须外出时,佩戴 口罩、手套等防护用 品,降低感染风险。
在疫情高发期,尽量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避免参加人群聚集活 动。
勤洗手、戴口罩
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手20
秒。
在公共场所、接触公共物品后及 时洗手,保持手卫生。
在疫情高发期,佩戴口罩可以有 效阻断飞沫传播,降低感染风险
VS
详细描述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寒战、出汗 和肌肉疼痛。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2 周内出现,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 脑疟疾和肾脏疾病。疟疾的预防措施包括 使用防蚊措施、避免在蚊子活跃的时段暴 露等。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不同病原菌引起的感染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曲霉菌感 染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和咳痰,而毛霉菌感染则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咯血。
治疗建议
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抗真菌药物主要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对症治疗主要包括 控制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烟雾和其他刺激性气体。
治疗建议
皮肤真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外用药物主要有抗真菌药膏、霜剂等 ,口服药物主要有抗真菌药物和抗炎药物等。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共 用浴具和毛巾等物品,以防止交叉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
诊断标准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痰培养。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 肺部炎症、空洞等异常表现。痰培养可分离出病原菌。
详细描述
立克次体感染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头痛、 肌肉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有时可能 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等。诊 断立克次体感染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 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同时需要了解患者 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治疗立克次体感 染主要采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四环素、氯霉
素等。
衣原体感染
07
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概述
发热
大多数传染病会出现发热,可能是全身性或局部 性,持续性或间歇性。
寒战
寒战是身体试图通过增加肌肉活动和加速呼吸来 产生热量。
头痛
大多数传染病会出现头痛,可能是轻微或剧烈。
肌肉疼痛
这是身体在对抗病毒或细菌入侵时的反应。
疲劳
大多数传染病会导致疲劳,因为身体在与感染作斗争 时会消耗大量能量。

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

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

引言概述在医学领域中,诊断是确定疾病的关键步骤。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传染病的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国家制定了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国家标准。

本文将重点介绍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并分为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病原微生物检测1.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方法2.病原微生物的核酸检测方法3.病原微生物血清学检测方法4.病原微生物的体外培养方法5.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方法6.病原微生物的药敏试验方法7.病原微生物毒力因子检测方法8.病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9.病原微生物应激反应检测方法二、临床表现与病程分析1.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2.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3.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分析4.传染病的病程分期与预后分析5.传染病在不同人群中的临床特点三、诊断依据与判定标准1.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诊断意义2.实验室检测指标的诊断意义3.传染病的诊断依据与判定标准4.传染病的鉴别诊断要点5.常见传染病的典型病例分析四、辅助检查方法与技术1.传染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与技术2.传染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与技术3.传染病的免疫学检查方法与技术4.传染病的生化指标检查方法与技术5.传染病的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五、误诊与漏诊的原因与预防1.常见传染病的误诊原因与预防2.常见传染病的漏诊原因与预防3.临床医生在传染病诊断中的误区分析4.传染病的预后评估与监测方法5.传染病诊断中的质控与质量管理总结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通过制定病原微生物检测、临床表现与病程分析、诊断依据与判定标准、辅助检查方法与技术、误诊与漏诊的原因与预防等五个大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套全面、科学的诊断指南。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国家标准,可以提高传染病的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健康。

我们仍需不断完善标准内容,加强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以确保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控制。

传染病诊断标准课件

传染病诊断标准课件
299-2008】
5.1.8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5.1.8.1 同时符合5.1.1 和5.1.3。 5.1.8.2 同时符合5.1.2 和5.1.3。 5.1.9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5.1.9.1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4。 5.1.9.2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5。 5.1.9.3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6。 5.1.9.4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7。
O139 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 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第二类 乙类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伤寒和副伤寒
细菌性痢疾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猩红热
钩端螺旋体病
麻疹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甲型肝炎(Viral hepatitis A)【WS
298-2008】
4 诊断依据 4.1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 周~7 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不洁饮水史;或与甲型
霍乱(Cholera)【WS 289-2008】
1.3 实验室监测 1.3.1 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细菌培养分
离到O1 群和(或)O139 群霍乱弧菌。 1.3.2 在腹泻病患者日常生活用品或家居
环境中检出O1 群和(或)O139 群霍乱弧 菌。
1.3.3 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毒 素基因PCR检测阳性。
1.3.4 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弧 菌快速辅助检测试验阳性。
霍乱(Cholera)【WS 289-2008】
2 诊断原则 依据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进行综合
判断。 3 诊断标准 3.1 带菌者 无霍乱临床表现,但符合1.3.1 者。 3.2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 3.2.1 具备1.1.2 加1.2.1 者; 3.2.2 具备1.2.1 加1.3.3 者; 3.2.3 具备1.2.1 加1.3.4 者; 3.2.4 具备1.2.3 加1.3.3 者; 3.2.5 具备1.2.3 加1.3.4 者; 3.2.6 具备1.2.2 者。

常见传染病鉴别

常见传染病鉴别

百日咳与支气管肺炎
总结词
百日咳和支气管肺炎都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但它们的病原体、传播途径、症状和并发症等方面存 在差异。
详细描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支气管肺炎则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 相对较低。百日咳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 染物体表面传播。
详细描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风疹是由风疹 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相对较低。麻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风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 传播。
麻疹与风疹
总结词
麻疹和风疹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详细描述
麻疹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咳嗽、流鼻涕、眼睛发红、口腔麻疹黏膜斑等。风疹的主要症状包括低热、喉咙痛、 流鼻涕、皮疹等。麻疹的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出疹期为3-4天,之后会逐渐消退。风疹的皮疹为细小、稀疏的红 色斑丘疹,出疹期为1-2天,之后会迅速消退。
04
常见皮肤传染病鉴别
水痘与带状疱疹
总结词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病,它们的病因、 症状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详细描述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传 播。患者会出现全身性斑疹、丘疹和疱疹,并伴有发 热和乏力等症状。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 次活跃而引起的,患者会出现沿一侧神经呈带状分布 的簇集性小水疱,并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梅毒和尖锐湿疣都是由于性接触传播的疾病,但它们的病原体和症状不同。
详细描述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早期症状包括生殖器硬下疳、淋巴结肿大等。随着病 情发展,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尖锐湿疣则由人乳头瘤病毒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轻型麻疹)。 发病季节:任何季节 ,高峰在冬春季
麻疹的临床特征
潜伏期 一般为6~18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
升。
麻疹的临床特征
前驱期(发疹前期)3~4天
发热:为首发症状,多为中度热以 上发热 上感症状:咳嗽、流涕、喷嚏、咽部充
血等卡他症状 眼部症状 :眼结合膜充血、流泪、畏光及
中度热 38-39 ℃
热型 间歇热 热程 长程发热
热度 高热 39-41 ℃
回归热
慢性发热
超高热 >41 ℃
不规则热
发热为传染病的共同表现,然而不同的传染病其热型、热程、热 度都有不同
传染病的特征—特殊的临床表现皮疹
斑疹
斑丘疹
疱疹
脓疱疹
传染病的特征—特殊的临床表现
皮疹 皮疹出现的时间、部位、顺序、数目等各种传染病不完全相同。
临床特征
以轻微的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 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传染率高,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极 易在托幼及中小学生集中的场所流行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 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冬春两季多发,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
水痘的流行特点
发病季节: 全年易感,冬春多见
一、典型水痘 潜伏期: 12-21日,平均14日 前驱期:短(1天)、或轻或无
全身症状: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乏力 精神食欲差 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
水痘皮疹特征
头、面部(头发)

发热24小时内

首先是躯干部


出疹期
✓呈向心性分布 1~2天内蔓延至全身
水痘皮疹特点
传染病的特征—基本特征
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人的抵抗力等
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传染病的特征—临床特征
临床分期(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转归)
潜伏期:自病原体潜入人体起,直到出现首发症状之前。

不同种类的传染病,即使同一种传染病每个病人的潜伏期长短也是不尽相同

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流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哪些?
丙类: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

病、流行性和地方 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

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

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
出 疹 顺 序
形态特点
❖稀疏不规则的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 ,2-4mm ❖压之褪色,高出皮肤 ❖有痒感,皮疹间有正常的皮肤 ❖出疹高峰皮疹可融合成暗红色、不 规则的暗红色片状斑丘疹
麻疹的临床特征
恢复期
3-4天消退 按出疹顺序退疹 呈褐色色素沉着和糠麸脱屑 7-10天痊愈
麻疹的预防
流行特点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
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保护易感人群 流行期间易感儿避免去公共场所 幼儿园、学校加强晨检及时做好疫情上报 自动免疫:接种水痘疫苗,接种对象1周岁以上儿童。 临床研究表明,水痘疫苗预防水痘发生总有效率90-95%, 接种后发病临床症状轻,患病天数少,无发热或低热
保护易感人群 被动免疫: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使用免疫抑制剂、 激素的小儿,在接触水痘72h内给予免疫球蛋白或注射高 效价人抗VZA血清。
传播途径
水平传播
● 呼吸道 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如麻疹、猩红热 ● 胃肠道 经水、食物等传播,如菌痢、伤寒、甲肝、 蛔虫病 ● 日常生活接触 手、玩具、用具传播 ● 血液、血制品、注射 等 如HBV、艾滋病 ● 虫媒传播 经节肢动物传播:蚊子、苍蝇、虱子、跳骚等如蚊
传流脑、疟疾、虱传斑 疹伤寒、瘙传鼠疫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具传染性之一。 死亡原因:肺炎。下降50% 临床特征
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口腔黏膜斑及全身 皮肤斑丘疹,疹退糠麸脱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
麻疹的流行特点
传染源:麻疹病毒。外界存活弱,不耐热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终身免疫。潜伏期末2-3天至出疹后
5天内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自身传播 如蛲虫病,雌虫到宿主体外,经搔抓后,虫卵又从口入 其他 经土壤传播、医源性感染
易感人群
指对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易被传染的人群。 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出生六个月以内,自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对麻疹、甲肝等很少感
染。
传染病的特征—基本特征
指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或动物 人----作为传染源 患者 麻疹、病毒性肝炎、菌痢等人是唯一传染源
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 动物—作为传染源 狂犬病等为人畜共患
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垂直传播)
胎盘传播:病毒多见,如风疹病毒、CMV、HBV 产道传播:CMV、HBV 母乳传播:CMV、HBV 母婴密切接触传播
同一种皮疹可见于不同疾病,同一种疾病又有不同型皮疹。 常见的出疹性疾病有水痘、风疹、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
伤寒、伤寒、流脑、流行性出血热 中毒症状 病原体及毒素进入血循环及至全身可出现四种形式的中毒 症状: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传染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之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出 现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由此要做到 “五早” 早发现 早诊断 早隔离 早治疗 早上报
前驱期:潜伏期末发病期前,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出现轻度全身症状

如发热、头痛、无力等
发病期:前驱期由轻变重,中毒症状由少变多,传染病的特征相继出

现,为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中毒症状逐渐消失,精神体力大多恢复,直至完全康复
传染病的特征—特殊的临床表现
发热
稽留热
低热 37.4-38℃
驰张热
短程发热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哪些?
甲类:鼠疫、伤寒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 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
眼睑水肿

Koplik斑:麻疹早期诊断标准
出疹前1-2天出现,下磨牙相对应的颊粘膜上,0.5-1.0mm细砂样 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1-2天内增多,出疹后逐渐消失
发热 3~4天后
始见发际、 耳后、颈部
面部
出疹 1天
躯干
四肢
出疹 2~5天
掌心、足底
出疹期
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体温增高 咳嗽加剧
伴嗜睡或烦躁 出现皮疹
控制传染源 早发现、早隔离 隔离至出疹后第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到出疹 后第10天。 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切断传播途径 病人衣物在阳光下暴晒,病人住过的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 流行季节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水 痘 Chickenpox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脓性分泌物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
发热1~2天内
颈部
腋下


腹股沟

1日内蔓延至全身
皮疹特点
❖皮肤充血、潮红 ❖弥漫的猩红色针尖样大小
斑丘疹 ❖压之变白 ❖皮疹隆起-“鸡皮疙
瘩”,抚摸有沙纸感
皮疹之间无正常的皮肤
猩红热的几种特殊体征
口周苍白圈
帕氏线
杨梅舌
皮疹消退
退疹时间:1周后 退疹顺序:与出疹顺序相同 伴随症状:呈糠麸样脱屑和片状脱皮
✓ 红斑丘疹、疱疹、脓疱、结痂顺序 演易破,疱液初为透明后混
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3-5日结 痂 ✓ 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瘢痕 ✓ 强烈痒感
水痘皮疹特点
✓ 同一部位可见不同形状的皮疹“四世同堂”--- 红斑、丘疹、 疱疹、脓疱、结痂
✓ 分批出现,一般2-3批,每批1-6日 ✓ 部分疱疹发生于口腔、咽喉、结膜、阴道粘膜
二、异型水痘 大疱型水痘 出血性水痘 新生儿水痘 成人水痘
水痘预防
控制传染源: 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 已接触的易感儿童,应检 疫3周
切断传播途径: 空气消毒: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紫外 线照射 环境消毒: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对污染场所进行消毒。流行 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 文体活动。 物品消毒: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 阳光暴晒。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主要。飞沫经呼吸道吸入

间接传播:受污染的日用 品、玩具、衣物、手
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未接种过麻疹疫苗 ,幼年时接种过麻疹疫苗,
但未复种,90%以上可患病。接种过疫苗 的小儿 仍有15%再患麻疹
麻疹的流行特点
发病年龄 高峰年龄1-5岁, 近年发病年龄上移 婴儿可从母亲获得免疫力(IgG),持续至8个月左右消失(可发
由活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是病原微生物与宿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作用的结果。每一种病原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 毒、寄生虫、真菌、螺旋体等
有传染性,可以传播:病原体可以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 给另一个人
有免疫性: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痊愈后,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 力。病毒性传染病免疫力常可保持终生(流感例外)。细菌、原 虫仅为数月至数年(伤寒长),可再感染或重复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