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数学“练习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获奖科研报告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获奖科研报告数学练习是学生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巩固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练习题如何设计安排是重要的课题。
既不能让学生一味反复、机械练习,重复走老路,又不能与数学学科的核心思想渐行渐远,只顾追求新颖花式的练习;既不能用一些简单的、没有挑战性的练习让学生日感枯燥无聊,又不能设计一些表面花哨,却没有实际价值的练习。
设计数学练习不能忘了数学学科本身的宗旨,而是为了全体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不该为了练习而练习,因为练习是对学生课堂掌握情况的检查,是对学生所学内容的巩固、提升,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反馈,争取通过练习,学生在数学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设计练习要体现生活性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
《新课程》要求下的小学数学练习主张“生活味浓”这一接地气的特点。
想要学生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应该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生活实践是学生认知发展的不竭源泉,编写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练习,学生能在这些来自于实际的鲜活生动的数学案例中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吸引他们更投入数学学习中,从而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我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
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启发他们随时利用身边事物,从自身角度发现数学问题,并且养成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逐步改变学生原本认为数学枯燥的想法,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如学习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时,就可设计如下习题:假如学校体育组需要28个篮球,每个篮球20元,一次性购买30个以上可以获得九折优惠,你认为如何购买花钱最少?说说你的方案。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所不同,那么学生就会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案:第一种方案:需要28个篮球,不足30个,不能够打折,所以购买28个需要花费28×20=560元。
第二种方案:由于一次性购买30个就能获得九折优惠,而28个跟30个很接近,所以可以购买30个享受折扣,需要花费30×20×90%=540元,相比第一种方案节省了20元。
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陕西省洛川县杨舒乡北谷社区幼儿园张榜红摘要:课堂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独立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中的延伸和补充,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线。
作为小学数学练习,在新课程理念下该作出怎样的创新变革,才能发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又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一、体验数学的情趣1、练习设计渗透人文性。
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这些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又有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
一道好的习题一般都能较好的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熏陶。
2、练习设计融入趣味性。
以往的习题,往往以单一的文字形式呈现,学生觉得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产生了沉重感,紧张感,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如让学生当法官,设计判断题;让学生当科学家,设计操作实验题,从而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练习。
二、感受数学价值1、练习设计融入实际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需回归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
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之间的联系,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
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这样,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情境中就可以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练习设计增强实践性。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与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应倡导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性,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通过实践使学生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练习方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针对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进行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几何初步知识、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综合应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综合练习的基本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综合练习的基本题型和解题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具体实例演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问答法: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讲解综合练习的基本题型和解题方法(1)数的认识与运算a. 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数概念。
b. 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代数初步知识a. 识记代数式的书写规则。
b.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3)几何初步知识a. 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了解其性质。
b. 学会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
(4)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a. 学会制作统计图表,分析统计数据。
b. 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3. 演示解题过程通过具体实例演示解题过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小组合作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问答环节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做好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做好小学数学练习设计随着新课标教学模式普及,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也开始受到重视。
新
课标素质教育下如何做好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成为学校和教师面临的一
大挑战。
这里就主要给大家提出几点做法:
一是在课程设置中加强综合能力训练。
要调整数学性质,贯穿各个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学术素养。
二是要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抽象和推理
能力,能够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想清楚原理,推出最简便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发散思维而灵活起来,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
三是结合新课标设计多样化数学习题。
给学生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
并把握好问题的技巧,鼓励学生根据题目制定合理的思路,培养学生
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理解、掌握及运用能力,使之尽快从尝试
性答题过度到自主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发展,使数学知识形成一贯的结构,起到贯通上下文的作用。
四是推广多种多样的数学习题。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练习广度及深度,提高学生解难题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在计算上的熟练度,使其
扎实基本功,加强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新课标下如何做好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几点做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指导下,按传统的教学理念设计的小学数学练习已适应不了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练习是为了重建与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意义。
多样化的练习将构成学生课内、课外、校外生活的重要生活时空。
我们的小学数学练习不应该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应该是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活动,是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
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联系生活,要注意真实性让数学走近生活,使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是本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门外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础的数学和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数学教学中,命题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题中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但命题时联系生活,更要注意尊重生活的真实性,反之会给学生不应有的误导。
例如,某《分数混合运算》的单元测试卷上有这样一道试题:六(1)班有学生100名,根据下列的条件分别列出算式,求六(2)班有多少名学生?①六(1)班学生是六(2)班学生数的,列式。
②六(2)班学生是六(1)班学生的,列式。
③六(1)班学生比六(2)班学生多,列式。
④六(1)班学生比六(2)班学生少,列式。
不难看出,命题者的本意是以班级学生人数为载体,通过题组对比方式考查学生对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掌握的情况。
这道试题,从纯知识的角度出发,属于基本知识,估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掌握。
但是这样的试题显然是命题者为了追求数字计算方便,而违背现实生活事实而编造出来的。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
数学作业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
作为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如何体现它的效度,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一、练习的设计应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在进行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探究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假如我们班36人去海底世界参观游览,门票每人30元,40人开始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买票花钱最少,最少是多少钱?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全班36人不够40人,不能享受八折优惠,所以买36张共花30×36=1080元。
第二种方案:因为40张可以享受八折优惠,需要花30×40×80%=960元,比第一种少花120元,所以就买40张。
第三种方案是买40张花去960元,然后把剩下的4张卖给其他游客,可以得到120元,相当于买36张只花了840元。
这道题的练习综合了商品经济时代的“打折”等知识,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全面性,而且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
新课标下数学练习的设计
新课标下数学练习的设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练习是反馈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所以,对于这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练习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设计练习呢?一、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
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
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
首先应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设计专项练习;其次,还应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计专项练习,根据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习题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全面的知识点。
二、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练习。
由于学生的爱好、智力、个性等不同,所以练习内容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
同时还应该根据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三、从学生的具体实践中设计练习。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那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为此,倡导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性,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如在学习圆面积公式推导时,我布置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分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看圆的哪部分相等于长方形的哪部分,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圆的面积;学习《统计》后让学生统计20天内蒜苗生长的情况然后绘成条形统计图,;学习圆的周长时,组织学生去量一量类似于桌面、圆形物体一周的长度,从中感觉圆周长的概念……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的培养和训练。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共4页word资料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练习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
良好的练习设计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因此精心设计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越来越多的教师自觉地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练习设计。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小学数学练习呢?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练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和方向(一)”时,可让学生练习画出“我的校园”地图,标明正北方向,标出各栋教学楼等主要建筑物,并找一找本班教室大致所在的位置。
并在此课堂练习基础上设计学生家庭作业:画“我的社区”地图,要求标明正北方向,标出自家所在小区、主要街道及建筑物。
二、注重操作实践练习数学活动经验既是数学学习的产物,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经验形成的途径一般说来,要经历:“经历、内化、概括、迁移”的过程。
这首先需要经历,对于学生基本经验的积累是必须的。
但仅仅有经历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数学思维,将活动所得不断内化和概括,最终迁移到其他的活动和学习中。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材上的“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教师一定要重视。
加强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小学教学急需加强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摘要:例如关于周长知识的习题,往往就是了解学生对长方形周长公式的记忆以及对公式的应用,这仅仅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结论的掌握情况,而无法知道学生的理解情况,提高在练习课上的有效性,就应该先提高教师的目的意识,找准练习课的教学目标,不能高于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不能只进行简单的重复训练,要考虑到可行性、全面性与发展性,所以,在练习设计时要与数学课程标准相结合,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摘要】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练习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
良好的练习设计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因此精心设计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越来越多的教师自觉地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练习设计。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小学数学练习呢?一、由“单一型”变“综合型”在讲授新知识时,由于受知识点的制约,习题的综合程度不高,在知识复习阶段就要注意加大习题的综合性,特别是在设计检测某一知识点的习题时,要注意兼顾其他相关的知识,兼顾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练习,使单一知识向复合状态发展,达到“做一题带一串”的目的,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复习的综合效能。
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及其周长、面积等知识后,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在一张方格纸上画出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各一个,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
既能测试几种图形的求积,以及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还能了解学生整体规划、设计布局等能力。
二、由“结论型”变“过程型”习题一般具有“反馈”作用,但现在很多习题反馈的往往是知识的结论,即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某种知识。
“新”课标下如何设计小学数学练习
“新”课标下如何设计小学数学练习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逐渐变得“活”了起来。
学习内容的开放,灵活,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多的“自由度”。
教师当中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课上热热闹闹的课就是符台新课程理念的好课。
然而,在这些“热闹”的背后,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会不难发现,许多教师都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对数学练习设计的研究。
笔者也曾观摩过许多“新课例”,有些教师为了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索精神,一堂课下来,只推导了一个公式或证明了一个法则,连基本的练习都没有几道;还有些教师前半堂课采用新课程的理念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学生学得是像摸像样,可是到了后半堂课出示的练习题则仍是机械的重复练习。
这两种教学例子实质上都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值得我们深思。
为此,笔者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想对这个问题作如下的阐释。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意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安排“练习”这个环节,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教师所讲的新知,即便是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合作、探索而发现的规律,也不可能个个做到能灵活运用的地步。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及法则的应用。
但是鉴于传统教学注重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湮没在无穷无尽的、机械的、重复的、毫无实际意义的练习中的弊端,新课程实施中的练习设计有它自身的特点,倡导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数学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特点新课程中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既不能走老路,让学生一味机械、重复的练习也不能只顾追求新颖,而偏离了数学学科的核心思想;既不能单纯的出示一些文字符号式练习使学生从中日益感觉枯燥,产生厌学情绪,也不能设计一些似热闹,却没有多大思维价值的练习,让学生在热闹之后,感觉不到得到了什么或提高了什么。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思路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思路李宣德(仁怀市城南小学,贵州遵义564500)摘要: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应是集生活内容、德育教育、计算巩固、逻辑拓展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活动。
必须更多的关注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其不应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更多的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体验性,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理念;创新;课堂练习一、以生活为源泉设计作业,提倡作业生活化,揭示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生活味浓”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师应把生活实践当做学生认识发展的源泉,把数学习题设计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这些来自于实际生活中的鲜活的数学事例中,体会和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快乐的。
如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校园、赶集采买等无处不在,都可以成为习题的情境;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手心、手背”“石头、剪子、布”、“划单双”等也可以成为习题的内容。
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了更好的依托,又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增强了练习的乐趣,更多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如《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例题,二年级四个班的小朋友排队准备分乘两辆汽车前往博物馆参观。
各班的班牌上写着二(1)班36人,二(2)班30人,二(3)班35人,二(4)班34人,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大家两辆车都限坐70人。
请同学们算一算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在学生列出算式弄清算理后集中讨论这个问题。
二(2)班和二(4)班的小朋友可以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了100以内加法的算理,还对加法的含义有了深入的理解,渗透了“优化组合”的数学思想。
经过教师智慧的闪动,使这一个数学题耳目一新,产生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别。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初探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初探摘要:练习是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学习成果,形成技能必不可少的步骤和手段。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和高效,需要在“练习设计”上下工夫,在“练习设计”中求创新、求发展。
关于如何巧设练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设计几个方面做了粗浅的阐述,以期引导学生在解题实践中步入神奇的数学殿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探讨课内外练习是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数学教育家G·玻利亚认为:“要把解题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才能和教会他们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解题训练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1年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要有效地组织练习。
学生学会了知识不等于形成了技能,获得了能力,必须通过练习这一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来实现。
要使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和高效,必须在“练习设计”上下工夫,在“练习设计”中求创新、求发展。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研究,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受到激励、启发思维,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此谈些粗浅认识与做法,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设计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景练习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
为此我们在命题时做了如下尝试,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欲望。
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的乐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置无论是材料的场景、内容、问题题设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学科。
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同时在用的过程中逐渐地强化了数学概念、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和思想。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第57-58页。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
2、掌控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画图。
3、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4、培育学生观测、分析、综合、归纳及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生活实例、工艺设计感受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秉持以平当本,缔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公平,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中引入圆1、出具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图片,使学生打听“圆”。
2、除了刚才这些图形,你还能举出哪些圆形的物体?3、师: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领域非常广为,大至手表里面的零件,小至宇宙飞船的生产都必须使用圆的科学知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的研究就存有了不起的成就,因此我们自学圆的有关科学知识就是非常关键而又必要的。
(感受数学之美,板书“圆的认识”)二、在画圆过程中重新认识圆1、你会画圆吗?你能借助哪些工具来画圆?(圆规、硬币、存有圆孔的三角板、瓶盖)2、说说各种画法的不同特点。
3、了解圆规,用圆规画圆。
展示学生作品,分析失败案例,请成功同学介绍经验,教师总结。
4、教师示范点画一个圆。
恳请学生上台画一个和老师一样的圆(同一地方、同样大小)。
5、师:你是怎么做到的?揭示圆心、半径。
6、重新认识圆的特征和圆各部分的名称,师生一起操作方式展开。
(1)认识圆心抽出圆纸片,先对折,关上,换方向后再对折,再关上,反反复复八折几次,折过若干次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
摘要: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体现“生活性”,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的数学学习过程,即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出发,抽象出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最后将数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自主性开放性整合性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
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
数学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
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
力量,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师作为练习设计的策划者,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做自己的”练习”。
练习设计既要使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又要发展学生的逻
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编题要讲究
科学性、有效性,做到每次练习都要有重点、有目的,应体现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构造合理的序列,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顺着台阶上。
实践证明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对于相同的练习都能承受,因此,练习设计需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练习,以供学生自主选择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促进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得到主动发展。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
数学的抽象与严密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要使学生学得生动,强化数学练习的趣
味性十分重要。
二、开放课堂,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传统的数学练习设计讲究答案的唯一性,这一方面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和批改,但同时这样的练习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创造
性思维的发展没有帮助。
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程式化,解决问题单一化,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极为不利。
因此,数学练习一定要注重“开放性”。
有些教师认为设计开放性的练习太难了,其实,我们只要把封闭式练习稍加改动,就会变成更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练习。
三、有机整合,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视野
练习设计要顾及整合性,课程标准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强调课程
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同构。
数学本身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因此,我们的数学练习也应考虑到整合性。
如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出示这样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
”问题:(1)哪一个字出现得最多?(2)“春”字共有几个?(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4)找一首诗,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1/5。
像这似数非数的练习,新颖独特,既让学生品味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又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为学生构建了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化的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环境。
数学是整合性的而非分科的;是具体的、原汁原味的而非抽象的分类的;是广域的而非限定的。
加强数学练习设计的整合性,不能仅仅拘泥于一种方式,而要从立体的、多维度的角度把握数学内容与内容、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真正使数学练习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动。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结合数学这门课程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总之,新课标下数学练习的设计应是集生活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文字于一体,反映现代技术、现代文明和现代教育观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关注的是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可以说,数学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一种文化,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
培养和训练。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
[2]《小学数学教育》.
[3]洪根花.设计有效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4]析新课标下数学课程的“练习设计”——《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6期.
[5]李树光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6]吴卫东.《对算法多样化的理性思考》.《教学月刊》.2003年第2版.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黄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