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杨广D. 李旦3. 唐朝的都城是哪里?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南京4.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在哪位皇帝的统治下确立的?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高宗D. 唐玄宗5.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高宗D. 唐玄宗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2.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3. 唐朝的都城是洛阳。
()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唐高宗的统治时期。
()5. 唐朝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2.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3.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在______的统治下确立的。
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______的统治时期。
5. 唐朝的四大发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时期的主要特点。
2.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3. 简述唐朝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4. 简述唐朝的对外交流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5. 简述唐朝的衰落及其原因。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科举制度的看法。
2.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四大发明的看法。
3.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对外交流的看法。
4.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衰落及其原因的看法。
5.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唐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的看法。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的“贞观之治”时期的主要特点和原因。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魏征敢于直言,言辞激烈,多次伤了唐太宗的面子,但还是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这主要说明唐太宗()A.注重减省刑罚B.重视发展生产C.善于虚心纳谏D.重视地方整治2.《百家讲坛》的“隋唐历史”系列节目,假如由你来主讲,下列题目中最适合的是()A.B.C.D.3.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C.澶渊之盟安史之乱D.贞观之治澶渊之盟4.唐太宗和武则天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们统治的相似之处是()①实行殿试制度②注重发展农业③爱惜人才④重视减轻人民负担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与“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多次巡游”“三次辽东”“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隋朝的统一B.开通大运河C.隋朝的灭亡D.唐朝的建立6.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A.五代十国的更迭B.安史之乱的影响C.君主暴政的危害D.黄巢起义的破坏7.宋代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形成文臣统兵的局面。
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军费开支B.减少军队人数C.防止地方失控D.防止武将跋扈8.589年,隋军南下灭掉陈朝,南北重归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隋文帝时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B.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设立进士科C.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推动教育发展D.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10.“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中考卷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是哪个?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2.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焚书坑儒”?A. 春秋B. 战国C. 秦朝D. 汉朝3. 下列哪个成语与楚汉争霸有关?A. 三顾茅庐B. 逐鹿中原C. 鸿门宴D. 破釜沉舟4. 下列哪个成语与唐朝有关?A. 安史之乱B. 隋唐演义C. 开元盛世D. 五代十国5. 下列哪个成语与明朝有关?A. 朱元璋B. 建文帝C. 明朝开国D. 明朝灭亡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建立了西周。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郡县制。
()3. 楚汉争霸中,刘邦最终战胜了项羽。
()4.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5. 明朝的一个皇帝是崇祯皇帝。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商朝的一个国王是______。
2. 秦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3. 楚汉争霸中的两位主要人物是______和______。
4.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5. 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主要措施。
2. 简述楚汉争霸的背景和结果。
3. 简述唐朝繁荣的原因。
4. 简述明朝衰落的原因。
5. 简述清朝建立的历史背景。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三国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2. 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唐朝的主要文化成就。
3. 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明朝的主要科技发明。
4. 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清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5. 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近代中国的主要历史事件。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张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2. 请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张中国历史重要事件时间轴。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2、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恰、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B.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C.对仕途道路的认识不同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3、了解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史实排序()①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开通②玄奘西行求取佛经精义③我国版图达到历史上最大④我国第一个统一封建国家建立A.①④③②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4、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城于()A.上京B.咸阳C.兴庆D.杭州5、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6、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来从越南传入的优良种子品种,分给这一地区的农民播种。
这个“优良种子品种”指的是()A.玉米 B.小麦 C.马铃薯 D.占城稻7、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B.分封制基本瓦解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8、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指()A.李世民B.赵匡胤C.赵构D.李渊9、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治国措施体现了这一执政理念的是()A.轻徭薄赋,发展生产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C.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D.完善三省六部制2、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开皇之治”D.“开元盛世”3、南宋仅占据半壁河山,却采取偏安江南的自守待敌的消极策略。
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辽夏向金称臣 B.金灭辽 C.宋金达成和议 D.金把都城迁到燕京4、“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
促使唐朝形式急转直下的是()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5、“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6、古人这样评价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从中可以看出大运河的走向及直接作用是()A.东西走向;巩固了隋朝统治B.东西走向;加强了民族融合C.南北走向;便利了南北运输D.南北走向;促进了中外交流7、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 )①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②建立了张楚政权③打击了秦朝黑暗统治④消灭了秦军的主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诗词是对哪个朝代苟且偷安的反映?()A.东晋B.北宋C.南宋D.清9、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D.和平共处10、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A.国人暴动B.周平王东迁洛邑C.齐桓公成为霸主D.韩赵魏三家分晋11、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
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
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A.艺术的繁荣状况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B.农业的发展状况D.开放的社会局面2、下面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B.源远流长、泽被东西D.对外开放、双向交流3、XXX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这段材料体现了XXX的执政思想是()A.虚心纳谏B.以民为本C.无为而治D.勤于政事4、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5、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6、XXX在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他研究的课题大概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B.长久统一的隋朝D.统一国家的建立7、东汉梁太后之兄XXX独揽朝政20余年。
XXX“前后七封候,三皇后,XXX,二大将军……XXX、将、XXX、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
这申明其时()A.官僚机构臃肿C.豪强地主横行B.宦官把持朝政D.外戚势力收缩8、两汉文化看徐州。
公元前202年,XXX,建立汉朝。
这一事件发生在()A.公元前2世纪初C.公元前3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D.公元前3世纪末9、北宋施行重文轻武,削夺方镇的行政权、财权和兵权,重用文臣担任要职、主持军务;同时又重视武备,年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掉XXX,使南北重归统一B、XXX的励精图治C、XXX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XXX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XXX,水能载舟,亦以覆舟。
”这说明XXX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XXX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这位皇帝是A、XXXB、XXXC、XXXD、XXX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5、各国人称中国工钱“唐人”的缘故原由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6、下列人物,其汗青贡献与XXX相似的是A、XXXB、XXX、XXXD、XXX7、“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边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太高大的雪山,那边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汗青人物是A、XXXB、XXXC、文成公主D、XXX8、下列佳句中,由XXX创作的是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可编纂点窜-。
9、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B、位于河西走廊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10、在本期历史研究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
请你判断下列注音,不正确的是A、XXX(jié)利可汗B、XXX(hào)C、XXX(dì)D、XXX(yìn)11、“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限”指的是之间的分界限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丰富的科技成果,为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4题,共28分)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不较多”。
诗中得“河”指得就是()A、黄河B、长江C、淮河D、大运河2、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得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历曾有“戒奢从简”得帝王,其典范就是()A、汉武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忽必烈3、改革与创新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得动力,下图就是唐朝时期改进与创制得两种工具,它们就是()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⑤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濺泪,恨别鸟惊心。
”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得悲怆情怀。
她得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A、医圣B、书圣C、诗圣D、诗史5、唐朝就是我国历最繁荣开放得朝代,它不仅有开放得对外政策,还有开明得民族政策,下列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得民族政策”得就是()A、遣唐使来华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D、文成公主入藏6、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您有可能经历得事情就是()①参观都江堰②到赵州桥上散步③用纸写诗④读《史记》与《资治通鉴》⑤乘坐装有指南针得海船从事海外贸易⑥参加科举考试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⑥7、“辽国号得意思就是镔铁,显示它们得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
”您认为说这段话得人物最有可能就是()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8、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
”似乎就是气魄很大,但就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得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得少数民族政权除了西夏外,还有()A、辽B、金C、蒙古D、唐朝9、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她不可能有得经历就是()A、上午携带纸笔购买来自外国得商品B、午餐吃得就是稻米、玉米等粮食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瞧瞧10、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得过程与图中得①对应得时期应该就是()A、东汉B、南朝C、隋朝D、南宋11、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她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得地方()A、专门制造房瓦得瓦厂B、食客盈门得酒楼C、娱乐兼营商业得瓦子D、好汉比武得擂台12、《史记》与《资治通鉴》就是我国古代两部得史学著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
下面年代尺上标注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3个王朝的建立时间。
关于这3个王朝的相同之处,表述正确的是()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B.都是由汉族建立的政权C.都提倡儒家思想D.都是二世而亡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体现了孟郊从下层社会一跃而入上层社会的喜悦。
这种社会阶层流动的制度因素是()A.科举制B.察举制C.分封制D.三省六部制3.对下表所示唐朝兴盛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方面表现政治吸取隋亡教训,虚心纳谏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发展商业文化办学校,兴科举法律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实行法德合举的治国方略A.吸取教训,励精图治B.关注民生,发展生产C.制度创新,以德治国D.勤政爱民,多措并举4.唐朝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设计精妙,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入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
该生产工具是()A.曲辕犁B.筒车C.秧马D.翻车5.如果以下列历史图片为素材,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这篇历史小论文的题目最恰当的是()A.经济繁荣B.民族交融C.社会开放D.盛唐气象6.下图书法作品中,“世”和“民”二字各缺一笔,这最有可能是()A.作者柳公权出现笔误B.为体现书法艺术特色C.为了避唐太宗的名讳D.地方对文物保护不力7.下列历史人物与史实搭配正确的是()A.唐高祖——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B.鉴真——盲目航东海,唐风洋溢奈良城C.武则天——文治武功,建立李唐基业D.元昊——起兵抗辽,建立金政权8.“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文中的“伟大僧人”指的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松赞干布9.“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什么?A。
都出现了盛世B。
都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C。
都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D。
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答案:B改写:秦朝和隋朝虽然是短命王朝,但它们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2.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汉代B。
隋代C。
唐代D。
宋代答案:C改写:根据“举子看榜”图可以得知,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唐代。
3.有人曾作诗称赞XXX:“XXX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诗中的“长策”是指什么?A。
完善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B。
医治战争创伤,实行休养生息C。
善用小恩小惠,骗取百姓服务到白头D。
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使其首领乐为己用答案:A改写:有人曾作诗称赞XXX:“XXX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诗中的“长策”指的是完善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4.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
例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A。
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B。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C。
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答案:A改写: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
例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5.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
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
这个少数民族是什么?A。
突厥B。
匈奴C。
南诏D。
吐蕃答案:D改写: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
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
这个少数民族是吐蕃。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5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灭掉陈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局面”的统治者是()A.北魏孝文帝B.唐太宗C.隋文帝D.隋炀帝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说明大运河()A.促成了贞观之治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巩固了隋朝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3.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称为“诗圣”。
他是()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杜牧4.589年,隋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这用公元纪年法可以表示为()A.5世纪80年代B.5世纪90年代C.6世纪90年代D.6世纪80年代5.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被称为“诗史”。
下面这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中的转折点是()忆昔(节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垂老别(节选)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A.宦官专权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藩镇割据6.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
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武则天统治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B.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C.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7.下列材料反映出唐代()彩绘胡服打马球女俑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王建《秋千词》《弈棋仕女图》(局部)A.妇女地位超越男性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D.奢靡享乐之风盛行8.下图工具其造型出现后不断演变,到唐朝时基本定型,名为曲辕犁,为后世所沿用。
它反映了()A.冶铁水平的提高B.种植经验的推广C.开凿水渠的需要D.耕作工具的改进9.唐太宗统治期间,开创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教昌盛的盛世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10.宋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都护府C.尚书省D.中书省11.宋代文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七年级教科书某一单元的部分目录,它们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两宋历史的短暂B.少数民族的崛起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民族政权的并立2、秦统一全国以后,某商人要到沿海收购产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A.B.C.D.3、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①兵部②东厂③锦衣卫④刑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下图是某历史老师在学习宋朝民族关系时,画的民族政权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时代特征主要是()A.科技发达B.贸易繁荣C.政权并立D.民族统一5、历代开国名君大都能够休养生息,崇尚节俭,励精图治,其实质是:()A.维护封建统治 B.发展社会经济的策略C.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 D.“仁政”思想的实践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人面鱼纹盆 B.司母戊鼎C.毛公鼎 D.兵马俑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下列皇帝最能秉持这一理念的是()A.汉武帝B.唐太宗C.明太祖D.康熙帝8、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他们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做给农民看C.稳固自己的统治 D.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9、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10、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A.已从事农业生产B.以捕鱼狩猎为主C.住半地穴式房屋D.会人工种植水稻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两宋时期造船业水平很高的城市不包括()A.广州B.泉州C.明州D.大都2、西汉初年,自汉高祖开始至文帝、景帝的六七十年间,统治者都采取宽刑薄赋的政策。
下列选项属于其原因的是()A.利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B.汉初统治者都是仁慈之君C.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D.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3、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高宗4、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
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A.对边疆统治加强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C.经济文化的繁荣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5、以下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A.大动荡和大变革 B.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6、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
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现象出现在()A.商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7、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A.墨子B.孟子C.孔子D.韩非8、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圆周率,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A.顾恺之B.王羲之C.贾思勰D.祖冲之9、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B.盘庚迁殷C.武王伐纣D.平王东迁10、下列历史人物与史实搭配正确的是()A.唐太宗——励精图志,创“开元盛世”B.鉴真——西行求法,著《大唐西域记》C.唐玄宗——虚心纳谏,用魏征等贤臣D.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11、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期中试题及标准答案(人教)(精选五篇)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期中试题及标准答案(人教)(精选五篇)第一篇: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期中试题及标准答案(人教)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为中心。
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余杭2、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秦朝 B.东汉 C.西晋D.东晋3、“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的领导。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4、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羁縻州”制度5、下列与武则天有关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代唐高宗视政,初显管理才能。
B、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C、“武周政治”时期,社会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
D、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李唐宗室6、僧人都有法号,“西天取经”的陈祎,法号是:A、三藏B、玄奘C、鉴真D、一行 7.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A.辞赋 B.诗歌 C.散文 D.词曲 8.你一定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那么你知道剧中的唐僧是依据历史上哪个人物原型创作的?()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普照9.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印度尼西亚10、“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11、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的人是:A、昭君姑娘B、文成公主C、则天皇帝D、金城公主12、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A、鉴真B、玄奘C、阿倍仲麻侣D、一行13、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A.洛阳B.长安C.扬州D.成都14、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15、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B.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C.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D.建筑具有独创风格16、哪位诗人的诗被誉为“诗史”?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杜17、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饮茶之风风靡全国B.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C.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D.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18、自称是唐朝皇帝外甥的少数民族首领是下列哪个民族的?A.吐蕃B.回鹘C.突厥D.南诏19、下列地名不属于唐朝时称“天竺”的地方是: A、印度B、巴基斯坦C、孟加拉D、泰国20、古代中国人确立姓氏后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明世系,别婚姻B、区别人们的生活区域C、区别人的民族C、区别人的职业21.“澶渊之盟”的后果是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宋辽之间仍处于战争状态③宋辽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④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23.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A.丝绸之乡B.鱼米之乡C.瓷都D.产茶中心24.宋史中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最准确的意思是()A.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B.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C.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D.南方是粮食主要产区25.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B.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C.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D.商业区和住宅区分开26.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A.市B.坊C.瓦舍D.勾栏 27.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A.春节B.端午节C.寒食节D.植树节28.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A.铁木真B.努尔哈赤C.完颜阿骨打D.大祚荣29.《鸡肋篇》载:“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新版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新版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A. 灌溉B. 泄洪C. 运输D. 饮水2.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美国迈克尔·H·哈特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排在第82位。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秦始皇B.隋炀帝C.汉武帝D.隋文帝3.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
因此他()A. 重视教育B. 倡导节俭C. 轻徭薄赋D. 虚心纳谏4.右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它适用于()A. 农业B. 工业C. 商业D. 交通5.“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A. 汉族与南诏B. 匈奴与回纥C. 汉族与突厥D. 汉族与吐蕃6.“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A.唯才是用B.善于纳谏C.节俭治国D.勤于政事7.“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A.唐太宗B.宋太祖C.明太祖D.明成祖8.油条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其中油条俗称“油炸桧”,意思是油炸秦桧。
这样的名称,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A.寇准B.文天样C.杨家将D.岳飞9.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秦朝②西晋③隋朝④元朝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10.某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图一组图片,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A.民族政权并立B.宋代商业繁荣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11.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学习笔记,其中正确的是()A.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全长两千公里B.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江都C.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D.从北到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12.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人们休养生息,牛羊遍布田野,白发老迈的人,都不识打仗的武器了)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13.我国科举制度对西方控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A.明太祖统治时期B.唐玄宗统治时期C.隋文帝统治时期D.隋炀帝统治时期14.《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列表格内)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A.大将发动政变B.农民起义C.外戚夺权D.少数民族进入中原2.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里“唐宗”的统治时期,史称A.“文景之治”B.“开元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3、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A. 骨耜B. 耦犁C. 翻车D. 曲辕犁4.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A.隋末农民战争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C.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5、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A.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D.唐玄宗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要了解回族形成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A.汉朝 B.唐朝C.元朝 D.明朝7.唐朝时期,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是A.西域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C.安西都督府D.西藏都护府8、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的“胡”是指()A.西夏B.辽C.金D.吐蕃9.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军机处10、七年级一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这两句赞美的是唐朝越窑出产的A.青瓷B.白瓷C.冰裂纹瓷D.唐三彩12、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卷末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沟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她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称她的统治“政企开元,治宏贞观”。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时饮茶之风盛行。
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制成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的建筑特点: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地位: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6、唐玄宗统治前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7、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18、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19、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589年,隋朝重新统一全国。
他灭掉的南北朝最后一个政权是A.北齐B.北周C.梁朝D.XXX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的高度评价A.XXX的修建C.指南针用于航海B.大运河的开凿D.市舶司的设立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的创造发明,其中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水排4.XXX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比较有争议的女皇帝,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①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②她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③她晚年,建国号为XXX她继承并发扬了贞观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政策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北方民族尊称XXX为“天可汗”,解释这一时期A.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B.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C.XXX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D.唐朝时北方各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6.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增加到841万户,户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贞观之治的成效B.农业发展的结果1C.开元盛世的成效D.任用贤能的结果7.下列遗址、遗址最能体现我国民族连合友好的是A.唐招提寺B.大昭寺C.敦煌壁画D.大明宫含元殿8.“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不畏艰难的精神B.有高深的XXX学识D.促进中外文化交换C.研讨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9.现在世界还有些国家一直称中国工钱唐人,并且一直存在着诸如“唐人街”类似的地点名称。
这首要是因为①唐朝前期政治不乱,国力强盛②其时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经济文化对列国影响大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名望,列国把唐朝看成中国的象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10.提倡诗歌更多地反映理想糊口,到达教育目的的唐朝著名墨客是A.XXXB.XXXC.XXXD.XXX11.唐朝的书法和绘画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紧张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下列相应的选择题答题卡)1.(2分)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图“隋朝大运河”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①它的中心是洛阳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2.(2分)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元世祖3.(2分)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继续完善了()A.三省六部制B.行省制度C.郡县制D.册封制4.(2分)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对史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留心理道”的“上”即皇帝唐玄宗B.“河清海晏”指贞观年间政治清明C.“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盛世D.“革去弊讹”指玄宗废武则天时酷刑苛法5.(2分)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A.交通运输B.纸张印刷C.农业生产D.陶陶器制作6.(2分)使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性事件是()A.玄武门之变B.黄巢起义C.安史之乱D.宦官专权7.(2分)公元628年的秋天,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茫茫的西行之旅 (19)年的时间,5万多里的行程,大唐,西域,中亚和印度,100多个国家见证了他的身影,这位唐代僧人是()A.释迦牟尼B.鉴真C.法显D.玄奘8.(2分)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9.(2分)“(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番汉人户体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轼:《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民族交融加强D.岳家军的英勇抵抗10.(2分)郭靖和杨康都是金先生《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丘处机给他们起名勿忘“靖康之耻”,他们出生时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B.C.D.11.(2分)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2.(2分)某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图一组图片,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A.民族政权并立B.宋代商业繁荣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13.(2分)史书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
”建立这一王朝的少数民族是()A.契丹族B.女真族C.蒙古族D.党项族14.(2分)元朝时,管辖现在的北京的行政区是()A.尚书省B.辽阳行省C.行中书省D.中书省15.(2分)如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②b的都城在上京③与c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④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16.(2分)位于北京府学胡同的文天祥祠,曾是元朝囚禁文天祥的土牢,明清时期为祭祀文天祥改建而成。
来到这里,我们能看到文天祥的名句()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D.“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17.(2分)“霍四究,说《三分》。
尹常卖,《五代史》。
”“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以上材料描述的场景是宋代()A.村塾里授课B.书肆里卖书C.瓦舍里表演D.茶馆里聊天18.(2分)元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对东南沿海岛屿的管理而设立的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市舶司C.海关D.宣政院19.(2分)李清照在文学批评文章《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强调词应合于音律,高雅,讲究情致,如柔情离怀之类。
以这样的标准衡量,下列词中李清照创作的作品应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20.(2分)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
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
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
上述材料反映了()A.元朝战争频繁B.元朝交通便捷C.元朝商业繁荣D.元朝农业发展21.(2分)下列叙述中,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是()A.元朝军队用火炮攻打临安城B.东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史记》C.鉴真东渡日本时船上带有指南针D.唐太宗阅读《资治通鉴》寻求治国方略22.(2分)人们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的悲惨遭遇。
塑造窦娥这一艺术形象的作者是()A.苏轼B.关汉即C.辛弃疾D.黄庭坚23.(2分)下列地名是北京在历史上的不同称呼,请按时间先后排出顺序()①大都②燕京③涿郡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24.(2分)油条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其中油条俗称“油炸桧”,意思是油炸秦桧。
这样的名称,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A.寇准B.文天样C.杨家将D.岳飞25.(2分)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D.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0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1。
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材料三:如图2。
材料四: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材料一展现的是唐朝出现的哪两种新农具?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的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材料三是哪一朝代的地图?为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辖,这一朝代实行了哪种行政区划和管理的制度?(3)根据材料四,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
结合史实说明此观点的合理性(至少两例)。
27.(16分)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材料一: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
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措施。
(2)他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
最能体现这种民族政策的重大史实是什么?材料二:著名理学家程颐曾评价宋太祖说:“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
(3)宋太祖原名叫什么?从程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4)成古思汗的功绩是什么?28.(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材料二: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
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的谚语说明哪个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粮仓?(3)根据材料三南宋外销瓷器,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4)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有哪些?(5)材料中的“海上丝调之路”什么时期进入鼎盛?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下列相应的选择题答题卡)1.【解答】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它的开通,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促进了我南北经济的交流。
答案:B。
2.【解答】根据题目图片中给出的“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贞观之治“这两个重要内容可判断这位皇帝是唐太宗。
唐太宗注重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任用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还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
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答案:C。
3.【解答】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继续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政治上,唐太宗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答案:A。
4.【解答】由题干“开元初”依据所学可知,史料反映的是唐玄宗的统治开元盛世的情况,ACD对史料理解正确,史料与唐太宗的统治贞观之治无关,因此B 符合题意。
答案:B。
5.【解答】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是一种农业灌溉工具。
答案:C。
6.【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安史之乱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安史之乱是一股分裂割据的反动势力,是发动战争的祸首,更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是唐王朝从盛至衰的转折点。
故使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性事件是安史之乱。
答案:C。
7.【解答】由题干中“公元628年的秋天,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茫茫的西行之旅”可知,题干中的唐代僧人指的是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