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合集下载

理想中的英语课堂

理想中的英语课堂

理想中的英语课堂
什么是理想的英语课堂?通过学习《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我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1.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要和谐。

和谐的课堂应该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学生在课堂
上敢想敢说,但是和谐并不意味着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任性而为,学生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其实施的保证。

2.课堂是链接生活的。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

教室可以是一家“超市”,学习活动可以角色表演,游戏竞赛,当然还可以是唱一唱,画一画,……学以致用。

3. 理想的英语课堂是快乐的。

快乐的英语课堂,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张
扬,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快乐的英语课堂是顺乎儿童天性的,没有传统的约束,自由互动。

学英语是快乐的,是一种享受;教英语同样是快乐的,是一种享受。

好课堂的标准

好课堂的标准

好课堂的标准好课堂是每个学生都向往的地方,也是每个老师都努力追求的目标。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好课堂呢?在我的理解中,好课堂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标准。

首先,好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

活力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包括老师的讲解方式、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课堂氛围等。

老师应该能够生动地讲解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出问题、展示自己的见解,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互动。

课堂氛围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愉悦。

其次,好课堂应该是有温度的。

温度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和引导上。

老师应该能够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鼓励。

在好课堂中,学生应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另外,好课堂应该是有质量的。

质量不仅仅指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包括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好课堂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应该能够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最后,好课堂应该是有意义的。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好课堂中,学生应该不仅仅是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解决问题。

这些都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

综上所述,好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有温度、有质量和有意义的。

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希望每个老师都能够努力创造出这样的好课堂,让学生们在快乐中成长,茁壮成长。

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

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

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培养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人文情感的重要阵地。

一个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启发思维、激发兴趣、促进交流的良好环境。

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算是理想的境界呢?一个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主动的参与和丰富的体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讨论、写作、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一个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互动性强的。

学生和教师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之间也应该构建积极健康的互动氛围。

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课堂变成一个充满交流和互动的场所。

教师还应该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一个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启发的。

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赞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

教师还应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情怀的。

语文课堂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道德品质的摇篮。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德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文学作品感悟人生、品味生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修养和礼仪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塑造健康阳光的人格。

一个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种全面发展的、个性化发展的、有机发展的、人文发展的、共同发展的发展的语文课堂。

理想的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天地,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的音乐课堂-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的音乐课堂-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的音乐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的音乐课堂?这是每位音乐教师实施新课程时都应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因为它不仅承载着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同时也引领着教师的教学实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及质量。

笔者以为,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音乐课堂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是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是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

一、学习氛围宽松、和谐在以知识传承和技能训练为宗旨的音乐课堂里,教师需要营造的是一种紧张高效、严肃有序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努力排除各种干扰,抑制学生的个别需求与随机活动,尽力把他们的注意力与行为统一到计划中的学习要求上去,并通过种种奖惩手段来维持纪律。

试想,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怎能主动、愉悦地学习?而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音乐课堂所追求的是和谐、活跃、民主而平等的理想氛围,具体表现在:其一,课堂变成学习者的乐园,每个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者与教师各有区别的共同发展与教学相长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其二,学习者感到安全,能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积极主动地实现认知或情感深处的碰撞与融合,从自身的实际与需要出发,在40分钟的课堂里真正学到东西,真正获得益处。

其三,课堂中处处充盈着尊重,尊重每个学生的参与权利,尊重差异,尊重多样选择,尊重每个生命体的独特价值,使每个学生都在一个关系融洽、大家都不必掩饰的环境中思考,人人都在急于参与表现和创造的心理环境中学习。

二、学习方式自主、多样传统音乐教学的每堂音乐课都是先练打节奏、发声练习,接着唱歌谱、读歌词,最后演唱歌词、处理歌曲。

学生们对这种传承式的音乐教学,尤其是机械、呆板的训练方式已经产生了深深的厌烦情绪,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学生越来越多。

新课程背景下的理想音乐课堂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让学习者通过听、唱、奏、创、跳、画为一体的音乐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集体与个别学习中,在感受、鉴赏、合作、争论、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学习,实现学生多途径参与音乐学习实践的改革目标。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课堂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课堂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课堂今天读了陈教授《观课议课和课程建设》中“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课堂”这部分内容,他认为:从状态看,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从结果看,理想课堂是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的课堂;从投入和产出看,理想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一、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对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认为教育要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即教育是为了未来。

另外一种观点强调“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着也就在生活着,教育的过程是生命活动的过程。

教育作为促进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它本身也是目的。

我首先看重的是“教育本身该是生活”。

把教育看成是生活的预备的人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犹如一根长长的甘蔗,他们能从不甜的一头吃起,怀着“后面能吃到甜的”的理想。

但这样的吃法引出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在吃的过程中老感觉不到甜味,会不会产生“这根甘蔗不甜”的想法而放奔吃这根甘蔗?推而广之,教育中有没有因为感受不到快乐而放弃学习的?肯定是有的。

最极端的放弃是对生命的放弃,因为学习失败、学校生活痛苦而放弃生命的情况并不鲜见;另外一种放弃是辍学、弃学和逃学;更常见的放弃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课堂上那些冷漠的神情、呆滞的目光告诉我们他们的心已经不在课堂上、不在学习中了。

二、理想课堂是能帮助学生学会生活的课堂强调“教育本身就是生活”,不能忘记教育为未来生活预备的责任。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要学习生存,学习生活。

生存的本领需要社会化适应,生活的智慧需要超越和突破,需要个性化发展,学会生存和生活是社会化适应和个性化发展的有机统一三、理想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课堂有效教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从投入和产出看,理想课堂应该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观察有效教学,需要从以下三个层次入手。

首先要有效果。

杜威说:“一个有效的反应就是能完成一个可以看到的结果的反应。

追求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追求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计 时 , 从 大 处 着 笔 , 拘 泥 于 细 微 末 节 , 充 分 考 虑 及 困惑 。教 师 要 学 会 倾 听 学 生 的发 言 , 意 捕 捉 课 堂 要 不 在 注
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 、 有情感 、 有个性 的人 , 教学 中随 时 都 有 可 能 遇 到 一 些 意 想 之 外 的 问题 . 精 细 的 教 学 再
学 生 的 知 识 与 能 力 、 习 方 法 、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方 面 上 生 成 和变 动 着 的 各 种 有 价 值 的信 息 。敏 锐 地 观 察 , 学 情 的原 有 状 况 .以及 可 能 遇 到 的 障 碍 或 问 题 的 基 础 上 , 准 确 地 判 断 。 断地 决 定 , 果 因势 利 导 , 之 成 为 鲜 活 的 使 应 兼 顾 到 教 学 目标 与 实 际 教 学 结 果 之 间 可 能 出 现 的 教 学 资 源 ,成 为 引 发 学 生 深 入 思 考 和再 度 探 究 的 契
‘ u 1u 上 r 爿 , 删
\ , 一 IU J q , 母 身
追求课堂教 学的理想境界
江 苏 省 常熟 市 海 虞 中心 小 学 温健 华
师生平等交流 、 和谐互 动是新 课程课堂教学 所追 求 的 一 种 理想 境 界 。然 而 , 实 的 课 堂 并 不 如我 们 所 现
且 有人生 的感 悟 , 当前课 堂教 学研 究的 一项重 要 内容 。 是

中彼 此 分 享 思 考 、 验 、 识 。 生 互 动 并 非 热 热 闹 闹 经 知 师 的形 式 上 的互 动 , 是 师 生 双 方 在 尊 重对 方 见 解 基 础 而 上 的相 互 启 发 与合 作 。 达 到 师 生 和 谐 互 动 , 大 程 度 很

我心目中的理想语文教学课堂

我心目中的理想语文教学课堂

我心目中的理想语文课堂教学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中学段汉明●内容摘要: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在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进行。

教师是这一堂课的“导演”,学生是“演员”。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艺术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赏识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真正做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导演演员和谐愉悦兴趣赏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中国古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时至今日作为语文老师在一堂课中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做到育人。

让学生在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潜移默化的去接受知识,明白事理,领悟内涵。

这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

要达到这一效果绝非易事,非下一番苦功不可。

一教师要努力成为“导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适时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教师要把每一篇教材编成一个剧本,自己就是这个剧本的“导演”。

编排成一个45分钟的话剧。

那么学生就是“演员”。

适时设计导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

这样的导入紧扣课文内容,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

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醉翁亭记》时,用复习提问的形式导入新课。

我找了两名学生上黑板默写“唐宋八大家”。

甲同学默写的顺序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而乙同学默写的顺序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我看了以后,给甲同学打了个“优”,给乙同学打了个“及格”。

顿时同学们感到莫名其妙,乙同学举起了手问我为什么?部分同学也跟着附和。

追求理想的课堂 做简单的教学1

追求理想的课堂 做简单的教学1

好的教学应该在和谐的氛围 中实现师生生命的对成状态
好的课堂中应保持一种行为与心态: 当你将学生看做孩子时,你要学会做大 人,去引领他们成长; 当你将学生看做大人时,你要学会做孩 子,倾听他们的见解。
好的教学应是让知识从缄默 走向明确再回归缄默的过程
人类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明确,一种是缄默 。 每一个孩子从来就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带 着朦胧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与经 验走来,并把这一切作为资源贡献并共享在 我们的课堂上 。
好的教学应当崇尚简单拒绝 肤浅为学生留下生命的刻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宝贵资源。 引领学生简单地进入并在无意识的情景中 捕捉信息矛盾,进行有意识地思考。
好的教学的实现不是给予和告之,而是探 索的过程
思考的启示: 好的教学离不开好的教师, 更会造就好的教师,好的教师心 中有学生、脑中有智慧,好的教 学中会充满智慧,这种智慧会传 递学生,它正是人类文明的火种。
课堂教学是动态复杂的 我们要研究 课堂教学是常态生活的 呈现要简单
简单到从不拒绝任何一个学生的参与
好的课堂应是“鼓舞人心的”
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昂首挺 胸, 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 他们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 的人; 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 健康。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 自主性——学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 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 集体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学生们 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没有对抗和拒绝; 觉察力——学生是机灵又富于创见的,他们知道自身 和周遭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与情感。
究、汇报。 注意:让学生到前面来展示,注意在汇报时 让学生说说研究的是什么三角形,研究的结 果是什么。

理想课堂

理想课堂

营造理想课堂实现师生共赢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也是教师展现才华、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

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课堂。

因此,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理想课堂”是每一个教师毕生最求的目标。

根据多年来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当前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认为,“理想课堂”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方面:一、理想课堂必须体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公平为前提、以快乐为根本”。

俗话说:“教育的公平是一切公平的基础”,作为教师就应该践行这一理念。

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因此,教师要在课前认真备课,既要备知识、备流程、更要备学生、了解学情。

要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设计学生的活动环节,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能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语言要幽默风趣,具有时代性。

表情要自然亲切,让学生喜欢你、尊敬你、愿意听你的课,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理想课堂必须关注课堂形式的转变首先,要重视“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生生互助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勇敢精神。

要给每个学生机会,让他们大胆发言,且要求语言通达流畅,声音洪亮,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

还有,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氛围;要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这样,课堂效率才能高,质量必然好。

三、理想课堂必须注重当堂检测反馈理想课堂要注重一个“实”字,学生要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因此,我认为应该尽量抵制所谓的“表演课”,少一些形式主义,多务实,少务虚。

而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就是当堂检测反馈。

检测内容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要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

当堂反馈能实现学以致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少遗忘。

构筑理想课堂实施方案

构筑理想课堂实施方案

构筑理想课堂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构筑理想课堂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一套构筑理想课堂的实施方案。

二、教学目标构筑理想课堂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堂中,学生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此外,课堂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习动力。

三、教学内容构筑理想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石。

而跨学科知识则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构筑理想课堂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在课堂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讨论和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五、评价方式构筑理想课堂的评价方式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过程。

传统的考试评价已经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因此,可以采用项目评价、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课堂管理构筑理想课堂的课堂管理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

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规则。

同时,也应该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在课堂管理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课外拓展构筑理想课堂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注重课外拓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经验。

最理想的大学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最理想的大学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最理想的大学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辽宁日报致信高校教师“请别在课堂上抹黑中国”的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大学教师与媒体之间的辩论还在继续。

人们在关注事件本身之余,也不禁反思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理想的大学课堂究竟该啥样?是的,在我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幕课(MOOCS)、小班化教学、双导师制这些授课形式与载体方式的时候,在大学育人质量从未像今天这样被迫切地关注与提及的时候,理想的大学课堂应该承载怎样的精神与文化,成为当下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学术自由与学术争鸣需要理性与良知作为支撑大学课堂是尊重知识、追求真理之地,是培养理性与科学精神的场所,应当鼓励研究学问与探索创新,应倡导自由、争鸣与思辨。

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

但在鼓励大学课堂成为培养个性、独立、宽容、疑问、反思等精神品质的沃土,倡导学术自由的同时,还应提倡这一切以理性与良知作为支撑。

“我们相信,真正抹黑中国的大学教师是少数人,记者所观察到的现象也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不是主流。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朝分析,“目前,高校内的绝大部分教师是能够为学生传递正能量,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给予正确引导的。

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信心。

”“所谓的自由是有一定形式与限度的,绝对不是自由放任。

”王晓朝分析,“我们在大学课堂倡导批判性思维,但一定是理性的批判,不是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肯定,是通过理性的思想交流与相互批评,求得一个更为健全完善的思维。

理性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批评并善用他人的观点,这是一种能力,一种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在大学课堂掌握这种能力,将终身受益。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也指出,“骂骂咧咧不算本事,应倡导教师回到学术本位中去,了解中国的现实,了解中国的历史。

对于老师来说,育人与学术才是首位,指责与抱怨与课堂和教学无关。

对于学术的自由与争鸣也是如此,学术要争鸣,要批判,但一定是基于友好的、学术的态度来争鸣。

”对于大学课堂来说,一个重要的使命是树立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理想课堂的愿景教学内容

我理想课堂的愿景教学内容

我理想课堂的愿景我的理想课堂的愿景—以政治课堂为例摘要:课堂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载体,通过这一载体,让学生主动愉悦的学习。

在我的理想课堂中,学生能够借助宽松活跃的课堂主动的学习并去探索、发现、思考问题,而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回归到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探究上,通过有效的翻转课堂、慕课打造有效的教学课堂去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健康的发展。

这段时间,我校开始启用了平板电脑的教学模式,我也在尝试着借助平板电脑这个工具去与学生进行交流。

目前为止,我能够利用平板电脑传阅简单的文件资料给学生看,这种方式还停留在我理想课堂的初级阶段,但是我相信,有了开始,学生就有了初体验,长期如此,我们的教学将会打破常规的传统教学,并借助智能平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提起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会学习并思考问题,不经让我想到六月份的学习文章,乔荣凝老师的文章——《再谈走进“学思课堂”》,在文中,乔老师提到社会一味过分的推崇高考,学校里的师生在高考的道路上的付出务必的艰辛,特别是学生,在精神上受到了折磨,而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出来的学生,当他们进入名校后,也会因为缺失自我思维能力,尤其缺失批判思维能力,而找不到适合自己努力的方向。

今年高考刚过,各地的高考工厂里纷纷涌现出许多高分学子,试问,这些孩子踏进美丽的象牙塔后,又有几个能够适应大学,并独立的思考问题呢?这就是需要我们去转变我们的教学模式,打磨“学思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学会学习与思考。

在乔老师看来,“学思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是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更是内心的日渐强大。

通过乔老师对“学思课堂”目的的阐释,我个人认为,学思课堂及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即乔老师所说的批判性思维。

当今,我们都在学习着别人解释的世界,却很难停下脚步去思考为什么世界是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在工业化的社会中,缺乏一种批判的思维,如果没有这种思维,我们将会停滞不前。

教育新理念:理想课堂三境界

教育新理念:理想课堂三境界

教育新理念:理想课堂三境界课堂之于教师,犹如田野之于农人、舞台之于演员,但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如何上好一堂课?这成为不少教师心头挥之不去的疑问。

一堂理想的课堂三重境界,能一解教师心头之惑。

理想课堂三境界即:一是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二是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三是人即是课,课即是人。

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

理想课堂三重境界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也这正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寻找到的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模式。

事实上,自古至今,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但缺乏一个公认的课堂结构,一个可以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反思课堂、讨论课堂的结构。

正是因为这一公共课堂话语的缺失,在课堂评议时,参与者往往自说自话,用不同的词典解释同一堂课,最终无法通过有效的对话,达成共识。

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这里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可以朗读出来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

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

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

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

1.品味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命力所在课堂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艺术、教学艺术、教学情感等都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趣、思维状态、学习效果等都在课堂中展示。

因此,研究课堂、聚焦课堂、品味课堂是教师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2.课堂教学,学校要建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机制是管理的保障。

要真正实现有效管理、有效教学、学校持续发展,没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机制是难以实现的,即使有也不会持久性的。

语文教学论文:理想中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论文:理想中的语文课堂

理想中的语文课堂《语文课程标准》(实习稿)的制订,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笔者试就什么是理想的语文课堂,作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充满“爱意”的课堂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的课堂。

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了“爱意”,课堂就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存在着尊重与理解,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让我们看看这样一则案例: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指导学生读童话《小稻秧脱险记》中杂草被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这句话时,一学生读的声音很大,于老师笑着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产品。

”说完,朝学生做了个喷洒动作,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学生的紧张消除了,精神放松了,对如何读好课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了。

我想,如果没有师生间的“爱意”作为基础,是不会有如此效果的。

二、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富有“诗意”的课堂课堂应该富有“诗意”,语文课堂更应如此。

什么是诗意?怎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这真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味道。

我想,那种将一篇文章嚼烂了喂给学生的课堂肯定不是诗意的课堂;那种满堂问答的课堂也一定不是诗意的课堂。

只有那种将课文作为一个载体,师生的思想时而在上面栖息,时而又畅游四方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只有那种充满了“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只有那种师生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忽然发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也只有那种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字里行间“悟读”出独特感受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

成都市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很难忘怀这样一节课:“窗外,银杏树金色的叶子在寒风中顽强地燃烧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室内,我在给学生朗读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的心灵正和路遥高洁的灵魂一起激荡。

理想课堂的六个度

理想课堂的六个度
的愿望 。 二 、 理 想 的课 堂 , 师 生 间 有
是参 与度——学 生主 动积
极参与 。 二 是亲 和度——师生 平 等合
作交流 。 三 是 自由 度 — — 课 堂 宽 松 和
准 ,了解教 学资源 预设 的 目的和
功 能 ,同 时 也 要 结 合 自己 的经
验 、认 识 以 及 具 体 的 教 学 情 境 对
性 高了 ,兴 趣浓 了 ,思维也 就活 跃 ;还 可 以在 教 学 中操作 实 践 ,
学资 源的整合 ,实际 上是通 过对 教学 资源的 正确 解读 ,理解课 程
意 义 的 过 程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教
( 作 者单位 :甘 肃省 通 渭县 文 庙街
J 、 学)
让 学 生充 分使 用 学具 ,在 拼 拼 、
折折 、剪剪 、画画 、量量 的操作
学 生在新 旧知识 的联 系点上 下功 夫 ,克 服 学 生 对 新 课 “ 望 而 生
畏 ”的心理 ,引导学 生运用 有关 旧知 去 进 行 新 知 的探 求 ,这 样 的 教 学 情 境 能 让 学 生 尝 到 自己 “ 摘 苹 果 ” 的 甜 头 ,学 生 学 习 的 积 极
的见地 的 自由的场所 。理想课 堂
愉快 的情 感沟通 与智 慧交流 。课 堂 上 可 能 是 愉 悦 、欢 乐 和合 作 的 ,也可 能是 紧张 、沉 默和不 快 的。 “ 情 不 通则 理 不得 ” ,良好
资源 进行 取舍 和 调整 。 “ 对话” 是 师生 、课 程资源 三者之 间的相
互对话 。
谐 自然 。 四是整 合度——知识 方 法能
中获取 知识 ,这种 情 境 的创设 , 能极 大 调 动学 生学 习的 主动性 ;

理想课堂中的“三声”

理想课堂中的“三声”

理想课堂中的“三声”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

课堂“火药”味太浓。

课堂上教师老绷着脸,想用严厉来镇住学生。

有时课堂上会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哭声(不是感动)。

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只会停滞或低效。

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

我认为,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

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但这笑声,应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高度体现,决非为了笑而笑,庸俗的搞笑,课堂是活跃了,收效却没了,学生的笑应源于教学内容,是一种会心的笑,豁然的笑。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习惯于做“纠错”的工作(这也是必要的), 教学中经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声”。

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如果没有错,那就不需要教学了。

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

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要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要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

这样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学没有特点,少有亮点。

有的教师只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对某些知识是必需的),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枯燥感”,学习缺乏激情。

理想课堂的愿景

理想课堂的愿景

理想课堂的愿景我心中的理想课堂一、引言课堂,是每一个学生求知探索的起点,是知识传递与智慧碰撞的圣地。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课堂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在我心中,理想课堂应是一个充满活力、创新与实践并存的空间,是知识与能力共融的殿堂。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二、主题介绍我心中的理想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的引导为辅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教师则是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三、论证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理想课堂中,知识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传统课堂上,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而在理想课堂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践操作。

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物理课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理想课堂还应注重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前沿科技、探讨社会热点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思考知识的价值和应用。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论证二:师生互动与沟通理想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

而在理想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应发生转变。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问题。

学生则应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参与者,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理想课堂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近年来,XXXX学校大力推进自创的“学导思练”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善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扩大了学生的参与 1 面,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大面积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与过去的课堂教学相比有了质的跨越,但经过对至佳课堂现状的仔细考量,笔者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这样的课堂就是理想的课堂吗?笔者认为,绝对理想的课堂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现阶段,我们要创设一个相对理想的课堂就必须实现从教师掌控课堂到学生主宰课堂的根本转变。

纵观目前国内众多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学习的创新课堂多是效法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和方略,它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以团体的成绩为课堂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它是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但是,这种学习方式仍然是教师在课堂里起掌控作用,整个课堂进程由教师设计,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方案去执行。

近期风靡一时的“反转课堂”、“慕课(MOOC)”却是一种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使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权又得到了一次扩大。

笔者以为无论是“先学后教”,还是“无师课堂” 无论是边学边用,学以致用,还是边用边学,在使用中学,都是基于问题的学习。

这种学习不仅包含了经验的获得,也包含了经验的使用,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也强调了学习的动机。

学习的目的在于使用,并在使用中精进和完善所学。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笔者设想,理想的课堂是否应该是这样的。

以一个单元(章节)或者一节课为例,课堂学习的进程可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前置学习前置学习是学习起点的前移,即学生先进行个性化的自学,将学习任务提前。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前置学习可在课外进行,也可在课内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这样的十年新课改,教学理念和思想得到更新与解放,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变革创新。

无数智慧又勤奋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理性反思,主动探索,大胆实践,执著于自己心中的理想教学,或是民主平等地对话,或是一石激浪地点拨,或是曲径通幽地引领,或是慧心独具地生成,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与魅力,将课堂教学提升到文化艺术的高度,成为了教学名师,学科专家。

他们把教学内化成一种尊严,把课堂积累成一种骄傲,激励着更多地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奋力前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

教育就是要面对生命的发展,除了要像农业一样要关注生命,细心耕耘,呵护有加外,还要注意生态发展。

教学亦如此。

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感悟和对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的涉猎,笔者认为,理想的教学应该是生态化的,应该有天的辽阔、风的和畅、山的巍峨、水的灵动、云的变幻和地的厚实,理想的教学就如同把人领入优美的大自然,让人思想得到启迪,性灵获得陶冶,见闻实现增长,置身其中,快乐无穷。

理想的教学要有天的辽阔。

叶澜教授在对有效教学进行阐述时曾指出,激活思维是激活课堂的本质要求。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之一不是只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学习的能力,即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理想的教学应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唤起学生内心对成长和发展的渴望,通过教学将学生的潜能变成其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自我力量。

由一
朵花到一座花园,由一棵树到一片森林,由一滴水到一条溪流。

教师不能只为了教而教,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不能将学生圈在传授知识的桎梏里。

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兴趣,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展相联系,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走,去跑,去飞。

理想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给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他们自己去感受、测量天的辽阔。

理想的教学要有风的和畅。

教学是一种交往,这种交往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平等、民主的相处。

教学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单方面的,不是指令性的,需要教师尊重,倾听。

交往意味着交往双方均有独立的人格,对话意味着对话的双方都有诉说的权力。

所以,理想的教学师生关系一定是互动的,民主的,平等的;课堂氛围一定是和谐的、开放的,愉悦的,就像春风拂面,惠风和畅。

在教学中,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互接纳,形成师生真诚的情感关系,教师高度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者李瑾瑜认为: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卑之分。

在理想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可以既作为人,又作为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地、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与价值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

平等、真诚、民主、开放是交往与对话的条件,也是交往与对话的一个目标,高高在上的老师,怎能听到学生真情的呼唤?凛冽的寒风下,谁会敞开自
己的心扉?因此,理想的教学要有风的和畅。

理想的教学要有山的巍峨。

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操作行为,而是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蕴含其中。

如果教学只是一种简单的操作性行为,那完全可以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来替代教师。

没有爱,没有真诚,没有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终极关怀,任何模式、任何方法都可能被异化成灌输知识的工具。

叶澜授曾大声疾呼: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学以人的培养为目标,只有使学生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我们的教学才真正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

教学是教师展示自己丰富、独特、完美的个性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世界丰富、纯洁、深邃的过程。

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和交往的过程,更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教师要引领学生感知人类的智慧之美——科学美、艺术美和人性美,教师要在教学中展现自己的人格之美,做经师,更做人师。

高山仰止,所以,理想的教学要有山的巍峨。

理想的教学要有水的灵动。

教学要讲究返璞归真,水到渠成。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是指苦苦思索而未果,“悱”是指想表达却力不从心,言不及义,于“愤”处启,于“悱”时发,这就是教学所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

古语云:预则立,变则通。

我们的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

实际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要及时、准确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学的精彩往往体
现在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因势利导,精点妙引,将学生领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教师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灵活应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点拨引导,实则举重若轻,匠心独运,是在深刻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基础上的精彩。

理想的教学就应该左右逢源,随物赋形,具有水的灵动。

理想的教学要有云的变幻。

近年来,随着教学思想的转变,很多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自学指导模式,目标导控模式等在教学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然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环境不断在发生变化,学生的思维特点,知识基础,教材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学时就不能局囿于一种模式。

没有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教师的上课就容易成为“教教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教学就难免机械、刻板和程式化。

好的模式要运用,好的方法要继承,但课型创新,教法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是毋庸置疑的。

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很有示范性。

他将阅读课分为朗读课型、学法指导课型、文学欣赏课型、阅读实践课、语文活动课、增容阅读课、技能训练课、独立阅读课、思维训练课、探究性学习课等;将初中语文积累教育课分成朗读课、吟读课、演读课、诵读课、练读课、理读课、说读课、写读课、联读课、比读课、插读课、扩读课等。

学生上这样的课还会感到单调乏味吗?试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步骤学生早已司空见惯,你说上句他知道下句,课堂教学无波澜无变化,学生怎
会有高昂的热情与强烈的兴趣?云的美丽在于它变幻莫测,千姿百态,教学也应该富于变化,保持一种必要的新鲜感,让学生满怀期待,喜欢课堂,迷恋课堂,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因此,理想的教学要有云的变幻。

理想的教学要有地的厚实。

教学要实实在在,不能哗众取宠,不能为了手段而手段,为了模式而模式,教学要让学生有所得,使学生知识,方法,情感态度有所收获。

这是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课改强调要注重双基,能力为重。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要“扎实、充实”。

一堂课要看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

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锻炼了的能力,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这样的课就是扎实、充实的课。

教学要有意义,要有实效,不能沉醉于表面的热闹与繁华,不能让学生虚飘飘荡在半空。

教学的情怀需要浪漫和诗意,但教育理念、思想不是空中楼阁,不是供在象牙塔里的圣物,它要落地生根才能开花结果。

所以,理想的教学要有地的厚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