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

合集下载

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的研究.

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的研究.

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的研究牙根吸收是伴随正畸治疗的常见医源性并发症之一。

正畸治疗或多或少会引起根吸收,明显的根吸收使牙根缩短影响牙齿的稳定和功能。

随着正畸矫治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根吸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都试图揭示影响根吸收的诸多因素,并对这一现象进行预测。

然而对于正畸治疗中根吸收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组织学研究显示较高的发生率而临床研究结果变异范围较大。

通常认为与个体遗传因素、患者全身情况、局部解剖因素以及矫治力系统和牙齿移动情况有关[1]。

目前大量的文献是关于前牙(尤其是上前牙)的根吸收的研究,很少有关于后牙根吸收的报道,本文通过对比正畸治疗前后的曲面断层片来研究正畸治疗对后牙牙根长度的影响,并试图探讨牙根发育程度及性别、拔牙与否对根吸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同一医师的完成病例56例,选择标准如下:(1)治疗前牙列完整(除外第三磨牙)。

(2)治疗方案中保留了上下第二双尖牙。

(3)所有病例以0.022″系列直丝弓矫治器完成。

(4)治疗前后由同一机器按标准投照且清晰可辨的曲面断层片。

(5)唇腭裂或需要正颌手术的颅面异常者除外。

1.2 研究方法以正畸治疗前后患者曲面断层片的上下第二前磨牙为研究对象。

根据牙根发育程度将样本牙齿分为两组:A组??治疗前第二前磨牙牙根未发育完成;B组??治疗前第二前磨牙牙根已发育完成,根尖孔闭锁。

A组、B组样本牙齿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A组、B组样本牙齿分布情况(略)分别测量治疗前后曲面断层片第二双尖牙牙尖至根尖的长度,A组两者之差即为牙根继续生长量与根吸收量之和,B组两者之差为正畸治疗导致根吸收的量,其中A组测量差值取正,B组测量差值取负。

为了研究牙根发育未完成的牙齿经过正畸治疗后是否会达到正常根长度,我们对比分析了B组治疗前与A组治疗后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B组治疗前后牙根长度的差异,来探讨患者性别、年龄、拔牙与否和根吸收的关系。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mo e e l a t r s v m n p t n we e n lz d y e r a a y e b 2一I de e d n —S m p e l s an l ss R s l 1T e e n p n e t a l T e t ay i. e ut s . h r we e t t t a l r s a i i l sc y
go p 03 ) e t ci (si t fR A o h xrcin g o p05 ,ta o o e t ci :03 ) a tr ro ru : 3 , xr t n e t e o R T frte e t t ru : 5 h tfrn n- xr t n . , nei r a o 西安 市第二 医院 1腔 E 院 : - 2 陕西 西安 7 0 32 西安市第九 医院 口腔科 ) 1 0 ;. 0
[ 摘要] 目的: 研究正畸治疗 中牙根吸收的影 响因素。方法 : 选择 临床上经过正畸治疗且有治疗前后清晰可辨的牙科锥形柬 c 随机 T
(o eb a o p t d tm g a h , B T 的 1 3 c n em cm u e o o r p yC C ) 6 例患者 。通过测量年龄、 性别、 减数 与否 、 部位, 以及 牙齿移动方式对于正畸治疗 后平 均根吸收值 (o tr s r to f e ra m n ,R T 的影响 , ro e o p in a t r te te tR A ) 并进行统计 学分析 , 探讨正畸治疗中造成牙根吸收的影响因 素。结果: ①成人组 R A RT均值为 0 4 , . 5 儿童组为 0 3 , . 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0 0 )②男性组 R A 均值为 0 3 , P .5; RT . 6女性组为 0 3 , .7

牙齿正畸时的骨吸收原理

牙齿正畸时的骨吸收原理

牙齿正畸时的骨吸收原理
牙齿正畸时的骨吸收原理指的是牙齿移动时,骨质产生吸收现象的过程。

在正畸治疗中,以牙齿移动为基础,通过调整张力大小和方向,使牙齿向所期望的位置移动。

这个过程中,局部的压力和张力会刺激牙根周围的骨质,从而引起骨吸收和骨形成。

牙齿移动时,骨吸收主要由多核细胞群(osteoclasts)完成,这是一种特殊的多核细胞,主要负责吸收骨质。

当吸收的需要大于形成时,就会形成骨质吸收,从而达到牙齿移动的效果。

随着治疗的进行,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会发生改变,导致牙齿的位置改变,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正畸效果。

在正畸治疗中,掌握骨吸收的原理至关重要,只有恰当地控制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才能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并避免出现不利影响。

口腔正畸治疗后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李瑶

口腔正畸治疗后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李瑶

口腔正畸治疗后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李瑶发布时间:2023-06-23T07:42:11.80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7期作者:李瑶[导读] 目的:分析影响正畸治疗发生牙根吸收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牙根吸收程度分为无牙根吸收组(n=49)和牙根吸收组(n=1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正畸治疗发生牙根吸收的因素。

结果:60例正畸治疗患者中,有临床意义的牙根吸收为11例,占18.33%。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牙根吸收组正畸拔牙、应用传统托槽、牙根弯曲和牙齿移动量大的比例高于无牙根吸收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别、年龄、正畸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绵竹市口腔病防治所四川省德阳市 618200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正畸治疗发生牙根吸收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牙根吸收程度分为无牙根吸收组(n=49)和牙根吸收组(n=1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正畸治疗发生牙根吸收的因素。

结果:60例正畸治疗患者中,有临床意义的牙根吸收为11例,占18.33%。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牙根吸收组正畸拔牙、应用传统托槽、牙根弯曲和牙齿移动量大的比例高于无牙根吸收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别、年龄、正畸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正畸;牙根吸收;托槽矫正;牙根弯曲;拔牙矫正。

牙根内吸收是由破牙本质细胞活动引起的根管内牙本质缺失的病理性过程。

由于其发病具有隐匿性,发现时往往已形成较大病损。

研究表明,在正畸治疗过程中,27.8%的患者牙齿出现了有临床意义的牙根吸收,其中6.5%的患者出现严重的牙根吸收[1]。

牙根吸收降低了牙齿的冠根比及牙齿稳定性,进行性牙根吸收还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的研究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的研究
august2011vo19no24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的研究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山东济南250012摘要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真正的病因和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从近几年的研究情况着手对影响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生物因素和机械因素两方面作一综述
3 ・文献综 述 ・ 6
【] 张 春丽 . 芪注 射液 治疗 高脂 血症 的疗 效 观察 [ _ 中医药 现 6 黄 J 中国 ]
代 远程 教 育, 0,( ) 5 712 . 2 8 1 : 2 —5 8 0 621 [] 吕越 , 7 张丽 萍 . 芪 煎 剂 降 脂 作 用 实验 研 究 [] 黄 J. 时珍 国 医 国药 ,
A gs2 1, o9N . uut0 V 1, o2 1 . 4
正 畸治疗 中牙根吸收影 响因素 的研究
贾淑 霞 张 静 王 咏 刘 东旭
( 山东大学 口腔 医学 院正 畸科 ,山东 济南 2 0 1 5 0 2)
【 要 】 牙根 吸 收是 正畸 治 疗 中常 见 的并 发症 之一 ,但 真 正 的病 因和 确 切发 病机 制 目前 尚不 十 分清 楚 ,本 文从近 几年 的研 究情 况 着手 对影 摘 响 正畸 治 疗 中牙根 吸 收的 生物 因素和 机械 因素 两方 面作一 综 述 。 【 键 词】 正 畸 ;牙根吸 收 ;正 畸 治疗 ;根 尖吸 收 ;影响 因素 关
正 畸引起 的炎性 牙根 吸收是正 畸治 疗的不 良反应之一 ,有些没 有 进 行正 畸治疗 的患者 也会发生不 同程度 的牙根 吸收 。这种 牙根吸收 与 其 他形 式的牙 根吸收不 同 。正 畸引起 的牙根吸收是无 菌的 ,局部 的 炎 症 ,是 复杂 的并且有其 特征性 的炎性症 状 。 吸收发生在牙 根尖和 】

口腔正畸治疗后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

口腔正畸治疗后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

口腔正畸治疗后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后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正畸治疗结束后牙根吸收程度分为无牙根吸收(n=49)和牙根吸收组(n=1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后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11例发生有临床意义的牙根吸收,占18.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牙根吸收组中存在减数拔牙、应用直丝弓矫治器以及牙齿压低移动的占比均高于无牙根吸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正畸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数拔牙、直丝弓矫治器以及牙齿压低移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更易发生牙根吸收。【关键词】口腔正畸;牙根吸收;直丝弓矫治;牙齿压低;减数拔牙有研究表明,在正畸治疗过程中,13.8%的上切牙及27.8%的患者发生有临床意义的根吸收,2%的上切牙及6.5%的患者发生了严重根吸收。牙根吸收的主要危害在于可使牙齿的冠根比例减小、稳定性降低,进行性的牙根吸收还可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故积极探索口腔正畸治疗中患者牙根吸收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口腔正畸矫治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治疗前拍摄CBCT显示无牙根吸收;可配合定期到院接受复查及随访;2023年2月前完成口腔正畸矫治;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明显牙体牙周疾病者;有颞下颌关节病史者;合并代谢或系统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3~18岁,平均(14.19±1.21)岁;正畸时间16~25个月,平均(20.14±3.15)个月。1.2方法采用本院自制量表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内容包括性别(男、女)、年龄(≦15岁、>15岁)、正畸时间(≦20个月、>20个月)、减数拔牙(是、否)、矫治器种类(直丝弓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过程中存在牙齿压低移动(是、否)。

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

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

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汇报人:2024-01-09•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的概述•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的诊断•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的治疗目录•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的案例分析•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的未来研究方向01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的概述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是指牙齿在受到矫治力作用后,牙根表面发生的一种生理性或病理性改变,导致牙根长度变短、外形改变的现象。

牙根吸收通常表现为根尖部或根中部局限性的凹陷或变薄,有时也可表现为全根的均匀性变短。

定义与特征特征定义发病机制正畸力对牙根的作用矫治过程中,牙齿受到矫治力的作用,牙周膜内压增高,牙根表面发生改建,牙骨质吸收,进而导致牙根吸收。

炎症反应牙周炎、牙髓炎等炎症反应可刺激牙根表面破骨细胞活性,促进牙根吸收的发生。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牙根吸收的发生有一定影响,某些基因变异可增加牙根吸收的风险。

青少年时期是牙齿移动和改建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的高发期。

年龄持续而稳定的矫治力可促进牙齿移动,但过大的矫治力可导致牙根吸收的发生。

矫治力类型与强度牙齿移动距离越长、速度越快,牙根吸收的风险越高。

牙齿移动距离与速度口腔卫生不良可引发牙周炎、牙髓炎等炎症反应,进而促进牙根吸收的发生。

口腔卫生状况影响因素02正畸治疗中后牙根吸收的诊断通过拍摄X线片,可以观察到牙根的形态和长度,以及是否存在吸收。

三维的CT扫描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牙根的吸收程度和范围。

通过测试牙髓的活力,可以判断牙根是否仍然存活。

通过观察牙齿的颜色、质地和松动度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牙根吸收。

X线检查CT扫描牙髓活力测试临床检查牙根长度减少不超过1/3,不影响牙齿功能。

轻度吸收中度吸收重度吸收牙根长度减少超过1/3但不超过2/3,可能影响牙齿功能。

牙根长度减少超过2/3,牙齿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030201牙周炎会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也可能导致牙根的吸收,但通常伴有明显的牙周袋和炎症表现。

牙根吸收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因素分析论文

牙根吸收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因素分析论文

牙根吸收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因素分析【摘要】目的了解牙根吸收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因素,以降低治疗风险。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经过24个月固定正畸治疗的64例临床病例资料,对各种牙根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吸收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正畸性牙根吸收的高危因素。

结果牙根未发育完成的牙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根吸收与发育完成者无明显差异,牙根未发育完成的牙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会继续生长,但未能达到正常长度。

结论牙根吸收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因素,与性别、解剖因素、治疗因素等与否无关,牙根吸收在正畸治疗过程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

【关键词】牙根吸收;正畸治疗;不良反应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02-01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过程中较常发生的并发症,错合畸形是由于在正畸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如解剖因素、治疗因素等引起了牙骨质的过度吸收。

根吸收范围累及至牙本质时就会影响到牙齿的正常功能。

口腔正畸是围绕正畸治疗从初诊到治疗结束的一个全过程治疗通常认为与个体遗传因素、患者全身情况、局部解剖因素以及矫治力系统和牙齿移动情况有关[1]。

选取我院2010年经过24个月固定正畸治疗的64例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过24个月固定正畸治疗的64例临床病例资料中男性23例,年龄11-16岁18例,平均年龄12.7岁,17-40岁5例,平均年龄22.8岁;女性41例,其中11-16岁34例,平均年龄12.6岁,17-40岁7例,平均年龄23.5岁。

1.2 治疗方法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矫治34例、采用mbt直丝弓技术矫治9例、采用功能性矫治12例、采用美观陶瓷直丝弓托槽矫治9例。

对于美观要求较高的成人患者,可建议使用美观的陶瓷托槽进行矫治[2]。

正畸治疗时多用弱而间断的矫治力;避免过大的持续力,矫治时间尽量缩短,尽力避免牙的倾斜移动及压低。

若发现牙根吸收超过根长1/4时,暂时中断治疗,改变原治疗方案,避免根吸收严重化。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根尖外吸收(EARR)是一种永久性/不可逆的牙根根尖部分的损失,是一个生理性或病理性的过程。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中常见的医源性并发症,是"正畸引起的炎症性牙根吸收"(OIIRR)。

本文就正畸治疗中易引起牙根吸收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减少正畸治疗中的牙根吸收。

关键词:正畸治疗;牙根吸收;治疗因素;个体因素在正畸治疗期间,施加机械力来移动牙齿,导致无菌性炎症反应,是OIIRR 的生物学基础[1]。

当正畸压力超过牙周毛细血管压力时,由于牙周韧带塌陷和局部失去血液供应,发生缺血坏死。

这导致了牙根外层保护层的退化。

因此,由于前牙及成牙骨质细胞形成层的丧失,破骨细胞被激活,在积极清除坏死组织的过程中,牙根发生吸收[2]。

因此,当超过牙骨质的修复能力时,牙本质被暴露出来,导致根部结构不可逆的损失。

由于正畸治疗通常与成牙骨质细胞区域的形成有关,所以大多数正畸患者的OIIRR是可以预见的。

一、影像学对牙根吸收的评估EARR的检测既可以在组织学上使用显微镜调查,也可以在临床上使用二维(2D)x射线摄影或三维(CBCT)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然而,由于牙根吸收的三维性质,三维成像比二维方法更准确和可靠。

测量牙根吸收的方法通常包括使用评分系统的主观评估,牙根长度和牙根比率的线性测量,以及使用计算机软件的数字重建。

尽管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OIIRR由多因素造成,基本上可以分为治疗相关因素和患者相关因素。

治疗相关因素包括治疗时间、矫治器类型、施力的类型和程度、牙齿移动的类型、根尖移位量、皮质切除术、低水平激光治疗和超声波治疗。

而患者相关因素则包括遗传倾向、生物因素、系统性因素和药物、年龄、性别、种族、牙根形态、错位类型、以前的创伤或牙根吸收史以及牙髓治疗。

二、OIIRR和治疗相关因素研究表明,牙根吸收的发生率、流行率和严重程度随着固定装置正畸治疗而增加[3]。

由于正畸牙齿移动的机制,所施加的压力导致牙周韧带因失去血液供应而缺血坏死并形成透明化区[4]。

正畸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

正畸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

正畸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任亚敏1王亚楠1陈劲宏1郭人铭1刘晗哲2崔淑霞1*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畸科河南郑州450000;2.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目的:研究固定矫治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和相关因素分析㊂方法:选取96例均在正畸固定矫治前已完善口内根管治疗患牙的患者,利用正畸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 T(c o n e b e a m c o m p u t e r t o m o g r a p h y,C B C T),测量矫治后牙根吸收长度,分析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㊂结果:①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的牙根吸收量较对侧同名活髓牙有所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性别不是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P>0.05);③年龄是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P<0.05),成人发生根吸收的风险较儿童大;④牙位是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P<0.001),前牙发生根吸收的风险较后牙大㊂结论: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较活髓牙发生牙根吸收的风险低,年龄和牙位是根管治疗牙在固定正畸治疗后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㊂[关键词]根管治疗;正畸治疗;牙根吸收;锥形束C T[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 7651(2020)05 0459 03[d o i]10.13701/j.c n k i.k q y x y j.2020.05.013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o n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o f R o o t C a n a l T h e r a p y.R E N Y a m i n1,WA N G Y a n a n1,C H E N J i n h o n g1,G U O R e n m i n g1,L I U H a n z h e2,C U I S h u x i a1*.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r t h o d o n t i c s,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Z h e n g z h o u450000,C h i n a;2.H 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K a i f e n g 475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T o s t u d y t h e e f f e c t o f f i x e d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o n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a f t e r r o o t c a n a l t h e r a p y a n d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M e t h o d s:96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o m p l e t e i n t r a o r a l r o o t c a n a l t r e a t m e n t b e f o r e o r t h o d o n t i c f i x e d t r e a t-m e n t w e r e s e l e c t e d.C o n e b e a m 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C B C T)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w a s u s e d t o m e a s u r e t h e l e n g t h o f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a f t e r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f a c t o r s o f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o n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R e s u l t s:A f t e r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t h e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o f r o o t c a n a l t h e r a p y t e e t h w a s l e s s t h a n t h a t o f c o n t r a l a t e r a l l i v i n g p u l p t e e t h o f t h e s a m e n a m e(P<0.001).G e n d e r w a s n o t a f a c t o r i n f l u e n-c i n g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i n r o o t c a n a l t h e r a p y a f t e r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P 0.05).A g e w a s a f a c t o r i n f l u e n c i n g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i n r o o t c a n a l t h e r a p y a f t e r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P<0.05).T h e r i s k o f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i n a d u l t s w a s g r e a t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c h i l d r e n.D e n t a l p o s i t i o n w a s a f a c t o r i n f l u e n c i n g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i n r o o t c a n a l t h e r a p y a f t e r o r-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P<0.001).A n d t h e r i s k o f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i n a n t e r i o r t e e t h w a s g r e a t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p o s t e r i o r t e e t h.C o n c l u s i o n:T h e r i s k o f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i n r o o t c a n a l t h e r a p y t e e t h i s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c o n t r a l a t e r a l l i v i n g p u l p t e e t h.A g e a n d t o o t h p o s i t i o n a r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i n r o o t c a n a l t h e r a p y t e e t h a f t e r f i x e d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K e y w o r d s]r o o t c a n a l t h e r a p y;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a p i c a l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c o n e b e a m c o m p u t e r t o m o-g r a p h y牙根吸收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反应,为口腔正畸治疗结束后的常见并发症[1-2],临床表现一般为X 片上显示患者的牙根尖端变圆钝或者变短㊂虽然大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1503129)作者简介任亚敏(1994~),女,河南人,硕士在读,主要从事口腔正畸临床研究㊂*通信作者崔淑霞,E-m a i l:c u i-s h u x i a@163.c o m 部分牙根吸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不会危及到牙齿及口腔的健康,但严重的牙根吸收会导致患者的牙齿出现松动甚至脱落㊂近年来,由于正畸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患者口内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其中,根管治疗术后的患牙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㊂因此,正畸治疗后患者的根管治疗牙发生牙根吸的风险受到了许多口腔医生的关注㊂本文就正畸治疗患954口腔医学研究2020年5月第36卷第5期者根管治疗牙与自身对侧同名活髓牙牙根长度变化进行对比以及患者的性别㊁年龄和牙位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影响根管治疗术后患牙在正畸过程中发生牙根吸收的因素㊂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取本院口腔正畸科2015~2019年就诊的96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51例㊂年龄16岁以下(儿童组)53例,平均年龄13.8岁;年龄超过16岁的患者(成人组)有43例,平均年龄25.2岁㊂选取根管治疗术后牙齿96颗,其中前牙55颗,包括中切牙25颗㊁侧切牙21颗㊁尖牙9颗;后牙41颗,包括第二前磨牙15颗㊁第一磨牙16颗㊁第二磨牙10颗㊂正畸疗程16~35个月,平均25.36个月㊂病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知情同意,有完整的病历资料;②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拍摄清晰的C B C T,均由同一部机器(K a V o3D e X a m,扫描时间26.9s,3D e x a m,美国K a V o公司)拍摄;③治疗方案均为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④根管治疗牙(实验组,根管治疗均为热牙胶充填技术+A H-P l u s)和对侧同名活髓牙(对照组)矫治前牙根形态均正常;⑤根管治疗术后牙齿根尖片均显示根管治疗已完善,根尖周组织无暗影;⑥排除正畸正颌联合治疗㊁唇腭裂术后正畸治疗者㊂1.2研究方法牙根吸收量测定:调取每位患者在矫治开始前及矫治完成时的C B C T影像,导入I n v i-v o5.2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调整影像至矢状面使其通过受测牙的牙体长轴,在此平面测量牙齿长度㊂参考C a s t r o等[3]学者的方法,切缘或牙尖至根尖的最大直线长度为牙齿长度,牙根吸收量为正畸治疗前后牙齿长度之差㊂所有的测量均由同一名研究者完成,每颗牙齿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㊂前牙测量方法见图1,后牙测量方法见图2㊂1.3统计学分析应用S P S 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 xʃ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根管治疗牙与对侧同名活髓牙牙根吸收量比较正畸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牙根均有轻微吸收㊂实验组的前牙及后牙牙根平均吸收量分别为(0.92ʃ0.29)mm㊁(0.59ʃ0.17)mm,对照组的前牙及后牙牙根平均吸收量分别为(1.09ʃ0.25)mm㊁(0.79ʃ0.17)mm㊂本研究中正畸治疗前后患者的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量较对侧同名活髓牙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㊂1a:轴位;1b:冠状位;1c:矢状位;1d:三维重建㊂a:21根尖;b:21切缘;h1:a b之间的距离即牙齿长度图1I n v i v o5.2形成的C B C T图像界面及前牙牙根长度测量项目F i g.1 C B C T v i e w o n I n v i v o5.2a n d r o o t l e n g t h m e a s u r e m e n t p r o-j e c t o f a n t e r i o r t e e t h.2a:轴位;2b:冠状位;2c:矢状位㊂c:15颊根根尖;d:15颊尖;e:15舌根根尖;f:15舌尖;h2:c d之间的距离即颊根长度;h3:e f之间的距离即舌根长度图2I n v i v o5.2形成的C B C T图像界面及后牙牙根长度测量项目F i g.2 C B C T v i e w o n I n v i v o5.2a n d r o o t l e n g t h m e a s u r e m e n t p r o-j e c t o f p o s t e r i o r t e e t h.2.2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影响因素分析比较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量,发现男性与女性牙根平均吸收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儿童与成人牙根平均吸收量以及前牙与后牙牙根平均吸收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3讨论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检测牙根吸收情况的方法有口腔曲面断层片㊁根尖片和C B C T㊂但是曲面断层片和根尖片是二维图像,会因拍摄角度的改变而使获取的影像存在失真㊁伪影及重叠等缺点,从而使结果不准确㊂C B C T获取的是三维图像,具有空间分辩率高㊁测量精度高㊁伪影少等优点,可以通过轴位㊁冠状位和矢状位不同的层面在图像中准确定点,且每次定点重复性好,误差小[4],可以避免因牙齿倾064J o u r n a l o f O r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M a y2020,V o l.36,N o.5表1正畸患者的性别㊁年龄及牙位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T a b.1 E f f e c t s o f g e n d e r,a g e,a n d t o o t h p o s i t i o n o f o r t h o d o n t i c p a t i e n t s o n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o f r o o t c a n a l xʃs影响因素类别例数牙根吸收量/mm t值P值性别男450.79ʃ0.32女510.76ʃ0.280.4980.620年龄儿童530.71ʃ0.22成人430.86ʃ0.362.6280.010牙位前牙550.92ʃ0.29后牙410.59ʃ0.176.385<0.001斜和投射角度变化等引起的牙齿长度变化,能更加精确的反映牙齿长度,因而C B C T在牙根吸收的研究方面应用也越来越广泛㊂临床发现牙齿根尖部位的钙化程度与牙根吸收程度有很大关系,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牙骨质的钙化程度会明显增高,从而使得牙齿密度和硬度都显著增高,因此,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较活髓牙耐受牙根吸收[5]㊂关于正畸导致的牙根吸收,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6]:破骨细胞分泌的酸性物质对无机晶体进行细胞外脱矿,而且这一过程发生在有机质的吸收之前㊂破骨细胞能够通过皱褶缘上的质子泵释放酸和质子进入细胞外吸收间隙,在皱褶缘的周围包绕了一层明带使牙根吸收区域形成一个封闭的酸性环境,这种酸性环境加快了牙体无机质的脱矿㊂对于根管治疗牙而言,其根尖区根管糊剂内含有大量的弱碱性成分,这对于促进牙根吸收的酸性环境起着缓冲作用,从而能够控制牙根吸收㊂因此,对于牙髓炎㊁根尖周炎等患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非常重要,在正畸过程中可显著减缓牙根吸收㊂以往关于正畸治疗后活髓牙牙根吸收相关因素的研究有很多,其中年龄㊁性别㊁牙位㊁疗程以及拔牙与否等与牙根吸收关联较大㊂目前对正畸治疗前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尚少,本文发现年龄和牙位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而性别无显著性差异㊂性别方面与多数正畸治疗前后活髓牙牙根吸收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不同性别的正畸患者间牙根吸收没有差别[7],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女性正畸患者发生牙根吸收的风险大于男性[8],而P r e o t e a s a[9]研究结果表明男性正畸患者牙根吸收发生率大于女性㊂成人根管治疗牙牙根平均吸收量高于儿童,表明患者年龄越大,牙根吸收的风险也越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膜变窄,牙槽骨密度变大,这些都会导致牙根周围血管受压从而导致血流量减少,最终使牙骨质再生能力减弱㊂有研究表明,正畸治疗时根尖孔闭合的牙根较未闭合牙根发生根吸收的风险大[10]㊂本研究选取的病例均为拔牙病例,牙齿减数后,患者前牙内收需较长距离的移动,而且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讲,前牙根尖部的近远中存在骨皮质,而后牙区的骨皮质主要位于牙齿的颊舌侧,正畸过程中牙齿多为近远中方向移动,所以在牙齿移动过程中前牙较后牙容易贴近骨皮质,因此前牙更易发生牙根吸收㊂综上所述,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量较活髓牙少,年龄和牙位是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㊂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增加更多的影响因素,比如牙齿移动方式等,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将切牙㊁尖牙㊁前磨牙和磨牙等牙位分开进行统计,从而得出更加全面的研究结果㊂参考文献[1]王玉兰,王铁军,柳忠豪.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2017,25(1):49-51.[2] E l h a d d a o u i R,B e n y a h i a H,A z e r o u a l M F,e t a l.R e s o r p t i o no f m a x i l l a r y i n c i s o r s a f t e r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c l i n i c a l s t u d yo f r i s k f a c t o r s[J].I n t O r t h o d,2016,14(1):48-64. [3] C a s t r o I O,A l e n c a r A H,V a l l a d a r e s-N e t o J,e t a l.A p i c a l r o o tr e s o r p t i o n d u e t o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d e t e c t e d b y c o n eb e a mc o m p u t ed t o m o g r a p h y[J].A n g le o r t h o d,2013,83(2):196-203.[4]王建新,刘敏,赵磊,等.成人安氏Ⅱ类患者上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的C B C T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8,34(10):1112-1116.[5]张咏梅,刘文佳,郑苍尚,等.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原因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13,25(2):222-224.[6] O s h i r o T,S h i b a s a k i Y,M a r t i n T J,e t a l.I mm u n o l o c a l i z a t i o no f v a c u o l a r-t y p e H+-A T P a s e,c a t h e p s i n K,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t e i n a s e-9,a n d r e c e p t o r a c t i v a t o r o f N F k a p p aβl i g a n d i n o d o n-t o c l a s t s d u r i n g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o f h u m a n d e c i d u-o u s t e e t h[J].A n a t R e c,2001,264(3):305-311.[7] C a s t r o I,V a l l a d a r e s-N e t o J,E s t r e l a C.C o n t r i b u t i o n o f c o n eb e a mc o m p u t ed t o m o g r a p h y t o t he d e t e c t i o n of a p i c a l r o o t r e-s o r p t i o n a f t e r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i n r o o t-f i l l e d a n d v i t a lt e e t h[J].A n g l e O r t h o d,2015,85(5):771-776.[8]J a c o b s C,G e b h a r d t P F,J a c o b s V,e t a l.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t r e a t-m e n t t i m e a n d e x t r a c t i o n r a t e d u r i n g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w i t h s e l f-l i g a t i n g a n d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b r a c k e t s[J].H e a d F a c eM e d,2014,23(10):2.[9] P r e o t e a s a C T,I o n e s c u E,P r e o t e a s a E,e t a l.O r t h o d o n t i c a l l y i n-d u ce d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c o r r e l a t e d w i t h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J].R o m J M o r p h o l E m b r y o l,2009,50(2):257-262. [10] M a ués C P,d o N a s c i m e n t o R R,V i l e l l a O d e V.S e v e r e r o o t r e-s o r p t i o n r e s u l t i n g f r o m o r t h o d o n t i c t r e a t m e n t:p r e v a l e n c ea n d r i s k f a c t o r s[J].D e n t a l P r e s s J O r t h o d,2015,20(1):52. [收稿日期:2019-08-21](本文编辑李四群)164口腔医学研究2020年5月第36卷第5期。

正畸治疗患者牙根吸收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正畸治疗患者牙根吸收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0 . 5 4 , 后牙的均值为 0 . 2 9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选取 2 0 0 9年 1 0月 至 2 0 1 2年 1 0月 0 . 0 5 ) ; 牙 齿整 体移 动患 者 的平 均根 吸收值 为 0 . 3 2 , 非 整体 移 动 患 者 的 均 值 为 0 . 4 6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齿 出现松 动脱 落 , 主 要是 因为患者 的牙齿 冠根 比减 少 ,
0 、 1 、 2 、 3级 。患者 的平 均根 吸收值 是 患 者 牙 根 吸收 评
分值 的总和 , 除以被评价的宗牙根数 , 得出的结果即为
平 均 根 吸收值 。
1 . 4 统计 学方 法 采 用 S P S S 1 5 . 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学
患者 的平均根 吸收值为 0 . 3 2 , 非 整体 移动患者 的均值为 0 . 4 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 正畸治疗患者 的年 龄、 部位、 减数 与否及牙齿移动方式 , 均严重影 响正 畸治疗 后患者牙根吸收 。 关键 词 正畸治疗 ; 牙根 吸收 ; 影 响因素
杨 瑾
( 包头 医学院 第一 附属 医院 口腔 科 , 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1 0 )
摘 要 目的 : 研究正 畸治疗 牙根吸收 的影 响因素。方法 : 选取正畸治疗 患者 1 0 0例 , 对患者 的性 别 、 年龄 、 部位 、 减
数与否等进行测量 , 同时 , 分析 正 畸治 疗后 牙 齿 移动 方式 对 其 平均 根 吸 收值 的 影 响。结 果 : 成人 组 平 均根 吸 收值 为 0 . 4 5 , 儿童组平 均根吸收值为 0 . 3 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男性患者 的平均 根吸收值 为 0 . 3 6 , 女 性患者 的均值 为0 . 3 7 ,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拔 牙组 患者平均根吸收值为 0 . 5 5 , 未拔牙组患者 的均值为 0 . 3 9, 差异 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患者前牙 的平均根吸收值为 0 . 5 4, 后牙 的均值为 0 . 2 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牙齿 整体移动

正畸进程中根管治疗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研究

正畸进程中根管治疗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研究

正畸进程中根管治疗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固定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方法选择正畸治疗前口腔内以完善根管治疗牙34例,利用正畸治疗前后的全口曲面断层片,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牙根形态变化,分析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影响。

结果⑴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有所增加;⑵女性发生根吸收的风险大于男性。

结论根管治疗牙在固定正畸治疗后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根吸收改变,但并不比活髓牙的风险更高。

【关键词】根管治疗根吸收近来正畸牙齿移动引起根吸收的问题受到更多正畸医师的广泛关注。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首选的方法,它是彻底清理根管内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形根管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最后严密充填根管。

接受过根管治疗的患者希望能够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齿保持健康状态,所以有必要进行根管治疗牙齿的根吸收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根管治疗牙正畸治疗前后根吸收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与自身同名牙对比,判断根管治疗牙在正畸过程中发生牙根吸收的风险,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1 资料和方法1.1入选病例标准正畸治疗前口腔内存在完善的彻底的根管治疗牙,根周膜完整清晰,根尖病变已愈合,对侧同名牙为活髓,正畸治疗前后有清晰可见的曲面断层片,入选病例共34例。

34颗根管治疗牙,前牙12例,其中上颌中切牙6例、上颌侧切牙2例、下颌切牙2例、下颌侧切牙2例;后牙22例,其中上颌第一恒磨牙10例、下颌第一恒磨牙12例;男性11例、女性23例。

1.2研究内容测量根充牙正畸治疗前后根吸收的状态,根吸收程度,分别测量根充牙和对侧同名活髓牙在正畸治疗前后根吸收程度的改变,比较双侧改变的差异,并区分前后牙作比较。

上述结果统计分析。

2 结果正畸治疗后根吸收程度有加重的趋势,但没发现正畸治疗后严重根吸收,女性发生根吸收的风险高于男性,比较根充牙和同名对侧活髓牙正畸治疗前后根吸收改变无显著差异。

3 讨论根吸收的研究大部分是通过曲面断层片,头颅定位侧位片,平行投照根尖片完成的。

正畸治疗致前牙牙根吸收相关因素临床研究

正畸治疗致前牙牙根吸收相关因素临床研究
研 究 结果 一致 ~ 1 。
1 4 j K a l e y J , P h i l l i p s C . F a c t o r s r e l a t e d t o r o o t r e s o r p t i o n i n e d g e —
吸收 评价 参照 姜若 萍等 l 自 勺 评判 标 准 : 0 度: 无 可见 的 生 率 2 8 . 2 5 %, 2度 根 吸 收 2 8牙 , 发 生率 1 . 9 6 %, 未 根 吸收 ; 1 度: 轻 度 吸收 , 根 尖 变 圆钝 模 糊或 有 毛边 ; 2 发 现有 3 度 以上 根 吸 收 。根 吸 收与 牙位 分 布情 况 见
2 1
5 6 5 4 1 0 0
5 8 6 O 2 1 00 2 0 O 1 1 O 1 0 9 6 2 4 9 2 2 4 8 8 3 0
9 9 8 4 0 4 2 8 O
6 9 . 8 0 2 8 _ 2 5 1 . 9 6 0
3 1 ( 5 ) , 5 0 — 5 1 .
[ 7 ] B i n d e r T , Z i ma T, V i t e k L _ B i o c h e m i c a l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t h e i n —
7 2 ( 2 ) : 9 0 — 9 4
2 9 8
浙江中西 医结合杂志 2 0 1 3 年第 2 3 卷第4 期
Z h e j i a n g J I T C WM( V o 1 . 2 3 N o . 4 2 0 1 3 )
正 畸治疗致前牙牙根 吸收相关 因素 临床研究
陈文英 陈伟 士 关键 词 正 畸治 疗 前 牙 牙根 吸收 庄春 燕 宁波 大学 医学 院附属 医 院 相 关 因素 宁波 3 1 5 0 0 0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胡鹏;盖兰珍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2(28)8
【摘要】正畸矫治过程中,理想的矫治状态是只有牙槽骨的吸收,没有或只有少量牙骨质吸收。

然而,实际上承受到压力的牙骨质有时也难免会出现破骨细胞(或破牙骨质细胞)而发生吸收,若压力过大或压力持续时间过长,即使有类牙骨质保护,牙根也会出现明显的吸收现象。

【总页数】3页(P1205-1207)
【作者】胡鹏;盖兰珍
【作者单位】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新疆克拉玛依834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33
【相关文献】
1.牙根吸收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因素分析 [J], 吕素莉
2.不同牙根发育阶段与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关系的临床研究 [J], 方志欣;周嫣;陈世稳;黄敏方
3.正畸治疗中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分析 [J], 阎秀林;张扬;刘奕;王燕
4.正畸治疗中牙根发育对牙根吸收影响的探讨 [J], 谭家礼;邓小芳
5.不同牙根发育阶段与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关系的临床研究 [J], 王文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患者相关影响因素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患者相关影响因素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 中无法避免 的常见并发症 ,虽然大 部分患者没有 明显 的症状 ,但发生严重 的牙根吸收会对牙齿 健康造成不 良影响 ,使牙齿 的冠根 比例减小 、稳定性下降 , 进行性 的牙根吸收还会使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控制牙根吸收
的理论基础是 了解其病因 ,因此本文对与患者本身相关的影 响因素作一综述 。 1个体遗传 易感 性 许 多研 究发现 ,正畸治疗后 能找 出牙根 吸收原 因的不到
中图分 类号 :R 7 8 3 .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8 3 7 ( 2 0 1 5 ) 0 6 . 0 2 2 2 . O 1
4牙根形态 M a s s l e r等将牙根形态分为正常、短根 、钝 根、弯根尖 和滴管状根 ,通过研究发现其中滴管状根最易发生牙根吸 收 。牙根形态异常 的牙齿在正畸治疗过程 中更容易发生牙根 吸收并且发生的严重程度更重。当然 ,也有学者认为异常牙 根形态与牙根吸收并没有 明显的相关性 。 5牙位 在 口腔 中不 同的牙位的牙齿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不同的, 按照其发生率 的大小 , 顺序如下 : 上颌 中切牙 、上颌侧 切牙、 下颌 中切牙 、下颌第一磨牙远 中根下颌第二前磨牙和上颌第 二前磨牙 。上颌 中切牙 是最容 易发生牙根 吸收 的牙位 ,这可 能是 由于对上下颌前突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时需要 内收前 牙 ,前牙移动距离 比其他牙位的牙移 动距 离大 ,牙根吸收程 度也大 。 6其他 目前很多学者认为性别 因素不是正畸治疗 中影响牙根 吸收 的关键 因素 ;错合类型的不同,牙根吸收 的发生率也不 同,其 中重度牙根吸收在安 氏I I 类错合矫治中发生率更高; 发生过牙外伤 的牙本身会发生牙根外吸收 ,若对其进行正畸 治疗 ,必然是牙根吸收的程 度更重;某些药物可 以防止 正畸 所致 的牙根吸 收,如 四环素 ,甲状腺激素 ,类 固醇,二磷酸 盐可 能在分子水平上预 防和控制牙根吸收 。 通过对与 患者 自身有关 因素对牙根吸收 的影响 的研 究, 可以对牙根吸 收的风险作 出预测 ,通过详细的询 问病史,仔 细全面 的临床检查 ,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便减少正 畸 治疗过程 中的牙根吸收 。

牙根吸收在治疗过程中与临床治疗因素

牙根吸收在治疗过程中与临床治疗因素

牙根吸收在治疗过程中与临床治疗因素摘要】牙根吸收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引起的不良反应受到许多人们的本文就与牙根吸收与临床治疗因素作出综述。

【关键词】口腔正畸牙根吸收正畸矫治的目的是有效的矫正牙齿,将移动牙及其周围组织的磨损减少到最小程度。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根吸收是一个很常见的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到治疗的整体质量。

本文就牙根吸收与临床治疗因素作出综述。

1 正畸矫治力对牙根吸收的作用在正畸矫治力矫正牙齿后,通过牙周膜的合成与分解变化,牙骨质就会受到改变。

通常,在同一正畸施力条件下牙槽骨吸收,牙骨质无吸收或仅有少量的吸收,这是由于牙根表面总是覆盖着一薄层尚未钙化的类牙骨质,其对压力吸收较牙骨质有更强的抵抗力,对深层牙骨质有保护作用。

在正畸过程中矫治力控制在只使牙槽骨吸收,而不使牙骨质吸收的范围内,受到压力的牙骨质有时也难免会出现破骨细胞(或破牙骨质细胞)而发生吸收,若压力过大或压力持续时间过长,即便有类牙骨质保护,牙根也会出现明显的吸收。

2 牙根吸收的类型牙根吸收有内吸收和外吸收两种类型。

外吸收从牙根表面开始,除涉及牙骨质外,严重者可侵入牙本质直至牙髓。

内吸收从根管内牙髓向牙本质,牙骨质吸收;牙根吸收三种类型:①微小性吸收:此种吸收为局部性,表浅性,只限于很少量的牙根吸收,该类吸收通常在被移动的牙齿上都会发生,不能在X线片上看出。

②进行性吸收:此种吸收为进行性,牙根根尖被侵犯较多,治疗时必须经常行X线检查,如牙根吸收达1/3,牙的稳定性及功能将受到影响。

③特发性吸收:此种吸收与矫治力无关,其原因不明,如在治疗前发现特发性吸收必须引起注意,因为施予矫治力后可使牙根吸收进一步加剧,并导致治疗失败,牙根吸收与矫治力轻重,作用时间,牙齿移动方向及患者的年龄均有关系。

3 正畸牙根吸收的好发牙位不同位置的牙齿有不同的牙根吸收。

大多数研究表明上中切牙发生牙根吸收最明显,因为从功能、错颌类型及美观等方面因素,其移动范围常常大于其他牙。

正畸治疗中影响前磨牙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研究

正畸治疗中影响前磨牙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研究

正畸治疗中影响前磨牙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正畸治疗前后曲面断层片,分析正畸治疗前后前磨牙冠根比的变化规律,通过冠根比的变化研究正畸治疗对前磨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分析影响前磨牙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为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意见,并对如何控制或减少正畸治疗中发生的牙根吸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从2009-2011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MBT固定直丝弓矫治的完成病例中,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年龄在13至16岁,根据是否拔除第二前磨牙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拔除第二前磨牙,对照组非拔牙。

以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共测量184颗第一前磨牙治疗前后的冠根比(牙冠长度比牙根长度),分析第一前磨牙冠根比的变化,并通过冠根比的变化进一步反映牙根长度的变化,治疗前后冠根比之差表示牙根吸收的大小,研究影响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正畸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第一前磨牙冠根比均增大。

(1)对照组治疗前后第一前磨牙平均冠根比之差为0.033±0.021。

其中男性亚组为0.032±0.016,女性亚组为0.034±0.026,上颌亚组为0.033±0.023,下颌亚组为0.032±0.019;(2)实验组治疗前后第一前磨牙平均冠根比之差为0.048±0.023。

其中男性亚组为0.047±0.025,女性亚组为0.049±0.021,上颌亚组为0.050±0.019,下颌亚组为0.047±0.027;(3)两组内治疗前后冠根比的变化有显著差异性(P&lt;0.05);(4)两组间治疗前后冠根比之差有显著差异性(P&lt;0.05);(5)两组内不同性别和牙位治疗前后冠根比之差无显著差异性(P&gt;0.05)。

结论牙齿移动距离对前磨牙牙根吸收有影响,不同性别和牙位对前磨牙牙根吸收无影响。

正畸炎性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正畸炎性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正畸炎性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王旭;张晓明
【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32)6
【摘要】@@ 对正畸炎性牙根吸收的评价是正畸治疗成功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有很多因素可以启动或诱导正畸过程中的牙根吸收,因此掌握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
施以正确的正畸治疗是降低牙根吸收发生率的保证.本文就正畸炎性牙根吸收及其
相关因素,具体阐述如下.rn正畸炎性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包括生物因素、机械因素、生物与机械的联合因素及其他因素.
【总页数】3页(P454-456)
【作者】王旭;张晓明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口腔学院,滨州市,256603;滨州医学院口腔学院,滨州
市,2566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5
【相关文献】
1.牙周炎患者正畸远移尖牙龈沟液 RANKL/OPG 比值与牙根吸收的相关性研究[J], 张昀;张红霞;刘双云;
2.正畸治疗所致炎性牙根吸收及其相关因素 [J], 齐娟;毛靖
3.牙周炎患者正畸远移尖牙龈沟液 RANKL/OPG 比值与牙根吸收的相关性研究[J], 张昀;张红霞;刘双云
4.正畸治疗中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分析 [J], 阎秀林;张扬;刘奕;王燕
5.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J], 胡鹏;盖兰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畸治疗中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分析

正畸治疗中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分析

正畸治疗中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分析阎秀林;张扬;刘奕;王燕【期刊名称】《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35)6【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探讨各因素对牙根吸收影响的程度和大小,以期寻找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因子.方法:随机选择病例资料完整的64例矫治已经结束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可疑相关因素.结果: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平均值为0.93mm.t检验结果显示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大小与性别、拔牙与否和安氏分类的类型无关,相关分析结果为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大小与疗程、方丝弓戴用的时间、根尖垂直向位移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各相关因子的预测和评估的效率较低.结论:正畸治疗引起的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数量较小,目前尚无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因子.【总页数】4页(P616-619)【作者】阎秀林;张扬;刘奕;王燕【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辽宁,沈阳,1100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辽宁,沈阳,1100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辽宁,沈阳,11000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相关文献】1.牙根吸收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因素分析 [J], 吕素莉2.不同牙根发育阶段与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关系的临床研究 [J], 方志欣;周嫣;陈世稳;黄敏方3.正畸治疗中牙根发育对牙根吸收影响的探讨 [J], 谭家礼;邓小芳4.不同牙根发育阶段与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关系的临床研究 [J], 王文光5.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J], 胡鹏;盖兰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
3.1 患者相关因素 3.1.1 遗传因素 有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在牙根吸收发生中发挥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牙根吸收的遗传基因类型可能是常染色 体 显 性 、 常 染 色 体 隐 性 或 者 由 部 分 基 因 决 定 [9]。
·日 第28卷 第8期 J Mod Med Health,April 30,2012,Vol.28,No.8
2 牙根吸收的机制
正畸炎性牙根吸收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众 多信号因子构成复杂的网络调控系统,诱发各种细胞行使各种功 能。大部分研究认为牙根吸收的机制与骨吸收相类似,由与破骨 细胞形态相仿、细胞活性和功能特征相似的破牙骨质细胞承担主 要的吸收牙骨质功能,包括两种生物学过程,即酸化过程与有机 基质的降解。 2.1 牙 根 吸 收 的 病 理 过 程 牙 骨 质 比 骨 组 织 有 更 强 的 抵 抗 作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分析
胡 鹏 综述,盖兰珍 审校(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9)
【关键词】 牙根吸收; 正畸学,矫正; 错牙合 文章编号: 1009-5519(2012)08-1205-03 中图法分类号: R781.33
文献标识码: A
正 畸 矫 治 过 程 中 ,理 想 的 矫 治 状 态 是 只 有 牙 槽 骨 的 吸 收 ,没 有或只有少量牙骨质吸收。然而,实际上承受到压力的牙骨质有 时也难免会出现破骨细胞(或破牙骨质细胞)而发生吸收,若压力 过大或压力持续时间过长,即使有类牙骨质保护,牙根也会出现 明显的吸收现象[1]。牙根吸收是正畸牙移动的不良反应之一 ,已受 到正畸学者的广泛关注。牙根吸收造成牙冠根比减小、稳定性降 低,进行性的根吸收可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危害口腔健康与 美观。Brezniak 和 Wasserstein[2]认为,正 畸 力 所 导 致 的 牙 根 吸 收 具 有 炎 性 反应 的 所 有特 征 ,应 称 其为 正 畸 导 致 的 炎 性 牙 根 吸 收 。X 线片显示为根尖圆钝,牙根变短。通常认为,正畸治疗与牙根吸收 呈因果关系,因此,对牙根吸收的病因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治疗相 关的因素研究上,包括牙齿移动的类型,矫治力的大小、力的类型 及持续时间,治疗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大量研究发现,在正畸治疗 中,尚没有一个或多个因素能直接引起牙根吸收。正畸所致牙根 吸收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本文就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相 关因素作一综述。
1 牙根吸收的形式
牙 根 吸 收 主 要 分 为 内 吸 收 和 外 吸 收 两 种 ,Andreason 把 外 吸 收又分为 3 种。(1)表层吸收 :牙根表面浅层 吸收 ,可由邻近未受 损 害 的 牙 间 韧 带 修 复 。(2)替 代 性 吸 收 :即 牙 间 组 织 吸 收 部 由 骨 组 织替代,从而导致与牙槽骨粘连 。(3)炎性吸收 :牙根吸收从表面 向深层扩展,可达牙本质小管直至引起牙髓坏死。正畸治疗一般 引 起 表 层 吸 收 和 炎 性 吸 收 [3]。
用,但当高于一定数值的作用力作用于牙齿时,受压侧产生玻璃 样变,发生牙根吸收。 2.2 破牙骨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关系 破骨细胞是 骨 吸 收 的 主 要细胞,破牙骨质细胞是牙根吸收的主要细胞,这两种细胞是骨 组织、牙根吸收过程中两种重要细胞。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破 骨细胞的真正祖代细胞,一般认为它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 造血干细胞。有研究表明,破骨细胞来自 CD34 的骨髓干细 胞 ,关 于破牙骨质细胞与破骨细胞 的关系目前还存在争议[4]。Oshiro 等[5] 提出破牙骨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形态、生物学功能非常相似。破 牙骨质细胞亦为多形核巨细胞,有皱褶缘、透明带、高度空泡化的 细胞质、丰富的线粒体等,但相比之下破牙骨质细胞比破骨细胞 小,核少,透明区小,形成的吸收陷窝相应较小,这可能是骨组织 较易吸收而牙根吸收较难的原因之一。 2.3 牙根的保护组织 牙周膜(periodontal ligament,PDL)包绕着 牙根,使牙齿同周围的牙槽骨连接到一起,并起到保护牙骨质屏 障 的 作 用 。PDL 细 胞 不 仅 对 骨 形 成 、骨 降 解[6]以 及 纤 维 形 成 、降 解 有影响,同样对牙根表面牙骨质的形成及破坏均有作用。有研究 表明,一种低分子蛋白水解活性抑制剂存在于软骨、血管壁、牙齿 等组织 中[7]。另 有 研 究 显 示 ,保 留 牙 周 膜 的 再 植 牙 ,其 牙 根 吸 收 程 度 较 低 [8]。 2.4 破牙 骨 质 细胞 性 根 吸 收 在 矫 治力 作 用 下 ,压 力 侧 局 部 组 织发生变性、坏死。坏死组织的清除及邻近的牙根表层组织的吸 收或是机械力直接损伤牙根表层,均使其下方高度矿化的牙骨质 暴露。机械作用使牙骨质发生破坏而剥落,或者当覆盖在牙根表 面的成层排列细胞出现断口时,破牙骨质细胞形成细胞层覆盖在 硬组织上进行牙硬组织吸收活动。破牙骨质细胞的皱褶缘分泌酸 性物质,通过 H+-ATP 酶使牙硬组织溶解的炭灰石晶体脱矿。
3.1.2 年龄与牙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膜变窄、血管萎缩,受 力后容易发生功能障碍,自身修复能力减低,这些改变使成年人 对牙根吸收有着更高的易感性。Sameshima 和 Sinclair[10] 研究发现, 年龄与上颌牙的平均根吸收值之间无相关关系,但成人患者的下 前牙表现出更多的根吸收。有研究认为根尖未完全形成的牙,在受 力 移 动 时 ,前 期 牙 本 质 会 产 生 防 御 性 反 应 ,牙 根 吸 收 的 程 度 较 小 [11]。 3.1.3 个 体 敏 感 性 个 体 敏 感 性 是 决 定 牙 根 吸 收 发 生 与 否 的 主 要因素,由于系统或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每一个体对牙根吸收 的敏感性也是不同的。有学者认为,不明原因的严重牙根吸收与 个 体 敏 感 性 有 关 [12]。 3.1.4 牙根 形 态 牙 根 形 态 异常 ,容 易 引起 正 畸 后 牙 根 吸 收[10]。 牙根短小呈吸管状、点状者易发生根吸收,圆钝形或圆桶状牙根 对吸收的抵抗力较强。斜形根是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危险因素; 长根、窄根是上侧切牙牙 根吸 收 的 危 险 因 素[13]。Sameshima 和 Sinclair[10]指出牙根吸收主要发生于上颌前牙,平均吸 收 量 为 1.4 mm。 在牙移动过程中,无咬合接触的牙周膜失用性萎缩较正常咬合接 触牙对矫治力抵抗性差,骨组织改建率低,易发生玻璃样变和潜 掘 性 骨 吸 收 ,正 畸 力 产 生 的 机 械 应 力 可 能 加 速 牙 根 破 坏 [14]。 因 此 对 无 咬 合 接 触 牙 的 临 床 治 疗 应 采 用 轻 力 [15]。 3.1.5 系统性疾病 Nishioka 等[16]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了牙根过 度吸收和免疫系统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变态反应、牙根形态异常 和哮喘是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出现牙根过度吸收的高危因素。 3.1.6 牙齿外伤 单纯的牙齿外伤可导致牙根吸收,当正畸力作 用于受过外伤的牙齿会加速牙组织的进一步吸收。通常牙移植术 或牙再植术后 3 个月才可进行正畸治疗。有研究证明,移植术后 的 牙 齿 对 正 畸 力 的 反 应 与 正 常 牙 无 差 别 [17]。 3.1.7 错牙合畸形的类型 牙性和骨 性 错 牙合 畸 形 都 可 导 致 牙 根 吸 收 的 发 生 ,没 有 一 种 错 牙合 畸 形 能 够 幸 免 于 牙 根 吸 收 。 在 安 氏Ⅱ 类 错牙合的矫 治过程 中,上颌 中 切 牙 比 较 严 重 的 根 吸 收 (>2 mm)的 发生率为 12.4%。Kaley 和 Phillips[18]研究发现,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 发生牙根吸收的概率更高。 3.2 治疗相关因素 3.2.1 矫治力的作用方式 牙移动时,使用何种类型的矫治力以 及力的大小、力的持续时间均会影响牙根吸收。一般情况下,矫治 力集中的部位,容易引起范围较大、时间较长的牙周玻璃样变性, 在接近这种状态时,引起牙根吸收的危险性增加了。矫治力越大, 牙 根 吸 收 越 严 重 [19]。持 续 力 比 间 歇 力 更 易 引 起 牙 根 吸 收 。 3.2.2 矫 治 技 术 Mavragani 等[20]的 研 究 发 现 ,使 用 方 丝 弓 矫 治 技术比直丝弓矫治技术引起更多的中切牙根尖吸收。从固定矫治 与活动矫治根吸收的发生率相比较来看,固定矫治更易导致牙根 吸 收 。Brin 等[21]对 安 氏Ⅱ类 错 牙合 畸 形 的 矫 治 方 法 给 予 比 较 ,一 组 首先用功能性活动矫治器再用固定矫治器,另一组只用固定矫治 器,结果发现前者发生根吸收的较少。 3.2.3 牙齿移动的类型 牙齿移动 的 类型 有 5 种 ,即 倾斜 移 动 、 整体移动、旋转移动、伸长移动、压低移动及转矩移动。很多研究 提 示 ,容 易 引 起 牙 根 吸 收 的 牙 移 动 方 式 包 括 前 牙 长 期 倾 斜 移 动 、 磨牙远中倾斜移动、体积小的牙齿长时间连续的整体移动、转矩 移动和压低移动。如果以同等程度的弱而持久的矫治力作用于牙 齿,倾斜移动所致牙根吸收的发生率及吸收程度较整体移动者 重。在所有的移动类型中,多数学者认为转矩是最容易引起牙根 吸收的移动方式。有研究显示,压低移动导致的牙根吸收量是伸 长移动的 4 倍[22]。 3.2.4 正畸减数 减数病例的牙根吸收程度(0.43 mm)比不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