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会因素与旅游行为
旅游消费者行为心理学复习资料
《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第一章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概论一、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内容1、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个案)2、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共性)3、游客的心理趋势二、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2、系统性3、发展性三、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访问法第二章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基础一、心理过程(一)认识1、感知:感觉: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事物的整体属性2、记忆:识记、保持、再现3、想象:再创造和组织4、思维:分析和综合(二)情感:个人对人、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三)意志: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的心理。
神经类型气质类型兴奋型胆汁质快活泼型多血质慢安静型黏液质弱抑制型抑郁质2、能力:认知能力、组织能力、专门能力3、性格:一个人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三、心理实质1、脑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物质2、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3、实践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脑—实践—客观现实张三旅游黄山第二节行为一、关于行为的理论行为是表现;心理是依据。
行为是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经由内部经验的折射而产生的反应活动。
德国心理学家列温提出:B=f(P·E)注:behaviour:行为,personality:个性;environment:环境二、旅游行为的两个要素:旅游心理、旅游环境四、旅游消费的决策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第三章知觉与旅游消费第一节:知觉的基本原理一、知觉的选择性1、知觉对象的特性:绝对感觉限阈2、主体本身的特性:主体的生理条件、主体的意识倾向二、知觉的组织性: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原则、连续原则三、知觉的解释性:依赖于刺激本身的清晰度、个体的经验、当时的动机和兴趣等。
注: 背景律(图形——场地原理)知觉可以理解为个体选择、组织、解释外界刺激,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
错觉: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高估错觉、对比错觉、线条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觉等。
旅游心理学-1_PPT幻灯片
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概念 二、知觉的特性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 大脑中产生的对这些事物的属性的整体反映。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知觉的印象同时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一)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
1 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 2 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 3 知觉对象的变化和运动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二、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特性主要包括:选择性、理解性、整体 性和恒常性。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二、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对外界事物的刺激,有选择地进行加工的能 力称为知觉的选择功能。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知觉概述
二、知觉的特性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是一个非常主动的过程,它是借助过去的 知识和经验,在知觉时的动机和兴趣的基础上,对 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理解客观事物的含义, 形成整体的知觉印象。
三、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三)旅游者对旅游巴士的知觉
下列因素影响旅游者的知觉印象:车窗的宽敞 程度,座椅的舒适性,车上减震装置的性能,车上 视听系统的效果如何,车上是否配有导游员,导游 员是否提供优质服务,等等。
第八章 旅游效应
(二)按着旅游效应的社会价值划分
1 、积极效应 2 、消极效应
(三)按着旅游效应的表现形式来划分
1 、隐性效应 2、显露效应
(三)按着旅游效应的产生的时间划分
1、即时效应 2、滞后效应
(四)按着旅游效应的作用来源
1、旅游者效应 2、旅游产业活动效应
第二节 旅游业的经济效应
一、旅游对经济的积极效应
第三节旅游的环境影响
案例背景: 1992年12月,武陵源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名气大增的张家界,海内外游客蜂拥而至, 在景区解决游客的吃、住、行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世 居在景区里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竞相在核心景区建各类旅游服务设 施。一时间,在天子山、袁家界等地,宾馆、饭店和大小不一的商 贸棚点相继出现在绿水青山之间;位于景区交通枢纽的"水绕四门", 一批较大规模的宾馆酒楼也开始出现。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充斥在景区内的各色建筑面积已达 36万平方米,违章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核心景区内冒出了" 宾馆城","世界最美的大峡谷"--金鞭溪每天被迫接纳1500 吨污水…… 1998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在武陵源进行5年一度 的遗产监测时,对景区人造"天上街市"提出了严厉批评:"武陵源 的自然环境像个被围困的孤岛,局限于深耕细作的农业和迅速发展 的旅游业范围内,其城市化对其自然界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一时间,国内外专家、官员对武陵源景区的过度开发相继提出了尖 锐批评,痛心疾首地呼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资源非常珍贵, 不可再生,要采取比一般景区更为严格的特别保护措施"。
(一)引起物价上涨
外来游客引起日用品上涨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是其他专业的限选课或选修课。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32学时的《旅游心理学》教学。
《旅游心理学》是以旅游者和旅游业从业人员为其研究对象的,本课程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第一编所涉及有关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这是全书的基础,也是难点内容。
其次是第二编里旅游企业服务心理的有关内容,因此本课程在开设之前要求学生对旅游及旅游业运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通过开展旅游心理学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原则;掌握旅游消费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在掌握普通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很好地理解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能使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对人的旅游行为准确预测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服务心理策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心理素质。
为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成为高质量的旅游从业人员。
鉴于《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并兼顾实际运用的课程,要求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在《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中,除了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内容之外,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努力分析各种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提高预测和引导能力,用所学的心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学生综合素质及心理素养的培养。
旅游活动是当今社会中的一项社会、经济、文化复合型的活动,不仅具有很强的经济辐射功能,还对社会、文化、环境等具有很大的正负影响,因此可以说旅游活动与现象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对于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八章 旅游资源整合
3.1.1气侯的适宜性评价
气侯对所有的户外旅游活动都有影响。 气侯要素中的温度、湿度会对旅游质量 产生影响。奥利弗提到用温度-湿度指 数和风寒指数来评价气侯对人体的影响。 THI=Td-0.55(1-RH)(Td-58) 式中,THI为温度-湿度指数值;Td为干 球温度;RH为空气的相对温度。
3.4按旅游资源的市场特征和开发状况进行分 类 按照旅游资源的市场特征和开发状况可以把旅 游资源分为三类:
潜在旅游资源,是具有一定的游览、观赏
价值,但目前尚无力开发的潜在资源, 这类资源可以是自然景观、历史遗存或者是独 特的吸引物;
现有的和即将开发的旅游资源是
指已经客观存在的自然、人文社会旅游 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中所讲究的特色原则,就 是要求尽最大努力挖掘旅游资源的地 方特色,突出特色,吸引游客。
2.4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永续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可以重复使用 的特点。 与矿产、森林等资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 发利用会不断减少不同,旅游产品是一 种无形产品。
旅游者付出一定的金钱所购买到的只是 一种经历感受,而不是旅游资源本身, 因此,从理论上讲,旅游可以长期甚至 是永远的重复使用下去。
此外,旅游资源具有自身的半公共产品 属性以及产业相关性的特点,其开发应 该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因此,我们可以将旅游资源定义界定为: 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能产生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形的
事物或无形的意境。
2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对于旅游资源基本特征的概括,不同旅 游资源的专著都有所论述,且基本相同, 这里采用肖星等编写的《旅游资源与开 发》中的观点。
李天元《旅游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旅游的影响【圣才出品】
第八章旅游的影响8.1复习笔记一、旅游的经济影响在现代旅游中,各种类型旅游活动的开展客观上都会伴有消费行为的发生。
这种旅游引发的经济行为,在为旅游接待地带来旅游账户收入的同时,也使旅游客源地旅游账户支出。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发展对该国的经济既具有正面的积极作用,也有可能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或不利的问题。
1.正面的作用和影响正面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①相关概念解析外汇是用于国际间经济结算的一种支付手段。
一个国家拥有外汇数量的多少,反映着该国国际支付能力的大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该国的经济实力。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往来的全部收入和支出。
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入大于国际支出时,国际收支账户中便会出现顺差或剩余;反之则会出现逆差或赤字。
旅游出口,通过接待国际入境旅游而进行创汇的方式。
②出现国际收支账户赤字的原因拥有和保持足够的创汇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在生产技术方面比较落后,物质商品出口量有限,然而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又必须从外国进口某些必要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因而往往会造成其国际收支账户的赤字。
③国际收支的组成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和资本往来收支。
④发展中国家赚取外汇收入的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赚取外汇收入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对外贸易的外汇收入,二是非贸易外汇收入亦称无形贸易外汇收入。
前者指物质商品出口所带来的外汇收入,后者则指国际间有关保险、运输、旅游、利息、居民汇款、外交人员费用等方向带来的外汇收入。
⑤商品出口与旅游出口的比较(如图8-1)图8-1商品出口与旅游出口的比较⑥旅游创汇的优点作为非贸易外汇创收的组成部分,旅游创汇具有很多传统商品出口所不具备的优点。
这些优点主要包括:a.换汇成本低,换汇率高;b.结算及时;c.不受贸易壁垒的影响。
旅游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旅游概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第一章测试1.()孕育着旅游的种子。
参考答案:经商旅行2.()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参考答案:享乐旅行3.把“旅”和“游”合成“旅游”一词,始见于我国古代南朝诗人沈约的()。
参考答案:《悲哉行》4.旅游“艾斯特”定义是指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
参考答案: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5.旅游的本质属性包括()参考答案:文化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消费属性6.旅游是以“游”为主,()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因此,旅游的内容包括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六个方面。
参考答案:行;住;食;游7.早期人类远途迁徙的主要原因有()。
参考答案:采集方式的流动性;战争;自然灾害;气候的变化8.原始人从一个地区到另外一个地区的迁徙不算是旅游活动。
()参考答案:对9.古人对“休闲”的阐释为:“休”,倚木而修,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
()参考答案:对10.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而产生的。
()参考答案:错11.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的结果。
()错第二章测试1.人类的旅行游览活动首先在()和古罗马等国家中兴起。
参考答案:古巴比伦;中国;古埃及;古希腊2.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旅行游览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首先在文明古国中兴起;古代旅行游览与近代旅游的分界线是1841年;意大利马可波罗是第一个走完丝绸之路全程的人3.中国古代旅游活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参考答案:宗教朝圣;文人墨士考察;帝王巡游;通商贸易4.世界古代旅行游览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是()。
参考答案:通商贸易5.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进行通商贸易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其旅行目的是进行贸易活动。
腓尼基人6.()的旅游活动揭开了中华民族的旅游历史。
参考答案:黄帝7.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了解西域风俗、地理等情况,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属于中国古代旅游形式中的()。
第八章旅游资源管理制度
• 2.本案中指挥部不予资助的做法是否符合《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该房子 的修缮费用应该由谁承担?
• 答:根据《文物保护法》之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 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 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
四、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的机构和权限
(一)评定组织与权限
---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 ---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 ---地级市旅游景区评定委员会
(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检查员
第一节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五、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办法 六、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程序
发布 公告
社会公示
国家所有
集体所有 个人所有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 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四)文物保护的主要措施
1 对文物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2 文物保护单位的法律保护 3 文物保护单位的迁移、修缮法律保护 4 文物保护单位中对古建筑物利用的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 物,属于国家所有。”
案例
湖南张谷英村有一个叫张再发的村民,发现自己家房子的山墙快要倒了,他就 自己动手,拆除并维修了这面山墙。早在2001年6月,张谷英村的古民居建筑群以 其严格按照封建伦理观念修建的整体建筑风格,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张再 发修墙之前便和村里打过招呼,可是,村委会告诉张再发,因为整个村子是文物 ,所以村委会并没有批准维修的权利,让其去找设在村里的张谷英民俗文化建设 指挥部。 指挥部指出,文物处管辖的国家经费没有对个人房屋维修的计划,这笔 经费主要是对环境整治、大面积公益设施的维修费用。对于指挥部不承担个人维 修费用的答复,张再发自然不满意。他想,房子虽然是国宝,但是毕竟还是自己 的财产,为了安全,他自己动手,私自维修了墙体。结果,被张谷英民俗文化建 设指挥部告之:推倒重修,恢复原状。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sychology of Leisure Travel课程编码:05111810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课程类别:理论课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概论开课学期:第四学期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旅游心理学是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层次学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
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学科,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只有很好的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把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各门后续课程,尤其是为市场营销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掌握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人们心理及行为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了解旅游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明确影响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感知、动机、态度和个性方面以及社会因素的群体、家庭、社会阶层和文化四个方面;掌握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为今后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旅游心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使学生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学会用旅游心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旅游服务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旅游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毕业后更好的从事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理解研究旅游心理学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本章主要内容]:1.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2 旅游心理学与相关学科1.3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4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意义[本章重点]: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本章难点]:1.心理学的概念第二章旅游知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特性、心理定势的应用、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旅游地理学资料整理
旅游地理学的名词解释:1.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旅游者:任何一个离开其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旅行,在访问地停留24小时以上的人。
3.旅游行为:4.旅游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5.旅游流:又称旅游客流。
指旅游者借助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移动形成的客流。
由旅游者、旅游节点(旅游地和客源地)和运输方式三要素构成。
6.特尔非法: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
7.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可以是有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也可以是不具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
8.旅游地:一定地理空间商的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它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
9.旅游地生命周期:关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有众多的描述,其中最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是加拿大地理学家巴特勒在80年代提出的。
他把旅游地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退阶段或复苏阶段。
10.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
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11.旅游商品:供给者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以出卖交换为目的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和无形服务(无形商品)的总和。
如旅游景观,旅游服务,旅游线路,旅游故居,旅游设施,旅游交通等都称作旅游产品是不对的,不科学的。
应称其为旅游商品。
12.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就是为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城市内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
13.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的主题,有人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
旅游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心理学考试大纲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自学考试办公室上海师范大学二OO五年九月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特点《旅游心理学》是一门宾馆(酒店)管理专业和导游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础知识实践运用于旅游经营、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的新酬的边缘性应用学课。
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知识性和实践应用性。
这门课程与旅游学的其他基础课、专业课关系密切。
通过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阐述、解释宾客与员工的心理活动,阐述在服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依据。
(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1.能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
2.能运用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指导宾馆(酒店)、旅行杜的管理、服务工作。
(三)考试要求:本课程考试目的是检查考生对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以及灵活应用其理论的分析能力。
基本理论、基本现点、基础知识的牢固,准确程度的考查,占考分的70%,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评论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的考查,占考分的30%。
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时间为150 分钟。
考核要求分为“识记” 、“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运用”四个能力层次。
大纲的各章节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细目都要了解、掌握。
考题以大纲为范围,规定教材为主要内容。
(四)教材:必读书目:《现代旅游心理学》屠如骥、赵光普、叶伯平、王炳炎著,青岛出版社97 年10 月第1 版(五)学习方法和建议:1.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要求考生牢固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础知识,使之有较轧实的理论功底。
因此,自学应考者要认真钻研必读教材,认真学习能考教材,弄清弄懂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基本理论与基本观点。
考生可根据本大纲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进行学习,力求把理论学懂学好。
2.旅游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第六讲 影响旅游着行为的社会因素
傍晚时分,我们回到了招待所。一天疯玩所造成的疲惫 使两位女士早早地上床休息了。我和男同胞又面对面地 亲兄弟明算账了。门票、饭钱、车票三下五除二,我方 总共才花去了200块。不过,途中我方夫妻和对方夫妻各 自都采购了一些零食类的物品共享,这一部分消费不需 要AA制,完全属于个人行为。
三、旅游角色与旅游行为
1、角色:个体在特定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社会和群体规定 了角色的态度和行为模式。 角色可以分为(1)原生角色:个人无法控制的那些因素,如年龄、 性别、家庭、种族和宗教信仰。(2)习得角色:人们所选定的因个 人的获得和成长所带来的角色,如教育水平、收入、职业等。
角色的另一种分类 (1)生物学的角色:年龄、别。 (2)半生物学的角色:亲属关系、社会阶层等。
任务
分组讨论:
分析案例中导游员小王工作中的失误之处,分 组讨论导游员提供餐饮服务的程序。
角色扮演:
要求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进行课堂演示案例的处理。
导游员在安排餐饮服务的过程中的程序
1、要提前根据要求定餐; 2、并落实相关事宜(游客用餐的时间、地点、 人数、标准、形式、游客的饮食习惯及特殊要求 等); 3、向游客介绍用餐的餐厅及特别的注意事项 (酒水问题、加菜问题、时间要求、特色饮食的 吃法等); 4、引导游客进入餐厅(向引座员介绍信息,把 领班或参定主管介绍给领队);
(7)孤独期——单身老人家庭
(8)日趋增多的几类新型家庭
旅游心理学
三、家庭旅游决策
(一)家庭旅游决策的内容与类型
内容:旅游目的、出行时间、经济预算、交通安全、饭店 选择、景点选择、购物活动等。 四种类型: 1)共同影响,共同决策 2)丈夫主导型决策 3)妻子主导型决策 4)共同影响,一方决策
旅客运输心理学 第八章
二、旅客旅行的动机
(二)旅客旅行动机的表现
2.旅游 (1)长途旅游旅客 因旅行距离长,旅客对旅行条件要求较高,希望能够购买到预想的车次、车票种类,在站、
强制,多服务、少指责,尽量为他们创造一些便利的出行条件。
二、旅客旅行的动机
(二)旅客旅行动机的表现
6.旅行结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喜欢旅行结 婚。结婚是一件愉快、高兴的事,常常图吉利、求顺畅。旅行结婚的人,一般追求安静、舒适
的乘车环境,不希望有他人干扰或影响他们正常、安静的旅行生活。
(一)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使个人需要满足的过
程。动机是促使人产生行为的原因,而动机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内在
的需要,二是外在的刺激。人的行为是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的结果,会因时、因地、因情 景及个人内部的身心状况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二)旅客旅行动机的表现
自己工作的不足,改进服务质量。
4.取巧和侥幸心理
少数旅客为省几个钱或图个人方便,明知违反政策、规定的事也办、也做,有一种等到被 发现、被制止时再说的思想。例如,不买车票、携带品超重、站内任意穿越及行走、明知为
“三品”仍然带上车等。客运服务人员应以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识破这种现象。
一、旅客心理活动概述
的影响,使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形成特有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旅行习惯。旅客将这 些习惯带到乘车旅行中来,势必影响旅客旅行中的心理活动与行为,使其提出各种各样的需要。
中职 旅游概论课件第八章 旅游文化
第八章 旅游文化
13
3. 旅游资源文化的内容层次结构
(1)旅游资源文化的“形” (2)旅游资源文化的“意” (3)旅游资源的背景文化
第八章 旅游文化
14
第四节 旅游企业文化
问题 导入
你对那个旅游企业具有较为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重点: 1. 旅游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旅游企业文化的功能; 难点: 旅游企业文化的建设
2 旅游资源的社会文化功能
2.1 自然旅游资源的人格塑造功能 (1)自然旅游资源能够使旅游者产生直观的审美文化感知 (2)自然旅游资源可以激发旅游者的审美想像,产生更为愉悦的体验 (3)自然旅游资源具有使旅游者情感激发和扩散的文化魅力
第八章 旅游文化
12
2.2 人文旅游资源的人文塑造功能 (1)文化传统类人文资源的张力
第八章 旅游文化
重点与
第八章 旅游文化
难点
15
1. 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 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守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 为规范和准则的综合
2. 企业文化的构成
(1)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围层 (2)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幔层(浅层) (3)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层 (4)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
(2)旅游客体文化 :侧重点是如何发掘旅游资源及 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如何合理地对旅游资源进行 开发。
(3)旅游介体文化:是指连接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 之间的旅游业在发展运行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 形态。
第八章 旅游文化
5
2 旅游文化的特点
⑴ 多样性 ⑵ 时代性 ⑶ 体验性
第八章 旅游文化
6
第二节 旅游消费文化
《导游实务》课程标准
《导游实务》课程标准旅游管理专业2020年白银市职业学校教学能力比赛《导游实务》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任务《导游业务》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导游的基本概念、导游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导游员的职责、素质要求、导游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导游服务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有清楚的认识;熟练掌握导游工作规范化操作程序、导游员对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处理办法、导游过程中各类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及各种导游的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导游服务水平、应变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要求与目标一、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导游的基本概念、导游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导游员的职责、素质要求、导游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导游服务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熟练掌握导游工作规范化操作程序、导游员对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处理办法、导游过程中各类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及各种导游的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导游服务水平、应变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导游员的基本概念、工作职责;熟悉导游业务的相关基础知识,理解各种导游服务的程序与规范化管理知识;掌握作为一名合格导游员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导游带团服务技巧,提高导游服务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并取得导游证,具备上岗工作的资格和能力。
学生能独立完成接团、带团、送团三大导游服务工作程序并提供优质服务。
(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高素质导游员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导游服务意识、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符合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及优秀导游员的素质要求。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游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导游的定义、导游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理解导游工作的性质;掌握导游工作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社会因素与旅游行为主要内容:社会角色家庭与旅游行为社会阶层与旅游行为社会文化与旅游行为第一节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社会的各种组织和群体中的“身份”一、角色规范所谓角色规范,就是指个体在取得其角色的身份和位置后,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实施其角色行为,而角色行为又有既定的社会标准,这种符合角色身份和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被称为角色规范。
二、角色期待社会或团体对其成员按照既定的角色规范履行权利和义务的心理倾向,称为角色期待。
三、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指个体在角色扮演时所遭遇的心理困境。
角色冲突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A角色内冲突B个体内不同角色间的冲突C个体外不同角色间的冲突四、旅游角色旅游者的行为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截然不同,常常有较大的冲动性、随意性和知觉范围的广泛性,常常表现出一些“放纵”的行为,有些旅游者甚至可能做出有悖于常理的事情。
第二节家庭与旅游行为一、家庭结构在研究消费心理和行为时,通常将现代家庭划分为三种典型形态A核心家庭B配偶家庭C复合家庭二、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就是家庭的发展过程,指一个家庭从诞生开始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直至最后消亡的过程。
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实际上是人们年龄的变化,因此家庭生命周期通常依据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青年阶段、中年阶段、老年阶段1、青年阶段在传统家庭的青年阶段夫妻双方的年龄在35岁以下,这一阶段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已婚无子女和已婚有子女。
2、中年阶段在一家之主的年龄达到35岁以后,家庭生命周期就进入了中年期。
一家之主在这个阶段的年龄大致在35岁到60岁之间。
除非是已婚无子女或离婚,家庭生命周期在这一阶段可以分为满巢期和空巢期。
3、老年阶段三、家庭旅游决策我国旅游心理学界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通常将家庭旅游决策的方式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丈夫主导型;妻子主导型;共同影响,一方决策型;共同影响,共同决策型。
例:不同家庭旅游决策类型对应的决策内容第三节社会阶层与旅游行为一、社会阶层的划分社会阶层的划分,通常是以收入、教育水平、职业状态和心理感受等项指标为依据。
中外社会阶层的划分标准和方法并不完全相同。
(一)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方式根据中国社科院于2001年12月发表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报告》,依据各个社会阶层对组织资源(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即对这三种资源的拥有量和所拥有的资源的重要程度,当代中国社会可以划分为十个社会阶层,它们分属五种社会地位等级:上层、中上、中中、中下、底层。
这十个社会阶层分别为:(1)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 经理人员阶层;(3) 私营企业主阶层;(4)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 办事人员阶层;(6) 个体工商户阶层;(7) 商业服务员工阶层;(8) 产业工人阶层;(9) 农业劳动者阶层;(10)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二)国外社会阶层的划分方式美国学者沃尔特斯和保罗为了研究人们的消费行为,把美国社会划分为六个不同的阶层(表略)二、社会阶层与旅游行为1、同一社会阶层的旅游消费行为具有相似性2、不同社会阶层的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观念不同;(2)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内容不同;(3)不同社会阶层获取和传播消费信息的渠道不同。
⏹上等阶层的成员是社会上最富有或最有名望或最有权利的人。
追求旅游产品的高品味、维持高标准以现实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注重成熟感和成就感,强调生活的潇洒,花钱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举止大方,喜欢文物古迹,喜欢个别交谈或与同行交谈,对著名任务或知名地方很感兴趣。
●中等阶层的人在生活和事业上都是成功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求质量高,而且还注重追求情趣和格调;在旅游消费活动中,表现出自信、开明、体面的一面;注重经历,关注既能够增进自我形象又能留下美好回忆的旅游过程本身低等阶层的普通劳动者因经济条件所限,一般不可能经常参加旅游消费活动。
一旦决定出游,往往对旅游产品及服务表现出一种急于获得和满足的倾向。
注重安全、实惠,对价格较为敏感,一般不追求花费较大的旅游产品和远距离的旅游消费。
低等阶层中的下层,由于生活难以保障,几乎没有参加任何旅游的可能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群体与旅游消费行为少年儿童群体的旅游行为特点青年群体的旅游行为特点中年群体的旅游行为特点老年群体的旅游行为特点第四节社会文化与旅游行为一、文化概述(一)文化的定义(二)文化的特征1、无形性和广泛性2、习得性3、稳定性与动态性二、社会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一)中国消费文化的主要特征(二)亚文化与消费行为第九章旅游行业服务心理主要内容:●旅游服务的心理原则●旅游服务的心理策略●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品质●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第一节旅游服务的心理原则一、顾客第一,服务至上二、以诚做人,以信做事三、言有规矩,行有规范四、态度和蔼,亲切友好五、意识超前,主动热情六、机智灵活,随机应变第二节旅游服务的心理策略一、服务的必要因素与魅力因素美国管理心理学家赫茨伯格运用“双因素论”理论来分析客人对服务的心态与评价。
二、个性化服务超常服务、超前服务三、情感化服务功能服务、心理服务四、微笑服务五、金钥匙服务可以用最简略的词句形容金钥匙服务的特征,即:“无所不能,无微不至”。
第三节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品质一、旅游服务人员的情感特征1、良好的情感倾向性2、深厚的情感基础性3、持久的情感稳定性4、较高的情感表现性5、较强的情绪控制力二、旅游服务人员的气质特征1、具有适当的感受性与灵敏性2、具有较高的忍耐性和兴奋性3、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三、旅游服务人员的性格特征具有谅解、支持、友谊、团结、诚实、谦虚、热情的良好性格特征,就能够与客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最佳的服务状态,使客人感到亲切,乐意接受服务。
四、旅游服务人员的能力特征1、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2、具备良好的记忆能力3、具备政策的执行能力4、具备业务的实施能力补充:(1)第一印象要优美端庄(2)语言表达要简捷流畅(3)处理矛盾要妥善周到(4)对客招徕要积极热情5、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第四节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一、旅游服务人员的角色素养二、旅游服务人员的形象素养1. 体态容貌要自然端庄;2. 服饰穿着要舒适大方;3. 行为举止要优雅得体。
三、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素养热情而亲切、真实而守信等第四节导游服务心理第一节旅游者对导游服务的心理要求第一节旅游者对导游服务的心理要求一、对导游员兴趣的要求导游员要”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成为“杂家”、“活字典”和“百科全书”。
二、对导游员情感的要求导游员的健康、积极的情感包括高尚的道德感、正确的美感和科学的理智感。
三、对导游员意志的要求导游员坚强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心理活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做到头脑冷静和心理平衡。
四、对导游员性格的要求一般地说,导游员要求具有热情开朗的性格和多血质的气质类型。
具体表现为:真诚、友善、忠实、可靠、独立、外向、乐观、幽默、理智、自信。
五、对导游员能力的要求敏锐的观察能力、高度的注意能力、准确的表达能力是导游员最基本的能力品质。
第五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一、旅游者刚到异地时的心理特点不知所措、茫然不安,既有兴奋、好奇、求知之心,又有孤独、拘谨、恐惧之感。
二、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一)好奇求知心理(二)审美愉悦心理自然风光审美三、旅游者离开旅游地时的心理特点通常,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即将结束、临近返程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忧心忡忡的心理状态。
第三节导游服务的心理策略一、塑造美好形象,留下难忘印象二、运用眼神魅力,进行微笑服务三、正确使用语言,发挥感染作用首先,导游语言应该是友好的语言。
其次,导游语言应该是美的语言。
再者,导游语言应该是科学的语言。
最后,导游语言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语言。
四、因时因地而异,机动灵活导游五、把握游客心理,满足特殊需要第一,根据旅游者所属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导游。
第二,根据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导游。
第三,根据旅游者的性别和年龄进行导游。
第十章饭店服务心理饭店前厅服务心理对策饭店客房服务心理策略餐厅服务心理第一节前厅服务心理一、前厅服务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二、宾客对前厅服务的心理需求1. 求尊重心理、2. 求快速心理3. 求信息心理4. 求便利心理三、前厅服务的心理策略1、创设优雅的前厅环境2、树立优美的员工形象3、提供优质的应接服务第二节客房服务心理一、宾客对客房服务的心理需求二、客房服务满足宾客心理需求的举措(一)营造舒适的客房环境(二)保证客房的安全卫生(三)保持优良的服务态度主动热情、文明礼貌、微笑服务、耐心细致第三节餐厅服务心理一、宾客对餐厅服务的心理需求1 求尊重心理2求舒适心理3求快速心理4求卫生心理5求公平心理6求知识心理7求特色心理二、餐厅服务满足宾客心理需求的对策(一)塑造优雅舒适的餐饮环境要塑造一个清洁、清静、清馨的餐饮环境(二)供应货真价实的特色美食1、餐厅要能满足客人口味的要求2、餐厅要能满足客人审美的要求3、餐厅要能满足客人养生的要求(三)提供物超所值的心理服务1 服务形象要端庄大方2服务态度要热情主动3服务技能要娴熟规范第十一章旅游购物服务心理第一节旅游者的购物心理一、旅游者的购买动机1求纪念的购买动机2求馈赠的购买动机3求实用的购买动机4求新异的购买动机5求审美的购买动机6求珍藏的购买动机二、旅游者的购物行为分析(一)青年旅游者的购物行为1 追求新颖时尚2 喜欢张扬个性3 容易冲动购买(二)老年旅游者的购物行为1 全面评价商品2 追求实用价值3 注重服务质量4带有馈赠动机(三)知识分子旅游者的购物行为1 追求文化品位2 购物思维理智三、旅游者对购物服务的心理需求1 求方便心理2求尊重心理3求实惠心理4求放心心理5求知识心理6求新奇心理第二节旅游商品及其心理因素一、旅游商品的三大属性1旅游商品的实用性2旅游商品的艺术性3旅游商品的纪念性二、旅游商品中的心理因素(一)设计心理区别性、方便性、可靠性、象征性、审美感(二)包装心理(三)陈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