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资料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知识重点情况总结
2020高三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考点一 钠的性质与应用1.钠的物理性质 (1)软——质软,硬度小。
(2)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3)轻——ρ(H 2O)>ρ(Na)>ρ(煤油)。
(4)低——熔点低,低于100 ℃。
(5)导——可导电、导热。
[注意] 金属钠要保存在煤油中,不能保存在CCl 4中,因ρCCl 4>ρNa >ρ煤油,故钠浮在CCl 4液面上而沉在煤油底部,钠在煤油中能隔绝空气防止被氧化。
2.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①与O 2反应项目 常温 加热现象 钠的表面变暗 先熔化成小球,片刻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化学方程式 4Na +O 2===2Na 2O2Na +O 2=====△Na 2O 2转移电子 1 mol Na 参加反应时转移1 mol e -②与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Cl 2=====△2NaCl 。
③与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S=====△Na 2S 。
(2)与水反应①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与解释:(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 +2H +===2Na ++H 2↑。
(4)与盐溶液反应先钠与水反应,再考虑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盐反应是否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钠的制取及用途(1)制取方法: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2)用途:[思考]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白色粉末是什么? 提示:碳酸钠;转化过程为考点二 钠的氧化物——氧化钠与过氧化钠1.氧化钠、过氧化钠的性质比较 物质 氧化钠(Na 2O) 过氧化钠(Na 2O 2)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类别 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 氧元素化合价 -2 -1化学键类型只有离子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结构 由Na +与O 2-构成,n (Na +)n (O 2-)=21由Na +与O 2-2构成,n (Na +)n (O 2-2)=21 与水反应 Na 2O +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 +O 2↑ 与CO 2反应 Na 2O +CO 2===Na 2CO 3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与盐酸反应 Na 2O +2HCl===2NaCl +H 2O2Na 2O 2+4HCl===4NaCl +2H 2O +O 2↑主要用途 可制烧碱 漂白剂、消毒剂、供氧剂 保存 密封密封、远离易燃物2.Na 2O 2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 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Na 2O 2的性质(1)Na2O2的强氧化性试剂现象反应原理并解释SO2气体—Na2O2+SO2===Na2SO4FeCl2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4Na2O2+4FeCl2+6H2O===4Fe(OH)3↓+O2↑+8NaClNa2SO3溶液—Na2O2+Na2SO3+H2O===Na2SO4+2NaOH 氢硫酸溶液变浑浊Na2O2+H2S===S↓+2NaOH酚酞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与水反应生成NaOH,Na2O2的强氧化性使之褪色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Na2O2的强氧化性使之褪色(2)遇KMnO4等强氧化剂时,表现出还原性,氧化产物为O2。
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二、氧化钠(Na2O)与过氧化钠(Na2O2 )的性质
转化关系:
2Na2O O2 Δ 2Na2O2
例:(2019年全国二卷,11C)
Na2O2在空气中放置,由黄色变为白色:2Na2O2 Δ 2Na2O O2
解:错。应为Na2O2在空气中与CO2反应变为Na2CO3 若有与H2O反应,产物再与CO2反应变为Na2CO3
一、钠的性质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体;
较软:可用刀片切
熔点低; 在水中反应,放热不多,熔成小球。
密度:煤油<钠<水。保存在煤油中,浮在水面上。
2、钠的化学性质:
电子结构:最外层一个e ,易失去,表现强还原性
(1)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①
4Na 2Na
O2 O2
2Na2O(常温) Na2O(2 高温)
Mg条
KClO3 铝热剂:Al Fe2O3 沙子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 纸漏斗下部烧穿, 熔融物(铁)落入沙中。
应用:野外焊接钢轨、冶炼高熔点金属 冶炼少量铁(大量,则用高炉炼铁)
Na在空气中久置的变化: Na O2 Na2O H2O NaOH 潮解 NaOH溶液 CO2 Na2CO3 10H2O 风化 Na2CO3粉末
1.过氧化钠(Na2O2 )与CO2、H2O的反应 与H2O反应: 2Na2O2 2H2O 4NaOH O2 2e (歧化反应)
与CO2反应: 2Na2O2 2CO2 2Na2CO3 O2 2e (歧化反应)
注:Al箔(打磨去表面氧化层)在酒精等上加热的现象:
铝受热生成Al2O3膜,传热使内部的Al熔化; 外层氧化铝熔点高,不熔化,又致密,兜住了内层液态铝,使之不滴落。
完整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完整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金属元素概述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特征金属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左下方,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有90种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仅有Ge、Sn、Pb有4个,Sb、Bi有5个,Po有6个。
金属原子半径较同周期非金属原子半径大。
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固态时全是金属晶体。
2.金属的分类1)按冶金工业上的颜色分:黑色金属有Fe、Cr、Mn (其主要氧化物呈黑色),有色金属则是除Cr、Mn以外的所有金属。
2)按密度分:轻金属密度小于4.5g/cm³,如Na、Mg、Al;重金属密度大于4.5g/cm³,如Fe、Cu、W。
3)按存在丰度分:常见金属如Fe(4.75%)、Al(7.73%)、Ca(3.45%)等;稀有金属如锆、铪、铌等。
3.金属的物理性质1)状态:除汞外,其他金属通常为固态。
2)金属光泽: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3)易导电和导热:由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使金属易导电、导热。
4)延展性:金属可以压成薄片,也可以抽成细丝。
5)熔点及硬度: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的作用强弱决定其熔点和硬度,最高的是钨(3413℃),最低的是汞(-39℃)。
4.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作用。
2)与H2O作用。
3)与酸作用。
4)与碱作用,只有Al、Zn可以。
5)与盐的作用。
6)与某些氧化物的作用。
5.金属的冶炼1)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2HgO=2Hg+O²,2Ag2O=4Ag+O²。
2)热还原法(常用还原剂CO、H2、C活泼金属等):Fe2O3+3CO=2Fe+3CO2,Cr2O3+2Al=2Cr+Al2O3.3)电解法(适用于非常活泼的金属):2Al2O3=4Al+3O2,2NaCl=2Na+Cl2.二、碱金属元素1.钠及其化合物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
最新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知识点总结

铝铁铜=2Na2O2Al Fe2CuO +2Na Na2AlCl2FeCl CuCl 2NaCl2Cu+S Cu 2Na+S Na2Al+3S Al2Fe+S FeSOO Fe+Cu(OH)+3CO 2Fe+3CO CuO+CO Cu+CO 2NaCl 2Na+Cl4Al+3O=2Na2O(变暗+2Na Na2Na+Cl22NaCl2Na+S Na注意:钠保存在煤油中,而不能保存在汽油、+4Na Ti+4NaCl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Na[][]溶解度小)2NaHCO3Na不反应3 NaHCONaOH+CO2=NaHCO2NaHCO32Na37 554Na+O2=2Na 2Na+O2Na 2K+O2=K2K+O2KORb+O2Cs+O2CsO2M+2H=2M+H2↑2MCl2M+Cl Na+KCl K+NaCl2Mg+O22MgO 4Al+3O22Al剧烈反应、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Mg+S MgS 2Al+3S Al2S33Mg+N2MgO Mg(OH)2Al+2NaOH+2H 2Mg+CO22MgO+C O32Fe+Al电缆等Mg+Cl4Al+3OMg(OH)2Mg+H+Al(OH)3Al+NaOH=NaAlO2 MgO+H2Al(OH)3Al图象+H+Al(OH)3AlO32Fe + Al4Al + 3MnO23Mn + 2Al原子结构示意图:;常见价态+2,+3价。
⑵物理性质:纯铁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和导热性,能导电,能被磁铁吸引,密度7.86g/cm3,熔点1535℃,沸点2750℃。
⑶化学性质:铁能与Cl2、Br2、O2、I2、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与稀硫酸、浓硫酸、硝酸、盐酸等酸反应;与H2O、Fe3+、Cu2+等反应。
①与铁生成+3价的有:Cl2、Br2、浓硫酸、硝酸等。
②与铁生成+2价的有:I2、S、稀硫酸、盐酸、Fe3+、Cu2+等。
③与铁生成Fe3O4的有:O2、H2O等。
高一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概括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 ,拥有优秀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半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开朗,拥有较强的复原性,在自然界多半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物质 Na Al保留 煤油(或白腊油)中直接在试剂瓶中即可化性常温下氧化成 Na 2O : 常温下生成致密氧化膜:4Na?+?O?=?2NaO4Al?+?3O ?=?2Al O222 3点燃生成 NaO致密氧化膜使铝耐腐化。
与 O 222点燃2Na?+?O?==?NaO纯氧中可燃,生成氧化铝:2 2点燃4Al?+?3O 2 ?==?2Al 2 O 3Fe 直接在试剂瓶中湿润空气中易受腐化:铁锈:主要成分 Fe 2O 3 纯氧中点燃生成:点燃3Fe+2O?== Fe 3O 42Na+Cl ?==?2NaC与 Cl 22点燃2Fe+3Cl 点燃2== 2FeCl 3点燃2Al+3Cl 2?==?2AlCl 3l与 S常温下即可反响:加热时才能反响:加热只好生成亚铁盐:△△2Na?+?S?=?NaS Fe + S == FeS 2Al + 3S?==?Al 2 S 3常温与冷水强烈反去膜后与热水反响:常温下纯铁不与水反响。
应:2Al+6H O==2Al(OH) ↓ +3H ↑加热时才与水蒸气反响:与水2△322Na+2HO=2NaOH+H△3Fe+4H 2O(g) == Fe 3O 4+4H 2↑与 酸 ?2Na+2HCl=2NaCl+H 2Al+6HCl==2AlCl 3+ 3H 2↑Fe+2HCl=FeCl +H ↑ 溶 液↑ 2 22Al+2NaOH+2HO=2NaAlO+3H与 碱-----------------2--------------------- 溶 液----- ↑与硫酸铜溶液:2Na+2HO+CuSO 4=Cu( 与 盐 OH)2↓ +Na 2SO 4+H 2 ↑与氯化铁溶液:置换出较不开朗的金属单质 置换出较不开朗的金属单质溶 液2 36Na+6HO+2FeCl =2Fe(OH)3↓2+6NaCl+3H ↑与 氧 -----------------镁条引燃时铝热反响:---------------------化 物-----点燃2Al+Fe 2O 3==Al 2O 3+2Fe金属开朗性渐渐减弱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1、氧化物2Na2O2 2 323NaO Al O Fe O性质碱性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颜色状淡黄色固体白色固体赤红色固体态白色固体与水反2Na2O2+2H2O=4NaOH--------------------------------应Na2O+H2O=2NaOH+O2↑与酸溶Na2O+2HCl=2NaCl2Na2O2+4HCl=4NaCl+2H2O+Al 2O3+6HCl=2AlCl 3+3H2O Fe2O3+6HCl=2FeCl 3+3H2O液+H2O(溶液无色)O2↑(溶液黄色)与碱溶----------------Al 2O3+2NaOH=----------------液----------------2NaAlO2+H2O其余Na2O+CO2=Na2CO32Na2O2+2CO=2Na2CO3+O2--------------------------------2、氢氧化物化性NaOH Al(OH)3Fe(OH)Fe(OH)23属性碱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碱性氢氧化物碱性氢氧化物与酸溶 NaOH+HCl=NaCl+H2 Al(OH) 3+3HCl=Fe(OH)2+2HCl=FeCl2+2 Fe(OH)3 +3HCl=液O AlCl 3 +3H2O H2O FeCl3+3H2 O与碱溶Al(OH)+NaOH=NaAlO+2HO ----------------------------------------------液3△22--△4Fe(OH) +O+2HO=4Fe2Fe(OH) ==Fe O+稳固性稳固2Al(OH)==Al O+3HO2232332323H O(OH)32 2NaOH+CO?=Na2CO3其余+H2 O----------------------------------------------NaOH+CO(--过2量)=NaHCO3制备金属钠与水即可铝盐溶液与过度浓氨亚铁盐溶液与氢氧化铁盐溶液滴加氢水钠溶液(液面下)氧化钠溶液3、盐FeCl2FeCl3颜色浅绿色黄色与碱FeCl2 +2NaOH?=?Fe(OH)↓FeCl3+3NaOH=?Fe(OH)↓ +3NaCl 溶液+2NaCl互相2FeCl2+Cl 2?=?2FeCl32FeCl3 +Fe?=?3FeCl2转变 2FeBr2+Br2?=?2FeBr32FeBr3 +Fe?=?3FeBr2主要表现:性(复原表现:性(氧化性)高一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归纳性)查验遇 KSCN不显血红色,加入氯水遇 KSCN显血红色后显红色用途净水剂等印刷线路板等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互相转变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变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响方程式。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化合物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化合物一、金属的性质及化学反应金属是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延展性的物质。
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以下性质:1. 电离和电导:金属原子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形成正离子,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离子可以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2. 氧化性: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与非金属原子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离子。
3. 合金形成:金属原子可以与其他金属原子形成合金,拓宽了金属的物性。
4. 金属的活泼性:金属元素的活泼性随着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锂、钙到银、铜,活泼性逐渐降低。
二、金属离子的稳定性与溶解度1. 金属的稳定性:金属离子的稳定性与其价电子层结构有关。
对于d族金属离子,半满的d层或满的d层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2. 金属离子的溶解度:金属盐的溶解度受溶剂性质和温度影响。
通常情况下,金属的溶解度随溶剂中的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 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金属氧化物是由金属与氧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
金属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制备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2. 金属与非金属的电化学反应: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电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例如,金属可以与酸反应产生相应的金属盐和氢气。
四、金属离子的还原性金属离子的还原性以其在还原电位表中表征。
在还原电位表中,还原电位越大,金属离子的还原性越强。
常见金属离子的还原顺序为:铯 > 钡 > 钾 > 钠 > 铝 > 锌 > 铁 > 镍 > 铜 > 银 > 汞 > 铂 > 金五、金属离子的产生与沉积1. 金属离子的产生:金属离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电解过程产生。
化学反应中,金属可以与酸、氧化剂等反应,生成金属离子。
在电解过程中,通过在电解槽中施加电压,金属离子可以在电极上电化学沉积。
2. 金属离子的沉积:电极上金属离子的沉积与电极势以及电解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有关。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性质1.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导电体和导热体。
金属的导电性是由于其内部原子间的电子迁移,形成了自由电子,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金属的导热性也是由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的迁移和传导。
此外,金属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以被拉伸成细丝或者压延成薄片。
金属的延展性和塑性与其晶体结构有关,金属的晶体结构呈“紧密堆积”的排列方式,使得原子之间有很多可移动的空间,从而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
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具有一系列特有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的活性以及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金属的活性通常表现为金属与非金属反应,例如金属和氧气、卤素、水等发生化学反应。
不同金属的活性也不同,一般来说,金属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下方的元素活性较大,而位于右上方的元素活性较小。
金属通常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金属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具有还原性,可以参与还原反应。
二、金属的提取和制备1. 金属的提取金属的提取通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冶炼法,另一种是电解法。
冶炼法主要针对于较活泼的金属,通过加热矿石和还原剂,将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电解法主要用于提取贵金属和稀有金属,通过在电解槽中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
在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 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例如焊接、熔炼、粉末冶金等。
焊接是一种利用热能和压力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工艺,常用于制造各种结构和设备;熔炼是将金属加热至熔点,然后铸造成所需要的形状;粉末冶金是一种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金属和金属合金的工艺,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粉末的大小和成分比例,以获得理想的金属制品。
三、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1. 铁及其化合物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可塑性。
铁的化合物有氧化铁、铁矿石等,氧化铁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油漆颜料生产中。
铁还可以与碳和其他元素形成不同种类的合金,如碳钢、不锈钢等,这些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腐蚀抗性,在工业和建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完整版)高三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高三化学总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5.18一.金属的通性1.位置: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最外层电子数大部分少于4个。
2.物理通性:大部分有延展性、金属光泽,都有导热导电性等。
3.化学性质:易失电子,被氧化,金属表现还原性。
4.钠、铝、铁、铜单质的重要性质钠铝铁铜与非金属单质O24Na+O2=2Na2OO2+2Na Na2O24Al+3O22Al2O33Fe+2O2Fe3O42Cu+O22CuOCl22Na+Cl22NaCl 2Al+3Cl22AlCl32Fe+3Cl22FeCl3Cu+Cl2CuCl2S 2Na+S Na2S 2Al+3S Al2S3Fe+S FeS 2Cu+S Cu2SH2O 2Na+2H2O=2NaOH+H2↑2Al+6H2O2Al(OH)3+3H2↑3Fe+4H2OFe3O4+4H2不反应HCl溶液2Na+2HCl=2NaCl+H2↑2Al+6HCl=2AlCl3+3H2↑Fe+2HCl=FeCl2+H2↑不反应NaOH溶液与水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不反应不反应CuSO4溶液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较复杂较复杂不反应制备2NaCl 2Na+Cl2↑2Al2O34Al+3O2↑Fe2O3+3CO2Fe+3CO2CuO+COCu+CO2二.钠及其化合物1.钠⑴钠的物理性质状态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导热性固体银白色较小(比水大)较小(比水小)较低(用酒精灯加热,很快熔化)是电和热的良导体⑵钠的化学性质①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A:与氧气:4Na+O2=2Na2O(变暗);O2+2Na Na2O2(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B:与氯气:2Na+Cl22NaCl;C:与S:2Na+S Na2S②钠与水的反应(水中先滴入酚酞)2Na+2H2O=2NaOH+H2↑现象概述现象描述原因浮浮在水面钠的密度比水小游四处游动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熔融化成银白色小球钠的熔点较低,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响发出咝咝的响声钠与水反应剧烈红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生成了碱性物质③钠与酸的反应:2Na+2H+=2Na++H2↑④钠与盐溶液的反应: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6Na+6H2O+2FeCl3=6NaCl+2Fe(OH)3↓+3H2↑⑤Na可与某些有机物反应:2CH3COOH+2Na→2CH3COONa+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C6H5OH+2Na→2C6H5ONa+H2↑;⑶钠的保存通常钠保存在煤油中,原因是①钠极易与空气中的O2、水蒸气反应;②钠不与煤油反应;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沉于底部。
高考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总结一、金属的通性1、物理性质1)常温下,除为液态,其余金属都是固态。
除、、等少数金属具有特殊颜色外,大多数金属都呈色。
金属都是透明的,整块金属具有光泽,但当金属处于状态时,常显不同的颜色。
2)密度最大的金属是,硬度最大的金属是,熔点最高的金属是,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大多数金属都有性,可被抽成丝或压成片,其中的延展性最好。
金属都是电和热的良,其中和的传热、导电性能最好。
2、化学性质金属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目,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所以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体现性,做剂。
写出常见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阳离子是金属原子电子后形成的,所以金属阳离子有性。
写出常见金属阳离子氧化性顺序: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锌与浓硝酸的反应②镁和浓硫酸共热③铁和氯气反应④镁和氮气反应3、合金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金属(或者金属和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叫做合金。
常见的合金有、等。
合金的熔点一般来说比成分金属,硬度比成分金属。
钠、钾合金的用途为,利用了金属的性;铝合金的用途是,利用了合金的特点。
4、金属的冶炼1)少数化学性质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如、以及少量的和。
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存在。
我们日常应用的金属材料,多为和纯金属,这就需要把金属从矿石中提炼出来,这就是。
2)冶炼金属的方法有很多种,其实质是利用的方法,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工业上冶炼金属一般用法、法或法。
3)对于化学性质的金属,如Hg、Ag 等,常用法来冶炼。
写出利用HgO、Ag2O 冶炼金属的化学方程式:、4)①对于大多数金属,如、、等,用法来冶炼。
常用的还原剂有、、和等。
分别写出用CO、H2和Al 粉来冶炼氧化铁、氧化钨(WO3 )、氧化铬(Cr2O3 )的化学方程式:、②左图所示实验引燃镁条后,看到的现象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个反应叫做反应。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四)——金属及其化合物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金属钠:(自然界中无钠单质)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质软、熔点低,保存于煤油中。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白色)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淡黄色)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实质:钠与水中的H+反应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熔点低、放热);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嘶嘶响声(放出气体—H2);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产生碱性物质—NaOH)钠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去油污、制玻璃、造纸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注意事项:Na2CO3溶液与盐酸作用时,滴加顺序不同,实验现象可能会有所不同,产生的CO2的量也可能不同(1)把Na2CO3溶液逐滴滴到盐酸中,开始时盐酸相对过量,则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即一滴加就有CO2气体产生。
(2)把盐酸逐滴滴到Na2CO3中,开始时Na2CO3相对过量,则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CO2↑,继续滴加盐酸时,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即一开始没有CO2气体,后来才有气体放出。
二、铝及其化合物性质(一)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
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
①通常与氧气易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起保护作用。
4Al+3O2==2Al2O3。
同时也容易与Cl2、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②与酸反应: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铝发生钝化现象;加热时,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时放出氢气。
(2Al+6H+=2Al3++3H2↑)③与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
高三金属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金属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对高三学习中的金属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金属的性质金属是一类特殊的元素,具有以下性质:1.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因为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
2. 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快速传递热量。
3. 延展性和延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延性,可以通过锻打或拉伸加工成各种形状。
4. 光泽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光泽性,能够反射光线。
5. 化学活性:金属具有不同的化学活性,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二、金属的氧化性质金属在与氧气反应时,会发生氧化反应。
常见的金属氧化反应有:1. 金属的燃烧:例如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2. 金属的热稳定性:不同金属对于氧气的稳定性不同,例如铁在高温下会发生氧化反应。
3. 金属的腐蚀:金属与水和酸类介质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离子。
三、金属的原子结构与金属键金属由金属正离子核与自由电子云组成。
金属性质的基础是金属键的形成,金属键是金属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四、金属的产生与提取金属的产生与提取是金属化学的重要内容,常见的金属产生与提取方法有:1. 熔融电解法:通过高温熔融金属化合物,利用电解方法将金属还原出来,例如铝的熔融电解法。
2. 碳热法:利用碳的还原性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例如铁的碳热还原法。
3. 水蒸气法:利用水蒸气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再通过还原反应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
五、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中化学中,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有:1. 铁及其化合物: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常见化合物有氧化铁、硫化铁等。
2. 锌及其化合物: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其常见化合物有氧化锌、硫化锌等。
3. 铜及其化合物:铜是一种重要的导电材料,其常见化合物有氧化铜、硫化铜等。
4. 铝及其化合物:铝是一种常见的轻金属,其常见化合物有氧化铝、硫化铝等。
综上所述,金属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金属的性质、氧化性质、原子结构与金属键、金属的产生与提取以及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属化学的知识。
高三化学金属复习知识点

高三化学金属复习知识点金属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类物质,在生活和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反应是高三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高三化学金属的复习知识点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加深对金属的理解。
一、金属元素的基本特征1. 金属元素的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是因为金属的原子具有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2. 金属元素的导热性:金属能够迅速传导热量,是因为金属具有紧密有序的结构,自由电子能够有效地传递热能。
3. 金属元素的延展性和韧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可以通过锻打、拉伸等方式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4. 金属元素的金属光泽:金属表面具有金属光泽,是因为金属的自由电子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共振。
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与反应1.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元素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铁锈)。
2. 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元素可以还原其他物质,还原反应是金属的重要性质之一。
例如,锌可以还原铜盐溶液中的铜离子,生成纯铜。
3.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元素根据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可以分为活动金属和不活动金属。
常用的活动金属有钠、钙、铝等,它们在常温下与酸、水等反应较为剧烈。
4.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反应常常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如,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三、金属材料的应用与性能1. 金属材料的强度与硬度: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在工程中可以用于制作承重结构和机械零件。
2. 金属材料的腐蚀性与防护措施:一些金属材料容易与氧气、水等发生腐蚀,需采取防腐措施,如镀层、涂层等。
3. 金属材料的可塑性和可焊性: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焊性,可以通过锻打、压延等方式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并可以通过焊接连接。
4. 金属的磁性和超导性:一些金属元素具有磁性,如铁、镍等,可以应用于磁性材料的制备。
此外,一些金属也具有超导性,可以在低温下实现电流的零电阻传输。
高三化学金属化合物知识点

高三化学金属化合物知识点金属化合物是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在高三化学中,金属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金属的性质、结构和反应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高三化学金属化合物的知识点。
一、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包括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
这些性质使得金属元素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合金添加剂。
金属元素一般都能够形成阳离子,并且对电子的失去能力较大。
二、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学键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学键一般为金属键,即金属元素通过电子共享形成金属中的离子晶体。
这种化学键的特点是离子间的排列有序,结构紧密而稳定。
三、金属化合物的命名与化学式金属化合物的命名主要遵循国际无机化学命名体系。
一般情况下,金属离子的名称在化合物名称的前面,后面跟随非金属离子的名称。
化学式的撰写需要根据离子的电荷平衡原则。
四、金属化合物的性质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与其中的金属元素有关。
一般来说,金属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导电性较好,并且容易形成晶体结构。
此外,金属化合物还表现出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时,通常会形成金属化合物。
这些反应可以是氧化反应、酸碱反应、还原反应等,其中氧化反应是较为常见和重要的一种。
通过氧化反应,金属元素失去电子并与氧元素结合形成金属氧化物。
六、金属离子间的键合金属离子间的键合决定了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金属离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相连,形成离子晶体结构。
这种结构中的阳离子以密堆积的方式排列,而阴离子则填充在阳离子的间隙中。
七、金属化合物的应用金属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氧化铁在建筑中用作颜料和防腐剂,氯化钠用作食盐和融雪剂,氧化铝用作陶瓷材料和研磨剂等。
金属化合物还广泛应用于电池、催化剂、电子器件等领域。
综上所述,高三化学金属化合物是一个重要且广泛的知识点。
化学金属高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金属高考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性质1. 金属元素的常见性质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成型性等特点。
在化学上,金属元素常见的离子状态是阳离子。
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数,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2. 金属性质的规律金属性质的规律主要有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和离子半径大小等。
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一般为紧密堆积,晶格由正离子和电子云共同组成。
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一般比较大。
3. 金属晶体的性质金属晶体的性质包括金属的塑性变形、热量传导和电流传导等。
金属的塑性变形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金属具有很好的塑性,可以方便地进行成型加工。
金属的热量传导和电流传导主要是由于金属内部电子的迁移和流动。
4. 金属的氧化性金属具有一定的氧化性,金属与氧气反应会生成金属氧化物。
金属与酸反应也会释放氢气。
二、金属的产生和提取1. 流程原理金属的提取主要包括冶炼和电解两种方法。
冶炼是指将金属矿石中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主要包括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
电解是指利用电解作用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的过程。
2. 冶炼的方法冶炼主要包括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两种方法。
火法冶炼是指利用高温将矿石中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包括焙烧、还原、精炼等步骤。
湿法冶炼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矿石中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包括溶解、沉淀、还原等步骤。
3. 电解的原理电解是指利用电流通过电解液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的过程。
电解主要包括铝的电解和镀铜的电解两种。
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 金属氧化物和碱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是金属与氧气发生反应的产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
碱金属氢氧化物是碱金属与水发生反应的产物,在水中呈碱性。
2. 金属盐与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盐是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的产物,一般为盐和氢气。
金属的还原反应是金属与非金属物质发生反应的产物,一般为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
3. 金属的与气体的反应金属与氧气、水蒸气和硫等气体发生反应会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等化合物。
高三化学复习必修1知识点: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三化学复习必修1知识点: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三化学复习必修1知识点:第三章、金属及其
化合物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三化学复习必修1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金属活动性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 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 Al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性质1.金属的常见性质包括良导电性、良导热性、延展性和延性等。
2.金属通常呈现固态,但在高温下可为液态或气态。
3.金属具有典型的金属光泽,可以形成镜面反射。
二、金属化合物的分类1.金属氧化物:由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结合而成,常见的有氧化铁、氧化铜等。
2.金属酸盐: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而成,例如硫酸铁、硫酸铜等。
3.金属卤化物:由金属元素与卤素元素结合而成,如氯化铜、氯化钠等。
4.金属硫化物:由金属元素与硫元素结合而成,例如硫化铁、硫化锌等。
三、金属的反应1.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在氧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2.金属的酸反应:一些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盐和氢气。
3.金属的碱反应:金属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盐和水。
4.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在适当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四、金属的合金1.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以及其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合金的性质可以通过改变各种金属元素的配比和添加其他元素来调整。
3.常见的合金包括不锈钢、铜合金、铝合金等。
五、金属的应用1.金属最广泛的应用是作为结构材料,用于制造建筑、航空、汽车等领域的零部件。
2.金属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中,如电池、电路板、导线等。
3.一些金属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性质,被用于催化剂、荧光材料、磁性材料等领域。
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环境影响1.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毒性,例如重金属污染物。
2.这些毒性物质可以通过水、土壤或空气进入食物链,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以上是关于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它们的环境和健康影响。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之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钠、铝、镁、铜等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高考中重点考查的考点有:(1)Na 、O 2、Na 2O 2、Na 2O 、H 2O(CO 2)、NaOH(Na 2CO 3)之间的转化关系(包括有关量的计算);(2)Al 2O 3、Al(OH)3的两性,Al 3+、Al(OH)3、 AlO -2间的转化关系及有关量的计算;(3)铁的不同价态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区别,Fe(OH)2的制备方法,Fe 3+与Fe 2+的检验,以铁元素为转化关系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本章知识较为零散繁多,最好的复习方式是多加总结归纳、对比发散,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个完整明晰的物质转化关系图,并多选择一些综合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进行训练,对查找知识盲点、提升计算能力、提高做题速度和得分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1.金属常识(1)存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大多数以________存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物理共性:金属一般不透明,有金属光泽、易________、易________、有________等。
(3)原子结构特点: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________4,易________电子,而显还原性。
(4)元素化合价:只有________价,没有________价。
2.钠①主要化学反应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与水反应:与盐溶液反应:②钠与含有酚酞的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化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金属是一类具有典型性质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而金属化合物则是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复合物质。
以下是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性质1.良好的导电性:金属是良好的导电体,电子在金属中能够自由移动。
2.良好的导热性:金属能够迅速传导热能,因此常用于热传导相关的应用,如散热器。
3.延展性和可塑性:金属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被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
4.金属熔点和沸点通常较高,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硬度。
5.金属通常呈现金属光泽,并能够发生金属缺陷,如金属流变、金属疲劳等。
二、金属的晶体结构1.金属的晶体结构通常是由紧密堆积的金属离子构成的,其中具有金属键的形成,电子在金属中形成电子海模型。
2.金属的晶格结构可以分为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三方晶系等不同的结构类型。
三、常见金属及其性质和应用1.铁(Fe):铁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具有优良的磁性和导电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电子产业等领域。
2.铜(Cu):铜是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应用于电线电缆、电子电路等领域。
3.铝(Al):铝是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等领域。
4.锌(Zn):锌是一种重要的防腐蚀金属,应用于镀锌、防腐涂料等领域。
5.铅(Pb):铅是一种重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强的韧性,应用于防辐射材料、蓄电池等领域。
四、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金属氧化物:金属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高熔点和高硬度,应用于陶瓷制造、催化剂等领域。
2.金属硫化物:金属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磁性,可以应用于电池、电子器件等领域。
3.金属卤化物:金属与卤素形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铁(FeCl3)、氯化铜(CuCl2)等,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电导率,可应用于电池、化学分析等领域。
4.金属络合物:金属与配体形成的化合物,如铁蓝(Fe(CN)6)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颜色变化,应用于染料、荧光剂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总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5.18一.金属的通性1.位置: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最外层电子数大部分少于4个。
2.物理通性:大部分有延展性、金属光泽,都有导热导电性等。
3.化学性质:易失电子,被氧化,金属表现还原性。
4.钠、铝、铁、铜单质的重要性质钠铝铁铜与非金属单质O24Na+O2=2Na2OO2+2Na Na2O24Al+3O22Al2O33Fe+2O2Fe3O42Cu+O22CuOCl22Na+Cl22NaCl 2Al+3Cl22AlCl32Fe+3Cl22FeCl3Cu+Cl2CuCl2S 2Na+S Na2S 2Al+3S Al2S3Fe+S FeS 2Cu+S Cu2SH2O 2Na+2H2O=2NaOH+H2↑2Al+6H2O2Al(OH)3+3H2↑3Fe+4H2OFe3O4+4H2不反应HCl溶液2Na+2HCl=2NaCl+H2↑2Al+6HCl=2AlCl3+3H2↑Fe+2HCl=FeCl2+H2↑不反应NaOH溶液与水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不反应不反应CuSO4溶液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较复杂较复杂不反应制备2NaCl 2Na+Cl2↑2Al2O34Al+3O2↑Fe2O3+3CO2Fe+3CO2CuO+COCu+CO2二.钠及其化合物1.钠⑴钠的物理性质状态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导热性固体银白色较小(比水大)较小(比水小)较低(用酒精灯加热,很快熔化)是电和热的良导体⑵钠的化学性质①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A:与氧气:4Na+O2=2Na2O(变暗);O2+2Na Na2O2(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B:与氯气:2Na+Cl22NaCl;C:与S:2Na+S Na2S②钠与水的反应(水中先滴入酚酞)2Na+2H2O=2NaOH+H2↑现象概述现象描述原因浮浮在水面钠的密度比水小游四处游动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熔融化成银白色小球钠的熔点较低,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响发出咝咝的响声钠与水反应剧烈红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生成了碱性物质③钠与酸的反应:2Na+2H+=2Na++H2↑④钠与盐溶液的反应: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6Na+6H2O+2FeCl3=6NaCl+2Fe(OH)3↓+3H2↑⑤Na可与某些有机物反应:2CH3COOH+2Na→2CH3COONa+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C6H5OH+2Na→2C6H5ONa+H2↑;⑶钠的保存通常钠保存在煤油中,原因是①钠极易与空气中的O2、水蒸气反应;②钠不与煤油反应;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沉于底部。
注意:钠保存在煤油中,而不能保存在汽油、CCl4中,因汽油易挥发,CCl4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大,起不到隔离O2和H2O的作用。
⑷钠的用途:①冶炼金属:TiCl4+4Na Ti+4NaCl;②钠钾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③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高压钠灯。
2.钠的重要化合物⑴Na2O、Na2O2和NaOH名称和化学式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氢氧化钠(NaOH)颜色和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无色固体类别碱性氧化物离子化合物过氧化物离子化合物碱离子化合物电子式Na+[]Na+Na+[]2-Na+Na+[]-氧元素化合价-2 -1 -2化学键离子键离子键非极性键离子键极性键稳定性不稳定比Na2O稳定稳定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不反应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O2↑+2H2ONaOH+HCl=NaCl+H2O与酸酐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2NaOH+CO2=Na2CO3+H2ONaOH+CO2=NaHCO3与盐溶液反应Na2O+2NaHSO4=2Na2SO4+H2ONa2O+H2O+CuSO4=Cu(OH)2↓+Na2SO42Na2O2+4NaHSO4=4Na2SO4+O2↑+2H2O2Na2O2+H2O+CuSO4=Cu(OH)2↓+2Na2SO4+O2NaOH+NaHSO4=Na2SO4+H2O2NaOH+CuSO4=Cu(OH)2↓+Na2SO4用途制氢氧化钠漂白剂、供氧剂、氧化剂化工原料、制纸浆、肥皂知识拓展:Na2O2的强氧化性:能氧化SO2、FeCl2、H2S、Na2SO3、等,因强氧化性而使品红溶液褪色。
⑵Na2CO3和NaHCO3名称和化学式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颜色和状态白色晶体白色粉末水中溶解性易溶易溶(比Na2CO3溶解度小)热稳定性稳定不稳定:2NaHCO3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CO32-+H+=HCO3-HCO3-+H+=H2O+CO2↑HCO3-+H+=CO2↑+H2O与某些碱反应Ba(OH)2+Na2CO3=BaCO3↓+2NaOH NaHCO3+Ca(OH)2=CaCO3↓+NaOH+H2O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与某些盐反应BaCl2+Na2CO3=BaCO3↓+2NaCl NaHCO3+NaHSO4=Na2SO4+H2O+CO2↑与CO2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不反应相互转化Na2CO3 NaHCO3制法NaOH+CO2=NaHCO32NaHCO32Na2CO3+H2O+CO2↑NaOH+CO2=NaHCO3鉴别加酸产生CO2加热难分解加酸产生CO2较Na2CO3快加热分解出CO2用途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发酵粉、治胃酸过多知识拓展:①钠在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OH(aq) →Na2CO3·10H2O→Na2CO3银白色→变暗→白色固体→溶液→白色块状→白色粉末②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若将盐酸逐滴缓慢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H++CO32-=HCO3-;HCO3-+H+=H2O+CO2↑。
现象:开始无气体生成,滴加到一定量后出现气体。
若将碳酸钠逐滴缓慢滴加到盐酸中:2H++CO32-=H2O+CO2↑。
现象:立即出现气泡。
(常用来相互鉴别)⑶钠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3.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名称和符号锂(Li)钠(Na)钾(K)铷(Rb)铯(Cs)原子序数 3 11 19 37 55结构原子结构结构简图电子式Li·Na·K·Rb·Cs·主要化合价+1 +1 +1 +1 +1 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1个电子不同点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递增离子半径依次递增金属活动性依次递增质还原性依次递增阳离子氧化性依次递减物理性质颜色和状态银白色固体密度0.534g/cm30.97g/cm30.86g/cm3 1.523g/cm3 1.879g/cm3熔点依次递减沸点依次递减化学性质跟氧气反应4Li+O2=2Li2O4Na+O2=2Na2O2Na+O2Na2O22K+O2=K2O2K+O2KO2Rb+O2RbO2Cs+O2CsO2跟卤素反应2M+X2=2MX(M、X2分别表示碱金属、卤素)跟硫反应2M+S=M2S与水反应2M+2H2O=2MOH+H2↑反应剧烈程度:Li<Na<K<Rb<Cs与酸反应2M+2H+=2M++H2↑与盐溶液反应(CuSO4)制法2MCl2M+Cl2↑(K:Na+KCl K+NaCl)知识拓展:碱金属的特殊性:①Na、K需保存于煤油中,但Li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Li必须保存在密度更小的石蜡中或密封于石蜡中。
②碱金属中,从Li→Cs,密度呈增大的趋势,但ρ(K) <ρ(Na)③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金属Na、K等除外。
三.镁、铝及其化合物1.镁与铝⑴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镁铝在周期表中位置第3周期第ⅡA族第3周期第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色态较低较低但大于镁熔点较小较小但大于镁密度较小较小但大于镁硬度较小较小但大于镁⑵镁铝的化学性质项目Mg Al与非金属反应O2方程式2Mg+O22MgO 4Al+3O22Al2O3现象剧烈反应、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S Mg+S MgS 2Al+3S Al2S3N23Mg+N2Mg3N2与H2O 方程式Mg+2H2O Mg(OH)2+H2↑2Al+6H2O=2Al(OH)3↓+3H2↑现象冷水慢,沸水快一般不反应,只有氧化膜被破坏后反应与酸反应Mg+2H+=Mg2++H2↑2Al+6H+=2Al3++3H2↑(常温下,在浓H2SO4、浓HNO3中钝化)与NaOH溶液2Al+2NaOH+2H2O=2NaAlO2+3H2↑与某些氧化物2Mg+CO22MgO+C 2Al+Fe2O32Fe+Al2O3主要用途镁合金汽车、飞机制造、照明弹等铝合金汽车、船舶、飞机制造、防锈油漆、导线、电缆等工业制备MgCl2Mg+Cl2↑2Al2O34Al+3O2↑2.镁和铝氧化物的对比氧化物MgO Al2O3属类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色态白色粉末、熔点高白色粉末、熔点高化学性质H2O MgO+H2O=Mg(OH)2↓(反应缓慢进行) 不溶解也不反应酸液MgO+2H+=Mg2++H2O Al2O3+6H+=2Al3++3H2O NaOH溶液不溶解也不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重要用途制造耐火、耐高温材料制造耐火、耐高温器材,冶炼铝3.镁和铝的氢氧化物氢氧化物Mg(OH)2Al(OH)3属类碱两性氢氧化物色态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溶解性难溶难溶电离方程式Mg(OH)2Mg2++2OH-H2O+AlO2-+H+Al(OH)3Al3++3OH-与HCl等酸溶液Mg(OH)2+2HCl=MgCl2+2H2O(可溶于NH4Cl等强酸弱碱盐)Al(OH)3+3HCl=AlCl3+3H2O与NaOH溶液不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热不稳定性Mg(OH)2 MgO+H2O 2Al(OH)3Al2O3+3H2O实验室制法可溶性镁盐加NaOH溶液Mg2++2OH- =Mg(OH)2↓可溶性铝盐加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4.铝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铝三角及相关图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图象离子方程式①向可溶性铝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又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②向可溶性铝盐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过量出现白色沉淀Al3++3NH3·H2O=Al(OH)3↓+3N H4+③向NaOH溶液中滴加可溶性铝盐溶液至过量开始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出现沉淀Al3++4OH-=AlO2-+2H2O;3AlO2-+Al3++6H2O=4Al(OH)3↓④向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先沉淀又溶解H++AlO2-+H2O = Al(OH)3↓;Al(OH)3 +3H+=Al3++3H2O⑤向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至过量先无明显变化,后出现沉淀AlO-2+2H2O+CO2(过量)=Al(OH)3↓+HCO-32AlO2-+3H2O+CO2(少量)=Al(OH)3↓+CO2-3⑥向盐酸中滴加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出现白色沉淀 4 H++AlO2-=Al3++2H2O;3AlO2-+Al3++6H2O=4Al(OH)3↓知识拓展:⑴Al(OH3)的两性:H2O+AlO2-+H+Al(OH)3Al3++3OH-酸式电离碱式电离当向Al(OH)3中加入酸溶液,平衡向碱式电离方向移动,使Al(OH)3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