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章制度之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文明习惯,努力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创设人文化的教学环境,遵循“顺应自然,培养习惯,强化基础,注重创新”的育人方针,实现“健康、聪慧、高尚、快乐”的培养目标。
学校决定在全校学生中深入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为把学校建设成为花园式的品牌学校,创建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学习的乐园。
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认真坚持列队入校和整队放学1、列队入校。
学生入校时,不分年级、不分高矮,均应佩带红领巾,从东、西、南三个路口自觉列队入校。
学生入校后沿大路中间黄线直行,到国旗台附近拐弯至教室再下队。
在校内也不要下队,直至步入教室。
任何同学不准在学校门口逗留、买东西。
2、禁止接送。
坚决禁止学生家长到校门口接送学生。
凡接送学生的家长均应在指定地点接送。
接送地点:东边在花园东北角十字路口附近,南边在花园西南十字路口附近(幼儿园南20米处),西边在春秋阁小区煤气收费处丁字路口附近。
禁止家长用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小轿车等把学生送到学校门口附近和在校门口附近接学生。
3、护送路队。
班主任老师放学时应跟班护送路队,出校门后应护送学生人数最多一路至路口,其余两队各选一名路队长负责本队纪律。
凡班主任不能护送班队的(因公、因事、因病请假除外),由组长或班主任委托其他教师护送,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学生在路队中不要下队、跑动、追逐、嬉戏、打球等,应按要求整齐列队,班主任应教育学生过马路时,根据交通信号灯指示,红灯停,绿灯过,走人行横道,注意交通安全。
4、步伐整齐。
放学路队均应横竖成行,四人或五人一伍,步伐整齐,精神饱满,无打闹、说话现象,路队长在队伍左侧带队。
中午放学,所有同学必须跟本班路队出校。
下午放学除留下辅导的同学、校队训练和兴趣小组的同学外,其余同学必须跟本班路队出校。
下午放学后留下辅导的同学出校时不分年级、不分高矮,要自觉站成一队,校队训练和兴趣小组的同学出校时,由辅导老师按三路纵队或四路纵队整队出校,路队长在队伍左侧带队,队伍要保持安静,无打闹现象,辅导教师要将学生护送至校门外。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范文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范文一、培养兴趣1.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养成计划。
2.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兴趣班,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3.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比赛和活动,提供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
二、塑造品德1.重视品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2.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让学生学习先进事迹,树立榜样。
3.组织各类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爱心。
三、发展艺术1.加强音乐、美术和舞蹈等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开展文艺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2.邀请专业人士来校指导学生,举办艺术展览和演出,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艺竞赛,提升其艺术水平和自信心。
四、培养体质1.每天安排适量的体育课程,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2.组织各类体育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健康问题。
五、提高学习能力1.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电子资料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优秀学习习惯。
3.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教授学习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六、加强社交交往1.鼓励学生参加团队活动,如合唱团、舞蹈队等,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开展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组织亲子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家庭关系。
七、提倡健康生活方式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宣传营养知识,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
2.推广健康的休闲方式,如户外活动、运动等,减少学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3.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以上是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范文,旨在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希望通过这些细则的贯彻执行,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3篇)
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康成长的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等学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中学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活动。
第三条学生养成教育是指针对中学生特点和需求,以德育为主导,各方面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活动。
第四条学生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整体素养和道德修养。
第五条学生养成教育应贯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六条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三)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五)注重学生的劳动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七条学生养成教育应遵循科学、实用、系统、个性化原则。
第二章学生养成教育的组织与管理第八条学生养成教育工作应由学校设置专门机构或担任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和管理。
第九条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主要责任单位是学校。
学校应制定学生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并将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第十条学校应配备合适的教育设施和教具,为学生养成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十一条学生养成教育应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不能割裂开来。
第十二条学生养成教育可以采取班级、学生会、社团组织等形式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三章学生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第十三条学生养成教育应贯彻德育为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核心价值观。
学校应设置相关的课程和教材,加强德育教育。
第十四条学生养成教育应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学校应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学科素养。
第十五条学生养成教育应注重体育锻炼和健康引导。
学校应制定科学的体育活动计划,组织体育比赛和训练,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
第十六条学生养成教育应注重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学校应设置艺术课程,鼓励学生参加艺术活动和比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范文(二篇)
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范文一、目标与原则本次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学术、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优秀青少年。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社会等方面的素养。
2. 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3. 均衡发展:平衡学生在学术和非学术领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德育为先:把德育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
二、学术培养1. 设立学术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配备一名学术导师,定期进行学术指导和辅导。
2. 推行项目制学习,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各种资源支持和指导。
4. 开设学术交流讲座和学术研讨会,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三、思想道德培养1. 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规范。
2. 组织主题班会和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进行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强化班级管理,建设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四、身心健康培养1. 实施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养生意识。
2. 开展体育锻炼、运动会等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4.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消费观念。
五、兴趣培养1.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2. 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3. 提供艺术、音乐、舞蹈、手工等方面的培训课程,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
4. 建设图书馆、实验室等各类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
六、家校合作1.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与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匡助个体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实施养成教育,制定一套细则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养成教育的实施细则。
一、明确目标和原则1.1 确定养成教育的目标:明确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自律性、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等。
1.2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养成教育成果。
1.3 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措施,匡助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方式。
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2.1 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互助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2 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艺术活动等,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2.3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积极参预养成教育。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3.1 设计系统化的课程:制定系统化的养成教育课程,涵盖学生成长所需的各个方面,如品德、心理、社交等。
3.2 引入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养成教育的理念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3.3 注重教育方法的多样性: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建立有效的监测和反馈机制4.1 设立养成教育档案:建立学生养成教育档案,记录学生的养成教育成果和发展情况。
4.2 定期评估学生养成情况:制定定期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养成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3 提供个性化的反馈:根据评估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匡助他们更好地改进和发展。
五、加强家校合作5.1 家长参预养成教育:鼓励家长积极参预学校的养成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行为方式。
5.2 家校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养成情况,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促进全面发展。
2. 原则:科学引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全员参预。
三、教育内容1. 规范行为习惯: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讲究卫生等。
2. 培养学习习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独立思量等。
3. 培养生活习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整洁,节约用水用电,合理安排作息等。
4. 培养社交习惯:教育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尊重他人的权益,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等。
四、教育方法1. 倡导示范: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做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模范。
2. 班级教育:班主任要组织班会,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讨论和引导。
3.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4. 激励奖励:根据学生的表现,设立奖励机制,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实施步骤1. 制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具体的教育计划。
2. 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如主题讲座、班级讨论、家长会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监测和评估:学校建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
4.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5. 激励奖励:根据学生的表现,设立奖励机制,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预期效果1. 学生行为习惯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纪律性和自律性得到提高。
2.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3. 学生与他人的关系更加和谐,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增强。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实施细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五个部分,包括:规范行为准则、培养自律能力、促进合作与沟通、培养责任心和激励机制。
一、规范行为准则1.1 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包括学生在校内的行为要求和禁止行为,以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准则。
1.2 强调礼仪和公共秩序: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公共秩序观念,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保持良好的行为表现。
1.3 建立纪律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纪律机制,对于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并及时通知家长。
二、培养自律能力2.1 建立自律意识:学校应该通过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树立自律的意识,激发他们主动管理自己的行为。
2.2 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和生活计划,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2.3 提供自我监控机制:学校可以引入学生自我监控的机制,例如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和行为情况,并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估。
三、促进合作与沟通3.1 强调团队合作:学校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小组项目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2 培养有效沟通能力: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沟通,帮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3.3 提供冲突解决机制:学校应该建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教导学生如何妥善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责任心4.1 强调个人责任:学校应该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并努力履行自己的责任。
4.2 培养社会责任感:学校应该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4.3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例如学生会选举和学生代表制度,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一、引言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和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行为方式的教育。
为了规范养成教育的实施,提高教育质量,制定本细则。
二、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习惯和沟通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实施内容1. 品德教育(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班会和讲座,让学生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 学习习惯教育(1) 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提供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3)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3. 行为习惯教育(1)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提高个人素质。
(2) 强调学生的礼仪修养和社交礼仪,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3)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养成教育计划(1)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养成教育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2)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确保教育效果的可衡量性。
2. 教师培训(1) 组织教师参加养成教育的培训,提高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2) 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和经验分享,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
3. 实施养成教育课程(1) 将养成教育融入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形成全员参与的教育模式。
(2) 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确保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4. 建立评估机制(1) 设立养成教育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2) 定期组织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改进养成教育的实施方式。
五、实施效果评估1. 结果评估(1) 对学生的品德、习惯和行为进行定期评估,了解教育效果。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
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3.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4.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每天坚持半小时左右的课外阅读。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指标
(四年级)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行为训练点
做
人
习
惯
礼貌
待人
1.见到教师、客人主动问好,敬礼规范。
3.仔细听同学回答问题,如有不同看法或要做补充,要等同学讲完再举手发言,不重复别人的发言,认真倾听,不抢话。
4.课堂坐姿端立,举手规范,发言时声音响亮,用普通话。
5.书写姿势正确,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6.不在作业本、试卷、课本上乱涂、乱画、乱贴。
7.积极思考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大胆发表看法,不要怕说错,讲清自己的观点。
3.学习、生活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要及时告诉老师、父母。
4.收看电视广播时能征求家长意见,看内容健康的节目,多收看少儿频道、教育频道的节目。
做
事
习
惯
遵规
守纪
1.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会唱国歌、队歌、校歌。
2.校徽、红领巾佩戴整齐
3.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请假。
2.不挑穿戴,不挑食、不剩饭。
3.不随便向家长要零花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4.随手关灯、关闭水龙头。
生活
自理
1.自己会穿衣服,会叠被子,会系红领巾。
2.自己整理书包、书桌,用过的物品要放回原处,不乱扔乱放。
3.每天认真刷牙、洗脸、洗脚,经常洗头、洗澡、剪指甲。
4.餐前洗手,就餐时不大声谈笑,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音。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一、引言养成教育是指通过系统有计划地培养非常规、自主性品质和能力,使个体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教育。
小学学生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对象,因其处于敏感的成长期,对于养成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细则,以期提供一套可行的指导方案。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关心,并倡导同学之间的友好交往。
同时,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环境和道德榜样,使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健康。
2. 设置情感沟通通道:为学生提供诉求的渠道,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困扰,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同时,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桥梁,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1. 规律的学习时间表: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鼓励他们养成按时作息、定时学习的良好习惯。
同时,通过家校共同努力,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明净舒适。
2. 高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校可以开展学习方法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技巧。
3. 坚持品德教育:通过养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品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1. 开展体育活动:学校要注重体育锻炼的开展,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通过各类体育比赛和运动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提供多元化的艺术课程:学校要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表演和比赛,展示个人才艺。
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好的准备。
五、建立家校合作机制1.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邀请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2024年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2024年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综合素质,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学生养成教育是指通过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校本课程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心理、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
第三条学生养成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与学科教育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条学校是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责任主体,教师是学生养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应共同参与学生养成教育。
第二章学生养成教育目标第五条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
通过体育课程、兴趣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六条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道德教育课程、班主任工作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倡诚实、守信、友爱等价值观念。
第七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创新实践课程、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八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通过学习技能课程、学科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章学校的责任第九条学校应根据学生养成教育的要求,合理规划、安排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时间,提供丰富多样的养成教育资源。
第十条学校应设立养成教育课程,包括道德教育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学习技能课程等。
并在校本课程中融入养成教育内容。
第十一条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实地考察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第十二条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每周组织固定的体育活动,如晨跑、体育课等,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兴趣。
第四章教师的责任第十三条教师是学生养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应积极参与学生养成教育工作。
第十四条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并开展养成教育课程,确保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性。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清水镇中心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文明习惯,努力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学校决定继续在全校学生中深入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我校学生实际,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认真坚持顺序入校和整队放学1、顺序入校。
学生入校时,不分年级、不分高矮,均应佩带红领巾,在校门口分东西两侧按靠右行原则自觉顺序入校,在校内不能分散,直至进入车棚或步入教室。
任何同学不准在学校门口逗留、买东西。
2、禁止入校接送。
坚决禁止学生家长到校园内接送学生。
凡接送学生的家长均应在学校大门口接送。
3、护送路队。
班主任或者最后一节课的老师放学时应跟班护送路队至学校大门口,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学生过马路时不要跑动、追逐、嬉戏、打球等,应前后左右看清确认无危险后方可依次通过。
4、步伐整齐。
放学路队均应横竖成行,三人一伍,步伐整齐,精神饱满,队伍保持安静,无打闹、说话现象,路队长在队伍左侧带队。
中午放学,除骑自行车的同学外,其余同学必须跟本班路队出校。
5、检查组织。
护送路队、步伐整齐等内容由学校少先队监督岗值周班级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时检查、评分并列入星级班评选的一项内容。
8、检查标准及有关要求。
路队检查每班每天满分为40分,其中上、下午各二十分。
二、切实抓好卫生工作,确保校园全日保洁1、卫生打扫及保持。
值日教师、值日学生要坚持早到校,彻底打扫干净室内外卫生。
教室、办公室、卫生区不留任何卫生死角,不存任何垃圾物。
门窗玻璃要全天保持清洁无任何尘土,室内外地面无废纸、饮料盒、塑料袋、卫生纸等垃圾物。
办公室、教室、卫生区打扫都要有明确具体的分工。
全校室内外卫生要坚持一天一打扫,早晨7:50之前要打扫完。
卫生区内有花池、果皮箱的班级,要及时将花池和果皮箱内的废纸、塑料袋等垃圾清理干净,并坚持一天一打扫。
2、卫生检查与监督。
各班每天要有4名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监督本班室内外卫生。
学校养成教育规章制度
学校养成教育规章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养成教育目标学校养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勤奋学习、热爱劳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第三条养成教育内容(一)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关爱他人,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三)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讲究卫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行为规范:培养学生遵守校规校纪,遵循社会公德,自觉维护校园秩序,做到文明礼貌,遵纪守法。
第四条养成教育实施(一)课堂教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二)学生活动:学校要组织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家庭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四)社会实践: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身素质。
第五条养成教育评价(一)学生评价: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师评价:学校要对教师开展养成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价,鼓励教师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学校评价:学校要定期对学校的养成教育工作进行自评,不断提升养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第六条奖惩措施(一)奖励:对在养成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和班级,学校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惩罚: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不听从教育劝阻的学生,学校要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七条附则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3篇)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1. 建立规范的行为习惯: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包括课堂纪律、礼貌待人、守时等方面的要求,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和习惯。
2. 培养良好的上课行为习惯:学生应准时到校、准时上课,注意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随意离席、不说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
3. 培养良好的课间活动行为习惯:学生在课间活动中要维护秩序,不打闹、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操场等环境的整洁,并遵守操场使用规定。
4. 培养整洁的个人卫生习惯:学生要养成勤洗手、打理干净、整齐的个人形象,保持床铺、书包、衣物等物品的整洁。
5. 培养良好的用餐行为习惯:学生要按时就餐,注意饮食卫生,不浪费食物,不乱扔餐具和食物残渣,与师生共同营造和谐的用餐环境。
6. 培养安全的生活行为习惯: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跑、不私自离校,勿轻易接触危险物品,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7. 培养团队合作和互助明守习惯:学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意见,乐于助人,情感共鸣,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
8. 培养师生之间的尊重和沟通习惯:学生要尊敬师长,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遇到问题及时与老师或家长沟通解决。
9. 定期评估和奖励:学校要定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奖励,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上是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一些建议和措施,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2)《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全体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有力抓手,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为此,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依据德育有关文件,制定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
一、教育目标通过学习贯彻“守则规范”,让学生熟知“守则规范”内容,深刻理解“守则规范”内涵。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4篇)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学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和品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小学学生。
第三条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
第四条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个人习惯养成、道德品质培养、学习方法指导等。
第五条养成教育应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家校合作等方式进行。
第六条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并逐步完善和改进。
第二章个人习惯养成第七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定期洗澡、坚持刷牙等。
第八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按时吃饭、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糖果零食等。
第九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包括按时睡觉、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第十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第十一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完成作业、提前预习复习,按照学校规定参加考试等。
第三章道德品质培养第十二条学校应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第十三条学校应开展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第十四条学校应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第十五条学校应加强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守纪律的品质。
第十六条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四章学习方法指导第十七条学校应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十八条学校应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十九条学校应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学习工具,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十条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积极开展课外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班级管理第二十二条班主任应负责班级学生的养成教育,并定期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
第二十三条班主任应制定班级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遵守规则。
第二十四条班级应开展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卫生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饭前便后洗手。
2、寝室、清洁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干净。
养成规范整理寝室内务的好习惯。
3、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课桌和清理书包。
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
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
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行注目礼,高唱国歌。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4、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得喧哗。
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险的游戏。
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
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7、集合出入按指定路线和顺序,不插队、不推搡,不争先恐后,上下楼梯脚步要轻,右行礼让。
8、到别人家时应轻敲门,待主人应声许可方可推门进入,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9、认真做好课间操,姿势正确。
10、积极参加大课间活动,能自觉锻炼身体。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
1、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走人行横道线。
2、不进入施工工地和危险地段玩耍。
3、没有家长的带领,不得到池塘、河流游泳、洗澡和玩耍。
4、不玩火,不触摸电器设备。
5、不准爬树,不准坐在楼梯走廊的栏杆和花草树木的围栏上,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6、进行体育活动,要明确要求,听从指挥,使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不做可能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危险动作。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素质,匡助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为了更好地推行养成教育,制定实施细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内容和要求。
二、养成教育的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守时、守纪律、整洁、文明礼貌等。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自主学习、课堂参预、积极思量等。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习惯:包括合作、友善、尊重他人等。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包括诚信、朴重、勇敢、责任心等。
三、实施细则的内容1. 养成教育的时间安排:(1) 每周安排一至两节专门的养成教育课程,由专门的教师负责。
(2) 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养成教育的内容和活动,如每日晨读、班会等。
(3) 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养成教育主题的夏令营或者冬令营。
2. 养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 培养行为习惯: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如守时、守纪律等,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并进行日常监督和评估。
(2) 培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鼓励积极参预课堂活动,并及时赋予肯定和奖励。
(3) 培养社交习惯: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4) 培养品德修养:开展道德讲堂,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优秀的道德模范,组织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养成教育的评估和奖惩机制:(1) 设立养成教育评估指标,包括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和品德修养等方面的评估内容。
(2) 通过日常观察、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赋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行为不端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适当的惩罚。
四、实施细则的要求1.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组织相关培训。
2. 教师要积极参预养成教育,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学校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情况,并及时沟通和反馈。
养成教育规章制度
养成教育规章制度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好习惯、正确价值观和合理行为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品德和习惯。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培养学生端正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易于执行的养成教育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我校养成教育规章制度:一、遵守纪律1.学生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教师的管理、教导和要求。
2.学生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不得打架斗殴。
3.学生要遵守学校的上下学时间,不得迟到早退。
4.学生要保持教室环境整洁,珍惜学校的一草一木。
5.学生要有礼貌,说话文明,行为端正。
二、每日必修1.每日必须写日记,记录一天的所思所感。
2.每日必须做一道数学题,练习科学技能。
3.每日必须读一篇文章,扩大知识面。
4.每日必须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培养互助精神。
5.每日必须做一次晨练,促进身体健康。
三、勤学好问1.学生要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
2.学生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主动扩展阅读、探究知识。
3.学生要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
4.学生要花时间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不轻易放弃。
5.学生要和同学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进步。
四、团结友爱1.学生要互相尊重,和谐相处,不得进行人身攻击。
2.学生要积极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发扬团结进取的精神。
3.学生要乐于助人,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创造友爱的班级氛围。
4.学生要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5.学生要团结协作,共同为班级的发展和进步努力奋斗。
五、尊敬师长1.学生要尊师重教,听从老师的教导。
2.学生要和老师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得对老师无礼。
3.学生要尊重学校的领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
4.学生要向老师请教学习问题,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
5.学生要感恩师长,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和培养。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和引导,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行为方式的教育方式。
为了更好地推行养成教育,制定并实施养成教育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内容和要求。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和行为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 原则: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制定与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性地开展养成教育活动。
- 全员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养成教育,形成合力。
- 科学合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成教育方案。
- 循序渐进:从小学开始,逐渐扩大养成教育的范围和内容,形成系统的养成教育体系。
三、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内容1. 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勤奋努力等。
- 开展道德模范宣传活动,激励学生向优秀榜样学习。
2. 习惯养成-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独立思考等。
-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讲究卫生、节约用水等。
-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习惯,如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等。
3. 行为规范- 制定学校行为规范,明确学生的行为要求和禁止行为。
- 加强对学生的行为教育,引导他们遵守规则、守法纪。
- 针对不良行为,采取适当的惩戒措施,并进行必要的辅导和教育。
4.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认知和社交能力。
- 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四、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要求1. 学校要建立健全养成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
2.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要与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相衔接,形成有机整合。
3.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范本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范本第一章引言本教育实施细则旨在帮助学校和家长对小学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细则包括学生的自律能力、学习习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形成、社交能力培养和公民责任意识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学生的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学校和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自律能力:1. 以身作则:学校和家长应以身作则,展现出自律的榜样,引导学生模仿。
2. 奖惩分明:学校和家长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并及时给予奖励和惩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律意识。
3. 给予责任:学校和家长应逐步给予学生一些责任,如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个人物品,培养他们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
第三章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的关键。
学校和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制定学习计划:学校和家长要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引导他们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
2. 培养集中注意力:学校和家长应指导学生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如通过合理的休息和注意力训练等方式。
3.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校和家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四章健康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生活习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1. 定期锻炼:学校和家长要鼓励学生每天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晨跑、课间活动等。
2. 规律作息:学校和家长要培养学生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3. 合理饮食:学校和家长要教育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引导他们选择均衡的营养餐。
第五章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学校和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培养社交能力:1. 互助合作:学校和家长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 学会沟通:学校和家长指导学生学会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规章制度之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卫生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饭前便后洗手。
2、寝室、清洁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干净。
养成规范整理寝室内务的好习惯。
3、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课桌和清理书包。
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
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
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行注目礼,高唱国歌。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4、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得喧哗。
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险的游戏。
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
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7、集合出入按指定路线和顺序,不插队、不推搡,不争先恐后,上下楼梯脚步要轻,右行礼让。
8、到别人家时应轻敲门,待主人应声许可方可推门进入,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9、认真做好课间操,姿势正确。
10、积极参加大课间活动,能自觉锻炼身体。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
1、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走人行横道线。
2、不进入施工工地和危险地段玩耍。
3、没有家长的带领,不得到池塘、河流游泳、洗澡和玩耍。
4、不玩火,不触摸电器设备。
5、不准爬树,不准坐在楼梯走廊的栏杆和花草树木的围栏上,
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6、进行体育活动,要明确要求,听从指挥,使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不做可能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危险动作。
7、参加劳动时要注意劳动安全,擦洗门窗时,不要把身子探出窗外。
8、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9、不得听从和跟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或家庭。
10、集会、出操不拥挤,上下楼梯靠右行。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与保证,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
1、课前要预习,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提倡记课堂笔记。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认真完成。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五)、劳动习惯养成教育1、学会整理课桌椅(一看二推三对齐)。
2、正确使用扫帚(双手握扫帚,从前往后扫,垃圾装进袋。
工具摆整齐)等劳动工具,会用抹布将玻璃擦干净等。
3、学会扫地擦地、洗碗,整理房间。
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其他劳动。
4、自觉地拾起地上的垃圾。
5、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劳动,打扫寝室、教室、清洁区。
从实践中培养热爱劳动的美德。
坚决反对好逸恶劳、拈轻怕重、怕脏怕苦的错误思想,主动接受艰苦奋斗教育。
6、学会整理寝室内务。
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不乱摆放。
7、劳动时要加强团结友爱,发扬协作精神。
(六)、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就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同理,私德就是存在于小我群体中间的一种道德,就是为了维护我们小我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社会公德的内容是对公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出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为:
1.文明礼貌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
止文明以礼相待。
自觉杜绝说脏话、随便猜疑、欺骗他人等恶习。
这是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
2.助人为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
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时时快乐、事事顺心,难免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人帮助、救济的时候。
这就需要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以助人为乐。
对不法行为,每个公民都应当分清是非,挺身而出,智斗勇斗,见义勇为,都有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扩社会治安。
3.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
尤其在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这一点。
要爱护国家及公共财产不受侵犯。
4.保护环境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讲究公共卫生,造成优美环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5.遵纪守法法律是对公民行为的必要约束及规范,是对道德的补充。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公共生活中人们要能顺利地进行社会活动,就必须要有规矩可循,就必须遵
循一定的行为规范。
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
人们只有依照法律、法规及纪律的有关规定行事,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也保障自己所要从事的某项活动;才不会绐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失和伤害,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相对稳定巧和谐,并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
遵纪守法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体现了人们共同的利益。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自觉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纪观念,自觉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并能正确运用法纪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真正做到知纪懂法,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