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议论文阅读》知识点
9.部编版2021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训练(九)(word版有答案)
议论文阅读训练(九)(一)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①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
大圣人孔子在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同时,也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担当精神,是我们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②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③担当是一种责任。
玄奘西去印度,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牢记取经的职责,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将佛教圣经带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
【甲】由此可见,责任是我们拥有担当精神的首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
④担当是一种勇气。
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
由此可见,勇气是我们拥有担当的重要条件,我们只有有了勇气,才能更好的保家卫国。
⑤担当是一种境界。
古往今来,有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诠释着担当的境界。
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乙】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由此可见,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当我们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
⑥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
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所担当!1.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A. 君子的担当。
B. 若想成为君子,就必须有所担当。
C. 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D.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议论文常识与《谈骨气》 (共35张PPT)
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⑥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
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
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
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 起来反抗。
• ⑦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
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 论据2
“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 古代穷 “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 人不食 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 嗟来之 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 食 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 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 好受的。
提出论点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鲜明正确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
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 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
解释“有骨 气”的含义
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
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
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
叫做有骨气。
•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 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 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 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2)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论点赖以成 立的基础,是文章的主体。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 种。
事实论据多为典型、确凿的事实或概括性的事实,包括 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
作用: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道理论据是指为了论证某个问题或观点的正误而引用的 一些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等材料;它也可以是对问题 的分析、解释说明的过程,一般包括经典性的著作、权威性 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作用:使论证更概括且深入。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2020年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班级姓名学号一、记叙文阅读。
我的母亲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
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
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
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
找论点的方法: 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 五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自我概括论点)。
特别提醒: 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般是
“总之”、“因此”、“总而言之”、“所以”、“由此可见” 等。
考点聚焦整合
考点二 论据
常考题型: 1.分析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的作用? 2.链接材料可以作为哪一段的论据?并说明理由。 3.请为XX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4.选文某部分的事例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 5.论据能否调换?
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全文的灵魂。
2.论题: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
3.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
观点。
考点聚焦整合
中心论点的四个特点
1.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2.表示明确的判断。 3.不运用修辞、疑问句。 4.不能只用否定句来表示。
考点聚焦整合
考点聚焦整合
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的方法。 要点:对比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 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 作用: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思路: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的观点。
考点聚焦整合
道理论证
作者引用名人名言、被人们承认的理论以及作者针对论点所做 的分析等莱论证观点的方法(又称讲道理)。
作用: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 答题思路: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 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考点聚焦整合
比喻论证
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 作用: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答题思路: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 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2019】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2019】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汇总第1课社戏一、参考答案:平桥“乐土“一优厚待遇一戏前风波一一夏夜行船一船头看戏一归航偷豆一怀念好豆一怀念好戏。
解析:本文的线索是“社戏”,作者按照“盼社戏一看社戏一念社戏”的思路来写。
盼社戏,主要写了“我”在平桥村的生活;看社戏,主要写了看戏前的风波,看戏时的情景,看戏后的快乐;念社戏,主要是怀念好吃的罗汉豆,怀念那晚的好戏。
理清思路,抓住事情的核心,用四字短语概括即可。
二、参考答案:(示例)事例:看戏后归航偷豆(1)景物摘写: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作用:“同望”两字表现了“我”依依不舍的心情;“罩”字是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再次以仙境比拟社戏,与来时呼应。
这句充满了梦幻般色彩的描写,表现了“我”童年时眼中社戏的美。
(2)抒情、议论: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童年伙伴的怀念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解析:课文主要写了“我“去赵庄看社戏的经过。
有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等情节,文中除记叙外,还大量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特别是描写,有景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选择其中的某一情节,找出其中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的句子,结合上下文体会其作用。
三、参考答案: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阿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
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我”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达了“我”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解析:“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纯朴、善良、真挚的品质,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遇到过的,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遇到的。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及结构》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议论文阅读2——论证思路及结构教学目的1、明确把握议论文考点(论证思路及结构)及相应答题格式;2、真题演练,知识点学以致用,提升阅读能力。
重难点1、熟练掌握议论文考点;2、灵活运用答题格式。
一、论证思路作者在具体论述某个观点时的思维过程(三段论式)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论分析问题(为什么)本论解决问题(怎么办)结论二、议论文结构①并列式:Ⅰ总分总;Ⅱ总分;Ⅲ分总。
②递进式。
1常考题型1:论证思路1.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2.作者第X段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3.文章/段落的论证过程是怎样的?分析思路:1.通读全文/段落,明确结构层次。
2.逐层分析(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据?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最后的结论是什么?)3.结合议论文三要素进行回答,对于观点、结论之类的文字,直接引用。
答题方法:首先作者提出/表明观点......,然后.......,接着.......,最后得出......的结论。
[练习]分析下面两段话的论证思路。
1、古今中外,凡是获得重大成就的人,都具有坚持精神。
马克思为了撰写《资本论》,不顾疾病折磨、生活窘迫和反动势力的迫害,坚持写作四十年,终于完成这部辉煌居住。
数学家陈景润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堡垒的过程中,不怕讽刺挖苦,忍受着疾病的痛苦,在工作环境很差的条件下,夜以继日的钻研,仅他运算的稿纸就有几麻袋,有个英国数学家称赞他在数学上“移动了群山”。
由此可见,坚持是取得一切成就的必由之路。
首先,作者表明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准)然后,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例来证明观点;(具体明了)最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准)22、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型答题》技巧点拨
1说明文阅读答题要点23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标志的为必考题)1.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
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问记叙文六要素?备选答案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问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文章内容)?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即做得怎么样?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即作者的态度和倾向如何?4、问材料组织特点?答: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问如何划分层次?答:(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6.问记叙线索及作用?答:线索(明线和暗线)。
明线一般是: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4点、作者的情感,暗线一般是作者的某种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8.品味题目答: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例:(1)从主题上品味象征性的散文题目。
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2)从线索上品味。
答:本文以.题目.为线索,通过描写…表现了..从而表达出作者…整篇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9.问人称的作用。
答: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测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一、阅读题(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_________________朱万曙①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
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
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②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
”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
这个解释有些道理。
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
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
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
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
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
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
___A___—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④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
___B___《史记》中荆柯刺秦王,一番悲壮,一暮惊险。
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
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品读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部编八下语文议论文阅读题答题技法语文八年级下册能力训练(部编版)
议论文阅读题答题技法一、提炼归纳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更是议论文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可以有一个论点,也可以有几个论点,这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中心论点一般有一个,分论点可以有多个,都是围绕中心论点提出的。
中心论点起统率全文的作用,分论点补充中心论点,为中心论点服务。
1.论点(即把握作者的观点)的特点(1)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2)是明确的判断。
(3)一般不用疑问代词“为什么”、“怎样”,不用修辞,正面判断——原句为否定句者不必改动。
2.论点的位置(1)标题,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是论点;(2)开头处,最常见的是论点放在开头,或开门见山、直接提出,或引用提出,或归纳事例提出;(3)结尾处,有的文章采用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论点的写法,要注意具有总结性的标志词,如“所以”“总而言之”“总之”“故此”“归根结底”等;(4)文章中间,放在文章中间,往往观点的提出有一个过程,在经过一番论述之后,再提出中心论点;(5)没有明确论点,少数议论文没有明确提出论点,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自己提炼概括。
3.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起统率全文,统率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4.论点的提出方式: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5.常见题型(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概括文章第×段论述的观点。
6.归纳中心论点的方法归纳中心论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位置法:论点在题目和开头出现的概率最大,所以先看标题和开头,然后看结尾和文中一些过渡性的句子;若文中没有明显的论点句,则需要我们进行归纳、概括,从中提取出文章的论点。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第1题要善问许多人在学习方面的重要体会是:不仅要肯问,而且要善问。
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学问学问,学要肯问。
学常有疑;问则可解疑。
解其一疑,便长一智。
学既不可缺,问也不可少。
不因疑难细小而忽视..于问,更不因怕..,问不因问题“浅易”而不屑失身分而耻于问,在学中发问,在问中求学,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要得“学问”,不仅要肯问,还要善问。
学习犯难不要急于问人。
要先问自己,后问人。
问己,应反复思考;问人,会受到启发。
问,要问得准,问得深,因为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1、从论证方式看,本文属于,从论证方法上看,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分层来论证的?作简要分析:3、从这篇文章的结构来看,它应属于()A、“横式”中的“总--分”式B、“横式”中的“总--分--总”式C、“纵式”中的“层层深入”式D、“纵式”中的“起承转合”式4、第3节中“要得‘学问’,不仅要肯问,还要善问”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关键提示】此题训练与考查的重点是“能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通过训练了解一些论证方法,可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解题思路】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占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此外,在驳论中,还往往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推翻对方论点的“归谬法”。
上述几种论证和批驳方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1题1,要判断论证方式可从几个方面考虑:从题目,从文章的结构及作者的行文思路看,明确是立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00(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00(1)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周国平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
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
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
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
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
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
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
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
这是一种情况。
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
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
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全能冲刺讲练(部编版)专题08 议论文阅读(解析版)
专题07 议论文阅读重点讲解一、考查题型1.指出论点。
2.判断论据类型及作用;为文章补充事实或道理论据。
3.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4.辨别论证方法及作用。
5.理解结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
6.根据文意从自己阅读和生活积累中列举事实论据。
7.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
二、文体知识(一)概念议论文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的文章体裁。
(二)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分析问题(也叫本论)、解决问题(也叫结论)。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四)议论文的分类议论文分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类。
1.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的正确,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形式。
2.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从而确立其正确的观点。
(五)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解决“证明什么”。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
论点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一般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②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确凿的生活事例、历史事实或故事、生活中存在的现象、统计数据等。
道理论据:哲学理论、自然科学原理、定律、公式、名言、警句、谚语……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六)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
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2)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让文化抖落浮躁的尘埃郭震海①在一个宁静的黄昏,辞掉一切繁杂,找一个僻静之处,放松身心,读一篇好文,犹如品茗,酽香四溢,荡气回肠。
读完良久,心醉神往,掩卷静思,不得不承认,这一个个独立的文字,经过作家的召唤,排列成文,可以直抵心灵,喊醒灵魂。
②精神的贫血比饥饿更可怕,一个人一个时代莫不如此。
一篇好的作品,就是一座丰碑,可以千年不朽,万年犹新。
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文学一路记载着人类的生活轨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类的灵魂,又如一把除尘的刷子,净化着人类的心灵。
然而,好作品不易得,能捧得一篇佳作是读者之幸,更是作者的至上荣耀。
③今天的文化场域,正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也弥漫着功利浮躁之气。
有的人或沉浸于描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或以剪贴拼凑模仿为写作生存方式。
一些图书出版,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只求在轰轰烈烈的氛围中赚足眼球和银两,图书的实际影响无人问津。
一些本该严肃认真的作品研讨会,也沾染上求名博利的风气,互相吹捧和宣传,忘记了研讨会的初衷和意义。
④“只有文化,才能让浮躁的社会和城市宁静下来。
”文化浮躁了,灵魂的困乏和焦虑谁来救赎?急功近利不仅是对文化的伤害,更是对社会精神气质的污染。
如果说文化是治愈浮躁的良药,那么文学作为文化原野上的高峰,不仅不能浮躁,还应担当起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责任。
一位文艺界人士说:“浮躁,本身就是一道障碍,只有克服,才能更好地向前。
”无论如何,一个作家不能忘了握笔书写的初衷,不能推脱肩上应有的道义担当。
⑤“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精益求精是优秀作家最基本的品质。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所以才能“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柳青、赵树理等作家为了写一部好的作品,双脚时常沾满泥土,四季深入农村。
文学说到底就是参与,参与到人民的实践中去,走到人民的生活中去,好作品的种子才能萌发出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议论文考点一:理解全篇,把握中心论点》
议论文考点一:理解全篇,把握中心论点一、【考点一:理解全篇,把握中心论点】二、【考点例文】唯有寂寞出学问建议用时10-15分钟本题满分12分①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
②唐玄奘的寂寞成就了西天取经的事业,徐霞客的寂寞成就了旅行天下的壮举,司马迁的寂寞成就了史家绝唱《史记》,曹雪芹的寂寞成就了鸿篇巨制《红楼梦》……寂寞是一首歌,是只有一个人的吟唱;寂寞是一首诗,是来自内心深处的独白。
③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甘于寂寞,潜心读书做学问。
他不喜欢应酬,也反感客人来访,常以生病为由推辞。
他每天待在书房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真可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④钱钟书声名远播,时常会有世界各地的人慕名造访。
有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给他,表示非常喜欢他的文章,想登门拜访。
钱先生听后,赶紧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那位女土深为钱先生的幽默婉拒所折服,只好作罢。
也许,正是有了这种闭门读书做研究的态度,钱先生才写出了《谈艺录》《管锥编》等不朽的学术巨著。
⑤其实,像钱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他们既能洞悉这个社会,又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喧器,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
⑥“芥川奖”是日本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奖项。
获奖者有“登龙门”之称——许多作家都因获此奖而名噪一时。
最近一届的“芥川奖”获得者田中慎弥却是个“普通人”,他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高学历,为什么能获得如此级别的文学奖呢?媒体对他的描述可能给出了答案:“田中慎弥没有手机,也不用电脑。
但他却很执着,甚至有些固执,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寂寞相伴,专心读书和写作。
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日本文学新的希望。
”⑦田中慎弥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终成正果。
“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能坐得了冷板凳,自然能静得了心、做得了学问○8我们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平静,只是因为内心浮躁,无法平静,所以常常觉得自己很“忙碌”。
若能守住寂寞,不为外界所干扰,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又怎能做不了学问呢?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第1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八年级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三种感.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第四部分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第五部分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八下语文课本部编版电子版
八下语文课本部编版电子版
八年级语文课本是学生学习中文的重要教材。
以下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课本的章节列表和简介。
一、《字与词》
本章主要介绍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演变历程,以及词语的构成方式和常见的词类。
二、《语句》
本章着重介绍语句的基本结构、分类和分析方法,同时探讨语句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三、《修辞》
本章主要介绍修辞手法的含义、种类和运用,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修辞的审美价值。
四、《记叙文》
本章介绍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包括写作要点、角色塑造、事件安排、场景描写等方面,同时探讨记叙文的体裁特征和审美价值。
五、《议论文》
本章主要介绍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包括论据的引用、论证
的过程和结构、观点的表达和立场的选择等方面。
六、《诗歌》
本章主要讲述诗歌的体裁特征、结构特点和表达方式,在审美方面重
点探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七、《文化常识》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如中国古代文学、诗词曲赋、典籍经典等内容,旨在涵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八、《现代文学》
本章介绍一些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
加深对当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以上为八年级部编版语文课本的章节列表及简介,希望同学们在学习
中认真思考、深入探究,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语文议论文阅读
一、议论文的概念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和论证。
(一)、论点(证明什么):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1、一篇文章的论点有几个?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统帅分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2、论点的特征: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包括肯定和否定),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陈述句。
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内容上:具有判断性,能够明确地表示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态度。
(包括肯定和否定)
3、如何寻找文章的论点?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揭示了论点(议论文的标题不是表明论点就是点明论题,论题只揭示议论的范围,论点是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即论点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
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
(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我们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就是文章的论点,还应通读整个文段,看文段的其他句子是否围绕这个语句来写,与这个句子有没有逻辑上的关系。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④找出论题,判断作者对此问题的倾向。
4、论点的呈现方式:
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有时是作者自己的话、有时引用名言表明);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
归纳、概括式:文中没有现成的表示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需要我们进行归纳、概括,从中提取出文章的论点。
(二)、论据(用什么证明):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论点赖以成立的基础,是文章的主体。
1、哪些可作为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事实:典型事例、史实、统计数字;
道理:一般都是经过验证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
2、、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论据用来支撑或证明论点,当文章只有中心论点时是直接支撑论证中心论点,当文章有分论点时则可能直接支撑证明中心论点,但更多是在证明分论点后与分论点一起间接支撑证明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据间的关系:几个论据共同论证一个论点时,要注意其顺序:或时间,或空间,或主次,或数据的大小。
(三)、论证(怎样证明):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常见题目:A、文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说明其作用。
B、划线句有什么作用?
1、举例论证:这一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概括事例)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或中心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这一段(一句)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或名人逸事、奇闻趣事),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权威性。
3、比喻论证:这一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比做……,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这一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论述)了……的观点。
四、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一)常见题型
①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②说说某段(某几段)的论证过程。
(二)解题技巧和答题模式:一般有两种答法:
①先(从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
②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或说明了……的道理)。
五、议论文的结构:
(一)形式: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引论:常见题目:引论部分有什么作用?
1)、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提出中心论点。
2)、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
3)、因事设问,启人思考。
4)、从日常生活现象落笔。
5)、引经据典,说古道今。
2、本论:常见题目:本文的结构怎样?(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1)、并列式。
平列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往往有分论点。
2)、递进式。
层层深入、步步发展;起承转合、环环相扣。
3)、对比式。
正反对比。
4)、综合式。
3、结论:总结、号召、勉励、警示等。
(二)类型:
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
五、分析理解议论文开头的作用:
(一)常见题型
文章开头(列举了…的事例,或引用了…,有何作用?
(二)解题技巧与答题模式:
1.开头讲故事(传说):①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②以…故事(或……的奇闻趣事)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③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开头引用格言警句(诗词名句):①…这句格言(警句)引出了论证的话题;②提出了本文的论点(或论题);③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论证了本文的论点;④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开头引用诗词名句:①引出论点或论题;②以名句中包含的哲理作道理论据,论证了本文的论点;
③增添了文学性,提高读者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