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合集下载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金标准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金标准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金标准一、引言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通过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评估患者的循环功能和治疗效果。

它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金标准。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目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患者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包括心输出量、心脏指数、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嵌顿压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患者循环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低血压、休克等情况。

三、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1. 漂浮导管漂浮导管是一种通过插入静脉进入心腔进行监测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多种参数,包括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嵌顿压、右房压力等。

漂浮导管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但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使用。

2.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通过非侵入性方法进行监测,如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血流成像等。

这种方法不需要插管,对患者的伤害较小,但精度相对较低。

3.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通过插管进入心腔或血管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等。

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金标准目前,漂浮导管被认为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金标准。

漂浮导管可以提供多种参数,并且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

但漂浮导管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使用,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

五、漂浮导管使用注意事项1. 漂浮导管应由专业医生操作。

2. 插入漂浮导管时应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3. 监控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如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应及时处理。

4. 监控漂浮导管是否存在移位、堵塞等情况。

5. 拔管时应注意缓慢拔出,避免出血和损伤。

六、血流动力学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循环系统功能,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在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场合,血流动力学监测被广泛应用。

通过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休克等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七、结论漂浮导管被认为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金标准。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通过测量和分析血液流动和心脏功能的相关参数,以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病 情严重程度的过程。
监测的参数包括心率、血压、血容量、心脏输出量等,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监护、手术麻醉、心血管疾病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对于及时发现和预防 潜在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注意事项
添加标题
监测前需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监测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签 署知情同意书。
添加标题
监测时应选择合适的监测部位,如中心静脉压监测,需选择合适的导管 和监测设备,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添加标题
监测过程中应定期校准监测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应密切观 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添加标题
监测后应及时整理和分析数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应 做好监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行。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导管感染:保持 导管清洁,定期 更换敷料,严重 时拔除导管
血栓形成:定期 检查导管通畅性, 发现血栓及时溶 栓或手术取栓
血管损伤:减少 导管对血管的刺 激和损伤,严重 时需手术修复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包括有创监测和无创监测,有创监测需要将导管插入血管或心脏,无创监 测则通过外周血管或心脏的超声检查进行。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
血流动力学监测通过测量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 血流动力学监测通常使用压力传感器和超声技术等手段,测量血压、心输出量等参数。 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依据。
添加标题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护理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护理
血管阻力
反映血管的舒张和收缩状态, 对于评估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动
力学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03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 应用
手术中监测
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评估患者 的生理状态、预测手术风险以及指导 手术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数据还可以用于评估麻醉效果, 指导术中用药,以及预测术后恢复情 况。
通过监测,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 血流动力学异常,如低血压、心动过 速或心动过缓等,并采取相应的干预 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如血管活性药物的输注、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等,有 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
血流动力学监测还可用于科学研究,如评估新药物或新疗法的疗效、探索疾病发病机制等, 有助于推动医学进步。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领域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仍有待进一 步发展和完善,如无创监测技术 、便携式监测设备等,以提高监
异常值处理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数据,如有必要,采取相应 措施。
趋势分析
对连续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了解患者病情变 化趋势。
06
总结与展望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评估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关键手段,对于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
心血管疾病监测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监测血流动力 学参数,以评估心脏功能和治疗效果。
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医生可以了解患 者的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压等 指标,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治
疗效果如何。
对于接受心脏介入治疗或心脏手术的患 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助于医生评估手
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
04

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监测

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监测

02
无创监测:采用无创技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痛苦
03
便携式监测:开发便携式设备,方便患者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测
04
智能化监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血流动力学的智能分析和预测
远程监测和预警系统
01
远程监测:通过无线网络实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
02
预警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警
03
高治疗效果
监测术后恢复情 况,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监测重症患者生 命体征,及时发
现病情变化
评估手术风险, 保障手术安全
手术室
实时监测:在手术过程中实时监测血流动力 学参数,确保手术安全
指导治疗: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 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后评估: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估术后 恢复情况,制定康复计划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从而调 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从 而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监测治疗效果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
01
血流动力学状态,为治疗提供依据。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
02
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减少治疗过程中
06
监测肾功能: 评估肾功能不 全和肾衰竭的
风险
07
监测肝功能: 评估肝功能不 全和肝硬化的
风险
08
监测电解质: 评估电解质紊 乱和脱水的风

09
监测体温:评 估感染和发热
的风险
10
监测疼痛:评 估பைடு நூலகம்痛程度和
治疗效果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未 来发展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无创血流动力学(LiDCO)监测是近几年来临床广泛使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LiDCO技术测量参数较多,可相对全面地反映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脏舒缩功能的变化。

LiDCO血流动力学分析仪同时具备无创与微创两种监测模式。

无创模式基于血管卸荷技术,该技术使用无创指套获得实时的动脉波形,无创袖带校准,经过计算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

LiDCO血流动力学分析仪针对△SV(每搏量增加率)和Frank-Starling原则,依据物理学的定律,结合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概念,对循环系统中血液运动的规律性进行定量的、动态的、连续的测量和分析,内置了详细的容量负荷试验指导流程,多种容量负荷试验流程适配不同状态的患者。

在不依赖深静脉置管的情况下,LiDCO也能合理判断患者液体容量状态,反映心脏、血管、容量、组织的氧供氧耗等方面功能的多项指标,更好地帮助麻醉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和其他科室医护人员了解患者血流动力学实时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数字化的依据,帮助医生制定更贴合患者个体情况的用药和补液方案,辅助临床决策。

有关LiDCO血流动力学分析仪的检测参数,主要有以下几点:CO(心排量)、SV(每搏量/每搏量指数)、SVR(外周阻力/外周阻力指数)、SVV(每搏量变异率)、PPV(脉压变异率)、HRV(心率变异率)、△SV(每搏量增加率)。

其中,主要的监测参数介绍如下:CO: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通常所称心输出量,是指每分重心输出量,人体静息时SV约为70毫升(60~8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钟平均为75次,则每分钟输出的血量约为5000毫升(4500~6000毫升)。

SV:指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搏出量等于心舒末期容积与心缩末期容积之差值,约60~80毫升,影响搏出量的主要因素有:心肌收缩力、静脉回心血量(前负荷)、动脉血压(后负荷)。

SVV:在一个机械通气周期中,吸气时SV增加,呼气时SV下降,以此来算出SVV,SVV来评估液体应答能力,当SVV高于13%时,进行补液或血管活性药物,需要注意的是,纠正SVV不是目标,SVV仅仅是一个工具,提供临床医师用药补液的参考。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①普通型导管,以冷盐水为指示剂,通过导管近端孔注入右心室,与血流混匀升温后流入肺动脉,经导管顶端热敏电阻感知温差变化,经计算机计算出心排量,此法需人工间断测得;
②改进型Swan-Ganz导管,在导管右心室近端有一热释放器,通过发射能量脉冲使局部血流升温,与周围血混匀降温并流入肺动脉,经顶端热敏电阻感知而计算出心排量,从而可连续测得心排量,减少了操作误差、细菌感染、循环负荷改变等并发症。
(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临床常用的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法和体表置电极心电阻抗血流图方法,具有损伤性、操作简便等优点,绝对值误差较大,作为动态监测有意义。
三、主要监测指标
(一)直接测量所得指标
1.上肢动脉血压(AP)
正常值:收缩压12.0~18.7kPa(90~140mmHg),舒张压8.0~12.0kPa(60~90mmHg)。
②肺静脉阻塞。
③肺泡内压增高(如持续正压通气)。在左心室壁病变僵硬时,PCWP可能低于LVEDP。
8.心输出量(CO)
正常值:4~6L/min。
用温度稀释法所得的结果实际上是右室输出量。输出量大小受心肌收缩力、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心率等4个因素影响。表示为:CO=SV(心室每搏量)×HR(心率)。
3.中心静脉压(CVP)
正常值:0.49~1.18kPa(5~12cmH20)。
体循环血容量改变、右心室射血功能异常或静脉回流障碍均可使CVP发生变化,胸腔、腹腔内压变化亦可影响CVP测定结果。
4.右心房压(RAP)
正常值:0~1.07kPa(0~8mmHg)。
8.右心室做功指数(RVSWl)
正常值:5~10g?M?m-2。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评估心脏功能
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
手术风险评估
在手术前进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预测手术风险,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
在手术过程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助于实时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手术安全。
评估病情严重度
对于重症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了解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
超声心动图技术
通过测量脉搏波信号,分析血管阻力和顺应性,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
总结词
脉搏波分析技术通过测量脉搏波信号,分析血管阻力和顺应性,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该技术可以检测动脉血压、血管阻力、血管顺应性等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脉搏波分析技术
总结词
利用生物电信号测量身体组织的阻抗变化,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
成本效益
03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需要具有成本效益,以便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解决方案:优化技术方案,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开展经济性评价,证明技术的经济效益。
临床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技术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解决方案: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如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临床试验规范等。
评估疗效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性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经历了从有创到无创、从复杂到简便的演变过程。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如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生物阻抗分析等。
未来展望
未来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便携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方法。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一种通过测量和监测患者的血液流动和心血管功能参数来评估其循环系统状态和功能的方法。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提供有关心脏输出量、血压、血流速度、血液容量和循环阻力等重要指标的信息,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和监测治疗效果。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方法包括无创性和创伤性两种。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通过使用非侵入性技术来测量和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常用的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包括血压测量、脉搏波分析、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

血压测量是最常用的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血压计和袖带,可以测量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从而评估其血压水平。

血压是评估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心脏泵血能力和血管阻力情况。

脉搏波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脉搏波形来评估患者的心脏输出量和血液容量的方法。

脉搏波形反映了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压力波传播到体循环中的情况。

通过对脉搏波形的分析,可以计算出心脏输出量、心脏指数和血液容量等参数。

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

通过在患者胸部贴上电极,可以记录到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电活动信号。

心电图可以提供关于心脏节律、心脏传导功能和心室肥厚等信息,对评估心脏功能和监测心脏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通过使用超声波技术来观察和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通过在患者胸部施加超声波探头,可以实时观察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从而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脏瓣膜的情况。

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关于心脏收缩功能、心脏瓣膜功能和心脏腔径等重要指标的信息。

除了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严重疾病患者的监测和治疗中。

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需要通过插入导管或探头进入患者的血管或心脏,直接测量和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

常用的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包括中心静脉压监测、肺动脉压监测和心输出量监测等。

中心静脉压监测是通过在颈部或锁骨下静脉插入导管来测量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力。

mostcare血流动力学监测原理

mostcare血流动力学监测原理

mostcare血流动力学监测原理
Mostcare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是通过高频率采样(1000Hz)和压力曲线分析,评估特定病人的全身阻抗和实时的血流动力学状况。

它监测的基本参数包括舒张压、收缩压、重脉压、平均压、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搏量(SV)、心搏量指数(SVI)、心脏循环效率(CCE)、心搏量变异度(SVV%)、收缩压变异度(SPV%)、重脉压变异度(DPV%)、脉压变异度(PPV%)、压力变化速率(dp/dt)等。

这种监测方法仅通过桡动脉/股动脉穿刺或者通过接收监护仪的有创压力信号就能实现对病人的微创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识别心血管功能不全(CVI),与临床检查相结合时可以指导个体化血流动力学管理,并评估器官灌注。

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实现相关复苏目标应与预后的改善有关。

尽管如此,必须匹配合理有效的治疗,否则任何血流动力学监测都不能改善预后。

临床数据表明,过多的液体复苏会导致不良预后。

在复苏过程中使用动态变量液体反应性限制无容量反应患者过度输液。

同样,当滴定达到血流动力学靶目标时,可以给予肌力性药物以尽可能少的液体量获得最大益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流动力学是血液在循环系统中运动的物理学,通过对作用力、流量和容积三方面因素的分析,观察并研究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运动情况。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依据物理学的定律,结合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概念,对循环系统中血液运动的规律性进行定量地、动态地、连续地测量和分析,并将这些数据反馈性用于对病情发展的了解和对临床治疗的指导。

血流动力学监测分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两种。

一.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无床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通过无创的方法,直接或间接的测得如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排量等病人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其优点是无创,对病人刺激小,比较容易获得,病人耐受程度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由于较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某些参数的获得精确性低。

1.心率监测:常用床旁心电监护仪,利用体表模拟心电图的方法,对病人进行心率的监测。

电极片的位置分别位于双上肢,双侧腋前线及心尖部,利用监测到的心电图RR间期算得病人的心率。

优点:实时监测,变化灵敏,病人依从行好。

缺点:不利于病人活动,心电信号易受外界干扰2.脉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利用微型红外探测器探测到指尖的血流,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其中的氧合血红蛋白的浓度、绘制搏动曲线、计算得到血氧饱和度及脉率。

优点:舒适、无创缺点:当末梢循环不良时灵敏度下降,不能识别氧合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血红蛋白。

3.无创血压(NIBP)监测:利用袖带法间接测得肱动脉或腘动脉压,危重患者通常设定为5~30分钟测定一次,以间断的反应患者体循环压力状况。

优点:无创。

缺点:监测容易受外界干扰,对于抽搐、躁动的患者测定不够准确;动脉硬化及血管疾病患者测定与实际大动脉压力有较大差异;休克病人测定敏感度下降;间断测定影响患者休息。

4.无创心排量测定(NICCO):利用体表电极标定病人心电活动,根据心泵血期间心电活动的变化,计算出心排量等一系列参数。

优点:无创,费用低廉,无导管相关性感染风险。

缺点:精确度差。

PICCO参数解读与血流动力学

PICCO参数解读与血流动力学

PICCO参数解读与血流动力学PICCO是一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它通过将血液动力学参数与热稀释技术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全面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工具。

在临床上,PICCO主要用于监测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帮助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心血管相关的并发症。

心输出量(CO)是指每分钟从左心室排出的血量,它是评估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每搏输入量(SV)是每次心脏收缩时排泄到主动脉内的血量,通过测量输入量的大小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功能。

心脏指数(CI)是心输出量除以患者体表面积,它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全身血流情况,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系统性血管阻力(SVR)是指主动脉血管对血流的阻力,它反映了周围血管的扩张或收缩情况。

通过测量SVR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血管收缩,并指导治疗。

动脉血尿酸氮(AUC)是通过热稀释技术测量血液中稀释剂的浓度和传感器的温度来间接反映血流速度,它可以提供关于心脏充盈和患者血流状态的信息。

右心室工作指数(RVWI)是评估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对于评估右心室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肺动脉楔压(PAWP)是衡量肺循环静水压水平的指标,通过测量PAWP可以评估肺血管的状态和左心室的充盈压力。

PICCO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连续、非侵入性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通过PICCO技术,医生可以即时获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流状态进行实时评估。

这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减少了治疗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总结而言,PICCO技术通过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提供全面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工具。

它不仅能够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提供实时监测,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为患者的恢复提供指导。

然而,PICCO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解读,并且需要专业的操作和解读技巧。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血流动力学监测。

别担心,虽然听上去像是医学专业的术语,但其实它的核心概念并不难理解。

想象一下,你在开车,而你的车上装了一个小仪表,它不仅告诉你车速,还能监测油量、发动机温度等一系列指标。

这些信息能帮助你知道车子的健康状况,也让你在驾驶过程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作用也类似,它就是这样一个“车速表”,不过它监测的是你身体里血液的流动和压力。

1.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什么?1.1 基本概念:简单来说,血流动力学监测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测量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动情况。

它可以告诉我们心脏的“打卡情况”,即心脏每分钟泵出多少血,血压是多少,血管的压力如何。

就像在车里查看仪表盘上的速度表和油表,我们通过这些监测工具,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工作状态。

1.2 常见方法: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导管直接测量血压,或者使用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的活动。

这些方法就像是车上的各种仪器一样,有的专注于速度,有的则关注油量。

2.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2.1 及时发现问题:想象你在路上开车,突然油表灯亮了,这时候你知道需要加油了。

如果没有这些监测工具,可能你已经在干渴的路上推车了。

血流动力学监测就是这样的“油表”,它能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心脏或血管的问题,防止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2.2 个性化治疗: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就像每辆车的使用情况各异。

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医生可以了解到你身体的具体状况,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就像为你的车量身定做一个维修计划,让它保持在最佳状态。

3. 实际应用中的意义3.1 术后监测:手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就像是病人恢复的“看护员”。

它可以帮忙实时跟踪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确保心脏和血管在正常的轨道上。

比如在重症监护室,医生通过这些监测数据来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人能够顺利恢复。

3.2 慢性疾病管理: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或心脏病,长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就像是一个长期的“健康教练”。

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

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

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
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有创监测和无创监测。

有创监测通过有创穿刺的方法对血流动力学进行更为精准的测量,如漂浮导管法、PICCO技术等。

无创监测则多使用无创心排,以及通过心电监护对心率、血压进行监测。

漂浮导管法临床常用的有两种:普通型导管和改进型Swan-Ganz导管。

普通型导管以冷盐水为指示剂,通过导管近端孔注入右心室,与血流混匀升温后流入肺动脉,经导管顶端热敏电阻感知温差变化,经计算机计算出心排量,此法需人工间断测得。

改进型Swan-Ganz导管在导管右心室近端有一热释放器,通过发射能量脉冲使局部血流升温,与周围血混匀降温并流入肺动脉,经顶端热敏电阻感知而计算出心排量,从而可连续测得心排量,减少了操作误差、细菌感染、循环负荷改变等并发症。

此外,还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如通过心电监护对心率、血压进行监测。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常在ICU内进行,通过有创穿刺的方法对血流动力学进行更为精准的测量。

毛细血管楔压测量时应穿刺静脉,将漂浮导管放置,可进行向中心静脉压测量、房压测量、毛细血管楔压测量和肺动脉压测量。

通过血流动力学指标反映容量、心排重要关键指标,从而指导药物使用和调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微创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详解

微创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详解

谢谢观看
微创与无创血 流动力学监测 技术详解
微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 原理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是利用安装在内径尖端的小型超声探头经由食
道内探查心脏和大血管解剖结构和血流信息的影像诊断技术; ▪ 食道与心血管在解剖结构上直接毗邻,且没有严重影响超声穿透
的骨性组织结构和含气体组织的大范围覆盖,从而克服胸部声学 窗口存在的一些限制。
基于胸部生物电阻抗原理的无创技术(NICOM)
▪ 优点 ① 完全无创; ② 实时、连续监测; ③ 准确性高; ④ 适用于各种临床环境下的患者; ⑤ 独特的生物电抗技术,抗干扰能力强; ⑥ 敏感度高,能快速检测CO的改变; ⑦ 操作简单,可由护士操作; ⑧ 有效节约医疗成本; ⑨ 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与转运;
基于胸部生物电阻抗原理的无创技术(NICOM)
▪ 作为液体定量管理系统,采用的是生物电阻抗技术,通过连续测 定相位移计算出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 搏出量指数(SVI)等血流动力学核心参数。
▪ 该技术通过测量跨胸腔的振荡电流与所得电压信号之间相移的血 流依赖性变化来确定生物反应信号。
① 若患者心率明显下降(下降10%左右),说明患者存在血容量不足,应充分 补液;
② 若心率未见明显变化,说明心率快可能不是容量不足所致,应积极寻找其他 原因;
③ 若心率明显增加,说明可能存在心功能不良或容量相对过多,应立即抬高床 头,置于半坐卧位,并采取其他处置;
基于胸部生物电阻抗原理的无创技术(NICOM)
▪ 优点 ① 创伤小仅需外周动脉(如桡动脉置管); ② 应用简单与趋势图STAT 画面方便回顾监测数据; ③ 创新性:该系统是真正的压力波形分析法,而非传统的“面积-轮廓”计算法,软件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进行实时、连续地监测和评估。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流状态,包括心脏泵血功能、血压、血液容积和组织灌注等指标,从而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治疗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急诊科等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提供重要的生理参数,例如心率、心律、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力等指标。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循环代谢状态非常关键。

通过监测心输出量,可以了解心脏泵血功能是否正常,评估组织器官的灌注情况。

另外,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监测心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电图异常和心律不齐等情况,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血压监测也是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血压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化趋势和水平,评估血管阻力和容量状态。

这对于高血压、低血压和休克等情况的患者非常重要。

通过监测血压,可以及时调整药物治疗,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避免高血压和低血压对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血液容积监测是指监测患者的血容量情况,包括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和中心静脉压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和循环血容量。

对于严重失血、感染和体液失衡等情况的患者,血液容积监测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循环血量,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输液和血液制品的使用量,避免血液循环不稳定和器官灌注不足的发生。

组织灌注监测是指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监测患者器官组织的灌注情况。

这是评估患者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的组织灌注监测技术包括局部组织氧分压、皮肤温度、尿量和中心静脉氧饱和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氧供需平衡情况,评估组织灌注是否充足。

通过监测组织灌注,可以及早发现和干预组织缺血缺氧的情况,避免器官功能受损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总之,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监护、手术和急诊等临床环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血压、血液容积和组织灌注等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做出相应的治疗干预。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操作规范常用Swan-Ganz热稀释球囊漂浮导管。

这类导管顶端有1个可充气的气囊。

充气后,能顺血流携带导管通过右心进入肺动脉。

根据不同临床需要,可选用2~5腔导管。

通常便用较多的是4腔导管。

其中1个管腔开口于远端,用于监测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压;第2个腔开口于近端恰当部位,可测量右心房压;第3个腔开口于腔静脉入口,用于测定中心静脉压;第4个腔为与远端热敏电阻相连接的导线,可计算心排血量。

【适应证】1.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或二尖瓣关闭不全;2.鉴别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肺水肿;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4.急性巨大肺栓塞;5.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力衰竭、低排综合征或休克;6.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反复发作的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7.多脏器功能不全的重症病人;8.应用扩容、血管扩张药、心肌收缩药、血管收缩药物的监测和处理;9.心脏大血管手术病人;10.外伤病人的液体疗法。

【禁忌证】1.对肝素过敏者;2.脓毒败血症病人、高凝状态、进行抗凝治疗或最近曾行溶栓治疗者;3.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4.活动性风湿病、心肌炎;5.近期有肺动脉栓塞者;6.严重肝、肾损害,且有出血倾向者;7.严重排异性病人。

【操作方法及程序】1.在无菌条件下行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插管,将导管轻轻前送,在抵达上腔静脉时部分充盈气囊。

2.导管抵达右心房后,将气囊充盈为0.8-1.0m1.,可记录到右心房压力(RAP)03.继续送导管至右心室可记录右心室压力曲线(RVP),连续前送导管可记录到肺动脉压(PAP)曲线。

4.继续前送导管至不能再前进时,可测得肺小动脉楔压(PAWP)o放气后退出1.~2cm,即获得肺动脉压(PAP)曲线。

5.插管成功后,将通向肺动脉与右心房的管腔、肝素冲洗装置管腔与冲洗用5m1.注射器,分别与三通活塞管连接,再与压力监护仪上的传感器连接。

然后,将可充气的带囊管腔(供测楔压用)与Im1.注射器相连;测量心排血量的管腔和心排血量仪器相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动力学监测
2013/8/30
• • • • •
• • •
• • •
47709丁海涵 97Y: 褥疮1月,全身浮肿10天,加重伴神志模糊4天 1月前患者因“前列腺增生、泄泻”出现“褥疮”至沈荡医院就诊,予“复方新诺明”口服,具体 不详。10天前出现全身浮肿,纳差乏力,4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伴神志模糊,尿量少,大便三天未 解,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胀,无肢体抽搐等不适。 T: 35.5℃ P:96次/分 R:25次/分 BP: 75/45mmHg 神志模糊,精神软,气促貌,脸色苍白,查体欠合作,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巩膜不黄,双侧 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及湿罗音,心 率96次/分,心律齐,未及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压痛及反跳痛不能配 合,肝脾肋下未及,移浊(-),双肾区无叩击痛不能配合,全身重度浮肿,全身多处压疮,腰背 部见20*15cm溃疡面,脓性渗出,病理征未引出,舌质红,脉细数。 辅助检查:2013-08-26血气分析:PH 7.49 PCO2 21mmHg PO2 208mmHg BE -7.3mmol/l HCO3 19.8mmol/l Na 121 mmol/l K 4.0mmol/l iCa 0.92mmol/l HCT 18% Hb 6.3g/dl 血糖 5.0mmol/l 乳酸(LAC)4.9mmol/l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0.81*10^9/L 红细胞计数2.2*10^12/L 血红蛋白62g/L N% 94.4% 生化全套:总胆汁酸22.5umol/L 谷草转氨酶64U/L 总胆红素16.35umol/L 直接胆红素10.71umol/L 总蛋白38.1g/L 白蛋白16.5g/L 球蛋白21.6 白球蛋白比 0.8 尿素10.25mmol/L 尿酸213.8umol/L 乳酸脱氢酶298U/L 肌酸激酶833U/L CKMB 33U/L CRP 75.5mg/L 类风湿因子22.4IU/ml 胆碱酯酶 747U/L 钠123.3mmol/L 氯88.9mmol/L 钙1.63mmol/L 降钙素原2.35ng/ml BNP 851.0pg/ml 2013-08-26 尿分析:白细胞2+ 尿胆原 3+ 胆红素1+ 蛋白质2+ 潜血2+ 尿红细胞计数2177/ul 细 菌5705.8/ul 镜检红细胞4+ 尿液结晶2+ 杆菌3+; B超:双侧胸腔积液(1/4 CM),以左侧为显著,腹腔未见积液。
Figure1: Application of electrodes in impedance cardiography
The technology behind ICG Impedance cardiography (ICG) is a safe, noninvasive method to measure a patient's hemodynamic status. The ICG waveform is generated by thoracic electrical bioimpedance (TEB) technology, which measures the level of change in impedance in the thoracic fluid. Four small sensors send and receive a low amplitude electrical current through the thorax to detect the level of change in resistance in the thoracic fluid. With each cardiac cycle, fluid levels change, which affects the impedance to the 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tted by the sensors.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临床危重病急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大 手术和抢救危重病员丌可缺少的手段。 • 无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non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ing) • 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ing)
一、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History of Monitoring
• 1960s: golden age of vasopressors Pressure arterial line & CVP • 1970s: golden age of inotropes Cardiac output, PA catheter • 1980s: SvO2 , relative balance between oxygen supply and demand • 1990s till now: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issue oxygenation,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Functional monitoring, PiCCO, continuous CO Less invasive, TEE
• (一)心阻抗血流图(Impedance cardiogram, ICG) • (二)超声心动图( ultrasonic cardiogram, echocardiogram, UCG) • (三)多普勒心排血量监测 • (四)二氧化碳无创心排血量测定
(一)心阻抗血流图
• 其基本原理是欧姆定律(电阻=电压/电流)。 • 1966年Kubicek采用直接式阻抗仪测定心阻抗发化 , 推导出著名的Kubicek 公式。 • 1981年Sramek提出胸腔是锥台型,因此改良了 Kubicek 公式,应用8只电极分别安置在颈根部和 剑突水平,测量心动周期胸部电阻抗的发化来测 定左心室收缩时间(systolic time interval,STI)和计算每搏量,通过微处理机,自 动计算CO,幵演算出一系列心功能参数。 SV=(Vept· △Z/sec)/Zo T·
• • •
• • •
• • • • • •
47655陈金英 反复胸闷气促4月余,加重伴呼吸困难4小时余 患者4月前起在家中劳累后出现胸闷气急,阵发性发作,伴有心窝部不适,感心悸,高枕位休息,偶有呼吸急促,无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咯吐粉红色泡沫样痰,无发热畏寒,无明显尿量减少,多次在我院普通内科住院治疗,于 2013-05-06至2013-05-13赴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左冠脉-肺动脉漏”,相关治疗后好转出院,具体 不详。今4小时余前出现胸闷气促加重,伴有呼吸困难,端坐卧位呼吸,伴心悸,全身汗出,肢体冰凉,无神志不清 ,无焦躁不安,无二便失禁,由家属急送我院急诊,拟上“先天性心脏病 心源性休克”收治入院。 既往史:患者幼年时曾在上海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具体不详,未正规诊治,有“甲状腺疾病”病史,具 体不详。 T:35.5℃ P:193次/分 R:38次/分 BP:63/48mmHg 神志尚清,面色少华,全身冰冷,大汗淋漓,气促貌,端坐呼吸,轮椅入病房,体型中等,查体合作,口唇紫绀, 颜面部略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项软,颈静脉怒张,胸廓无畸形,胸腹联合呼吸,双肺呼吸音 低,两肺未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音增强,心律绝对不规则,约193次/分,可及心尖区搏动,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 可及响亮双向吹风样杂音,腹平软,肝脏触诊左大,剑突下可及,肝区叩击痛阳性,剑突下压之不适,双肾区无叩 痛,肠鸣音减弱,移浊(-),双下肢中度浮肿,四肢肌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舌质淡,苔白,脉细微欲绝。 辅助检查:2013-05-10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超:右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待除外川崎病),全心扩大,心包积液, 肺动脉高压(中度),二三尖瓣大量返流,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减退。 冠脉造影:LM无明显异常;LAD全程迂曲,近段发出一分支较粗大与肺动脉交通,形成LAD-肺动脉漏;LCX细小,无 明显狭窄;RCA右冠状窦呈瘤样扩张,RCA开口位于右冠窦侧后壁,造影导管难以到达,RCA未见明显狭窄。 2013-8-22 入科血气分析:PH 7.22 PCO2 16mmhg,HCO3 6.5mmol/l,BE -21.2mmol/l,NA 131mmol/l,乳酸 15.0mmol/l,失代偿性代酸合并呼碱,高乳酸血症。 2013-8-22生化示:ALT 52U/L,AST 80u/l,尿素氮 10.29mmol/l,肌酐 132.6umol/l,尿酸 714umol/l,抗O 223.9iu/ml。凝血酶原时间 29.2s,APTT 55.1S,D-2聚体 1.095mg/l,纤维蛋白原1.588g/l,BNP 18465pg/ml,肌 钙蛋白<0.01ug/l。 心电图示快速性心房颤动,室性早搏(频发),电轴左偏,ST-T段改变 床边胸片:心影增大,左侧胸膜反应,肠腔积气。
• 痛一个月,加重72小时”入院 查体:T 36℃ P 134次/分 R 28次/分 BP 65/40mmHg 神清,精神软,抬入 病房,查体合作,皮肤巩膜稍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 左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腹 肌紧张呈板样,全腹压痛明显。腹中部见一约8cm纵行手术疤痕,疤痕处质 硬,未见肠形及蠕动波。肝剑突下2指,质中,有压痛,反跳痛。双肾区无 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NS(-)。 CT平扫示:1.老年脑改变 2.右侧胸腔积液 3.腹腔积液 4.双侧慢性肾炎 5. 左肾囊肿 6.右半结肠至横解结肠异常,不全性肠梗阻。 床边腹部B超示:1.血吸虫性肝硬化伴肝内脂肪浸润 2.胆囊结石 3.左肾囊 肿 4.右肾轻度积水 5.腹腔积液 6.脾已切除 7.胰腺显示不清,膀胱显示不 清。 血常规:白细胞 11.6*10~9/L 红细胞 3.50*10~12/L 红细胞压积 32.8% 中 性粒细胞百分率 94.20% 中性粒细胞绝度值 10.99*10~9/L 。 血气分析:PH 7.49 PCO2 23mmHg PO2 99mmHg BE -3.5mmol/L HCO3 22.2mmol/L Na 127 mmol/L K 3.9mmol/L Ca 0.94mmol/L Hct 0.470 乳酸(LAC)11.7m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