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2
青岛版小学科学《充气玩具里的科学》优课比赛稿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充气玩具里的科学》优课比赛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充气玩具的制作原理,知道空气在其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充气玩具的制作原理。
2. 空气在充气玩具中的作用。
3. 充气玩具的种类及特点。
三、教学重点:1. 充气玩具的制作原理。
2. 空气在充气玩具中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1. 充气玩具的制作过程。
2. 空气在充气玩具中的作用原理。
五、教学准备:1. 各种充气玩具样品。
2. 气球、塑料袋等制作材料。
3. 教学课件。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教案部分:一、导入:1. 展示各种充气玩具,引导学生关注充气玩具的特点。
2. 提问:你们玩过哪些充气玩具?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二、探究充气玩具的制作原理:1. 分组讨论:充气玩具是如何制作而成的?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三、了解空气在充气玩具中的作用:1. 提问:空气在充气玩具中有什么作用?四、探究充气玩具的种类及特点:1. 展示不同种类的充气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2. 提问:这些充气玩具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生活中的其他充气物品吗?它们是如何工作的?4. 布置作业: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充气物品,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充气玩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充气玩具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探究充气玩具的制作原理:引导学生观察充气玩具的结构,思考它们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该主题的了解和看法。
4.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用气球和塑料袋制作充气玩具,观察空气在其中的作用。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充气玩具是利用()的弹性来实现各种功能的。
A. 弹性B. 轻便C. 易碎D. 耐用3. 简答题:请描述一下充气玩具的制作过程。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充气玩具的制作原理和空气的作用。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在探讨活动中能对研究进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互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或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擅长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功效。
3、了解空气被紧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准备】1.气球1个、气球小车5个、注射器5个、反冲瓶1个、铁丝2米、打气筒、球针、皮球2个(一个气足、一个气瘪)2.课件:演示动画演示注射器紧缩空气进程等。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师演示反冲瓶,设置悬念准备:课前教师在黑板一侧准备两张课桌,在桌上两个铁架台之间拉一根细铁丝。
一、谈话:老师这有一个塑料瓶,把它悬挂在铁丝上,用橡胶塞堵上口,你注意观察,老师用打气筒给它充气(谁上来帮帮老师?),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教师演示实验:用打气筒向装有胶塞的塑料瓶里打气,瓶塞被冲出来,瓶子顺着铁丝反冲出去。
)二、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多找几个学生)生:我看到塑料瓶向另一边跑了(真细心,看得很认真)生:我看到老师给塑料瓶充气后,橡胶塞被气冲了下来(你观察的更仔细了,你还看到了什么)生:老师充气后只听一声巨响,塑料瓶跑到那里去了。
(你观察得真细致!谁能完整地说一说)3、老师把适才做的实验画下来,塑料瓶从那头跑到这头来,可以用一个箭头来表示,谁来画?(让学生画箭头表明是瓶子的运动方向)4、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吗?生质疑:为何塑料瓶会从这头跑到那头呢?为何橡胶塞会掉下来?过渡:想知道其中的科学奥秘吗?咱们继续来玩。
【设计用意】奇妙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课堂伊始留下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探讨之旅,对下一步探讨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二.玩气球小车——熟悉反冲看,这可是老师的爱车,我进行了一下改装,在上面安装了一个小气球,若是吹足气,堵上口,放在桌子上,一松手(师边做边说),汽车往哪里跑?1、学生猜想自己的假想。
四年级科学上册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教案 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教案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认识充气玩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了解不同充气玩具的优点和缺点。
3. 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充气玩具。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充气玩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不同充气玩具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1. 充气玩具工作原理的理解。
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各种充气玩具的图片和实物。
2. 教学PPT。
3. 充气玩具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各种充气玩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充气玩具的外观和结构。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玩过的充气玩具,并谈谈它们的优缺点。
二、探究充气玩具的工作原理(15分钟)1. 展示一个简单的充气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其结构和工作过程。
2.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给充气玩具充气和放气,并观察其变化。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充气玩具会变大或变形?充气玩具的哪些部分起到了关键作用?三、制作充气玩具(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制作充气玩具的材料和工具。
2.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充气玩具。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充气玩具,并介绍其工作原理。
2. 邀请其他学生评价展示的充气玩具,从创意、制作和使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回顾学习过程。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充气玩具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充气玩具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学生参观充气玩具生产厂家,了解充气玩具的制作过程。
3. 开展充气玩具创意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探索充气玩具的稳定性(15分钟)1. 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充气玩具,探讨哪种形状更稳定。
青岛版小学科学《充气玩具里的科学》优课比赛稿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充气玩具里的科学》优课比赛稿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充气玩具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充气玩具的特性。
教学内容:1. 展示各种充气玩具,引起学生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充气玩具的观察和体验。
3. 引导学生思考充气玩具的特性,如柔软、弹性等。
教学活动:1. 展示充气玩具,引起学生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充气玩具的观察和体验。
3. 引导学生思考充气玩具的特性,如柔软、弹性等。
第二章:探索充气玩具的原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充气玩具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充气玩具的内部结构。
教学内容:1. 介绍充气玩具的工作原理。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充气玩具的内部结构。
教学活动:1. 介绍充气玩具的工作原理,如空气的压力和弹性。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充气玩具的内部结构,如气囊、管道等。
第三章:实验一:充气玩具的弹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充气玩具的弹性特性。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充气玩具的弹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充气玩具的弹性特性。
2. 设计实验来验证充气玩具的弹性。
教学活动:1. 介绍充气玩具的弹性特性,如能够弹回原形。
2. 设计实验来验证充气玩具的弹性,如挤压充气玩具后释放。
第四章:实验二: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
2. 设计实验来验证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
教学活动:1. 介绍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如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
2. 设计实验来验证充气玩具的承重能力,如在充气玩具上放置重物。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总结充气玩具的特性和原理。
2. 学生能够反思他们对充气玩具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内容:1. 总结充气玩具的特性和原理。
2. 引导学生反思他们对充气玩具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活动:1. 与学生一起总结充气玩具的特性和原理。
最新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 (2)精品版

2020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2)精品版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或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准备】1、气球10个、气球小车5个、注射器5个、反冲瓶1个、铁丝2米、打气筒、球针、皮球2个(一个气足、一个气瘪)2、课件演示:动画演示注射器压缩空气过程。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谈话导入:你知道老师最喜欢干什么吗?老师最喜欢玩了。
(板书:玩)玩要玩出科学道理来。
你们喜欢玩吗?那你会玩吗?玩可要玩出科学道理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玩的科学。
揭示课题。
板书:玩的科学【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奠定整节课轻松愉快的基调。
一、玩气球——认识反冲(一)反冲瓶1、准备:课前教师在黑板一侧准备两张课桌,在桌上两个铁架台之间拉一根细铁丝。
2、谈话:你们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玩的?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不能提出很多问题?(教师演示实验:用打气筒想装有胶塞的塑料瓶里打气,瓶塞被冲出来,瓶子顺着铁丝反冲出去。
)3、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要说吗?4、画图演示实验(老师在黑板上画上刚才实验示意图)我用图来表示刚才做的实验。
塑料瓶从那头跑到这头来,可以用一个箭头来表示,谁来画?(让学生画箭头表明是瓶子的运动方向)【设计意图】奇妙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课堂伊始留下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探究之旅,对下一步探究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5、总结揭示探究主题谈话:这么多的解释,到底是不是这个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二)玩气球1、谈话:我们把气球吹起来,如果我一松手,会怎么样?每个小组两个气球,你们做做试试看是不是这样?2、学生高兴地吹气球、放气球。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实录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实录【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2、让学生经历在玩充气玩具中发现科学原理和知识并提出疑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3、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并将探究延续到课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能反冲。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两个皮球、气球小车。
学生准备:气球、注射器、光盘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玩具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也来玩玩具,我们不仅要比一比谁玩得有水平,还要比一比谁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多。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玩具,如果你们认识就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好吗?生:好!师点击屏幕依次出现玩具图片,生大声说出名字。
师:真厉害,那谁能告诉老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生:都需要充气。
师:对,这些玩具都需要充气,我们把它叫做充气玩具,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呢,想知道充气玩具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吗?生:想!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板书课题)二、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1、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玩皮球师:拍一拍我们带来的球,你有什么发现? 生分组拍球,汇报感受。
希望生能说出:用手一拍球会弹起来。
用力越大球弹得越高。
比一比,谁的球弹得高。
师:同学们基本找到了拍球的规律,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比赛,请每小组选一位最棒的选手到台前来。
师宣读比赛规则,课件显示:两名选手单手拍球,规定次数下球弹得高者获胜。
四人分组比赛,其余同学大声加油。
比赛结束后师:请获胜的同学说一下此时的感受。
获胜同学:很高兴。
师:输的同学你想说点什么?生:我很伤心。
师:大家能帮输的同学找找原因吗?它们到底输在哪里?生:他们用的球气不足,弹性差。
师:怎样使球的弹性变好呢?生:给它充气。
四年级科学上册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案 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充气玩具的构造和原理,知道空气在其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充气玩具的种类和构造2. 空气在充气玩具中的作用3. 充气玩具的原理4. 实验:制作简易充气玩具5. 解决问题:充气玩具损坏的原因及修复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充气玩具的构造和原理,空气在其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巧,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实验、讨论、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 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充气玩具,引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介绍充气玩具的种类和构造,让学生了解基本组成部分。
b. 讲解空气在充气玩具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c. 揭示充气玩具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3. 实验环节:制作简易充气玩具a.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材料,明确实验目的。
b. 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c.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
d. 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空气在充气玩具中的作用。
4. 解决问题:充气玩具损坏的原因及修复方法a. 让学生观察损坏的充气玩具,分析损坏原因。
b.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c. 分享修复成功案例,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b.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c. 布置课后作业:调查其他充气玩具的原理和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充气玩具的构造、原理和空气作用的理解,以及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评价方法:观察、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3. 评价标准:能准确描述充气玩具的构造和原理,理解空气的作用;实验操作规范,问题解决能力强。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设计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如可压缩性、流动性等。
(2)学生能够理解充气玩具充气前后的物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涉及的科学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体会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科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气体的性质以及在充气玩具中的体现。
(2)充气玩具充气前后的物理变化及原理。
2、教学难点(1)理解气体的可压缩性和压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和观察,归纳总结充气玩具中的科学原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气体的性质、充气玩具的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
2、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压缩空气实验、气球充气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现象。
3、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验现象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充气玩具,发现其特点和规律。
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注射器、气球、塑料瓶、橡皮塞、水槽等。
2、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
3、各种充气玩具如充气城堡、充气气球、充气玩偶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常见的充气玩具,如充气城堡、充气气球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都玩过这些充气玩具,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玩具为什么能够充气膨胀起来呢?里面蕴含着怎样的科学知识?2、新课讲授(1)气体的性质①讲解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和流动性的特点。
②通过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气体的可压缩性。
③举例说明气体流动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风扇吹风、通风系统等。
(2)充气玩具的工作原理①以气球为例,讲解充气后气球体积增大是因为气体的进入增加了内部的压力,使气球膨胀。
四年级科学上册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案 青岛版

教案:四年级科学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章:认识充气玩具1.1 学习目标:了解充气玩具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充气玩具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2 教学内容:引入充气玩具的概念,展示各种充气玩具的图片。
讲解充气玩具的特点,如轻便、可折叠、易于携带等。
介绍充气玩具的基本结构,包括气球、气泵、阀门等。
演示充气玩具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气流的产生和控制。
1.3 教学活动:观察和讨论: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充气玩具,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共同之处。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充气玩具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气流的产生和控制。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制作简单的充气玩具,如气球动物,并观察其工作原理。
第二章:充气玩具的材料和工具2.1 学习目标:了解充气玩具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掌握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内容:介绍充气玩具常用的材料,如塑料、橡胶等。
讲解充气玩具所使用的工具,如气泵、剪刀、胶水等。
强调正确使用工具的重要性,并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
2.3 教学活动: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观察不同充气玩具的材料和工具,并分析它们的使用目的。
实验操作:教师演示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充气和封口。
安全提示:教师强调使用工具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并让学生遵守规则。
第三章:制作充气玩具3.1 学习目标:学会制作简单的充气玩具。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制作充气玩具的步骤和技巧。
介绍制作充气玩具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展示不同种类的充气玩具制作方法。
3.3 教学活动:示范和指导: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充气玩具,如气球动物,并指导学生进行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自己动手制作充气玩具。
创意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充气玩具,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创意。
第四章:充气玩具的探索与实验4.1 学习目标:探索充气玩具的性质和特点。
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充气玩具的变化。
4.2 教学内容:讲解充气玩具的性质,如弹性、可塑性等。
四年级科学上册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教案 青岛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充气玩具的原理,知道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用气筒给玩具充气的正确方法。
(3)了解气密性的概念,并能够简单判断充气玩具的气密性。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充气玩具的原理,知道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用气筒给玩具充气的正确方法。
(3)了解气密性的概念,并能够简单判断充气玩具的气密性。
2. 教学难点:(1)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2)用气筒给玩具充气的正确方法。
(3)气密性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气玩具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3. 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充气玩具、气筒、实验记录表、计时器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充气玩具和一把气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充气玩具,提问:“你们玩过这样的玩具吗?它为什么会鼓起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2. 探究充气玩具的原理(1)学生观察充气玩具,思考:充气玩具为什么会鼓起来?(2)学生用气筒给玩具充气,观察玩具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3. 学习正确充气方法(1)教师演示正确的充气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检查,确保掌握正确的充气方法。
4. 判断充气玩具的气密性(1)学生自行检查所准备的充气玩具的气密性。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检查,并给予评价。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以及正确的充气方法和气密性判断方法。
四年级科学上册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教案 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教案青岛版教学目标:1. 了解充气玩具的构造和作用。
2. 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充气玩具的构造和作用。
2.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原理。
教学难点:1.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充气玩具样品。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学生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充气玩具样品,引发学生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充气玩具的构造和特点。
二、探究充气玩具的作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充气玩具的作用是什么?2. 学生汇报:充气玩具可以用来娱乐、锻炼身体、教育等。
三、了解充气玩具的构造(10分钟)1. 教师讲解充气玩具的构造和原理。
2. 学生观察充气玩具样品,了解其构造。
四、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原理(15分钟)1.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充气玩具的充气过程,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 学生汇报: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原理是什么?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充气玩具的构造和作用。
2. 学生思考:充气玩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充气玩具样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验和总结,使学生了解了充气玩具的构造和作用,探究了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要引导学生思考充气玩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六、探索充气玩具的弹性原理(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充气玩具能够弹跳起来?2.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充气玩具的弹性原理。
3. 学生汇报:充气玩具的弹性原理与空气的压力有关,当充气玩具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时,玩具就会弹跳起来。
七、制作简易充气玩具(15分钟)1. 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分组制作简易充气玩具。
2. 教师提供制作材料和指导。
3. 学生动手制作,并测试充气玩具的弹性。
青岛版小学科学《充气玩具里的科学》优课比赛稿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充气玩具里的科学》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充气玩具的原理和构造,知道空气在其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充气玩具的原理和构造。
2. 空气在充气玩具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充气玩具的制作过程。
2. 空气压力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充气玩具样品。
2. 教学视频或图片。
3. 实验器材(如气球、塑料瓶等)。
4. 作业纸。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充气玩具样品,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玩过充气玩具吗?它们是怎么工作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2. 探究充气玩具的原理:展示教学视频或图片,介绍充气玩具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引导学生关注空气在其中的作用。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吹气球,让学生感受空气压力的存在。
提问:“吹气球时,我们是怎么让气球变大的?”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压力的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充气玩具的制作过程,以及空气如何使玩具变得饱满。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充气玩具的原理和空气的作用。
布置作业:画出一个自己设计的充气玩具,并写上它的原理。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充气玩具样品、教学视频、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充气玩具的原理和构造,知道了空气在其中的作用。
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培养了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画出一个自己设计的充气玩具,并写上它的原理。
2. 观察家里的充气玩具,了解它的构造和制作材料,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说出充气玩具的原理和构造。
2. 学生能理解空气在充气玩具中的作用。
3. 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四上《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教案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四上《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教案【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2、让学生经历在玩充气玩具中发现科学原理和知识并提出疑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3、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并将探究延续到课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反冲。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两个篮球、打气筒、饮料瓶、带有活塞的玻璃管、橡胶管学生准备:气球、注射器、光盘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预设:生答:喜欢那老师今天要采访一下:你为什么喜欢玩?预设:因为玩能给我带来快乐因为玩没有压力,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为玩的时候,和小朋友在一起很快乐老师再来采访一下,你喜欢玩什么?预设:学生会回答:玩斗橡皮、拍手游戏、转陀螺等出示图片:小时候见过这个吗?玩过这个的同学请举手。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充气玩具)老师板书:充气玩具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玩过的充气玩具,然后课件出示:学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充气玩具图片3、同学们别小看这些充气玩具,这里面隐藏着不少的科学道理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4、把板书补充完整:里的科学二、充气玩具里的压缩空气----有弹性1、活动一:出示注射器大家经常在哪里见到?叫什么名字?提示:针管是它的小名,它的大名叫注射器玩过吗?以前都怎么玩的?预设学生可能会说1:往里面抽水,然后互相瞄准,打着玩2:抽水,给布娃娃打针2、今天咱们的玩法不一样,把活塞拉开,这里面有什么?(空气)为了不让空气跑出去,我们应该怎么办?预设:堵住下面的小孔然后请你往下推动活塞,仔细观察活塞的变化3、小组实验4、班级交流通过这个实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预设:活塞推下去,我们放手后会慢慢反弹5、我们身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我们叫做压缩空气。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制四年级上册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

《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李晓莉【教材分析】《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空气与水的力》单元的第2课时。
本节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充气玩具为线索,探究充气玩具里包含的科学道理,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篮球、足球等玩具之所以具有弹性,是由于里面的空气被压缩了,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从而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知道反冲原理及其作用方向,并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利用这一原理制作玩具小气枪等压缩空气玩具。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玩生活中常见的充气玩具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布条、筷子、铁丝、小刀、废光盘等实验材料,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为探究活动过程,让学生通过玩皮球、玩气球探究充气玩具里包含的秘密,并思考怎样用所学科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第三部分生活实践,寻找生活中的充气物品,并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为什么要进行充气。
第四部分是拓展活动,利用本节课所学,做个玩具小气枪,研究气枪可以发射的原理。
本课学习内容富有很强的探究性,学生通过玩气球和皮球等玩具,发现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思考它们的共性,体现探究的严谨性,并学以致用,寻找生活中科学的影子,将科学应用于生活,制作简单的充气小玩具。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空气的一个特性——热空气变轻会上升。
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对空气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玩玩具、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空气的另一个性质——压缩空气有弹性,会反冲。
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激发,而对空气的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其应用。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玩玩具,大胆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2.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或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充气玩具里的科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通过拍球、玩气球等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游戏入手,在激活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玩,发现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欲望,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及空气的反冲原理。
充气玩具的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教材“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指导思想,也是对本课知识学习的巩固。
自由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压缩空气的性质制作小气枪,给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
拓展活动:我们来设计一种新型的充气玩具。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新型的充气玩具或制作简单的充气玩具玩一玩。
这一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充气玩具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但对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很少关注,并不了解。
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他们可能知道充气玩具里面有空气、能发出响声、能浮在水面上、充气的球能弹起来等。
本课正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生活经验,通过放手让学生玩各中充气玩具发现其中更多的秘密,提出探究的问题,激发探究欲望,体会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2、让学生经历在玩充气玩具中发现科学原理和知识并提出疑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3、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并将探究延续到课外。
教学准备教师:四个充气量不同的排球、透明胶、双面胶、剪刀、喷气式气球、各种气球。
学生:各种不同的充气玩具、水槽、不同形状的气球、线绳、夹子、吸管。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活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探究兴趣。
1、谈话:今天,许多玩具朋友也来到我们身边,他们可是一个玩具家族的,知道为什么吗?谁能猜出这个玩具家族的名字是什么?这些充气玩具最喜欢爱动脑筋、发现问题多的同学和合作好的小队。
下面就让我们边玩边了解他们吧。
(出示课题)2、选择喜欢的充气玩具玩一玩,看有什么发现?3、交流玩玩具的发现,设计游戏证明球弹的高度与球内空气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成认知;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探究过程理解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的原理;压缩空气的应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篮球:6个(其中一个气不足);气球:若干个;光盘:4张;
胶带:6个;小刀:6把;注射器:6个
教师准备:充气玩具几个,文字、图片、视频等做成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玩具入手,激趣质疑
1.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玩具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玩具,师点击屏幕依次出现玩具图片,生大声说出名字:救生圈、篮球、排球、气球等,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玩具都需要充气,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充气玩具”,(板书:充气玩具)充气玩具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而且里面还隐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呢,同学们想知道充气玩具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吗?
2。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充气玩具里的科学(补充课题: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二、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活动一: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1.小组拍球,初步感受。
老师给每一小组都准备了球,同学们想不想拍一拍?
每组只有一个球,同学们可以轮流拍,在拍的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用心体会,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拍球,完毕回到座位)学生交流自己拍球过程中的发现.
预设1:球拍下去后会弹起来;用的力气大,球弹起来的越高;球里面的气越多,球弹得越高……
2.拍球比赛,初探秘密。
同学们基本找到了拍球的规律,老师准备了两个球,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拍球比赛。
出示比赛规则。
课件显示:两名选手单手掷球,同时掷三次,球弹得高者获胜。
进行比赛,学生根据比赛情况确定比赛结果,教师采访获胜的同学和输的同学,帮输的同学找原因。
3.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
(1)怎样使球的弹性变好呢?(学生讨论交流使球弹性变好的措施)
师生共同给球充气,再次让输的同学拍球,球的弹性很好.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认为球会弹起来是谁起了主要作用?
预设2:球里的的空气。
教师提问:想一想球里面的空气和球外面的空气相同吗?
学生猜测
(2)为了让同学们体会的更深刻,我们借助于一种工具进行研究。
(出示注射器)
师:你认识它吗?你打算怎样利用它来进行研究?(发放实验材料)
学生小组讨论方法。
交流方法。
(引导学生想办法压缩注射器里的空气)
根据自己操作方法合作探究,并填写记录单
活动记录单—-—-——-—组
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3: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小结:教师引
导学生分析记录单中数据得出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板书:压缩空气有弹性)
你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拍皮球时,把球拍到地上,球又反弹回来吗?
预设4:压缩空气有弹性,所以当球内充满了压缩空气时,我们用手一拍,球就会反弹起来。
活动二、探究压缩空气有反冲力。
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充气玩具能反弹是因为压缩空气有弹性这一秘密,压缩空气是否还有其他的性质呢?让我们在下面的活动中继续探究。
1.出示气球
这个会玩吗?你平时是怎样玩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玩法,
师:如果把气球吹起来,口朝下,如果我一松手,会怎样?(老师并不松手)
学生猜测后,各组拿出老师准备好的气球玩一下,并画下自己的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并把各组学生画的现象贴在黑板上,如图:
学生进行观察。
看有什么发现?
预设5:气球运动的方向和气球喷气的方向不同。
2.课件播放视频:气球小车,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像我们刚才看到的那样,当气球里的气向某个方向喷出,而气球却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在铁丝上贴向前的箭头),这种现象叫做反冲现象.(板书:反冲)
3、(播放新闻视频:嫦娥二号飞船由长征三号丙火箭发射升空瞬间)
师:嫦娥二号飞船发射升空应用了什么原理?
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预设6:运用了反冲原理
三、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充气玩具里面究竟有什么科学呢?请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学生填写在记录单“我的发现”)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互相交流,相互补充,逐步抽象概括出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力的性质。
)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积极动手实践,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这节课,我们通过玩皮球和气球,发现了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反冲力,这些性质也被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让我们一起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充的?为什么要充气?
五、课堂反思,课后拓展
相信未来的生活有我们大家的智慧。
将会更加色彩斑斓。
课下利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制作一个玩具气枪,研究气枪里的秘密,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