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姓氏

壮族的姓氏
壮族的姓氏

壮族的姓氏

壮族的姓氏古代的壮族先民(骆越、西瓯等)是没有姓氏的。越人有名无姓,且名为单名。《汉书·武帝纪》记录“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的越人驰义侯,作“越驰义侯遗”,说明驰义侯是越人,名遗,无姓;《史记·南越尉佗列传》:“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严与甲同为归义侯,都是平定南越国的越人将领,都是只有名字而无姓氏。越人这种单名无姓的情况,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如《文献通考》就说:“僚蛮不辨姓氏,所生男女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谟阿改,妇人阿夷阿暮之类。”

最早出现在汉人记载的壮族先民有名字的就是“译吁宋”。《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率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秦始王征服岭南后,汉姓氏文化慢慢的为越人贵族所接受,出现了南越国越人丞相吕嘉这样的汉姓。但老百姓一般还是没有姓氏。

1、一般贫民随峒主(部落首领)的姓,如唐代黄峒强盛一

时,峒民自然都随黄姓,宋代侬峒兴起,其峒民自然都姓侬等。峒主(部落首领)的姓往往是接受汉文化的结果,所以壮族的姓氏和汉族的一样就不奇怪了。

2、随着壮族平民接受汉文化的增多和汉族人大量的移居壮

族地区,壮族人的姓氏选择就更广泛,一般的情况是有接受了汉族官员的姓氏,有接受汉族老师(师傅)的姓氏,有的接受汉族名人的姓氏;有的接受汉族移民的姓氏,也有的

是汉族融入壮族,给壮族带来汉族姓氏等。

3、历史上壮族没有统一的文字。姓氏是用汉字来记录的,

也给人壮族的姓氏和汉族一样的印象,其实,只是音译而已。有不少壮族人的姓氏和汉族用的汉字一样,但意思完全不同,如“韦”,是壮族的大姓,其意思是“水牛”;“岑”则是“砧板”,

而“农(侬)”,则是“森林”之义。

《古壮字字典》方块古壮字研究

《古壮字字典》方块古壮字研究 【摘要】:方块古壮字是古代壮族人民用来记录壮族语言的一种文字,是一种以借源汉字为主体,同时又包含自源文字成分的民族文字系统。本文以目前收录古壮字最全的工具书——《古壮字字典》所提供的古壮字为基本的材料依据,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方式,对古壮字文字系统的构成、古壮字的发生、古壮字中的自源字、古壮字中的借源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比较全面地回顾了古壮字研究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对古壮字的研究,归纳分析了研究古壮字的主要视角和大致分期,着重分析了古壮字文字学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宗旨。第二章为古壮字文字系统的构成与发生。本章对古壮字文字系统的构成部分进行了讨论,论证了古壮字中自源文字的存在。从普通文字学角度分析探讨了古壮字的来源问题,认为古壮字除了以汉字为直接源头外,原始图画、原始刻划符号、纹身都可能是古壮字的渊源物。本章对古壮字发生的时代、古壮字的创制者以及古壮字的发生机制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第三章为自源字研究。本章全面分析考释了《古壮字字典》所收录的含自源成分的古壮字,并对自源古壮字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为借源字研究。通过定量统计与同义比较的方法对借源古壮字进行了考察,并对借源字的相关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古壮字对汉字模仿借用的几种类型。第五章为结语。对全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重要结论进行了归纳,提出了有关古壮字发生等一些有待思考探讨

的问题。【关键词】:《古壮字字典》古壮字自源字借源字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21 【目录】:论文摘要6-7Abstract7-9第一章绪论9-28第一节壮族与古壮字概貌9-18一、壮族及其语言9-14二、古壮字概貌14-18第二节关于古壮字研究的学术史回顾18-26一、研究古壮字的主要视角及大致分期18-20二、古壮字的文字学研究20-26第三节本文的研究目标、方法与思路26-28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26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26-27三、本论文的宗旨与重点27-28第二章古壮字系统的构成与发生28-72第一节古壮字文字系统的构成28-35第二节古壮字的来源35-55一、前人关于古壮字来源的观点36-39二、古壮字的渊源物39-55第三节古壮字发生的时代55-59第四节古壮字的创制者59-68第五节关于古壮字发生机制的讨论68-72第三章自源字研究72-110第一节概说与考释72-103第二节古壮字中自源字的造字方式及相关问题103-110一、造字方式103-106二、自源字其他特征及相关问题106-110第四章借源字研究110-144第一节借源字的造字方式110-136一、本文的分析方法110-111二、同义比

壮族的传说故事

壮族的传说故事 壮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一员,壮族的热情好客和丰富多彩的独特文化令人向往,让人想亲身去感受一下壮族的美。那你知道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壮族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蛙婆节”,也称“青蛙节”或“蚂虫另节”。它是东兰壮族人民以村寨为单位,在每年正月期间自发举办的、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人寿粮丰、六畜兴旺为目的的最隆重的传统文化活动。传统的“蛙婆节”活动一般从正月初一开始,至月末结束,历经四个环节,为时近一个月。 传说青蛙是天帝派下凡间专事桑稼的农神,但一农夫不知其尊卑,错将夜间满野欢叫扰眠的青蛙全部毒死,造成当年天地大旱,颗粒无收,无以聊生。然而,酿成大祸后村民却始终不知个中原因为何。后来,天帝道明原由,令下民将死去的青蛙一一找回,日夜祭拜,并以最隆重的仪式逐个埋葬,以赎过罪,求得来年风调雨顺。年年岁岁沿袭,因此成节事,即今“蛙婆节”。 每年正月初一起,村民们便敲锣打鼓遍野寻蛙。一旦找见,人们立即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田间歌声四起,村寨锣鼓喧天,户户鞭炮齐鸣。这就是“蛙婆节”的第一阶段“寻蛙婆”。 蛙婆找见后,便拿到寨中专门的祭蛙亭,经颂蛙师一番祷颂后,

将青蛙装入金黄色的竹筒灵棺内,再由两个人抬着“蛙婆棺”在寨内挨家挨户临门祝贺赐福,当几位诵师代蛙婆念完祝语后,主人家立即热情虔诚地将糯米、钱币、糍粑、红蛋等奉给蛙婆,以示感谢。晚上,将蛙婆重置于祭蛙亭,全寨男女老少尽聚于此“守灵”,烧拜尽孝许愿祷告。 这是第二阶段“祭蛙婆”。月末未至,祭蛙时间较长,寨中老幼日夜聚集于此掌灯结彩,敲打铜鼓,对唱山歌。这是活动的第三阶段“唱蛙婆”。及至月末,人们选好宝地,择准良辰,由蛙师按常规举行仪式后,在蛙师、长老的引领下,全寨老少高举画有五谷六畜、虫鱼鸟兽的幡旗,敲锣打鼓,劲吹唢呐,高号牛角,浩浩荡荡地为蛙婆送葬。 这是“蛙婆节”最后阶段“葬蛙婆”。葬蛙之日,方圆域地十里八乡男女老少知讯尽来,田间地头,满山遍野,人山人海,极其热闹。至夜,葬蛙之处篝火熊熊,铜鼓声声,山歌对对,亦歌亦舞,通宵达旦,好一个壮家人的“狂欢夜”。 壮族的传说故事:莫一大王相传莫一大王是河池南丹人,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勇敢。他生得相貌堂堂,力气非凡。十五岁时,就能舞得起四百斤重的大刀,拉得开三百斤力的弓弦,射得出四十斤重的响箭。莫一大王不但力气大,武艺也十分高强。他种有一棵大葡萄,那葡萄藤长的又粗又大,藤蔓直搭到丹州后面的莲花山顶上。每天他都跳到葡萄架上面练武。说也奇怪,每当莫一大王使劲挥动刀枪练武的时候,葡萄叶子就纷纷飞飘起来,一片接着一片,一直飞向皇宫。

古代汉语

古汉语通论(一)自测题 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填空 1 汉语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最早讲词义的辞书为______。 3 《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___,全书分______部,收字______个,又有重文______个。 4 《康熙字典》成书于______年,部首数______,收字______个。 5 《辞源》(修订本)是______词典,用______法编排,部首数______。 6 《辞海》(1979年版)是______辞书。此书部首调整为______个,各字归部的原则是______。 7 《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清代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个,释词特色是______。 8 《此诠》的编纂者是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组,共______个,是解放前收释虚词______的虚词词典。 二单选题 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许慎 B、张玉书 C、阮元 D、王引之 2、下列工具书,专门解释虚词,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的是() A、《经传释词》 B、《说文解字》 C、《经籍纂诂》 D、《助字辨略》 3、下列工具书,可供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B、《简明古汉语字典》 C、《十三经索引》 D、《汉语大字典》 4、下列工具书,专门收罗以连绵词为主的古汉语双音词的是() A、《词诠》 B、《诗词曲语辞汇释》 C、《康熙字典》 D、《辞通》 三多选题 1、下列工具书,按平水韵一零六韵分卷编排的是() A、《经籍纂诂》 B、《佩文韵府》 C、《经传释词》 D、《辞通》

壮族文化经典

壮族文化情结 ——寻根问祖 寻根问祖是每个民族的情结。 如果连自己民族的老祖宗都不知道那就太悲哀了。那是什么原因令我们要寻根问祖呢? 个人原因:探寻自己的根源,血统;社会原因:许多人对壮族的种种误解“壮族是共产党生造的民族”“壮族人当领导是广西落后的原因”等;科学原因:2002年的‘非典’壮族基因对疾病有重要影响。 关于壮族的渊源问题,原来有三种说法:一是壮族外来说,二是壮族土著说,三是壮族是外来民族与土著混合而成说。经过长期深入探讨开展有益的争论,随着历史文献资料的发掘日益增加,考古资料发现日益丰富,研究方法上科学性日益提高,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持土著说的证愈来愈多,论据愈来愈充实。壮族系古百越族群支系西瓯,骆越的后裔,秦汉至唐代,它的族称又多有变化,见载于史籍者有:西瓯,骆越,鸟浒,俚,僚,伶等。 壮人古来有自称,但很不统一如,布依,布夷,布土,布泰,布曼,布沙,布雅衣,布僮等,这与壮族的支系多有密切关系。“僮”见载于史籍始于宋。因此史学者多,把宋以前史籍记载的百濮,百越,西瓯,骆越,鸟浒,俚,僚等视为壮族的先民。 那壮族的根在何处呢?这一直困扰着许多学者。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这一世界权威的杂志——《美国科学》,其中有一期就是以中国广西百盆地出土的古石器的拍摄图作为封面。这些出土的古石器经中美专家鉴定得出一个结果它们距今80.3万年是目前我国最早的石器。这一发现无疑是对人类起源于非洲说的巨大挑战。这可以证明亚洲同样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华厦文明的发源地,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但迄今仍未见八千年以前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明显缺环。华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就有“马坝人”“柳江人”等古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现已发现多处可靠的新石器早期洞穴文化遗址,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文化层,出土贝壳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1490000年,说明华南地区有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现在我们又把目光转向壮乡人的一部古经诗《布洛陀经诗》上面就有这样的描述:“敬清布洛陀及母勒甲,你们是王是仙,供奉坐中间,古时你们最先到,创造天地和人间,人们永远都纪念。”这段描述客观的产明了布各陀就是壮人的始祖,受到人们的尊敬。这部经诗是从广西百色盆地民间收集资集合而成,它对壮乡文化的研究极有历史性,重大性意义。从书上记述布洛陀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田阳县百育镇敢壮山的地理环境相当吻合,还有许多出土的资料可作证,布洛陀曾在此山生活过那是毫无疑问的!经书描述:祖公家在安东(安圩是田阳的旧称),祖公家在岩上,祖公家在洞里。有关专家就依此推理断定,:田阳县(安圩)的东面只有唯一一座石山,叫春晓岩。但是附近的人均称为“敢壮山”。山上有许多有关于布洛陀的传说。还有一个祖公庙,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到三月初九附近县的壮乡子弟都来拜祭老祖宗布洛陀,纪念着祖师公。这个消息经中央电视台一传播,吸引了来自各方的研究专家与学者。这座古老的山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的面纱,每年都有几十万的香客去拜祭、求福。当地还有丰富的民族习俗,抢花炮,跳竹杆舞,刀山舞狮,对山歌等,壮族的根在田阳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历史家们对壮文化的研究曾经有过几个高潮:1957年对壮族壮文的肯定;1997年壮族通史的出版;2002年壮乡发现了古文化部落遗址,布洛陀文化遗址的发现;龙母文化源头的发现;骆越古都的发现。这一文化基因的破解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人们都把焦点对准了广西田阳县百育镇的“敢壮山”,之所以称之为敢壮山那里壮文的发音与“敢壮”相似,在“敢壮”这个词上壮语的“敢”:是岩石,岩涯的意思,“壮”是洞,穴的意思,这与古老文明人类是从洞穴出来的情况相吻合。就这样原本香客不多的田阳县敢壮山祖公庙,现在香客增加到了30万人左右,香火费年收入就过亿元。壮神“布洛陀”就在此山生活过,那里

壮族的姓氏来源

壮族的姓氏来源 壮族的姓氏来源 古代的壮族先民(骆越、西瓯等)是没有姓氏的。越人有名无姓,且名为单名。《汉书·武 帝纪》记录“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的越人驰义侯,作“越驰义侯遗”,说明驰义侯是越人,名遗,无姓;《史记·南越尉佗列传》:“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严与甲同为归义侯,都是平定南越国的越人将领,都是只有名字而 无姓氏。越人这种单名无姓的情况,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如《文献通考》就说:“僚蛮不辨姓氏,所生男女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谟阿改,妇人阿夷阿暮之类。” 最早出现在汉人记载的壮族先民有名字的就是“译吁宋”,但这只是秦人为记载事件音译的人名。《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率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秦始王征服统治岭南后,汉姓氏文化慢慢的为越人上层贵族所接受,先期的姓氏都是越人上层贵族首先使用,用来区别与普通越人的不同和统治阶级的管理,但一般老百姓还是没用姓氏,但随着统治时间的增长,为了方便管理百姓,统治层开始为越人编册入籍,此时南越国的广东、广西东部底层越人开始大量使用汉姓,而西南区的桂中、桂西、云南、贵州的底层越人仍然极少有姓,一般仍然只是为方便朝庭管理的土司官长们使用姓氏,直到明朝中后期的大量改土归流,朝庭全部为归流后的原土司百姓造册入户,原则也是沿用原土司姓氏来为其子民入户,至此大部分的越人顺应了朝庭的管理有了姓氏。 可以这样说,汉文化在越地经过了上千年的影响和政治手段推动,一直到明后清初壮族先民才开始普遍使用姓氏,而壮族的族谱一般都是受汉文化影响而造,大多数族谱是在清朝才修,壮族修谱时一般都是以祖先是征服者的北方人为荣的,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说自己祖先是汉人因来南地当官而落籍的,这是深受汉族修谱的攀附之风影响,所以造成了人们错认壮人汉祖的原因。当然不排除先期的少部分汉人与越人居而越化,但他们会越化的前提条件是当时的越人在数量上处于强势才可能导致部分的北来汉人越化。能产生同化情况的条件有两种,一是弱势族群同化于强势族群(这是先期的汉人同化于越人的因素)。二是通过政治手段强迫和影响其它族群同化(这是后期的越人大量汉化的因素),政治干扰的手段是很强大和无情的,唐宗期间,封建王朝为了加强对岭南俚僚人的统治,在僚人中培植其代理人,因而在岭南兴办起了学校,允许通过修赋汉学的僚人参加科举考试,唯此考中者方委以官职,直至明朝这种更显疯狂歧视本性.明朝统治者认为僚瑶等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于是实行民族歧视、压迫和同化教育政策.如僚瑶等族人不能租佃田地耕种,而必须用汉名,以汉人名义方可.读书和科举考试,非汉人不可就读及应考.这些限制使某些僚瑶人隐瞒自己的民族成分,以达到求学应考的愿望和抱负.明朝统治者此举的目的很多,其中重要的因素是通过学校教育达到"用夏去夷","去夷从华".明朝经过一百多年的民族压迫,封建教化,收效较之前代大有成效,岭南众多地区僚瑶人"使汉姓,聊汉语","弃土从齐"之风气尉然成风。综合起来壮族姓氏有几种来源: 1、一般贫民随峒主(部落首领)或土司官长的姓,如唐代黄峒强盛一时,峒民自 然都随黄姓,宋代侬峒兴起,其峒民自然都姓侬等。峒主或土司官长的姓往往是接受汉文化的结果,所以壮族的姓氏和汉族的一样就不奇怪了。 2、随着壮族平民接受汉文化的增多和汉族人大量的移居壮族地区,壮族人的姓氏选择就更广泛,一般的情况是有接受了汉族官员的姓氏,有接受汉族老师(师傅)的姓氏,

从壮族的发展史看民族发展的规律

从壮族的发展史看民族发展的规律 壮族先民同世界上各民族一样,经历了一个数万年的氏族公社时期,即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在距今约3000年前,壮族地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或军事民主制发展阶段,部落各治其业,互不统属兼并战争频繁,强大的部落兼并弱小的部落,小部落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部落,逐步就形成了以西瓯、骆越为核心的强大的部落群体。从商周到春秋战国,部落间的争斗此起彼伏一直延续至秦汉,以瓯骆为两大部,一南一北,攻伐非同寻常,频繁而激烈。经过分化、兼并和组合,形成了若干部落联盟,其中西瓯部落最强大。岭西各部在西瓯的怀集下,结成了庞大的部落联盟。 到了商周时期,岭西地区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初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壮族社会已经进入青铜时代,这期间生产工具有了较大的改进,生产力有较大的提高,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从而导致生产关系的变更。父系氏族公社逐步演化为农村公社,私有制产生,原始社会开始解体,阶级社会开始出现。 由此可见,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频繁的部落之间的战争、经济生活的需要,促使了部落联盟的结成和发展,促进了不同部落血缘之间的混合,使部落的地方局限性被打破。而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区分,使氏族部落内部成员之间出现对

抗和利益冲突,出现不同的利益集团。这样,旧的血缘亲属团体日益疏远,氏族部落共同体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新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应运而生了。其中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根本原因和动力。 秦朝曾出兵并统一了岭南,从此岭南越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员。后来,秦王朝为了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统治,采取了派遣军队戍守各险关要塞、组织人力开辟新道以扩大通道、修城筑关防守、移民和发展经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亲王朝不断将中原人民迁移到岭南“与越杂处”共同开发经济有效地巩固了其在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市南迁“与越杂处”的中原人民,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推动了岭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秦汉以后,汉越通婚的现象日益增多。中原文化对壮族人民的影响逐渐加深。 明代,在壮族地区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持续时间很长,明王朝采取学校教育,“以用夏变夷”,“去夷从华”,汉文化逐渐渗透到壮族地区,民族意识一定程度上淡薄了。 清初,对壮族地区土司的大规模改土归流,解放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壮族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这些措施不仅推动了壮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大量汉人南迁,在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同时,也传播了汉文化。从而增进了汉壮民族间的相互了解,经济文化的

壮族社会历史及其与壮医药的关系(一)

壮族社会历史及其与壮医药的关系(一) 第一节壮族的来源 壮族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早在远古时代,今壮族地区已有人类居住、繁衍。迄今发现的柳江人、麒麟山人、西畴人等近20处人类化石地点,10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或地点,桂林甑皮岩、柳州鲤鱼嘴、横县西津、邕宁长塘、南宁豹子头、扶绥敢造、隆安大龙潭等30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还有田东、宾阳、武鸣、恭城、平乐等地的大批春秋战国墓葬,以及左江流域和云南麻栗坡发现的一批具有地方民族风格的原始崖画等,都说明了壮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来看,通过对广西史前人类骨骼和现代壮族活体的调查和研究,也支持壮族是我国南方土著民族的科学论断,研究我国南方发现的大量的史前古人类化石的体质特征表明,壮族与历史上岭南的古代居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壮族在人种上属蒙古利亚人种华南人类型,其祖先最早应追溯到柳江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江人己具有鼻孔宽阔等热带人类的一些特征,体骨与股骨显示出其身材矮小,与现代东南亚人比较接近。专家认为,柳江人与北京山顶洞人比较接近,都是原始蒙古人种的代表,但其体质特征已出现南北异形的现象,到了新时器时代进一步发展为不同的地方变异类型。桂林甑皮岩人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居民,其体质特征与柳江人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而且与蒙古人种南亚型接近。这一类居民广泛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很可能是古越人的祖先。通过颅骨测量项目的比较,罗泊湾人与甑皮岩人和现代壮族比较接近。其他体质特征与华南人类型最接近,应属华南人类型,而且可能是长期生活在本地的土著民族。总之,柳江人、甑瓦皮岩人等,与现代壮族人都有着较多、较明显的相似体质特征,说明他们都有可能是壮族的直系祖先。 据研究,壮族系古百越族群支系西瓯、骆越的后裔。据史书记载,其族称又多有变化。周秦时期称骆越、西瓯、南越、濮人等,汉代以后称乌浒、俚人、僚人、蛮夷、百越等,唐宋后有僮人、侬人、侬蛮、侬徭、俍人、沙人等称呼。各地壮族自称也不同,在布越、布土、布侬、布傣、布曼、布僚等2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后,统一称为壮族。 第二节壮族概况 壮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共有1600多万人口(1991年统计,下同)。壮族人口主要分布在祖国的南疆,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至北部湾,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从江县,西南与越南接壤。这一辽阔的地区,聚居着全国壮族人口的99.73%。其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1500多万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3.6%,占全国壮族人口总数的93.75%,主要聚居在百色、河池、南宁、柳州4个地区和南宁、柳州两个地级市,有相当一部分与汉、瑶、苗、伺、低佬、毛南、水等族杂居。壮族人民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伺语族,壮傣语支,分为南壮、北壮两大方言,12个土语区。它有自己的语言系统、构词规律和语法体系。1000多年前,壮族人民就利用汉字及其偏旁、部首创造了"方块壮字",50年代初,国家及时帮助壮族人民创造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壮文,并经国务院批准推行,从而使壮族人民真正有了自己统一的合法文字。 壮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特点突出。如神秘壮观的花山崖壁画、制作考究的铜鼓己有2000多

壮族历史 壮族的“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壮族历史壮族的“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 导语:神灵崇拜民间崇拜的神灵多而杂,有自然神、社会神、守护神等等,崇拜仪式也随诸神的功能而不同。①土地公。壮族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主,主 神灵崇拜 民间崇拜的神灵多而杂,有自然神、社会神、守护神等等,崇拜仪式也随诸神的功能而不同。 ①土地公。壮族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主,主管一方水旱虫灾及人畜瘟疫的神灵。因此,村村设有土地庙,但无神像;唯用红纸书写“土地公之位”字样,贴于正中墙上以供祭拜。逢年过节或遇有重大危难事件,村民必到土地庙跪拜求签。供物随事的大小而有厚薄。求签前忌吃狗肉。全村则一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每年开春作“春祈”,求土地公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秋季“还愿”,感谢土地公的厚赐。 ②社公。被认为是村寨保护神。多于村边大树下设社坛,内供石头数块,也有供奉石雕狗像的。每年除夕,各家备酒肉祭祀。祭社时,全村寨长老齐集,祷告社公,并讨论当年应举应革事宜。村中青壮及少年,集于社前,遍拜尊长,称为“拜社”。新嫁女子,也须携同夫婿回娘家参加祭社。新生婴儿由父母带到社前,向众人分发红蛋,主持社祭者为小儿戴上首饰,祝愿平安健康。年满三岁的男孩,由父母带到社前跪拜,以鸡、酒祭社公,并请舅父命名;而后将鸡肉切成小块,连同一片黄糖,分送各家各户,告以孩子名字。女孩则于社前穿耳戴环。祭社当晚,各家将从社坛前带回的肉、粥、粽子和红蛋等,置于有孩子的媳妇门前祭祀,表示为孩子“赎魂”。祭毕,将粥喂禽畜,认为可使其肥壮。每遇虫灾,各村寨鸣锣聚众,杀猪、羊、鸡祭社;并用纸条染畜血,标插田间,象征社公到此,即可免灾。 生活常识分享

壮族文化

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是在于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特质,就成为区别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志。民族文化与民族同生共源。壮族是珠江流域的土著民族。壮族先民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显示出民族文化的个性和地域性特征。壮族处于中原与东南亚、华南与西南各省文化交流的交汇处,其文化在保持自主特征的前提下,对外来文化的影响以模仿力和创造力相结合中和融化,使自身的发展充满了生命活力。当壮族先民处于氏族部落时代时,是壮族文化自主发展的时期;当壮族先民西瓯、骆越人从氏族部落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由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时,发生了秦瓯战争,秦始皇统一了岭南,西瓯骆越纳入了统一的祖国版图,自此至民国时期,壮族由自主发展时代转入了在统一的中央政府治理下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碰撞整合中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具有以岭南越人文化为主体的多源结构。 1、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话壮”[va6 cuэη6](壮族)的民族语言文化 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活载体,是维系民族存在的重要纽带,也是人们区分不同民族的最明显和最常用的标志之一。壮族是土著民族,壮语与壮族文化同源共生,壮族的文化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当中。早在自主发展时期的先秦时代,壮族先民就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语言文化。壮语分南北两大方言,但语音、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按照语言谱系树理论模式,把壮语划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但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语音系统、基本词汇,词序和构词理据、认知思维方式等语言本质问题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壮语所属的壮侗语集团与汉语缺乏同一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如壮语一般是中心成分在前,修饰成分在后。例如壮族[kai5pou4](鸡公),汉语是“公鸡”;[no6mou1](肉猪),汉语是“猪肉”;[ran2 kou1](家我),汉语是“我家”;[piali3 kon5](走先);汉语是“先走”;等等。这表明壮语与汉语的词序结构逆向反差,认知思维逻辑南辕北辙,两者的关系不是发生学关系,而是接触关系。根据考古发现,在华南——珠江流域商周时代的陶器上就有不少刻划文字符号,说明在自主发展时代,壮族先民就已经试图创造本民族的文字。秦汉以后,随着汉文化的传人和影响,壮族先民转向借用汉字的形、音、义和六书构字法,仿造出本民族的文字即古壮字或称“土俗字”、“方块壮字”。 赖“那”而食的饮食文化 20世纪60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就在邕宁、武鸣、横县、扶绥等县沿邕江及其上游左、右江两岸新石器时代早期贝丘遗址中出土了石杵、石磨棒、石磨盘、石锤等加工谷物的工具,在桂林甑皮岩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距今9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片。根据遗传学遗料,当时这一地区加工的谷特主要是稻谷。因为麦、粟等是后来传入这一地区的,而根据民族考古学,陶器是适应食用谷物的需要而出现的,这表明壮族地区早在距今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便开始食用稻米,并发明了与食用稻米有关的杵、磨、锤、陶罐等加工工具和炊煮工具。约成书于春秋时期(前770~前476)的《诗经》中的《大雅?公刘》中有“乃积乃仓,乃为裹粮”,其中的“糇”(又写作“糇”),源于古越族语言,与北方的“粮”同义,是米饭、干粮的意思,至今壮族仍称稻、稻谷、稻米、稻米饭为“糇”[hau4]或“膏”[khau3]。这就说明,壮族先民在远古时代,就懂得将稻米煮熟食用,而且随着稻的传播,这种食用方法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并被记录于《诗经》之中。壮族和泰族民间都有一句俗语:“[dci2nam4mi2pia1](水里有鱼类),[dci2na2mi2khau3](田里有稻米)。”这就是壮族先民“饭稻羹鱼”、“赖‘那’而食”、以“那”为中心的饮食文化的生动反映。古代,壮族先民适应自然环境,反复地筛选、培育糯稻,并广泛种植,使之成为自己生活中的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壮族三月三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

壮族文化:壮族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及艺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壮族文化:壮族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及艺术 导语: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 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壮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欢”、“西”、“加”、“比”、“抡”等不同称谓。壮族人定期还举行唱山歌会“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内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关于绣球最早的记录可见于宁明花山壁画,当时是一种球状青铜武器,打猎时投出去砸猎物,这也是古书上将壮族的绣球称作飞砣( 驼) 的原因。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这期间,各家各户吃五色糯米饭。云南文山一带还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会。过去,壮族一年种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备耕时间,歌圩就是为春耕农忙做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吃五色饭、五色蛋,是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壮族古文字 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宋 生活常识分享

壮族的姓氏

壮族的姓氏 壮族的姓氏古代的壮族先民(骆越、西瓯等)是没有姓氏的。越人有名无姓,且名为单名。《汉书·武帝纪》记录“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的越人驰义侯,作“越驰义侯遗”,说明驰义侯是越人,名遗,无姓;《史记·南越尉佗列传》:“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严与甲同为归义侯,都是平定南越国的越人将领,都是只有名字而无姓氏。越人这种单名无姓的情况,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如《文献通考》就说:“僚蛮不辨姓氏,所生男女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谟阿改,妇人阿夷阿暮之类。” 最早出现在汉人记载的壮族先民有名字的就是“译吁宋”。《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率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秦始王征服岭南后,汉姓氏文化慢慢的为越人贵族所接受,出现了南越国越人丞相吕嘉这样的汉姓。但老百姓一般还是没有姓氏。 1、一般贫民随峒主(部落首领)的姓,如唐代黄峒强盛一

时,峒民自然都随黄姓,宋代侬峒兴起,其峒民自然都姓侬等。峒主(部落首领)的姓往往是接受汉文化的结果,所以壮族的姓氏和汉族的一样就不奇怪了。 2、随着壮族平民接受汉文化的增多和汉族人大量的移居壮 族地区,壮族人的姓氏选择就更广泛,一般的情况是有接受了汉族官员的姓氏,有接受汉族老师(师傅)的姓氏,有的接受汉族名人的姓氏;有的接受汉族移民的姓氏,也有的 是汉族融入壮族,给壮族带来汉族姓氏等。 3、历史上壮族没有统一的文字。姓氏是用汉字来记录的, 也给人壮族的姓氏和汉族一样的印象,其实,只是音译而已。有不少壮族人的姓氏和汉族用的汉字一样,但意思完全不同,如“韦”,是壮族的大姓,其意思是“水牛”;“岑”则是“砧板”, 而“农(侬)”,则是“森林”之义。

下帅壮族瑶族乡简介

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简介 下帅乡位于怀集县西北部,北接连山,西邻贺州市,是两省三县(市)结合部,总面积77.1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8.3万亩,耕地面积5962亩,辖5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万人, 其中壮族5860人,瑶族1789人,壮、瑶族占全乡总人口的69.5%。下帅乡是广东省7个民族乡之一,也是肇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下帅壮族瑶族乡正式成立于1987年3月30日。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下帅乡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各个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1988年4月下帅乡人民政府被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1994年9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二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1998年8月,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2009年12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09年我乡被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命名为“广东省生态示范镇(乡)”;2010年被广东省爱卫会命名为“广东省卫生镇(乡)”,成为全省7个少数民族乡率先成功创建省生态示范镇(乡)、省卫生镇(乡)的民族乡。 下帅乡处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过渡区,自然资源较好,粮林牧渔均宜,主要产业是农业,特色产业有单丛茶、厚朴、八角、黄栀子等种植产业;主要工业有:中小型水力发电站、机制木炭厂、人造花厂等;当地土特名产有:单丛茶、酸水豆腐、八角等;自然景观主要有:红霞湾风景区;民族特色歌舞主要有:壮狮舞、春牛舞、山歌对唱等。 近年来,下帅乡党委、政府以科学的发展观谋划经济发展全局,立足山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打造山区特色经济,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充分利用我乡山地

壮族传统节日“壮年”

壮族传统节日“壮年” 壮年,壮族新年,时间比春节早一个月。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日,壮族村寨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合家祭祖,联寨拜社,喜迎新年。从十二月初一开始,村寨之间便进行规模盛大的集体互访,会亲饮宴,对歌作乐;对歌择偶。这些活动延续至十二月初七前 后结束。 节日简介 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农历新年之际,都要停工休息,并杀猪祭祖,置办富有民族特色的饮食。 壮年 关于壮年的来历,相传社王原系孤儿,自幼在壮乡乞讨长大,力大无穷,能除邪降魔。后来妖魔作祟,壮乡遭难,人们四处逃散。社王不忘壮人养育之恩,驱魔消灾,护田守寨,使壮人重返家园安居乐业。当人们欢庆丰收之日,社王才在寨边大树下依棚栖息不,时值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社王,便把十二月初一定为开年旦日,就地修社王棚祭以祈佑护。 节日起源 贵州省从江县的壮族,历史上是从广西迁来。据说这里的祖公在迁来前,广西的祖公曾要求他们以后每逢春节和七月半要回老家看看。此后这儿人口增多,年年往还,很难周

全,所以决定提前到12月初一日过年,以便于分散在两地的亲人团聚,就形成了提前一 个月过春节的“壮年”。 节日活动 春节大年初一,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黎明时分,,各人盛妆打扮,喜气盈盈。新媳妇和姑娘们争相奔向溪河泉边,挑“新水”,喝“令俐水”。家族内和邻里之间相互串门,给前辈拜道贺,大人要给前来拜年的小孩送利市钱。拜年之后,各家持供品到村边的庙堂祭神,祈祷新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村寨间有的举行赛铜鼓,有的几个村的男女青年相约到河滩或平坝对歌传情。这一天,除了接待外村来客之外,家族内不互助请吃。当天有的地方忌吃粽粑,认为开粽粑会引起田埂开裂漏水。并最忌争吵,人人都求和气、吉利。

壮族文化与民间风俗

壮族文化与民间习俗 ℅ 一、壮族族源及社会历史的发展 (一)壮族是华南——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现有1700多万人(2001年),其中,92%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余分布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湖南省江华县清塘壮族乡和贵州省从江县的几个壮族乡境内,尚有少部分散居于全国各地,形成大聚居小分散的分布格局。 壮族是一个据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她源于我国南方古代百越族群中的西瓯、骆越部族。“百越”亦称“百粤”,是越族支系众多之意。据《吕氏春秋·恃君览》记载:“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汉书·地理志》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其中,先秦时期分布于华南——珠江流域的是西瓯、骆越部族,秦汉时又有“南蛮”、“蛮越”、“蛮夷”、“蛮僚”、“蛮里”之称。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说:“僮(壮)即旧越人也。” 实际上,古籍中如《礼记》所说的“南方曰蛮”、《汉书·地理志·南蛮传》等冠以“蛮”字的族类名称,只不过是用音译汉字所记而并非“野蛮”之字义。壮人旧时自称“布蛮”,讲壮话叫“讲蛮”。壮语“蛮”(国际音标ban)含耕作区、居住地、家之意。在与壮族同源的泰语、老挝语中,就保持着“蛮”的原义,“回家”叫“贝蛮”(bai ban)。壮语的“蛮”(ban ),作为地名又写作板、曼、晚、番等近音字,现多指称“乡村”,这是在出现城镇之后的泛称。广州古称“番禺”(ban yon),就是秦末汉初佗建立的以越人为主体的南越国都城。对汉文古籍中作为族称的“蛮×”的误解歧义,应当加以澄清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壮族的先民就以瓯邓、桂国、苍梧、产里、乌浒、俚、僚等名见称于古籍,宋代始在局部地区出现“撞”、“僮”的称谓,明代又有“亻良”、“仲”等类称。这些名称,大都被封建统治者加上反犬(犭)旁予以侮辱和歧视。据明末清初方志记载,当时广西人口的民族比例是“僮(壮)七民(汉)三”。可见“布僮(壮人)”的分布相当广泛,而自清中叶以后至现在,倒过来变成“汉七壮三”了。但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只提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荣”,壮族仍得不到承认。20世纪50年代以前,壮族有布僮、布依、布越、布雅依、布僚、布曼、布傣、布托、布陇、布沙、布央等20多种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调查识别,并遵照本民族的意愿,统一族称为“僮族”。1955年成立桂西僮族自治州,1958年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因“僮”字一般念作“同”音,为避免把“僮族”误念为“同族”,1955年经周恩来总理提议,改为“壮族”。 自古以来,壮族及其先民就在华南——珠江流域生息繁衍。这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它的西北部是与云贵高原的余脉,北部有五岭山脉横贯,中部的两广丘陵和众多的孤形山脉绵延其间,山岭之间河流纵横,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左江、右江、邕江、柳江、漓江、桂江、西江并与北江汇聚,形成了珠江水系。珠江流域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春季多雨,雨热同季,有利于动植物的滋生繁殖及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同时,广西又是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地形地区,溶岩洞穴遍布,从而就为可供原始人类丰富的生活资源和栖息繁衍的优越

壮族三月三介绍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 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中原有三月三拜祖先[1-2]、三月三拜轩辕说法[3];在壮族盘古、布洛陀传说里此日为亦为盘古诞辰日。 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 始祖的重要日子。 壮族三月三 “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7]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 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 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 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三月歌圩节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 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 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歌节是民贸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1985年,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论壮族“三月三”的历史由来及文化意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f9305441.html, 论壮族“三月三”的历史由来及文化意涵 作者:胡顺成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8年第08期 【摘要】壮族“三月三”是壮族最盛大、影响最广的歌圩节,其最早可追溯到中原地区的上巳节,随着岭南地区与中原文化交流的日趋增多,“三月三”上巳节这一传统节庆传入壮族地区并在此落地生根。之后,“三月三”与壮族人民赶歌圩的习俗结合后便逐渐发展成了如今的“三月三”歌圩节。因此,壮族“三月三”是南、北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产物。 【关键词】壮族;三月三;文化意涵;教育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受“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一个瑶族道公的社会生活史”,项目编号:gxun-chxzs2017010。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轩辕氏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黄帝,这正说明,“三月三”最初便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实际上除了轩辕黄帝,“三月三”还与伏羲、女娲娘娘乃至西王母等神话传说有关。在历史的洪流中,“三月三”渐渐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的“上巳节”,之后虽然与清明节、寒食节融合在一起,但这一节日的庆祝传统却在广大的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落地生根,尤其是壮族地区。 一、壮族“三月三”:与中原文化交流的产物 (一)“三月三”的源流传说 关于“三月三”最广为人知的起源传说便是轩辕黄帝的生辰了。据传黄帝诞生于公元前2717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统一天下,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于是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自春秋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了关于三月三黄帝故里轩辕之丘祭拜黄帝的记载。《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唐代以后渐成 规制,盛世时由官方主拜,乱世时由民间自办,一直绵延至今。另一种关于“三月三”起源的说法是为了追念伏羲、女娲。伏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创世神。女娲,传说为伏羲的妹妹,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按照天干地支计算,三月初三那天是巳日,正是女娲造人的日子,因此很多地方会举办大型庙会和祭祀活动来纪念女娲娘娘。后续时代渐渐提出另一种传说,即女娲与伏羲共同繁衍了人类,于是伏羲和女娲就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并受到崇祀,这一习俗也流传至今。 (二)中原“三月三”的兴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