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应用与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gis实训报告

gis实训报告

gis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和目的二、实训过程2.1 数据收集与整理2.2 数据处理与分析2.3 空间数据可视化2.4 空间数据应用与评估三、实训结果四、实训总结五、参考文献初来乍到并踏入GIS(地理信息系统)实训的大门,我怀着好奇和期待参与了这个有趣而又有挑战的实践项目。

本文将详细描述我在该GIS实训中所做的工作,包括实训背景和目的、实训过程、实训结果以及个人的总结体会。

一、实训背景和目的这次GIS实训是作为我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巩固和应用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践项目,我们将有机会运用真实的数据(如地理、气候、人口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加深我们对GIS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实训的主题是区域气候变化对某城市人口迁移的影响研究。

我们通过收集相应的数据,了解气候变化、人口统计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资料,并运用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最终希望能够得出一些有关人口迁移与气候变化的相关结论。

二、实训过程2.1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实训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收集各种需要的数据。

这包括气候数据、人口数据以及城市规划数据等等。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了相关的信息,并在收集完成后进行了整理和筛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数据收集整理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数据清洗,排除其中的异常值和错误数据。

然后,我们通过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如计算和提取需要的指标和变量。

最后,我们使用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2.3 空间数据可视化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后,我们将所得到的结果进行空间数据可视化。

通过地图、图表和其他可视化方式,将复杂的数据转化成易于理解和沟通的形式,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数据。

我们使用了GIS软件的图层叠加、符号化和颜色填充等功能,使得可视化结果更加直观生动。

2.4 空间数据应用与评估最后,我们将所得到的空间数据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估。

《GIS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4

《GIS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4

《GIS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四实验名称空间数据处理实验目的1.掌握空间数据处理(融合、拼接、剪切、交叉、合并)的基本方法,原理。

领会其用途。

2.掌握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熟悉ArcGIS中投影的应用及投影变换的方法、技术4.了解地图投影及其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空间数据处理是基于已有数据派生新数据的一种方法。

是通过空间分析方法来实现的。

是基于矢量数据进行的,包括如下几种常用的操作:融合,剪切,拼接,合并(并集),相交(交集)。

实验数据云南县界.shp; Clip.shp西双版纳森林覆盖.shp 西双版纳县界.shp实验过程记录:一、试验主要步骤第1步裁剪要素在ArcMap中,添数据GISDATA\云南县界.shp,添加数据GISDATA\Clip.shp (Clip 中有四个要素)激活Clip图层。

选中Clip图层中的一个要素,点击打开ArcToolbox,指定输出要素类路径及名称,这里请命名为“云南县界_Clip1”指定输入类:云南县界指定剪切要素:Clip(必须是多边形要素),重复以上的操作步骤,完成操作后将得到共四个图层。

注意确保不要选中“云南县界”中的要素,如果选择了“云南县界”中的要素裁剪完成的只是被选中的那一部分要素。

第2步 拼接图层在ArcMap 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你在剪切要素操作中得到的四个图层 点击打开ArcToolbox ,在ArcToolbox 中执行“追加”命令,输出要素:设定为 云南县界_Clip1,输入要素:依次添加其它三个图层,右键点击图层“云南县界_Clip1”,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执行“数据”->”导出数据”。

指定导入数据的路径和名称:YNOK.shp,通过以上操作我们就完成了将4个图层拼接为一个图层的处理。

四个图层一个图层加载数据YNOK.shp ,查看图层及打开其属性表看看与“云南县界”中的属性表有何区别。

(右下图可知YNOK 的记录比云南县界的记录要多,各属性值也不完全一样。

GIS课程设计报告

GIS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目录 (1)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2)1、课程设计目的 (2)2、课程设计任务 (2)二、实验准备 (3)1、数据准备 (3)2、软件准备 (3)三、基于南方CASE7.0的栅格图层矢量化步骤 (4)1、栅格图像的配准 (4)2、栅格图像的纠正 (9)3、栅格图像的矢量化 (11)四、GIS课设总结 (13)一、实验目的与任务1、课程设计目的GIS 原理课程设计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实践环节,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的有效手段。

通过运用CASS7.0的矢量化操作,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熟练对CASS7.0的操作,能熟练使用CASS软件进行基本的地理信息分析与操作。

2、课程设计任务1、栅格图像的配准:要求学生能根据图上的格网线坐标推算出8个以上特征点地理坐标,然后将图形坐标和地理坐标进行匹配。

2、利用CASS7.0新建矢量图层(等高线、道路、建筑物、水系等图层)。

3、利用CASS7.0的矢量化模块对配准的栅格图像进行分层矢量化。

二、实验准备1、数据准备江西省上饶地区波阳县湾山地形图 1:10000 地形图――1.TIF 2、软件准备南方CASS7.0,AutoCAD2004。

三、基于南方CASE7.0的栅格图层矢量化步骤1、栅格图像的配准1、打开南方cass7.0,改变图形比例尺为1:10000。

图3-12、如图,在栅格影像图上找两点,并根据这两点的实际坐标画两个圆作为匹配辅助圆。

图3-23、插入格式为.tif的光栅图像。

图3-34、将图像上与之前画的圆圆心对应的其中一个点,平移至所画的圆。

图3-45、解算缩放比例。

1)、画线。

图3-52)、点击“工程应用---->查询线长”,查询所画的直线线长。

图3-6图3-73)、调出计算器功能根据所摄取两个圆心之间的实际距离与插入图像的两点间的图上线长之比计算缩放比例。

GIS实验报告 电子版

GIS实验报告 电子版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年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程雄成绩:评语:日期:2014年6月22日目录一、概述 (2)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2)三、课程设计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习内容 (3)A、横车镇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B、土地利用现状图 (3)2、实习原理 (4)3、实习具体步骤 (4)A、地理配准 (4)B、擦除得到边界 (5)C、填补缺少的地块 (8)D、融合联合 (9)E、拓扑纠错 (10)F、分地类、绘制饼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G、垦殖率分级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H、绘制缓冲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I、添加图例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成果展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心得感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GIS的设计与应用实习报告-Read

GIS的设计与应用实习报告-Read

GIS的设计与应用实习报告前言:经过三年多专业课的学习,我已经初步掌握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个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但还没有完整地做过一次GIS的设计与应用系统性的工作,这次实习给了我一个全面系统认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机会,这次实习的收获将成为我以下报告的主要陈述内容。

当然,并不是全部,但我尽可能把我所看的、所用的以及所想的在报告中给以充分的展示。

以下是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实习报告,它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北京市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BAGIS)开发内容的读书报告;二是地形图查询软件的使用说明文档;三是地形图查询软件的技术说明文档。

当然其中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或错误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本文参考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及“地形图查询软件开发说明”。

第一部分北京市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BAGIS)开发内容的读书报告地理信息系统,按其功能和内容,可以分为工具型GIS和应用型GIS。

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是在比较成熟的工具型GIS基础上,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应用目的而设计的一种解决一类或多类实际应用问题的地理信息系统,它具有地理空间实体和解决空间信息的分布规律、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空间信息相互依赖关系的应用模型和方法。

一般的讲,GIS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基本步骤:●系统需求和可行性分析;●系统软件设计;●程序编制;●系统评价与维护。

一、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GIS需求分析是GIS产品在其生存期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

1、需求分析1、1历史背景BAGIS的开发与其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

1992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土地局、农业部关于在全国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请示》的通知中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办法”。

同年底及1993年国务院都提出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1994年5月经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gis技术应用实习报告

gis技术应用实习报告

gis技术应用实习报告
今年暑假,我有幸在一家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公司实习,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对GIS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
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正在进行的一个地图数据整合项目。

这个项目旨在整合不同来源的地图数据,消除数据间的冲突和重叠,最终生成高质量的地图。

我的主要工作是使用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通过这个项目,我不仅熟悉了GIS软件的使用,还学到了关
于地图数据整合的一些实践经验。

除了参与项目工作,我还有机会参加了公司举办的一次GIS
技术培训。

在培训中,我学习了不同类型的地图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以及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
等领域的应用。

这些知识让我对GIS技术的广泛应用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多的思考。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不仅学到了实际应用技能,还锻炼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与公司的同事们一起工作让我更了解了GIS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
了更明确的认识。

我相信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感谢公司和导师们对我的指导和支持,期待能有更多机会在GIS技术领域继续深造。

GIS课程设计报告

GIS课程设计报告

GIS课程设计报告GIS课程设计学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课程设计1 使用 ArcMap浏览地理数据一、课程设计目的GIS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地理信息系统后,按照教学大纲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

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GIS的原理完成实习内容:1. 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2. 认识ArcMap 图形用户界面;3. 通过浏览与地理要素关联的数据表,你可以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连接的;4. 掌握GIS两中基本查询操作,加深对其实现原理的理解;5. 初步了解设置图层显示方式-图例的使用。

二.Arcgis 9.3简介1.GIS:GIS 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的分析和管理空间对象的信息系统。

2.arcgis9.3平台介绍ArcGIS是ESRI在全面整合了GIS与数据库、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及其他多方面的计算机主流技术之后,成功地推出的代表GIS最高技术水平的全系列GIS产品。

ArcGIS是一个全面的,可伸缩的GIS平台,为用户构建一个完善的GIS系统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ArcGIS的基本体系结构能够让用户在任何需要的地方部署GIS功能和业务逻辑,无论是在桌面、服务器、网络还是在野外。

GIS技术通过提高信息交换和协同处理的水平,在众多的领域如辅助决策、资源及资产管理行业,在强化工作流程等方面极大地体现出其价值,很明显地为使用GIS技术的各种组织节省了费用。

目前,为了将空间信息和空间功能扩展到企业的整个组织中去,传统的面向桌面的GIS需要向面向服务的GIS转化。

从这层意义上看,GIS专家除了应用桌面软件管理空间数据资源,创建各种地图,组织面向不同需求的分析模型之外,还需要将这样的GIS信息和成果发布出去,使组织内各个层次,各个部门的人员,甚至通过互联网访问的普通大众能够分享到空间信息和空间服务带来的益处。

GIS课程设计报告

GIS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1、课程设计地点:GIS实验室。

2、设计内容:1)图形输入与编辑;2)拓扑建立;3)图形裁减、误差校正、投影转换、图框生成;4)掌握GIS空间分析方法(DEM建立)。

3、时间安排:第三学年第三学期(短III)一、课程设计目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及应用》是GIS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GIS课程设计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原理,能够更广泛的了解GIS的应用领域,并且更牢固的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及应用》的相关内容。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课程设计能够达到以下的目的:1. 熟练运用MAPGIS软件扫描矢量化1:2000地形图,掌握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2. 熟练掌握MAPGIS的空间数据输入与输出,及图形编辑等功能。

3. 了解GIS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的方法。

4. 了解GIS相关产业的业务流程,以及发展状况、方向和趋势。

5. 了解GIS在一些具体领域的应用实例,工作的流程和工作原理,以及分析需求的方法。

6. 掌握GIS空间分析方法(DEM建立)。

7.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GIS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学习GIS相关知识和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适应未来GIS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 熟练运用MAPGIS软件矢量化1:2000地形图,掌握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2. 熟练掌握MAPGIS的空间数据输入与输出,以及图形编辑等功三、课程设计具体内容(一) 1:2000地形图扫描矢量化1.栅格影像校正、图框套合:要进行地图数字化,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栅格图像的影像校正、图框套合,这是在“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分析”子菜单里进行的。

在“文件”下拉菜单中选择“数据输入”选项,在系统弹出的对话框中的“数据转换类型”里选择“TIF文件”然后点击“添加文件”按钮,通过浏览方式添加需转换的栅格地形图,接着点击“转换”按钮系统自动完成转换并将其保存于与源文件相同的路径之下,转换完毕后关闭此对话框结束转换,在“文件”下拉菜单中选择“打开影像”选项,在系统弹出的选择界面,点击“打开”按钮载入影像文件。

GIS实验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GIS实验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GIS实验报告+心得体会总结GIS导论实验报告(实验总结)年级:2013级实验一实验一,我感觉还不能很熟练的应用Mapinfo的功能以及菜单栏、工具栏中各个图标的功能,所以当我开始做实验一时碰到的问题还是不少的,首先是对Mapinfo软件的相关操作功能不太了解,比如加载数据的图标,如何使打开的图变大缩小,如何浏览做完后的实验成果图,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哪些步骤是不能省略掉的,比如使用控制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的这个小实验,就要注意打开几个图层的界面看起来非常复杂,通过图层控制来操作,可以使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这就需要在图层控制的对话框中哪些框框该打钩,哪些不该打钩,这样所显示的效果就会不一样。

只有熟练掌握了Mapinfo的基本操作,以及步骤间的衔接才能完成实验。

最后还是自己耐心的看书和实践中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Mapinfo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怎么样制作地图图层以及如何使用模板创建专题地图。

在制作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体会了很多,也感觉在做专题地图和地图制作时的整个过程充满着趣味性,使我对地图的相关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实验二实验二,因为已经对MapInfo软件操作功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所以当在开始着手制作实验二是实验相关操作步骤时,在对FUZHOU.JPG图像进行屏幕跟踪化过程时和后面进行的图像加载和配准时碰到的问题也相对较少也比较熟练。

从实验二开始要用ArcView 软件时由于刚接触这个软件所以在做这部分的实验时制作速度显然比较慢碰到的问题也还有的,面对许多功能按钮不熟悉时只能查找资料和问同学,但最终还是把实验二给做了,以下是我总结的注意点。

1. 做屏幕跟踪这个实验时,在MapInfo中打开图像文件时,注意选择文件类型是栅格图像,然后点击一下所要打开的福州市行政图,这样呈现出所要的画面。

2. 编辑控制点的时候,至少选择三个点且三个点不要都在一条直线上,那样配准不成功。

3. 选择合适的绘图工具,注意选中的是面状的绘图工具,选择线状的话跟踪完后不会出现实验所需的效果。

GIS实验报告

GIS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一影像配准和要素提取概述:GIS数字化是将地图经过扫描到计算机或是存储设备中,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在数字化过程中通过人工输入矫正数据对扫描数据进行重新编辑。

第1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数据:地形图1:10000 地形图――实习1-地图.tif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打开ArcMap,添加“影像配准”工具栏。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70011-1.TIF增加到ArcMap中,会发现“影像配准”工具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第2步输入控制点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在”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点击“添加控制点”按钮。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大于7个),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

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查看链接表”按钮。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

转换方式设定为“二次多项式”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大于7个),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

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查看链接表”按钮。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

转换方式设定为“二次多项式”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增加所有控制点,并检查均方差(RMS)后,在”影像配准”菜单下,点击“更新显示”。

中南大学GIS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GIS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GIS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小组: 第五组组员: 钟蕾,邢磊,张成,乃古色拉,司宝元班级: 测绘试验班1101指导老师: 李光强,赵玲一、课程设计数据中南大学校本部CASS数字地形图数据文件(csu.dwg)中南大学校本部遥感地图二、实验所使用的平台ArcGIS 10.1(自己的电脑)三、课程设计的任务、性质与目的本课程设计是GIS专业的技术实践课,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的课堂教学后进行的,旨在加深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编写设计报告的能力。

(1)掌握Arc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习AutoCAD数据(DWG)向SHAPE文件转换的基本流程,掌握显示、查询和编辑空间数据的方法和基本操作;(2)掌握影像数据处理和校准的基本方法;(3)掌握ArcCatalog管理空间数据的基本功能,学习ArcSDE建立空间数据库和数据入库的基本流程和操作;(4)掌握ArcMap修饰地图文件的基本方法;(5)掌握ArcGIS Server部署和发布空间数据的流程与基本方法;(6)掌握由高程点生成TIN,再转换生成DEM的方法和流程;(7)学习掌握利用DEM生成坡向、坡度图的方法,以及重分类的方法和原理;(8)学习2.5维数字地表模型DTM的创建方法;(9)掌握ArcScene建立三维模型的基本方法;四、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组内要有明确分工与合作,本设计的具体上机操作步骤由学生独立完成。

2、在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分阶段对学生完成的工作及所得结果进行检查。

3、学生要按照课程设计任务的要求,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凡累计旷课时间达到或超过课程设计全过程1/3或未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者,按不及格处理。

4、每位学生认真填写课程(实习)日志,每小组需编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应包括封面(设计题目、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设计者班级、姓名)、课程设计任务、摘要、目录、原理、设计方案、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分析、课程设计总结、参考文献和附录等。

gis应用实验报告

gis应用实验报告

GIS应用实验报告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和空间数据的技术。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索GIS的应用,并学习如何利用GIS进行地理数据分析和空间可视化。

2. 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了解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学会使用GIS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具体的实验目标包括: 1. 学习如何导入地理数据到GIS 软件中; 2. 掌握地理数据的符号化和渲染技巧; 3. 学会使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 4. 学习如何制作地图和空间可视化。

3. 实验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安装一个GIS软件。

这里我们选择使用QGIS,一个功能强大且免费的开源GIS软件。

在安装完成后,我们可以打开软件并开始实验。

步骤2:导入地理数据首先,我们需要导入一些地理数据到GIS软件中,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可视化。

可以从官方的地理数据库或者其他来源下载一些地理数据集,如道路网络、土地利用数据等。

将这些数据导入到GIS软件中,并确保数据被正确地显示在地图上。

步骤3:符号化和渲染地理数据符号化是将地理数据表示为图形符号或颜色的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属性值对地理要素进行符号化,并选择合适的颜色和图标来表示不同的属性。

通过符号化,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地理要素的分布和特征。

步骤4: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使用GIS软件,我们可以进行各种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特定的地理区域,并查询该区域内的特定属性值。

我们还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以获得更深入的地理信息。

步骤5:制作地图和空间可视化制作地图是GIS的一个重要应用。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图样式和要素,将地理数据以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在制作地图时,我们可以调整地图的比例尺、添加图例和注释等,以使地图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4.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完成实验步骤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地理数据的分析结果和地图可视化。

GIS实验报告三

GIS实验报告三

《GIS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三学生姓名:朱山昱班级:0802602 学号:19实验名称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实验目的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掌握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矢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

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实验原理ArcCatalog 用于组织和管理所有GIS 数据。

它包含一组工具用于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示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

ArcCatalog 应用模块帮助你组织和管理你所有的GIS 信息,比如地图,数据集,模型,元数据,服务等。

它包括了下面的工具:●浏览和查找地理信息。

●记录、查看和管理元数据。

●创建、编辑图层和数据库●导入和导出geodatabase 结构和设计。

●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搜索和查找的GIS 数据。

●管理ArcGIS Server。

ArcGIS 具有表达要素、栅格等空间信息的高级地理数据模型,ArcGIS支持基于文件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两种数据模型。

基于文件的数据模型包括Coverage、Shape文件、Grids、影像、不规则三角网(TIN)等GIS数据集。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实现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一体化存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基于Access文件的格式-称为Personal Geodatabase,另一种是基于Oracle或SQL Server 等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geographic database 的简写,Geodatabase 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ArcGIS软件中最主要的数据库模型。

Geodatabase 支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表中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

gis应用实验报告

gis应用实验报告

gis应用实验报告GIS应用实验报告一、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等。

本实验旨在探索GIS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二、实验背景城市交通规划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道路网络、交通流量、交通设施等多个因素。

GIS可以帮助规划师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从而制定出更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

三、实验过程1. 数据收集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地理数据。

这包括道路网络数据、交通流量数据、人口分布数据等。

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这些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处理,以便后续分析使用。

2. 数据预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可能存在噪声或不完整的情况,需要进行预处理。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GIS软件对道路网络数据进行清理和修复,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空间分析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空间分析。

通过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我们可以计算道路网络的通行能力、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等。

这些分析结果将为后续的交通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 交通模拟在进行交通规划时,我们可以使用GIS软件进行交通模拟。

通过模拟不同的交通规划方案,我们可以评估其对交通流量、行车时间等指标的影响。

这有助于我们选择最优的交通规划方案。

5. 结果展示最后,我们可以使用GIS软件将交通规划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地图、图表等形式,将交通规划方案的效果直观地呈现给决策者和公众,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应用GIS技术进行了城市交通规划。

通过空间分析和交通模拟,我们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例如,我们发现某些道路的通行能力较低,需要进行改造扩建;某些地区的交通流量较大,可以考虑增加公共交通设施等。

这些结果将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GIS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GIS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院、系、部城市建设系专业测绘工程姓名杨波GIS课程设计报告学号0802601-20指导教师龙岳红吴德华2011年 07 月 01日目录一、课程设计时间 (3)二、课程设计地点 (3)三、课程设计目的 (3)四、课程设计具体内容 (3)1、(任务一)地图矢量化 (4)2、(任务一)市级行政区划图制作 (4)3、(任务四)市区择房分析 (7)4、(任务五)数据转换及3D数据集成 (13)五、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6)参考文献 (16)一、课程设计时间2011年6月13日--7月1日二、课程设计地点湖南城市学院实验楼302三、课程设计目的通过ArcGIS9.2的使用,让学生参与到地理数据采集、编辑、管理和分析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对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并通过一些实际的数据和任务(如电子地图数据生产,选址分析、道路拓宽分析等常见的GIS实际应用问题)设定,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空间分析手段和方法,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积极思考的优良作风;使学生尽早接触GIS的应用,真正理解GIS 的意义所在,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同时ArcGIS9.2是目前功能最全面最为强大的商用GIS专业软件,ArcGIS9.2的良好掌握,也为以后解决实际的问题提供了很好技能基础。

四、课程设计具体内容1、(任务一)地图矢量化目的:熟悉地图屏幕跟踪数字化流程,掌握影像配准,地图读图分层矢量化等基本技能。

数据: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1:10000 地形图――70011-1.Tif要求:此任务要求全班同学协作完成。

具体包括以下部分:(1) 影像配准(控制点选取、影像校正、影像重采样)。

(2) 地图分幅编号(3) 地图分层矢量化(如建等高线层和居民地层,并根据影像图进行矢量化,录入高程数据和居民地地名信息,并完成自检)。

(4) 地图拼接和属性检查任务过程记录:首先打开ArcCatalog,把已知扫描地图转为*.tif格式,使其在ArcMap中可以打开。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精选五篇]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精选五篇]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二是在学完GIS原理后,按照教学大纲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

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在教师指导下,按照GIS的原理完成实习内容。

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对GIS基本原理的掌握,锻炼对GIS基本技能的运用,培养学生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熟练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编辑处理,结合数据的类型、数量与质量,建立空间数据库。

2.掌握GIS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的方法,运用GIS软件针对具体问题设计解决方案与操作步骤,并运用GIS软件输出设计成果。

3.掌握GIS统计分析的方法与专题图制作方法,运用GIS软件设计一幅专题地图,并进行排版输出。

4.掌握地理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方法,运用GIS软件实现三维景观图的制作。

与专题图的制作GIS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的基本方法;5.任选任务进行GIS设计,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并提交电子版成果资料。

二、课程设计任务(一).专题图制作1.总体设计:明确制图目标,搜集专题图制作相关资料与数据,制定专题图技术路线与流程,要求技术路线完整,实施性强;2.详细设计:1)专题图制作所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数据的现势性好,精度高;2)地理地图的制作,要求符合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内容完整、符合制图规范;3)专题属性信息的整理与编辑,要求信息丰富,现势性好,数据完整准确;4)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要求制图设计方案合理,颜色协调、符号分级明确;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5)专题图的布局与整饰,要求布局合理,要素完善,配置协调。

3.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完整,图表清晰、编号一致,心得体会较深。

(二).空间分析的应用1.分析问题,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设计解决方案;2.收集必要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编辑与重分类;3.依据空间分析模型进行数据的各项空间分析,包括数据查询与分类、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统计分析、分级分析等。

GIS应用与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GIS应用与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GIS应用与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姓名:学号:2013113130班级:教师:李权国2015年7月实验一GIS支持下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分析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作图分割,学会利用supermap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处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时间:2015年7月13日-7月15日三、地点:N5-409四、过程及内容1.编制专题地图:(1)开发区功能区图,显示出各功能区的面积、允许排污负荷量(要求有图例);①打开SuperMap软件,新建数据源命名;新建五个面和五个文本数据集添加到图层。

②根据题目所给的功能区坐标,绘制图形,点击图形出现“属性”对话框,依次根据所给坐标在空间信息内进行修改,如图:③将修改好坐标的图形进行整窗显示,在“属性”框中的“文本属性”中可以得到各个功能区的面积,在各功能区上添加文本上色,得到开发区功能区图。

(2)建设项目图,显示建设项目及其与开发区各功能区的空间位置关系。

①按照以上步骤,绘制出项目一和项目二的图形,选择对象进行分割,得出各项目与功能区的关系。

的需要修改比例尺如下图:区各功能区的空间位置关系图如下:2.输出统计表:(1)建设项目使用开发区各功能土地面积统计表;(2)建设项目在开发区各功能区的排污负荷量统计3.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①分析:由于功能区A的允许排污量为8t,功能区C的允许排污量为180t,功能区D的允许排污量为32t, 功能区E的允许排污量为420t。

而由“建设项目在开发区各功能区的排污负荷量统计表”可知,项目一和项目二在D功能区的排放量为38.25t>32t,所以不可行。

②修改方案:由于要在在地理坐标移动最小的前提下进行修改移动,因此最佳方案是移动项目二。

由于功能区D的允许排污量为32t,而项目一已排入6.25t,因此项目二最多只能在功能区D中排入32-6.25=25.75t 污染物;由于项目二的设计排污量负荷为8t/km2 ,因此项目二在D 功能区所占面积最大为25.75÷8=3.21875km2,即比原来要减少0.78125km2,由此再进行计算可得,只要将项目二的坐标整体向上移动0.2663275个单位即可,得到移动后的坐标(4,6.2663275)(8,6.2663275)(8,2.2663275)(4,6.2663275)修改前后的项目二位置对比如图:修改前:修改后:五、总结通过这个设计,学会了如何利用坐标画图,分割对象以及新建布局,并且在布局中修改利用和添加方向标以及比例尺等,利用布局分析对象之间的关系,对于supermap的了解以及使用更加熟练。

测绘工程2016-GIS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测绘工程2016-GIS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测绘工程2016-GIS课程设计实验报告GIS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组员:蒋通王伟旭蒋梓杰田伟伟班级:测绘工程1301班指导老师:赵玲一、课程设计数据中南大学校本部CASS数字地形图(csu4.dwg)中南大学校本部遥感影像图二、使用软件ARCGIS10.2(自己电脑)三、课程设计的任务、性质与目的本课程设计是GIS专业的技术实践课,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的课堂教学后进行的,旨在加深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编写设计报告的能力。

(1)掌握Arc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习AutoCAD数据(DWG)向SHAPE文件转换的基本流程,掌握显示、查询和编辑空间数据的方法和基本操作;(2)掌握影像数据处理和校准的基本方法;(3)掌握ArcCatalog管理空间数据的基本功能,学习ArcSDE 建立空间数据库和数据入库的基本流程和操作;(4)掌握ArcMap修饰地图文件的基本方法;(5)掌握ArcGIS Server部署和发布空间数据的流程与基本方法;(6)掌握由高程点生成TIN,再转换生成DEM的方法和流程;(7)学习掌握利用DEM生成坡向、坡度图的方法,以及重分类的方法和原理;(8)学习2.5维数字地表模型DTM的创建方法;(9)掌握ArcScene建立三维模型的基本方法;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每小组3-4人,组内要有明确分工与合作,本设计的具体上机操作步骤由学生独立完成。

2、在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分阶段对学生完成的工作及所得结果进行检查。

3、学生要按照课程设计任务的要求,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凡累计旷课时间达到或超过课程设计全过程1/3或未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者,按不及格处理。

4、每位学生认真填写课程(实习)日志,每小组需编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应包括封面(设计题目、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目录、课程设计任务、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遇到的问题的及解决方案、课程设计总结、参考文献和附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应用与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2013113130
班级:
教师:李权国
2015年7月
实验一GIS支持下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际操作,作图分割,学会利用supermap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处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时间:2015年7月13日-7月15日
三、地点:N5-409
四、过程及内容
1.编制专题地图:
(1)开发区功能区图,显示出各功能区的面积、允许排污负荷量(要求有图例);
①打开SuperMap软件,新建数据源命名;新建五个面和五个文本数据集添加到图层。

②根据题目所给的功能区坐标,绘制图形,点击图形出现“属性”对话框,依次根据所给坐标在空间信息内进行修改,如图:
③将修改好坐标的图形进行整窗显示,在“属性”框中的“文本属性”中可以得到各个功能区的面积,在各功能区上添加文本上色,得到开发区功能区图。

(2)建设项目图,显示建设项目及其与开发区各功能区的空间位置关系。

①按照以上步骤,绘制出项目一和项目二的图形,选择对象进行分割,得出各项目与功能区的关系。

的需要修改比例尺如下图:
区各功能区的空间位置关系图如下:
2.输出统计表:
(1)建设项目使用开发区各功能土地面积统计表;
(2)建设项目在开发区各功能区的排污负荷量统计
3.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
①分析:
由于功能区A的允许排污量为8t,功能区C的允许排污量为180t,功能区D的允许排污量为32t, 功能区E的允许排污量为420t。

而由“建设项目在开发区各功能区的排污负荷量统计表”可知,项目一和项目二在D功能区的排放量为38.25t>32t,所以不可行。

②修改方案:
由于要在在地理坐标移动最小的前提下进行修改移动,因此最佳方案是移动项目二。

由于功能区D的允许排污量为32t,而项目一已排入6.25t,因此项目二最多只能在功能区D中排入32-6.25=25.75t 污染物;由于项目二的设计排污量负荷为8t/km2 ,因此项目二在D 功能区所占面积最大为25.75÷8=3.21875km2,即比原来要减少0.78125km2,由此再进行计算可得,只要将项目二的坐标整体向上移动0.2663275个单位即可,得到移动后的坐标(4,6.2663275)(8,6.2663275)(8,2.2663275)(4,6.2663275)
修改前后的项目二位置对比如图:
修改前:修改后:
五、总结
通过这个设计,学会了如何利用坐标画图,分割对象以及新建布局,并且在布局中修改利用和添加方向标以及比例尺等,利用布局分析对象之间的关系,对于supermap的了解以及使用更加熟练。

实验二汉江生态经济带湖北段专题图制作
一、实验目的:
学会专题地图的制作以及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

二、时间:2015年7月16日-7月19日
三、地点:N5-409
四、过程及内容
1、搜集数据:
①由查找可知,汉江生态经济带湖北段地级市有:十堰市、神农架林区、襄阳市、荆州市、随州市、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孝感市、以及武汉市这十个城市。

②上网搜集汉江生态经济带湖北段地级市2013年的GDP、人口以及人口密度,整理成表格如下:
湖北省2013年各地级市GDP、人口、人口密度统计表
2、制图:
①打开supermap,新建数据源,导入地图,添加1个文本数据集、1个点数据集、1个线数据集以及10个面数据集,将10个面数据集分别以10个地级市命名,然后添加到图层,并作出地图如下:
②在数据源中,在每个面数据集上右击之后,点击“属性”表中的“属性表结构”一栏,新建字段,添加“GDP、人口以及人口密度”字段,字段类型选择“双精度”,必填选项中选择“是”依次添加十个面数据集的字段。

③由于添加字段后,改变了原图的属性,先前做的的图会消失,因此需要再次添加图层如下:
④依次双击各地级市图片,添加搜集的各地级市2013年的GDP、人口以及人口密度数值
⑤在“地图”选项中选择点击“专题图”添加各地级市地图进行专题地图的制作,在专题地图类型中选择“统计专题图”
⑥点击下一步,对各个数据进行调色之后点击“统计图设置”设置统计图类型以及子文本项。

统计图成图如下:
⑦新建布局,在地图中添加好比例尺,图例,方向标
⑧输出成图:
实验三绘制湖北文理学院新校区平面图
一、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supermap软件制图,在制作地图的过程中,学会
熟练运用各种方法。

二、时间:2015年7月19日-7月21日
三、地点:N5-409
四、过程及内容
①新建数据集,导入湖北文理学院新区平面图。

新建若干点数据集、面数据集、线数据集以及文本数据集。

②利用点线面以及文本数据集进行制图,画出图片如下:
③新建布局,添加进地图,然后加入比例尺、图例以及方向标。

④输出地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