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要点

合集下载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长度计算
1. 四肢箍下料长度计算:⼤箍套⼩箍的⼤箍=[(构件长-保护层*2)+(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箍=[(构件长-保护层)/3+(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两箍相同时
{[(构件长-保护层)/3*2+(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2个
2. 四肢箍下料有⼏种形式的。

⼀般为外围是⼀个箍筋,中间是⼀个箍筋。

另⼀种形式是两个箍筋相互套着的。

占构建截⾯的三分⼆。

电算:只要你在构件属性中设置正确的肢数软件会⾃动计算的。

计算式:⼩箍=[(构件长-保护层)/3+(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两箍相同时
{[(构件长-保护层)/3*2+(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2个
3. 四肢筋的下料长:⼀柱箍筋如下:1.截⾯周长+两弯钩长-8个保护层 2.(截⾯长的/3在截⾯宽)*2+两个弯钩;⼆梁的下料长同柱⼀样的;如果是电脑做预算的说就不⽤了,直接输进去就可以了,
4. 1.外为⼤箍,中间⼩箍:⼤:(B-25*2)*2+(H-25*2)*2+2*10*D
⼩:(b-25*2)*2+[(h-25*2-主筋d)/3+主筋d]*2+2*10*D
2两个⼩箍::(b-25*2)*2+[(h-25*2-主筋d)/3+主筋d]*2+2*10*D
5.外⾯⼤的可⽤这个公式计算:4*边长-8*保护层厚度+2*弯钩长度
⾥⾯⼩的:横向长度⽤其所在的结构长除以被四肢箍分成的三段,竖向长度你是知道的(即竖向截⾯长减去箍筋保护层厚度),再加两个弯钩长度(可查图集03G101-1).。

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Careful Way Yiding52‟s Build Sense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

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

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图1 180°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135°弯钩增加11.9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抗震箍筋需要做135°弯钩,弯钩的平直段需要10d,且不得小于75mm。

我们还是遵循“钢筋弯曲时,外侧纤维伸长,内侧纤维缩短,中心线长度保持不变”思路来演绎这个135°钩所需要的增加长度。

弯心直径还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还是2.5d/2+ d/2=1.75d,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5.498d×135°/180°=4.123d。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一,关于箍筋长度的计算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2、9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3、135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三、弯钩长度的计算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

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Careful Way Yiding 52‟s Build Sense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

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 演绎得到的。

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 ,已经有12d ,16d 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 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用AutoCAD 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1800°弯钩增加 6.25d 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 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 -2,25d =6.25d 图1 180°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图2 135°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15d,同时规定,当纵aE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图3 90°弯直钩(d≤25mm)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 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 =图4 90°弯直钩(d≥25mm)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我们指出“…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上世纪60年代的学者为“做学问”而人为制造出来的不能自圆其说的“数据”‟,而且大多数编著者都将其未作解析就“笑纳”到自己的书稿之中,所以, 许多在施工一线的朋友觉得“不好用”,后面的表格就是依据某经典教科书给出的数据编制而成的,对于箍筋还是可用的,对于纵向钢筋就不合适,筋就不合适,且对于非且对于非“特殊”角度,也未给出“…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的数据,的数据,现现在建筑师万花齐放,角度是按照地形需要结合建筑美学确定,往往不是“特殊”角度,也就查不到某个具体“非特殊”角度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的数据,所以已经是摒弃“…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这些“人造”概念的时候了,一步一步老老实实对中心线长度进行几何计算,是钢筋下料计算的正确途径。

箍筋下料公式和制作过程

箍筋下料公式和制作过程

箍筋的下料公式和制作过程原文由汤仁海发在101/901群共享,一丁修改一箍筋的下料公式解读箍筋的下料公式多,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但我认为,不管你采用哪个公式、只要能按图集和规范的要求做上料,就是可取的。

下面谈一下我对公式的理解。

箍筋的真正下料公式是:以外皮算(梁宽-保护层*2+箍筋直径*2)+(梁高-保护层*2+箍筋直径*2)得数*2*钢筋的直径*11.9*箍筋直径*2-2*3*箍筋直径1)修正:2〔(梁宽-保护层*2+箍筋直径*2)+(梁高-保护层*2+箍筋直径*2)〕+11.9*箍筋直径*2-2*3*箍筋直径——————(“* 钢筋的直径”必须剔除,“11.9*箍筋直径”前面的 * 必须改为+)2)设:梁宽=b,保护层=c,箍筋直径=d,梁高=h,代入上式,我们得到:2〔(梁宽-2c+2d)+(梁高-2c+2d)〕+23.8d×2-6d=2b+2h-8c+8d+23.8d-6d=2b+2h-8c+25.8d …………………………………………………(本文的箍筋公式1) 箍筋公式1的中文说法:箍筋下料长度=构件4边总长-8倍保护层+25.8d举例说明:KL1 250*350 A10 100/200 保护层 25 , 250-25*2=200,200+10*=220 。

350-25*2=300。

300+10*2=320 公式如下(220+320)*2+10*11.9*2-3*10*2=1258详解(净宽200+20两个箍筋直径)+(净高300+20两个箍筋直径)*2(2个面)+(直径10)*(钩长11.9)*2(2个钩)-3(3个直角)*两面箍筋直径 =1258(下料长度)。

该例题的箍筋下料长度=构件4边总长-8倍保护层+25.8d =1200-200+258=1258 mm要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贡献实际工作中可以用以里皮为准的算法,这样方便初学者理解。

虽然比理论长度少了点,但是工作用完全可以了,也可以再短1厘米,箍筋钩越小越便于施工,对构件的正常使用也没太大的影响,监理一般也不会在这方面太较真。

箍筋预算及下料长度计算分析

箍筋预算及下料长度计算分析

箍筋预算及下料长度计算分析箍筋预算及下料长度计算分析摘要:本文查阅了大量资料,针对目前很多工程师、造价师及许多钢筋计算软件对箍筋预算及下料长度计算方法混乱状况,重新理清思路,详细推导出箍筋预算及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理论与经验数据相结合,拟起到正本溯源,剔除谬误,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箍筋下料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值一、理论计算方法:(一)、概念:所谓的钢筋弯钩增加值、弯曲调整值都是以量度尺寸(或外包尺寸)与中轴线长度的比较而得出的一个理论近似差值(为什么说是理论近似差值,原因一是首先由平面假设假定钢筋中轴线在钢筋弯曲后长度不变,实际上会有微小改变;二是影响弯钩增加值、弯曲调整值大小的钢筋弯曲半径取值取决于结构设计规范、标准图集、施工验收规范、加工工艺标准、构造要求、加工机械等多方面的因素)。

量度尺寸-下料尺寸=弯曲调整值(二)、135°/135°弯钩矩形箍筋下料长度(l):1、按外包尺寸计算:l=箍筋外包周长-3个90度弯曲调整值+2个135度弯钩增加值(1)、抗震结构l=箍筋4边外包尺寸-3×1.75d+2×11.87d即l=2(b-2as+2d)+2(h-2as+2d)-1.75d×3+11.87d×2=2(b+h)-8as+26.5d=内包尺寸周长+26.5×箍筋直径图1注:箍筋“135度弯钩增加值”计算时取的11.87d实际上是弯钩平直段长度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87d。

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87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按图1所示,我们假设A边的外包尺寸是A;如果按照中轴线计算“A边平直段边长+弯钩弯曲段长度”那么是:A-(D/2+d)+135/360×3.14×(D/2+d/2)×2(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上面的式子减外包尺寸A的结果就是量度差值:1.87d;与“135度弯钩增加值”的推导同理,“90度弯曲调整值”取的是1.75d(按D=2.5d)。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1 •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 (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 x h=构件横截面宽x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 ――箍筋直径。

2 •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 x h=250mm x 500mm,梁内配筋箍筋$ 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b-2c+2d=250-2 x 25+2 x 6=212 ( mm)外包长度=h-2c+2d=500-22 x 25+2 x 6=462 ( 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 (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 (调整值)=2* (212+462) +110=1458 (mm)~ 1460 ( mm)(抗震箍)箍筋形式使用结构箍筋弯钩不直段长度Lp箍筋直径HPB235 级HRB335 级CRB550级6 8 10 12 8 10 12 5 67 890° /90 ° 一般结构Lp> 5d 5d 6d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135 ° /135 ° 抗震结构Lp> 10 18d 20d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一,关于箍筋长度的计算& d=18552)关于箍筋长度的计算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箍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箍筋下料长度计算

之马矢奏春创作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呵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135度3 d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 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 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呵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呵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呵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 =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呵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譬如,当次梁的4面呵护层均为25mm时,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2mm;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65mm;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18mm;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71mm。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箍筋形式使用结构箍筋弯钩不直段长度Lp 箍筋直径HPB235级HRB335级CRB550级6 8 10 12 8 10 12 5 67 890°/90°一般结构Lp≥5d 5d 6d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135°/135°抗震结构Lp≥10 18d 20d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一,关于箍筋长度的计算&id=18552)关于箍筋长度的计算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箍筋下料长度精确计算方法

箍筋下料长度精确计算方法

钢筋弯曲调整值平法制图的钢筋工程下料及算量:一、梁(不完整,待以后补充完整):1. 焊接按绑扎计算长度,预算时不另行计算焊接费用,机械连接费用由双方协议确定。

2. φ>12时,8米一个搭接,φ≤12时,12米一个搭接。

3. 梁端加密区(Ⅱ级)长度=1.5hb 。

hb——梁高4. 绑扎搭接区内箍筋应加密,机械连接没有箍筋加密要求。

5. 定额计算时只分φ10以内和φ10以外两类计费。

6.根据最新的03G101图集规定,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和第二皮均按1/3较大跨长度值取用(原图集中规定为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按1/3较大跨长度值,第二皮均按1/4较大跨长度值取用).二、板:板筋主要有:1)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2)支座负筋;3)分布筋;4)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5)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1.受力筋:底筋长度L=净长+左支座max {b/2、5d}+右支座max {b/2、5d}+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面筋长度L=净长+2 la(两端均为端支座)b——支座宽,d——钢筋直径。

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2.支座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设计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负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有3种计算方法:1)和负筋搭接计算(采用150搭接长度或250最小锚固长度和300最小搭接长度,任取一种);2)按轴线长度计算;3)按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但首选第一种方法。

3. 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及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附加钢筋长度=设计标示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注:角部放射筋长度有时长度是从角部向两边逐步递减的)支撑钢筋是为了保证双层筋的上层钢筋位置的措施钢筋(码凳),一般情况下是每间距1米布置一根,规格为比板筋大一个规格,长度为该跨净跨长度,支撑腿长度为板厚减保护层的两倍腿间距为1米。

关于箍筋长度的计算

关于箍筋长度的计算

关于箍筋长度的计算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 5r。

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 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2、9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 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3、135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 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三、弯钩长度的计算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

箍筋计算公式

箍筋计算公式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2.箍筋是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

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

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

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

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3.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4.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箍筋形式使用结构箍筋弯钩不直段长度Lp 箍筋直径 HPB235级 HRB335级CRB550级 6 8 10 12 8 10 12 5 6 7 8 90°/90°一般结构 Lp≥5d 5d 6d 5.28d 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 135°/135°抗震结构 Lp≥10 18d 20d 18.4d 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 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

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要点

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要点

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Careful Way Yiding52’s Build Sense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
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
个概念。

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
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
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

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 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
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
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
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 6.25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 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 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 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
8.5d-2,25d=6.25d
1。

箍筋下料计算88888888888

箍筋下料计算88888888888

钢筋翻样资料(箍筋计算公式)答:矩形箍筋的下料长度与钢筋的直径和箍筋机的弯曲轴直径有关系,按照2.5倍钢筋直径要求箍筋机的弯曲轴时,6mm钢筋的箍筋弯曲轴直径为2.5*6=15mm;8mm钢筋箍筋弯曲轴直径为2.5*8=20mm,10mm的钢筋箍筋弯曲轴直径为25mm;12mm的钢筋箍筋弯曲轴直径为30mm,但我们在实际制作箍筋时,通常并不更换中心轴,因此箍筋的下料长度按照理论计算后,需要在实际制作时,进行试弯一个,以准确计算箍筋的下料长度。

箍筋的下料长度与弯箍机的中心轴直径有关系,还与钢筋的材质有关系,钢筋的材质硬,则钢筋的延伸率小,钢筋的材质软,则钢筋的延伸率要大,除此之外,还与钢筋工设置弯箍机的挡板松紧有关系,挡板紧了延伸率大,挡板松了延伸率小。

那么在钢筋翻样下料计算时,我们应该怎样计算箍筋的下料长度呢?可以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进行下料长度计算,然后进行现场箍筋试弯,然后再调整下料的实际长度,但这个过程基本都由钢筋工现场进行自行调整了,我们进行箍筋下料长度计算时,按照理论计算就可以了。

1.箍筋进行下料长度计算时,先假定的条件:假设已知条件:箍筋机的弯曲轴中心直径为2.5倍钢筋直径,钢筋弯钩为2个135度弯钩,3个90度弯钩,平直段长度取抗震要求10d和75mm中的较大值。

取构件的外形尺寸为bxh;保护层厚度为c。

在料单上按照箍筋的外皮尺寸标注箍筋,在以上已知条件下进行箍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2.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1)图纸设计遵循03G图集设计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概念是构件外皮到受力主筋外皮的厚度箍筋按外皮尺寸标注时,箍筋的下料长度=(b+h)*2-8c+8d+max(10d,75mm)*2-3*1.75d+1.9d*2对上面公式应怎样理解呢:第一:(b+h)*2是构件的周长第二:减去8c是去掉四周的保护层厚度,得到的是主筋外皮的尺寸,也就是箍筋内皮周长第三:加上8d是在箍筋内皮的尺寸基础上四周加上箍筋的8个直径d,得到的是箍筋的外皮周长第四:加上max(10d,75mm)中的较大值,是加上了两个平直段的长度第五:减去3*1.75d,是去掉了3个90度弯钩造成的弯钩外皮和中心弧长之间的多量的部分,每个90度弯钩多量了1.75d,因此是3*1.75d第六:加上1.9d*2,是两个135度弯钩造成的弯钩外皮与中心轴线弧长之间少量的部分,每个135度弯钩少量了1.9倍d。

箍筋的下料公式及制作过程

箍筋的下料公式及制作过程

箍筋的下料公式,及箍筋的制作过程箍筋的真正下料公式是:以外皮算(梁宽-保护层*2+箍筋直径*2)+(梁高-保护层*2+箍筋直径*2)的数*2*钢筋的直径*11.9*箍筋直径*2-6*箍筋直径举例说明:KL1 250*350 A10 100/200 保护层25 ,250-25*2=200,200+10*=220 。

350-25*2=300。

300+10*2=320 公式如下(220+320)*2+10*11.9*2-3*10*2=1258 详解(净宽200+20两个箍筋直径)+(净高300+200两个箍筋直径)*2(2个面)+(直径10)*(钩长11.9)*2(2个钩)-3(3个直角)*两面箍筋直径=1258(下料长度)。

实际工作中可以、以里皮为准的算法,这样方便初学者理解。

虽然比理论长度少了点,但是工作用完全可以了,也可以在短1厘米,箍筋钩小便于施工,对构件的正常使用也没太大的影响,监理一般也不会在这方面太较真。

总之翻样员一定本着把便于施工放在第一,在对规范和图集没有太大冲突的情况下,翻样一定要便于施工。

举例如下:KL1 250*350 A10 100/200 保护层25 ,250-25*2=200,350-25*2=300。

公式如下(200+300)*2+10*11.9*2=1238 详解(净宽200)+(净高300)*2(2个面)+(直径10)*(钩长11.9)*2(2个钩)=1238(下料长度)。

*********实际许多工地都用这个公式。

另外,大家在实际作料中,一定要注意工具中轴与挡板的距离。

越宽吃的铁位就越大。

公式还需在实际中调整,一般差别不会太大。

如果,质量要求的严,就得注意!)以下是我用摇扳子做箍筋的全过程,{弯箍机和摇扳子的差别基本不大}供大家参考:(注意我的下料长度,排尺时一定在板子中轴的左里皮。

如果以里皮为准,200就在200处画上印. 如果以外皮为准,200就在(200+箍筋直径)处画上印.钢筋对准印就行。

箍筋下料长度的解释

箍筋下料长度的解释

箍筋下料长度的解释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箍筋下料长度这回事儿。

您知道不,这箍筋下料长度可不像去菜市场买个菜那么简单,随便抓一把就行。

它得精打细算,就像咱过日子,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

箍筋这玩意儿,在建筑里头那可是起着关键作用。

它就好比是建筑物的“安全带”,紧紧地把钢筋骨架给箍住,让整个结构更加牢固。

那这箍筋的下料长度到底咋算呢?咱先来说说这箍筋的形状,它就像个封闭的环,或者说像个紧紧抱在一起的圈圈。

那这圈圈的长度怎么确定呢?这就得从它的构成元素说起啦。

比如说,一个矩形的箍筋,您就得考虑它的长边、短边,还有那弯曲的部分。

这弯曲的部分可不能小瞧,就像人走路会有拐弯,这钢筋拐弯也得占点儿长度呢!要是圆形的箍筋呢,那就得用到数学知识啦,什么圆周率啊,直径啊,半径啊,都得考虑进去。

这感觉是不是有点像做数学题?但别担心,其实也没那么难!您想想看,如果下料长度算短了,那箍筋就不够长,就像裤子短了露脚踝,多难看呀,而且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要是算长了呢,浪费材料不说,还可能影响施工进度,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所以说,算准箍筋下料长度那是相当重要。

这就好比裁缝做衣服,尺寸量得准,做出来的衣服才合身;咱这箍筋长度算得准,建筑才能结实又美观。

在实际操作中,还得考虑钢筋的直径、弯曲的弧度,甚至是加工过程中的损耗。

这就像是做饭,盐放多了咸,放少了淡,得拿捏得恰到好处。

您说,要是因为箍筋下料长度没算好,导致建筑出了问题,那得多可怕呀!所以啊,这看似小小的箍筋下料长度,可真不能马虎。

总之,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要细心、耐心,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点儿都不能疏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Careful Way Yiding52’s Build Sense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

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

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图1 180°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135°弯钩增加11.9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抗震箍筋需要做135°弯钩,弯钩的平直段需要10d,且不得小于75mm。

我们还是遵循“钢筋弯曲时,外侧纤维伸长,内侧纤维缩短,中心线长度保持不变”思路来演绎这个135°钩所需要的增加长度。

弯心直径还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还是2.5d/2+ d/2=1.75d,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5.498d×135°/180°=4.123d。

所以,135°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0d+ 4.123d-2.25d=11.873d可取11.9d这个11.9d仅仅适用于箍筋,不适用于纵向钢筋。

这是从箍筋的外缘计算的长度,如果从箍筋的弯前平直段算起,则为14.123d。

图2 135°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15d,同时规定,当纵aE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7d+10.21d-7d=11.21d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图3 90°弯直钩(d≤25mm)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9d+13.35d-9d=10.35d这个10.35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按照本图的演算,所谓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2×9d-17d×π/4=18d -13.35d=4.65d。

图4 90°弯直钩(d≥25mm)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我们指出“‘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上世纪60年代的学者为“做学问”而人为制造出来的不能自圆其说的“数据”’,而且大多数编著者都将其未作解析就“笑纳”到自己的书稿之中,所以,许多在施工一线的朋友觉得“不好用”,后面的表格就是依据某经典教科书给出的数据编制而成的,对于箍筋还是可用的,对于纵向钢筋就不合适,且对于非“特殊”角度,也未给出“‘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的数据,现在建筑师万花齐放,角度是按照地形需要结合建筑美学确定,往往不是“特殊”角度,也就查不到某个具体“非特殊”角度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的数据,所以已经是摒弃“‘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这些“人造”概念的时候了,一步一步老老实实对中心线长度进行几何计算,是钢筋下料计算的正确途径。

即使不会AutoCAD,对照施工图,运用初等几何知识,徒手画个草图,借助计算器计算也是很容易完成的。

矩形箍筋26. 5d的推导(d≤10mm,弯心直径≥2.5d)弯心内直径是2.5d,箍筋中心线直径是3.5d,每个90°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90°/ 360°=2.749d每个箍筋共有3个90°圆弧,总长度=3×2.749d=8.247d取8.25d每个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135°/ 360°=4.1234d,每个箍筋共有2个135°圆弧,总长度和=2×4.1234d=8.247d取8.25d 每个箍筋的圆弧长度和=8.25d +8.25d=16.5d (1)沿梁宽平直段=2(b-2c-2×1.25d) (2)沿梁高平直段=2(h-2c-2×1.25d) (3)沿135°方向平直段=2×10d=20d (4)箍筋下料长度为(1)+(2)+(3)+(4)=16.5d+2 (b-2c-2×1.25d) +2(h-2c-2×1.25d)+20d=16.5d+2b+2h-8×1.25d+20d=2b+2h-8c+26.5d (5)利用前面我们给出的135°弯钩的增加长度,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即(2)+(3)+8.25d+2×(11.873d+2.25d)=2(b-2c-2×1.25d)+2(h-2c-2×1.25d)+8.25d+28.246d=2b+2h-8c+26.496d=2b+2h-8c+26.5d (5)图5 135°弯钩(d≤10mm)抗震箍筋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矩形截面多肢箍下料长度及各箍内宽、内高尺寸计算已知条件:梁截面宽度为b,梁截面高度为h,箍筋肢数为n箍,箍筋直径d箍,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梁保护层为c。

图6 多肢箍筋内箍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求:多肢箍各箍的宽度和总长度。

解:首先,设纵向钢筋间距为l纵,依据各纵向钢筋间距分匀的要求,有:l纵=(b-2c-d纵外×n纵)/(n纵-1) (6)式中:n纵——取梁底或梁顶单排钢筋数量,取较多者。

其次,求外箍下料长度L外箍和外箍内宽度尺寸:L外箍=2(b+h-4c)+26.5d箍 (7)外箍筋的内宽度尺寸=b-2c (8)注:2肢、4肢、6肢、n肢(n≥2)外箍筋的内宽度尺寸均相同。

第三,求4肢内箍下料长度和内箍内宽度:L4肢内箍=2(b+h-4c)+26.5d箍-4(d纵外+l纵) (9)4肢内箍筋的内宽度=b-2c-2(d纵外+l纵) (10)第四,求6肢中箍下料长度和中箍内宽度:L6肢中箍=2×(b+h-4c)+26.5d箍-4(d纵外+l纵) (11)6肢中箍内宽度=b-2c-2(d纵外+l纵) (12)第五,求6肢内箍下料长度和内箍内宽度:L6肢内箍=2(b+h-4c)+26.5d箍-8(d纵外+l纵) (13)6肢内箍内宽度=b-2c-4(d纵外+l纵) (14)推导详见/u/49467780010006x8例题:已知梁截面宽度为b=400 mm,梁截面高度为h=700 mm,箍筋肢数为n箍=4,箍筋直径d箍=10mm,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max (6,7)=7,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27mm,梁保护层为c=25mm。

图7 4肢箍计算示意图求:4肢箍各箍的宽度和总长度。

解(1):2个等宽独立箍互套配箍方案l纵=(b-2c-d纵外×n纵)/(n纵-1)= (400-2×25-27×7)/(7-1)=26.833mm求外箍下料长度L外箍L外箍=2(b+h-4c)+26.5d箍=2(400+700-100)+265=2650mm独立箍下料长度L独箍L独箍=2650- 2×2(d纵外+ l纵)=2650-4×(27+26.833)=2650-4×53.833=2650-453.833=2435 mm独立箍内宽=5×27+4×26.833=135+107.332=242.332=243mm独立箍内高=h-2c=700-2×50=650mm解(2):外大箍内小箍配箍方案L外箍=2650mm外箍内宽=b-2c=400-2×50=350mm外箍内高=h-2c=700-2×50=650mmL内箍=2650-2×2×2(d纵外+ l纵)=2650-8(27+ 26.833)=2650-8×53.833=2650-484.497=2165.503mm取2166mm内箍内宽=3×27+2×26.833=81+53.666=134.666=135mm外箍内高=内箍内高=650mm6肢箍的配置梁的6肢箍有如图所示4种配置方式:A)外大中中内小,B)外大中2等互套,C)外大内2等独立箍,D)3个等宽箍筋互套。

图8 6肢箍的4种配箍形式示意图图9 6肢箍配箍计算示意图A)外大中中内小外大中中内小方式以图xx 6肢箍配箍计算示意图,梁宽b=600mm,梁高h=900mm,保护层c=25mm,单排最多纵向钢筋11肢Φ25mm肋纹钢筋,箍筋直径10mm。

取Φ25mm肋纹纵向钢筋的外径27mm,10个空档,每个空档=(600-50-11×27)/10=25.3mm。

外大箍下料长度L外箍=2(b+h-4c)+26.5d箍=2(600+900-4×25)+26.5×10=2800+265=3065mm外大箍内宽=b-2c=600-2×25=550mm外大箍内高=h-2c=900-2×25=850mm中中箍下料长度L中中=3065-4×2×(27+25.3)=3065-418.4=2646.6取2647mm中中箍内宽=b-2c-2×(2×27+2×25.3)=600-2×25-2×104.6=550-209.2=304.8mm取305mm中中箍内高=h-2c=900-2×25=850mm内小箍下料长度L内小=L中中-4×2×(27+25.3)=2646.65-4×2×(27+25.3)=2646.65-418.4=2228.25取2229mm内小箍内宽=3×27+2×25.3=81+50.6=131.6mm取132mm内小箍内高=h-2c=900-2×25=850mm外大中中内小总用料3065mm+2647mm+2229mm=7941mmB)外大中2等互套外大中2等互套是外面一个大箍,中间2个等宽的箍筋相互套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