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精品】(有参考答案)201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综合全国统一考试真题
201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综合全国统一考试一、单项选择题1.( )指行为人对财产加以控制的可能性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答案:A解析:占有权能,指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使用权能,是指不改财产的所有和有的性依其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收益权能,是指获取基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处分职能,是指法律所保障的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他所反映的是人在变更财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因()A货币供给增加B斯阳老我育C技术进步D法定准备金下调答案:C解析:考题中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说明此时的总供给为潜在产出水平下的总供给,要想使得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需依赖于技术进步(内部突破)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提高产量3.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 )A再贴现率B存款准备金政策C公开市场业务D不动产信用控制答案:D解析: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4.关于公共物品的属性正确的是( )A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容易造成免费搭车现象C公共产品不具有消费排他性,生产上具有竞争性D. (选项内容缺省)答案:B解析:公共物品是指由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和服务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物品获得利益这一特征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
免费搭车行为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
非竞争性是指在生产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消费者减少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5.以下符合基尼系数的选项是()A基尼系数越接近1越趋于平等B基尼系数越接近1越趋于不平等C基尼系数越接近0越趋于平等D.基尼系数越接近05越趋于平等。
2018年经济学综合同等学历模拟试题(二)
2018年经济学综合同等学力模拟试题(二)一、 选择题(每个2分,共16分)1、 在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过程中,对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应该选择的模式是_____________.A 国有国营B 国有国控C 股份制改造D 完全放开2、 下列哪一个条件不属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______________A AB 1212RCS RCS =B 12LK LK RTS RTS =C 1212RCS RPT =D LK LK RTS RPT =3、 如果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 曲线右上方和LM 曲线右下方区域,则表明___________ .A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 若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调整,则利率下降,收入上升D 若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调整,则利率上升,收入下降4、 直接投资属于国际收支表中的什么账户?_______________.A 经常账户B 资本账户C 金融账户D 国际头寸5、 关于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分析,以下说法哪个不正确?____________A 进口配额下,国内价格升高,需求不发生变动B 等额关税下,国内价格不变,生产不变C 进口配额下,许可证可以拍卖D 进口配额数量是明确的,而进口关税的结果则因供求曲线的弹性不明而无法掌握6、 下列哪种理论可以解释财政支出规模增长是由内因(即人均收入的增长)决定的?_______________A 官僚行为增长论B 经济发展阶段论C 政府活动扩张论D 梯度渐进增长论7、 增值税的优点可以概括如下_____________① 避免重复征税② 道道课税,使得企业相互监督③ 与商品流转环节相适应,但是税收额度大小却与流通环节多少无关④ 课税有弹性⑤ 企业的兼并与分离都不影响增值税额⑥ 能比退税不彻底的一般流转税更能鼓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A ①②③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8、 不属于新资本协议支柱的是____________A 最低资本要求B 监管当局的监管C 市场纪律D 风险的加权度量二、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2分)1、 单一货币规则2、 收入效应3、 资产证券化4、 拉弗曲线三、 简答题(每个8分,共32分)1、 阐明引发金融创新的直接原因。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题目一:1. 所谓同等学力,并非我们想象的相同程度的学习能力,而是指那些没有取得研究生学位,却具备了硕士学位的学习水平的人群。
这些人拥有与研究生相似的能力来学习、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知识。
2. 在同等学力考试中,经济学综合是一个重要的科目,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和对经济学理论、原则和实践的深入了解。
3.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经济学综合科目,以下是一些真题和参考答案,供参考。
真题一:题目: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参考答案: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备交换价值和支付手段的特征。
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交换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储存。
真题二:题目:简述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分类。
参考答案: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或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
根据变动的因素分类,可以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
真题三:题目:什么是垄断市场?请列举并解释引起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垄断市场是指只有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在市场上存在,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有技术垄断、法律垄断、资本垄断和自然垄断等。
真题四:题目:简述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参考答案: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调节。
财政政策通过调节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来影响经济运行和调整宏观经济。
其作用包括稳定经济、促进就业和稳定物价等。
4. 以上是一些经济学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的简介。
希望考生通过针对这些题目的复习和理解,能够更好地备考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科目,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17-2018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我国的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A.中央政府B.地方政府C.国有企业D.民营企业参考答案: B2、如图所示,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E1、E2、E3,这意味着_A.对于消费者1而言,E1的效用水平高于E2B.对于消费者2而言,E3的效用水平高于E2C.E2属于帕累托最优状态,E1和E3不属于帕累托最优状态D.E、E、E都属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参考答案: D3、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形式包括_①国家资本输出与私人资本输出②长期资本流动与短期资本流动③直接资本流动与间接资本流动④国际商品流动和人力资本流动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参考答案: C4、当最终产品进口的名义税率不变时,表述正确的是_①对进口原料征税越低,该名义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大②对进口原料征税越低,该名义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小③对进口原料征税越高,该名义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大④对进口原料征税越高,该名义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小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①和④参考答案: D5、根据税收能否转嫁,税收可分为_A.价内税与价外税B.中央税、地方税与中央地方共享税C.直接税和间接税D.从量税与从价税参考答案: C6、可用于解释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包括_①政府活动扩张论②梯度渐进增长论③经济发展阶段论④官僚行为增长论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7、实际利率=____。
A.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B.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C.名义利率X通货膨胀率D.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8、_____认为汇率的变动和决定所依据的是人们各自对外汇的效用所作的主观评价。
A.国际借贷说B.购买力平价说C.汇兑心理说D.利息平价说参考答案: C二、名词解释1、均衡价格:-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该市场上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供求力量达到一种平衡,价格或价格机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就被称为均衡价格。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真题及参考答案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下列行为不会导致行业利润实现最大化的是()。
A. 贯彻差异化战略 B. 生产高质量产品 C. 抬高产品价格 D. 扩大生产规模正确答案是:D. 扩大生产规模。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但只有在市场需求能够容纳得下时,这种做法才有效。
如果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产品积压,反而使利润下降。
因此,本题答案为D。
2、下列关于外部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外部性又称溢出效应B. 外部性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活动不以市场为媒介而对其他家庭或厂商产生直接和非预期的效应C. 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D. 外部性只有在纯竞争的理想市场经济条件下才会出现正确答案是:D. 外部性只有在纯竞争的理想市场经济条件下才会出现。
外部性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活动不以市场为媒介而对其他家庭或厂商产生直接和非预期的效应。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其中正外部性是指某种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对他人是有利的,而负外部性则是指某种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对他人是不利的。
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社会资源的配置往往不是最优的,因此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因此,本题答案为D。
3、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表述,错误的是()。
A.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收入来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 财政政策是政府预算支出和税收收入的变化,以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C. 财政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税收政策、购买性支出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 D. 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国内生产总值(GDP),间接作用对象是价格水平和利率等正确答案是:D. 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国内生产总值(GDP),间接作用对象是价格水平和利率等。
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价格水平和利率等,通过调节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抢先版.doc
一、选择题(一)占有权能的定义行为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刈•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占有可以由所有者占有,也可由非所有人占有。
)(二)基尼系数的含义基尼系数介于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与特征建立以美元为屮心的汇率平价体系;美元充当国际货币;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依靠IMF的融资如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等;依靠汇率变动;运用国际经济政策,调节内外均衡。
(四)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区分。
(五)公共物品的特征消费和使用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六)长期总供给曲线ASL向右移动的原因技术进步。
二、名词解释1、瓦尔拉斯定律(1)对于任意价格,整个经济社会小所有成员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一定等于出售商品和劳务所得到的收入。
⑵这一恒等式对一般均衡的意义在于,它表明无论经济是否处于一般均衡,总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可以由其他商品的价格表示出来,即当所有其他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另一个市场一定处于均衡。
因而,一般均衡分析不可能得到所有市场的价格。
但是,如果规定一种商品为一般等价物,那该商品的价格就是1,从而一般均衡才可能有确定的解。
(3)由此可见,该定律成立意味着一般均衡分析只能得到相对价格。
2、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集中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方面。
贸易创造是指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髙的国内生产,转向较低成本的关税同盟中贸易对象国生产,木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贸易创造对于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集中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方面。
贸易转移是产品从过去进I I自较低生产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现象。
对进口国是种福利损失。
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人纲P511所谓排挤效应是指在市场容量相对稳定的情况卞,政府的参与行为对私人部门的市场份额、私人企业的进入和成长产生的限制作用。
历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经济学试卷
经济当事人对价格、利率、利润或收入等经济变量未来的变动做出符合理性的估计。
理性预期包含三个方面的特征:(1)预期平均说来是正确的;(2)经济当事人在充分利用所有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对某个经济量作出的预期;(3)经济当事人作出的预期与经济模型的预测相一致。
2、市场失灵由于外部条件或内部原因导致的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而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现象,被形象地称为市场失灵。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垄断是竞争性经济不可避免的现象。
与竞争性经济相比,垄断厂商为了自身的利润最大化所选择的产量更低、价格更高,因而导致社会福利受损。
外部影响导致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与私人收益或成本不相同,以私人单独决策的结果并非是社会所需要的。
公共物品通常具有非排他性,因而私人的供给不足。
不完全信息则使得价格信号不能完全反映实际需求和供给。
正因为如此,市场机制出现失灵。
3、汇率的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4、外汇5、预算体制二、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论述2、简述帕累托最优及帕累托最优条件3、如果要使一国的年产出增长率G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出比率V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储蓄率当有何变化?4、简述列昂惕夫反论的基本内容5、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三、论述题1、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2、论当代经济的融资方式及其效能2000年一、名词解释1、外在性2、流动性偏好陷阱3、税收支4、政府采购制度5、广义的国际收支二、简答题1、简述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2、已知某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函数是Q=60-5P(1)求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2)厂商收益最大时产量和价格(3)若厂商边际成本为2,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价格3、使用收入与支出法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应注意那些问题4、简述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5、简述购买力平价论的基本内容三、论述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2、述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功能2001年一、名词解释1、帕累托最优状态2、基础货币3、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4、国家预算5、偿债率二、简答题1、中国的过渡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2、简述说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3、如何看待微观主体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应的抵消作用4、试分析本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5、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三、论述题1、为什么对外开放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怎样正确处理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2、试述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概念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并假定一个经济中的消费函数是C=80+0.9Y,投资函数为I=720-2000r,经济中的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000r,如中央银行的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50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1999_2018同等学力经济学历年真题汇总
历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经济学试卷(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理性预期(1999西经)P261①2.市场失灵(1999西经)P197②3.汇率的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1999)4.外汇(1999)5.预算体制(1999)6.外在性(2000西经)P199③7.流动性偏好陷阱(2000西经)P221④8.税收支出(2000)9.政府采购制度(2000)10.广义的国际收支(2000)11. 帕累托最优状态(2001西P193) ⑤12. 基础货币(2001货)13. 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2001财)14. 国家预算(2001财)15.偿债率(2001国)16.资本的边际效率(2002西P217) ⑥17.税收转嫁(2002财)18.财政赤字(2002财)19.资产证券化(2002货)20.联系汇率(2002国)21.总供给曲线(2003西)⑦22.货币政策时滞(2003货)23.财政政策(2003财)24.税收中性(2003财)25. 贸易乘数(2003国)26.消费者均衡(2004西)P141⑧27.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2004西)P250⑨28.分类所得税(2004财)P43929.寻租行为(2004财)P40630.倾销(2004国)P32431.资本边际效率(2005西经考过)⑩32.替代效应(2005西经)P145⑾33.列昂惕夫反论(2005国经考过)34.赤字依存度和赤字比率(2005财政)35.税收转嫁(2005财政考过)36.产权制度(2006)37. 公共产品(2006西经)P201⑿38.战略贸易政策(2006)39.总需求曲线(2006西经)P234⒀40.收入指数化(2006西经)P254⒁41.产权(2007)42.引致需求(2007西经179页)⒂43.外汇管制(2007)44.综合制所得税(2007)45.进口配额(2008)46.税收中性(2008)47.公司治理结构(2008)48.理性预期假设(2008西经)⒃99年考过49.价内税与价外税 (2009财政)50.所有权 (2009)51.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 (2009)52.投资乘数(2009西经)53.自然失业率 (2010)54.科斯定理 (2010)55.公共定价法 (2010财政)56.里昂惕夫反论(2010)专业知识整理分享57.等产量线(2011西经)58.货币工资刚性(2011)59.所有权特定优势(2011)60.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2011财政)61.贸易乘数(2012)62.垄断竞争市场(2012)63.自然率假说(2012)64.综合制所得税(2012)65.吉芬商品(2013)66.哈罗德—多马模型(2013)67.国债限度(2013)68.国际收支失衡(2013)69.一价定律(2014)70.税收原则(2014)71.价格歧视(2014)72.自动稳定器(2014)73.提供曲线(2015)74.流动偏好陷阱(2015)75.等产量曲线(2015)76.国家预算法(2015)77.基数效用论(2016)78.新古典宏观经济学(2016)79.非税收入(2016)80.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2016)81.均衡价格 (2017)82.哈罗德多马模型(2017)83.国债结构(2017)84.关税与非关税壁垒(2017)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论述(1999)2.简述帕累托最优及帕累托最优条件(1999)3.如果要使一国的年产出增长率G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出比率V等于 4 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储蓄率应当有何变化?(1999)4.简述列昂惕夫反论的基本内容(1999)5.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1999)6.简述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2000)7.已知某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函数是Q=60-5P(2000)(1) 求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2) 厂商收益最大时产量和价格(3) 若厂商边际成本为2,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价格8.使用收入与支出法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应注意那些问题(2000)9.简述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2000)10.简述购买力平价论的基本内容(2000)11.中国的过渡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2001社)12.简述说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2001货)13.如何看待微观主体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应的抵消作用(2001货)14.试分析本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2001国)15.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2001财)16.法人资产制度的基本特征(2002社)17.衍生金融产品的种类(2002货)18.我国货币共给的内生性(2002货)19.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2002财)20.什么是幼稚产业(H-B-K标准)(2002国)21.中国过渡经济有什么特征?(2003社)2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条件?(2003货)专业知识整理分享23.IS-LM模型中均衡利率是如何决定的?(2003货)24.简述国债的功能(2003财)25.简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2003国)26.简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2004社)P6827.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贡献(2004货)P57628.画图说明古典利率理论和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的基本观点(2004货)P496-49929.试分析一国外汇储备的最佳规模(2004国)P33830.我国财政投资决策标准是什么(2004财)P417-41931.为什么采用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要付出沉重的代价?(2005社大纲没有)32.养老保险的三种筹资模式(2005财政)。
2018年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6. 案例分析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企业“宪法”的是( )。
A.管理制度B.企业基本制度C.个人规范D.业务规范正确答案:B解析:A.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
它是用来约束集体性行为的成体系的活动和行为规范,主要针对集体而非个人。
在组织管理的体系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管理制度,它是单独分散的个人行为整合为有目的的集体化行为的必要环节,是管理赖以依托的基本手段。
B.企业基本制度是企业的“宪法”。
它是企业制度规范中具有根本性质的,规定企业形成的组织方式,决定企业性质的基本制度。
它规定了企业的所有者,经营管理人员,企业组织成员各自的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确定了财产的所有关系和分配方式;制约着企业活动的范围和性质;是涉及企业所有层次、决定企业组织根本的制度。
C.个人规范是所有对个人行为起制约作用的制度规范的统称。
它是企业组织中层次最低,约束范围最宽,但也是最具基础性的制度规范。
个人行为规范是组织中对行为和活动约束的第一个层次,其效果好坏、程度如何往往是更高层次约束能否有效实现的先决条件。
D.业务规范是针对业务活动过程中那些大量存在、反复出现,又能摸索出科学处理办法的事务所制定的作业处理规定。
业务规范大都有技术背景,以经验为基础,是概括和提高了的工作程序和处理办法,如安全规范、服务规范、业务规程、操作规范,等等。
2.提出期望值理论的是( )。
A.亚当斯B.马斯洛C.弗鲁姆D.斯金纳正确答案:C解析:A.权衡激励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美国管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
亚当斯认为,在企业环境中,员工更为关注的不是报酬的绝对值的大小,而是报酬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以及自己是否受到公平的对待。
B.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的应用价值在于,管理者可以根据五种基本需要对员工的多种需要加以归类和确认;然后针对未满足的或正在追求的需求提供诱因,进行激励;同时更加注重高层次需要的激励作用。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历年真题
经济综合历年真题(99-08)『整理自网络,可能有个别文字错误』1999年一、名词解释1、理性预期2、市场失灵3、汇率的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4、外汇5、预算体制二、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论述2、简述帕累托最优及帕累托最优条件3、如果要使一国的年产出增长率G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出比率V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储蓄率应当有何变化?4、简述列昂惕夫反论的基本内容5、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三、论述题1、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2、论当代经济的融资方式及其效能2000年一、名词解释1、外在性2、流动性偏好陷阱3、税收支出4、政府采购制度5、广义的国际收支二、简答题1、简述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2、已知某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函数是Q=60-5P(1)求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2)厂商收益最大时产量和价格(3)若厂商边际成本为2,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价格3、使用收入与支出法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应注意那些问题4、简述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5、简述购买力平价论的基本内容三、论述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2、述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功能2001年一、名词解释1、帕累托最优状态2、基础货币3、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4、国家预算5、偿债率二、简答题1、中国的过渡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2、简述说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3、如何看待微观主体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应的抵消作用4、试分析本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5、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三、论述题1、为什么对外开放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怎样正确处理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2、试述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概念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并假定一个经济中的消费函数是C=80+0.9Y,投资函数为I=720-2000R,经济中的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000R,如中央银行的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50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2018年同等学力教育综合真题与答案及解析(部分)
A 教学计划
B 教学大纲
C 教科书
D 教案
答案:C
解析:教育学原理—课程(p118)教科书简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
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4.现阶段我国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个别教学
B 分组教学
C 班级教学
D 自主学习
答案:C
解析:中外教育史—中国近代教育制度(p190)
解析: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与人(P33)。教育具有什么性质,这是由该社会
的社会政治经济直接决定的。教育的历史证明: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
的教育。欧洲古代中世纪教育的神学性是由于宗教僧侣对教育的垄断;近代资本
主义的物质生活方式则决定了资本主义教育的阶级性。
3.既是课二、简答题
1.教学评价的类型(p136) (1)按评价的基准(价值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
评价; (2)按评价功能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3)按参与评价的主体可分为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 (4)按评价的方法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2.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产生以及特点(p254) (1)公立学校运动的产生:19 世纪以前的美国学校许多都是私立或教会办
8. 中国历史上主张“性善论”的教育家是( )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荀子
答案:A
解析:中外教育史—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p194)。孟子认为人人具有先
验的“良知”、“良能”,提倡性善论
9.17 世纪英国出现了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称为( )
A 学园
B 星期日学校
C 导生制学校
D 修道院学校
同等学力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同等学力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同等学力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工具? A. 公开市场业务 B. 存款准备金 C. 利率管制 D. 汇率调整 答案:C 解析:我国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和利率调整、汇率调整等,其中利率管制属于金融监管的内容。
2、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经济增长注重经济总量和总产出,而经济发展更注重经济质量和结构变化 B.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经济发展更强调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 C. 经济增长更多采用凯恩斯主义,而经济发展更强调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 D. 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不一定带来经济增长 答案:D 解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总产出即GDP的增加,注重经济总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技术进步、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改善,更注重经济质量和结构变化。
因此,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是必然相关的,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也不一定依赖于经济增长。
3、关于外汇储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汇储备的增加会使得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B. 外汇储备主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 C. 外汇储备的多少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密切相关 D. 外汇储备的多少取决于国内居民国际间的资产净值 答案:C 解析:外汇储备是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并可以随时兑换成外国货币的外汇资产。
外汇储备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
外汇储备的多少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密切相关。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国债的发行? A. 国债的利率 B. 国民的信心和预期 C. 财政政策 D. 货币政策 答案:ABCD 解析:影响国债发行的因素包括国债的利率、国民的信心和预期、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等。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不论价格平均水平如何变动,同时发生的是( B )。
A.流动性变动B.总需求与总供给变动C.储蓄消费比例变动D.高技术产业变动解析:不论价格平均水平如何变动,总需求与总供给都会发生变动,因为价格水平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消费和生产意愿。
2. 下列不属于计划经济由基本制度决定的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表述是( D )。
A.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大量操纵B.国家制定经济计划C.国家对GDP的增长速度进行控制D.国家对商品价格进行计划调节解析:计划经济由基本制度决定,其基本特征为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大量操纵和对商品价格进行计划调节,国家制定经济计划和对GDP增长速度进行控制属于计划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规律。
3. 在宏观经济运行中,资源配置的核心是( C )。
A.企业家行为B.市场行为C.政府行为D.社会行为解析: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社会的多样性,市场机制无法完全调配资源,政府的行为成为资源配置的核心。
4.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 )。
A.发展的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坚持以计划为主体、市场为辅助的经济运行机制 D.发展公正、有效、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解析: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有:发展的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调节的经济运行机制;发展公正、有效、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5.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外汇储备保持稳定的状态,并不是指( C )。
A.国际收入平衡B.国际贸易平衡C.资本流动平衡D.服务贸易平衡解析: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状况综合的平衡,包括国际收入平衡、国际贸易平衡、服务贸易平衡等,但不包括资本流动平衡。
二、简答题1.货币是现代经济中最通用的交换媒介之一,请问货币具有哪些特点?货币具有以下特点:(1)流通性:货币在经济交换中具有普遍接受、易于流通的特点,能够方便地进行交换和支付;(2)稳定性:货币的价值相对稳定,保持价值不易波动,以维持经济的稳定性;(3)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商品和服务价值的尺度,可以比较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值;(4)可分割性:货币可以被分割成不同面额,方便进行各种金额的交换;(5)可储存性:货币可以作为财富储存的形式,在需要时方便取出和使用。
2018年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 3. 简答题 4. 论述题 5. 计算与证明单项选择题1.( )指行为人对财产加以控制的可能性。
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正确答案:A解析:占有权指行为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
A.货币供给增加B.个人所得税降低C.技术进步D.法定准备金下调正确答案:C解析:总供给曲线研究的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所对应的社会产品和劳务的总供给量。
其向右移动,意味着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上,总产出增加,即“线动点也动”。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选C。
A、B、D为政府政策,实施过程中会带来价格水平和总产出的同时变动,即所谓的“点动线不动”。
3.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 )。
A.再贴现率政策B.变动法定存款准备率C.公开市场业务D.不动产信用控制正确答案:D解析:央行可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再贴现率政策、变动法定存款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及道义劝告,不包括D。
4.关于公共物品的属性正确的是( )。
A.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B.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容易造成“免费搭便车”的现象C.公共物品不具有消费排他性,生产上具有竞争性D.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但是不具有非竞争性正确答案:B解析: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即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也称为消费上的非排斥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物品时,无法排除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物品。
非竞争性是指该物品被提供出来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由于其以上的两个特点,在公共物品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免费搭便便车”的现象。
5.以下符合基尼系数的是( )。
A.基尼系数越接近1越趋于平等B.基尼系数越接近l越趋于不平等C.基尼系数越接近0越趋于平等D.基尼系数越接近0.5越趋于平等正确答案:B解析: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考研真题及详解-考研真题及详解-2018年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2018 年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
【解析】陈医生认为硅化合物可以治疗行为痴呆症,首先要保证过量的铝是导致行为痴呆症的原因, 而非其结果。D 项假设了“因果没有倒置”。否则,如果患者脑组织中的铝是痴呆症引起的结果,那么即 使吸收了过量的铝也无法治疗行为痴呆症。 13.【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可概括为: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都很重要,两者应相辅相成使用。只有 C 项体现了 这种关系。A、B、D 三项只强调了其中一种语言的重要性,E 项否认了两种语言的重要性。 14.【答案】A
一、逻辑推理 1.【答案】C
【解析】刻画题干条件:种子 开花。根据“法国龙蒿不开花”以及上述刻画式,可知法国龙蒿没有
种子,故龙蒿种子长出的植物不是法国龙蒿。 2.【答案】E
【解析】题干做了三个断定: (1)大多数经验丰富的股民都买了小盘绩优股。 (2)所有年轻的股民都选择了大盘蓝筹股。 (3)所有买了小盘绩优股的股民都没买大盘蓝筹股。 由(1)和(3)可得Ⅳ:大多数经验丰富的股民没买大盘蓝筹股。即Ⅳ一定为真。 由Ⅳ为真,无法判断同素材的特称肯定命题的真假状况,所以Ⅱ不能推出。 由(2)和(3)可得:所有年轻的股民都没买小盘绩优股。即Ⅲ项一定为真。 Ⅰ不能从题干的断定推出,不一定为真。 本题是 2015 年入学经济类联考第 6 题的重现。
【解析】本题属于推论题而不是支持题,解题方向是自上而下的。由题干可知,尽管经济复苏可以带 来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但由于经历了萧条之后的企业主大都丧失了经商的自信,所以他们尽可能地推迟雇 佣新的职工,可以推得,在经济复苏的初期,失业人数并不一定出现明显的下降。因此,题干最能支持 A 项的断定。
2018年经济学综合同等学力模拟试题(五)
2018年同等学历经济学模拟考试(五)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16分)1.企业治理的核心是___________A.刺激一致性约束和参与人约束B.激励与约束经理人行为C.承认企业治理结构主体多元化D.强调共同治理原则2.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是__________A.MR=LMC, AR=LACB.MR=LMCC.MR=AR=LMC=LACD.P=LMC3.以下哪一点不是单一货币区的成本?___________A.改变国内非均衡偏好的成本B.缺乏需求变化时的调解手段C.劳动力市场结构差异造成的成本D.参加单一货币区所造成的外债比例提升4.常见的反倾销措施有_____________(1)征反倾销税(2)出口商承诺(3)贸易保护(4)进口限制(5)抬高进口门槛A.(1) (3)B. (1) (2)C. (2) (5)D. (3) (4)5.以下哪项不是增值税的计征方法?_________A.加法征收法B.减法征收法C.扣税征收法D.收益征收法6.我国财政投资农业的重点是__________(1)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2)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3)农村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试点(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5)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6)农村医疗和教育领域A.(3)(4)(6) B. (2)(5)(6)C.(1)(2)(5) D. (1)(3)(4)7.不属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内容是________?A.扩大资金实力B.加强信息交流和发布功能C.改革资金援助的限制条件D.增强国际货币储备的多元性8.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势不包括__________?A . 灵活性高B . 调控效果平缓C . 可以调解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D . 影响范围广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2分)1. 表外业务2. 税制结构3. 进口配额4. 收益权能三、简答题(每个8分,共32分)1.货币政策规则2.货币局制度及汇率制度的选择3.简述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四、论述计算题(每个20分,共40分)1.请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历程以及贸易开放、FDI 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
2018年经济学综合同等学历模拟试题(一)
2018年经济学综合同等学历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②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改革③增量改革④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⑤先试点,后推广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②③④D ①④⑤2、对于吉芬商品而言,当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A 替代效应大于零,收入效应大于零,且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B 替代效应大于零,收入效应小于零,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C 替代效应小于零,收入效应小于零,且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D 替代效应小于零,收入效应大于零,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3、不属于国际贸易当代理论的是______________ .A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B 战略政策贸易理论C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D 技术差距论4、长期性倾销要想成为可能,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 .①出口商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②对手国不报复③国内外市场存在弹性差异④出口国对于国外商品设置足够高的贸易壁垒⑤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①③④D ②④⑤5、在讨论税收公平原则时,下面哪个不是主要考虑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A 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原则B 收益原则C 福利损失最小原则D 能力原则6、根据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论”,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由如下哪些因素决定?__________.①经济开放程度②经济规模③经济制度④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⑤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⑥相对的通货膨胀率A ①②③B ②③④⑤C ①②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7、根据欧盟《马约》,进入欧元区国家的财政状况的条件是___________。
A. 财政赤字占当年GDP的比重不超过3%,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不超过60%B. 财政赤字占当年GDP的比重不超过3%,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不超过50%C. 财政赤字占当年GDP的比重不超过3%,外贸逆差占GDP的比重不超过10%D. 财政赤字占当年GDP的比重不超过5%,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不超过60%8、财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①财政平衡是偶然的,财政不平衡具有必然性② 外部冲击③ 无弹性税制④ 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⑤ 意外冲击⑥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税收结构不同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2、 收入指数化3、 幼稚产业4、 赤字依存度和赤字比率三、 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2、简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具备的条件及阐述如何看待微观主体预期对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对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指行为人对财产加以控制的可能性。
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A.占有权能
B.使用权能
C.收益权能
D.处分权能
2.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
A.货币供给增加
B.个人所得税降低
C.技术进步
D.法定准备金下调
3.属于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再贴现率
B.存款准备金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不动产信用控制
4.关于公共物品的属性正确的是()。
A.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
B.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容易造成免费搭车现象
C.公共产品不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
D.公共产品可以由市场提供
5.以下符合基尼系数的选项是()。
A.基尼系数越接近1越趋于平等
B.基尼系数越接近1越趋于不平等
C.基尼系数越接近0越趋于平等
D.基尼系数越接近0.5越趋于平等
6.古典汇率决定论包括()。
①购买力平价理论②利率平价理论③国际借贷理论
④汇兑心理理论⑤铸币平价理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7.()不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A.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平价体系
B.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C.美元充当国际货币
D.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8.根据H-O模型,国际贸易的结果使各贸易参与国之间的要素报酬率(),出现要素价格()趋势。
A.差异缩小/均等化
B.不变/不变
C.差异缩小/不变
D.不变/均等化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瓦尔拉斯定律
2.收入指数化
3.财政赤字排挤效应
4.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货币政策时滞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金融自由化的内容。
3.分析本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与实现条件。
4.画出拉弗曲线并简要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与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请阐述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基本含义,国企的治理结构如何体现“共同治理”。
2.垄断厂商的需求函数P=10-2Q,长期成本函数:LTC=Q3-5Q2+10Q
(1)求边际收益函数。
(2)利润最大化时,产量和价格。
(3)对垄断厂商征收一定量的固定税额,征收多少税时,使其没有超额利润。
(4)对单位产品征收3单位比例税,新的产量和价格。
(5)上述两种征税方式对消费者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A
2.C
3.D
4.B
5.B
6.C
7.B
8.A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归结k+r 个方程是否能得到k+r 个价格的问题。
瓦尔拉斯认为,这却取决于这k+r 个方程是否独立。
但就整个经济系统而言,无论价格有多高,所有的收入之和一定等于所有的支出之和:这一恒等式被称为瓦尔拉斯定律。
2.收入指数化是对付通货膨胀时政府采取的一项措施。
实践中形成工资上涨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在一定的通货膨胀出现之后,工人以此为理由要求增加工资。
如果工资的上涨超过通货膨胀率,那么就会形成新一轮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为此,经济学家建议执行收入指数化政策,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
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是指财政赤字或支出增加导致私人消费和投资支出减少的影响,一般分为完全挤出效应、部分排挤效应和零排挤出效应。
4.贸易创造,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较低成本的关税同盟中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
贸易转移,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任何政策从制定到获得效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时滞”。
时滞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从政策的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的这段期间。
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
外部时滞,又称为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力为止的这段过程。
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如果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大部分效应较快地有所表现,那么货币当局就可根据期初的预测值,考察政策生效的状况,并对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作必要的调整,从而使政策能够更好地实现。
假定政策的大部分效应要在校长的时间,比如两年后产生,而在这两年内,经济形势会发生很大变化,那么就很难证明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是否出现。
2.一是价格自由化,即取消对利率、汇率的限制,同时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再贴现和法定储备率要求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市场调节作用。
二是业务自由化,即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从事交叉业务,进行公平竞争,即所谓混业经营。
三是金融市场自由化,即放松各类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的限制,完善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和技术。
四是资本流动自由化,即放宽外国资本、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
3.根据进出口的价格需求条件,利用本币对外汇率的变化,可以调整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和进口货物的本币价格,达到调整国际收支的目的。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利用本币贬值,使出口的外币价格下降,促使出口上升,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进口下降,调整收支。
11k r
k r i i i i
i i p x p y ++===∑∑
实现条件:(1)对方不报复;(2)本币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通货膨胀);(3)要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也即进出口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较大。
本币贬值将先造成收支的继续恶化,然后才会好转。
多数情况下,本币的贬值会使一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只有在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才会改善。
4.拉弗曲线说明的是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美国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来的一种思想,如图所示。
拉弗曲线所反映的税率与税收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税收不一定是高效率。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
适度的低税率,从当前看
可能减少收入,但从长远看却可以促进生产,扩大税基,反而有利于收入增长。
(3)税率与税收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优组合虽然在实践中是少见的,但是
理论上存在最佳税率。
四、论述与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中,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并不否认每个产权主体的自利追求,而是强调理性的产权主体把公司的适应能力看作是自身利益的源泉。
因此,一个体现和贯彻“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必须让每个产权主体都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但这是机会的均等,而不是权力的平均化。
(1)贯彻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就是“共同治理”机制,它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相互制约。
即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如职工代表、银行代表等。
(2)共同治理的核心是经济民主化,通过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
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则用来稳定合作的基础,并达到产权主体行为统一于企业适应能力提高这个共同目标之上。
(3)共同治理模式包括两个并行的机制:董事会和监事会。
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包括职工董事制度和银行懂事制度,确保产权主体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
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则是职工代表以及银行代表可以适当的方式进入公司监事会,确保各个产权主体平等地享有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
2.解:(1)TR=P×Q=(10-2Q)×Q=10Q-2Q2MR=10-4Q
(2)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
MC=3Q2-10Q+10,10-4Q=3Q2-10Q+10,化简得到Q=2,P=6
(3)对垄断厂商征收一定量的税后,成本函数变为LTC=Q3-5Q2+10Q+T,利润=收益-成本
π=P×Q-LTC=10Q-2Q2-(Q3-5Q2+10Q+T)没有超额利润,π=0。
将Q=2带入公式,解得T=4。
(4)对单位产品征收3单位的比例税,此时成本函数为LTC=Q3-5Q2+10Q+3Q=Q3-5Q2+13Q MC=3Q2-10Q+13,再利用MR=MC,10-4Q=3Q2-10Q+13,带入计算,解得Q=1,P=8。
(5)征收一定量的固定税额使其没有超额利润时的价格和产量分别是2和6,对单位产品征税3单位时,价格和产量分别是1和8,前者的价格更低产量更高,后者产量低价格高。
后者使得消费者的福利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