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k()函数问题

fock()函数问题
fock()函数问题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pid_t pid1;

pid_t pid2;

pid1 = fork();

pid2 = fork();

printf("pid1:%d, pid2:%d\n", pid1, pid2);

}

输出:

pid1:3411, pid2:3412

pid1:0, pid2:3413

pid1:3411, pid2:0

pid1:0, pid2:0

1. 基础知识:

1)fork函数总是“调用一次,返回两次”,在父进程中调用一次,在父进程和子进程中各返回一次。fork在子进程中的返回值是0,而在父进程中的返回值则是子进程的id。

2)子进程在创建的时候会复制父进程的当前状态(PCB信息相同,用户态代码和数据也相同)。

3)程序运行的结果基本上是父子进程交替打印,但这也不是一定的,取决于系统中其它进程的运行情况和内核的调度算法。

2. 第一个fork:

子进程A被创建,之后从fork函数往下执行与父进程相同的代码,即后一个fork和printf 会被父进程和子进程A分别执行一次:

父进程打印的pid1和pid2是两个子进程的pid,即结果的第一行:pid1:3411, pid2:3412 子进程A打印的pid1和pid2是这个fork在子进程A中的返回(0)和子进程A中调用fork返回的pid,即结果的第二行:pid1:0, pid2:3413

3. 第二个fork:

这个fork会被父进程和子进程A都执行一遍。假设子进程B被主进程创建,子进程C被子进程A创建。子进程A也可以说是子进程C的父进程,为了避免混淆,我这里改叫主进程而不再使用父进程的概念。

子进程B的打印即结果的第三行:pid1:3411, pid2:0。其中,其中,pid1为复制的主进程的数据,pid2为该fork在子进程B中的返回。

子进程C的打印,即结果的最后一行:pid1:0, pid2:0。其中,pid1为复制的进程A的数据,pid2为该fork在子进程C内部的返回。

开始

主进程

第一个fock

主进程进程A

第二个fock 第二个fock

主进程Pid1:3411pid2:3412进程B

Pid1:3412

Pid2:0进程A Pid1:0Pid2:3412进程C Pid1:0Pid2:0

结束

初中八年级数学函数几何计算题

D C B A 函数几何计算题 1、如图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 (0,4)、B (2,0).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把直线AB 向左平移,若平移后的直线与x 轴交于点C 且AC =BC .求点C 2. 如图9,已知矩形ABCD ,把矩形ABCD 沿直线BD 翻折,点C 落在点E 处,联结AE . (1)若AB=3,BC=6,试求四边形ABDE 的面积; (2 )记AD 与BE 的交点为P ,若AB=a ,BC =b , 试求PD 的长(用a 、b 表示). 3. 上周六,小明一家共7人从南桥出发去参观世博会。小明提议: 让爸爸载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自己和妈妈坐世博 41路车去,最后在地铁8号线航天博物馆站附近汇合。图中 l 1,l 2分别表示世博41路车与小轿车在行驶中的路程(千米) 与时间(分钟)的关系,试观察图像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世博41路车在途中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千米/分钟; 此次行驶的路程是____ ___千米.(2分) (2)写出小轿车在行驶过程中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定义域为___________.(3分) (3)小明和妈妈乘坐的世博41路车出发 分钟后被爸爸的小轿车追上了.(3分) 4、(本题7分)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 (1)如果∠A =?50,∠B =?80,求证:AB CD BC =+. (2)如果AB CD BC =+,设∠A =?x ,∠B =?y ,那么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 5. 如图,一次函数b x y +=3 1 的图像与x 轴相交于点A (6,0)、与y 轴相交于点B , (图1) (图2) C D (第3题图) (分钟)

浅说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及复习

浅说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及复习 函数与几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是中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函数中的几何问题,能使代数知识图形化,而几何中的函数问题,能使图形性质代数化;由于函数与几何结合的综合题的形式灵活、立意新颖,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成为近几年各地中考的一类热门试题;这一特点在孝感市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2001年的中考压轴题是以直角三角形为背景,揉合一次函数、相似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构成;2002年的中考压轴题是以矩形为背景,揉合轴对称、二次函数、几何证明等知识构成;2003年的压轴题是以二次函数为背景,揉合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构成;因此,将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有机结合编制出综合题作为压轴题是我市中考命题的一大特点,也是今后中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有机结合的综合题,根据构成命题的主要要素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问题(这类问题不妨称简称为“几函”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几何图形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如平行、全等、相似,特别是成比例)建立自变量与函数所表示的几何元素间的等量关系,求出函数关系式,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几何图形中的问题;另一类是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问题(如三角形、四边形,特别是圆)(这类问题不妨简称为“函几”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位置特征,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有关函数、几何问题;本文特从2003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略选几例,谈一谈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复习方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题例析 (一)“几函”问题: 1、线段与线段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这类试题的主要要素是几何图形,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几何图形的特征,然后依据相关图形的性质(如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

2016中学考试数学:_几何与函数问题专题复习

2016中考数学专题讲座 几何与函数问题 【知识纵横】 客观世界中事物总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几何与函数问题就是从量和形的侧面去描述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性。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对考查学生的双基和探索能力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几何图形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进一步研究几何的性质,沟通函数与几何的有机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典型例题】 【例1】已知24AB AD ==,,90DAB ∠=,AD BC ∥(如图).E 是射线BC 上的动点(点E 与点B 不重合),M 是线段DE 的中点. (1)设BE x =,ABM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如果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DE 为直径的圆外切,求线段 BE 的长; (3)联结BD ,交线段AM 于点N ,如果以A N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 △相似,求线段BE 的长. 【思路点拨】(1)取AB 中点H ,联结MH ;(2)先求出 DE; (3)分二种情况讨论。 【例2】()已知:如图(1),在Rt ACB △中,90C ∠=,4cm AC =, 3cm BC =,点P 由B 出发沿BA 方向向点A 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点Q 由A 出发沿AC 方向向点C 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 ;连接PQ .若设运动的时间为(s)t (02t <<),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为何值时,PQ BC ∥? (2)设AQP △的面积为y (2 cm ),求y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线段PQ 恰好把Rt ACB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2),连接PC ,并把PQC △沿QC 翻折,得到四边形PQP C ', B A D M E C B A D C 备用图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一)(讲义及答案).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一)(讲义) ? 课前预习 1. 若一次函数经过点 A (2,-1)和点 B (4,3),则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2. 若直线 l 平行于直线 y =-2x -1,且过点(1,4),则直线 l 的表 达式为 . 3.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A ,且与正比例函数 y =-x 的图象交于点 B ,则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4. 如图,点 A 在直线 l 1:y =3x 上,且点 A 在第一象限,过点 A 作 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 l 2:y =x 于点 B . (1) 设点 A 的横坐标为 t ,则点 A 的坐标为 ,点 B 的坐标为 ,线段 AB 的长为 ;(用含 t 的式子表示) (2) 若 AB =4,则点 A 的坐标是 . ? 知识点睛 1.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处理思路: 从已知的表达式、坐标或几何图形入手,分析特征,通过坐标与横平竖直线段长、函数表达式相互转化解决问题. 2. 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中常见转化方式: (1) 借助表达式设出点坐标,将点坐标转化为横平竖直线段 长,结合几何特征利用线段长列方程; (2) 研究几何特征,考虑线段间关系,通过设线段长进而表 达点坐标,将点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列方程. 表达线段长: 横平线段长,横坐标相减,右减左; 竖直线段长,纵坐标相减,上减下.

1

? 精讲精练 1. 如图,直线 y = - 3 x + 3 与 x 轴、y 轴交于 A ,B 两点,点 C 4 是 y 轴负半轴上一点,若 BA =BC ,则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 . 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 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A (-2,6),且与 x 轴相交于点 B ,与正比例函数 y =3x 的图象交于点 C ,点 C 的横坐标为 1,则△OBC 的面积为 . 3. 如图,直线l :y = 3 x + 6 与 y 轴相交于点 N ,直线l :y = kx -3 1 4 2 与直线l 1 相交于点 P ,与 y 轴相交于点 M ,若△PMN 的面积为 18,则直线l 2的表达式为 . 4. 如图,一次函数 y = 1 x + 2 的图象与 y 轴交于点 A ,与正比例 3 函数 y =kx 的图象交于第二象限内的点 B ,若 AB =OB ,则 k 的值为 .

二次函数和几何综合压轴题题型归纳

学生: 科目: 数 学 教师: 刘美玲 一、二次函数和特殊多边形形状 二、二次函数和特殊多边形面积 三、函数动点引起的最值问题 四、常考点汇总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B A B A x x y y AB -+-= 2、中点坐标:线段AB 的中点C 的坐标为:??? ??++22 B A B A y y x x , 直线11b x k y +=(01≠k )与22b x k y +=(02≠k )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平行?21k k =且21b b ≠ (2)两直线相交?21k k ≠ (3)两直线重合?21k k =且21b b = (4)两直线垂直?121-=k k 3、一元二次方程有整数根问题,解题步骤如下: ① 用?和参数的其他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② 解方程,求出方程的根;(两种形式:分式、二次根式) ③ 分析求解:若是分式,分母是分子的因数;若是二次根式,被开方式是完全平方式。 例: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2 2 =-m x m x ++有两个整数根,5<m 且m 为整数,求m 的值。 4、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为整数点问题。(方法同上) 例:若抛物线()3132 +++=x m mx y 与x 轴交于两个不同的整数点,且m 为正整数,试确定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课 题 函数的综合压轴题型归类 教学目标 1、 要学会利用特殊图形的性质去分析二次函数与特殊图形的关系 2、 掌握特殊图形面积的各种求法 重点、难点 1、 利用图形的性质找点 2、 分解图形求面积 教学内容

5、方程总有固定根问题,可以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求出该固定根。举例如下: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3(1)230mx m x m --+-=(m 为实数),求证:无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一个固定的根。 解:当0=m 时,1=x ; 当0≠m 时,()032 ≥-=?m ,()m m x 213?±-= ,m x 3 21-=、12=x ; 综上所述:无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一个固定的根是1。 6、函数过固定点问题,举例如下: 已知抛物线22 -+-=m mx x y (m 是常数),求证:不论m 为何值,该抛物线总经过一个固定的点,并求出固定点的坐标。 解:把原解析式变形为关于m 的方程()x m x y -=+-122 ; ∴ ???=-=+-0 1 02 2x x y ,解得:???=-=1 1 x y ; ∴ 抛物线总经过一个固定的点(1,-1)。 (题目要求等价于:关于m 的方程()x m x y -=+-122 不论m 为何值,方程恒成立) 小结.. :关于x 的方程b ax =有无数解????==0 b a 7、路径最值问题(待定的点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1)如图,直线1l 、2l ,点A 在2l 上,分别在1l 、2l 上确定两点M 、N ,使得MN AM +之和最小。 (2)如图,直线1l 、2l 相交,两个固定点A 、B ,分别在1l 、2l 上确定两点M 、N ,使得 AN MN BM ++之和最小。

几何图形中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学法指导)

几何图形中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容,也是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有相关联系的细节,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都占有重要的份量,而求函数的解析式则成为中考的热点。求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学生往往把思维固定在用“待定系数法”去求函数的解析式。而使用待定系数法去求函数的解析式的大前提是必须根据题目的条件,选用恰当函数(如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如果题目中能根据直接条件或间接条件给出函数的类型,当然是选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但我们发现,在几何图形中求函数解析式却成为初中数学考试的常见题、压轴题。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几何图形中求函数解析式往往是无法确定所求函数的类型,因此用待定系数法进行解题是行不通的。我们知道,函数的解析式也是等式,要建立函数解析式,关键是运用已知条件在几何图形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以变量有关的等式。下面以几个例子来探求在几何图形中建立函数解析式的常见类型和解题途径。 一、 用图形的面积公式确立等量关系 例1、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有一点P 在BC 上运动,设PB=x ,梯形APCD 的面积为y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S △ABP =S 体型APCD 请确定P 的位置。 分析:本题所给的变量y 是梯形的面积,因此可根据梯形面积公式 B C A D P 图1

A D C B E F G N 图2 S=2 1(上底+下底)×高 ,分别找出上底、下底、高问题可获解决。因为上底CP=x -2,下底AD=2,高CD=2,于是由梯形面积公式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2)22(21?+-=x y ,整理得:22 2 +-=x y 。(2)略 例2、如图2,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CD=90°,AD=a ,BC=2a ,CD=2,四边形EFCG 是矩形,点E 、G 分别在腰AB 、CD 上,点F 在BC 上。设 EF=x ,矩形EFCG 的面积为y 。(2002年中考题)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当矩形EFCG 的面积等于梯形ABCD 的面积的一半时,求x 的值; (3)当∠ABC=30°时,矩形EFCG 是否能成正方形,若能求其边长,若不能试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所给的变量y 值是矩形的面积,因此根据矩形面积公式S=长×宽,若能算出长FC 与宽EF ,或者用变量x 、y 表示FC 和EF ,则问题可获解决。其中宽EF=x ,问题归结为求出长FC ,从而两个变量x 、 y 之间的关系通过矩形面积公式建立了。 解:(1)过点A 作AN ⊥BC 于N ,因为在矩形EFCG 中,EF ⊥BC , ∴EF ∥AN ∴ AN EF BN BF =

一次函数的与几何图形综合的题目(含答案)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专题讲座 思想方法小结 : (1)函数方法. 函数方法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升华为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活运用函数方法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2)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法是指将数与形结合,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法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知识规律小结 : (1)常数k ,b 对直线y =kx +b (k ≠0)位置的影响. ①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 当b =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 ②当k ,b 异号时,即-k b >0时,直线与x 轴正半轴相交; 当b =0时,即- k b =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k ,b 同号时,即-k b ﹤0时,直线与x 轴负半轴相交. ③当k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k >0,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2)直线y =kx +b (k ≠0)与直线y =kx (k ≠0)的位置关系. 直线y =kx +b (k ≠0)平行于直线y =kx (k ≠0) 当b >0时,把直线y =k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 =kx +b ; 当b ﹤O 时,把直线y =kx 向下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 =kx +b . (3)直线b 1=k 1x +b 1与直线y 2=k 2x +b 2(k 1≠0 ,k 2≠0)的位置关系. ①k 1≠k 2?y 1与y 2相交; ②?? ?=≠2 12 1b b k k ?y 1与y 2相交于y 轴上同一点(0,b 1)或(0,b 2) ; ③???≠=21 21,b b k k ?y 1与y 2平行; ④?? ?==2 121, b b k k ?y 1与y 2重合. 例题精讲: 1、直线y =-2x +2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C =OB (1) 求AC (2) 在OA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 ,作PQ ⊥BP ,交直线AC 于Q ,试探究BP 与PQ 的数量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在(2)的前提下,作PM ⊥AC 于M ,BP 交AC 于N ,下面两个结论:①(MQ +AC )/PM x y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

D C B A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 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 (1)如果∠A =?50,∠B =?80,求证:AB CD BC =+. (2)如果AB CD BC =+,设∠A =?x ,∠B =?y ,那么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 2.如图,P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的一个动点,且P 不与C 、D 重合,BQ ⊥AP 于点Q ,已知AD=6cm,AB=8cm ,设AP=x(cm),BQ=y(cm).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点P ,使BQ=2AP 。若存在,求出AP 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如图,矩形EFGH 内接与△ABC ,AD ⊥BC 与点D ,交EH 于点M ,BC=10cm , AD=8cm , 设EF=x cm ,EH=y cm ,矩形EFGH 的面积为S cm2, ①分别求出y 与x ,及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x 的取值范围; ②若矩形EFGH 为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③ x 取何值时,矩形EFGH 的面积最大。 A B D A B C D E F M H G

5.如图,在△ABC 中,AB=AC=1,点D,E 在直线BC 上运动.设BD=x, CE=y (l )如果∠BAC=30°,∠DAE=l05°,试确定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BAC=α,∠DAE=β,当α, β满足怎样的关系时,(l )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还成立?试说明理由. 6.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10,BC =12,四边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 矩形ABCD 边AB 、BC 、DA 上,AE =2. (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GFC 的面积;(5分) (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BF = a 时,求△GFC 的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D C A B E F D C A B E F H G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

代几结合专题: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选做) ——代几结合,掌握中考风向标 ◆类型一 与三角形的综合 1.(2016·云南中考)位于第一象限的点E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点F 在x 轴的 正半轴上,O 是坐标原点.若EO =EF ,△EOF 的面积等于2,则k 的值为( ) A .4 B .2 C .1 D .-2 2.(2016·菏泽中考)如图,△OAC 和△BA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O =∠ADB =90°,反比例函数y =6 x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B ,则△OAC 与△BAD 的面积之差S △OAC -S △BAD 为( ) A .36 B .12 C .6 D .3 3.如图,点A 在双曲线y =5x 上,点B 在双曲线y =8 x 上,且AB ∥x 轴,则△OAB 的 面积等于________. 第3题图 第4题图 4.(2016·包头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第二象限内,点B 在x 轴上,∠AOB =30°,AB =BO ,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点A ,若S △AOB =3,则k 的值为________. 5.(2016·宁波中考)如图,点A 为函数y =9 x (x >0)图象上一点,连接OA ,交函数y =1 x (x >0)的图象于点B ,点C 是x 轴上一点,且AO =AC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若双曲线y =k x (k >0)与边长为3的等边△AOB (O 为坐标原点)的边OA 、 AB 分别交于C 、D 两点,且OC =2BD ,则k 的值为________. 7.(2016·宁夏中考)如图,Rt △ABO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点B 在x 轴上,∠ABO =90°,∠AOB =30°,OB =23,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OA 的中点C ,交 AB 于点D . (1)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连接CD ,求四边形CDBO 的面积. 8.(2016·大庆中考)如图,P 1、P 2是反比例函数y =k x (k >0)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两点,点A 1的坐标为(4,0).若△P 1OA 1与△P 2A 1A 2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点P 1、P 2为直角顶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①求P 2的坐标;②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在第一象限内当x 满足什么条件时,经过点P 1、 P 2的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函数值.

几何与函数

中考专题复习 几何与函数的综合应用 青川县凉水九年制学校 张自满 C A B O x y y x M C(1,a) B(b,2) A(3,0) O(0,0)

中考复习《几何与函数的综合应用》 青川县凉水九年制学校 张自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函数的解析式,能画出函数的图象 2、能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几何图形与函数问题有效结合。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函数与其它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2、体会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得求知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函数图象与性质 2、难点:函数图象、性质与几何图形的有效结合。 三、教学过程: (一)考点知识精讲。 1、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 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 图像上任一点P 作x 轴、y 轴 的垂线PM 、PN ,则所得的矩形PMON 的面积 。 k S k xy x k y ==∴=,, 。 2、(备用)线段中点坐标: 若A 、B 的坐标分别为( , ),( ,则线段AB 的中点C 的坐标为( ) 3、练一练:在双曲线 的图象中,根据k 的几何意义求图形的面积。 分析:根据题意得:

x a=2 b=0 【教师活动】: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反比例函数有关 知识点,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复习内容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问题,个别学生回答问题 (二)【中考典型精析】 例1、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像经过矩形OABC 对角线的交点M ,分别与AB 、BC 相交于点D 、E . (1)△OCE 与△OAD 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2)若CE :EB=1:2,BD :BA 的值是 ; (3)若四边形ODBE 面积为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 A:2 B:3 C:4 D:5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 分析:本题可从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E 、M 、D 入手,分别找出△OCE 、△OAD 、矩形OABC 的面积与|k|的关系,列出等式求出k 值. 解答:由由题意得:E 、M 、D 位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 , ,过点 M 作MG ⊥y 轴于点G ,作MN ⊥x 轴于点N ,则 矩形 , 又∵M 为矩形ABCO 对角线的交点, ∴ 矩形 矩形 , 由于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k >0,则 , 解得:k=3.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轴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k|,本知识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同学们应高度关注. 【教师活动】:出示问题,并分析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例题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交流问题,个别学生回答问题 例2:(2018 南充模拟 10分)如右图,抛物线 经过点A(2,-3),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C ,且OC=3OB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D 在y 轴上,且 ,求点D 的坐标; (3)点M 在抛物线上,点N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以点A 、B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 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结论;(2)连接AC ,作BF 交AC 的延长线于F ,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F ∥x 轴,得到 F(-1,-3),设D (0,m ),则OD=1m 即可得到结论;(3)设 M (a, ①以AB 为边,则AB ∥MN,AB=MN,如图2,过M 作ME ⊥对称轴于E,AF ⊥x 轴于F ,于是得到⊿ABF ≌⊿NME ,证得NE=AF=3,得到M (4,5 )或(-2,5);②以AB 为对角线,BN=AM,BN ∥AM,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 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4,0),点P 在直线y=-x-m 上,且AP=OP=4,则m 的值是多少? 2、如图,已知点A 的坐标为(1,0),点B 在直线y=-x 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试求点B 的坐标。 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B 的坐标为(15,6),直线y=1/3x+b 恰好将矩形O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试求b 的值。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x —6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点C 在x 轴上,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试求点C 的坐标。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4)、B (3,1),P 是坐标轴上一点,(1)当P 的坐标为多少时,AP+BP 取最小值,最小值为多少? 当P 的坐标为多少时,AP-BP 取最大值,最大

值为多少? 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图像交正比例函数图像于第二象限的A点,交x轴于点B(-6,0),△AOB的面积为15,且AB=AO,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7、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20),它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8、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将此正方形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AB在x轴负半轴上,A 点的坐标是(-1,0), (1)经过点C的直线y=-4x-16与x轴交于点E,求四边形AECD的面积; (2)若直线L经过点E且将正方形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直线L的解析式。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b 小于0)的图像分别与x 轴、y 轴和直线x=4交于A 、B 、C ,直线x=4与x 轴交于点D ,四边形OBCD 的面积为10,若A 的横坐标为-1/2,求此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B(-3,4),与y 轴交于点A ,且OA=OB :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 11、如图,A 、B 分别是x 轴上位于原点左右两侧的点,点P (2,m )在第一象限,直线PA 交y 轴于点C (0,2),直线PB 交y 轴于点D ,S AOP =6. 求:(1)△COP 的面积 (2)求点A 的坐标及m 的值; (3)若S BOP =S DOP ,求直线BD 的解析式 12、一次函数y=- 3 3x+1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做等边△ABC

函数与几何图形

- 1 - 函数与几何图形 1. 如图4,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0,四个全等的小正方形的对称中心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顶点上,且它们的各边与正方形ABCD 各边平行或垂直.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且0

浅说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及复习

浅说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及复习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说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及复习 函数与几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是中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函数中的几何问题,能使代数知识图形化,而几何中的函数问题,能使图形性质代数化;由于函数与几何结合的综合题的形式灵活、立意新颖,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成为近几年各地中考的一类热门试题;这一特点在孝感市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2001年的中考压轴题是以直角三角形为背景,揉合一次函数、相似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构成;2002年的中考压轴题是以矩形为背景,揉合轴对称、二次函数、几何证明等知识构成;2003年的压轴题是以二次函数为背景,揉合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构成;因此,将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有机结合编制出综合题作为压轴题是我市中考命题的一大特点,也是今后中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有机结合的综合题,根据构成命题的主要要素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问题(这类问题不妨称简称为“几函”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几何图形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如平行、全等、相似,特别是成比例)建立自变量与函数所表示的几何元素间的等量关系,求出函数关系式,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几何图形中的问题;另一类是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问题(如三角形、四边形,特别是圆)(这类问题不妨简称为“函几”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位置特征,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有关函数、几何问题;本文特从2003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略选几例,谈一谈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复习方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题例析 (一)“几函”问题: 1、线段与线段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这类试题的主要要素是几何图形,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几何图形的特征,然后依据相关图形的性质(如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圆的基本性质、圆中的比例线段等等)找出几何元素之间的联系,最后将它们的联系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并整理成函数关系式,在此函数关系式的基础上再来解决其它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特别注意自变量的 取值范围。 例1 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 AB=6,延长BA到F,使FA=AB,若P为线段 AF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重合),过P点作半 圆的切线,切点为C,过B点作BE⊥PC交PC 的延长线于E,设AC=x,AC+BE=y,求y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x的取值范围。(200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题)O

初中函数与几何难题

初二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平面几何难题一、选择题. 1.如图1,过y轴上任意一点P,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与反比例函数y=4 x 和y= 2 x 的 图象交于A点和B点,若C为x轴上任意一点,连接AC,BC,则△ABC的面积为() A. 3 B. 4 C. 5 D. 6 2.如图2,双曲线y=k x 经过点A(2,2)与点B(4,m),则△AOB的面积为() A.2 B.3 C.4 D.5 3.如图,直线y=-x+b(b>0)与双曲线y=k x (x>0)交于A、B两点,连接OA、OB, AM⊥y轴于M,BN⊥x轴于N;有以下结论: ①OA=OB ②△AOM≌△BON ③若∠AOB=45°,则S△AOB=k ④当AB=2时,ON-BN=1;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1)(2)(3) .如图4,直线y=6-x交x轴、y轴于A、B两点,P是反比例函数y=4 x (x>0)图象上位 于直线下方的一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M,交AB于点E,过点P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点N,交AB于点F.则AF?BE=() A.8 B.6 C.4 D.2 5.如图5,已知动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运动,PM⊥x轴于点M,PN⊥y轴于点N,线段PM、PN分别与直线AB:y=-x+1交于点E,F,则AF?BE的值为() A.4 B.2 C.1 D.1 2 6. 如图6.已知P是反比列函数y=8 x (x>0)图象上一点,点B的坐标为(1,0),A是 y轴正半轴上一点,且AP⊥BP,AP:BP=1:2,那么四边形AOBP的面积为()A. C10 D.7

(4)(5)(6) 二、填空题. 7. 如图,延长四边形ABCD的四边分别至E、F、G、H,使AB=nBE,BC=nCF,CD=nDG,DA=nAH(n>0),则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8.已知如图8,在矩形ABCD中,AE⊥BD,垂足为E,∠ADB=30°且BC=43,△ECD 的面积是___________ 9. 如图9,已知AD∥BC,AC与BD相交于点O.BE⊥AC,CF⊥BD,垂足分别为E、F,AC BD = 4 5. BE CF 的值为__________. (7)(8)(9)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 思想方法小结 :(1)函数方法.(2)数形结合法. 例题1、直线y =-2x +2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C =OB (1) 求AC (2) 在OA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 ,作PQ ⊥BP ,交直线AC 于Q ,试探究BP 与PQ 的数量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在(2)的前提下,作PM ⊥AC 于M ,BP 交AC 于N ,下面两个结论:①(MQ +AC )/PM 的 值不变;②(MQ -AC )/PM 的值不变,期中只有一个正确结论,请选择并加以证明。 x y x y

2、如图①所示,直线L :5y mx m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1)当OA =OB 时,试确定直线L 的解析式; (2)在(1)的条件下,如图②所示,设Q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作直线OQ ,过A 、B 两点分别作AM ⊥OQ 于M ,BN ⊥OQ 于N ,若AM =4,BN =3,求MN 的长。 (3)当m 取不同的值时,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分别以OB 、AB 为边,点B 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OBF 和等腰直角△ABE ,连EF 交y 轴于P 点,如图③。 问:当点B 在 y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试猜想PB 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第2题图① 第2题图② 第2题图③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0,b),且a、b满足.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若点M为直线y=mx上一点,且△ABM是以AB为底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m值; (3)过A点的直线交y轴于负半轴于P,N点的横坐标为-1,过N点的直线交AP于点M,试证明的值为定值.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

D C B A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 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 (1)如果∠A =?50,∠B =?80,求证:AB CD BC =+、 (2)如果AB CD BC =+,设∠A =?x ,∠B =?y ,那么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就是_______、 2、如图,P 就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的一个动点,且P 不与C 、D 重合,BQ ⊥AP 于 点Q,已知AD=6cm,AB=8cm,设AP=x(cm),BQ=y(cm)、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就是否存在点P,使BQ=2AP 。若存在,求出AP 的长;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3、如图,矩形EFGH 内接与△ABC,AD ⊥BC 与点D,交EH 于点M,BC=10cm, AD=8cm, 设EF=x cm,EH=y cm ,矩形EFGH 的面积为S cm2, ①分别求出y 与x,及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x 的取值范围; ②若矩形EFGH 为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③x 取何值时,矩形EFGH 的面积最大。 5.如图,在△ABC 中,AB=AC=1,点D,E 在直线BC 上运动.设BD=x, CE=y (l)如果∠BAC=30°,∠DAE=l05°,试确定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BAC=α,∠DAE=β,当α, β满足怎样的关系时,(l)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还成立?试说明理由. 6、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10,BC =12,四边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 矩形ABCD 边AB 、BC 、DA 上,AE =2、 (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GFC 的面积;(5分) (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BF = a 时,求△GFC 的面积 (用含a 的 A B C D P Q A B C D E F M H G

作业4-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 (1)

习题4 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 姓名:____万瑜________;学号:______1157120_________ 9.下面的模型是参数线性的吗?如果不是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他们成为参数线性模型? A .i i X B B Y 211 += b .221i i i X B B X Y += 14表5-13给出了德国1971年~1980年消费者价格指数Y (1980年=100)及货币供给X (10亿德国马克)的数据。 A 做如下回归: 1.Y 对X 2.lnY 对lnX 3。lnY 对X 4.Y 对lnX 解: 1.Y 对 X 2.lnY 对 lnX

3. lnY 对X 4.Y 对lnX 解:1.X Y ??=1 ?β斜率说明X 每变动一个单位,Y 的绝对变动量;

2. E X X Y Y =??=//?1 β斜率便是弹性系数; 3. X Y Y ??=/?1 β斜率表示X 每变动一个单位,Y 的均值的瞬时增长率; 4,. X X Y /?1 ??=β斜率表示X 的相对变化对Y 的绝对量的影响。 C 对每一个模型求Y 对X 的变化率 解:1. 2609.0?1=??=X Y β; 2. X Y X Y X Y 5890.0?1=?=??β; 3. Y Y X Y 0028.0?1=?=??β; 4. X X X Y /2126.54/?1==??β. D 对每一个模型求Y 对X 的弹性,对其中的一些模型,求Y 对X 的均值弹性。 解:1. Y X Y X X X Y Y E 2609.0?//1 =?=??= β; 均值弹性=5959.096.41176 220.19 2609.02609.0=?=?Y X 2. 5890.0?//1 ==??= βX X Y Y E ; 3. X X X X Y Y E 0028.0?//1=?=??=β; 均值弹性=6165.0220.190028.00028.0=?=?X 4. Y Y X X Y Y E /2126.54/?//1==??= β. 均值弹性=5623.096.41176 1 2126.5412609.0=?=?Y . E 根据这些回归结果,你将选择那个模型?为什么? 解:无法判断,因为只有当模型的解释变量的类型相同时,才可比较拟合优度检验数2 R ,对模型的选择还取决于模型的用途。 25表5-16给出了1995~2000年间Qualcom 公司(数字无线电信设计和制造公司)每周股票价格的数据。 a 做收盘价格对时间的散点图。散点图呈现出什么样的模式?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典题 含答案详解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典题题 例1.已知抛物线)0(2≠++=a c bx ax y 的顶点坐标为(3,-2),且与x 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求其解析式。 例2.已知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像与x 轴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点A 在点 B 的左边,与轴交于点 C ,若△AOC 与△BOC 的面积之和为6,且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的顶点坐标为(2,-a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3.已知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像过点E (2,3),对称轴为x =1,它的图像与x 轴交于两点A 10,)0(),0,(22212121=+x x x x x B x <且。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在(1)中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POA 的面积等于△EOB 的面积?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4.如图,抛物线)0(2≠++=a c bx ax y 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 (-1,0)、B (3,0)、C(0,3)三点,其顶点为D 。 (1)求经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四边形ABDC 的面积; (3)试判断△BCD 与△COA 是否相似? 若相似写出证明过程;若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例5:如图,已知抛物线4:21-=x y l 的图像与X 轴交于A 、C 两点。 (1)若抛物线2l 与1l 关于x 轴对称,求2l 的解析式; (2)若点B 是抛物线1l 上一动点(B 不与A,C 重合),以AC 为对角线,A ,B ,C 三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记为D ,求证:点D 在2l 上; (3)探索:当点B 分别位于1l 在x 轴上、下两部分的图像上时,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判断它们是何种特殊平行四边形并求出它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6.如图,已知:m ,n 是方程0562 =+-x x 的两个实数根,且m <n ,抛物线c bx x y ++-=2的图像经过点A (m ,0)、B (0,n )。 (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1)中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C ,抛物线的顶点为D 。 试求出点C 、D 的坐标和△BCD 的面积; (3)P 是线段OC 上一点,过点P 作PH ⊥x 轴,与抛物线交于H 点,若直线BC 把△PCH 分成面积之比为2:3的两部分,请求出P 点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