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答记者问 精品
食品安全-基本的民生问题

牛奶的又一大用途 ———浇菜地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二) 3、企业的信誉,国家的形象问题
2008年11月10日,石家庄市市委书记车俊痛心地说,三鹿
奶粉事件,对中国制造的信誉是一个沉重打击,中国奶业在国际上
的形象大跌,由于这起事件在国际上对中国产品的质疑、抵制,
52、0011新11年年产15品1月月、::新普立技药顿术大铁、王观饮蜀音食中袋从习制泡咸惯药茶鸭变涉检蛋化嫌出辣给造稀椒食假土酱品被超中安查标认全处识带苏来丹的红威,胁
62、0011犯11年年罪16分2月月子::利食蒙用品牛食、牛品医奶进药中行行被从犯业检火罪等出锅检含里出有认塑致识化癌了剂物福尔马林,
二、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二)6、犯罪分子利用食品进行犯罪活动
2002年南京“9·14”特大投毒案:
被告人陈正平为泄私愤,投放“毒鼠强”,造 成300余人中毒,42人死亡.
三、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二)主观201原1年因乳业新国标争议
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客观背景 广1州、市1我、奶们消业现协费在会有者理两方事亿面长多王的丁农棉户称分,散中生国产乳我业们行所业吃标的准所是有全的球 最食差品标:准在,知2倒、识退生水了产平25,行年守业?法者国意外识生,乳再蛋加白上质利最益低驱值动明,显在高这于样我一国个。背
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石家庄市形象、河北省形象乃至国
家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二) 3、企业的信誉,国家的形象问题
众多赴港游客扫货目标都是奶粉
2011年内地民众去香港买进口奶粉已然成为了一道风景,使 得香港一度出现奶粉供应紧张的局面。相比黄金和化妆品,奶粉已 经跻身香港旅游纪念品第一位。对于奶粉的抢购已经迫使超市开出 奶粉限购令。规定不管哪种品牌和型号,奶粉每人每天限购2罐。
竹密不堵流水过_张健

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年/3月/19日/第A02版竹密不堵流水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谈食品安全监管张健伴随着2013年的春天,开出了新一届政府领导集体的执政爱民花,结出了新形势下职能转变的勤政廉政为民果。
但与此同时,花期的长短,果实的品味,便一跃成为“民”所关注的第一问题。
以食品安全这一最与民相系的领域来看,谁来管?怎样管?管怎样?是我们迫切需要找到答案,明确方向的大议题。
2013年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法国《费加罗报》记者提问:“现在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包括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
我想请问,在中国政府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否同时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的公众和舆论是否可以更多地监督政府在这方面的措施?”对这个问题,李克强总理答道:“至于食品安全,那可以说是天大的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政府应该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坚决进行查处,并且让不法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所以这里很重要的是,不论是污染的状况、食品问题,还是治理和处置的效果,都要公开、透明,让公众、媒体能够充分、有效地加以监督,这也是形成一种倒遇机制,来硬化企业和政府的责任,也可以增强人们自身的防护意识。
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大家都尽一把力。
政府则是要以更大的决心来让人民放心。
”“食品安全,那可以说是天大的事”总理的这一句疾呼令人动容,也更引起我们的反思与希冀。
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础性问题。
近年来。
面对如何解决“缺陷逐渐显现,整体趋势向好”的食品安全状况,李克强总理付出了大量心力。
2010年2月李克强出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他亲自督率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食品安全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暑、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作者: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2014年第08期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也成为舆论热点。
这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从“苏丹红鸭蛋”、“有毒多宝鱼”、“三聚氰胺奶粉”到“地沟油”、“染色馒头”、“毒豆芽”、“镉大米”……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威胁着百姓的生命健康,也影响了中国食品的信誉。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个人的生命健康,也关系着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人民网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进行的热点话题网上调查中,“食品药品安全”仅次于“社会保障”和“反腐倡廉”,在网民最为关注的话题中排名第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
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三个“最严”的表述,表明了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也展现了中国政府整治食品安全的决心。
如今吃啥都害怕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一边是美味撩拨得人“口水与泪水齐飞”,一边是现实的冷峻敲打,令人“气愤与担忧共生”。
美味与安全,当后者成为追寻与享受前者的障碍时,谈论传承美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似乎变得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屡屡遭遇威胁与挑战。
而在对监管的分析与反思中,矛头纷纷对准“多头监管”、“九龙治水”、“十几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的尴尬局面。
我国食品监督抽检尽管起步很早,却出现过多个抽检结果并不吻合、甚至互相矛盾的情况,这引发公众对抽检结果权威性和准确性的质疑,进而降低了对食品安全状况的信心。
当下,“如今吃啥都害怕”已成了一种很普遍的心态。
但是,无论你怎样害怕,一日三餐都还得吃。
在南昌市某政府部门工作的万琴是位5岁半孩子的母亲。
她说,自孩子出生后,她就非常关注食品安全,之前是选择在超市购买有“有机产品”标识的蔬菜肉蛋。
一年前,经朋友推荐,她开始从一家位于市郊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订购。
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屡禁不止

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屡禁不止?中国新闻社开展的“境外华文媒体老总看中国两会”问卷调查显示,在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两岸、外交等领域的21项议题中,最受境外华文媒体老总关注的前五项议题中食品安全名列第三。
人民网网民最关注的十大热点话题中,“食品安全”排名第九。
新华网“2012两会调查”的22个选项中,“食品安全”始终名列前茅。
中国网“2012两会热点调查”的17个选项中,食品安全关注排名第五。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
尽管他有如此的重要性,但却屡禁不止,每年都有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吃大米怕农药超标,喝水怕有污染,喝酒怕是假酒.......今年两会期间食品安全问题继续作为专题询问的重点,各代表为此踊跃建言献策,进一步深化对食品安全执法监督,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履行职责。
两会期间各个代表也就此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分析说,当前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少数食品生产经营着不讲诚信道德,目无法纪,唯利是图,加之有些地方和部门重视不够,监管措施不到位,只是一些领域和地方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是不解决食品原料的来源的安全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说,近年来食品安全、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喝干净水,吸清洁空气,吃放心食物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期待。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治食品安全问题,治理空气和水污染市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客观要求,是缓解民生焦虑、提升国民幸福感的重要着力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就如和防范不安全的农产品发表了看法。
他指出,“政府不能把食品安全的是扔给百姓,完全让他自己去判断,这是不幸的。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答记者问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答记者问“总体稳定,正在向好”——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答记者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近日就食品安全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采访答问全文如下:问: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近年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尤其是2010年,通过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0年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水平稳中有升,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6.8%、99.6%和96.7%,全国库存粮食质量达标率97.3%。
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事件。
可以说,当前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趋势。
问:您谈到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但为什么一些人感觉不是很安全呢?答:这个问题问得好。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全国13亿多人每天要吃掉约200万吨食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食品生产企业40多万家、食品经营主体323万家、农牧渔民2亿多户,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更是难以计数。
如此庞大的食品生产消费量、如此众多的生产经营者,再加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由此带来的监管难度相当之大,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即使不合格的只是极少数,个案的发生率还是不低。
在互联网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这些违法违规的个案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很容易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应该说,我国的食品安全总体上是有保障的。
而且随着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我们将在不断解决问题中促进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问:您认为当前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是什么?答:第一是产业素质问题。
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快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加大,但同时由于准入门槛低等原因,大量食品企业规模小、分布散、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较低。
重典治乱力保“舌尖上的安全”

重典治乱力保“舌尖上的安全”作者:孟娜程卓胡浩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4年第7期新华社记者孟娜程卓胡浩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6 月23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修订草案对2009 年通过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作了大幅度修改,旨在“为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体制制度保障”。
6 月23 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的说明时表示,现行食品安全法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保障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得到提升,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
近几年来,“ 地沟油”“ 染色馒头”“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仍不时被媒体报道。
张勇表示,这次修订的总体思路是: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建立最严格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建立最严格的各方法律责任制度。
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等手段,对违法生产经营者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对失职渎职的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实行最严肃的问责,对违法作业的检验机构等实行最严格的追责;实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修订草案共159 条。
在建立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方面,首先突出民事赔偿责任。
规定实行首负责任制,要求接到消费者赔偿请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同时完善了消费者在法定情形下可以要求十倍价款或者三倍损失的惩罚性赔偿金制度。
修订草案还加大了行政处罚力度。
对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规定直接吊销许可证,并处最高为货值金额30 倍的罚款;对明知从事上述严重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场所或者向其销售违禁物质的主体,规定了最高20 万元的罚款;对因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出具虚假检验报告受到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规定终身禁止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修订草案细化并加重对失职的地方政府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处分。
依照规定的职责逐项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细化处分规定;增设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的情形;设置监管“高压线”,对有瞒报、谎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等三种行为的,直接给予开除处分。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佚名【期刊名称】《中国标准导报》【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1页(P27-27)【正文语种】中文为适应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作用,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决定成立专家委员会,对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政策建议、解疑释惑和科普宣传。
4月15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啸宏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副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刘佩智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有关成立专家委员会的文件通知,公布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名单,审议通过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章程》,研究讨论了2014年专家委员会重点工作安排。
专家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决策咨询机构,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负责组建和管理。
专家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以及秘书处组成。
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聘任,聘期5年。
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负责全面工作。
副主任委员由权威专家和富有经验的相关部门领导同志担任,根据主任委员的指定,分工负责联系相关工作。
专家委员会委员由食品安全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及管理部门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受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委托,承担以下主要任务:一是分析研判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承担重大问题调研,为国家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决策建议;二是参与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重大项目、重点规划、科研课题、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的咨询论证和研究评审;三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研判,提出食品安全重点领域监管措施咨询意见,为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参与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与研判;四是参与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工作,就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对重大舆情事件进行客观真实的科学评判;五是承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委托的其他工作。
大学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共4篇)

大学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共4篇)大学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共4篇)第1篇:大学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食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安全关系着我们的健康。
但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恶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毒米、毒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因此,我们组通过讨论决定,把食品安全作为我们的调查主题。
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上网查资料为辅,调查对象为师院在校大学生,不设性别、年龄、专业、年级限制,为随机抽样。
我们一共印发了98份问卷,回收了98份,其中94份为有效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5.9%。
我们组的组长:组员:组内分工如下:调查问卷的选题:印发调查问卷:问卷的发放:;问卷里数据的统计工作: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抄写:上网查资料由组员共同合作完成。
一、食品安全现况年5月5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仍然不少",当下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和中央所要求的、群众所期待的以及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目前,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食品安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尤其是年,通过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年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水平稳中有升,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6.8%、99.6%和96.7%,全国库存粮食质量达标率97.3%。
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事件。
可以说,当前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趋势。
而我们的调查显示,食品安全现况是不太令人满意的。
2015河南招警考试时政热点:保护“舌尖上的安全”再出重典

2015河南招警考试时政热点:保护“舌尖上的安全”再出重典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首次审议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这是现行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颁布实施后,时隔五年第一次修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介绍说,此次修订主要思路一是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二是建立最严格的全过程监管制度;三是建立最严厉的各方法律责任制度;四是实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草案首次提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追溯管理制度,强化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责任,大幅提高食品安全违法成本等内容是草案的三个重大突破。
破冰首提全程追溯制度一位监管部门相关人士明确表示,此次修订将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等各环节实施最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出追溯制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度。
而在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方面,将增设责任约谈、风险分级管理等要求。
据了解,草案第39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追溯管理制度,保证食品可追溯。
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食品可追溯。
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副司长陈传意此前表示,今年食药总局将建立产品可追溯制度,并督促所有的企业都建立可追溯体系,就是说,如果发生了食品安全问题,要能找得到“主”。
他透露,将首先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酒类(主要是白酒)推行该制度,然后在全国逐步推开。
据悉,当前监管层对乳粉、猪肉、白酒等相关产业的规划中,也都明确提出过要建设可追溯体系。
然而,记者近期在多地采访时发现,尽管很多产销企业都陆续建立了自己的产品可追溯体系,但由于成本和技术等限制,加上现行法律对此并未作强行规定,很多企业的可追溯体系都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以猪肉的可追溯体系为例,根据多位权威人士提供的信息,其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运转经费没有立项,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
食安委办公室工作职责

食安委办公室工作职责食安委办公室工作职责发布时间: 2011-10-29 10:361、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政策法规,分析县食品安全形势,研究提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为食安委决策服务。
2、按照食安委的部署和职责分工,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3、制订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4、组织协调食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重大事故查处。
5、承办食安委会议和重要活动,组织督促检查工作。
6、食安委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市食安办)职能职责(南京的)(一)承担全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会同农委、质监、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对接报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依法采取措施,防止或减轻社会危害。
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依法发布重大和市政府授权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
(二)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协调落实和督促检查市政府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项决定的执行情况。
建立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受理工作机制,协调有关部门处理投诉举报事项;完善食品安全联合暗访督查机制;督促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促进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和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考评,综合评价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的组织保障,各监管部门履职情况,当地食品安全总体情况及群众认可程度。
(三)负责组织制定、实施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并会同相关食品安全部门加强食品风险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报送和管理。
(四)完成市政府、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任务。
食安办,紧缺一个“最该办”□张传发5月5日《人民日报》有篇文章,题为“ 13部门涉及食品安全管理各个环节谁在管” 。
文中引述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张勇的话说,食品安全办的主要职责是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
但是,“食品安全办不能取代监管部门的职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政策措施都要落实到各部门的具体工作中去。
2013年食品安全周张勇讲话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在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的讲话2013年06月18日发布尊敬的汪洋副总理,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会同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粮食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单位共同主办,主题是“社会共治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
汪洋副总理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亲自出席并将发表重要讲话;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热情支持、积极参与,进一步增强了宣传周活动的效果。
在此,我谨代表各主办单位,对汪洋副总理的出席和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社会各界包括广大新闻媒体一直关心、支持食品安全工作表示诚挚的感谢!今年我们举办以“社会共治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目的就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完善社会管理手段,齐心协力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一系列食品安全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实施,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上呈现稳定向好发展的态势。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量大面广的消费总量、“小、散、乱、低”的产业基础、尚不规范的产销秩序、相对缺失的诚信环境、滞后的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薄弱的监管能力等,仍是从整体上制约食品安全水平的复杂因素。
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既是一项责任重大、十分紧迫的工作,又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扎实推进的艰巨任务。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保障食品安全,是需要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共同落实,行业自律和社会他律共同生效,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共同激活,法律、文化、科技、管理等要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管理工程。
只有形成社会各方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才能不断破解食品安全的深层次制约因素,才能不断巩固食品安全的微观主体基础和社会环境基础。
同志们,朋友们,消费安全的食品,是每个人的期待;维护食品安全,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在2014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在2014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本报讯 2014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部署会议于近日在重庆市召开。
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研究分析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从立足新的监管体制、统筹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和监测工作措施,部署今年的抽检监测任务。
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强调,必须进一步将抽检监测摆到食品安全全局重要位置。
国际公认食品安全基本管理措施张勇在讲话中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食品安全形势,突出强调了抽检监测工作在食品安全全局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要求各地提高对抽检监测工作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切实将其抓紧抓好抓实。
张勇指出,面临当前严峻复杂的食品安全形势,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围绕食品安全科学严格监管,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抽检监测是国际公认、普遍采用的食品安全基本管理措施,是从整体上统筹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也是监管工作由事后查处为主向关口前移、预防为主转变的重要举措,更是在新的监管体制下更多依靠科技支撑、提高监管效能的创新性工作。
张勇强调,各地必须把抽检监测工作进一步突出出来,摆到食品安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将其作为应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隐患点多面广严峻形势的重要监管手段,作为不断巩固食品安全基础的一项重要的治本之策,作为开创监管工作新局面、引导社会共治的强有力推手,通过全系统的努力,把这项工作摆好布局、建好机制、落实好任务。
要完善配套机制和后续执法措施张勇明确要求,抽检监测工作要以问题导向统领,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主动发现风险隐患,要完善抽检监测的配套机制和后续执法措施,切实将发现的问题核查处置到位,要立足新的监管体制,从统筹提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角度搞好抽检监测工作,相应计划制定、组织实施、数据分析、结果利用等要统一归口,要加强数据精细化管理,更好地运用抽检监测结果探索监管规律、提升监管水平。
我国将建食品安全红黑榜

我国将建食品安全红黑榜作者:王婷婷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4年第14期王婷婷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信部等17部门主办的以“尚德守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为主题的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北京举行。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表示,要加快食品安全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红、黑名单制度,让不守诚信者付出高昂的代价。
最严监管让人不敢违法汪洋在会上表示,要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让消费者自主选择安全食品,实现优胜劣汰。
要重典治乱,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让违法犯罪分子不敢、不能挑战法律底线,要明确认识到对违法者的宽恕就是对守法者的打击。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张勇表示,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从规范行为人手,让人不敢违法;建立崇德向善公序良俗,让人不愿违法。
张勇称,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健全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加快健全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完善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同时,支持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调动多元主体维护食品安全的积极性,让不法分子无处藏身。
据了解,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还将举办“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等系列活动。
6月11日至22日,工信部、国家卫计委、国家食药监总局、中国科协等12部门还将举办各部委主题日活动。
整个宣传周,各类活动达到70多个。
“食事药闻”APP上线6月10日上午,“食事药闻”APP正式上线。
它集四品一械(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科普短文发布、科普微视频展播、有奖游戏、四品一械公众查询等功能于一体,旨在为大家提供全方位科普信息服务。
还设有“辟谣”板块,戳穿各种“食品谣言”。
(摘自2014.06.10《法制晚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稳定,正在向好”——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答记者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近日就食品安全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采访答问全文如下:问: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近年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尤其是20XX年,通过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XX 年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水平稳中有升,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6.8%、99.6%和96.7%,全国库存粮食质量达标率97.3%。
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事件。
可以说,当前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趋势。
问:您谈到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但为什么一些人感觉不是很安全呢?答:这个问题问得好。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全国13亿多人每天要吃掉约200万吨食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食品生产企业40多万家、食品经营主体323万家、农牧渔民2亿多户,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更是难以计数。
如此庞大的食品生产消费量、如此众多的生产经营者,再加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由此带来的监管难度相当之大,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即使不合格的只是极少数,个案的发生率还是不低。
在互联网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这些违法违规的个案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很容易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应该说,我国的食品安全总体上是有保障的。
而且随着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我们将在不断解决问题中促进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问:您认为当前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是什么?答:第一是产业素质问题。
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快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加大,但同时由于准入门槛低等原因,大量食品企业规模小、分布散、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较低。
这是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最大制约因素。
第二是企业主体责任问题。
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主体的诚信问题就越重要。
应该说,当前我国社会诚信水平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不讲诚信、不讲道德的问题在不同行业都时有发生,食品行业同样如此。
有些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获取非法利益,甚至故意从事违法违规活动,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
第三是消费结构问题。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人口增长迅速,再加上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型升级,人们对加工食品和家庭外就餐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食品“好吃、好看、好闻”,而且对食品的方便性、低廉性、易储存性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需求。
一些为改善口感、品相和延长保质期、提高营养成分检测指标的添加物质应运而生,其安全性成为食品安全的一个新的难题。
此外,相对于食品产业的发展,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相对滞后,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
解决以上这些制约食品安全的复杂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加大标本兼治的工作力度,也需要全社会包括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问:请您谈一谈在加强监管方面国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20XX年国家公布实施了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去年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加大了对全国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力度。
20XX年以来,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我们着重加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集中治理了一些突出问题,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严惩了一批犯罪分子,消除了大量食品安全隐患。
——认真实施重点行业领域综合治理,促进了消费量大、影响面广的乳制品、食用油、肉类、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特别是经过综合治理,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稳步推进监管能力建设,加快完善、清理法规标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严格实施准入管理,日常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
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综合协调能力建设,各环节的监管工作衔接更加紧密。
——坚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和经济政策,开展各类食品可追溯管理,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治本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及时公布案件查处情况,营造了有利于食品安全工作的舆论氛围。
问:请您谈一谈如何落实好食品安全责任?答: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食品安全责任有明确的界定,概括地讲,就是企业对食品安全负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统一负责,各监管部门按照环节和品种负监管责任。
首先,要强调企业的主体责任。
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必须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质量安全负主体责任。
只要从事食品行业,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都应该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的各项规定,出了问题,首先要追究其主体责任,这是第一位的。
其次,地方政府统一负责。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因此,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工作统一负责,加强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包括加快健全各项制度措施,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和队伍建设。
第三,监管部门要各负其责。
食品产业链长,涉及环节多。
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餐饮服务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上下游的食品安全,因此,负责各环节监管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并加强互相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食品安全办将进一步加强综合协调和统筹指导,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各项责任,力争实现全程监管和无缝衔接。
问:一些人认为当前我国食品行业诚信状况较差,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答:前面我已说过,食品行业中确有个别企业和少数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淡漠、道德和诚信缺失,甚至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这个问题是同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相联系的,市场经济带来的诚信问题,是一个阶段内在不同行业都需要加大力度去解决的问题。
同时,由于食品行业与老百姓的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其诚信问题必然会引起人们更多地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诚信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我相信这一问题将会在食品和其他行业逐步得到解决。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大力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食品安全办正在组织编制的“十二五”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规划中,也对加强食品行业诚信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随着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我国食品行业的诚信面貌必将会得到较大改观。
问:有些人认为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影响了监管效果,请您介绍一下有关情况?答:食品产业链条长、业态复杂,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固定的监管模式,关键还是看哪种模式更适合本国国情。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需要通过实践逐渐探索完善。
根据我国的实际和多年来的探索,针对我国食品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的状况,目前,我国采取了分段监管和品种监管相结合的模式,由多个部门来承担监管任务。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确实也存在一些监管边界不清、监管重复和空白并存等问题。
这就提出了一个如何加强全程监管、实现各部门无缝衔接的重要任务。
新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提出,要着力构建统一协调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去年2月份,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并设立了办事机构,就是为了加强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综合协调能力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既要强化各监管部门的工作,又要不断消除监管漏洞、完善全程监管措施,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问:您如何看待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答:总体讲,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与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越是发达国家,其食品安全水平应该是越高。
但即使在今天,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存在“零风险”。
最近德国发生的二恶英事件,就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恐慌。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除了食品行业本身的差距,在监管能力、队伍、技术、资金、经验等方面也确实还存在着差距。
但是,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千方百计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面对差距,我们不能被动等待,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我们的政治优势和政策优势,并借鉴国外经验,尽最大的努力,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问:老百姓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深恶痛绝,请您谈谈在加大打击惩处力度方面有哪些有力措施?答:从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案件来看,当前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欲熏心,不惜以他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非法牟取暴利,主观恶意强、社会危害极大,不但严重损害整个食品行业的形象、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而且容易引发民众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一直把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务。
去年,有关部门立案查处了涉及食品安全的刑事案件1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人。
为加大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去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去年查办问题乳粉案件中,对有关犯罪分子的量刑标准进一步提高,其中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
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分子惩处力度的内容,这对于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促进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根本好转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今后,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我们要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
问:您怎么看待媒体对食品安全的舆论监督作用?答:当前,社会各界包括新闻界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尤其现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型媒体日益发达,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广泛的传播,我们认为这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我们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动力。
我们对此高度重视,一直认真对待、及时核查、如实回应社会关切。
目前信息传播渠道非常多、传播速度非常快,影响范围非常广,放大效应非常强,而政府部门回应有关方面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时,则必须用事实说话,对一些问题需要核查事实真相,需要检验检测和科学验证。
相对于舆论信息的传播,相关部门的回应可能会有一个时间差的滞后。
但实事求是地讲,绝大多数地方和部门在回应社会关切方面是高度重视的,态度也是认真积极的。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努力做到快速核查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答群众疑惑。
另外,由于食品安全问题非常敏感,一些不实的传言甚至可能会冲击整个产业、引发社会恐慌、危害广大群众的利益。
因此,我们也呼吁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型媒体,要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来报道食品安全问题。
我们真诚地欢迎社会各界和媒体加强对食品安全的舆论监督,共同努力促进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稳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