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答案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考试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数据库技术的基础是什么?A. 关系模型B. 面向对象模型C. 逻辑模型D. 结构模型2. 关系数据库中,哪一种数据结构支持高并发读写?A. 表关系模型B. 面向对象模型C. 文档关系模型D. 键值对模型3. 在数据库设计中,哪一个术语描述了表之间的关系?A. 结构定义B. 数据字典C. 模式D. 结构视图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数据定义B. 数据查询C. 数据更新D. 数据控制5. 以下哪个不是关系型数据库的术语?A. 表B. 列C. 行D. 域6. 在SQL中,用于数据查询的命令是?A. SELECTB. INSERTC. UPDATED. DELETE7. 在数据库系统中,哪一个概念描述了数据的逻辑结构?A. 存储模式B. 内模式C. 外模式D. 全局模式8. 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的两种数据模型是什么?A. 关系模型和层次模型B. 关系模型和网状模型C. 关系模型和层次模型D. 关系模型和网状模型9. 在数据库应用开发中,哪一个步骤不属于需求分析阶段?A. 需求收集B. 需求分析C. 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D. 需求评审10. 在数据库性能优化中,哪一个策略通常不适用于数据库分区?A. 负载均衡B. 分区键选择C. 数据分布D. 数据压缩11. 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是什么?A. 计算机硬件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C. 数据库管理员(DBA)D. 数据库应用程序12. 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数据结构化程度B. 查询语言C. 一致性保证D. 扩展性13. 数据库设计中,哪个阶段会进行数据模型设计?A. 需求分析阶段B. 概念设计阶段C. 逻辑设计阶段D. 物理设计阶段14. 在SQL语言中,哪种语法结构可以用来创建一个表?A. CREATE TABLEB. ALTER TABLEC. DROP TABLED. UPDATE TABLE15. 什么是事务处理?A. 数据库维护B. 数据操作C. 数据完整性保障D. 数据安全性控制16. 在数据库应用开发中,哪种技术通常用于实现数据的持久化?A. 文件系统B. 缓存技术C. 数据库系统D. 对象关系映射(ORM)17.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哪个组成部分?A. 数据模型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库管理员D. 数据库客户端程序18. 在数据库设计中,哪个步骤用于确定如何在数据库中表示实体和关系?A. 需求分析B. 概念设计C. 逻辑设计D. 物理设计19. 在数据库设计中,以下哪个术语用来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的结构化表示?A. 模式B. 内模式C. 外模式D. 用户模式20.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哪个概念用来描述数据的逻辑结构?A. 表B. 列C. 主键D. 外键21. 在SQL语言中,用于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被称为?A. 插入B. 更新C. 删除D. 查询22.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数据库事务的特性?A. 原子性B. 一致性C. 隔离性D. 持久性23. 在数据库系统中,哪个组成部分负责存储和管理数据?A. 应用程序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库管理员D. 数据库客户端24.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关联通常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A. 主键-外键约束B. 触发器C. 索引D. 存储过程25. 数据库恢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修复损坏的数据文件B. 重新创建丢失的数据表C. 恢复数据库到某个特定时间点的状态D. 重新分配数据库空间26. 在数据库设计中,哪个步骤是关于定义数据结构和关系?A. 需求分析B. 概念设计C. 逻辑设计D. 物理设计27. 数据库系统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A.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B. 数据库、DBMS、网络、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C. 数据库、DBMS、数据库管理员、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D. 数据库、DBMS、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28.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模型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的结构?A. 树状图B. 网状图C. 表格D. 图29. 在数据库设计中,用来描述实体之间关系的术语是()。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有答案)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库?
答: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是按某种数据模型进行
组织的、存放在外存储器上,且可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因此,数据库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
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2. 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
答:数据独立性表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不存在依赖关系,包括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
第一章补充作业部分:
假设教学管理规定:
①一个学生可选修多门课,一门课有若干学生选修;
②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一门课只有一个教师讲授;
③一个学生选修一门课,仅有一个成绩。
学生的属性有学号、学生姓名;教师的属性有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课程的属性有课程号、课程名。
要求:根据上述语义画出 ER 图,要求在图中画出实体的属性并注明联系的类型;
12.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数据冗余 。
1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 系统软件 。
14.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是 定义数据库 。
15.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 数据共享 、数据独立、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不一致和加强了数据保护。
16.据库系统的最大特点是 数据的三级抽象和二级独立性 。
A.层次数据模型 B.网状数据模型 C. D.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答案:C
二、填空题
1. 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 人工管理 、 文件系统 和 数据库系统 三个阶段。
2.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 组织 的、可 共享 的数据集合。
3.DBMS 是指 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是位于 用户 和 操作系统 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完整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作者:————————————————————————————————日期:2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B 。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4.B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C 。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C 。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D 。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B 。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2章 习题答案

第2章数据模型1.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解: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用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工具,是数据库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一般地讲,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概念的集合。
这些概念精确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1)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2)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进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2.模型的作用。
解:模型用于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进行有效的描述与刻画。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
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
不同的数据模型提供给我们模型化数据和信息的不同工具。
3.概念模型中以下术语: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性,码,实体联系图(E-R图)解: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码: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实体联系图(E-R 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1,1:n 或 m:n)。
不同的联系。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二版答案

第5章习题解答1.选择题(1)为数据表创建索引的目的是_______。
A.提高查询的检索性能B.节省存储空间C.便于管理D.归类(2)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_______字段的值进行排序。
A.一个B.多个C.一个或多个D.零个(3)下列_______类数据不适合创建索引。
A.经常被查询搜索的列B.主键的列C.包含太多NULL值的列D.表很大(4)有表student(学号,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出生日期, 所在系号),在此表上使用_______语句能创建建视图vst。
A.CREA TE VIEW vst AS SELECT * FROM studentB.CREA TE VIEW vst ON SELECT * FROM studentC.CREA TE VIEW AS SELECT * FROM studentD.CREA TE TABLE vst AS SELECT * FROM student(5)下列_______属性不适合建立索引。
A.经常出现在GROUP BY字句中的属性B.经常参与连接操作的属性C.经常出现在WHERE字句中的属性D.经常需要进行更新操作的属性(6)下面关于索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
A.索引是一个指向表中数据的指针B.索引是在元组上建立的一种数据库对象C.索引的建立和删除对表中的数据毫无影响D.表被删除时将同时删除在其上建立的索引(7)SQL的视图是_______中导出的。
A.基本表B.视图C.基本表或视图D.数据库(8)在视图上不能完成的操作是_______。
A.更新视图数据B.查询C.在视图上定义新的基本表D.在视图上定义新视图(9)关于数据库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视图可以提高数据的操作性能B.定义视图的语句可以是任何数据操作语句C.视图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数据独立性D.视图的数据一般是物理存储的(10)在下列关于视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3章习题答案

第3章关系数据库1. 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解: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1) 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2) 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3) 关系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2. 解释下列术语的含义:①笛卡尔积;②主码;③候选码;④外码;⑤关系;⑥关系模式;⑦关系数据库解:①笛卡尔积:两个分别为n目和m目的关系R和S的笛卡尔积是一个(n+m)列的元组的集合。
元组的前n列是关系R的一个元组,后m列是关系S的一个元组。
若R有k1个元组,S有K2个元组,则关系R和关系S的笛卡尔积有k1×k2个元组。
记作:R×S={trts|tr∈R⋀ts∈S}②主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③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④外码:如果关系模式R中的某属性集是另一个关系模式S的主码,则该属性集为关系模式R的外码。
⑤关系:关系是集合论的一个概念,也是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它只包含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
在关系模型中,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来表示。
在用户看来,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这种简单的数据结构能够表达丰富的语义。
⑥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
它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R(U,D,DOM,F)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为属性向域的映像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⑦关系数据库: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关系来表示的。
因此,在一个给定的应用领域中,所有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所对应的关系的集合就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
3.关系数据库的三个完整性约束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解:关系模式中有3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若属性(指一个或一组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A不能取空值。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4章 习题答案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4章习题答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4章习题答案第4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试述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的特点。
求解:sql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通用性好又简单易学的语言,主要特点包括:综合统一:sql语言将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压低语言dml、数据掌控语言dcl的功能集于一体,语言风格统一,可以独立完成数据库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活动。
高度非过程化:用sql语言展开数据操作方式只要明确提出“搞什么”,而无须阐明“怎么做”。
面向子集操作方式:sql使用子集操作方式方式。
不仅查阅的结果可以就是元组的子集,而且一次插入、更新、删除操作的对象也可以是元组的集合。
积极支持关系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对应于视图(view),模式对应于基本表中,内模式对应于存储文件。
简约易学,有效率功能强大:sql语言简约,只有少量关键字,语法直观。
sql的采用方式非常灵活,可以直接通过sql实现人机交互,还可以将sql语句嵌入到其他高级语言程序中来使用。
2.概述sql的基本功能。
解:sql语言就是一种综合的、通用型的、功能强大的关系数据库语言,集数据查阅(dataquery)、数据压低(datamanipulation)、数据定义(datadefinition)和数据掌控(datacontrol)功能于一体。
数据定义功能。
主要用于定义、删除和修改关系数据库中的对象,数据库对象主要包括基本表、视图等。
数据查阅功能。
运用select语句去同时实现查阅数据的功能。
数据压低功能。
主要用作减少、删掉和修正数据库中的数据。
数据掌控功能。
主要用以掌控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方式权限,包含数据库安全掌控和事物管理两部分。
3.什么是基本表?什么是视图?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解:基本集是本身单一制存有的表中,在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表中。
企图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中求出的表中。
企图本身不单一制存储在数据库中,就是一个虚表。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后答案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Visual FoxPro 6.0篇>>练习题答案第1章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A D C B B B A A二、填空题1、数据定义、数据操纵2、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3、属性、字段、元组、记录4、关键字5、域6、属性、属性到域的映象7、关系、关系8、投影9、选择运算、投影运算10、连接运算、自然连接三、简答题1、答:数据库(DataBase)是被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它的职能是有效地组织和存储数据、获取和管理数据,接受和完成用户提出的访问数据的各种请求。
数据库系统是指拥有数据库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系统,它可以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答:关系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
在计算机中,一个关系可以存储为一个文件。
在Visual FoxPro中,一个关系就是一个表文件。
元组是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有时也叫做一条记录。
属性是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有时也叫做一个字段。
3、答:数据库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系统软件、数据库应用系统和各类人员。
4、答: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层次模型的特点是:形状象一棵倒立的树,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网状模型的特点是:形状象一张网,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
关系模型的特点是:在关系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
该表满足每一列中的分量是类型相同的数据;列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行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表中的分量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小数据项,即表中不允许有子表;表中的任意两行不能完全相同。
第7章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习题及解答P179-181一、复习题1、关系模型由哪三部分组成?关系模型的概念是建立在实体——关系方法基础上的。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P168)2、关系的完整性分为哪三类?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必须满足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完整性是指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完整性约束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规定的数据和防止因错误信息的输入/输出造成无效操作或错误信息而提出的。
数据完整性分为四类: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P171)3、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码的属性值也可以为空?什么时候可以为空?(P171)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1)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2)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
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在参照完整性中,外码属性值可以为空,它表示该属性的值尚未确定,但前提条件是该外码属性不是其所在参照关系的主属性。
4、试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内涵的区别。
(P165)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和维护。
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管理方法根据数据管理的特点,其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方式之一,数据管理的内涵更加宽。
5、试分析数据库的主要模型(P166)数据库模型定义了数据的逻辑设计,它也描述了不同数据之间的联系。
在数据库设计发展中,曾使用过三种数据库模型: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
(1)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比较简单;对于实体间关系是固定的,且预先定义好的应用系统,采用层次模型来实现,其性能优于关系模型,不低于网状模型;层次数据模型还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复习题答案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二维表来表示。
在数据库的物理组织中,它以文件形式存储。
2.数据库中的选择、投影、连接等操作均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3.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二维表的列称为字段,行称为记录。
4.在Access中,查询可作为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的数据源。
5.子查询“包含于”对应的谓词是In。
6.参数查询中的参数要用[]中括号括起来,并且设置条件提示。
7.绑定文本框可以从表、查询或SQL语言中获取所需的内容。
8.在创建主/子窗体之前,必须设置主窗体和子窗体(主表和子表)之间的关系。
9.表A中的一条记录可以与表B中的多条记录匹配,但是表B中的一条记录至多只能与表A 中的一条记录匹配,这样的关系是“一对多”。
10.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有3种,分别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11.在关系数据库中,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一个或多个字段称为主键。
12.参照完整性是一个准则系统,Access使用这个系统用来确保相关表中记录之间的关系有效性,并且不会因意外删除或更改相关数据。
13.在数据表中,记录是由一个或多个字段组成的。
14.在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中,把由一个关系中相同属性值的元组连接到一起形成新的二维表的操作称为连接。
15.关系规范化是指关系模型中的每一个关系模式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16.数据表之间的联系常通过不同表的共同字段名来体现。
17.18.的工作窗口。
19.若想保护数据库不被别人使用、修改、及窃用,用户可以设置密码。
二、简答题:1.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计算机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和数据库用户组成。
2.简述数据库设计步骤。
(1)需求分析阶段这一阶段要收集大量的支持系统目标实现的各类基础数据、用户需求信息和信息处理需求,并加以分析归类和初步规划,确定设计思路。
SQL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期末复习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期末复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借书日期必须在还书日期之前”这种约束属于数据库的()功能。
A.恢复B.并发控制C.完整性D.安全性C.完整性2.在数据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严格保护数据B.数据存储量太大C.数据间联系弱D.数据冗余D.数据冗余3.次数据文件用于存储不能存在主数据文件中的数据,默认扩展名为()。
A..ndf B..mdf C..log D..datA..ndf4、若要求查找‘’姓学生的学生号和,正确的SQL语句是( B )。
A. SELECT S#,SNAME FROM S WHERE SNAME=’%’B. SELECT S#,SNAME FROM S WHERE SNAME LIKE ’%’C. SELECT S#,SNAME FROM S WHERE SNAME=’%%’D.SELECT S#,SNAME FROM S WHERE SNAME LIKE ’%%’5.通过CREATE TABLE语句或者其他方法创建了一个表后,可以使用()语句在表中添加记录。
A.DELETE B.INSERT C.UPDATE D.INSEATERB.INSERT6.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关系就是()。
A.一二维表B.一条记录C.一个关系数据库D.一个关系代数运算A.一二维表7.语句SELECT ,性别,出生日期FROM student_info返回()列。
A.1 B. 2 C.3 D.4C.38.语句SELECT 1.2*0.5的结果是()。
A.NULL B.1 C.0 D.0.6D.0.69.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为了简化用户的查询操作,而又不增加数据的存储空间,常用的方法是创建(c )。
A.另一个表B.游标C.视图D.索引5.一个查询的结果成为另一个查询的条件,这种查询被称为()。
A.连接查询B.查询C.自查询D.子查询D.子查询10.为了对表中的各行进行快速访问,应对此表建立()。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篇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 2 版)习题参考答案】.选择题1.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ca.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有关,操作系统的类型决定了能够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b.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必须经过操作系统实现才能实现c.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不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d.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户隐藏了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和文件名2.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d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 d .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据的效率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征的是ca.提供了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独立性b.所有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c.用户访问数据时,需要知道存储数据的文件的物理信息d.能够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在存储数据的硬盘出现故障时,也能防止数据丢失d 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调用b.数据库管理系统调用操作系统c.操作系统调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并发运行6.数据库系统的物理独立性是指d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数据的存储结构d.不会因为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7.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属于aa.系统软件c .应用软件 b .工具软件d .数据软件8.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
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ba.数据库c .应用程序 b .操作系统d .数据库管理系统9.下列关于客户 /服务器结构和文件服务器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da.客户 /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库存储在服务器端,文件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存储在客户端b .客户 /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处理后的结果数据,文件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包含客户所需数据的文件c .客户 /服务器结构比文件服务器结构的网络开销小d .客户 /服务器结构可以提供数据共享功能,而用文件服务器结构存储的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库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它用综合的方法组织数据,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可供多个用户共享,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具有安全控制机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允许并发地使用数据库,能有效、及时地处理数据,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含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与参考答案 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判断题: 四.简答题五.关系代数和SQL 语言六.码的求解、范式判断、规范化:七.绘制E-R 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确定关系的码八.调度问题:确定是否为可串行化调度复习提纲---教材分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ch1绪论)第二部分 关系数据库(ch2)第三部分 SQL 语言(ch3)第四部分 数据库安全性(ch4)第五部分 数据库完整性(ch5)第六部分 关系数据理论及数据库设计(ch6ch7)第七部分 并发控制及数据库恢复(ch10)关注平时做过的:习题实验二、三、四基本概念题综合技能题综合技能题答题步骤总结:五.关系代数查询答题步骤1、确定条件的列名与查询的列名,来自哪些关系,来自单个关系用单关系选择投影查询;来自多个关系用连接,再选择投影;如果有所有的、至少、包含等字样考虑用除运算SQL语言查询答题步骤2、确定条件的列名与查询的列名,来自哪些表,来自单个表用单表查询,用select确定列用where确定行;来自多个表用连接或子查询,要查询的列来自单个表可使用子查询(也可用连接查询),否则只能用连接查询;如果有所有的、至少、包含等字样考虑用Exists存在性子查询;如果有统计信息用分组查询,用having筛选满足分组条件的组,注意select中的列有2种,分组列与聚合函数列,没有第三种列。
六.码的求解、范式判断、规范化答题步骤码的求解步骤将依赖集的属性分成左右两边,则有1)只出现在左边的肯定是码的属性之一2)只出现在右边的肯定不是码的属性3)两边都不出现的肯定是码的属性之一;再看选出的属性能否构,如果是码,则选出的属性就是唯一的码;如果不是码,则将其与依赖集左边属性一一结合,尝试是否为码(即能否决定其他全部属性)范式判断区分非主属性,主属性;再确定有无部分依赖、传递依赖等做出判断规范化将范式按1NF→2NF→3NF→BCNF逐步分解(不严格推敲时将依赖集的每个依赖左右两边组成一个关系即可得分解)七.绘制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确定关系的码答题步骤确定实体、联系、联系类型(1:1或1:n或m:n);转换为关系模式;确定每个关系的码八.调度问题:确定是否为可串行化调度答题步骤先确定初值、再计算2个事务的串行结果、再计算事务的并行处理结果,比较结果:若与其中任何一个串行结果相同则为可串行化调度,否则为不可串行化调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题库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主要内容: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4、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5、概念模型的描述6、关系数据模型的三要素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两级映像、数据独立性练习题一、选择题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部分习题解答

第1章部分习题解答一. 填空题1.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三要素组成。
2.数据模型通常分(层次)、(网络)、(关系)和(面向对象)是四种。
3.数据操作描述的是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分为(检索)和(更新)两大类,共包括 (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4种操作。
4.关系数据库系统是以(关系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库系统。
5.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划分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可分为(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层。
6.有了外模式/模式映象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独立性);有了模式/内模式映象,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物理独立性)。
7.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由(数据描述语言及其翻译程序)、(数据操纵/查询语言及其翻译程序)和(数据库管理例行程序)三部分组成。
8.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层结构之间提供的两层映象是(外模式/模式映象)和(模式/内模式映象)。
9.当前数据库系统的主流是(关系数据库系统)。
10.在E-R图中,实体集用(矩形)表示,实体集和联系的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用(菱形)表示,联系与其涉及的实体集之间以直线连接,并在直线端部标上联系的种类(1:1,1:n,m:n)。
11.房屋租赁公司利用数据库记录房主的房屋和公司职员的信息。
其中房屋信息包括房屋编号、地址、面积、朝向、租金价格。
职员的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姓名、联系的客户、约定客户见面时间、约定客户看房的编号。
房屋租赁公司的E-R图如下图所示:图房屋租赁公司的E-R图在括号中填人正确的答案。
A: (房屋) B:(带客户看房) C:(职员) D:(地址) E:(租金价格) F:(联系的客户) G:(约定客户见面时间) H:(约定客户看房的编号)二. 选择题1.( B )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的,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可为多个用户共享的数据的聚集。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关系数据库 D。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试卷及答案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试卷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表单的NAME属性是 D 。
A.显示在表单标题栏中的名称B.运行表单程序时的程序名C.保存表单时的文件名D.引用表单对象时的名称2.下列叙述中含有错误的是B 。
A.一个数据库表只能设置一个主索引B.唯一索引不允许索引表达式有重复值C.候选索引既可以用于数据库表也可以用于自由表D.候选索引不允许索引表达式有重复值3.对于自由表而言,不能创建的索引类型是____A_。
A.主索引B.候选索引C.普通索引D.唯一索引4.下列类的特性中,___D__体现并扩充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共享机制。
A.抽象性B.多态性C.封装性D.继承性5.Visual FoxPro是一个_____B。
A. 数据库系统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库D. 数据库管理员6.实体模型反映实体及实体之间的关系,是人们的头脑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认识,而__A__是实体模型的数据化,是观念世界的实体模型在数据世界中的反映,是对对现实世界的抽象。
A. 数据模型B. 物理模型C. 逻辑模型D. 概念模型7.在Visual FoxPro 中创建数据库后,系统自动生成的三个文件的扩展名分别为_B____。
A. .PJX、.PJT、.PRGB. .DBC、.DCT、.DCXC. .FPT、.FRX、.FXPD. .DBC、.SCT、.SCX8.在Visual FoxPro 中,创建____C_将不以独立的文件存储。
A. 查询B. 类库C. 视图D. 菜单9.下列不属于关系代数运算的是___A_。
A. 查询B. 投影C. 选择D. 联接10.下列表达式中,合法的是________B_.A. Year(Date())-{2000/08/02}B. Date()-{2000/08/02}C. Date()+{2000/08/02}D. A、B、C均对11. 数据库表的参照完整性规则包括更新规则、删除规则和插入规则。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1.1 选择题1. A2. C3. C4. B5. C6. A7. C8. B9. D 10. A 11. D 12. A 13. A 1.2 填空题数据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能按照人们的要求真实地表示和模拟现实世界、容易被人们理解、容易在计算机上实现实体、记录属性、字段码域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E-R模型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矩形、菱形、椭圆形层次模型、一对多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关系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三级模式、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数据、程序数据逻辑、数据物理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BA(数据库管理员)1.4 综合题2.(注:各实体的属性省略了)3.第二章习题答案1.1 单项选择题1. C2. A3. B4. C5. C6. D7. A8. B1.2 填空题集合2. 能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系编号,学号,系编号关系,元组,属性关系模型,关系,实体,实体间的联系投影1.4 综合题1. πsno(σcno=’2’(SC))2. πsno(σcname=’信息系统’(SCCOURSE))3. πsno,SNAME,SAGE(STUDENT)第三章习题答案1.1select * from jobs1.2select emp_id,fname+'-'+lname as 'Name' from employee1.3select emp_id,fname+'-'+lname as 'Name',Year(getdate())-Year(hire_date) as 'worke time' from employee order by 'worke time'2.1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fname like 'f%'2.2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job_id='11'2.3select emp_id,fname+'-'+lname as 'Name', Year(getdate())-Year(hire_date) as worketimefrom employeewhere (Year(getdate())-Year(hire_date)) >5order by worketime2.4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cast(job_id as integer)>=5 and cast(job_id as integer)<=82.5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fname='Maria'2.6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fname like '%sh%' or lname like '%sh%'3.1select * from sales where ord_date <'1993-1-1'4.1select distinct bh, zyh from stu_info wherebh in(select bh from stu_infogroup by (bh)having count(*)>30 and count(*)<40)order by bh或者是select bh,zyh from stu_infogroup by zyh,bhhaving count(bh)>30 and count(bh)<40order by bh4.2select * from gbanwhere bh like '计%'4.3select * from gfiedwhere zym like '%管理%'4.4select xh,xm,zym,stu_info.bh,rxsj from stu_info,gfied,gban where nl>23and stu_info.zyh=gfied.zyh and stu_info.bh=gban.bh4.5select zyh,count(*) from gbanwhere xsh='03'group by zyh第四章习题答案4.1 单项选择题:B2、A3、C4、A5、A6、C7、C8、D9、B10、A11、C(或B,即书上121页例题中from的写法)12、A13、C14、C15、C4.2 填空题:drop tablealter table add <列名或约束条件>with check option基本表基本表distinct group by roder by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distinctlike % _自含式嵌入式10、order by asc desc4.3 综合题1、SELECT XH, XM, ZYM, BH, RXSJFROM STU_INFO, GFIEDWHERE STU_INFO.ZYH = GFIED.ZYH AND NL > 23 AND XBM = '男'2、SELECT ZYM 专业名, count(*) 人数FROM STU_INFO, GFIEDWHERE STU_INFO.XSH = '03' AND STU_INFO.ZYH = GFIED.ZYHGROUP BY ZYM注意:该题目中给出的条件XSH = '03'中的03代表的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学院的代码是12,大家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做该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章节复习资料(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题型及分值一、 填空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二、 判断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三、 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四、 简答题(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五、 综合应用题(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注:综合应用题主要来自于实验三、四,教材中介绍的基本 SQL 语句要熟悉第一章绪论(一)填空与名词解释1. 数据(Data ): |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经过数字化后存入计算机。
数据与其语 义是不可分的。
2. 数据库(Database )::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 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 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的主要功能:1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组织、存储和 管理、3.数据操纵功能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6.其它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两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现实世界)、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条件 最常用的数据模型:I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对象关系模型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模式 内模式 外模式4. 5. 6.7.(二)简答一、外模式/模式映象(多对一):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
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 个外模式/模式映象,定义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映象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1当模式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有关的外模式/模式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2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二、模式/内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库中模式/内模式映象是唯一的,该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模式描述中。
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模式/内模式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不受影响。
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保证了数据库外模式的稳定性;从底层保证了应用程序的稳定性,除非应用需求本身发生变化,否则应用程序一般不需要修改。
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1.数据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高(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的安全保护、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数据库2.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3.应用系统4.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硬件平台及数据库软件、人员P35第二章关系数据库(一)填空与名词解释1.关系模型的3个组成部分:]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2.关系:关系是从域的笛卡儿积中提取出的符合实际意义的子集,是一张二维表, 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
H表中的行称为元组,一行为一个元组,对应存储文件中的一个记录值。
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包括属性的型和属性的值,一个实体用若干个属性来描述。
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主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外码:外部关系码是本关系的一个属性(组),它不是本关系的关系码,但却是另一关系的关系码,则称这个属性(组)为本关系的外部关系码关系模式:I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结构的描述,描述关系由哪些属性构成、这些属性来自哪些域、属性向域的映象关系以及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格式为:关系名(属性名1, 属性名2,……,属性名n)。
一个关系模式对应一个关系文件的结构。
关系数据库:所有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的关系的集合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 由一组关系头的集合以及关系体的集合组成。
(二)简答实体完整性:主码不能为空参照完整性规则:定义外码,并且外码设置成空值或者等于主码值。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2.等值连接、自然连接、外连接、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及其之间关系。
P57-59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一)填空与名词解释1.行列子集视图中1202.SQL:I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是一个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语言。
(二)简答(I )综合统一。
SQL语言集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 的功能于一体。
(2 )高度非过程化。
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只要提出“做什么”,而无需指明“怎么做”,因此无需了解存取路径,存取路径的选择以及SQL语句的操作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
(3 )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SQL语言采用集合操作方式,不仅操作对象、查找结果可以是元组的集合,而且一次插入、删除、更新操作的对象也可以是元组的集合。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
SQL语言既是自含式语言,又是嵌入式语言。
作为自含式语言,它能够独立地用于联机交互的使用方式;作为嵌入式语言,它能够嵌入到高级语言程序中,供程序员设计程序时使用。
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在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表。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
视图本身不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是一个虚表。
即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导出视图的基本表中。
视图在概念上与基本表等同,用户可以如同基本表那样使用视图,可以在视图上再定义视图。
3・视图的优点有哪些?(I )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2 )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3)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4 )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5)更清晰的表达查询。
(三)综合应用题实验三、四全部习题,弄懂每一道题。
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一)填空与名词解释1.计算机系统的三类安全问题:「技术安全类、管理安全类、政策法律类2.M AC中将DBMS所管理的实体分为两大类:|主体、客体3•自主存取控制:定义各个用户对不同数据对象的存取权限。
当用户对数据库访问时首先检查用户的存取权限。
防止不合法用户对数据库的存取。
强制存储控制:|每一个数据对象被(强制地)标以一定的密级,每一个用户也被(强制地)授予某一个级别的许可证。
系统规定只有具有某一许可证级别的用户才能存取某一个密级的数据对象。
3.数据库安全性「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非法用户和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二)简答(I )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身份。
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2)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
例如CZ级中的自主存取控制(DAC ) , BI 级中的强制存取控制(MAC)。
(3 )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4 )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5 )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得不知道解密算法的人无法获知数据的内容。
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一)填空与名词解释1数据库完整性门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2 RDBMS完整性控制机制应具有的三个方面的功能:](l )定义功能,即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2 )检查功能,即检查用户发出的操作请求是否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3 )违约反应:如果发现用户的操作请求使数据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则采取一定的动作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触发器:|是用户定义在关系表上的一类由事件驱动的特殊过程。
由服务器自动激活;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检查和操作,具有更精细和更强大的数据控制能力。
(二)简答数据库完整性与数据库安全性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者共同实现数据库运行与管理、维护等功能。
2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
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
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1.同一表中执行触发器的顺序。
—|P1631执行该表上的BEFORE触发器;2激活触发器的SQL语句;3执行该表上的AFTER触发器。
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1.简述1NF 2NF 3NF BCNF—4NF的规范化过程。
P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