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26268c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d.png)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第50-53页。
教学目标:1.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感受用数对的方法表示位置的间接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理解数对的特征。
教学过程:【学生在课前预习,并完成助学单(见附录)】一、初步交流,分享收获师: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用数对确定位置”。
)师:关于“用数对确定位置”,咱同学们已经在课前做过预习,现在同桌之间先互相交流,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同桌交流1分钟)师:谁能就你所知道的到前边来与全班同学交流?(学生汇报交流预习成果(预设):1.确定行、列: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
2.数对中的各部分表示什么:表示我在第2列,底3行就可以表示为(2,3),其中2表示第2列,3表示第3行。
)二、交流探讨,学以致用(一)游戏师:今天要学的知识既然大家都已经学会了,那我们就来试一试会不会用呢?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先看好自己的位置,听我的口令。
1、从北边起第3列的同学起立;2、第2行的同学举手;3、用数对表示为(3,2)的同学请起立;4、用数对写下自己的位置。
(二)将座位图抽象成平面图师:我们的教室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如果是这样你还认识吗?(出示座位图)能看懂这张座位图吗?还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学生通过看图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在座位图中抽象出行、列,形成平面图(学生在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师:同学们,到现在你们已经成功地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和位置》教学分析稿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和位置》教学分析稿](https://img.taocdn.com/s3/m/bbaf5f4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f.png)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和位置》教学分析稿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和位置》教学分析稿一、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55页:信息窗1,两个红点问题,“自主练习”第1-8题。
二、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二是本单元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联系已有的方向经验,应用度量角和画角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是根据《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里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确定位置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编排三道例题和一个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新的方向知识,学会比较精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
还安排一次《实际测量》为内容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的认识及处理意见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测量角度、用角度表示方向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知道了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能识别简单的线路图。
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因为本单元要通过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涉及到角度,因而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设计时,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发现、归纳概括、联系转化,让学生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准确的过程,在体验中探究知识,解决问题。
三、对重要教学情景(境)安排说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线路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方向和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军营生活为素材,让学生亲自参与现实活动,体会到只有将方向和距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对教材呈现的轮船和灯塔的场景图,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从方向角度描述灯塔1和2和轮船这三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让学生自然切入新知的学习。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备课(精品)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备课(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729617a8e9951e79b892763.png)
单元备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备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备课
)你能用数对表示出王强、张东家报箱的位置吗?
)陈军家报箱的位置是(4,2),你能在图上标出来吗?
)你还知道些什么?
(三)串线成网——综合练
三、回归情境,总结提升
2、思考:
2007年8月的一天,一艘来自欧洲的货轮在中国的钓鱼岛附近遇上了大风浪,船体因为进水而发生倾斜,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
上海海事局的两艘大型救援船和救援直升机在得到国际海事局的通知后,迅速赶到现场实施救援,避免了一场海难的发生。
在一望无边的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备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备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备课
谈话:这是一幅行军路线图,图上有指挥部、宿营地、5号高地等军事目标,也有龙山、水库等建筑物标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行军路线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备课
5.。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01b4afdaef5ef7bb0d3c2a.png)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理解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3.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并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电影院的座位】师:学习了本课的知识你就会知道该怎么表示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设计意图:小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情节中电影票的座位号,引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二、合作探索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军营,参观战士们的军营生活,高兴吗?【播放课件:军营的一系列图片,最后出示情境图】师:看,战士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呢,这一位是班长小强。
小强在什么位置?生1:第二行第三列。
生2:在中间位置。
生3:第三列第二行。
……师:为什么同一个人的位置,同学们的说法不一样呢?生:表示位置的方法比较多。
师: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小强的位置时,有的横着看,有的竖着数,有的……由于看法和角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说法。
数学是交流的工具啊!标准不一样给我们的交流带来不方便,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个简单又统一的方法来确定位置。
学生思考。
1.认识行与列。
师:平时我们所说的“竖排”,通常叫做“列”,习惯上我们从观察者的左边数第1列、第2列……平时我们所说的“横排”,叫做“行”,通常从前往后数,第1行、第2行……现在你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说说小强的位置吗?想好了,说给同位听。
生:第3列第2行。
(教师板书)【设计意图:由生活中常用的“横排”、“竖排”转换为数学上常用的“行”和“列”,知识建构的第一步。
青岛版五年下《方位与位置》word教案2篇
![青岛版五年下《方位与位置》word教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26f17eaf45b307e87197ab.png)
方向与位置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6—57 页。
教材简析: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继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另一种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仍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之一。
其中,用角度表示方向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大家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用方向与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因此教学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引导大家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准确的过程,体会到只有将方向与距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方向与位置”的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通过观察、测量、计算、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除此之外,表示物体的位置还有哪些方法呢?你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课题,激发大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后面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出示信息窗2 情境图中的沙盘图。
谈话:这是一幅军事沙盘图。
今天,参加夏令营的同学要从指挥部到红军阵地进行军事演习。
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引导大家提出: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什么位置?(二)借助情境,解决问题1.解决红点问题大家根据军事沙盘图找出红军阵地大致在指挥部的什么位置。
指名回答。
谈话:从指挥部出发沿西北方向到达红军阵地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以小组为单位大家讨论交流。
全班进行交流时,教师引导大家认识到: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同时具备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出示情境图中右下角的平面图。
大家观察平面图,质疑问难。
教师解答大家困惑,重点让大家理解图上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 千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四 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青岛版.doc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四 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青岛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ce15001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c.png)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四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青岛版一、前言方向与位置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方位、方向的把握与描述。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走进军营,了解方向与位置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方向与位置的认识。
二、教材解析本节课教材为《数学》五年级下册青岛版的第六章第四节——“方向与位置”。
该节共分三个部分,内容包括方向、位置及利用方向和位置进行描述等方面。
在这个章节中,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了解方向与位置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1.了解方向和位置的含义和关系,能够适当描述方位和位置。
2.通过实际案例学习,掌握方向和位置的常见表达方式。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方向和位置相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如何理解方向和位置的关系。
2.能够适当描述方位和位置。
3.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1.掌握方向和位置常见表达方式及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如何合理安排学生的小组活动,促进课堂互动和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五、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基础工具(白板、笔、尺子等)。
2.课堂活动所需物品,如指南针、地图等。
3.课前完成的教学设计计划。
4.干净整洁的教室和课桌椅。
六、教学流程1.导入(1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同学们最近有没有听到过方向和位置相关的新闻或故事,并结合生动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方向和位置”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课件或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方向”和“位置”的含义和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建筑物的东西南北方向、车站的候车室位置等,让学生理解方位和位置的概念。
3.小组探究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份地图和一个指南针,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项任务,如以下任务之一:•利用指南针找到学校东南方向的建筑物和道路;•找到距离学校最近的邮局;•找到距离学校最远的银行;•找到距离学校完全相反方向的咖啡厅。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方向与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方向与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08088c69dc5022abea002b.png)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环境中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经历描述物体的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的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测量、画图等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体会应用的价值。
【教学重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物体的准确描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师:台风很可怕,损坏房屋、公共设施等。
我们怎么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呢?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就知道了,我们可以通过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到底怎么确定呢?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交流台风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确定位置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展开作铺垫。
】二、合作探索(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有看过军事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吗?生回答。
师:看电视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经常有这样的场景,一个指挥员站在一个地形模型前研究作战方案。
生:有。
师:这种模型我们叫做沙盘。
【课件出示各种军事沙盘图片】师: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的军队也会经常进行军事演习,也需要用到沙盘,下面这个沙盘就是一次军事演习的部署。
师:观察这个图,你能说说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什么位置吗?从指挥部到蓝军宿营怎么走?(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问题一: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什么位置?师:观察红军阵地和指挥部的位置关系,红军阵地大概在指挥部什么位置?生:西北方向。
师:到底离指挥部多远呢?看看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师:这里的1厘米表示10千米,大家拿出尺子量一量,看看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北方向多少千米处?生动手量一量。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方向与位置》单元整体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方向与位置》单元整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84985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9.png)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方向与位置》单元整体设计单元整体分析一)《课标》分析学段目标:知识技能)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数学思考)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在观察中发展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问题解决)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知识加以解决。
情感态度)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研究活动;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学段内容:1.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
2.能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3.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限于正数对)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
二)主题单位布局分析:(纵)认知趣对位置)(初步感知平面坐标位置及其生活应用)(平面坐标位置数学应用)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研究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根蒂根基上进行进修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进修内容的连续,也是第三学段进修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内容的根蒂根基。
它是学生对物体的位置的认识从相对到客观,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一次跨越,此部分知识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突破理解的核心问题知识技能:1.联合详细情况认识行与1.怎样用列和行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的位能在详细情境中用数对表置?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2.用数对表示一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个物体的位置,至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少需要几个数?每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单个数代表什么意的平面图,能用方向和位置义?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怎样用数对在能力品格:电子图上确定位标记意识、空间看法、几何置?直观、应用意识、推理能力4.根据方向和距基本理解:离,怎样确定一个1.数对,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物体的位置?单位目标(三)自然单位内容分析:(横)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整理与复习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整理与复习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68cfe502020740bf1e9b2a.png)
《方向与位置》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数对确定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看简单的平面图、根据方向和位置描绘简单的线路图。
(重点)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难点)3.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同学,你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数学课堂。
同学们,少年宫和图书馆是我们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人文、艺术、科学的场所,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自己。
请你观察平面图,运用所学知识,在本子上做一做。
对照一下答案,你做对了?解决这些问题用到了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第一题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注意先写列数再写行数,第二题描述图书馆的位置,注意以少年宫为观测点,明确角度和距离。
第三题在描述行走的路线时,注意说清楚起点和终点,这节课咱们一起回顾梳理一下吧。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本单元我们走进军营,进一步研究学习了方向与位置。
信息窗1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
首先我们认识了列与行,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以小强为例,他站在第3列第2行的位置。
接着我们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第几列,后面的数表示第几行,例如小强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为(3,2),注意中间用逗号隔开,再用小括号把他们括起来。
最后我们学习了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在方格图中,列与行的起点一般是0,列与行的交点处就是物体所在的位置。
例如在方格图上找到小强的位置,第3列,第2行的交点处就是小强的位置。
信息窗2我们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首先,我们知道到了根据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物体位置,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下面请你想一想: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呢?对,第一步找观测点(动画),第二步定方向(动画),描述方向时,以南北为主要方向,用北偏东(西)或南偏东(西)多少度来描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方向与位置 青岛版(2014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方向与位置 青岛版(2014秋)](https://img.taocdn.com/s3/m/ee41c64f58fb770bf78a557f.png)
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继二、三年级学习了方向与位置之后引入的,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深入学习,数对的学习为中学进一步学习坐标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三部分:用数对确定位置;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用方向与距离确定路线。
教学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初步了解方向和距离,并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3、进一步巩固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从而学会根据方
向和距离确定路线。
教学重点:
1、用数对表示位置。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3、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路线。
教学难点:
1、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2、正确确定方向。
3、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路线。
课时分配:4课时(机动1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向与位置青岛版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向与位置青岛版1](https://img.taocdn.com/s3/m/b48f6e2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70.png)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明白确定列、行的规则。
能初步明白得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面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进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业的眼光观看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把握“列”“行”的规定,明白得位置确定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出示课件,某学校军训视频,如何样描述班长李雪的位置找同学试述李雪的位置,教师引导二、抽象情境,在活动中认识数对[来源:学&科&网Z&X&X&K]1、认识列、行1)师:为了能正确地确定位置,数学上规定用列和行来描述位置。
通常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师:确定第几列一样从观看者的左边起往右边数。
谁是观看者?(老师与学生)这是第一列(指着图说),这是第二列,李雪在第几列?一共有几列?师:确定第几行一样从前往后数,这是第一行(指着图说),这是第二行,一共有几行?李雪在哪一行?2用列、行表示位置。
[来源:ZXXK]1)师:你会用列、行来描述李雪的位置吗?李雪左边的同学他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2)任意指几个位置让学生说出是第几列第几行。
3)老师说出其中一人的位置,请大伙儿指一指他在哪里.4)考一考你的同桌,任意指图上一个人让同桌说说他的位置,报出位置让同桌指出所说的人?注意先说列再说行。
3小结: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样规定列和行的?4用列行表示出点子图上的位置5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1)介绍数对师:为了更简明地表示出位置,第几列第几行能够用数对来表示我们在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时候是如此规定的: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因此李雪的位置先写列数4,再写行数3。
并用括号把它们括起来,在列数行数之间写上逗号,把两个数隔开,那个数对就表示李雪的位置,读作:四三。
《方向与位置整理和复习》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方向与位置整理和复习》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fe158c714791711cd7917c0.png)
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能用方向和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
4.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一、复习回顾师:同学们,第四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请你结合下面的提纲,回忆一下吧。
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师:请你回忆本单元所学,说一说数对的组成?生: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小括号括起来。
师:那每一部分的含义呢?生:前面的数表示列数,后面的数表示行数。
师:数对有什么用途?生1:在具体情境中表示物体的位置。
生2: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师:数对与物体(点)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师: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师: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生:(1)确定观测点。
(2)用量角器确定角度(确定方向)。
(3)确定距离。
(4)根据观测点、角度和距离,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
师:怎么样描述路线?生:描述路线:从哪里出发→沿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到达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一问一答的形式,使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等知识,为学生完整地构建出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二、基础练习1. 填空。
(1)第4列,第3行是()班;第2列,第5行是()班。
(2)一(4)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三(2)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五(1)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2.用数对标出各点的位置。
A( ,) B( ,) C( ,)D(,) E( ,) F( ,)3. 右面是一张藏宝图,以成功箱为观测点,你能填对钥匙的方位打开成功箱吗?4. 右面是一张藏宝图,以成功箱为观测点,你能填对钥匙的方位打开成功箱吗?5. 将正确答案填在图中的○内。
方向与位置回顾整理(说课稿)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方向与位置回顾整理(说课稿)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68880f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a.png)
方向与位置回顾整理(说课稿)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方向与位置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方向与位置词语;2.能够判断图形的方向与位置;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方向与位置。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方向与位置的概念及应用。
具体内容如下:1.方向的概念:东、南、西、北;2.位置的概念:左、右、上、下、中间、旁边;3.图形的定位方法:使用方向和位置词语描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方向和位置的概念;2.图形的定位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灵活应用方向和位置词语;2.如何判断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口头描述一下教室的方向和位置。
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和位置的概念。
2. 教授新知1.方向的概念:东、南、西、北。
学生观察图片,学习并掌握东、南、西、北的方向词语。
2.位置的概念:左、右、上、下、中间、旁边。
学生观察图片,学习并掌握左、右、上、下、中间、旁边的位置词语。
3.图形的定位方法:使用方向和位置词语描述。
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方向和位置词语描述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3. 练习与巩固1.给学生出示一些有规律的图形,让他们独立判断其位置和方向。
2.给学生布置练习作业,以加深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
4. 结束针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达到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方向:东、南、西、北•位置:左、右、上、下、中间、旁边•图形的定位方法:使用方向和位置词语描述。
六、教学评估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评估:1.解题评估:通过课堂上的练习,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考试评估:在课程结束后安排一次小测验或大考试,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3.教师日志评估:记录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反思本课是方向与位置的回顾整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方向与位置的知识,我从方向与位置的概念、图形的定位方法、应用实践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解。
2015年春季学期青岛版六三学制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
![2015年春季学期青岛版六三学制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335ef7aeaad1f346933ffc.png)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自
主
学
习
思考: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我们用了几个数字?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数字呢?一个完整的数对包括哪些部分?
1、先让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究学案中的问题,并记录疑难问题。
2、组长组织,先由能解决的同学交流想法,实在无法解决的,先标记出来参与学生小组的讨论,并进行交流指导,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总结新生成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理。对于学生的提问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描述物体的位置。比如:利用班内同学的位置、课间操的队列来学习和理解数对,利用学校内的建筑物来学习方向和距离,学生既感兴趣也便于理解。
2.找准知识起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已经学习了用方向与位置表示物体的位置和看简单的路线图,但却不是很具体,方向并不是很准确。学生迫切的需要一种更准确、更具体的方法来描述方向和位置,因此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经历由模糊到准确描述位置的过程,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思考:以教室内学生的位置为例,符合(3,x)的同学请站立,符合(y,5)的同学请举手。
石横镇小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教案
年级
五
主备人
李代泉
使用人
李代泉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方向与位置 青岛版(2014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方向与位置 青岛版(2014秋)](https://img.taocdn.com/s3/m/ee41c64f58fb770bf78a557f.png)
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继二、三年级学习了方向与位置之后引入的,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深入学习,数对的学习为中学进一步学习坐标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三部分:用数对确定位置;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用方向与距离确定路线。
教学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初步了解方向和距离,并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3、进一步巩固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从而学会根据方
向和距离确定路线。
教学重点:
1、用数对表示位置。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3、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路线。
教学难点:
1、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2、正确确定方向。
3、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路线。
课时分配:4课时(机动1课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 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 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b68f9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b.png)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青岛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确定物体的方向与位置。
首先,我们将了解什么是方向,包括东、南、西、北等基本方位。
接着,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
最后,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向和位置的概念。
2. 培养学生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根据参照物确定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方向和位置的概念理解。
2.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 根据参照物确定物体位置的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1. 指南针。
2. 地图。
3. 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方向和位置的概念。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方向和位置的理解。
第二阶段:基本知识讲解1. 讲解东、南、西、北等基本方位。
2. 讲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 讲解如何根据参照物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1. 让学生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2. 让学生根据参照物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他们学到了什么。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1. 方向和位置的概念。
2. 基本方位:东、南、西、北。
3.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4. 如何根据参照物确定物体的位置。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指南针确定自己家的方向。
2. 让学生根据参照物确定自己家的位置。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方向和位置的概念,学会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以及根据参照物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我也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节课的效果是不错的。
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他们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并在实践操作中表现出色。
当然,也有一些学生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我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以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兴趣。
4.2《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4.2《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ebba0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8.png)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向和距离对确定物体位置的重要性,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向和距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方向的辨别2. 距离的测量3.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描述某个地点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引出方向和距离这两个要素。
2. 新课讲解(1)方向的辨别a. 讲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所在位置的方向。
b. 讲解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让学生举例说明。
(2)距离的测量a. 讲解米、千米等长度单位,让学生了解不同距离的测量方法。
b. 讲解如何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进行距离测量。
(3)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a. 讲解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如“北偏东30度,距离500米”。
b.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3.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其位置,并进行实际测量。
然后,其他小组根据描述找到物体,验证描述的准确性。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方向和距离在确定物体位置中的作用。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附近的物体,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其位置,并与家人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描述物体位置的准确性、测量距离的方法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第1课时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
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学习内容,体验确定位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军营吗?这节课咱们一起去看看夏令营时同学们的训练情况吧。
看,这是小强那一队的队列,多整齐!你能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出示课本情境图中小强那一列同学的队列)学生可能说:第2个、第4个、从前面数第2个、从后面数第4个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在一列队伍中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只要说清数的方向和第几个就行了。
[设计意图]从一列队伍中确定位置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在方阵中确定事物的位置打下基础,同时为设置矛盾激发探究欲望做好铺垫。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1.(出示信息窗情境图)同学们这是小强全班同学的队列图,现在你能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预设:横着数,第2排第3个;竖着数,第3排第2个从左数第3排第2个;从右数第4排第2个从前数第2排第2个2.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
把情境图上的每有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学互相指一指。
3.介绍: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小强的位置。
(第3列第2行)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教室中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设计意图]在描述一列队中事物位置的基础上设置矛盾——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
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认识数对1.谈话:同学们,如果用一个圆点表示一个同学,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表示成一个点子图。
(隐去人物图,出示点子图)用点子图表示队列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点子图的简洁。
第5行○○○○○○第4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第第第第第1 2 3 4 5 6列列列列列列2.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找出小强的位置。
3.个性化表示位置,学习“数对”这一概念。
谈话: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刚才我们用一句话描述了小强的位置,能不能想一种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呢?预设:第3列第2行、3列2行、列3行2、3/2、3-2、3+2、2/3等介绍:小强的位置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3,2)。
数学上把这一对数叫做“数对”。
谈话: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4.做一做(1)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
(小青、小亮等)引导思考:我们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了。
)(2)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再根据数对确定是班中哪一个同学。
(3)找生活中的数对。
(找坐位、找楼座等)5.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1)展示方格图。
(将圆点连起来,成为方格图)543211 2 3 4 5 6介绍方格图:标注方格图上的列和行,使学生明白,横为行竖为列,列与行的起点为0。
谈话:我们把每个同学看作一个点,连起来就成为方格图,这样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方格图比点子图更为简洁。
(2)在方格图上标出小强的位置和其他同学的位置。
[设计意图]学生个性化表示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理解数对的过程,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深刻理解概念。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1.自主练习1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2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3.自主练习3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4利用所学的方向和数对的知识绘制一张你的座位图。
[设计意图]练习题由浅入深,强化对位置的理解,实现对教材目标的基本达成,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
五、课堂总结,回顾提升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三方面谈在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学生不仅有对知识的收获,也有对学习方式的感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板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5,3)表示第五列,第三行第2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练习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教材简析】本课主要在学生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
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学习内容,体验确定位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梳理谈话:上节课我们在军训队列中学习了数学知识,你能具体说说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学过的这些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数对的理解与掌握,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打下基础。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1.军事演习a.用数对表示每个村庄的位置b.部队演习要经过张庄(6,4),你能在图上找出张庄的位置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自主练习62.自主练习73.自主练习8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回归情境,总结提升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三方面谈在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学生不仅有对知识的收获,也有对学习方式的感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板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5,3)表示第五列,第三行第3课时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2【教材简析】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3.培养积极的数学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与检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用角度表示方向。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今天军营里的小战士们要从指挥部到红军阵地进行军事演习,可是他们不知道红军阵地在哪里。
他们手中有一张军事沙盘图,你能做一个向导,告诉他们红军阵地的具体方位吗?出示情境图[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红军阵地,引发学生兴趣,进而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具体位置。
预设: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北方向。
追问:只知一个条件能不能准确地找到红军阵地的位置?还需要知道什么?预设:距离。
谈话:要想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看来必须具备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出示平面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平面图,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图中1厘米的线段标上10千米是什么意思。
问:现在谁能来描述一下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什么位置?预设: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北方向10千米处。
出示西北方向10千米的多条线段,引导学生理解要能准确迅速的找到位置还需要知道度数。
演示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方法,在平面图上标上角,引导学生进行描述:红军阵地在北偏西50度方向,距指挥部10千米处。
谈话:一般情况下,以南北为主要方向,用北偏西(东)或南偏西(东)多少度来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有加深学生对确定位置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提问:你能说一说蓝军阵地在指挥部的什么位置?指名叙述,同位互说。
[设计意图]适时地进行应用练习,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确定位置,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
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1)以泉城广场为观测点,千佛山在什么位置?大明湖呢?(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同位互相说说,再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紧跟课堂教学,通过比较海洋动物速度,在进行巩固练习的同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五、课堂总结,回顾提升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三方面谈在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学生不仅有对知识的收获,也有对学习方式的感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板书设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红军阵地在北偏西50度方向,距指挥部10千米处第4课时利用方向与距离描述路线【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2【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根据方向距离确定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运用距离与方向描述路线。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平面图。
2.能够运用方向、距离用语言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利用方向与距离描述路线【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2014年我们青岛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国内外游客会集岛城,当好东道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