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设计含答案.doc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02课 俄国的改革(导学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史实2、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3、分析比较彼得一世和农奴制改革的异同二、【重难点】重点: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难点:分析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6-9,用笔划出关键词)1、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时间、措施和作用?2、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史实(背景、时间、人物、内容、评价等)3、分析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在俄国的发展中,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至关重要,那么这两次改革有何异同呢?五、【当堂训练】1、下列措施属于彼得一世改革的有()①改组行政机构,设立参政院②创建新式常备军③鼓励发展工商业④承认农奴人身自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 ②③④2、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A.农奴制的阻碍B. 黑人奴隶制的阻碍C.农民起义的打击D.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3、签署废除农奴制度法令的沙皇是()A.伊凡四世B. 彼得大帝C.亚历山大二世D.叶卡特林娜二世4、下列俄国1861年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 使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度C. 农奴无偿获得了一块土地D.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5.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彼得一世改革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 )A.使俄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B.代表农奴主利益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6、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这说明沙皇推行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 解放农奴B. 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C. 避免革命,挽救统治危机D. 加强沙皇专制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说课稿(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说课稿(答案)一. 教材分析《俄国的改革》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改革——农奴制改革。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农奴制改革的详细描述,也有对改革后俄国社会变化的阐述。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改革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史料和图片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农奴制改革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改革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应针对这一点进行重点讲解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掌握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学会运用史料来论证历史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改革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过程、内容及其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背后的原因和意义,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变化的阐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史料论证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分析和思考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史料等辅助教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农奴制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幅描绘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画作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背后的原因和意义,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变化的阐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学案设计(含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程标准】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考点梳理】1.彼得一世改革(1)早期俄国: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崛起,到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伊凡四世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
(2)彼得一世改革①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②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③内容④影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2.废除农奴制(1)原因: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开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4)影响①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基础演练】1.(2019·湖南湘西)综观世界近代历史,凡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事件是A.十月革命 B.明治维新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大化政新2.(2019·湖南郴州)右图再现了俄国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对上层社会的风俗进行改造的一次改革。
此次改革是A.彼得一世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政策3.(2019·四川南充)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4.(2019·湖北黄石)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
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教材从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针对1861年改革这一历史事件,学生可能对其意义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次改革,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对1861年改革意义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知识,准备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激发学生对改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改革。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答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的改革。
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俄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对俄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但对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理解改革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材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改革的原因。
教师简要介绍改革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改革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在此过程中,教师讲解改革的具体措施,如解放农奴、土地制度改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呈现的内容,分析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沙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改革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认识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改革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来深入了解俄国改革的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掌握亚历山大改革和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内容,认识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理解改革过程中的复杂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及其原因。
2.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3.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特点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史料分析法:分析反映俄国改革的史料,深入了解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改革的意义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
2.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图片等。
3.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农奴制危机,社会矛盾尖锐,引出本课的课题《俄国的改革》。
2.呈现(10分钟)展示史料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如农民生活困苦、起义频发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如解放农奴、推行地方自治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和导学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比较的能力。
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与局限性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也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式下,改革开放是各国富强的必经之路。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主要内容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一、新课导入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1.师介绍背景: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它盛行农奴制。
农奴制下的农奴和封建制下的农民是有区别的。
2.师引导学生读第6页的“相关史事”,让学生了解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3.师介绍彼得一世,让学生读第7页的“人物扫描”,了解相关人物——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4.师提问: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有哪些?生归纳。
师总结: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拓展第2课俄国的改革【学习目标】1.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结果。
2.能准确说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3.从俄国的这两次改革的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自主学习】一、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1、背景:①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②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领导:彼得一世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4、内容:①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②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教育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社会生活上: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5、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6、意义: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新首都:)。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的进程。
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原因:①根本原因: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治原因: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③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2、开始: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目的:挽救统治危机,巩固沙皇统治;4、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6、性质:是一场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6、影响(意义):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的道路。
②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俄国的改革》这一课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沙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本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这些改革措施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使他们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历史中的一些重要改革,如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等。
他们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但对于俄国的改革及其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新的历史现象,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9世纪中期的社会危机,掌握农奴制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改革的认同感,使他们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 教学重难点1.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改革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历史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名单。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历史图片和视频,为学生展示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危机,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农奴制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改革的具体措施。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措施的作用及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改革的作用及其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俄国的改革》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二课,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改革: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和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通过学习这两次改革,学生可以了解到俄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改革对俄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等方面,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改革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的改革及相关历史事件可能了解不深。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俄国历史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以及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俄国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了解改革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曲折,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3.改革过程中各阶层的态度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历史感知。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次改革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
3.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4.教学辅助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俄国历史的认识,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含反思)
第二课《俄国的改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百年前,三十一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
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4.读教材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践行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1.材料展示“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设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和《兴建新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3.展示图文材料材料展示: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
本课主要内容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以及这次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改革前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后的变化,使学生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俄国的历史背景,如封建社会的特点、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但他们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事例和直观的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改革需要有勇气和智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过程和内容。
2.难点: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3.对比分析法:将改革前后的俄国社会和经济进行对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改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和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和教学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过程和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教师总结:在反抗蒙古人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这件事在俄国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
2.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教师在ppt上展示彼得一世改革背景、内容和意义的史料,并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史料,结合教材P6——P7,得出彼得一世改革背景内容和意义。
(1)背景史料1当时,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
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农民因饥荒、破产和贫困而四处逃亡,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
直至17世纪末,农业生产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农民的耕地仍比过去减少20%-25%。
为了确保足够的劳动力,地主、贵族则采用超经济强制手段,推行最原始的封建剥削方法,即野蛮的徭役制,把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因而丧失了人身自由,沦为农奴。
(2)内容史料2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俄国沙史料2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
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公里)制度俄国7129(1860年)1 600(1860年)封建农奴制英国323225(1850年)14 603资本主义法国150 9 160资本主义史料 3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半岛的激战。
(2)内容学生自行阅读教材P8内容,找出1861年改史料2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
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公里)制度俄国7129(1860年)1 600(1860年)封建农奴制英国323225(1850年)14 603资本主义法国150 9 160资本主义史料3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半岛的激战。
2.学生阅读教材,找出1861年改革内容。
教的活动4 小结1.教师出示俄国两次改革表格,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填写,进行知识点巩固记忆。
6.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标要求】知道俄国1861年改革的史实,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设计(含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总课时:)姓名班级一、【学习目标】1.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2.掌握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3.体会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两次改革为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难点: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影响三、【自主学习】1.彼得一世改革(1)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征服。
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晚期终于统一了。
(2)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的发展极其缓慢。
(3)18世纪初,沙皇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4)彼得一世改组机构,建立了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5)通过改革,俄国的、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准备了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的进程。
2.废除农奴制(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但是,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
(2)曾告诫贵族:“与其等待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
”(3)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农奴制的法令。
(4)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了俄国走上了的发展道路。
四、【合作探究】(相信团队,一起闯关,你能行!)材料一:“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材料二: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 000 000人。
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3)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主要讲述了俄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改革: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和1905年的俄国革命。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俄国的历史背景,对改革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具体的改革过程和影响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改革的影响评价存在一定的疑问,需要通过讨论和思考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1905年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树立积极向上的改革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1905年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教学难点: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改革的影响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体验;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改革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资料等,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教材、论文、报道等,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奴制的残酷现实,激发学生对改革的热情。
2.呈现(10分钟)介绍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学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 课标要求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二、 学习目标1.通过填写表格,梳理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通过对比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认识两次改革对俄国历史的作用。
3. 通过分析两次改革的影响,认识到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
难点:两次改革的影响。
三、 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1.梳理俄国的发展历程:基辅罗斯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国家 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P8,划出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原因)、时间、领导人、目的、3. 材料一:“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 240多个手工工场。
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根据材料思考: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4. 材料一:列宁指出,俄国的欧化“甚至从彼得大帝时代就开始进行了”。
材料二: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更为形象地给彼得一世改革以高度评价,说它“让俄罗斯腾空而起”。
材料三:1700年-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目标导学二:农奴制改革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和P8“相关史事”,分析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根本原因:导火线:2.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材料三:“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根据材料,概括农奴制改革的目的。
3.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8页,划出农奴制改革的时间、实施者、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一fti i改革 < 废除侬奴制,俄国彻改革 ' 第2课俄国的改革【学习目标】1.掌握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等基本史实;理解两次改革的历史意义;理解俄国是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2.通过思考和探究“俄国1861年,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这是亚历山大的初衷吗?你怎样评价这次改革?”, 培养辩证分析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改革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认识到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学习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
学习难点: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材,梳理本课知识体系并完成知识提纲),背景:隹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国家封闭落后时间:18世纪初学习对象:西方国家政治I.:建'7.1 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上军事I::创建2 _______________ ,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膏经济I::鼓励兴办③______________i文化教育上: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社会生活I.: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积极方面:开启了俄国④_____________ 的进程影"I可<[消极方面:进•步强化K农奴制,m r俄国社会的发展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⑤经济的发展时间:⑥年人物:沙2 了 _________________政治上:农奴获得⑧,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内容』-------------[经济上:获得解放的农奴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⑨性质:是日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进步性: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要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等问题)'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依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复习提问: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通过什么方式?参考答案:国家:英国、美国、法国等;方式: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展示拓展】(学生巩固记忆,展示自学成果;教师针对本节重难点知识进行提问并作适当拓展)1 .彼得…世改革的影响?俄国的改革彼得一世改革I废除农奴制时间、领导人内容意义‘原因开始内容I意义2.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的原因?3.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
4.废除农奴制法令内容?5.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影响?【重点探究】1、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这是亚历山大二世的初衷吗?你怎么评价这次改革?2、俄国两次改革给我们的启发?【课堂小结】【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古代东斯拉夫人的一支,15世纪末16世纪初初步形成中央集权制国家。
最先采取“沙皇"称号的是()A.伊凡四世B.彼得一世C.叶卡捷琳娜二世D.亚历山大二世2.普希金指出:“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C.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D.废除农奴制,促进经济发展3.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打击了农奴制度B.促进了经济发展C.加强了军事力量D.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4.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而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
材料反映了农奴制()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B.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D.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情5.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
这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
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C.摆脱民族危机D.避免革命,巩固统治6.有学者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如此评价:“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看来,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
”这种“失望”主要源于()A.农民可以获得人身自由B.农民必须花钱赎买份地C.农民可以自由选择职业D.农民解放后须归村社管理7.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巨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之一。
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1技术②自由劳动力③市场④资金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8.《剑桥欧洲经济史》一书中写道:“1861年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
”“1861年2月19日”成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是因为()①废除了落后的封建农奴制②摆脱了民族危机③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彻底废除了君主专制统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巨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之一。
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①技术②自由劳动力③市场④资金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10.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下列能作为这一结论的依据的是( )A.俄国实现了政治民主化B.沙皇专制制度已经发生本质性的改变C.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获得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资金D.通过改革,俄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永远在路上。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富国强兵,走上侵略扩张之路】材料一17世纪末的俄国现状: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文化教育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 6%……(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彼得一世的改革涉及全国儿乎所有的领域。
他一生主持颁布了三千多条法令,改革行政机构、军队,建立军事工业,引进千余名各类专家,建立众多近代化学校和科学院,并派出一批批的年轻人到国外学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领域?【解放农奴,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材料三年代农民起义1801年〜1810年83次1811年〜1820年124次1821年〜1830年156次1831年〜1840年143次1841年〜1850年351次1850年〜1861年591次(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1861改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材料四在亚历山大二世首座雕像的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政府树立他的雕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疽' (4)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解放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大道行思,分析改革影响】材料五俄罗斯在狂飙突进的改革风暴之下,理性冲破禁锢,科学压倒愚昧,重商主义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俄国终于紧跟世界先进潮流的步伐迎头赶上来……(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共同的影响?(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俄国的改革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参考答案:自学提纲:1、中央集权2、新式常备军3、手工工场4、近代化5、资本主义6、18617、亚历山大二世8、人身自由9、出钱赎买10、转折点【重点探究】1、不是;%1、性质: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其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1、作用: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1弊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1).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2).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3).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之路。
【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A2、C3、A 4.B 5.D 6.B 7.B 8.B 9.B 10.C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7世纪末期,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为了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
(3)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社会动荡;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克里木战争失败,暴露了俄国的落后,加剧了俄国的国内矛盾。
(4)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E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出钱赎买一份土地。
(5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俄国国力等。
(6)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努力发展教育、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等。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