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发展之——报纸不会消亡
纸质媒介不会消亡
纸质媒介不会消亡李霄20126103城环学院给排水2班在以数字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所谓新媒体广泛出现后,不少人认为纸质媒介前景不妙。
更有人预测:50年后纸质文献将在主要国家退出历史舞台。
100年后,人们将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纸质文献了。
但是纸质媒介真的要寿终正寝了吗?在网络传播来势凶猛的当下和不断发展的未来,纸质媒介到底还有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自从东晋时期纸基本上取代了简牍到上个世纪后期新媒体的出现,纸质媒介一直是传播史上最重要的信息载体。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纸质媒介早已超越了媒介最基本的传播功能,而是以其载体的特殊性建构着人的精神情操、审美情趣,影响着人的生存和生命,与人类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读书人最喜欢自己的书斋,无论怎样布置,书是少不了的。
那一架架一柜柜的书,就是书斋主人的贴身伴侣,精神性命。
回到现在,人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好多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房。
就是那些腰缠万贯的商贾们,也要辟出一个空间,里边摆上装帧精美价格昂贵的书。
为了阅读也好,附庸风雅也罢。
书本固然可以传递知识,摆脱了现实功利目的的读书却不单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出于习惯,看重读书这一行为本身蕴含的乐趣。
花前树下,湖边草地,都是读书的好场所。
这类读书、赏书的精神、喜好,已经不仅仅是人的外在生活了,而是形成了习惯、品性,内化为人的生命。
即不光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艺术的生存。
而一旦某种行为方式形成了习惯、癖好,与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审美情趣融为一体时,要改变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新媒体固然发展很快,也有纸媒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但要想让读书人舍弃他视为性命的书,而从网络、从电子出版物中获取他在纸质媒体中得到的快乐,几乎是不可能的,起码是难上加难。
我们无法想象书斋里只有一台电脑、一摞光盘;更无法想象一个读书人一边喝茶、抽烟,一边操作着一台现代化的阅读器。
不是这种情形不可能出现,而是人难以改变他的审美兴趣、阅读习惯。
新媒体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纸媒消亡论的看法
纸媒消亡论的看法
关于“纸媒消亡论”的看法,存在不同观点。
有人认为,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纸媒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但不会消亡。
理论角度分析,纸媒和电子媒介虽然都处在一种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但是,由于各类媒介的特点不同,其受众群也就不相同,就是同一媒介,由于其内容的差异性,也会形成不同的受众群。
这就是说,报纸的读者群与网络媒介或其他电子媒介的受众群是不相同的,即使是相同的受众群,他们从不同的媒介所获取的信息也是不相同的。
另外,纸媒具有更高的舆论地位,因其区别于互联网媒体的不可修改、不可撤销、严谨到几乎一字不易的高用词要求、专业度和深度的高审核标准等属性造就的权威性影响力;至少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70、80年代人群中,因其少时阅读习惯而留存的纸媒情怀,仍然存在大量纸媒受众;稀缺性,深层的稀缺性说的是在纸媒越来越艰难的大环境下,大浪淘沙,能够留存下来,逆流而上的必定是精华;浅层的稀缺性说的是纸媒独有的质感、时代的印迹、文化情怀的符号,不缺乐意收藏的大家。
也有人认为,纸媒会逐渐消失。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报纸、杂志、电视到现在的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通过互
联网获取信息,而逐渐远离传统的纸媒。
总之,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但纸媒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优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媒介环境的变化,纸媒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浅谈融媒体时代报纸的困境与发展出路
浅谈融媒体时代报纸的困境与发展出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融媒体时代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在这个以信息快速传播和多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传统的纸质报纸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挑战。
就在这样的困境之中,报纸也有着自己的发展出路。
1. 信息同质化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呈几何级增长。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多种媒体获取信息,而且这些信息通常都是高度同质化的。
相比之下,传统纸质报纸的信息获取方式相对单一,而且信息也相对滞后,这就使得报纸在信息获取方面有很大的不足。
2. 读者群体老龄化随着大众对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使用习惯不断加深,尤其是年轻人的阅读习惯逐渐向数字化平台迁移。
而相对而言,纸质报纸的读者群体则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这就导致了纸质报纸的读者群体老龄化问题。
3. 广告收入下降广告一直是报纸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然而在融媒体时代,由于广告主对于广告投放渠道的选择更加多样化,报纸的广告收入不断下降。
加之互联网广告的价格相对更低,所以广告商倾向于选择在网络媒体上进行投放,这直接导致了报纸的广告收入下降。
4. 纸质成本不断增加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纸质成本的不断增加,纸质报纸的印刷成本、配送成本等各项成本压力不断增加,这使得报纸的盈利能力受到了严重挑战。
1. 转型融媒体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虽然给传统纸质报纸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也同时为传统报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报纸可以尝试实现融媒体转型,利用自身资源和平台,加强网络版报纸的建设,发展多媒体报纸,并利用社交媒体、手机客户端等新的媒体渠道,实现跨平台传播。
融媒体转型可以丰富报纸的内容形式,提高信息速度,增加阅读体验,吸引更多年轻读者。
2. 深挖特色报道在融媒体时代,信息同质化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而传统纸质报纸要想在这个大环境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深挖特色报道。
传统报纸可以通过深度报道、专题活动、人物专访等形式,挖掘独特的新闻资源,提供有深度、有特色的新闻内容,从而赢得读者的关注和信任。
纸媒会消亡吗?
纸媒会消亡吗?21世纪是互联网与新兴电子媒体的主导时期,在追随时代潮流的同时,“纸媒体会消亡吗”这个话题一直备受人们热议。
我不敢断言未来纸媒会不会被取代,但能肯定的是不管现在还是未来,只要还有一位热爱阅读的人,纸媒就不会消亡!从1588年世界第一本有固定刊名的期刊诞生、1665年世界第一本纸质学术期刊诞生开始,在期刊的四百年发展史中,先后经历了1895年无线电的出现、1926年电视媒介的出现、1989年互联网的出现,每种新媒介出现后,都曾引起人们的惊呼“期刊(杂志)要完了”,然而期刊仍然在持续发展。
据美国广告时代公司(Ad Age)2011年8月份的调查,美国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富裕阶层人士更喜欢阅读纸质报纸和杂志。
93%的受访者喜欢阅读纸质版杂志,86%的受访者阅读纸质版报纸,而只有7%的受访者通过平板电脑等设备阅读新闻和杂志。
而在18—34岁之间的年轻富人读者中,88%的受访者阅读纸质杂志,相比而言,只有35%的受访者在线阅读杂志。
同样,赵毅衡在他的作品《伦敦浪了起来》讲到英国人的读书风气时,曾引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统计数据,1995年世界各国出版书籍种数的排行:英国列第一,101764种,中国第二,100951种,德国74174种,美国62039种,法国34766种。
英国人热爱读书看报已成为习惯,地铁上、公车上、路旁的长椅以及纪念馆的台阶和阳光下的咖啡馆里,到处可见阅读者们安静怡然的身影。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乞丐读书也成为英国特有的街头一景:有人将手中不看的杂志和《泰晤士报》随手放在乞丐的身边,大多数时候乞丐都会点头称谢,偶尔看书入神忘了还礼,绅士的英国人也会见怪不怪。
试想世界上有这么一个热爱读书的国家,纸媒会消亡吗?不会!绝对不会!即使全球别的纸媒都消亡了,这里还有市场需要,况且全球也不止一个国家那么热爱阅读。
一个喜好阅读的民族,阅读就像呼吸和吃喝一样,近乎成为本能的习性。
上古结绳记事以及5000年前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发明,最初都是以记载人类的祭祀、占卜、艺文活动而存在的,象形文字的出现不只是代表它所图示的对象,而是在传达丰富的思想、情感等意义。
大众传播通论之 报纸
• 中国纺织报
– 原来是轻工业部主管,后划归《经济日报》集团
• 电力部 • 中国电子报
– 参考阅读:“中国行业报全观察”
• 中国证券报 • 与政府机关报有相当多的重叠
(政府)社团组织办报
–由政府主办的社团组织办的报,如各级团委、工会 和妇联办的报纸
• • • • • • 《工人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妇女报》 《中国企业报》 《中华工商时报》
一些与南方周末有关的人名
– 左方 – 江艺平 – 沈灏
– 陈菊红 – 方三文 – ......
都市报
– 都市报的兴起
• 最早的都市报:华西都市报
– 南方都市报
• 主流化进程
– – – – – – – – – – 1997:“南方都市报,看了都说好” 1998:大众的声音 1999:南方都市报:你要我也要 2000: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 2001:办中国最好的报纸 2002:改变使人进步 2004:成熟源自责任 2005:品牌决定价值 2006:品位决定成就 2010:南都无处不在
从周末版到周末报
– 金陵周末
• 软性新闻为主
– 南方周末
• 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舆论监督报 纸 • 被海外称为“开明报纸”,或“自由主义报纸” • 也有一些学者称其为专业主义的代表
– 专业主义的文本体现 – 专业主义的制度基础
– 南方周末口号的变迁,可看出其自身定位的 变迁
• 90年代末: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 2001-2003:深入成就深度 : 2003-2006:记录时代进程 • 2007以后:在这里,读懂中国
– 行政机关报(也称政府机关报)
纸质报刊消亡论
纸质报刊消亡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纸质报刊逐渐失去了它曾经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通过智能设备获取新闻资讯。
虽然现在我们还能看到许多报亭、报摊和新闻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纸质报刊的销售量和读者数量正在逐年下降,有些人提出了纸质报刊将会消亡的论点。
本文将分析纸质报刊消亡的原因和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1. 数字技术的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媒体开始取代传统的纸质媒体。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应用程序、社交媒体等方式获取新闻媒体资讯,这些数字媒体具有实时性、更新速度快、内容丰富的特点,使得它们逐渐代替了纸质媒体。
2. 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没有时间阅读纸质报刊。
相比之下,数字媒体更加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对年轻人而言尤其重要,他们更愿意通过电子媒体获取信息,而不是购买纸质报刊。
3. 价格纸质报刊的价格相对较高,尤其是对于年轻读者而言,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免费或者低成本的电子媒体获取信息,而不会购买纸质报刊。
1. 减少就业机会随着纸质报刊的销售量下降,许多媒体公司选择裁员,以节省成本,这将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2. 信息不平等虽然数字媒体普及,但是仍有很多人无法通过数字渠道获取信息,如老年人、农村地区居民等,这将会加剧信息不平等的问题。
3. 缺乏纸质材料的保留纸质报刊可以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物,如今,许多人选择直接删除数字文件,而不会保存它们。
所以,如果纸质报刊消失,文化资料的保留将受到威胁。
结论虽然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取代纸质媒体,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纸质报刊的重要性,因为它是保留历史文化和知识遗产的重要载体。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人们支持和购买纸质报刊,并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传统和现代媒体相结合,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的生存之道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的生存之道主要内容: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传媒发展的大趋势之一,特别是2010年 国务院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以来,更是将这一课题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媒介融合对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新闻文本等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媒介融合正在逐步威胁着传媒媒体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主要以报纸为探讨对象,旨在探析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报纸的生存之道。
一媒介融合概述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pool教授提出来的,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的一体化。
但是目前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正在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诸如组建大型跨媒介传媒集团的所有权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媒介技术联合起来的媒介技术的融合等多种形态。
媒介融合的出现,给传统媒体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新闻采编发一条线的旧模式可能会因此而断裂,人们可能会逐渐倾向于使用移动终端的方式来订阅新闻而放弃邮局订阅的传统方式;其次,媒介融合也影响着新闻文本的变革,单调的文字加图片的编排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例如等媒体也逐渐开始新闻的可视化设计;再次,媒介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语言的运用,越来与多的网络流行语出现在报纸新闻中,以此来抓住年轻一代的受众群。
二传统报纸的生存空间面临挑战在数字传播时代,报纸被看作是传统媒体的代表,从美国《新闻周刊》的停刊,到去年上海《新闻晚报》的停办,报纸将会消亡的讨论越演越烈,一部分传媒学者认为由于新媒体的冲击,纸质型媒介的生存已经进入寒冬时期。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报纸主要面临着一下三个方面的挑战:一、受众资源的流失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
报纸的生存与发展
从我国报业集团的现状——看报纸的生存与发展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新闻媒介产业性质的确定,竞争成了当前中国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而报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集团化的建构为主流形式的报业之间的合作、联合已成为我国报业产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基本模式。
我国大陆的报业集团从1996年1月的广州报业集团发展到今天已有40家。
其中,中央级报业集团2家,省级报业集团25家,省会城市报业集团10家,计划单列城市报业集团3家。
具体如下:中央级报业集团2家: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省级(直辖市)报业集团25家:北京日报、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辽宁日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山西日报、甘肃日报、解放日报、文新联合、大众日报、新华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福建日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云南日报、河南日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海南日报、贵州日报;省会城市日报集团10家:广州日报、哈尔滨日报、长春日报、沈阳日报、济南日报、杭州日报、南京日报、成都日报、长江日报、长沙晚报;计划单列城市报业集团3家:深圳特区报、青岛日报、宁波日报。
目前我国的报业集团基本上是以主要党报为核心组建起来的,以行政整合和市场资源整合方式形成的一些行政区域性的报业集团,除了两家中央级报业集团外,剩下38个报业集团基本上归属于当地行政区域。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之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从“事业单位到企业管理”到组建报业集团,不断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运作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突破。
我国报业功能与属性的变化,也带来报业管理体质方面新的冲突。
报业市场方面的多元化与意识层面的单一化、报业市场定位的多元化与管理方式的一体化等方面的冲突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报业集团面临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规范集团的管理体制不规范,结构组织不科学。
一些传媒集团名为公司但领导机制并未发生改变;多数传媒集团的核心企业和子企业没有建立清晰的产权关系,综合协调能力不强。
如何解读和应对_报纸消亡论_对话_报纸消亡论_提出者菲利普_迈耶教授
将在2043年第一季度消失”的说 期、震荡期、成熟期和衰落期五个 面向受过良好教育的特定读者对
法,将他的数据分析和推理绝对 阶段中,欧洲的报纸,特别是北欧 象的小众出版物。
化了。
报纸目前已经走过成熟期,进入
第三,“报纸消亡论”的提出
第三,探讨“报纸消亡论”必 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衰落期;罗伯 有其积极意义。“报纸消亡论”的
后,“争论是大量而复杂的。由谷
新闻业》一书中,运用美国“全国
同时,“报纸消亡论”也引起 歌的搜索结果判断,该书的书名
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 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 图— ——1972- 2002年读者对报纸 的信心分布图和1972- 2002年日 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通过对
了极大争议。纽约时报执行总编 比尔·凯勒(Bill Keller)在《在数 字混乱时代,报纸还没有消亡》一 文中,对此表示了异议;⑤瑞典增 长最快的报业集团———M et ro 报
报所采用。
实质的“报网互动”,则很容易规 21st Century".
默多克建议报业抓住互联网 避竞争的风险。
⑧ Meyer, Philip."The Elite
长足发展的机遇,为读者提供新
综合迈耶教授的观点,他开 Newspaper of the Future."
的服务。他说:“报业的机遇就在 出的报纸应对消亡的药方是:收 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已经多到泛滥,读者们已经接受 了错误的信息。”⑧在发给笔者的 电子邮件中他也直言,自己的观 点在很大程度上被曲解了:
第一,他认为,广为传播的
前者的分析,他预测道:到2015 业集团的前首席执行官派里·汤 “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 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 恩 伯 格 (Pelle Tornberg ) 认 为 : 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纸媒。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纸媒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都在不断下滑。
纸媒并没有因此消失,相反,它正在不断寻求转型,并在新媒体环境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从纸媒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两个方面,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1.发行量下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前,人们习惯于购买报纸、杂志来获取新闻和信息,但现在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
纸媒的发行量一路下滑。
据统计,近几年纸媒的发行量下降了30%以上,一些小型报纸更是面临倒闭的风险。
2.广告收入减少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广告主也更倾向于投放在新媒体平台上,而不是纸媒。
这导致了纸媒的广告收入大幅减少。
一些大型报社和杂志社也因此陷入了经营困境。
3.内容转型纸媒并没有坐以待毙,相反,它们正在积极转型,改变旧有的经营模式。
许多报社和杂志社开始把重点放在数字化内容上,推出跟紧时代潮流的互动内容,增加户外活动、社交媒体推广等,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二、未来前景1.数字化转型与其它传统产业一样,纸媒必须转型数字化。
他们需要在新媒体平台上建设自己的阵地,积极投入移动端和社交媒体平台。
通过这些渠道,纸媒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品牌建设纸媒在新媒体平台上也需要进行品牌建设。
他们需要在新媒体上推出更多的高质量、深度内容,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纸媒需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抓住读者的心。
他们需要结合新媒体的特点,推出更多的互动内容,提高读者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他们还需要加大对深度报道的投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吸引更多读者。
4.与新媒体合作纸媒也需要与新媒体进行合作。
他们可以采取原创内容对接、跨媒体合作、内容共享等多种形式与新媒体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中发展,这种融合给媒体带来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融媒体的强力推动下,传统媒体如何才能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通过扬优与借势发展,开拓出一条融合创新之路。
本文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通过文献调查的方式,阐述传统媒体改变传播方式的必要性,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融媒体;传统媒体;人民日报;媒体转型“融媒体”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以及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
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冲击,但传统媒体在原创新闻、新闻可信度和权威性上又远远超过了新媒体,因此,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通过两者之间的融合,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状态。
一、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类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传统媒体望尘莫及。
电子报刊、网络广播、手机报、手机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等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它们已经融合了不同媒体的多种功能,而且这种趋势正在逐步扩大。
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下,受众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地点、范围内接触到传统媒体从而得到所需信息。
但是,新媒体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这种局面,受众也能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并且可以在自由的时间、地点、范围选择个性化的服务,于是新媒体掠夺了它大量的受众。
在这种状况下,许多广告商、客户商也都纷纷转投新媒体的怀抱,甚至许多优秀的人才也会随之流失,传统媒体可谓受到多重打击。
面对新媒体对观众注意力的争夺和对广告市场的侵吞,传统媒体已被推到了媒体变革的风头浪尖。
传统媒体若要避免消亡,就必须加速自我改造、自我优化的转型进程,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从而力求与新媒体共生共荣,迅速探索和寻找自身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尽快融入“融媒体”时代。
报纸消亡的原因总结(实用4篇)
报纸是一种印刷媒介,在我们的认知思维中,空口无凭,“白纸黑字”更有信任感。
报纸的这种表现形式,能带来一种无形中的权威和信任。
而且报纸作为纸质资料,还有一种价值是保存在档案室、阅览室,作为历史资料。
而广播以声音为载体,多了一些感性,并且依时间线性传播,转瞬即逝,保存性差。
电视呢试听兼备,更容易沦为娱乐阵地。
《娱乐至死》这本书就是尼尔波兹曼对电视时代的忧虑,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的成了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第四个问题报纸消亡的原因总结第2篇虽然报纸在及时性信息的发布方面无法比及速度快捷的新媒体。
但是要发现新媒体的新闻信息通常简短,只是抢先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
这就为报纸的优势提升提供了空间。
报纸在内容生产方面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独家视角和新闻评论,对于某一事件进行深层分析。
这样的内容能够吸引更多的高脑劳动者。
高脑劳动者需要的多是一些具有深度分析的信息或知识,而高脑劳动者在信息社会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趋势。
同时,报纸还要在内容上彰显自己的立场,做好观点传播,为受众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参考。
对于投入巨大人力成本和优势资源的新闻内容要深度开发、多次销售。
报纸消亡的原因总结第3篇报纸能够帮助人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出于身体健康的角度或是其他,家庭、学校都应该出力培养年轻一代的读报兴趣,促进国民报纸感情的代际传承。
早在_年,日本在中小学就推广了“报纸参与教育”,收效显著。
在新媒体带来碎片化阅读的今天,培养青少年群体的读报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对其批判性思维的提升和注意力的培养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五、结语不可否认,“报纸消亡论”背后折射出来的报纸经营所面临的困境。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也是报纸提升的机会。
通过观念的主动调整以及主动参与媒介融合,扩大报纸的优势,同时利用新媒体规避自己的短处,报纸一定会扩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中国新闻史上的名编辑
一.查找资料,列举出至少两位中国新闻史上的名编辑的名单简述其言行(1)黄远生: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记者”仅4年时间便写下近百万字的作品,在当时新闻界独领风骚被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誉为”报界之奇才“。
从更深层的价值与更为深远的意义黄远生的新闻思想:1.报刊的任务与使命——“正论公理”“救国兴邦”2..新闻报道及评论——据实反映,反对空谈3.记者的素质——能想、能走、能听、能写4.“新闻通讯”文体——黄远生新闻思想的集中体现(2)邵飘萍: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
1.新闻救国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邵飘萍发表时评《预吊登极》2.《京报》:“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邵飘萍的新闻思想:《新闻学总论》、《实际应用新闻学》独立的办报思想:报业独立(信仰、组织、经济及报纸公职人员的精神品格方面全部独立)独立的办报方针:①监督政府②唤醒民众,教育民众③“顺时代进步之潮流报纸内容不受帝国主义所左右。
(3)林白水——白话报刊的先驱:林白水的报业活动1.1901 《杭州白话报》2.1903 《俄事警闻》3.1905 《公言报》4.1921 《新社会报》林白水的新闻思想?1.以开启民智为宗旨,大力倡导白话报刊。
3.追求专业主义品格,以“说人话、说真话”为新闻工作者的生命线。
4.所谓“说人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形式要“说人话”,即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出发点,用普罗大众看得懂的文字和符码来传播信息;一是新闻内容要“说人话”,,即通过报纸反映普罗大众的疾苦,传达底层民众的呼声,从普罗大众的立场和视角来识。
二.简述报纸编辑的工作流程1.确定报纸的编辑方针2.设计报纸的整体结构、规模和风格特色3.设计报纸的各个版及专栏4.设计和组织目前阶段的重大新闻报道、分析和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配置稿件、设计版面、校对与签发。
报纸消亡论
美国学者托马斯· 包德温等人所说的媒体“大汇流”正 是指网络、广播、电视、电话等电子媒介的汇流,不包括 报纸。他对将来的预期是: 不久的将来,电视将和网络合 一,出现网络电视; 广播也融入网络,大量各类媒介都汇 入网络。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宽带化将改变网络新闻的文 字形式,大量采用视频方式,网络报的编排方式最终也要 改变。问题在于,报纸转化为网络报纸后,纸媒已消失得 无影无踪,也没有印刷的过程,更没有送报员、发行员的 庞大组织和队伍,这就意味着纸媒彻底改变了形态。网络 报纸绝不是报纸,而是网络新闻库,把它叫做报纸只是一 种习惯称呼,二者在形态上没有任何相同之处。
2.发行量下降。 据全球报纸协会提供的数字,从 1995 年到2003 年,报纸发行量在美国下降了 5%,在欧 洲和日本分别下降了3%和 2%。另据统计,全美 507 份 报纸 2009 年前两季的发行量减少了4.64%。 这些数据明 确显示,更多的选择使得报纸的社会角色逐渐式微。
3.广告收入下降。 在美国,分类广告中的招聘广告是 检验报纸经济的晴雨表,而事实是,招聘广告在大规模缩 减,拿 2001 年来说,甘尼特公司旗下的大型报纸招聘分 类广告减少20% , 奈特—里德报团日报减少26%,华盛 顿邮报减少 31%。
持此观点的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和杨保军教授为代表互联网出现以后由于它在信息的传播方面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引发了传媒领域的深刻变革在给传统媒体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深刻变革在给传统媒体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它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互联网将取代传统媒体用不了几年报纸将不复存在的声音甚嚣尘上
报纸消亡论
艾岚
郑保卫教授在分析了广播、电视出现后 报纸的发展历史后谈到,印刷媒介在20 世 纪就经历了两次大的挑战。第一次是广播、 电视的挑战,第二次是互联网的挑战。但 是“广播出现以后,报纸并未像有些人说 的那样面临困境,而是以其深层次的报道 顶住了被喻为“心灵剧场”的广播的冲 击。”而电视出现后,“报纸在新的挑战 下,坚持发挥自身优势,依靠其深入而又 有说服力的解释性报、评述性报导和调查 性报导等特殊报导形式的优势再次渡过了 难关,在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上站住了脚 跟。
报纸发展变化的趋势
报纸发展变化的趋势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报纸发展正经历着许多变化。
以下是一些报纸发展变化的趋势:
1. 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将内容转移到在线平台上,提供数字化的新闻内容,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2. 多媒体报道:随着技术的发展,报纸不再局限于文字报道,也开始加强多媒体报道,包括视频、音频、互动图表等形式,以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新闻内容。
3. 社交媒体整合:报纸逐渐意识到社交媒体的重要性,开始积极整合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新闻内容,与读者互动,增加传播范围。
4. 个性化定制: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新闻服务,根据读者的兴趣和需求推送相应的新闻内容,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5. 实体报纸销量下降:随着数字化新闻的兴起,实体报纸的销量逐渐下降,许多报纸不得不调整业务模式,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总的来说,报纸发展正朝着数字化、多媒体、个性化和社交化方向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和市场变化。
报纸会消失吗?——至少在十几年内,报纸不但不会消失,还将持续增长
也 的 确对 报纸 的 发 行 量 构 成 了 一定 的 生危 及报纸 生 存和发 展 的问题 。
日本 之 后 ,所 以 , 中 国报业 仍 有 很 大
影 响 ;加 之报 纸 生 产 原 材料 涨 价 、人
今 后 ,随 着 国 家 “十 二 五 ” 规划 的 发 展 空 间 ,预 计 “十 二 五 ”期 间 ,
广 , “报 纸 是 否 会 消 失 ”这 一话 题 日 近 几年 来 大 多 数报 纸 的 扩 版 因 素 ,单 想 ,但 不 能妄 言 ,或 许 若干 年 后 我 们
益 成 为业 内人 士 谈 论 的 热 点 ,可 也 仅 纯地 从 报 纸 的 期发 量 上 讲 ,报纸 的 市 既 可 以 从 随处 可 见的 终 端设 备 上 获 取
过 分 悲观 ,根 据 报 协 了 解 到 的初 步 情 及和 提 高 、城 镇 建设 的提 速 等 ,报纸 不 会消失 ,还 将持续增长 。只是 除部 分
况 ,2010年 报纸 增速 会 反 负 为正 ;而 的发 展 仍 被 看 好 。而 且 从 全 球 范 围来 地 区、个别单位 外 ,全 国很难再有年 印
且 从 整体 来 看 , 当前 我 国报 纸 的年 发 看 ,中 国只 有 日报 发行 份 数 居 世 界第 量 增速超过 1 5%的报纸 ,行业 的整体 年
行量 仍将 超过 4OO ̄L份 ,年 度总 印量 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每千 人拥 有 的报纸 份数 仅排 在 lOO 印量增速可 能会维持在3%~8%左右。
肖 业印刷企业把脉 上游产业发展 方向 ,我们特 别邀请 了
中国报业协会 夏天俊老 师、体 坛周报社 出版部 主任 罗 华 军 先 生 第 一 财 经 日报 发 行 中,bED务 经 理 张 月 余 先 生 、关注 行业未来发展 的专栏作家 吕理 哲先生对报纸 的 未 来 发 表 独 到 见 解 。
传统媒体不会消亡
传统媒体不会消亡曾经卖报的吆喝已被传播实效更快的手机新闻所取代,传统媒体的境遇大不如前。
但是我认为,网络媒体问鼎天下的今天,传统媒体只是衰落但不会灭亡,洗牌后的传统媒体会继续存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失。
曾几何时,无论是坐地铁还是在公交车上总能看到手捧报纸阅读的人。
但蓦然间,现在大家无论是等车还是聚会都是捧着手机,拿报纸的人们恍若隔世,衍生了一大堆低头族。
自21世纪以来,纸媒的丧钟就似乎一直在敲响。
在中国,很多创办数十年年的报刊杂物没有扛住时代的洪流,纷纷停刊,和大家告别。
这些无疑都折射出了传统媒体行业正在日渐衰落这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免费报纸与深度杂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通过上网了解世界。
这一趋势对报业的生存和发展,无疑是严峻的挑战。
与此同时,一种免费报纸在欧美、亚洲和中南美等地区悄然兴起,而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免费报纸的特点是篇幅短小,一份免费报纸用不了20分钟即可看完,而且发行成本低廉。
这种报纸多在人流稠密的车站等地免费分发,供人们阅读。
免费报纸的创办者意在通过此举,把那些通过上网浏览新闻的年轻一代拉回到报纸读者队伍中来。
因此,免费报纸也可说是媒体激烈竞争的产物。
不久前在香港召开的世界报业协会年会上,免费报纸成为一项最新的议题,受到与会者的关注。
其中英国最大的一份免费报纸《地铁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这份报纸两年后的今天,,《地铁报》的发行量已跃居英国报业排行榜第6位。
可以洞见,就在大报们要生要死的时候,免费报纸活得不错。
免费报纸的盈利模式类似于网站,用免费吸引读者的大量的游览,通过广告赚的盆满钵满。
除了免费报纸,像《人物》这样的深度杂志也未被传统媒体影响,在大环境越来越恶劣的当下,只有靠内容取胜,标题党和空泛的文章势必销量越缩越小,直至停刊。
另一方面这个行业有严重的产能过剩。
中国有杂志9000多种,报纸1900多种,各个县都有电视台,美国好像只有三家电视台。
福建省四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福建省四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2023学年福建四校第一次联合考试试卷(语文科)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进入21世纪以来,以网络为主的新兴媒体凭借自身的传播时效性和大众参与性,已经超越传统媒体成为主流。
在互联网的挤压下,学界和业界对传统媒体唱衰屡见不鲜。
这些关于传统媒体衰落的讨论中,有关“报纸消亡”问题的争议,声音最大、持续时间最长。
自菲利普·迈耶的“报纸消亡论”开始,学界和业界对“报纸消亡”的辨说一直持续至今。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学院菲利普·迈耶,他在2004年出版的《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对美国“全球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数据进行了新闻业信任度方面的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根据图表中显示的受众信心分布和读者数量变化趋势,菲利普·迈耶得出结论,即在2015年大众对于新闻业的信任度会降至零点。
由此,他预测——“在2043年第一季度晚些时候,日报就没有读者了”。
一些学者从大众媒介更替的角度出发,认为报纸的发展已经接近后期。
也有一些学者和业内人士从商业模式和信息载体的层面进行分析,认为报纸终究会被互联网替代。
在国内学者中,刘建明指出,报纸上的新闻转向网络之后,网络报纸已经不能称作报纸,而是网络新闻库。
从这一形态上来讲,报纸演变成网络报纸之后,报纸本身就已经消失。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报纸消亡论”是一种夸大的预测,媒介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取代,而是不断提升。
世界报业大亨鲁伯特·默多克谈到报业的命运时指出,网站和邮件定制都可以成为报业发展的新领域,报业将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高峰。
国内学者对“报纸消亡论”也表达了反对观点。
杨保军从整个新闻传播业的历史出发,认为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扬弃、叠加发展的过程。
2024年报纸市场发展现状
报纸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报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新闻媒介,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
然而,在现代数字化媒体的冲击下,报纸市场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本文将对报纸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报纸市场发展现状数字化媒体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数字化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
许多传统报纸面临着读者流失的问题,因为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电子设备阅读新闻。
这种趋势使得报纸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对。
市场份额萎缩报纸市场在数字化媒体的冲击下遭受了市场份额的严重萎缩。
随着新闻资讯的实时更新和多样化,读者们转向了更方便、快捷的数字媒体平台。
这种转变使得报纸的销售量大幅下降,许多报纸面临着财务困境。
广告收入下滑除了销售量下降外,广告收入也是报纸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
许多广告商选择将广告投放到数字媒体平台上,因为它们可以实现更广泛的触达面和实时的反馈。
这导致了报纸广告收入的下滑,进一步加剧了报纸市场的困境。
政策和法规的影响在某些地区,政策和法规也对报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一些国家对新闻媒体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控制,限制了报纸的新闻报道自由度。
这种限制使得报纸难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新闻内容,进而影响了市场地位。
媒体融合的尝试为了应对数字化媒体的挑战,许多传统报纸开始进行媒体融合尝试。
他们将纸质报纸与数字平台相结合,提供多种形式的新闻传播。
这种尝试可以扩大报纸的受众群体,并为广告商提供更多的机会。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用户定制化需求的增加随着人们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报纸市场需要更加注重用户定制化。
通过分析用户兴趣和喜好,报纸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新闻内容,从而增强读者的黏性。
特色化报纸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报纸需要拥有独特的特色,以吸引读者。
一些报纸已经开始转型,聚焦深度报道和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
这种特色化的发展有望为报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为了适应数字化媒体的发展趋势,报纸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报纸不会消失
现在有很多的电子产品,比如说手机,笔记本电脑,阅读器,Mp4,Mp5、、、很多的电子产品都可以上网,看小说,浏览网页,阅读报纸。
但是,我以为报纸是不会被取代的,以下是我的一点看法。
我们先来看看报纸的发展趋势:
1.从传媒的发展规律看报纸的“宿命”
报纸像其他产品一样,也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包括发育期、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和衰落期。
瑞典延雪平大学的罗伯特·皮卡德(Robert Picard)教授把西方报纸的生命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15世纪以前是“引入期”,15世纪初至19世纪末为迅速增长的“成长期”,20世纪是平稳的“成熟期”,进入21世纪以后处于缓慢下滑的“衰落期”。
联系我国的情况来看,尽管报纸的“成长期”和“成熟期”比西方晚,但在21世纪的头几年,报纸同样进入了“衰落期”。
2005年,由于全国报纸印刷总量的陡然下跌,业内惊呼“报纸印刷遭遇…寒冬‟”。
而在美国报纸行业陷入困境的2008年,我国报纸的印刷总量也同比减少2.45%,为16年来首次下降。
回顾传媒发展史可知,电报、寻呼机等曾先后领新的传播媒介之风骚,但在20世纪后期先后退出历史舞台,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作为同为传媒家族一员的报纸,恐也难摆脱传媒演化的规律。
不过,消亡的是“paper”,而并非“news”。
2.从传播技术的替代性看报纸“比较劣势”
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最明显的优势是方便携带、便于收藏和长于深度报道。
在20世纪90年代前,这三大优势曾成为报纸与广播、电视竞争的“比较优势”。
其后,电视和网络新闻的长足发展,使得“深度报道”这一报纸的“专利”也受到挑战。
今天,随着3G手机和大屏幕电纸书的出现,其信息容量、易携带性和声画合一等诸多特色,已使得报纸的比较优势风光难再。
3.从阅读习惯变化看下一代的读者选择
菲利普·迈耶和刘建明教授预测“报纸消亡”的关键指标都是“读者”,美国著名报纸发行人威廉·迪安·辛格尔顿(William Dean Singleton)也认为:“如果我们不去吸引较年轻的读者,在全部老读者死光后,我们将会失业”。
但是,请您继续看下面报纸不会消亡的优势所在: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对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来说,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较为及时。
有些报纸甚至一天要出早、中、晚等好几个版,报道新闻就更快了。
一些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如新产品和有新闻性的产品,就可利用报纸,及时地将信传播给消费者。
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报纸作为综合性内容的媒介,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来传递信息,其容量较大。
由于以文字为主,因此说明性很强,可以详尽地描述,对于一些关心度较高的产品来说,利用报纸的说明性可详细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特点。
3、易保存、可重复
由于报纸的特殊的材质及规格,相对于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体,报纸具有较好的保存性,而且易折易放,携带十分方便。
一些人在阅读报纸过程中还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根据各自所
需分门别类地收集、剪裁信息。
这样,无形中又强化了报纸信息的保存性及重复阅读率。
4、阅读主动性
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
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或放弃哪些部分;哪些地方先读,哪些地方后读;阅读一遍,还是阅读多遍;采用浏览、快速阅读或详细阅读。
读者也可以决定自己的认知程度,如仅有一点印象即可,还是将信息记住、记牢;记住某些内容,还是记住全部内容。
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
5、权威性
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
大多数报纸历史长久,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
因此,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往往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报纸广告与其它媒介相比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从覆盖面和时效性上看,报纸覆盖面宽,宣传范围广,读者遍布社会各个阶层。
种类多,有日报、晚报、周报、行业报、专业报等等,可以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可供各类广告主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十人拥有一张报纸,由此可知报纸广告的深入和广泛的程度。
报纸广告信息传递迅速,时效性很强,广大读者当天即可与报纸见面。
因报纸广告是平面作品,制作相对简单,加之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版面大小灵活,急广告甚至当天就能同读者见面。
其次,报纸广告是“没有时间的黄金时间广告”。
报纸广告,属于印刷媒体广告,它的最大特点,是让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管白天或黑夜,自由安排个人的阅读黄金时间。
它不同于电视广告和其它广告媒体的形式,并没有时间上和地理上及场所的限制。
报纸广告的阅读习惯来自读者确切的需求,并不需要节目表的编排,读者可在足够的时间和心理准备之下接受报纸广告的宣传信息,读者可以从容地阅读他们需求的广告内容。
还有什么样的编排调动能代替这绝对的“黄金时间”?
报纸上的广告是让读者阅读的精心策划的广告,会使读者思考广告的内容,这个时候广告就有机会清楚而且有效地向他们传达广告的信息。
电视广告播放的时间是以秒计算的,而且极易错过播放时间。
而报纸广告则不同,它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让读者细细地慢慢地反复阅读,从容不迫,参照对比。
是以分计算的。
两者的效果显而易见。
另一方面报纸广告便于记忆和保存,从这方面看报纸广告的阅读寿命是可以延续的。
聪明的广告主在刊出广告时多订一些报纸,根据需要寄往全国各地,在各种会议场所、公关场合散发赠送,收到一期广告信息传遍天下的效果。
这无疑延长了报纸广告阅读的寿命。
第三、报纸广告具有较高的威望。
由于中国的报纸广告性质区别于西方国家,人们对报纸宣传内容信赖程度高,所以报纸广告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
报纸广告的威望直接体现在它的权威性上。
权威性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同时也保证了消费者的利益,维护了党报、党刊的严肃性、真实性和指导性。
所以读者容易接受来自报纸上的广告信息。
另外,报纸广告收费低廉,刊发广告自由度较高。
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广告主的选择余地比较大,因为报纸广告一般是按照占用版面面积或字数计价,广告主可根据自身财力和宣传需要选择不同报纸、不同版面、不同规格来进行策划和宣传。
财力大的广告主可以用醒目的大篇幅广告强力吸引读者,财力小的也可选择费用少、连续刊出的小篇幅广告,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报纸广告的独特优势,在广告媒体竞争中是十分明显的,正确地认识和运用这些优势和作用,就能使报纸广告获得更加理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的另一种概括:
———受益广泛、稳定,覆盖率高。
因为新闻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无论是政治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等等,都是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想知道的,所以大家要天天看报,然后还要把自己感兴趣的向他人进行传播、再传播,这样一连串的人与人的传播,使得报纸的读者数量远远超出它的发行量,而每天读报的人数又是相对稳定的,这样就保证了报纸广告宣传的覆盖率与影响面。
特别是有读报习惯的城市市民,晚报、法制报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必备,遍及绝大多数城市家庭。
综上所述,我以为报纸作为一个纯铜的媒介,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亡,它必将成为媒体的主力军,在未来的传媒中发挥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