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
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它主要是获得了对方的长相、表情、姿态、身材、年龄、服装等方面的印象。这种印象虽然是初步的相互了解,但在对人认知中却起着明显作用。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个人往往失之偏颇,如果在公务员考试、考察干部时,只凭第一印象,就会被某些表面现象所蒙蔽。其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
一是以貌取人。对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容易得出良好的印象,而其缺点很容易被忽视。
二是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者往往给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考察、考核、选拔人才时,既要听其言、观其貌,还要察其行、考其绩。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明,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有可能这种美化将会影响你的生活,因为,你有可能成为一种“光环”人物,这就是“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良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反之,则被赋予其它不好的品质。
当你对某个人有好感后,就会很难感觉到他的缺点存在,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他,你的这种心理就是光环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在相恋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对的,就连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在对方看来也是无所谓,这就是种光环效应的表现。光环效应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容易被人利用。所以,我们在社交过程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具备一定的设防意识,即人的“设防心理”。
教育过程中的“光环效应”,是指教师在观察某个学生时,对于他(她)的某种品性或特征有清晰的鲜明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教师的角度看非常突出,因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它特征和品质的知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育偏见。
罗森塔尔效应
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的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期望而使"雕像"变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鲜见。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察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名学生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我们通常所说的“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人如果本身能力不是很行,但是经过激励后,便会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不行也就变成了行;反之,则相反。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活鱼回港。该船长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目前,一些机关单位实行的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有个故事:天国主人要外出,临走前把家产分给3个不同才干的仆人,分别是5000、2000和1000。那个领5000的随即去做买卖,又赚了5000;领2000的也赚了2000,唯独那个领1000的把银子埋到地里。主人回来,对前两位大加赞赏,用原数奖
励他们,却把第三位仆人的千两银子收回来奖给了第一位。随后告诉他们: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回来。这就是马太效应。这一效应可以给予我们三点启示:一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二是要引导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竞争意识,积极参与竞争。有才干而不去运用,也是不受欢迎的。三是要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
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调整与改变自己使其变得与其他人更相似。从众效应在交往中随时可见,多数人认为比较好的人,人们大多会放心地与之交往;多数人认为不好的人,人们常常不会与之交往。从众效应的发生与否以及发生的程度如何是受到许多因素制约的,其中社会比较影响最大。
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社交,它就像“魔棒”一样,把人紧紧地吸引在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中,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就叫做角色效应。角色效应的产生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就目前家教情况而言,普遍存在着对孩子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在不少家长心目中就是“学习好”,“学习好”就是分数高。由此引发出教育指导思想的失误,造成家教中智育,轻德、体、美和劳动教育的倾向,降低了家教质量;二是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角色概念的认识的偏差,一些孩子常以“我爸是经理”、“我爷爷是书记”而自负,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孩子养成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表心态;三是在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角色规范,实现角色期待,这就叫角色行为。从角色认知的形成到角色行为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帮助和教育孩子完成这一转化过程,是家长的职责。如有的家长让孩子当家庭“财政部长”,安排家庭的开支,这就是在利用角色意识教育孩子,在一系列的角色、行为中,让孩子更深层次地了解家庭生活,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克服马虎、草率的性格弱点都是十分有益的
暗示效应
心理学中,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企望的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在家教中,家长就可以应用一个“抽象诱导语”的暗示策略使孩子产生暗示效应。如家长带孩子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