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原理+实务

合集下载

审计抽样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审计抽样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审计抽样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摘要] 审计抽样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内部审计实务中,为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带来了便捷,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保障。

本文站在内部审计的角度,从对审计抽样的理解与定位入手,介绍了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选取方法及对抽样的样本设计,并结合油田企业内部审计实践活动的具体实例,论述了审计抽样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提出了提高抽样利用水平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审计抽样内部审计应用现代企业已经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审计部门可以获得比较完整的业务数据,在审计实务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经济统计技术和方法,以抽样审查代替全面审查,以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在内部审计发展的初期,多数审计人员在审计中采用全面详查的方法,对所有经济业务和会计凭证进行详细核查。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经济业务总量的不断增长,无论是从审计成本还是审计时间上考虑,详细审计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审计人员逐步在工作中运用审计抽样技术,规范审计抽样工作,提高审计抽样工作的质量,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提高。

一、内部审计抽样概述(一)审计抽样在内部审计中的定义在内部审计中,审计抽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活动中,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从被审查和评价的审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被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

(二)审计抽样的分类1.判断抽样——判断抽样是指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和专业判断能力来确定需要抽查的样本量、选取样本和推断总体的审计抽样方法。

判断抽样的有效性和风险程度取决于使用这项技术的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

2.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是根据概率论的原理确定抽查的样本量,随机选取样本并由样本的审查结果推算评估总体的审计抽样技术。

(三)审计抽样的特征1.审计抽样抽取的是详细审计资料中的一部分。

详细审计是指百分百地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

市场调查实务2.3.7 抽样调查——非随机抽样

市场调查实务2.3.7  抽样调查——非随机抽样

任务2.3确定调查方式2.3.7抽样调查——非随机抽样前面学习了抽样调查,接下来一同学习非随机抽样调查。

非随机抽样是指从方便调查或根据调查者的主观判断,而不是按照随机原则来抽取调查单位。

常用的非随机抽样方式有任意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等。

非随机抽样虽然破坏了随机的原则,但不代表结果就不可靠,只要选择适当,同样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

下面就分别来介绍这几种非随机抽样方式。

1、任意抽样,又称为方便抽样,是根据调查者的方便与否以随意的方式来抽取样本的一种调查方法。

国家要了解群众对某项新出台的政策的看法,调查者在方便的地点以街头拦访的方式进行调查。

在某些调查测试中,任意抽样会取得快捷有效的结果。

在进行探索性调研时,即缺乏经验而又急需真实数据的近似值时,这种方法也很实用。

任意抽样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快速取得调查结论。

但它使用的前提是假设每一个样本的特征基本相同,若样本之间差异较大,采用该方法进行调查,可信度较低。

2、判断抽样,是根据调查者的经验和知识对调查对象进行主观判断,从调查总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方法。

某企业要调查消费者对该企业新上市的某种洗衣粉的意见,可派人到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对一些女顾客进行调查。

判断抽样使用的前提是调查者必须对调查单位的特征十分了解。

因此,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调查者能够根据调查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调查单位,调查抽取的样本单位数量少,获取信息的速度快,便于组织,易于操作。

但由于抽取的样本单位靠调查者的主观判断,如果判断失误,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因此判断抽样比较适合调查者对调查对象比较了解、总体单位数量庞大、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差异又比较明显、抽取的样本单位数量又较少的情况下使用。

3、配额抽样,是指先确定调查人口总体的各项特征,然后按照人口总体中具有各项规定特征的人口比例,在每一组中用任意抽样或判断抽样的方法抽取具有各种特征的样本,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方法。

由于配额抽样对调查总体先进行分组,减少了组内各单位的差异,再进行组内抽样,使样本单位在总体中分布均匀,提高了样本单位的代表性,减少了抽样误差。

固定样本量抽样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固定样本量抽样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审计与理财现以审计人员对某一单位材料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审计为例,分析固定样本量抽样的运用。

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先要调查该单位材料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审计人员可以找公司财务人员和公司仓库管理人员进行询问。

通过询问了解该单位在原材料采购管理上的制度。

调取企业有关原材料采购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阅等。

假定通过以上步骤,审计人员了解到该单位材料采购内部控制为:①生产部门、仓储部门提出请购,开出请购单;②采购部门主管审批后开出订购单;③验收部门验收后开出验收报告;④会计部门核对请购单、订购单、验收单、发票后付款。

随后,审计人员便可运用固定样本量抽样方法对该单位材料采购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一)确定审计目的和抽样总体本例中,审计的目的是查明被审计单位的材料采购业务是否符合上述内部控制制度,而不必对材料采购业务错误金额的大小做出估计。

审计的抽样总体是该单位本年度所有材料采购业务。

根据前期调查的结果,本年度该单位共有975笔材料采购业务。

审计人员先对这些业务按时间先后顺序做出排列并编号,起始号码为001,终止号码为975。

(二)定义“违反”、“误差”的标准审计人员在发现某一笔材料采购业务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就可以认定该笔业务违反了内部控制:①未经请购和审批已开出订单购料(无请购单或者内容不符);②材料未经验收却已入库(无验收签章);③购货订单、验收单与供应商发票不一致却已付款。

(三)确定相关因素审计人员审计时还要确定审计的可信赖程度,最大可容忍误差,预期总体误差等相关因素。

可信赖程度是预计样本代表总体的百分比(可靠程度),风险是样本不代表总体的百分比。

比如:如果审计人员选择95%的可信赖程度,表示:要有5%的风险去接受抽样结果代表的结论与实际不符。

审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历史经验确定可信赖程度的水平。

最大可容忍误差是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时,审计人员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

最大可容忍误差是审计人员认为该内部控制能有效依赖的最大误差率。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_审计原理与实务_[共2页]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_审计原理与实务_[共2页]

— 111 —
项目二 审计专业知识
样风险越小。

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

4.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见表2-4-1)
表2-4-1
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审计测试的种类
影响审计效率 影响审计效果 控制测试
信赖不足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 细节测试 误拒风险 误受风险
审计效率,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发生的审计成本与审计成果之间的比率关系。

审计效果,是指以尽可能短的审计时间和尽可能少的人力投入及审计费用支出,增加审计业务量。

提高审计质量,扩大审计监督的社会效果。

(二)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任何与抽样风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

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三)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的关系
(1)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抽样风险总会存在。

(2)在使用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准确地计量和控制抽样风险;在使用非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无法量化抽样风险,只能根据职业判断对其进行定性的评价和控制。

(3)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因而可以降低、消除或防范。

三、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一)统计抽样的概念及其分类
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1)随机选取样本项目;(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不同时具备前面提及的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

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审计抽样时,既可以使用统计抽样方法,也可以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这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第三章 抽样实务及问题【圣才出品】

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第三章 抽样实务及问题【圣才出品】

第三章抽样实务及问题3.1复习笔记一、区域抽样区域抽样是一种实用的抽样方法,它能为抽选居民住户提供很好的抽样方法。

区域抽样主要有以下三种:1.按户籍资料的PPS抽样在实践中,多阶段分层区域抽样是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多阶段抽样方法。

只要能以区域划分总体,就能够采用多阶段区域抽样,利用PPS方法进行多阶段分层区域抽样的步骤如下:(1)计算总的抽样比,公式如下:/f n N(2)确定各级抽样单位和计划样本规模(3)对PSU分层和确定层内计划样本规模各层抽样比f b等于总抽样比f,层内计划样本规模可由f b=f求出。

(4)在层内抽取PSU①从普查资料或其他资料取得PSU的规模测量值M ha,将层内PSU排列起来。

可采用以下方式排列PSU:a.在获得PSU的某个与调查变量相关的变量资料的基础上,将PSU按该变量值排序,以取得隐含的分层效果;b.在地图上将各个PSU用一条蛇形线串起来,然后将各个PSU按此线穿过的先后顺序排列,这样可以使样本PSU在空间上较为分散。

②按层内PSU的排列顺序,将规模测量值M ha累加。

③采用系统抽样,先计算抽样间距。

公式如下:④在1~k范围内抽取一个随机数r作为起点,设从随机数表中查得一个8位数字26804292,则r=268042.92。

⑤抽出a h个PSU,抽中号码分别为:r,r+k,…,r+(a h-l)k(5)在PSU内抽次级抽样单位第二、第三级抽样分别用PPS抽样法,从每个样本县中抽选出b-2个样本乡,从每个样本乡中抽选出c-2个样本村。

第四级抽样,从每个样本村内抽取样本户。

①计划样本户数为d,这样,第四级抽样的抽样比为d*/M haβγ,其中M haβγ为第a县内第β乡的第γ村的规模测量值。

②第四级抽样的期望样本户数由该抽样比乘实际村规模(户数)得到,即d=(d*/M haβγ)×N haβγ。

③设某样本村的规模测量值为M haβγ=374(户),而调查时的实际规模测量值N haβγ=397(户),则从该村则从该村实际应抽户数为(户)。

中级质量专业理论和实务-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_真题-无答案

中级质量专业理论和实务-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_真题-无答案

中级质量专业理论和实务-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总分34,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 )检验是通过测量被检样本中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并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而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

A. 计件抽样B. 计点抽样C. 计数抽样D. 计量抽样2. 在计数抽捡方案的OC曲线中,OC曲线单调( )。

当OC曲线一定,不合格品率减小时,接收概率( )。

A. 上升,增大B. 下降,变小C. 上升,变小D. 下降,增大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50台进行检验,发现2个产品各一个B类不合格,1个产品既有A 类又有B类不合格,3个产品中的每一个既有B类又有C类不合格,4个产品仅有C类不合格,则该样本中:3. 合格品合计为( )。

A. 105B. 13C. 40D. 374. 不合格合计为( )。

A. 40B. 37C. 10D. 145. 某零件有3个质量特性,根据其重要程度分为A、B和C类不合格,若规定A类不合格的AQL=0.10(%),C类不合格的AQL=2.0(%),则B类的AQL值应为( )。

A. 0.01(%)B. 1.5(%)C. 2.5(%)D. 4.8(%)6. 根据不同的生产时间从产品批中取样,目的是为了( )。

A. 节省取样成本B. 提高样本代表性C. 使取样工作更简便D. 减少检验量7. 下列关于单位产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单位产品是为实施抽样检验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产品单位B. 一个零件、一台机床C. 不可将一升自来水、一平方米布、一米光纤等作为一个单位产品D. 在抽样标准中定义为可单独描述和考察的事物8. 一批产品(N>2),经过抽样检验判为不合格批,则该批产品中( )。

A. 至少含有一个不合格品B. 至多含有一个合格品C. 全部是合格品D. 至少含有一个合格品9. ( )是指当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抽样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

它是对生产方的过程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允许的生产方过程平均质量(不合格品率)的最大值。

论审计抽样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论审计抽样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2 过分层抽样确定 审计对 象的样本 . 通
济 业 务 和 会 计 凭 证 进 行 详 细 核 查 , 称 详 审 计 成 效 相 适 应 的 一 贯 要 求 , 用抽 样 审 数 量 又 运 查 法 , 十 多年 来 , 着 我 国经 济 高 速 发 展 , 计 , 以 根 据 审 计 的 重 要 性 原 则 , 必 对 所 三 随 可 不 当年 该 企 业 营 销 部 门共 签 订 石 油 焦 销
◎ 文 /涂 展 然
吨 自营 产品,9 6 77 万 元 。 对 订 单多 、 种 13 1 .3 面 品
杂 、 量 大 、 计 时 间紧 的 局 面 , 数 审 只有 运 用抽
样 审 计 的 方 法 才 能尽 快 找 出审 计 重 点 和 问


有 经 济 业 务 多样 , 成 海 量 的 经济 信 息 , 形 如 题 , 效 地 完成 审 计任 务 。
对 象 , 照内部 控 制 制度 的有 关 规 定 , 点 进 按 重
务 量 相 对 较 小 , 本 上 能 够 通 过 全 面 详 查 基
见 。 2 . 抽样审计符 合成 本和效 益的一贯 原 行 检 查 ( 下 表)
的审 计 方 法 完 成 审 计 任 务 , 企 业 所 有 经 则。 即对 审计工作 有时效 要求, 也有审计 成本和
确 计 目 , 为 创 新 企 业 内部 审 计 工 作 的 重 点 主 要 来 源 于 小 部 分 自销 和 外 销 产 品, 定 自 标 成
充 之 一 , 别是 企 业 集团公 司 和跨 国公 司, 特 经济 营 产品 为审 计 重 点 。 分 利 用现 代 化 查 证 系
S 迅 业务 和 会 计 记 录 多而 复 杂 , 计 人 员要对 所 统 AI 强 大 的统 计 和查 询 功 能 , 速 从 十 余 审

审计基础与实务第4章 审计抽样

审计基础与实务第4章  审计抽样
险时,允许总体中存在的偏差率 4.可接受的过度信赖风险:是指在审计抽样中的控制测试和业务的实质
性测试中,当实际总体偏差率大于可容忍偏差率时,审计人员仍愿意 认可控制的有效性时所愿意承担的风险。 5.样本量:是指计划抽取的样本项目的个数
4.2.2属性抽样法的基本步骤 4.2.2.1确定预计差错发生率 差错发生率与样本数量是正比例的关系
4、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①抽样风险 ★含义: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
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抽样风险与样本成反比关系
信赖不足风险 ★控制测试应注意
信赖过度风险 误拒风险
★实质性测试应注意 误受风险
②非抽样风险 ★含义: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
3、区间估计=点估计±实际抽样误差 4、结论 ①原来的账面值落入总体数值的估计区间内;
②被查总体的账面记录在总体数值的估计区间之外,但是与点估计的差 额小于重要性指标;
③被查总体的账面记录落在总体数值的估计区间以外,但是与点估计的 差额大于重要性指标
5、评价 ①否定被审总体 ②增抽新的样本
★若审计人员在计划编制中是以样本的标准差代替总体标准差计算样本 规模,而实际抽查的样本标准差大于原始样本标准差,则说明计划中 确
4.1.1.2.选取特定项目 1、含义:是指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测试 2、选取的特定项目可能包括 ①大额或关键项目 ②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 ③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 ④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3、缺点:不能根据所测试项目中发现的误差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的误差
4.1.1.3 审计抽样 1、含义: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
3。A 3.BCD

市场调查实务2.3.6 抽样调查——随机抽样

市场调查实务2.3.6  抽样调查——随机抽样

任务2.3确定调查方式2.3.6抽样调查——随机抽样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到抽样调查的方式有多种,包括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常用的随机抽样方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等距随机抽样、分类随机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

这些抽样方式又是如何操作的呢?接下来将一一解答。

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不对总体进行任何分类和排队,采取纯粹偶然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方式。

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对总体的各单位进行编码,然后采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抽取调查单位。

(1)抽签法,用抽签方式抽取样本单位。

要先给总体各单位统一编号,然后将每个编号做成一张签片,混合均匀,从中随机抽签,抽到哪一个,就调查哪个单位,直到抽足所需样本单位数目为止。

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的情况。

(2)随机数表法,是先将总体中的全部个体分别标上1-n个号码,然后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出所需的样本。

随机数字表又称乱数表,是一种按双位或多位编排的大小数互相间杂的数表,利用特制的摇码机器或计算机用随机方法编制而得,客观上为表内任何数码都提供了相等的出现机会。

下面即是从随机数字表中选取的100个数字,见下表随机数表片段70291712134033203826138954037417763743045662183735968350877597122593477033240354994657227788429545721664361600044318667916081504723327143409455934684912720734453116933243502789871920153700495285666041抽样选择时,在随机数字表中任意选定一行或一列的数字作为开始数,接着可从上而下、或从左至右,或以一定间隔(隔行或隔列)顺序取数,凡编号范围内的数字号码即为被抽取的样本。

如果不是重复抽样,碰上重复数字应舍掉,直到抽足预定样本数目为止。

抽样定理实验原理

抽样定理实验原理

抽样定理实验原理
抽样定理是统计学中的一项重要原理,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在分析数据时得出准确的结论。

抽样定理的实验原理是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本,并对这些样本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推断出总体的性质。

实际操作中,研究者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选择样本。

这种选择需要具备随机性,确保每个样本都有被选择的机会,并且不会受到任何外部因素的干扰。

通过随机抽样,可以减小样本选择的偏差,提高对总体的推断准确性。

在实验开始前,研究者需要确定样本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样本越大,推断总体特征的准确性就越高。

然而,样本大小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

当样本被选定后,研究者可以对样本进行观察和测量。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取有关总体的统计信息,如均值、方差等。

同时,抽样定理指出,样本均值的分布会逐渐接近总体均值,而样本方差的分布也会逐渐接近总体方差。

基于抽样定理的实验原理,研究者可以运用统计学中的各种方法,如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等,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进而得出科学结论。

总之,抽样定理的实验原理是通过随机抽样和样本观察来推断总体性质的一种统计学原理。

它在现实应用和科学研究中扮演
着重要角色,帮助研究者从有限的样本中获取对总体的准确认识。

(标准抽样检验)抽样原理+实务

(标准抽样检验)抽样原理+实务

博迪管理顾部有眼公司抽样原理(标准抽样检验)抽样原理+实务第一节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1个体是可以对其进行一系列观测的一件具体的或一般的物体或可以对其进行一系列观测的一定数量的物质或一个定性或定量的观测值.1.2批:在一致条件下生产或按规定方式汇总起来的一定数量的个体叫”批”.批中包括的个体数叫批量.一次交付的个体集叫交付批.1.3样本:是取自总体中的一个或多个个体,用于提供关于总体的信息,并作为可能对总体(或产生总体的过程)进行某种判定的的基础.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叫样本量.1.3随机抽样从包含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n个个体,使包含有n个个体的所有右能的组合被抽取的概率都相等的抽样叫简单随机抽样.例如设总体包含A、B、C、D、E共五个个体.今要从其中抽取3个个体.则有10种可能.随机抽样的方法大体有三种.一种是我国古代的抓阄,缺点是做纸团不方便;二是由计算机数学创始人冯.诺依曼最早建议,后来由其他学者发展的用计算机程序产生随机数.但由于这种随机数是程序按一定规律产生的,故叫伪随机数.第三种就是日本首倡的正20面体子.二、抽样检验的概念1、抽样检验的概念:是指从交验的一批产品(批量为N)中,抽取一个样本(由n个单位产品组成)进行检验,从而对批产品质量作用推断的过程。

2、抽样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而其期望则在于“用尽量少的样本量来尽可能准确地判定总体(批)的质量”。

欲达到这一目的和期望,传统的“百分比抽样”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通过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只有采用“统计抽样检验”才能保证科学、合理地实现这一目的和期望。

3、抽样检验的步骤a)抽样: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抽和抽多少的问题。

b)检验:是在统计抽样检验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具有一定测量能力的设备和正确的方法进行检验。

c)推断:是用对样本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总体(批)的质量水平。

其中抽样和推断状况构成了抽样方案,即抽多少和怎样推断。

市场调查实务2.3.5 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市场调查实务2.3.5  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④抽样框,是指将抽样单位按某种顺序排列编制的名单。抽样框是抽样设计 人员用来进行抽取样本的工具。它的内容就是所需认识总体的抽样单位,其形式 是多样的,可以是一张表格、一本名册、一幅地图、电话号码簿、户口档案、企 业名录等。在刚才讲述抽样单位中,第一种抽样方法中,抽样框是我院所有学生 名单;第二种抽样方法中,抽样框是我院所有班级名单。
4、抽样调查的方式 抽样调查灵活性强,其抽取样本的方式有多种。总的来说,抽样调查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抽样调查
随机抽样
非随机抽样




























பைடு நூலகம்













狭义的抽样调查又称随机抽样,是指按随机的原则抽取样本,进行调查的一 种调查方法。所谓的随机原则是指在抽取样本时,完全排除调查者个人的主观因 素,使每一个被调查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可能性。随机抽样一般常用的有简 单随机抽样、等距随机抽样、分类随机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
1
假如长沙市有 160 万个家庭(这是总体),从中抽取 1000 个家庭来进行调查。那 么这 1000 个家庭就构成样本。
③抽样单位,是指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部分。抽样单位是人为划 分的,受到抽样方法的影响。所以,抽样单位既可以是一个调查单位,也可以是 一个群体。例如,在对我院大学生消费状况进行的调查,从我院所有学生中抽取 300 名,有不同的抽样方法。我们可以从我院所有学生中直接抽取 300 名,那么 抽样单位就是个人;如果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假如每班 50 人,就可以在所有班 级里抽取 6 个班级,以 6 个班级的 300 名学生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的抽样单 位就是班级,而不是个人了。

电子课件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第3版)][曹印革][电子教案和习题解答] 第八章 抽样推断分析

电子课件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第3版)][曹印革][电子教案和习题解答] 第八章 抽样推断分析

注:极限误差与概率度和抽样平均误差三者之 间存在如下关系:
1.在平均误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概率度 的值,把握程度相应增加,误差范围也随之扩大, 这时估计的精确度将降低;反之,要提高估计的精 确度,就得缩小概率度值,此时把握程度也会相应 降低。
2.在概率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小,则误差范围就就小,估计的精确度就高;反之, 抽样平均误差大,误差范围就大,估计的精确度就 低。
2.特点 (1)抽样推断是由部分推算总体的一种认识方法。 (2)抽样推断是建立在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基础上。 (3)抽样推断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 (4)抽样推断产生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二、抽样推断的作用 1.应用抽样推断法可对某些不可能或不容易进行全面 调查而又要了解其全面情况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 方面的统计分析。 2.应用抽样法可对全面调查的结果加以补充或订正。 3.应用抽样法可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和控 制。 4.应用抽样推断法可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判 断假设的真伪。
4.当抽样调查是为了检验全面统计数字的质量时,全 及总体的标志变异指标或是有实际资料的,可以直接 代入公式计算必要的抽样单位数。 5.如有几个方差可以选用时,宜选择最大数值。对于 成数方差,如果没有资料时,可取其最大值0.25。 6.一个总体往往可以同时计算抽样平均数和抽样成数。 由于它们的方差和允许误差范围不同,因此,需要的 必要抽样单位数也不相同。为了防止由于样本单位数 不足而扩大抽样误差,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比较大 的必要抽样单位数进行抽样,以满足共同的需要。
等距抽样示意图
(四)整群抽样 也称集团抽样、区域抽样,是将总体各单位按时
间或空间形式划分成许多群,然后按纯随机抽样或机 械抽样方式从中抽取部分群,对中选的所有单位进行 全面调查的抽样组织方式。

抽样误差-调查方法与实务

抽样误差-调查方法与实务

1、独立控制配额抽样
月 收 入 ( 元 )人数
1500以下 28
1500~3000 50
3000~5000 70
5000以上 52
合计
200
年龄
人数
30以下 40
30~ 40 60
40 ~ 50 70
50以上 30
合计
200
性别 人数

100

100
合计 200
2、交叉控制配额抽样
以年龄、性别与收入水平作为交叉控制因素进行配额 抽样的样本配额分布
适用于规模不大、各单位标志值差 异较小的总体。
二、类型抽样(分层抽样)
1、概念:将总体分组(类)后,在各类 中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单位构成样本。
2、样本单位的分配方法: A 、等比例分配法:ni/n=Ni/N B 、不等比例分配法
三、等距抽样(系统抽样)
1、概念:将总体单位按某一顺序排列, 然后按照固定顺序和相等的间隔,从中 抽取样本单位的一种抽样组织方式。
可能发生的调查误差并采取适当措施 加以避免。 ◇在调查实施阶段,应该使用质量控制 技术对调查误差加以控制,使其达到 最小。
三、调查误差的控制
◇ 严谨的计划; ◇ 进行可行性研究; ◇ 进行试调查; ◇ 对访员、数据录入人员和编码员等培训; ◇ 改进抽样框; ◇ 改进问卷设计; ◇ 调整数据收集方法; ◇ 优化追踪回访方法; ◇ 改善数据处理程序; ◇ 对调查活动的重要数据进行即时核查。
四、滚雪球抽样
滚雪球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调查费用大大减 少,然而这种成本的节约是以调查质量的降 低为代价的。整个样本很可能出现偏差,因 为那些个体的名单来源于那些最初调查过的 人,而他们之间可能十分相似,因此,样本 可能不能很好地代表整个总体。另外,如果 被调查者不愿意提供人员来接受调查,那么 这种方法就会受阻。

市场调查实务2.3.8 抽样调查样本量的确定

市场调查实务2.3.8  抽样调查样本量的确定

100 以 总体规模

100- 1000
1000- 5000
5000-1 1 万-10
10 万以上


样本占总 50%以上 50%-20% 30%-10% 15%-3%
体的比重
5%-1%
1%以下
今天就上到这里,请大家就所承担的调查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选择的调查方
式,确定适当的样本量。谢谢。
3
1
如果市场调查的目的是获得较为精确的某类产品市场消费总量及潜在发展 空间方面的信息,以作为是否购买一条先进生产线、开发生产新产品的重要决策 依据。这种用于论证大项目投入的调查,调查费用投入就会比较大。
如果调查仅仅是为了跟踪一次促销活动的效果,费用也就相应较小。 ②调查的精度要求。一般而言,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调查精度相应 越高,但精度高意味着样本量大,成本也高。 (3)调查实施方面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①问题的回答率。调查问题的回答率表明调查对象对所有提出问题的回答情 况。首先,对于带有过滤性问题的后续问题而言,它的样本量就会减少。 ②其次,问卷设计中的一些缺陷也可能导致被调查者不能做出回答。由于这 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每个问题的回答率参差不齐,每个问题可分配到的实际样本 量相差较大,可能导致某些问题的样本量过少,从而在统计中失去意义。要根据 实际需要,通过增加样本量来弥补这类问题。 ③问卷的回收率。在实际中,要根据问卷的回收率考虑样本量。例如,邮寄 调查的回收率一般低于访问调查的问卷回收率,所以需要的样本量相应地也应高 些。 样本量可以用传统的数量统计理论来准确地予以确定,但比较复杂。所以在 一般的市场调查中,调查人员往往凭经验来决定样本的大小。 在统计学中,把容量小于或等于 30 个单位的样本叫小样本,大于或等于 50 个单位的样本叫大样本。 在实际市场调查中,由于面对的总体及总体的异质性较大,一般都要抽取大 样本,样本规模在 50-5000 个单位。 在大总体或复杂总体情况下,如果遵循了随机性原则抽样,样本量在 2000 -2500 就够了。所谓大总体或复杂总体,实际说来就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省、 一个城市、一个县或一个地区。在这样大的范围内抽样时,由于调查对象的总体 是由许多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子总体所组成的,单位之间的异质性较大,而且 总体单位数目巨大,所以称为大总体或复杂总体。有时为了加大保险系数,样本 量也可增加到 4000-5000,但无论多大的总体,样本量都不应超过 1 万。要想 充分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关键不在于拼命加大样本量,而在于按随机原则

审计抽样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审计抽样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审计人员根据这种现象发现了线 索,扩大了检查范 围 ,通 过 AIS 审 计 查 证 系统“销售单据一致性查询”程序,快速 地将这类现象的销售订单查出来, 并进 行了汇总,及时地反映了问题,堵塞了管 理中的漏洞。
三、对抽样审计的几点认识
45 1. 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施抽样 审计月刊 2012 年第 9 期(总第 293 期)
O审计广角
Shenjiguangjiao
审计抽样在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凃晨然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 要:本文通过审计案例说明充分利用审计资源,科学合理运用抽样审计方法的效果,总结了审计抽样的经验和 做法,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抽样有了新的认识,说明了科学的审计抽样能够快速准确地抓住审计重点,高效完成审计任 务,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S 审计广角 Shenjiguangjiao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开展方式的探讨
■姚 芸 / 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和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本质是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能动 的管理控制机制。 本文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浅析如何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通过对抽取样本的检查, 审计人员 发现部分销售业务发生时间顺序不一致 的现象,如:销售订单 41367,合同签订时 间是 2008 年 1 月 14 日 , 订 单 创 建 日 期 是 2008 年 1 月 17 日 , 交 货 单 开 出 日 期 是 2008 年 1 月 17 日 , 实 际 发 货 过 账 日 期 是 2008 年 1 月 12 日 , 到 款 时 间 为 2008 年 1 月 17 日。这种异常现象的实质 是先发货而后付款的行为, 违反了该公 司关于“先付款,后发货”的销售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1 个体是可以对其进行一系列观测的一件具体的或一般的物体或可以对其进行一系列观测的一定数量的物质或一个定性或定量的观测值.1.2批:在一致条件下生产或按规定方式汇总起来的一定数量的个体叫”批”.批中包括的个体数叫批量.一次交付的个体集叫交付批.1.3样本:是取自总体中的一个或多个个体,用于提供关于总体的信息,并作为可能对总体(或产生总体的过程)进行某种判定的的基础.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叫样本量.1.3随机抽样从包含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n个个体,使包含有n个个体的所有右能的组合被抽取的概率都相等的抽样叫简单随机抽样.例如设总体包含A、B、C、D、E共五个个体.今要从其中抽取3个个体.则有10种可能.随机抽样的方法大体有三种.一种是我国古代的抓阄,缺点是做纸团不方便;二是由计算机数学创始人冯.诺依曼最早建议,后来由其他学者发展的用计算机程序产生随机数.但由于这种随机数是程序按一定规律产生的,故叫伪随机数.第三种就是日本首倡的正20面体子.二、抽样检验的概念1、抽样检验的概念:是指从交验的一批产品(批量为N)中,抽取一个样本(由n个单位产品组成)进行检验,从而对批产品质量作用推断的过程。

2、抽样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而其期望则在于“用尽量少的样本量来尽可能准确地判定总体(批)的质量”。

欲达到这一目的和期望,传统的“百分比抽样”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通过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只有采用“统计抽样检验”才能保证科学、合理地实现这一目的和期望。

3、抽样检验的步骤a)抽样: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抽和抽多少的问题。

b)检验:是在统计抽样检验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具有一定测量能力的设备和正确的方法进行检验。

c)推断:是用对样本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总体(批)的质量水平。

其中抽样和推断状况构成了抽样方案,即抽多少和怎样推断。

二、统计抽样检验1、统计抽样检验的概念1)统计抽样检验:是指抽样方案完全由统计技术所确定的抽样检验。

2)统计抽样检验的优越性,体现在可以用尽可能低的检验费用(经济性),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水平(科学性),且对产品质量检验或评估结论可靠(可靠性),而其实施又很简便(可用性)。

3)统计抽样理论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道吉和罗明创始的,目前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等工业发达国家已行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领域已深入到电子、机械、军工、建材、轻工、化工、航天、铁路、交通、邮电、农业、商业、外贸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4)我国在统计抽样检验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60年代只有少数先进企业采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改革开放方针,由于扩大对外贸易的需要,在检验工作中必须与国际接轨,从而促进了对统计抽样理论的研究和标准化。

1981年我国制订了GB2828(逐批检验)、GB2829(周期检验)的统计抽样检验国家标准,并于1987年进行重大修订。

到目前为止我国制订的统计抽样检验国家标准已有22个,表1列出的是已颁布统计抽样检验国家标准的目录。

表1:统计抽样检验国家标准目录本教材着重讨论GB2828和GB2829标准的实施。

2、统计抽样检验标准中涉及的抽样检验类型1)计数抽样检验和计量抽样检验:计数抽样检验只需考虑单位产品合格与否,而计量抽样检验需要测定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和计算出特征值。

2)调整型抽样检验与非调整型抽样检验。

(1)调整型抽样检验的调整方式:A、调整检验的宽严程序;B、调整检验水平;C、调整检验方式(全检、抽检、免检)(2)非调整型抽样检验又有以下几种类型:A、标准型抽样检验:只需判断批本身的质量是合格还是不合格,并做出保护供需双方利益的有关规定。

B、挑选型抽样检验:需要预先规定检验方法的抽样检验。

合格批接收,不合格批要逐个产品挑选,检出不合格品要换成(或修复为)合格产品后遭到进行二次提交。

C、连续型抽样检验:是相对于稳定批而言,产品在流水线上连续生产不能预先构成批,检验是对连续通过的产品进行的。

3)一次、多次抽样和序贯抽样(1)一次抽样检验:只需从交验批中抽取一个样本。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判定该批产品合格或不合格。

一次抽样检验程序(见图1)(2)二次抽样检验:第一次按规定样本大小抽样并进行检验后,可能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也可能做不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此时就继续抽取第二个样本进行检验,此后应根据累积检验结果做出(一定能够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

二次检验抽样程序(见图2)(3)多次抽样检验:多次抽样检验是二次抽样检验的扩展。

我国国家标准GB2828规定有五次抽样检验。

五次抽样检验程序(见图3)(4)序贯抽样检验:每次只抽取一个单位产品进行检验,之后依次继续抽检直至能够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为止。

3、统计抽样检验的基本事项1)单位产品(用于检验的检验单位)(1)单位产品的划分:单位产品是指构成产品总体的基本单位。

单位产品可以自然划分(如一只螺丝钉、一双鞋、一部收音机等),有时又不可以自然划分(如:布匹、水泥、钢材、油漆等)。

对不可自然划分的单位产品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单位产品的定义。

(2)单位产品的合格或不合格:一个单位产品只要有一项规定的特性不符合技术要求,就称为单位产品不合格。

一个单位产品的持性可能有若干项,在产品设计时应确定出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

由此,把单位产品的不合格也按重要度分类。

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的为A类不合格,如电器的漏电、高压容器压力不符合规定等。

具有A类不合格的产品称为A类不合格品,会给使用者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

B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的为B类不合格品,会如空调机噪声大,收音机选择性差等。

具有B类不合格的产品称为B类不合格品,会给使用者带来应用和维护的不便及比较严重的危害。

C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称为C类不合格,如玻璃器皿上的气泡、家用电器外观颜色不正等。

具有C类不合格的产品称为C类不合格品,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轻微的影响。

(3)单位产品质量的度量方法计数法: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度量方法,又可分为计为计件法和计点法。

计件法是将产品质量区分为合格品、不合格品、或区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的方法。

计点法是用以衡量缺陷数的方法。

计量法:属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度量方法,需要测定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如:彩色电视机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钢材的抗拉强度等。

3)检验批(交验批)(1)批的构成:需要进行检验的一批产品为检验批(交验批)。

风构成批的所有产品必须是同样生产条件下所生产的单位产品,构成批的单位产品不应有本质的差异,只能有随机的波动。

批的形式有稳定批和流动批。

稳定批是指产品可以整批储放在一起,使批中所有单位产品可以同时提交检验的。

只要条件允许,应尽可能采用稳定批的形式。

(2)批量N:一批产品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总数称为批量,用字母N表示。

批量的大小没有特殊规定,一般不太稳定的产品以小批量为宜,而生产过程稳定的产品批量可以大些,但批量不宜太大,太大时一旦出现误检,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3)批质量的衡量方法有计数法和计量法。

第二节抽样检验特性曲线(OC曲线)一、OC曲线的概念产品是一批一批依次提交检验的,但每一批的不合格品率不仅是一个未知当选,而且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对供需双方面而言都想知道,不同批当不合格品率不同时,抽样检验的接收概率是多大。

OC曲线就是接收概率L(P)与批不合格品率P的关系曲线。

OC曲线是衡量抽样检验特性的图像,每有一个确定的方案就会有一个确定的OC曲线相对应。

(图4)为一次抽样检验方案〖1000,20,2〗的曲线。

二、OC曲线的讨论1、理想的OC曲线若规定当批不合格品率P<P0时为好批,当P>P0时为坏批,则一个理想的抽样方案应当满足:当p<p0时,L(p)=1;p>p0时,L(p)=0;(图5)所示为理想的OC曲线,这样的OC曲线只有在100%检验而且保证不发生错检和漏检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当然,我们也不希望出现不理想的方案。

如方案〖20,1,0〗的OC曲线为一条直线(图6)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方案的判断能力很差。

比如:规定当批的不合格品率>5%时为坏批,若P=5%时接收概率L(5%)=0.95,但当不合格品率增大到P=10%时,其接收概率依然很大,L(10%)=0.90。

那么,理想的OC曲线实际上做不到,不理想的OC曲线判断能力又很差,实际的OC曲线应当是什么样呢?我们希望实际的OC曲线尽可能接近理想的OC曲线,要具有相当好的判断能力,使质量好的批能以高概率接收,对质量并差的批以小批以概率接收(即高概率拒收)。

2、抽样检验的两种风险采用抽样检验必然与全检不同,从OC曲线可以看出,合格的批也可能有a的概率被拒收,而不合格的批也可能有B概率被接收。

前者称为生产方风险,后者称为使用方(需方)风险。

在实际应用中应照顾双方的利益,使生产方(供方)和使用方(需方)的风险尽可能小(见图7)第三节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的使用GB2828-87属于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抽样方案。

在抽样检验过程中,随着批质量的变化按照事先规定的“转移规则”,抽样的方案可在放宽、正常和加严之间随时进行调整,以达到促进生产方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供需双方的收益之目的。

抽样方案和转移规则必须同时使用。

GB2828-87是以合格质量水平AQL 为质量指标,包括一次、二次、五次抽样方案,适用于边疆批的逐批检验。

一、检索抽样检验方案的先决条件1、批量1)交验批必须是由质量均匀的产品所构成的。

(1)不同原材料、零部件制造的产品不得归在一批;(2)用不同设备、制造方法制造的产品不得归为一批;(3)不同时间或交替轮番制造的产品不得归为一批。

2)批量N的大小要适宜。

(1)批量过小时,相对于批量抽样比例加大。

(2)批量过大时,一旦发生误判所造成的损失很大。

(3)从提交批的批量N中抽取检验样本n,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

2、合格质量水平AQL1)AQL的概念:AQL是合格质量水平,也称为可接受的质量水平,它表征提交批所充许的平均不合格品率的上限。

它是计数调整型检验批的质量标准。

当批质量水平等于或优于AQL值时,抽样方案以高概率判批合格,当批质量水平较大地劣于AQL值时,抽样方案以高概率判批不合格。

2)AQL的数值:AQL以每百件产品的不合格品数或每百件产品的不合格数表示。

GB2828-87标准中规定的AQL值取值范围为0.01%~1000%,按E5优先系列取值。

当AQL<10%时,既可表示百件产品的不合格品数,又可表示百件产品的不合格数。

但当AQL>10%时,则只表示百件产品的不合格数。

3)AQL的选择原则:AQL值一般在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或供需双方订货合同中规定,选择AQL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军用产品的AQL值应小于工业产品,工业产品的AQL值应小于民用产品;(2)A类不合格品的AQL值应比B类不合格品的AQL值小,B类不合格品的AQL值应比C类不合格品的AQL值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