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完整版)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关于诗的“起、承、转、合”爱莲散人写在前面的话:为了方便网友学习近体诗,对诗的“起-承-转-合”有所了解,现参考诸家文献和云卷云舒收藏的资料,综合编纂了这份学习参考材料。

什么叫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

“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

“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

”“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

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

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

“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

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

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

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

先借他物他事说起。

如:苏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古诗文的起承转合

古诗文的起承转合

诗文的起承转合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起春日凝妆上翠楼。

——承忽见陌头杨柳色,——转悔教夫婿觅封侯。

——合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起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承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转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合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起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承而今惟有鹧鸪飞。

——转、合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承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转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起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承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转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合秋声赋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起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

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承“嗟呼!草木之无情,有时飘零。

古诗五首的起承转合

古诗五首的起承转合

古诗五首的起承转合1. 起。

- “床前明月光”,这一句非常直白地开启了全诗。

就像我们晚上睡觉,突然一睁眼,看到床前有一片明亮的月光。

这是一个很简单又很抓人的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到了一个有月光的夜晚场景之中。

2. 承。

- “疑是地上霜”,顺着前面看到月光的情景,诗人开始发挥他的想象了。

他可能刚睡醒,迷迷糊糊的,看到那白白的月光,还以为是地上结了霜呢。

这一句是对第一句的承接和进一步的描写,把那种朦胧的感觉写得更具体了。

3. 转。

- “举头望明月”,这里开始转折啦。

前面还在疑惑是不是霜呢,现在突然抬起头来,看清了原来是明月。

这个转折很自然,从疑惑到确定,从看地上到看天上。

4. 合。

- “低头思故乡”,最后一句就把整首诗合起来了。

看到明月,就低下头思念起故乡。

因为在中国文化里,月亮总是和思乡联系在一起的。

前面的月光、疑霜、望月,都是为了最后这一句思乡之情做铺垫,就像一路引着读者走到了诗人思念故乡的内心深处。

1. 起。

- “白日依山尽”,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起句。

太阳沿着山慢慢落下,给人一种很开阔的感觉,就像电影里的大远景镜头,一下子把整个画面展开在我们眼前,有山有落日,画面感超强。

2. 承。

- “黄河入海流”,承接上一句,从山上的落日转到了黄河向着大海流去。

这就像镜头从山上慢慢拉到黄河,沿着黄河的流向,一直到大海。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句把黄河的磅礴气势写了出来,和前面的落日景色相呼应。

3. 转。

- “欲穷千里目”,这里突然一转。

前面都是在描写眼前的景色,这一句就从写景转到了诗人的想法上。

想要看得更远,想要穷尽千里之外的景色,这是一种很积极向上的心态转变。

4. 合。

- “更上一层楼”,最后一句完美地合上了全诗。

既然想要看得更远,那就再上一层楼吧。

这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上升,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有一种激励人们不断进取的力量。

而且这句也和前面的景色描写相融合,有一种站得越高,看到的山河越壮观的感觉。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

(相对于起承的转变)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诗词的起承转合每首诗词为了表达明确的主题,就必须具备严密的结构。

结构章法不会一成不变,但对初学的人可以先熟悉起承转合这种形式。

起承转合可以把诗词的文字、内容、意境连缀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格律诗中尤为突出。

“起”,就是开头。

即先说一件事引起这首诗,好的起头,能起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

“承”,就是承接连贯。

顺着起句写,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要承接,贯穿作品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

“转”,就是转折。

表面是岔开话题,区别于前边所述的内容,实际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转的技巧较高,要着重练习。

“合”,就是整合总结。

把作者的感悟表达出来,深化意境,突出主题。

下面举几个例说明:例一:唐李绅的五言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起:写农夫在田里劳作。

汗滴禾下土。

承:写农夫辛苦的程度。

谁知盘中餐,转:离开劳动场面,转向餐盘。

粒粒皆辛苦。

合:点明主题,劳动艰辛,果实不易。

(韵:仄上七麌)例二:南宋陆游七绝《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起:困居荒村不为己悲。

尚思为国戌轮台。

承:点明想为国戌边的志向,说明不自哀原因.夜阑卧听风吹雨,转:用夜深风雨大作转换话题。

铁马冰河入梦来。

合:梦中骑战马赴沙场,表达爱国情(韵:上平十哀)例三:唐杜牧七绝《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起:清明细雨景色。

路上行人欲断魂。

承:人在雨中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转:提出避雨消愁办法。

牧童遥指杏花村。

合:找到解决的去处,言尽意无穷。

(韵:上平十二文,十三元)“起”的开头形式多样,如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设问式等等,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随自己的喜欢。

直入式,开门见山,如杜甫《闻官年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陈述式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衬托式,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诗的起承转合

诗的起承转合

3、“转”开生面
•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 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 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 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 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 年多病独登台”,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 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 台的孤独。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 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 的重要线索。
练习四:
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试赏析本诗末句的作用。
本诗末句并不正面回答第三句的疑 问,而是以景结情,描写明月照耀下的 朦胧、沉寂、荒无人烟的莽莽平沙,气 象阔大,含蓄地暗示了戍边将士风餐露 宿的艰苦生活,余味无穷。
1、“起”定基调
•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 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 垫意境的作用。
• 杜甫《登高》诗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 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 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 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 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 低”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 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 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 杜甫《登高》尾联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更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 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 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 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 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 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 在。
练习一:
东 坡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一、“起”定基调“起”,即起句,是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明起:起句直接点题。

《集灵台·其二》唐·张祜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这是一首通过描写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讽刺唐玄宗的昏庸。

首句开门见山,说虢国夫人得到皇帝的恩赐,次句写骑马入宫,无上的荣耀;三句转向对虢国夫人容貌的描写;末句“淡扫娥眉朝至尊”,体现了她在皇帝面前的随意和任性,表现出她的受宠之深。

诗的语言含蓄,似褒实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

暗起:就是在起句中,没有出现标题的字眼,而是通过事物的独特的特征,暗含题目的本意。

《咏石灰》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千锤万凿出深山”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不点题却含题意,给人想象空间大。

陪起:就是先借其他事物,来引出本题。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从而暴露了皇帝对亲信宦官的厚待,以及宦官的可憎面目。

首句不言“寒食”,而言“春城飞花”,由眼前之景况引出题目,此为陪起。

反起:即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唐·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此诗是作者为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

首句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

古诗词常识例讲之七——起承转合

古诗词常识例讲之七——起承转合

古诗词常识例讲之七——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
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

泛指文章的做法,此处指近体诗的谋篇布局。

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通俗地说,“起”就是找个话头,把想说的话,想抒的情引出来;“承”就是承接着话题继续说下去;“转”就是为了避免平铺直叙,制造一些波澜,为表达主题准备;“合”就是回到正题,总结升华。

如绝诗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第三句为转,第四句为合。

律诗第一联为起,第二联为承,第三联为转,第四联为合。

例解
东坡(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起:交待时、地、人、事、环境,奠定基调。

市人行尽野人行。

——承:续境,延续,深化,承上启下。

莫嫌荦确坡头路,——转:前面蓄势已足,别开生面,顿生波澜。

自爱铿然曳杖声。

——合:合出主旨,总结全诗,言情述理。

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起:叙事引起。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承:承接写景。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转:悲惨境遇。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合:忧国之情。

敬请朋友补充或指正。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一、概述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

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写到“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后来我国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再一次引申:“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拓展。

二、“起、承、转、合”的含义与作用起者,开端也。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承者,承接也。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

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

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转者,变化也。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

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合者,结尾也。

“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或点明主题,或启发联想,或耐人寻味。

简单来说,即:起,引领的作用。

(引领主题)承,扩展的作用。

(扩展主题)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

(相对于起承的转变)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例: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开篇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承句:“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转句: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诗歌的起承转合

诗歌的起承转合


• • • • • • • •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起,写环境)远景,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承,写该环境出现的事件)当下,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转,写情怀)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合,瞻前顾后)情入当前景,

蜀相 杜甫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起)地点,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承)近景,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转)事,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合)
• • • • •
悯农(之一)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起) 秋收万颗子。(承) 四海无闲田,(转) 农夫犹饿死。(合)
一首小诗,起承转合,不仅表现了对广大农 民的深切同情,更揭露了封建社会地主阶级 对农民的剥削。

• • • • • • •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起)名成八阵图。(承) 江流石不转,(转)遗恨失吞吴。(合)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起) 夜泊秦淮近酒家。(承)天,地,人, 商女不知亡国恨,(转) 隔江犹唱后庭花。(合)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句句顺承) • 竹枝词 刘禹锡
•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 由景生情,比拟呼应。
•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 (隔句承接:三承一,四承二)
• (三)转折式: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行程)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以上的是先远景(起),再近景(承),再是事情(转) 合里再有一个动词(合,就是感情入物入景)。 先整体,再细节,然后是人与事,交融。动词很重要, 一下就把静景变活了。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关于诗的“起、承、转、合”爱莲散人写在前面的话:为了方便网友学习近体诗,对诗的“起-承-转-合”有所了解,现参考诸家文献和云卷云舒收藏的资料,综合编纂了这份学习参考材料。

什么叫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

“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

“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

”“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

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

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

“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

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

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

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

先借他物他事说起。

如:苏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格律诗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格律诗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格律诗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格律诗的章法结构起,是诗篇的开头,⼀般是落笔扣题,开门见⼭;承,是承接上⽂,要扣合⾸联,连贯⾃然;转,是诗意转折,把诗境向前推进⼀步,别开⽣⾯;合,是全诗的结尾,要精炼含蓄,束收全篇。

起、承、转、合四法,运⽤配合得好,可使全诗结构严密,波澜起伏,以避免松弛涣散、平铺直叙之病,学好这四法,对诗艺⽔平的提升,⼤有裨益。

清沈德潜评论王维的五律《观猎》说:“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此律诗正体。

”我们来看王维的这⾸《观猎》诗,可为律诗起承转合的典范之⽂。

观猎【唐】王维风劲⾓⼸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暮云平。

此诗韵依⼋庚。

⾸联起笔点题,写出⼈物、地点、活动内容与紧张⽓氛。

“风劲⾓⼸鸣”,未及其⼈,却先写其声:风呼,弦鸣,风声与⾓⼸(⽤兽⾓装饰的⼸箭)声彼此相应。

“⾓⼸鸣”三字带出狩猎之意,声势俱⾜,再推出狩猎的主⾓“将军猎渭城”。

将军的出现,恰合读者的期待。

这⼀起笔,胜⼈之处全在突兀,能先声夺⼈,恰“如⾼⼭坠⽯,不知其来,令⼈惊绝”(⽅东树语),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沈德潜语)。

颔联承写驰射活动,虽未及⼈,但通过猎鹰骄马的⾏动,隐现狩猎者矫健的⾝影。

“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画⼀般,简洁、形象;“鹰眼”因“草枯”⽽敏捷,“马蹄”因“雪尽”⽽轻盈,物象描写极为精细。

写鹰眼不说“锐”⽽⾔“疾”,说明猎物很快被发现;写马蹄不说“快”⽽⾔“轻”,说明猎骑迅速追踪⽽⾄。

“疾”“轻”⼆字炼得妙。

上下两句对仗⼯稳,意脉如流,相承相谐,精妙绝伦,实不多见。

颈联转写归途,由动到静,以新丰美酒和汉代名将周亚夫治细柳营的典故,写出狩猎者轻松愉悦的⼼情及名将风度,从⽽别开⼀⾯。

“新丰市”在今陕西临潼县,“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两地相距七⼗余⾥。

“忽过”“还归”,则见归途驰骋之疾速,⼤有“瞬息千⾥”之感。

尾联以在归途中回望出猎之地,呼应开头和中间两联,进⼀步展现狩猎者踌躇满志的开阔胸襟。

古典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

古典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

三、“转”开生面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 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 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 生波澜。 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 独登台”,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 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关注“转” 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 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2005年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 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心情。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 绝句的章法归结为“起”、“承”、 “转”、“合”。 “起”即一首诗的起句; “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 续、延伸; “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 换; “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 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一、“起”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 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 铺垫意境的作用。 杜甫《登高》诗首联的“风急天高猿 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 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 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 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 低沉的基调。
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 江楼,也称望海楼。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 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 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 么?

诗歌的章法结构有哪些【转】

诗歌的章法结构有哪些【转】

诗歌的章法结构有哪些【转】
诗歌的章法结构为:起、承、转、合。

1、起,是诗篇的开头,一般是落笔扣题,开门见山,起者或引事起,或就题起,或对景兴起,或比起;其中分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

2、承,是承接上文,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要扣合首联,连贯自然;要有意为之地去寻找既能承接“起”,又能启下的元素。

3、转,是诗意转折,照顾前后,其基础是跟“承”有情绪逻辑上或事实逻辑方面的关系,把诗境向前推进一步。

4、合,是全诗的结尾,要精炼含蓄,束收全篇。

作为章法构成的结束,要与起相呼应,才能使构成在章法上融为一体。

扩展资料:
起、承、转、合之法,为自古以来众多诗人实践的总结。

起、承、转、合,反映了近体诗章法结构的一般规律,但并非独一法门。

诗贵自然,亦重体式结构上的多种变化。

一首好诗,在章法上的最高要求是浑然一体,不辨起束,所谓“圆转如弹丸”,即指此而言。

诗之起承转合章法,古今体本无殊异。

古体不拘对偶,依其自然之音节,可以直抒胸臆。

虽有字法、句法,然烹炼求工者无多。

今体则有一定之格式,谋篇用字,遣词造句,非烹炼无以得工。

因此今体诗不如古诗之高远浑厚。

而诗法家数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

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从容承之为是。

至于宛转变化之工夫,全在第三句。

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诗词的起承转合

诗词的起承转合

诗词的起承转合诗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结)。

起即发端;承即承上启下;转即意转;合即结尾。

元代杨载《诗发家数》云:写绝句的方法,要委婉、曲折、回环、删繁就简、句绝而意不绝。

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第三句为转;第四句为合;起承两句写起来困难,起句平直为好,承句从容承接。

第三句是关键,如能婉转变化,那么第四句就如同顺水推舟了。

律诗也一样,首联为起、颌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

古风、长律篇幅较长。

一般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大段。

每段都有起承转合。

词虽然是长短句。

但章法同样。

如果两片小令词,上片起、承。

下片写转、合。

换头也就是过片处犹为重要。

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冯延己的《归自瑶。

何处笛》,上片的“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

”是起句。

“竹风檐雨寒窗滴。

”是承句。

下片的“离人数岁无消息。

”是过片、是转句。

“今白头、不眠特地重相忆。

”是合句。

一:起笔。

起笔很重要,关系到全篇的入题。

关系到能否引人入胜,引起共鸣。

从切入主题的角度分明起、暗起、和反起几种。

1:明起。

即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给人直截了当的感觉。

如孟浩然《春晓》中“春眠不觉晓”、毛泽东《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很明白、直接的切入主题。

2:暗起。

即笔不切意切题。

起笔虽直入本题,但字面上不表现出来。

只是暗寓题意。

如:刘禹锡《玄都关桃花》起句“紫陌红尘拂面来”,暗写桃花美丽而富有吸引力,看花的人川流不息。

刘翰《立秋》起句“乳鸦啼散玉屏空”,用鸦暗寓秋凉季节的冷清和萧瑟。

3:反起。

先从题意的反面写起,然后再转正题。

如朱淑真《落花》起句。

不写落花的条件和场景,却写“连理枝头花正开”,承句才写落花的原因。

明起、暗起、和反起。

常常采用的:一是平铺直叙、轻飘淡然的或明白如话的平起手法。

如金昌绪《春怨》中的“打起黄莺儿”。

王建《新嫁娘词》中的“三日入厨下”。

二是突然,出人意料的突起手法。

如李白“白发三千丈”;岳飞:“怒发冲冠”。

三是发人深省。

耐人寻味的设问手法。

七律的起承转合

七律的起承转合

七律的起承转合诗人们总结格律诗的章法,无非是“起、承、转、合”四个字。

也就是说:如何开头,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如何结尾。

【起】:破题开启全篇,往往有统领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起句往往以写景为主,也有写情或议论的。

起句要注意:1、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先声夺人,或作大的笼罩,总要先占地步,为全诗提神。

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

2、起时为全诗定调子,严肃还是轻快,朴素还是华美,开笔就确定了。

各种起的写法,必须要紧扣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不要对某种开头的方法削足适履、生搬硬套。

3、要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要突兀高远,造成一种不平凡的局面,使读诗开始阶段,就能被吸引。

当然,也有些淡淡而起的,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等。

动笔前必须先有所感,而后才要作诗。

如果尚无所感,就根本不必作诗。

4、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承】:紧承起句,是对起的延续、深化、补充或具体阐释。

提升、深入、扩展!写好承句,要注意:1、要注意对仗,平仄词性等。

2、要注意承接上联,气脉相通,意境相连。

3、承的方式多样,但都要保证内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4、承句要对起句进行拓展,不能停留在原地。

注意:承句动词不可叠用。

5、承联的上下句,要用动词衔接起来,画面要生动。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7、承句要和起句的节奏互补,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8、承句后三字,要为转句做准备。

【转】: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避免了诗词的平直,让诗意鲜活生动起来,同时也转向了诗歌主旨的揭示。

“转”要别开生面。

【合】:是全诗的结尾,往往具有收束全篇,点出主旨的作用。

在律诗中,合句一般是前三联诗意的最后合成,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

合的注意事项1、要把握的是“速”字,这个速意思就是不要拖泥带水的、紧接转的内容,干净利落的关合全篇。

不要继续还停留在转的意境上扭扭捏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关于诗的“起、承、转、合”爱莲散人写在前面的话:为了方便网友学习近体诗,对诗的“起-承-转-合”有所了解,现参考诸家文献和云卷云舒收藏的资料,综合编纂了这份学习参考材料。

什么叫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

“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

“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

”“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

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

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

“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

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

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

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

先借他物他事说起。

如:苏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反起。

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

如:杨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

“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

《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中用“故人”点题中的“孟浩然”,“西辞”点“送”,“下扬州”点“至广陵”。

点题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点题的如:孟郊《洛阳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只见嵩山雪。

”第三句点题的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此诗起手突兀,用的是逆入法)第四句点题的如:刘长卿《送灵澈》:“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还。

”有的诗全篇不点题,然而句句又都切题。

如牡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关于诗的“承”古典诗歌不仅“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

有总接,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

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文本中固有的景路、理路、情路应该是体察诗歌结构的不二法门。

欧阳修在《笔说·峡州诗说》曾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

”由此可见“承”在诗歌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因绝句的内容大都是即景抒情或即事发感,故起承二句多为写景或叙事。

写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起句写下,承句写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起句写近,承句写远。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起句写先,承句写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起句写地,承句写天。

叙事:叙事一般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

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

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起句交待了人物“故人”、地点“黄鹤楼”、承句接着交待了时间“三月”、事情“下扬州”。

也有叙述人的先后行为的。

如:僧志南:“古木荫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三、关于诗的“转”“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

“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

它不仅使诗歌在章法上给人一种回环往复、摇曳多姿之感,更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进而品味出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故历代诗人在诗歌的“转”上,无不绞尽脑汁,以求收“振人魂魄”之功。

古人所说的诗词之妙,“妙在衬跌”。

承,是笔之意转入正题之意。

一般是从前一境界的写景或叙事,转入后一境界的抒情、议论或推理。

若全篇平铺直叙,必然呆滞刻板,缺乏生动之气。

所以说“宛转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

”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由叙事转议论。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写景转推理。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由写景转抒情。

四、关于诗的“合”所谓“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

它既可浑圆章法,更是作者“感发意志”“体物写情(刘勰〈文心雕龙〉)”“神光所聚(刘熙载〈艺概〉)”的“诗眼”和“词眼”所在。

诗词的结句的方式很多,但不外乎明结和暗结两种。

一是直接抒情、言志、阐理。

另一种是“以景语结情语”(张炎)。

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

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阐发第三句的意思,收住全篇。

从章法上讲,第三句为主。

从内容上讲,第四句为主。

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意、理,一般都在此道出。

所以此句最当用力,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为上。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在第四句表达出自己为政清廉,如冰清玉洁一般的自豪感。

起承转合是作诗的常格。

也可打破常格,出奇制胜.这当由诗人根据内容需要而作选择。

据刘熙哉《隋唐嘉语》载:“薛道衡聘陈,为《人日》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谁谓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及喜曰‘名下固无虚士’”薛道衡此诗,格法变化迥异常规,是为活法。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亦属活法的成功范例。

吕居仁《夏均父集序》中说:“学诗当学活法。

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又不背于规矩也。

”沈德潜《说诗语》中说:“诗贵性情,亦需论法。

杂乱无章,非诗也。

然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

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

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

试看天地间水流云在,月到风来,何处着得死法。

”五、关于句式为什么说第三句“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推舟矣”?从诸多古人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四句一般都是一义贯之,也就是一句话分作两句话来说。

两句间的关系有单句式的,而更多的则是复句式的。

单句式中常见的是主谓关系:上句只说出主语(谁、什么),下句说出谓语(干什么、怎么样)。

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复句式的有:1、并列关系: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2、顺承关系: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

如:“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张祜《赠内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3、补说关系:下句对上句补充说明或归结。

如:“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4、选择关系:说出两种可能的情况,让人选择。

如:“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5.递进关系: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如:“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山衢道中》“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李商隐《无题》6、转折关系:上句和下句的意思相反。

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刘长卿《听弹琴》7.条件关系:上句提出一种条件,下句是满足这一条件的结果。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作》8.假设关系:上句提出假设,下句说出结果。

如:“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李益《江南曲》“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9、问答关系:上句提问,下句作答。

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10、因果关系:一句说原因,一句说结果,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海棠》11、目的关系:一句表示一种行为,一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如“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崔颢《长干曲》“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王令《送春》复句式的意议关系,不仅见于绝句的三、四两句,还有见于绝句整个篇章的。

整篇复句式的绝句,章紧意密,浑然一体。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是问答关系。

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是目的关系。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是后面归结前面的补说关系。

整篇复句式不再一一列举,在此谈一下用流水对结尾的问题.绝句结尾两句的转合法也适用于律诗的结尾,所以作诗不宜用对仗结尾。

如果用对仗结尾,一般要用流水对,否则就有松散之嫌。

流水对与转合法一样,也是两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及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两首诗的结尾,用的就是流水对。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两联都用对仗,但是不失章法的完美。

而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同样是两联都用对仗,因结尾没用流水对,就显得松散。

杜甫的《绝句二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第一首松散,第二首结尾用流水对,就不松散.(注)关于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