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甘油 化学试剂级执行标准

甘油 化学试剂级执行标准

甘油化学试剂级执行标准
甘油(Glycerol)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制药、食品、化妆品和其他工业应用。

对于化学试剂级甘油,其执行标准通常由相关的标准化机构、行业协会或制药化学品生产商制定和发布。

以下是一些可能与甘油试剂级质量相关的标准组织:
1.美国药典(USP):美国药典可能发布了与甘油有关的药典标
准,包括其试剂级的要求和规范。

2.欧洲药典(Ph.Eur.):欧洲药典是欧洲地区的一个标准组织,
可能有关于甘油试剂级的标准。

3.中国药典(ChP):中国药典可能发布了与甘油试剂级相关的标
准。

4.美国化学学会(ACS):ACS 可能会发布一些关于化学试剂的
标准,其中包括甘油试剂级的要求。

请注意,具体的执行标准和规范可能因国家、地区和用途而异。

如果你需要了解特定制造商提供的试剂级甘油的执行标准,建议直接联系生产商或供应商,或查阅其产品文档。

在选择和使用化学试剂时,始终要遵循适用的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级甘油国标

食品级甘油国标

食品级甘油国标食品级甘油是指用于食品、饮料等行业的甘油,其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及规定。

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级甘油国标是GB 29945-2013。

该标准明确了食品级甘油的基本要求和质量指标。

在GB 29945-2013标准中,食品级甘油的质量指标主要涉及纯度、透明度、重金属和防腐剂含量等方面。

其中,纯度是评价食品级甘油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其要求在99.5%以上。

同时,食品级甘油还需要符合特定的透明度标准,以确保其外观质量。

除此之外,食品级甘油还需要满足一定的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霉菌等。

这些指标通常需要通过多项生物学和化学检测来验证。

此外,GB 29945-2013标准还要求食品级甘油添加的重金属和防腐剂应该符合特定的限量要求。

食品级甘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用于饮料、糖果、酒类、乳制品、果酱和口香糖等产品中。

对于食品级甘油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以上所述的基本要求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产商应该严格控制食品级甘油的生产过程,以保证其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添加物,生产商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

其次,生产商应该控制食品级甘油的贮藏条件。

例如,生产商应该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以保持食品级甘油的质量稳定。

另外,生产商还需要注意食品级甘油的安全问题。

由于食品级甘油常常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因此生产商需要确保其所生产的食品级甘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综上,食品级甘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等行业的原料,其质量要求非常高。

生产商应该严格控制其生产过程、贮藏环境和安全问题,以确保食品级甘油的质量稳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甘油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甘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9950—20132013-11-29发布 2014-06-01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甘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油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甘油。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化学名称丙三醇2.2 分子式C3H8O32.3 结构式2.4 相对分子质量92.09(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色泽无色至微黄色取适量试样置于比色管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状态透明黏稠状液体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甘油含量,w /% 95.0~100.5 GB/T 13216相对密度(25℃/25 ℃) ≥ 1.249 GB/T 5009.2色泽通过试验附录A中 A.3脂肪酸与酯类通过试验附录A中 A.4氯化物(以Cl计),w /% ≤0.003 附录A中 A.5易炭化物通过试验附录A中 A.6灼烧残渣,w /% ≤0.01 GB/T 13216铅(Pb)/(mg/kg)≤ 1 GB 5009.12附录A检验方法A.1 一般规定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应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2008中三级水的规定。

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在2~3滴试样中加入0.5 g硫酸氢钾,加热,有丙烯醛样的气味产生。

A.3 色泽的测定A.3.1 试剂和材料A.3.1.1 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3·6H2O)。

A.3.1.2 盐酸。

A.3.1.3 碘化钾。

A.3.1.4 盐酸溶液:1+39。

A.3.1.5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 mol/L。

甘油出厂检测报告

甘油出厂检测报告

甘油出厂检测报告1. 概述本文档为甘油出厂检测报告,旨在评估甘油的质量状况。

甘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的重要化工原料,因此对其质量进行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

2. 测试样品信息•样品名称:甘油•批号:20210801•采样日期:2021年8月15日•出厂日期:2021年8月20日•供应商:ABC化工有限公司3. 检测项目及方法本次检测涵盖了甘油的以下关键指标,并采用标准化的测试方法进行检测:3.1 外观检验使用目视观察法,检查甘油样品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无明显悬浮物、沉淀等。

3.2 粘度测定采用旋转粘度计,按照GB/T 265-2002标准测试甘油样品的粘度。

结果以毫帕·秒(mPa·s)为单位表示。

3.3 水分含量测定采用千分天平法,按照GB/T 6283-2008标准测试甘油样品的水分含量。

结果以百分比(%)表示。

3.4 含杂质测定使用气相色谱法,按照GB/T 26451-2010标准检测甘油样品中的杂质含量,包括甲醛、丙酮、乙酸乙酯等。

结果以质量分数(%)表示。

4. 检测结果与评价4.1 外观检验经目视观察,甘油样品外观清澈,无明显悬浮物或沉淀,符合要求。

4.2 粘度测定结果根据旋转粘度计测试,甘油样品的粘度为25.3 mPa·s,符合标准范围(20-30 mPa·s)。

4.3 水分含量测定结果根据千分天平测试,甘油样品的水分含量为0.12%,低于标准限制(不超过0.3%)。

4.4 含杂质测定结果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甘油样品中甲醛、丙酮、乙酸乙酯的含量分别为0.02%、0.05%、0.03%,均低于标准限制(不超过0.1%)。

5. 质量评定综合以上检测结果,甘油样品在外观、粘度、水分含量和含杂质方面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因此,可以确认该批甘油符合出厂质量控制标准,适合使用于制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

6. 结论本次甘油出厂检测显示,样品的外观良好,粘度、水分含量和含杂质指标均处于标准范围内。

甘油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甘油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甘油内控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甘油检验操作规程,确保甘油的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甘油的检验操作。

3、责任者:检验员负责实施,质控部负责人负责监督。

4、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

5、规程:(一)、质量标准:(二)、操作规程:试剂与试药:硫酸氢钾标准氯化钠溶液标准硫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醋酸盐缓冲液(pH3.5) 50%(W/V)乙二醇溶液 2.14%(W/V)高碘酸钠溶液仪器与用具:试管5个 50ml烧杯4个 50ml纳氏比色管1个红外光吸收仪1台电子天平1台1.性状1.1取本品适量,目视观察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感觉;有引湿水溶液(1 →10)显中性反应。

1.2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1.3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在25℃时不小于1.2569。

2、鉴别:2.1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77图)一致。

3.检查:3.1颜色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3.2氯化物取本品5.0g,依法检查(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5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15%)。

3.3硫酸盐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

3.4脂肪酸与酯类取本品40g,加新沸过的冷水40ml,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10ml,摇匀后,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4.0ml。

3.5丙烯醛、葡萄糖与铵盐取本品5ml,加10%氢氧化钾溶液5ml,在60℃放置5分钟,不得显黄色或发生氨臭。

3.6易炭化物取本品4.0g,照易炭化物检查法(附录Ⅷ O)项下方法检查,静置时间为1小时,如显色,与对照溶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溶液0.2ml、比色用重铬酸钾溶液1.6ml与水8.2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甘油(供注射用)质量标准与检验规程

甘油(供注射用)质量标准与检验规程

1.目的:建立标准的甘油(供注射用)质量标准与检验规程,保证生产产品质量。

2.范围:适用于甘油(供注射用)的检验。

3.责任人:QA、QC人员。

4.内容:4.1.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的黏稠液体;味甜;有引湿性,水溶液(1→10) 显中性反应。

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氯仿或乙醚中均不溶。

4.1.1.相对密度4.1.1.1.质量指标:在25℃时不小于1.257。

4.1.1.2.检测方法: CP2010版二部附录Ⅵ A相对密度测定法。

4.1.2.折光率4.1.2.1.质量指标:1.470~1.475。

4.1.1.2.检测方法: CP2010版二部附录Ⅵ F折光率测定法4.2.检查4.2.1.酸碱度取本品25.0g,加水稀释成50ml,混匀,加酚酞指示液0.5ml,溶液应无色,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0.2ml,溶液应显粉红色。

4.2.2.颜色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 ,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4.2.3.氯化物4.2.3.1.质量指标:≤0.0006%。

4.2.3.2.检测方法:取本品5.0g,依法检查(CP2010版二部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3.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4.2.4.硫酸盐4.2.4.1.质量指标:≤0.002%。

4.2.4.2.检测方法:取本品10g ,依法检查(CP2010版二部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4.2.5.醛与还原性物质取本品3.75g,置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15ml,混匀,加脱色副品红溶液[取盐酸副品红(C19H18ClN3)0.1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60ml,加7.5%焦亚硫酸钠溶液10ml,在缓慢搅拌下加稀盐酸4.5ml,加塞摇匀至完全溶解,加水至100ml,放置12小时后使用]1.0ml,密塞放置1小时,溶液的颜色与对照品溶液[每1ml含甲醛(CH2O)5.0µg]7.5ml同法处理后的溶液颜色比较,不得更深。

甘油质量标准130

甘油质量标准130
质量标准 甘油质量标准
编号(No.): QB/CPT – RM –2130A
页码 (Page):
1/2
1 感官指标 1.1 外观 1.2 气味和滋味
甘油质量标准
无色或微黄色透明粘稠状液体,无悬浮物和沉淀 味微甜,随后有温热感,无异味
2 理化指标
2.1 甘油含量
≥99.5(优等品)≥98.0(一等品)≥95.0(二等品)
修订பைடு நூலகம்录
版本
修改条款及主要内容
参考标准由“GB/T 13206-1991 甘油 ”变更为“GB/T
A 13206-2011 甘油 ”;“菌落总数;霉菌”;“优等品甘
油含量由≥98.5 变更为≥99.5”
实施日期
编制:
审核: 会审:
批准:
发布日期:
质量标准 甘油质量标准
编号(No.): QB/CPT – RM –2130A
2.2 砷含量(以 As 计) ≤2mg/kg
2.3 重金属含量(以 Pb 计) ≤5mg/kg
3 微生物指标
3.1 菌落总数
≤1000 CFU/g
3.2 大肠菌群
≤40 MPN/100g
3.3 霉菌
≤50 CFU/g
4 保质期
2年
5 参考 GB/T 13206-2011 甘油 标准
6 验收项目 1.1、1.2
页码 (Page):
2/2
此变更记录最少保存最近 3 次修改内容。
编制:
审核: 会审:
批准:
发布日期:

医用甘油标准

医用甘油标准

医用甘油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甘油的质量要求,包括甘油含量、酸度、蒸发残渣、游离脂肪酸、重金属含量、微生物限度、渗透压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1.甘油含量
甘油含量是医用甘油的重要质量指标,应符合相关规定。

一般要求医用甘油的甘油含量不低于95%。

2.酸度
酸度是医用甘油中有机酸含量的指标之一,可以反映甘油的质量。

一般要求医用甘油的酸度不得超过0.2%。

3.蒸发残渣
蒸发残渣是指医用甘油中不挥发物质的含量,可以反映甘油的纯度和杂质含量。

一般要求医用甘油的蒸发残渣不得超过0.1%。

4.游离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是医用甘油中的有害物质之一,含量过高会影响甘油的稳定性和质量。

一般要求医用甘油的游离脂肪酸不得超过0.5%。

5.重金属含量
重金属含量是医用甘油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指标之一,如铅、汞等,对人体有害。

一般要求医用甘油的各项重金属含量均不得超过相关规定。

6.微生物限度
微生物限度是医用甘油中微生物含量的指标之一,如细菌、霉菌等。

一般要求医用甘油的微生物限度不得超过相关规定。

7.渗透压
渗透压是医用甘油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可以反映甘油的纯度和浓度。

一般要求医用甘油的渗透压与标准渗透压值相符。

8.稳定性
稳定性是医用甘油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可以反映甘油的储存和使用性能。

一般要求医用甘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出现明显变质或分解现象。

医药级甘油企业标准

医药级甘油企业标准

医药级甘油企业标准
医药级甘油是一种常用的药用辅料,在医药和个人护理产品中被广泛使用。

医药级甘油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标准,医药级甘油的生产和质量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医药级甘油的一些可能的标准:
1. 纯度要求:医药级甘油的纯度通常要求在99.5%以上,含水量、酸度、残留溶剂等杂质的含量有严格规定。

2.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医药级甘油必须符合严格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含量标准,如铅、砷、汞等。

3. 质量控制: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符合相关的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或药典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追溯性。

4. 包装标准:医药级甘油的包装必须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包装材料应当符合药品包装的要求。

5. 生产环境标准: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必须符合相关的
卫生和安全标准,保证产品不受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医药级甘油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取决于国家法规和药典要求。

生产医药级甘油的企业需要遵守当地的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国标

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国标

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国标甘油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在不同领域广泛应用。

其含量的测定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国标为了保证甘油含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测定方法上有一些具体的规定。

本文将介绍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国标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中的一些重点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国标要求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必须符合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

常见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等。

下面将以气相色谱法为例来介绍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国标的内容。

接下来,国标要求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仪器的性能参数也有一定的要求,包括分析柱类型、分析柱长度以及柱温等。

此外,国标还规定了气相色谱仪的运行条件,包括进样量、进样方式、气体流速和纵向温度梯度等。

在气相色谱仪的运行过程中,国标要求测定样品与内标物的信号比值,通过与标准曲线对照得出甘油含量。

国标还对标准曲线的制备进行了规定,包括内标物的浓度范围和间隔,以及内标物的选择等。

此外,国标还对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包括对仪器的日常检验和校准的要求,以及对复现性和准确性的评价方法等。

此外,国标还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提醒,例如必要时要进行适当的稀释处理,以避免超出测定范围。

最后,国标还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规定。

例如,对于重复测定的数据,要求计算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

对于甘油含量低于测定下限的样品,要求报告为“含量低于测定下限”等。

总的来说,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国标对于样品的准备、仪器的性能参数、运行条件、标准曲线的制备、质量控制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遵守国标的要求可以确保甘油含量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控制。

甘油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甘油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甘油内控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甘油检验操作规程,确保甘油的质量2、适用范围:适用于甘油的检验操作。

3、责任者:检验员负责实施,质控部负责人负责监督4、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

5、规程:(一)、质量标准:(二)、操作规程:试剂与试药:硫酸氢钾标准氯化钠溶液标准硫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滴定液(O.1mol/L)醋酸盐缓冲液(pH3.5)50% ( W/V乙二醇溶液2.14% (W/V高碘酸钠溶液仪器与用具:试管5个 50ml烧杯4个 50ml纳氏比色管1个红外光吸收仪1台电子天平1台1.性状1.1取本品适量,目视观察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感觉;有引湿水溶液(1 —10)显中性反应。

1.2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1.3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在25E时不小于1.2569。

2.鉴别:2.1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 77图)一致。

3.检查:3.1颜色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3.2氯化物取本品5.0g,依法检查(附录毗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5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15%)o3.3硫酸盐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毗B ),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o3.4脂肪酸与酯类取本品40g,加新沸过的冷水40ml,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 10ml,摇匀后,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 )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不得过4.0ml。

3.5丙烯醛、葡萄糖与铵盐取本品5ml,加10%K氧化钾溶液5ml,在60C放置5分钟,不得显黄色或发生氨臭。

3.6易炭化物取本品4.0g,照易炭化物检查法(附录毗 O)项下方法检查,静置时间为1小时,如显色,与对照溶液(取比色用氯化钻溶液 0.2ml、比色用重铬酸钾溶液1.6ml与水8.2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甘油质量标准

甘油质量标准

江西欧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GMP文件1 目的:为确保购进物料的质量,强化内控标准的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适用于公司购进甘油的验收、检验和放行。

3 责任人:QC人员(化验员)对实施本标准负责,QC主任(质量控制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质量部部长负责抽查执行情况。

4 标准内容:4.1 物料的基本信息4.1.1 物料名称和物料代码4.1.1.1 物料名称:甘油。

4.1.1.2 物料代码:F002。

4.1.2 质量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P834.1.3 经批准的供应商4.2 取样、检验方法相关操作规程编号4.2.1 取样规程编号:SOP-ZL-03-017-00。

4.2.2 检验规程编号:SOP-ZL-06-002-00。

4.3 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4.3.1【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有引湿性,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

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均不溶。

4.3.2相对密度:取本品,照《相对密度测定法》(编号:SOP-ZL-01-023-00)检查,在25℃时不小于1.2569。

文件名称甘油质量标准文件编号STP-ZL-02-002-00页码2/54.3.4【鉴别】(1取本品,照《红外分光光度法》(编号:SOP-ZL-01-013-00)检查,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77图)一致。

4.3.4【检查】4.3.4.1颜色: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照《溶液颜色检查法》(编号:SOP-ZL-01-005-00),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4.3.4.2氯化物:取本品5.0g,照《氯化物检查法》(编号:SOP-ZL-01-027-00)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15%)。

4.3.4.3 硫酸盐:取本品10g,照《硫酸盐检查法》(编号:SOP-ZL-01-031-00)检查,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

甘油质量标准

甘油质量标准

甘油GanyouGlycerol本品为1,2,3-丙三醇。

含C3H8O3不得少于95.0%。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有引湿性,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

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均不溶。

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通则0601),在25℃时不小于1.2569。

【鉴别】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268图)一致。

【检查】颜色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氯化物取本品5.0g,依法检查(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15%)。

硫酸盐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

脂肪酸与酯类取本品40g,加新沸过的冷水40ml,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10ml,摇匀后,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4.0ml。

丙烯醛、葡萄糖与铵盐取本品4.0g,加10%氢氧化钾溶液5ml,混匀,在60℃放置5分钟,不得显黄色或发生氨臭。

易炭化物取本品4.0g,照易炭化物检查法(通则0842)项下方法检查,静置时间为1小时,如显色,与对照溶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溶液0.2ml、比色用重铬酸钾溶液1.6ml与水8.2ml 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二甘醇、乙二酵与其他杂质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每1ml中含0.5mg正己醇的甲醇溶液)5ml,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二甘醇、乙二醇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有二甘醇、乙二醇各0.5mg的溶液;精密量取5ml,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

甘油 标准

甘油 标准

甘油标准
甘油,也被称为丙三醇,是一种无色、澄明的黏稠液体,具有甜味。

甘油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食品加工、化妆品、制药等。

因此,对于甘油的质量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对于甘油的纯度要求非常高。

甘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如果含有杂质,可能会影响到其使用效果。

因此,对于食品级甘油,一般要求纯度达到99.7%以上,而对于更高质量的甘油,纯度要求甚至更高。

其次,甘油的质量标准还包括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例如,甘油的相对密度、沸点、折射率、粘度等都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此外,甘油还需要符合一定的化学纯度,如不含有有害的有机溶剂、重金属等杂质。

在食品加工中,甘油作为一种甜味剂和保湿剂被广泛应用。

因此,对于食品级甘油,除了上述质量标准外,还需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例如,食品级甘油需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食用标准》(GB2760标准)等规定,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对于甘油的生产和销售也有严格的规定。

生产厂家需要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认证,销售渠道也需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总之,甘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质量标准非常严格。

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使用,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用甘油标准

医用甘油标准

医用甘油标准医用甘油是指用于医疗、医药制剂中的一种甘油,它具有符合医药行业标准的质量标准和特殊用途。

医用甘油主要由天然油脂或化工原料经过工艺处理而得,其主要成分是甘油,化学名为丙三醇。

甘油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均匀液体,具有吸湿性、保湿性和润滑性。

它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医用甘油具有保湿性能。

甘油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可以将周围的水分吸附到表面,使得皮肤和黏膜表面保持湿润。

这种保湿效果可以有效减少皮肤和黏膜的干燥和脱屑,增加皮肤和黏膜的光滑度和弹性。

其次,医用甘油还具有润滑性能。

甘油能够在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薄膜,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提高物体的滑动性。

这种润滑效果可以减少摩擦带来的不适感和疼痛感,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皮肤的修复。

此外,医用甘油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甘油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杀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

这种抗菌效果可以帮助预防和治疗一些皮肤和黏膜感染性疾病,如湿疹、痤疮、口腔溃疡等。

医用甘油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检查、物化性质和微生物检验。

外观检查主要是观察医用甘油的外观特征,如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

物化性质包括密度、粘度、溶解度、pH值等指标。

微生物检验主要是检测医用甘油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医用甘油的生产工艺也非常重要,一般包括原料采购、预处理、精制和包装等环节。

原料采购包括天然油脂或化工原料的选择和购买,要确保原料的品质符合要求。

预处理包括脱酸、脱色和脱臭等工艺,以提高甘油的纯度和质量。

精制主要是通过蒸馏、结晶和过滤等工艺,进一步去除杂质和提高纯度。

最后,包装是将精制后的医用甘油装入合适的容器中,以方便使用和销售。

在医疗领域,医用甘油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药剂配方中,医用甘油可以作为稠化剂、溶剂、胶囊填充剂等,起到调节药剂性质和增加药剂质量的作用。

在口腔护理中,医用甘油还可以用于制备口腔清洁剂、口腔溃疡贴剂等,具有清洁口腔、消炎止痛的作用。

此外,医用甘油还可以用于制备皮肤护理剂、个人护理品等,滋润皮肤、保持皮肤健康。

三甘醇标准

三甘醇标准

三甘醇标准
三甘醇标准是指三甘醇(甘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三甘醇,也称为甘油或丙三醇,是一种无色、无臭、甜味的有机化合物。

它在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中有广
泛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药物成分。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三甘醇的纯度要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产工艺、检测方法等都有详细规定。

首先,三甘醇的纯度要求通常要求在一定的百分比范围内,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物理性质方面,标准常涉及三甘醇的密度、溶解度、熔点、沸点等重要参数,这些参数对于生产和应用过程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三甘醇的化学性质也受到标准的监管,包括其酸价、酯价、过氧化物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的限定。

对于三甘醇的生产工艺,标准通常规定了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原材料要求、反应条件等关键要素。

这些指导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其稳定生产高质量的三甘醇产品。

此外,标准还对三甘醇的包装、储存和运输提出了相应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另外,标准也规定了三甘醇的检测方法。

根据标准,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的实验室测试和分析方法来检测和评估三甘醇的质量和纯度。

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色
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等,以及一些化学定量分析方法。

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判断三甘醇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三甘醇标准是为了确保生产和使用三甘醇的质量和可靠性而制定的规范和标准。

它对于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障产
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甘油级别分类

甘油级别分类

甘油级别分类甘油级别分类甘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药品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

因此,对甘油进行分类是非常必要的。

一、甘油的基本概念甘油,又称丙三醇,是一种化学式为C3H8O3的有机化合物。

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保湿性能。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都有广泛应用。

二、甘油分类根据国家标准GB 29943-2013《食品添加剂甘油》以及国家药典等相关规定,甘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食品级甘油食品级甘油是指符合GB 29943-2013《食品添加剂甘油》规定的纯度不低于99.5%的甘油。

它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中作为保湿剂、增稠剂等添加剂使用。

2. 医药级甘油医药级甘油是指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纯度不低于99.5%的甘油。

它主要用于医药制剂中作为溶剂、稳定剂、保湿剂等使用。

3. 工业级甘油工业级甘油是指纯度在80%以上,但低于食品级和医药级的甘油。

它主要用于化妆品、涂料、塑料、皮革等工业领域中作为增稠剂、保湿剂等使用。

三、甘油分类标准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对甘油进行分类的最基本步骤之一。

食品级和医药级甘油应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杂质和悬浮物;工业级甘油也应为无色透明液体,但可能存在微量杂质和悬浮物。

2. 纯度检测纯度检测是区分不同级别甘油的关键步骤之一。

食品级和医药级甘油的纯度均需达到99.5%以上,而工业级甘油则可以低于此标准。

3. 水分含量检测水分含量是影响甘油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食品级和医药级甘油的水分含量均需低于0.5%,而工业级甘油则可以稍高。

四、甘油的应用1. 食品行业食品级甘油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中作为保湿剂、增稠剂等添加剂使用。

例如,糖果、蛋糕、饼干等食品的制作中都会加入适量的甘油,以增加产品的口感和保湿性。

2. 医药行业医药级甘油主要用于医药制剂中作为溶剂、稳定剂、保湿剂等使用。

例如,一些口服液、外用药膏等制剂中都会加入适量的甘油,以提高其稳定性和保湿性。

甘油黏度系数范围

甘油黏度系数范围

甘油黏度系数范围甘油黏度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甘油流动的阻力大小。

甘油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甘油的黏度系数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甘油的黏度系数范围,以及影响甘油黏度系数的因素。

甘油黏度系数范围甘油的黏度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甘油的黏度系数越低。

以下是甘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系数范围:温度(℃)t黏度系数(mPa·s)20t1500-180025t1400-170030t1300-160035t1200-150040t1100-140045t1000-130050t900-1200从上表可以看出,甘油的黏度系数在20℃到50℃之间,一般在900-1800mPa·s之间。

这个范围是根据甘油的用途和生产工艺确定的,不同行业和企业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影响甘油黏度系数的因素甘油的黏度系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pH值、溶剂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甘油黏度系数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温度的升高,甘油的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黏度系数降低。

2. 浓度甘油的浓度也会影响其黏度系数。

一般来说,浓度越高,黏度系数越大。

这是因为高浓度下,甘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流动阻力增加。

3. pH值甘油的pH值也会影响其黏度系数。

通常情况下,pH值越低,甘油的黏度系数越大。

这是因为酸性环境下,甘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流动阻力增加。

4. 溶剂甘油在不同的溶剂中,其黏度系数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甘油在水中的黏度系数要比在乙醇中的小。

结论甘油的黏度系数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行业和企业对甘油的黏度系数范围有不同的标准,但一般在900-1800mPa·s之间。

甘油的黏度系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pH值、溶剂等。

在甘油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以保证甘油的质量和性能。

粗甘油 企业标准

粗甘油 企业标准

粗甘油企业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粗甘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生物质为原料提取的粗甘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粗甘油:以生物质为原料提取得到的甘油,其中可能含有水分、杂质和其他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粗甘油应为无色至淡黄色的透明或半透明液体。

4.2 水分:粗甘油中水分的质量分数应不大于0.5%。

4.3 酸度(以乙酸计):粗甘油中酸的质量分数应不大于0.1%。

4.4 蒸发残渣:粗甘油经蒸发后的残渣质量分数应不大于0.2%。

4.5 游离甘油:粗甘油中游离甘油的含量应不小于95%。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用目测法检查粗甘油的颜色和透明度。

5.2 水分:按照GB/T 6283进行测定。

5.3 酸度(以乙酸计):按照GB/T 6368进行测定。

5.4 蒸发残渣:按照GB/T 6283进行测定。

5.5 游离甘油:按照企业标准进行测定。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均应进行外观、水分、酸度(以乙酸计)、蒸发残渣和游离甘油的检验。

6.2 型式检验: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转产时;b)当工艺、材料、设备等有较大改变时;c)停产半年以上后恢复生产时;d)正常生产时,每个季度应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标准文件
标题:甘油质量标准
甘油质量标准
本品为1,2,3-丙三醇。

含C3H8O3不得少于95.0%。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的黏稠液体;味甜,随后有温热的感觉。

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在25℃时不小于1.2569。

【鉴别】(1)取本品数滴,加硫酸氢钾0.5g,加热,即发生丙烯醛的刺激性臭气。

【检查】颜色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 ,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氯化物不得大于0.0015%。

硫酸盐不得大于0.002%。

脂肪酸与酯类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4.0ml 。

丙烯醛、葡萄糖与铵盐取本品5ml ,加10%氢氧化钾溶液5ml ,在60℃放置5分钟,不得显黄色或发生氨臭。

易炭化物取本品5ml ,在振摇下逐滴加入硫酸5ml,此时温度不得超过20℃,静置1小时后,如显色,与对照溶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溶液0.2ml、比色用重铬酸钾溶液1.6ml 与水8.2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炽灼残渣遗留残渣不得过2mg 。

铁盐不得大于0.0002%。

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含量测定】取本品0.1g,精密称定,加水45ml,混匀,精密加入2.14%(W/V) 高碘酸钠溶液25ml,摇匀,暗处放置15分钟后,加50%(W/V)乙二醇溶液5ml,摇匀,暗处放置
2/2 甘油质量标准QA-QS-010 20分钟,加酚酞指示液0.5ml,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9.21mg的C3H8O3。

【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自生产日期起两年。

【原辅料生产厂报告单检验项目】采购的原料供应商必须提供出厂检验报告,报告单上至少包括性状、鉴别、相对密度、脂肪酸与酯类、氯化物、硫酸盐、易炭化物、炽灼残渣、铁盐、重金属的项目
【原辅料进厂检验项目】性状、相对密度、炽灼残渣。

【原辅料进厂验收标准】应符合表1
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