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诊治
心力衰竭(HF)仍然是造成死亡率、住院和生命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作为心血管病发展至最严重阶段时的主要临床综合征,HF已经引起了科学研究人士和临床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脏衰竭也逐渐成为了HF领域的科研热门话题,既往对HFpEF这一群体的历史资料更甚少。
随着HFpEF这一技术的单独出现,相应的临床应用也将伴随发生,新技术、新药物也不断出现。
本文针对HFpEF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HF是新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之一,且病因种类繁多,管理复杂。
HFpEF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用来描述射血分数(EF)40%-49%的HF患者。
而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亚型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女性人群,此类人群往往会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且HRpEF患者死亡率低于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但前者的确诊率低于后者,和目前对左室射血分数关注度过高,从而对心脏本身结构的改变有所忽略。
HFpEF的诊断:HFpEF的诊断难度较高,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期心力衰竭相关症状和临床体征的表现并无特异性。
故对于该类疾病的诊断,其疾病症状和其他疾病的区别点较少。
慢性HFpEF的诊断对存在共同症状、无体液容量负荷过重的老年患者来说,诊断难度相对较高。
我国心力衰竭指南中表示:①具备明显的心力衰竭的症状以及体征;②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或者存在轻度的降低;③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比如: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以及肥厚等;④通过超声心电图检查后,发现患者并无心脏瓣膜性疾病。
HFpEF的辅助检查:舒张功能异常成像技术属于超声心动图,该方法单一参数准确性较低、缺乏重复性,需要联合应用多普勒超声参数进行评估。
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可以评估心肌松弛功能。
左房容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身高、体重、性别以及年龄,左房的大小主要和体型有关。
但左房容积指数和体型并无相关性。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可发现:若不考虑房颤以及心脏瓣膜等相关性疾病的影响,临床中一般会评估左心房容积指数是否超过34ml/m2对HFpEF进行评估,进而对此类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程度进行判断。
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儿科医学领域中,心脏射血分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儿童心脏功能的健康程度。
它反映了心脏每次搏动中泵出的血液量占总血容量的比例。
正常心脏射血分数对于儿童身体发育和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展开详细讨论,并将内容划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整篇文章的背景与目标。
其次,在“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部分,我们将阐明这一指标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相应范围。
接下来,在“心脏射血分数与儿童健康关系”部分,我们将探讨正常心脏射血分数对妇女生育能力和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及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的差异和解释。
然后,在“实际应用和相关注意事项”部分,我们将探讨该指标在医学筛查和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意义以及其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误差。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展望未来有关心脏射血分数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探讨,旨在增进读者对儿童心脏健康评估领域的理解,并为儿科医生、研究人员以及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此外,我们还希望引起更多关于心脏射血分数与儿童健康关系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兴趣,并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发展方向和借鉴。
2. 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2.1 心脏射血分数定义: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是指每次心脏收缩时从左心室中排出的血液量与充盈时的总血容量之比。
它是评估心脏泵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估儿童心脏健康状况的关键参数之一。
2.2 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范围:根据研究和临床经验,儿童正常心脏射血分数范围通常在55%至70%之间。
这个范围可以因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而有所变化。
平均而言,在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中,正常心脏射血分数会有轻微的波动。
2.3 心脏射血分数的测量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测量储备法(biplane Simpson法)来计算心腔容积,并通过与末舒张容积相除来计算尺寸实模式(PNM);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单普术方法测量左心室心尖部衰减预期速度(EAD)。
超声的射血分数计算公式
超声的射血分数计算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超声的射血分数计算公式是一种用于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工具。
在超声检查中,射血分数是指每次心跳时从心室中抽出的血液占心室容积的百分比。
通过测量心室的直径和容积,可以计算出射血分数,这有助于医生判断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否正常。
本文将介绍射血分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其临床意义。
让我们来看一下射血分数的计算公式。
射血分数通常是通过超声心脏造影(Echocardiography)或者磁共振成像(MRI)来测量。
超声心脏造影是最常用的方法。
在超声心脏造影中,医生会利用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的运动和结构,并测量心室的直径和面积。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射血分数: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容积- 左室收缩末容积) / 左室舒张末容积在这个公式中,左室舒张末容积表示心室在舒张期末的容积大小,左室收缩末容积表示心室在收缩期末的容积大小。
通过计算这两个值的差值,再除以左室舒张末容积,就可以得到射血分数。
一般来说,正常成人的射血分数在50%以上,当射血分数低于50%时就会被认为是心脏功能受损。
射血分数的计算公式虽然简单,但对于评估心脏功能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测量射血分数,医生可以了解心脏的泵血能力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心脏功能异常的情况。
这对于预防心脏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射血分数的临床意义不仅体现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人的预后。
射血分数低于50%的患者通常会面临较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而对于那些因心脏疾病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通过监测射血分数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计算射血分数外,医生在进行超声心脏检查时还会关注其他指标,如心肌厚度、室壁运动、心脏瓣膜功能等。
这些指标结合起来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心脏功能,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射血分数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公式来得到。
简述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的百分比。
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
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在心室内留下的血量将越少,射血分数也越大。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3.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每分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年龄在10岁左右,静息心指数最大,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4.心脏做功量:心脏收缩将血液射人动脉时,是通过心脏做功释放的能量转化为血流的动能和压强能,以驱动血液循环流动。
其中压强能的大部分用于维持血压,搏出血液的压强能一般用平均动脉压表示。
小儿心脏超声正常值参考标准
小儿心脏超声正常值参考标准
小儿心脏超声的正常值参考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左心室的射血分数(EF值):一般情况下,EF值大于60%为正常。
如果EF值小于60%,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心功能低下。
2. 主动脉内径:通常应小于30mm。
3. 室间隔厚度:正常范围是6\~12mm。
4. 心脏血流量:正常值是\~米每秒。
请注意,这些标准并非绝对,因为心脏的大小和功能会随着小儿的生长而发生变化。
因此,这些正常值只适用于特定年龄段的小儿。
如果孩子心脏存在问题,应及时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治疗方案。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病症,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地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导致疲劳、咳嗽、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虽然射血分数已经成为诊断心力衰竭的主要指标之一,但是保留的射血分数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以及其诊断可能并不为大众所了解。
保留的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是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或轻度降低,且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相关症状的一种情况。
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炎症反应:当心脏受到压力、缺氧等刺激时,会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左心室扩张和功能不全。
同时,炎症反应也会诱发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等疾病,增加心血管风险。
2. 纤维化:心肌细胞受到损伤后,会释放一些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刺激心肌纤维母细胞增生,形成瘢痕组织,导致心肌硬化和僵化。
3. 球形化重构:在心肌损伤或持续压力负荷下,心室壁逐渐增厚、变形,导致心室内压力升高,心内膜下和心外膜下的构造发生变化,心腔变小,最终导致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
4. 管壁削弱:血管血管壁受到损伤、退变、瘤样扩张等因素,导致血管弹性降低、阻力增加,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将血液送到身体各处。
这种削弱可能影响到冠状动脉、周围细小动脉和静脉等血管,与保留的射血分数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有关。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诊断是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的。
病史和体格检查可以观察到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水肿、疲劳、心动过速或过缓等。
医学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保留的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包括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RAD)和磁共振成像(MRI)等。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最常用的一种检查,可以评估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肌壁厚度、室壁运动和血管瓣膜功能等。
RAD和MRI则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心脏图像,以评估心肌结构、血液流量和循环动力学等方面的信息。
在保留的射血分数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和其他类型的心力衰竭相比,有些差异和限制。
射血分数保留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
射血分数保留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临床,仪器和实验室诊断标准外,对心衰进行分类的主要术语基于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测量,描述了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40 %; HFrEF),正常 LVEF(≥50 %; HFpEF)和LVEF 在 40-49%的范围内(定义为心衰,中距LVEF,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mrEF)[1]。
由于人群特征和对治疗的反应不同,基于左心室射血分数区分心衰患者至关重要。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在官方术语中的引入是最近的,并且在最近几年中,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活动以鉴定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的特征。
在弗雷明汉心脏研究的子分析中,DS Lee 等人。
回顾了1981 年至 2004 年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与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的发作前和发作时间特征。
发作前有动脉高压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与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相比,机率增加了两倍以上,并且在心衰发作时,较高的收缩压使每增加 10mmHg,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与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相比的几率会降低 13%[2]。
后来,林等人。
发表了一项荟萃分析,旨在阐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他们发现,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相比,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更常见于年龄较大,女性,房颤高发和非心血管合并症。
动脉高压代表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相关的最普遍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检查了来自四个纵向社区人群的心衰患者的风险状况,表明动脉高压与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之间的关联性较差,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相对风险每 20mmHg 收缩压增加 14%,如果接受降压治疗,则增加 42%。
根据这些发现,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分期的心衰,高血压患者可被分类为 A 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
向无症状性高血压心脏病和明显的临床衰竭,过渡的机制仍然未知,代表了心血管医学的深入研究领域,因为它们可以确定更有效的新潜在靶点治疗或预防策略。
病理生理学左心室(LV)舒张功能障碍和心脏重塑是动脉高压患者心脏病的首个可识别表现。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射血分数是衡量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之一,其定义为心室在舒张末期与收缩末期时的容积差异所占总容积的比例。
正常人的射血分数在55%到70%之间,而心力衰竭患者的射血分数通常在50%以下。
射血分数的降低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特征之一,但是并非所有心力衰竭患者的射血分数都会降低。
因此,射血分数的保留也成为一种心力衰竭的类型。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是目前的研究表明,与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不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收缩功能并未明显受损。
代表性的机制包括:心肌顺应性降低、心肌纤维化和低灌注状态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机制:1. 心肌顺应性降低:心肌顺应性是指心肌在一定范围内收缩和舒张的能力,当心肌顺应性降低时,心室的换血量会降低,从而导致心室充盈压升高和射血分数下降。
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在射血分数保持正常的同时,心肌顺应性却已经发生改变。
2. 心肌纤维化:心肌纤维化是指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和胶原纤维增多,这种情况会使心室硬度增加,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导致心室充盈受限。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中,心肌纤维化的程度比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患者轻微。
3. 低灌注状态:心力衰竭患者往往存在低灌注状态,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也不例外。
低灌注状态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心肌顺应性降低和心肌纤维化等病理改变。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诊断需要排除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临床上常用心脏超声检查、心肌活动代谢检查等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此外,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也是建立诊断的重要参考因素。
总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与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存在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的差异,准确诊断和明确发病机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指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引起以组织灌注不足和组织水肿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对于HF的认识,最初认为HF为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引起,针对HF的大型临床试验,HF组纳入标准绝大多数为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甚至≤40%。
近二十年,人们逐渐关注LVEF值正常或保留的HF(HF with preserved EF,HFpEF),既往称为舒张性HF,其LVEF定义不统一,为≥40%或≥45%或≥50%。
2016年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HF指南根据LVEF将HF划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HF(HF with reduced EF,HFrEF,EF<40%)、HFpEF(EF≥50%)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 with midrange EF,HFmrEF),其中HFmrEF的LVEF范围在40%~49%[1]。
01、HFmrEF的定义及诊断LVEF在40%~49%之间的HF既往被定义在HFpEF的范畴,一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曾有多种不同的名称,例如边缘地带的HF、灰色地带的HF等等。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和2013 ACC/AHA 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中国指南将LVEF在41%~49%的HF称为临界HFpEF[2]。
2016年ESC的HF指南[1]第一次正式定义了HFmrEF这一概念。
目前诊断上除了LVEF值与HFpEF不同外,其他诊断要点类似。
需满足以下分类标准:(1)HF的症状体征;(2)LVEF 40%~49%;(3)利钠肽水平升高[BNP>35 pg/ml和(或)NT-proBNP>125 pg/ml],并符合以下至少1条附加标准:(1)相关的结构性心脏病[左室肥厚和(或)左房扩大];(2)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心脏彩超心功能分级标准
心脏彩超心功能分级标准
心脏彩超心功能分级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参考。
虽然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但一般可以根据心室收缩功能的程度将心功能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I级(正常心功能):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心室舒张功能正常。
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一般为55%及以上)。
2. II级(轻度心功能障碍):心室收缩功能轻度受损,但仍能
维持正常的心脏输血功能。
LVEF略低于正常范围(一般为
45-54%)。
3. III级(中度心功能障碍):心室收缩功能明显受损,心脏
排血功能减弱,可出现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LVEF明显低于正常范围(一般为30-44%)。
4. IV级(重度心功能障碍):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心脏
排血功能明显降低,常伴有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
LVEF极低(一般低于30%)。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彩超心功能分级只是一种评估方法,具体的分级标准可能略有差异,临床上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来评估心脏功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医生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射血分数分级标准
射血分数分级标准射血分数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和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标。
射血分数分级标准是根据射血分数的大小将心脏收缩功能分为不同的级别,以提供给医生进行治疗和预后评估的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射血分数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射血分数?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是指心脏在一次收缩中,从左心室中射出的血液占该腔室充盈容积的百分比。
射血分数的正常范围为50%~70%。
二、为什么需要进行射血分数分级?射血分数分级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射血分数分级还可以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的发生风险,为临床医生进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射血分数分级标准射血分数分级标准的具体划分和名称可能略有不同,下面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标准。
1.美国心脏协会标准(1)正常:射血分数≥55%。
(2)轻度异常:射血分数45%~54%。
(3)中度异常:射血分数30%~44%。
(4)重度异常:射血分数<30%。
(5)不确定:射血分数为40%~50%。
2.欧洲心脏协会标准(1)正常:射血分数≥52%。
(2)轻度异常:射血分数41%~51%。
(3)中度异常:射血分数30%~40%。
(4)重度异常:射血分数<30%。
3.堪萨斯心血管研究中心标准(1)正常:射血分数≥60%。
(2)轻度异常:射血分数41%~59%。
(3)中度异常:射血分数31%~40%。
(4)重度异常:射血分数≤30%。
四、射血分数分级的临床应用射血分数分级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
对于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患者,通常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戒烟、减重、控制饮食和运动等)和药物治疗(如抗高血压药物、抗心绞痛药物等)来改善心脏收缩功能。
对于射血分数中度或重度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较强的药物干预(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和利尿剂等),或者手术治疗(如植入心脏起博器、心脏移植等)。
心功能评价指标
心功能评价指标
解析:
心脏主要功能为射出血液为全身各个脏器供应,能够评价这一功能的指标称为心功能指标。
主要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利尿钠肽BNP、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NT-proBNP等。
此外,通过对患者运动耐力的判断,也可以间接评价心功能,具体如下:
1、左心室射血分数:通过心脏彩超评估心脏射血量,可直接评估心功能,低于40%提示心力衰竭;
2、BNP和NT-proBNP:这两项可通过抽血化验测得,通过研究证明这两者值增高时,都提示心脏功能不全,并且数值与心功能恶化程度成正比;
3、运动耐力测定:患者运动耐力越差,代表心功能越差,临床常用的指标有6分钟步行试验和纽约心功能分级。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 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技术检查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它可以用于测量心室大小、心脏重量、心室壁运动、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的形态和功能等。
下面将介绍超声心动图的正常值。
心脏大小和功能心脏大小和功能是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重点之一。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左心室每次收缩后将血液泵到主动脉中的百分比。
正常的LVEF是50%~70%,但是儿童和年轻人的LVEF可能略高于70%,老年人的LVEF可能略低于50%。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是左心室在舒张末期的最大直径。
正常的LVIDd是男性4.6 cm以下,女性4.4 cm以下,误差范围为 ±0.6cm。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是左心室在收缩末期的最小直径。
正常的LVIDs是男性3.0 cm以下,女性2.8cm以下,误差范围为 ±0.4cm。
心室壁运动正常情况下,各心室壁应该同时推出,并呈现出类似于条纹状的运动形态。
若心室壁某处不动或者运动不协调,则需要考虑心肌缺损等疾病。
瓣膜形态和功能下面介绍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常用的瓣膜形态和功能的指标。
二尖瓣面积(MVA)二尖瓣面积(MVA)是在二尖瓣开放时,每秒能够通过的血液面积。
正常的MVA为4.0-6.0 cm²,误差范围为 ±0.2cm²。
二尖瓣流速(MV E)二尖瓣流速(MV E)是二尖瓣血流在早期舒张期流入左心室的速度。
正常值是0.6-1.4 m/s。
主动脉瓣流速(AV Vmax)主动脉瓣流速(AV Vmax)是主动脉瓣血流在收缩期流向主动脉的最大速度。
正常值为1.0-1.7 m/s。
超声心动图的正常值是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相关研究得到的,它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心脏射血分数公式
心脏射血分数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脏射血分数公式(ejection fraction,EF)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心脏每次收缩时从左心室射出的血液量与左心室内总血容量的比值。
这个数字的计算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等心脏检查手段获取,是临床上评估心脏健康状况和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
EF的计算公式为:EF =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一般而言,正常人的EF值在50%以上,表示左心室在一次收缩中能将50%以上的血液射出到全身循环中。
当EF值低于50%时,可能反映心脏功能出现问题,包括心衰、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EF的意义在于指导医生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和规划患者的康复计划。
根据EF值的高低,医生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措施。
对于EF值降低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手术或介入性治疗来改善心脏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EF值的监测也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随着治疗的进行,EF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脏功能的改善或恶化情况,为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一些研究表明,EF值与患者的生存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EF值低的患者有较高的心血管风险,需要密切监测和积极干预。
除了EF值,心脏功能的评估还可以通过心脏超声、核素心血管显像、心脏磁共振等检查手段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这些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功能、灌注和代谢等方面,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心脏射血分数公式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工具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心脏的工作情况,还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和康复方案的制定。
患者在接受心脏治疗时,要关注EF值的变化,及时就医并遵照医嘱进行规范治疗,以维护心脏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字数达到要求】第二篇示例:心脏射血分数公式是一种用于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的泵血能力和心脏健康状况。
心脏彩超计算公式
心脏彩超计算公式
在心脏彩超中,有多种参数和计算公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数和计算公式:
1. 射血分数(EF):指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正常值为50%~70%。
EF的计算公式为:EF=(EDV-ES)×100%/EDV,其中EF为射血分数,EDV为心室舒张末容积,ES为心室收缩末容积。
2. 平均室壁应力(MWS):计算公式为MWS=SBP×BNP(Dd+Ds)/4(IVSd+IVSs+PWd+PWs)/4,乘以。
其中,平均室壁应力(MWS)、
左上肢肱动脉收缩压(SBP:mm Hg)、左室舒张末期(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Ds)、室间隔舒张末期(IVSd)、室间隔收缩末期内径(IVSs),左室后壁舒张末期(PWd)、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PWs)。
3. 左室质量指数(LVMI):计算公式为 LVMI=left ventricular
mass/BSA(m2)。
男性LVMI>130g/m2,女性>110g/m2为异常。
请注意,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可能会因不同的检查设备和医生而有所差异,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如果需要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
edv esv sv ef的正常值
以下是心脏室内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 EDV)、室内舒张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 ESV)、射血分数(stroke volume, SV)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的正常值范围:
- 心脏室内容积(EDV):正常成年人的心脏室内容积约为100-150毫升。
- 室内舒张末期容积(ESV):正常成年人的室内舒张末期容积约为50-70毫升。
- 射血分数(SV):正常成年人的射血分数约为50-70毫升。
- 射血分数(EF):正常成年人的射血分数约为50-70%。
这些数值是根据正常心脏功能的参考范围得出的。
然而,数值可能因个体差异、年龄、性别、心脏疾病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最好通过与医生进行讨论,以了解您特定情况下的正常范围。
医生会根据您的个人健康状况和检查结果来评估您的心脏功能。
ef值的计算公式
ef值的计算公式
EF值,即心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是用来评估心脏泵血功能的一个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
EF(%) =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 /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
这里,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是通过心脏彩超等检查手段测定的。
正常情况下,EF值的正常范围为50%至70%。
需要注意的是,EF值低于50%可能表明心肌损伤和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而高于70%可能存在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如运动员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因此,在发现EF值异常时,建议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
什么是心脏射血分数?
什么是心脏射血分数?
尹洁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年(卷),期】2018(000)012
【摘要】有读者咨询称:“医生想让我做心脏射血分数方面的检测,请问这是什么意思,我应该做什么准备呢?”随着心脏的每一次搏动,心肌都会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
在收缩过程中,左心室将心脏里的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当心脏舒张时,心室又充满了血液。
射血分数就是指每次收缩时心腔内泵出的血液百分比。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尹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非外科植入装置治疗部分关于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指南解读 [J], 陈林
2.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对其心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J], 刘亚洲;孟庆如
3.心脏磁共振组织特征追踪技术对射血分数保留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初步研究 [J], 刘宇豪;李薇;欧阳丽娜;杨琴;王一帆;孙潇;朱力
4.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心脏康复模式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研究 [J], 邱清艳;杜薇;牟英;戴闽;罗彩东;李郁
5.黄芪甲苷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保护及心肌微血管炎症因子的影响 [J], 崔梁瑜;马静;张学学;薛松研;王方圆;许航;张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超声ef斜率
心脏超声ef斜率
心脏超声EF斜率是衡量心脏收缩功能的一个指标,它表示每秒钟心脏射血分数的变化速率。
EF(射血分数)是指每个心脏收缩周期中从左心室射血的百分比。
斜率则表示射血分数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EF斜率常用于评估心脏的收缩功能和心肌的收缩力量。
较大的EF斜率通常表示心脏的收缩功能更强,并且心肌具有更好的收缩力量。
相反,较小的EF斜率可能暗示心脏收缩功能的下降或心肌收缩力量的减弱。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超声EF斜率是一项专业的医学指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解读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值
射血分数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心脏功能指标。
由于它是心室每搏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比值,不需要进行校正,因此有创性测量技术,如X线心室造影和无创性测量,如核素心脏血池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技术之间、各单位之间、国际之间都可以作比较,测量的方法也较简便,因而受到临床医师普遍的重视。
射血分数又分整体射血分数与局部射血分数。
整体射血分数系指左心室(或右室)收缩末期射出的血量占左室(或右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它在反映心脏功能受损时较心输出量指标敏感,心脏功能早期受损,主要是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容积增加及每搏量及射血分数降低。
此时,由于心率代偿性增快,可使心输出量仍然保持不变,这是因为心输出量等于每搏量乘以心率的缘故。
只有当着心脏功能进一步受损,射血分数显著地降低,心输出量才降低。
这就说明为什么,左室射血分数虽已降低,而临床上有的病人可以无心力衰竭的表现。
射血分数的正常值及变异范围:成人正常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60%±7.0%,右室射血分数(RVEF)为48%±6.0%。
通常认为,静态LVEF<50%;RVEF<40%即为心室功能降低。
但事实上,由于各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和检查方法的不同,如核素减除本底的程度不同,感兴趣区设置不同,EF的正常值也有差异。
临床上可根据各实验室的条件及方法,建立自己的正常范围。
健康人运动高峰时EF的升高应增加5.0%;如等于或降低5.0%即为运动试验异常,表示心脏功能降低。
局部射血分数:在冠心病由于局部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造成的心肌坏死,可以引起局部心室壁运动障碍。
此时,除了解整体EF之外,也要评估局部EF。
局部室壁运动的核素定量分析,有局部EF法,即应用数据处理系统,将心室壁划分为若干个节段(通常8~10段)计算每节段的EF,然后与正常值(±2SD)的上下限曲线对比。
这既可得出节段的EF值,也可了解异常室壁运动的范围及程度。
还有心室面积轴线缩短法,主要计算长、短轴的缩小率及心室面积的缩小率。
无论何种缩小率,如果小于20%,即考虑为不正常,表示局部室壁运动降低。
右室射血分数:以往认为右心功能损害,在临床上不如左心功能受损重
要,右室心肌梗塞少见,所以对右心功能研究的较少。
近十几年来,对呼吸和循环衰竭及心肌梗塞的血液动力学监测表明,右心功能的损害比以往设想的要多,右室梗塞也并非少见,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先天性心脏病如法乐氏四联症,房间隔缺损,瓣膜病如二尖瓣病变等,也可在静态或运动时RVEF降低,尤其是已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更显著。
RVEF降低也可见于冠心病患者,约有50%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患者,RVEF降低。
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因素:EF主要是反映心肌的收缩力,因此它受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抑制药如奎尼丁、乙胺碘呋酮、心律平、异搏定等,酸中毒和心肌缺血等影响。
所以评估心脏功能时,须要结合病人的临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