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工作办法
国企科技工作创新管理办法
国企科技工作创新管理办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转变,国有企业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科技研发任务,国企科技工作的创新与管理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国家对于国企科技工作的创新提出了新的管理办法。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研发技术的日益成熟,国有企业的科技研发工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而传统的科技研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因此,如何推进企业科技工作的创新,是国企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国企科技工作创新的必要性1.顺应时代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科技研发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在21世纪,科技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够顺应时代趋势,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2.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成功的能力。
而创新正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为创新可以带来独特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从而赢得市场的信赖和认可。
3.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创新可以引导企业更好地改进产品和工艺流程,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三、国企科技工作创新管理办法的实施1.强化人才战略在科技创新中,人才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国企应该制定全面的人才战略,吸引、培训和留住高端人才,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核心支撑。
2.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对于科技创新的推进至关重要。
因此,国企应该着力加强创新文化的建设,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意,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
3.提高科技研发的投入科技研发的投入,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保障。
因此,国企应该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逐步推进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集约化配置,确保科技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推进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模式,它是指通过不同领域、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和协作,来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
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协同创新,开展技术共享和产业合作,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国企的科技创新和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科技管理制度办法
科技管理制度办法一、总则为加强科技管理工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企业科技发展,特制定本《科技管理制度办法》。
二、管理体制1.设立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
2.设立科技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制定科技管理的重大政策和重大事项的审议决定。
3.设立科技管理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间。
4.建立科技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对科技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改进。
三、科技管理政策1.制定科技管理政策,保障科技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科技竞争力。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和奖励力度。
4.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5.加强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科技管理流程1.确定科技管理的工作程序和流程,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分工和责任。
2.建立科技管理档案,做好科技管理相关信息的归档和保管工作。
3.加强科技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提出改进建议。
4.建立科技管理的问题解决机制,对重大科技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
五、科技管理人员1.科技管理人员应具备高素质的科技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
2.科技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和协调。
3.科技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科技管理水平,提高科技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4.企业应加大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提高企业科技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科技管理工作1.科技管理工作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2.科技管理工作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每个具体工作环节。
3.科技管理工作要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工作激情。
4.科技管理工作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形成科技管理的合力。
七、科技管理经费1.企业应建立科技管理经费制度,确保科技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科技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确保科技成果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指本院承担的公益科研、公共服务、技术咨询等项目。
第三条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规定与本办法的规定相互补充,具有同等效力。
院正式发布的有关项目管理规定的通知、细则作为本办法附件,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四条项目管理部主要职责:(一)负责组织项目策划、申报、立项论证(审查)及项目承接等前期工作;(二)负责组织合同谈判、招投标工作,负责科技合同的签订与管理;(三)负责立项任务下达,监督项目执行进度、质量,负责项目的总体协调,报告项目运行情况;(四)负责项目合同台账及预算执行管理工作;(五)负责项目对外委托和采购管理工作;(六)负责组织项目技术审查、阶段评审和绩效管理工作;(七)负责项目评审、验收、产品交付、顾客回访工作;(八)负责项目成果鉴定、报奖、推广和科技宣传工作;(九)负责院技术委员会的组织工作。
第五条业务部门主要职责:(一)负责项目申报、立项论证、合同谈判的技术工作,负责技术文件、合同技术条款和项目预算的编制;(二)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做好项目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及经费使用控制,按计划完成项目任务;(三)负责项目对外委托、采购具体工作;(四)负责编写项目各阶段报告、评审及验收所需的技术文件;(五)负责项目技术资料、文件的管理及归档工作。
第六条财务管理部主要职责:(一)参与项目的预算编制工作;(二)负责项目经费收支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三)负责项目的财务决算工作;(四)负责项目经费的审计工作。
第三章项目立项第七条申报立项的项目应符合单位性质及事业发展需求,突出创新性、公益性和服务性,通过项目开展促进科研能力提升及事业发展。
第八条项目管理部负责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各部门获得项目委托或任务信息后应及时通知项目管理部。
第九条对于公益科研和公共服务项目,项目管理部根据上级或相关部门的需求、通知、指南等,制定并公布项目申报计划,及时发布申报通知并组织项目策划;业务部门应按时完成申报文件填报工作。
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
**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管理,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和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家、行业有关政策和标准,并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创新活动应遵循与集团公司主营业务相符合的原则,建立服务现场、提质增效、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广泛与高校、科研院所、关联企业合作,开展项目技术难点攻关、前瞻性技术研究活动,实现科技水平与现场生产力的共同提高。
第三条科技创新工作内容包括科研课题管理,项目科技攻关,奖项申报,专利、工法、标准、论文、软件开发管理及成果转化,科研平台建设等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范围内的各项科技创新工作管理。
第二章分则第一节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第五条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由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按照集团公司、工程公司(含汉江重工和勘察设计院,-2-下同)、项目部三级管理。
(一)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由集团公司科技部(技术中心办公室)归口管理,发挥集团公司专家作用,充分利用企业技术中心、股份公司工程实验室等平台,负责各专业的创新引领工作,坚持自主研发,同时积极采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以及技术集成等多种模式开展技术创新。
(二)工程公司应相应建立科技创新工作管理体系,必须配备专人负责科技创新管理,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应满足科技开发工作的需要。
(三)项目部科技创新工作由项目总工程师牵头,根据本项目承担的课题和科技攻关任务配备专人进行科技开发。
第六条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及上级发布的相关科技政策。
(二)负责制度体系的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科研平台的申报、建设和维护。
(三)负责执行上级下达的科技创新计划,编制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四)负责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审查,组织科技创新项目评审、验收,负责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监督。
(五)负责组织科技成果鉴定评价,科学技术进步奖、工法、专利等评审、推优。
科技创新管理办法
科技创新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规范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技研究成果转化效率,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制定本办法。
二、管理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及其科研机构、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相关管理。
三、科技创新管理机构
设立科技创新管理委员会,负责科技创新方针政策的研究、制定及科技创新计划的审批管理。
四、科技创新项目管理
1. 科技创新项目需经科技创新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2. 项目实施过程中需定期向科技创新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果。
3. 项目结题后需进行总结报告,经相关部门审核验收合格后办理结项手续。
五、科技成果转化管理
1. 对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评估,确定转化潜力。
2. 对评估合格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转化和应用。
六、科技创新经费管理
1. 统一编制科技创新经费预算,按照规定程序审批经费使用申请。
2. 对科技创新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
七、奖励与激励机制
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制度,对取得显著科技成果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工作。
八、违规处理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将
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九、附则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规定,以本办法为准。
以上就是关于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科技创新
工作有所帮助和指导。
科技信息管理办法
科技信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科技信息管理,提高科技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从事科技研究、开发、应用的机构和个人。
第三条科技信息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确保科技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播和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二)安全性:保护科技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或损坏。
(三)共享性:鼓励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保密性: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科技信息,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护。
第二章科技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第四条科技信息的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全面性:全面收集与科技活动相关的信息。
(二)准确性:确保收集的信息真实可靠。
(三)及时性:及时更新科技信息,以反映最新的科技动态。
第五条科技信息的处理应包括分类、整理、分析和存储等步骤,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第三章科技信息的存储与保护第六条科技信息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存储,并定期进行备份。
第七条对于重要或敏感的科技信息,应采取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
第四章科技信息的共享与传播第八条鼓励科技信息的共享,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九条科技信息的传播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或商业秘密。
第五章科技信息的监督与管理第十条科技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科技信息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一条对于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科技管理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理。
第六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办法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示例性的科技信息管理办法草案,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并确保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
科技创新管理办法
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各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岗位工人学科学、用科学,学技术、比贡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公司科学技术创新,根据沁秀公司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创新管理工作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鼓励自主创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改进,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使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密切结合,加速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三条科技创新工作主要包括科技进步、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三大类.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为确保科技进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公司成立科技创新管理领导组。
组长:总经理常务副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其他副总经理和总经理特别助理职责:(一)负责全面策划科技创新管理工作;负责科技创新工作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二)负责科技创新工作的资源配置;负责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的指导、监督和评审工作。
第五条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
组长:生产技术科科长成员:各相关单位负责人职责:(一)牵头组织全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工作;(二)负责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登记、初审、申报、逐级推荐等日常管理工作;(三)负责对科技创新管理工作进行动态检查,实行过程跟踪管理.第六条各单位是科技项目的实施者,负责本单位科技创新工作项目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科技进步工作第七条科技进步工作包括科技成果管理和技术创新管理。
第八条科技成果管理(一)每年三月份,各单位要对上年度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消耗、保证安全生产等领域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及时总结科技成果,并向生产技术科汇报。
(二)项目申报前,生产技术科要根据成果类别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初评,并按照初评结果,经实施单位修改完善后推荐参加沁秀公司科技创新评审.(三)科技成果评审通过后,要填写《晋城煤业集团技术进步奖申报书》(一式两份),由沁秀公司技术部推荐上报晋煤集团技术中心。
科技行业管理办法
科技行业管理办法在科技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为了有效管理这个领域的企业和组织,科技行业管理办法的出台成为必要举措。
本文将从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等方面,探讨科技行业管理办法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企业管理科技行业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生产效率和深化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科技行业管理办法中,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设立专项部门:企业应设立科研开发部门,负责研发新产品和技术。
此外,还要设立市场营销部门,加强产品推广和市场拓展。
2. 强化内部沟通:为了促进团队合作和信息流动,企业应建立交流平台和开展定期的内部会议。
同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和改进的意见,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制定绩效管理制度:科技行业企业应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公正公平的绩效考核,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二、人才培养人才是科技行业发展的关键,因此科技行业管理办法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 建立培训计划:科技企业应建立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
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 引进高级人才:科技行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通过与高校、研究院所等合作,加强引进高级人才的渠道和机制,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3. 激励员工创新:企业应设立奖励制度,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和解决方案。
同时,提供科研项目和创新项目的支持,为员工的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的施展空间。
三、创新发展科技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行业管理办法应鼓励和支持创新。
1. 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应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提高科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等合作,共享科研资源和成果。
2. 推动技术转移:科技行业管理办法应鼓励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政府可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技术转移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支持。
企业科技管理办法
企业科技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科技管理工作,理顺公司与子(分)公司的管理关系,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根据国家、行业科技管理有关规定,结合股份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科技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一)科技管理与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二)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相结合;(三)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四)科技管理结合与集团协同创新发展相结合;(五)科技成果产出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六)以人为本,责权利统一,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科技人员,是指股份公司范围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中级技工以上,从事下列工作之一的以下三类人员。
(一)科研开发人员: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与设计、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硬件设计、技术咨询与服务等工作的人员;(二)工程技术人员:从事产品工艺编制与设计、工艺改进与生产现场技术指导、产品试制与检验试验、产品外形与包装设计、自动控制与信息处理、非标设备设计与安装调试、工装模具设计与制造、水电汽风动力设施设计与运行维护、节能降耗与环保工程设计、工程建设设计与施工、工程爆破设计与施工等工作的人员;(三)科技管理人员:从事科技发展规划与行政管理、科技项目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生产安全管理、标准化、科技信息、档案和知识产权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项目包括(一)由各子(分)公司立项管理,并成立科技攻关项目小组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二)由公司立项管理,依靠公司的科技资源进行科研协作,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三)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立项备案,由公司管理,针对重要科研课题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工艺技术,专指与民爆产业相关的工艺技术,含工艺配方、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装备等。
第六条本办法所指标准为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专指与股份公司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包括生产工艺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产品检验标准、原材料与半成品验收标准等。
单位科技管理制度
单位科技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单位科技管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单位科技发展,特制定本科技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科技管理制度适用于单位内的科技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等科技相关工作。
三、科技项目管理1. 科技项目实施前,应编制详细的项目计划书,确定项目的目标、任务、预期效果等内容,并明确项目的实施周期和各阶段的时间节点。
2. 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建立项目管理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 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定期召开项目进展会议,及时总结项目进展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4. 科技项目完成后,应编制项目结题报告,详细总结项目的实施过程,评价项目的效果,并进行经验总结,为下一阶段的科技项目提供参考。
四、科技成果管理1.科技成果的申报单位科技工作者应按照科技成果评定标准,主动完成科技成果的申报工作,确保科技成果得到及时评价。
2.科技成果评审单位应建立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对科技成果进行评审,确保评审结果客观公正,将评审结果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依据。
3.科技成果转化单位应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积极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增强科技创新的实效性。
五、科技管理制度的执行1.单位应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制度,明确科技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科技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单位应加强对科技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推动科技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
3.单位应建立科技管理制度的考核机制,对科技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确保科技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六、附则本科技管理制度由单位科技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七、生效日期本科技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单位科技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严格执行,共同推动单位科技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贡献力量。
事业单位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本院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构筑本院科技开发主体,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推动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全面提高本院综合竞争能力,根据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紧密围绕“科技兴院”战略,运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充分利用本院内外部科技资源,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培育本院核心技术能力为目标,营造本院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科技创新工作成为本院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动力。
第三条科技创新工作管理的范围: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有关法规。
2.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科技创新成果管理。
3.科技创新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4.申报上级科技和创新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和资金补助。
5.申请上级科技创新成果鉴定、申报上级科技创新成果奖励。
—1—6.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7.建立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8.有计划地组织对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
9.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本院与外部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10.加强对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管理工作,防止科研成果泄密与流失。
第二章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第四条项目的产生1.项目的来源:(1)本院决策层提出的战略性课题;(2)基层单位提出的课题。
以上课题提出者需填写和编写立项建议书,于每年8月底之前报院综合研究室。
分管此项工作的负责人将本院所属单位的课题统一报送院领导,由院领导审核筛选后报院科学技术委员会。
2.项目确立程序:院领导审核筛选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审定批准。
每年年底前下达下年度《科技创新项目计划》。
—2—3.项目选项条件:(1)本院生产、安全、发展急需的重大技术攻关。
(2)充分运用先进成矿理论方法,针对重点成矿区带、重点整装勘查区,重点矿集区找矿突破关键科技问题,开展成矿作用、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型等研究,深化成矿规律认识,支撑找矿勘查部署,开展找矿应用技术、方法、理论研究。
科技工作管理制度
科技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科技工作管理,加强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力,推动科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科技工作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科技工作者,并且本单位所有科技工作都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科技工作管理应遵循科学决策、公平竞争、法律合规、责权一致、公开透明、协同共享的原则。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鼓励和支持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和创新研究,创造成果并加以转化。
第二章科技工作组织管理第五条本单位应当设立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科技工作的规划、组织和指导,协调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工作。
第六条科技管理部门应当组建科技工作组织,明确科技工作的职责和任务,推动科技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本单位应当建立科技工作档案,对科技活动、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等进行记录和归档,并且定期进行审查和整理。
第八条科技工作者应当按照本制度和科技管理部门的要求,认真履行科技工作职责,积极配合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
第九条科技工作者应当加强团队合作,分享资源和经验,共同推动科技工作的进展。
第三章科技项目管理第十条科技项目应当按照科学规划、公平评选、运行监测和成果转化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科技项目应设立科技项目管理小组,明确项目的任务、责任、时限和预算,建立科技项目管理档案。
第十二条科技项目管理小组应当对项目的进展、预算和成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并及时调整项目方案。
第十三条科技项目成果应当依法申报和登记,并且推动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第十四条科技项目评价应当按照科学、公正、客观、透明的原则进行,评价结果应当公开。
第四章科技成果管理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当建立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明确科技成果的申报、评价、奖励、利益分享等流程和规定。
第十六条科技成果的评价应当遵循科学、权威、客观的原则,评价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第十七条科技成果的申报应当依法依规进行,申报人应当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和资料,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科技工作管理制度
科技工作管理制度一、引言科技工作管理制度是指针对科技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科技工作是指在科技领域中进行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各种活动,为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提供支撑。
为了更好地发挥和管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工作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管理原则1.科技创新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导向,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提高科技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2.公开透明:将科技工作过程和成果进行公开透明,促进科技信息的共享和合作,推动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
3.科技人才培养和激励:关注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工作的引领能力。
4.科技安全保障:落实科技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科技信息保密和安全,确保科技工作和成果的安全可靠。
三、组织结构1.科技领导小组:设立科技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和组织科技工作的开展。
2.科技管理部门:设立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科技工作管理规定和制度,协调和监督各科技项目的实施情况。
3.科技项目组:根据科技任务的需要,成立科技项目组,负责具体的科技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4.科技人员:科技人员是科技工作的主体,他们应按照科技工作管理制度进行具体科技工作的执行。
四、科技工作管理内容1.科技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申报、立项、实施和验收等环节。
科技项目的立项需经过科技领导小组或科技管理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2.科技成果管理:包括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价、保护和转化等环节。
科技成果的评价和保护应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3.科技信息管理:包括科技信息的采集、整理、存储和利用等环节。
科技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应遵循科技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便于科技资源的共享和合作。
4.科技安全管理:包括科技安全的策略和措施。
科技机构应建立科技安全保障制度,对科技成果和敏感信息进行保密和控制。
五、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为了激励科技工作的成果和促进科技创新,需要建立科技工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1.考核评价:建立科技工作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科技项目的完成情况、科技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评价,为科技人员提供参考和反馈。
做好科技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要做好科技管理工作,以下是一些措施和建议:1. 设立科技管理体系:建立科技管理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明确科技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包括设立科技管理部门或团队,制定科技管理的规章制度,确保科技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制定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
明确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为科技管理提供指导和支持。
3.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投资并关注科技研发和创新,建立科技创新的机制和平台。
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4. 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收集和整理企业内外部的科技信息和知识资源。
通过知识共享、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员工的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知识的传递和应用。
5. 强化项目管理能力:科技管理往往涉及多个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体系。
包括项目选择、项目组织、进度控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管理,确保科技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6. 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制定科技管理的绩效评估指标和考核体系,对科技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科技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提高科技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7. 加强信息化支持:科技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因此建议加强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技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共享,提高科技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8. 增强团队合作与沟通:科技管理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和协同,因此要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
建立跨部门的沟通机制,促进信息交流和合作,推动科技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做好科技管理工作需要有科技发展战略、创新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知识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支持和改进。
同时,团队合作和沟通也是关键因素。
通过以上措施和建议,可以提高科技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与发展。
科技工作管理办法
科技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引导科研工作聚焦主业,规范和促进科技管理工作,明确科技管理职责,推动公司科技进步,全面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项目按照项目来源分为纵向项目、横向项目和自定课题。
纵向项目按照项目内容分为:Ⅰ类科研项目、Ⅱ类人才项目,Ⅲ类技改项目、IV类平台项目,V类财政奖补项目。
科技项目分类明细见附件1。
第三条公司科技工作实行公司、实体部门、项目组三级管理,科技发展部和计划财务部代表公司对科技工作实施管理,相关职责如下:(一)科技发展部1.负责编制公司年度科技计划,确定年度攻关任务和目标;2.统筹科技项目申报和实施管理,对年度科技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考核、绩效评价;3.负责审核经费预决算表,核定科研经费类型,审核科研经费支出等;4.组织专利申请、科技成果和奖励申报等;5.科技档案管理;- 1 -6.与政府各相关部门、公司内各部门之间科技工作相关沟通、协调等工作。
(二)计划财务部1.负责公司科技项目预算审核、财务决算、财务验收;2.科技经费的列支及拨付等。
(三)实体部门1.负责科技项目申报、评估、验收资料初审;2.负责督促项目实施,为项目实施提供配套条件;3.负责监督项目经费使用情况;4.组织落实相关专利申请、科技成果及奖励申报等。
(四)项目组1.负责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等全周期具体工作;2.负责项目经费依法依规使用;3.接受项目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和公司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等;4.专利、科技成果及奖励申报材料撰写;5.项目各阶段科技资料整理。
第四条科技项目经费按照公司《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章科技项目申报第五条申报的科技项目须符合公司主业范围、公司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
- 2 -第六条科技发展部根据公司年度科技发展计划做好各级政府部门的项目指南征集/填报,创造条件将公司拟开展科技攻关任务纳入项目指南,为项目申报提前布局;依据政府部门有关科研计划项目的申请、招标指南及其他相关信息,在公司内发布项目申报通知。
科技管理部门工作方案
科技管理部门工作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科技管理部门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推动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提高科技创新和管理水平,制定并实施科技管理部门工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工作方案为科技管理部门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计划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二、工作目标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优化科技管理体系,提升科技服务质量,以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
三、重点任务1.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构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内外部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开发和转化。
- 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研发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2. 加强科技创新管理- 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 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水平。
3. 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完善科技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的科技服务和支持。
4. 加强团队建设- 加强科技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建设高素质的科技管理团队。
- 激励科技管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具体计划1. 梳理资源,建立科技创新平台- 设立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专班,负责搜集、整合企业内外部的科技资源。
- 策划并建立基于云计算的科技共享平台,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合作渠道。
2. 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制定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和细则,明确项目申报、立项、管理、验收的各项规定。
- 设立专门的科技项目管理团队,对科技项目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
3. 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优化科技服务系统,推广移动化科技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范围。
- 建立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根据评价结果向企业提供科技应用推广指导。
4. 加强团队建设- 组织开展科技管理知识培训,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管理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工作治理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科技进步治理工作行为,提高治理水平,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内的科研与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合理化建议等科技进步工作的治理。
第二章职责第三条局科技部:企业科技进步工作的归口治理部门,要紧负责企业科技进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科技进步工作打算的编制及实施治理工作,组织对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和重大合理化建议的立项审查、实施过程检查考核和成果的评估或鉴定,为基层单位推举科技成果,并收集提供技术资料,组织解决科技进步工作中的重要技术或治理问题。
第四条局属公司(区域公司)科技部:要紧负责本单位年度科技进步工作打算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组织编写技术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和实施方案,审定工程项目的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打算和较重大合理化建议,编制重点推广项目的技术措施,组织落实科技项目实施中的人、财、物等,组织解决科技进步工作的技术和治理问题。
第五条项目经理部:要紧负责技术开发项目、科技成果推广打算、合理化建议项目、施工技术措施等的实施完成、资料数据积存和整理、成果总结和效益认证工作。
第三章科研与技术开发治理第六条立项(一)在确定研究或开发某一项目前,研究或开发单位必须进行调研论证工作,并向局科技部提交经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章的可行性报告一份,由科技部组织进行项目的立项审查。
(二)项目研究或开发的可行性报告包括如下内容:a. 立项依据:包括项目研究或开发的目的和意义,本项目的工作基础,国内外状况、水平及进展趋势等;b. 实施方案:包括要紧试验研究或开发内容,解决的关键技术,采纳的研究或开发方案,要紧参加单位及分工,打算进度等;c. 预期目的:包括成果达到的要紧技术经济指标,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d.研究或开发条件:包括拟投入的人员、要紧设备和经费等。
(三)局科技部在收到项目研究或开发可行性报告后,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审查,必要时聘请有关专家共同审查,填注审查意见,报局总工程师批准后,正式下达立项打算。
(四)对达到总公司系统和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研究或开发项目,由科技部负责申报,列入总公司或建设部科研开发打算。
第七条项目的实施(一)项目实施前要做好充分的预备,包括研究或开发技术线路的优化设计,方案的确定,设备、材料、资金等的打算及预备,人员的培训等等。
(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认真按照技术方案执行,各项工作要统筹安排,责任落实到人。
(三)技术方案发生较大变更或费用发生较大增加时,要报局科技部审查并由局总工程师批准才可实施。
(四)资金、材料、设备等要及时到位,以保证研究或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要严格项目资金的使用治理,使投入的资金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六)局科技部、局属公司(区域公司)要经常检查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组织解决出现的技术和治理问题。
(七)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总结工作,项目完成后,要按照评估或鉴定要求,整理出全套资料,资料包括如下内容:a.项目研究或开发总结报告;b.有关技术指标测试、实验报告及分析;c.有关设计、技术图表;d.有关技术标准、规定;e.经济效益综合分析;f.用户意见。
鉴定还需提供查新报告。
第八条项目的评估或鉴定(一)项目完成并整理出成套资料后,项目研究或开发单位应填写《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申请表由科技部发给),连同一份全套资料报科技部进行审核。
(二)局科技部在收到申请表及资料后应及时组织审核,将审核意见通知项目完成单位。
项目完成单位依照审核意见对资料进行补充或修改后,正式打印报局科技部,评估项目报四份,鉴定项目按要求份数报。
(三)项目评估由局总工程师主持,局科技委员会委员参加,科技部负责组织工作。
(四)列入总公司和建设部的项目或符合鉴定条件的其它项目,按照《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成果鉴定方法》有关规定,由局科技部负责办理有关事宜,申请由总公司科技开发部主持鉴定。
第四章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治理第九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是科技进步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列入各级技术治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第十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项目以建设部推举推广十项新技术为重点,并要结合工程实际,积极推广应用工程局、总公司、建设部、各省市自治区推举推广的其它项目。
第十一条局科技部、局属公司(区域公司)技术部门要经常为项目经理部提供科技成果出处和资料,关心项目经理部确定推广项目,努力使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上规模上水平。
第十二条在工程施工中应尽可能多地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特不要注重推广那些成熟可靠、投入少、易实现、效益好或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可量大面广应用的项目。
第十三条对首次推广应用的项目,要对其适用范围、技术特点及先进性、可实施性、经济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论证,必要时要组织参观学习或请成果的技术依托单位到现场进行指导。
第十四条工程项目的科技推广应用要编制打算,并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作出详细安排。
第十五条对较成熟或易实现的一般项目的推广应用,由项目经理部编制技术方案并组织执行。
对首次应用在重点部位的项目或结构工程施工工艺的引进应用,由局属公司(区域公司)编制技术方案,项目经理部组织执行。
项目实施应用前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要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发觉问题及时解决。
第十六条对首次应用、结构工程施工工艺和效果显著的科技成果,要在项目应用之后作出总结,总结内容包括成果简介、应用工程、施工方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其它需讲明的问题等。
对应用效果较好,有大面积推广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局属公司(区域公司)要责成专人编写成工法,经审核批准公布后在全局范围内推广应用。
第五章合理化建议治理第十七条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的治理见《合理化建议治理方法》。
第六章效益认证和统计报表制度第十八条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及技术措施完成后,即要填写《技术进步效益认证表》,由项目完成和实施单位的有关部门进行签认,合理化建议的效益认证见《合理化建议治理方法》。
第十九条项目经理部应每季向局属公司(区域公司)、局属公司(区域公司)应每半年向局科技部报科技进步统计表。
统计表统一采纳中建总公司技统表。
第二十条技术进步效益认证和统计是技术进步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认证结果和统计数据既是评价单位技术进步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提供技术进步工作决策、制定新的打算、改进工作等的依据,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完成。
第七章奖励第二十一条研究与开发项目和首次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按要求实施完成后,要依据项目所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或项目的重要性、实施难易程度及水平,按照《合理化建议治理方法》中的奖励规定及奖金额度,对要紧完成者进行奖励,奖金由应用单位支付,计入生产成本。
第二十一条工程局每两年进行一次科学技术奖(含科技进步奖、科技推广奖和合理化建议及“五小”成果等)评奖活动,请奖、评奖工作程序和要求以及奖励,执行工程局的有关奖励方法。
附件:技术进步效益认证表技术进步效益认证表注:认证表编号方法:建六(××)技认第×××××号,编号前两位为单位编号,后三位为认证编号。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科学技术奖申报及评奖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工程局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增进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宽敞科技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制造性,奖励在推动工程局工程建设领域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鼓舞他们为提高工程局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做出更大的成绩,加速工程局科学技术的进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奖励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章奖励范围及类不第二条中建六局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1、在工程建设领域,在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建筑科研、房地产投资与开发、海外工程、建材和建筑机械生产等活动中开发的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2、在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技术改造、重大装备研制过程中因积极采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单位和个人;3、为促进企业的整体进展,提高企业科学决策和科学治理水平,从而提出和研究进展的有关科学决策、科学治理的学术论文、著作、程序文件等,并经实践采纳证明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软科学研究成果;4、通过引进、消化、汲取国内外先进成熟科学技术成果,并在推广应用中有所创新,为提高企业在工程建设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中建六局科学技术奖,依照上述第二条规定的奖励范围,分为以下四个类不:(一)科学开发成果类(1)、自行开发的应用于建筑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2)、在科研开发过程中的发明制造;(3)、自行开发的信息网络技术和应用软件。
(二)应用技术成果类(1)、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经消化汲取并具有制造性的新成果;(2)、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进行了二次开发,并取得了显著效益的成果;(3)、在工程实践中开发的,并经实践证明在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工期、节约资金、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显著效益的成果。
(三)软科学成果类(1)、为建筑行业进展科学决策、科学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并经实践证明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起了重大作用的成果;(2)、紧密结合建筑业的科研、生产、经营需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国内外科技水平、经济建设、市场需求情况和进展趋势,并已产生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的期刊、专著、专题调研、重要译著、计算机数据库等科技情报收集加工成果;(3)、凡被评为省部级以上的优秀工法项目。
(四)推广、应用类(1)、列入国家、建设部、中建总公司、工程局科技成果重点推广打算的项目,推广面大、经济效益显著的成果;(2)、在建设部、中建总公司、工程局科技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推广新技术量大面大、技术进步效益率达到1.5%以上,并在推广中有重大创新的成果;(3)、引进国内外先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经消化、汲取并做出制造性进展,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成果。
第四条中建六局科学技术奖将依照科技成果的先进程度、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大小、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小,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其中每届获奖数量原则上一等奖不超过3项、二等奖不超过5项、、三等奖不超过10项。
中建六局科学技术奖实行精神鼓舞和物资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
奖励等级荣誉奖获奖人数奖金一等奖状、证书 11 人 10000元二等奖状、证书 9 人 5000元三等奖状、证书 7 人 3000元第五条对在企业科技进步方面做出专门业绩,取得突出成绩,为企业进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人员,可申报中建六局局长特不奖,具体执行《中建六局局长专项奖励基金治理方法》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