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
本科生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专业:学前教育
班级:本科0202班
学号:********
学生:吕晓彬
指导老师:***
一,研究价值
行为退缩的儿童经常表现出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被认为观点采择能力低,自尊水平低,同时孤独.压抑的潜在因素,是儿童发展的危险因素。这些儿童在平时沉默寡言,容易被家长和教师所忽略。但是,当他们遭遇变故时,这些行为退缩儿童则难以调适自己的心境,也许在人格上会出现某些问题,危害他们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现在的理论认为:一个婴儿会在与周围人的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建立一个内部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依据依恋对象对自己日常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而且会在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
[1]
因此,通过研究行为退缩与儿童回避型依恋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家长.教师和其他人员就可以及早地对儿童的行为加以干预,力图改变对幼儿的教养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氛围,以求适合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概述
1.社会退缩行为的界定
在发展心理学中,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行为抑制(inhi-bition),害羞(shyness)和社会性孤独(social isolalion)这四个概念的界定有些模糊。它们的共同部分是行为的孤独,但又不完全相同。行为的抑制是指儿童在陌生情境下,表现出来的害怕.谨慎的气质特征,多指年龄较小的婴儿表现;害羞是指儿童在陌生社会环境下的抑制;社会性孤独是指被同伴拒绝而表现出的独处行为;而社会退缩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环境下表现出的独处行为。
[2] 行为退缩儿童表现包括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
2.依恋理论的发展
依恋是指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
依恋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生态学家John Bowlby 最先提出,他确定了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发展了依恋理论。通过陌生情境实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依恋划分为A.B.C(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和八种依恋亚型。20世纪90年代初,Main和Solomon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本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对依恋研究更多的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如开展的婴儿期除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1]
(二)研究现状分析
1.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现状
1.目前,认为儿童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气质
Kangan(1991)等人关于气质研究认为:退缩行为儿童最早表现为行为抑制—胆小,谨慎。
在同样情景与条件下,行为抑制幼儿比非行为抑制幼儿行为唤起的感觉阈限低。[2] 另外,婴儿期的身体活动频率与消极的情绪可以预测后期退缩行为。
(2)依恋类型
依恋理论认为,亲子依恋关系影响儿童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关系到儿童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Bowbly 1973)。所以,因不安全依恋关系而具有不安全内部工作模式的幼儿认为周围环境是无法预测的,不安全的,没有反馈的,会导致幼儿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退缩,缺乏对周围环境的探索行为。
(3)教养因素
父母的过度控制和过度保护也会导致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
Rubin(2001)的研究指出,母亲在儿童自由游戏时过度卷入能导致儿童的退缩行为。研究还指出,过度保护的父母则倾向于限制儿童的活动,鼓励儿童的依赖性,不鼓励儿童在陌生情境下进行探索活动。Gerhold (2002)等人追踪研究了3个月至8岁的儿童,发现母亲的面部表情和对儿童的反应性能显著预测儿童后期退缩行为。
(4)同伴关系
退缩儿童在新环境中与同伴交往技能受到限制,容易产生焦虑,远离同伴。同时,社会交往的失败经验导致儿童消极的自我感受和认识,这种感受和认识在与同伴交往失败时得到进一步强化。
2.回避型依恋研究现状
2.1.回避型依恋的表现
回避型依恋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是一种消极的,不良的依恋。
通过陌生情境实验,可以得出回避型依恋的行为特征有:
(1)与母亲在一起时,多数时间自己玩耍,很少理会母亲
(2)与母亲分离时,悲伤程度小,能专心做自己的事
(3)当母亲回来时,不积极欢迎,也无明显的喜悦,抱他时会挣扎或身体移开,主动回避。
2.2.形成回避型依恋的原因有很多,目前研究者普遍认同的有:
(1)养育质量
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对幼儿发出的各种信号及需要不敏感,往往意识不到更谈不上迅速反应;对幼儿冷淡,与幼儿身体接触很少,甚至拒绝与幼儿身体主动接触;常常以一种生气的,怒气冲冲的方式对待幼儿或给予幼儿过多的刺激性.侵扰性的照顾。
(2)幼儿气质
依恋的发展是个双向的过程,既有幼儿对母亲的依恋,也有母亲对幼儿的依恋。
所以,幼儿本身的气质特点会影响母亲对他们的态度。Thomas和Chess发现大部分幼儿可以划分为三种气质类型:容易型,困难型,沉默型。Kagan的气质假说认为沉默型儿童易被划入回避型依恋。大量的相关研究也发现:幼儿易表达消极情感的气质维度会影响母婴互动质量,特别是易怒的表现会减少母亲的卷入程度,对依恋类型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