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导论
免疫学导论
侧链学说 免疫吞噬理论
1908 诺贝尔奖
2、实验免疫学的发展
体液免疫
抗体
细胞免疫
细胞吞噬
获得免疫耐受性
三、免疫学的近代发展
1、在体液免疫方面
“自然选择”理论 “克隆选择”理论 免疫球蛋白一级结构测定 制备单抗
2、在细胞免疫和分子免疫方面 B细胞 T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
• 1918年流感的全球性大暴发,夺走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 ,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在刚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的死亡人数。
• 100年前,世界疾病死亡率前三位的均为传染性疾病,但 是目前已被各种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所取代。这些得益于 免疫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快速发展。
流感病毒 1918年,堪萨斯的急救医院 1918年大流感死者的墓地
第二节 免疫学概念要览
一、自然免疫和获得免疫
1、自然免疫性 (natura limmunity) 又称为先天免疫性,是机体先天就有的而且始终存在的防御机制
2、获得免疫性 (acquried immunity) 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非自身物质(包括病原物)的抵抗性
二、免疫应答
特点
第一节 免疫学的由来和发展
任何医学或生命科学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延长人类的寿 命,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 人类生存在一个充满危险的环境中
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存在有大量的致病原,其中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些病原生物的 存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 自古以来,传染性疾病(黑死病、天花和流感)对人类 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胁。传染病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 了任何一场战争。
侧 链 学 说
三、免疫学的近代发展
免疫学导论于善谦 第3章 抗体
(2)亚类
IgG:IgG1, IgG2, IgG3, IgG4 IgA:IgA1, IgA2 IgM: IgM1, IgM2
2.型和亚型(根据轻链C区抗原特异性不同分型) (1)型 κ(kappa)型 λ(lambda)型 (2)亚型(λ链): OZ(+) (或λ1) :第190位(亮氨酸) OZ(-) (或λ2) :第190位(精氨酸) Kern(+)(或λ3) :第154位(甘氨酸) Kern(-)(或λ4) :第154位(丝氨酸)
☆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发挥调理作用、 ADCC作用、介导I型超敏反应 IgG、IgM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γR、 FcμR结合,增强其吞噬能力,通常将抗体促 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称为抗体的调理 作用 (opsonization)。
当IgG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 其Fc段可与NK细胞、Mф细胞、单核细胞 的FcγR结合,促使细胞毒颗粒的释放,发 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导致靶细胞溶解。
pathway)和以次黄嘌呤(H)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为原料进行补救
(亦称替代或称中间)合成(salvage pathway)2个途径。由于氨基蝶呤可 阻碍起始合成途径,所以培养基中含有它时,细胞便只有补救合成途径可以
利用,如果培养基中额外提供或补充H和T,正常细胞就可以通过补救合成途
径合成DNA的核酸原料。用于细胞融合的骨髓瘤是的在遗传上缺失中间合成 途径的永生化细胞系,在HAT培养基中将失去增殖能力趋于死亡,而产生特 异性抗体的脾细胞是正常细胞,不能长期传代。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不仅具 有了永生化和抗体分泌的特性,同时还由于补充了替代合成途径,因此可以 在HAT筛选培养基中生存并增殖,未融合的脾细胞增殖数代后逐渐死亡,而 骨髓瘤细胞因补救合成途径缺陷而全部死亡。据此,把混存于细胞群中的杂 交瘤细胞与正常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通过筛选培养进行自动选择。
免疫学导论 第八章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3.效应阶段: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
免疫应答机制(类别)
• 体液免疫(应答):即以B cells产生抗体来 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
• b.耐受性:识别“自己”和“非己”。(在胚胎期,自身组织成分与
•
c.记忆性:初次接触某种抗原后(初次免疫应答后),免疫系统 可长期保留对该抗原的“记忆性”,发生再次免疫应答。( T细
胞和B细胞在初次免疫应答过程中都会产生由经抗原刺激活化、增殖淋巴细胞分化 而来的记忆细胞,这种记忆细胞与初始(或未致敏)淋巴细胞不同,当再次遇到相 同抗原时,可出现应答的潜伏期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再次免疫应答。)
• ⑵通过淋巴因子相互配合、协同杀伤靶细胞。
如皮肤反应因子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使吞噬细胞易于从 血管内游出;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可招引相应的免疫细胞向 抗原所在部位集中,以利于对抗原进行吞噬、杀伤、清除 等。由于各种淋巴因子的协同作用,扩大了免疫效果,达 到清除抗原异物的目的。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humoral inmunity),即以B cells产生抗体来 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 第一步:B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与互补的抗原分子结合后, 活化、长大,并迅速分裂产生一个有同样免疫能力的细胞 群——克隆(clone)、无性繁殖系。其中一部分成为浆 细胞,产生抗体;一部分发展为记忆细胞(memory cell)。 第二步:需要巨噬细胞和Th细胞的参与。Mφ表面带有 MHCⅡ分子,它们吞噬入侵的病原体,抗原分子经Mφ处 理后表达在细胞膜上,夹在MHCⅡ分子的沟中。TH细胞 表面带有不同的受体,能识别Mφ表面MHC+特异的抗原 分子结合物。B细胞表面带有MHC分子,可和特异的抗原 分子结合,TH细胞可刺激结合Ag的B细胞分化。这一步 比第一步作用更强大。
(完整word版)免疫学导论复习重点
免疫学导论复习重点宋氏千秋一:名词解释1自然免疫性:又称先天免疫性,是机体先天就有的而且始终存在的防御机制。
2获得免疫性:是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非自身物质的抵抗性。
3同种型抗原:抗原来自同种动物不同个体,这些个体在遗传上是不相同的。
4超抗原:某些免疫刺激因子有强大的刺激能力,只需极低浓度即可诱发最大的免疫效应,因此称这类刺激作用的分子为超抗原。
5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是脊椎动物中一类具有高度多态性,含有多个基因座位,并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6单向扩散法:将适当浓度的的抗体混于琼脂中,琼脂凝固后,打成小孔,加入抗原,抗原由小孔开始向周围扩散,并在小孔周围合适的位置形成沉淀环。
7主动免疫:是指用抗原刺激一个个体而产生的免疫性,受到免疫的个体再遇到相同的抗原刺激便会做出强烈的免疫应答。
8:被动免疫:是指把一种特异性抗体,例如,抗某种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人工转移给未受到过该病毒侵染的个体,使该个体获得抗该病毒的能力。
随着这些抗体在体内被代谢消失,免疫力也消失。
9过继免疫:是指通过转移免疫的淋巴细胞到一个未免疫的个体,使其与供体具有同样特异的免疫性。
10干扰素:细胞因子中的一个家族,以干扰病毒复制而得名。
根据产生细胞不同可分为α干扰素、β干扰素和γ干扰素三类。
11治疗性疫苗:是指有别于传统预防性疫苗的,具治疗作用的新型疫苗。
二:填空题1抗原的两种特性:免疫原性和特异反应性。
2半抗原的特点: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3抗体(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四肽链结构4免疫球蛋白的类别:IgG,IgM,IgA,IgE,IgD.5抗体多样性的形成机制:胚胎细胞的V-J或V-D-J重排,体细胞突变。
6补体活化的途径: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和旁路途经。
7MHC-I类分子的基本结构:α链和β链8人的MHC又称HLA基因,位于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
按结构功能和组织分布情况不同分为三类:HLA-I类基因,HLA-Ⅱ类基因,HLA-Ⅲ类基因。
免疫学导论复习资料
免疫学导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抗原:是一类能够诱导机体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T 细胞受体发生特异反应的物质。
(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特异反应性。
抗原可分为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和超抗原)2.抗原提呈细胞:能表达MHC- ?类分子,并能加工处理抗原并能将抗原肽通过MHC分子复合物表位形式呈递给免疫应答细胞的细胞,主要有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
广义指能加工处理抗原并能将抗原肽通过MHC 分子复合物表位形式呈递给抗原信息的所有细胞,这些细胞可能指表达 MHC-?类分子,但有时这些细胞只是作为靶细胞而呈递抗原信息。
3.半抗原:具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必须与某种载体偶联才能表现免疫原性,如一些药物、脂类、糖分子。
具有单一的抗原决定簇。
4.超抗原:有些免疫刺激分子具有强大的刺激能力,只需极低浓度即可诱发最大的免疫反应,这种刺激分子称为超抗原,如一些细菌的毒素。
超抗原不须经APC 处理,直接与MHC-?类分子多肽结合槽以外的部分结合,超抗原 MHC-?类分子复合物仅与TCRβ链的V 区结合。
5.抗体的Fab 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抗原结合片段),Fab 段可以与抗原结合,具有抗体的活性。
6.细胞介素: 主要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能调节细胞功能的小分子多肽。
在免疫应答中,对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重要调节作用。
包括白细胞介素,群落刺激因子,干扰素等。
7.补体: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 )是存在于血清和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是一系列功能蛋白组成的系统,它能参与破坏或者清除那些与抗体结合的抗原,包括与抗体结合的细胞。
补体能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微生物激活,通过溶胞、调理、吞噬以及活化炎症反应,清除免疫复合物,表现出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8.被动免疫:被动免疫是指把一种具有特异性抗体,例如抗某种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人工转移给未受过该病毒侵染的个体,使其获得抗该病毒的能力。
免疫学导论免疫系统
免疫学导论---免疫系统综述题目免疫系统综述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学号 XXXXXXXXXXXXX姓名XXXXX2012 年 10 月免疫系统综述【摘要】免疫系统是生物,特别是脊椎动物和人类所必备的防御机制。
是保护肌体免受各种致病细菌侵袭,维护肌体健康的重要生物系统。
其功能是免疫。
免疫分两种: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是肌体防御外来侵袭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粘液等组织完成;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免疫系统通过对环境不断学习,后天积累的,针对特定致病因子的防御功能。
特异性免疫是肌体适应环境的体现,由免疫细胞完成,它是免疫学主要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功能【正文】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系统。
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是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
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
保护身体的第一道防线为皮肤、细胞膜、呼吸道、胃肠道、尿道及肾脏。
不过,单纯的屏障和和过滤机制并不能完全保护我们,身体有赖组成免疫系统的血细胞和蛋白质发挥防御能力。
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又包括了骨髓和胸腺。
骨髓是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具有分泌造血细胞及生长和分化调节的作用。
骨髓中各阶段细胞不断在完成更新、增殖、分化和成熟等发育过程。
其原始阶段细胞为多能干细胞,可以形成红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等,以及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这些过程需要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的调节。
如白细胞介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
原始粒细胞分化成熟的过程中,白细胞介素起着重要作用。
当骨髓功能缺陷时,可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缺陷。
胸腺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建立,以及丧失免疫功能的重建均具有很重要作用,也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免疫学导论PPT课件
第二节 免疫学概念要览
一、自然免疫和获得免疫 1、自然免疫性 (natura limmunity) 又称为先天免疫性,是机体先天就有的而且始终存在的防御机制 2、获得免疫性 (acquried immunity)
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非自身物质(包括病原物)的抵抗性
二、免疫应答
特点
任何医学或生命科学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延长人类的寿 命,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 人类生存在一个充满危险的环境中
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存在有大量的致病原,其中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些病原生物的 存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 自古以来,传染性疾病(黑死病、天花和流感)对人类 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胁。传染病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 了任何一场战争。 • 1918年流感的全球性大暴发,夺走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 ,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在刚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的死亡人数。 • 100年前,世界疾病死亡率前三位的均为传染性疾病,但 是目前已被各种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所取代。这些得益于 免疫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快速发展。
免
疫
学
导 绪 论
论
(Introduction to Immunology)
第一章
本章的主要内容
1.1 免疫学的由来和发展
疾病的传染与免疫 免疫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免疫学的近代发展
1.2 免疫学概念要览
自然免疫和获得免疫
免疫应答 免疫学应用实践 免疫学的分支学科及其发展
第一节 免疫学的由来和发展
1908 诺贝尔奖
免疫吞噬理论
2、实验免疫学的发展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获得免疫耐受性
抗体
细胞吞噬
三、免疫学的近代发展
免疫学导论复习笔记
(1)异种抗原:即来自不同物种之间的抗原性物质。该抗原在不同生物之间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如 类毒素,动物血清(2)同种异型抗原.:即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抗原物质,如血型物质等,可在同种 不同个体之间诱导免疫应答。ABO 血型抗原,凝血反应。(3)异嗜性抗原:是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 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如链球菌,风湿热肾炎,人结肠。(4)自身抗原:修饰的自 身抗原。如脑组织,甲状腺,睾丸,晶体蛋白。 7、HLA I 类和Ⅱ类抗原的结构、组织分布、功能及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
我喜欢当年喜欢你的我·整理
2
(2)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iC3b都是重要的调理素,可结合中性粒细胞或巨噬 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因此,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发生的补体激活,可促进微生物与吞噬细胞的结合,并被吞 噬及杀伤。
(3)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C3a、C4a、C5a。它们又称为过敏毒素,与相 应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并刺激 内脏平滑肌收缩。C5a还是一种有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免疫学导论习题集参考答案
免疫学导论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01.多为生后获得的功能表现、有针对性、可因抗原多次刺激而加强102.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病原体作用、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血液和体液中存在的补体成分、组织损伤局部分泌的抑菌、杀菌物质103.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多形核中性粒细胞104 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105.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和扩散、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106. 超敏反应、免疫缺陷107.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108. 免疫监视、免疫稳定、免疫防御二、单项选择题201.E 202. B 203.A 204.D 205.A 206.E 207.D 208.A209.A 210.C 211.E 212.D 213.B三、多项选择题301.ABC 302.ABCDE 303.ABE 304.ABD 305.ABD 306.BD 307.AB 308.ABC四、名词解释401.免疫: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402.免疫防御:机体防御外来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烈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
403.免疫监视:体内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总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突变,这种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可能成为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识别并清除这些有害细胞。
404.免疫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从细菌学、微生物学中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的研究核心就是弄清楚机体怎样区别“自身”和“非自身”的。
五、问答题501.适应性免疫的基本特征有:1) 特异性,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性抗原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2) 多样性,机体可针对环境中多种多样的抗原,分别建立起不同的特异性免疫应答;3) 记忆性,当异物抗原再次入侵时,可产生快而强的再次免疫应答效应;4) 耐受性,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有保护性的免疫耐受;5) 自限性,异物抗原激发免疫应答的程度和水平可以自我调控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免扩大和累及正常组织。
免疫学导论 第九章 免疫调节
第二节 免疫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 免疫应答是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 用的结果。共同参与调节 。 • 一、T细胞的免疫调节 • 二、活化细胞表面受体的调节 • 三、其他细胞的免疫调节
一、T细胞的免疫调节
• T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决定免疫应答的类型, 协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之间的关系。 • 1. 辅助T细胞(Th,CD4+) (Th1和Th2): p/MHC-II与pre-Th的TCR结合,Th0细胞分化 为Th1、Th2、Th3等亚类; • 1)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 2)Th2细胞介导Td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 3)Th1和Th2通过细胞因子相互抑制,调节 免疫应答的类型。
• 2. 个体簇、独特簇、独特位(idiotope): • 抗体分子上V区内存在的抗原表位的总称。An
idiotope is the unique set of antigenic determinants (epitopes) of the variable portion of an antibody.
• 抑制性Ts细胞:为 CD8+T细胞(未分离到) • 对B、Tc、Th细胞有抑制作用。
二、活化细胞表面受体的调节
• 1.受体对抗原表位选择呈递与调节 • 抑制性抗原表位活化Ts : • 辅助性表位活化Th细胞: • 2.协同刺激信号的“正 \负”调节
• 协同刺激分子:B7(B7.1、B7.2)APC上 •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T细胞上: CD28、 CTLA-4; • CD28:与B7结合,共刺激信号,正调控;
• 调节性T细胞:是不同于Th1和Th2的具有调节功能的CD4+T 细胞亚群(5%--10%),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在多种免疫性疾 病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 1)表面标记:为CD4+、CD25+(IL-2R的α链)、 PD1(programmed death 1)程序性死亡受体1、CTLA-4(与 B7结合)。Foxp3(叉头转录因子) • 2)功能:是免疫抑制(细胞增殖分化)。 • 两种作用方式: • 直接接触:CTLA-4与B7结合。CD25竞争IL-2 • 分泌细胞因子:产生TGF-β(转化生长因子)和IL-10, • 3)种类:Tr、Tr1、Th3。 • 4)与疾病关系:维持T细胞稳态,自身免疫、移植免疫、肿瘤 免疫
免疫学-免疫学导论
• 至2017年112个奖项,免疫学占20(近1/5)
3、新传染病、食品和疫苗安全(New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food safety)给免疫学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y for Immuology)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只在脊椎动物中才开始出现。 固有免疫识别在某种意义上是病理性起源,所以最初应是
•
防御 “非我”信号识别;而适应性免疫为生理性起源, 其最初很可能只是按自身细胞(抗原)发育阶段/类型的 不同而区别,其识别的基础是“自己”。
1﹑固有免疫的进化
后口动物
2﹑适应性免疫的进化
IgY
3﹑免疫系统的进化
三、免疫学的重要性
•
1905 Robert Koch,结核菌,结核菌素及Koch现象
1908
P Ehrlich,抗毒素与体液免疫应答机制(抗体形成的侧
•
链理论), Elie Metchnikoff,细胞免疫吞噬理论
•
1913 C Richet,过敏毒素,超敏反应
•
1919 J Bordet,补体
•
1928 C Henrinicolle,斑疹伤寒免疫
一、免疫的本质
• 1.什么是免疫:
古代免疫的概念:
•
是指免除瘟疫(传染病、
•
流行性疾病)。
•
现代免疫的概念:
•
• 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 的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
•
生物学效应,正常情况
•
下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
和稳定,但异常情况下对
•
机体有害。
•
查士丁尼鼠疫 后来(瘟疫)回来了,那些在这块土地居住的人,上次被他痛苦地折磨着,这 次却没有被伤害。
免疫学导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免疫学的由来和 免疫学的由来和发展 由来
疾病的传染与免疫 免疫学的诞生和发展 免疫学的近代发展
疾病的传染与免疫
生老病死 烈性传染病 烈性传染病
得病康复以后便不再感染此病
瘟疫
免疫-源于拉丁语 免疫的原始概念 Immunity-免疫 源于拉丁语,意指免除瘟疫 免疫 源于拉丁语,意指免除瘟疫
重型天花病人常伴并发症, 重型天花病人常伴并发症,如败 血症、骨髓炎、脑炎、脑膜炎、 血症、骨髓炎、脑炎、脑膜炎、 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喉炎、 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喉炎、 失明、流产等, 失明、流产等,是天花致人死亡 的主要原因。 的主要原因。
天花患者康复后对天花具有持续的免疫性 获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免疫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
呈砖形,约200微米 砖形, 微米 微米, ×300微米,能对抗干 微米 能对抗干 燥和低温,在痂皮、 低温,在痂皮、 尘土和被服上, 尘土和被服上,可生 数月至一年半之久 存数月至一年半之久
免疫学导论复习知识点
免疫学导论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免疫(Immunity):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免疫学(Immunology):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学(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功能的学科。
固有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性,是机体先天就有的而且始终存在的防御机制。
特点:(1)出生时已具备(早)(2)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3)作用广泛:无特异性(4)个体差异不大获得性免疫:是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非自身物质的抵抗性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3)一般不能遗传(4)个体差异大(5)具有记忆性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 胸腺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皮肤相关的淋巴组织(SALT)、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MALT)免疫系统三大功能: 1.免疫防御抗感染(immunologic defense)2.免疫稳定消除炎症或衰老细胞(immunologic homeostasis)3.免疫监视控制癌变细胞(immunologic surveillance)第二章抗原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两种特性: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2.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免疫原(immunogen):免疫原性完全抗原(complete Ag):两种特性半抗原(hapten):免疫反应性耐受原(tolerogen):免疫耐受变应原(allergen):Ⅰ型超敏抗原决定族(Antigen Determinant,AD: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为表位(epitope)。
AD 的数目、性质和空间构象决定抗原特异性;抗原以AD与相应抗原受体及抗体特异性结合功能性抗原决定簇:位于表面的、易被淋巴细胞识别的、可启动免疫应答的决定簇隐蔽性抗原决定簇:为于分子内部的,不能引起免疫应答的决定簇顺序决定簇(线性决定簇):1.一段序列相连的氨基酸片段形成2.多在抗原分子内3.主要由T识别,B也可识别构象决定簇:1.序列上不相连,由天然构象形成2.位于分子内部3.由B识别抗原的结合价:抗原分子中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AD的数目共同抗原: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基,称为共同抗原。
免疫学导论于善谦 第一章
1. 固有性免疫
特点:(1) 出生时已具备(早) (2) 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 (3) 作用广泛:无特异性 (4) 个体差异不大 组成和功能 (1)解剖与生理屏障 (2)生物学屏障 (3)吞噬细胞及吞噬作用(图) · 大、小吞噬细胞 · 吞噬过程及后果 (4) 体液因子: 补体、溶菌酶
吞噬细胞
2.获得性免疫
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 (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 (3)一般不能遗传 (4)个体差异大 (5)具有记忆性 Ag 组成与功能: 体液免疫:B细胞 浆细胞 细胞免疫: Ag APC T细胞
Ab
致敏T细胞、淋巴因子
第四节、免疫系统 概述
• 中枢免疫器官 :
骨髓, 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 : 脾脏 淋巴结, 皮肤 相关的淋巴组织(SALT) 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MALT)
② 被动免疫(passive mmunity)
. 1890年 Behring和日本学者 北里 ——白喉 抗毒素 . 抗体 . 血清学与体液免疫学说
Ehrlich
• 1908年Ehrlich(德国),提出抗体产生的侧链 学说,认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抗体为主。 • 1884,Metchnikov提出细胞免疫学说,即 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认为机体免疫功能 以细胞为主。
第一章
概 论
基本概念 •免疫(Immunity) 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 和稳定的功能。 •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和免疫分子)、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学(生理性的和病 理性的)功能的学科。
第一节
1、经验免疫学时期 人痘苗 牛痘苗
免疫学导论
—— 李 伟
非典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为一种由 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 其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本病为呼 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 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