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的课程意义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的课程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cdb85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a.png)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的课程意义引言: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课程之一。
临床思维是指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知识和经验,分析和解决患者问题的能力。
而人际沟通是指医生与患者、家属以及医疗团队之间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的课程意义。
一、临床思维的课程意义1. 培养医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系统、全面地分析患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临床推理方法,从而更好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2. 提高医生的临床决策能力:临床思维课程注重培养医生的临床推理和决策能力,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提高其在实践中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3. 培养医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临床思维课程注重培养医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让学生面对复杂和未知的临床案例,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有效的实施。
4. 培养医生的批判性思维:临床思维课程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和评估临床信息,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在实践中更加科学地进行临床决策。
二、人际沟通的课程意义1. 提高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人际沟通课程通过模拟真实的医患对话情境,培训学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增强患者的满意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2. 增强医生的倾听能力:人际沟通课程注重培养医生的倾听能力,让医生能够关注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3. 提升医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课程帮助医生学会应对患者情绪波动和紧张情况,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使医生在处理复杂和紧急情况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专业。
4. 培养医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课程通过模拟医疗团队合作情境,培养医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提高医疗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结论: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的课程对医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超星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超星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f7d7f9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3.png)
超星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一、引言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和能力。
在医学领域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是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
而对于医生来说,临床思维的运用是进行正确诊断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超星教育平台提供的临床思维和人际沟通课程,旨在帮助医学学生和医生提升其临床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
二、临床思维2.1 什么是临床思维?临床思维是指医学专业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知识和经验,基于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进行准确诊断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思维过程。
临床思维涉及到问题的分析、推理和决策等多个层面。
2.2 临床思维的重要性在医学实践中,正确的临床思维是医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
通过运用临床思维,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问题,准确诊断疾病,并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临床情况,提高医疗质量。
2.3 超星教育平台的临床思维课程超星教育平台提供了一系列的临床思维课程,旨在帮助医学学生和医生提升其临床思维能力。
这些课程包括:•临床思维基础:介绍临床思维的概念、基本原则和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
•临床问题解决:教授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临床推理与决策:讲解临床推理和决策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临床推理和决策的准确性。
•临床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临床案例,培养学生运用临床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为日后的医学实践打下基础。
三、人际沟通3.1 什么是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是指个体之间在交流、互动和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建立联系和理解对方的过程。
在医学领域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2 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在医学实践中,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够有效地提高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ef5d8fe7284ac850ad0242e5.png)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目录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节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大纲解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临床思维的特点、原则和医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见技巧方法,培养学员结合诊断学横向思维和内外科学纵向思维的立体交叉思维,提高在医疗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医师临床思维定义、内容、特点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用技巧。
(2)熟悉:医师临床思维形成的过程。
(3)了解:临床思维培训的历史和意义。
【课程内容】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通常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必备思维,是指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将所具备的理论联系实际并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临床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训练而形成的。
一、临床思维教与学的现状20世纪中期,思维训练作为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的技术,逐渐被研究、承认并形成了不同的思维训练流派。
临床思维训练,因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仅在近10年来逐渐被关注和重视。
目前,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训练多以自行摸索模仿或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存在诸多教和学的误区。
误区一:临床思维是抽象的,因此也是不能进行训练。
多个研究证实,“思维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
思维训练技术的核心是思维方法的传授和训练。
目前世界上着名的思维训练方法有爱德华·德·波诺的“六顶思考帽”和托尼·布赞的“思维导图”。
临床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同样可以经科学训练而强化。
误区二:临床思维训练就是病例分析。
以病例为载体进行思考是临床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病例应当是一个经过适当加工并带有问题的模拟病例,而不是一个临床上随手取来的“原生态”病例,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习者的疑惑。
误区三:临床思维训练就是讲透流程图。
现代医学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疾病的指南不断产生,催生了不同疾病的流程图,也导致许多医生错误地认为依据不同的流程图思考问题就是正确的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4800df76caaedd3383c4d39e.png)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目录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节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大纲解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临床思维的特点、原则和医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见技巧方法,培养学员结合诊断学横向思维和内外科学纵向思维的立体交叉思维,提高在医疗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医师临床思维定义、内容、特点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用技巧。
(2)熟悉:医师临床思维形成的过程。
(3)了解:临床思维培训的历史和意义。
【课程内容】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通常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必备思维,是指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将所具备的理论联系实际并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临床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训练而形成的。
一、临床思维教与学的现状20世纪中期,思维训练作为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的技术,逐渐被研究、承认并形成了不同的思维训练流派。
临床思维训练,因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仅在近10年来逐渐被关注和重视。
目前,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训练多以自行摸索模仿或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存在诸多教和学的误区。
误区一:临床思维是抽象的,因此也是不能进行训练。
多个研究证实,“思维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
思维训练技术的核心是思维方法的传授和训练。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思维训练方法有爱德华·德·波诺的“六顶思考帽”和托尼·布赞的“思维导图”。
临床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同样可以经科学训练而强化。
误区二:临床思维训练就是病例分析。
以病例为载体进行思考是临床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病例应当是一个经过适当加工并带有问题的模拟病例,而不是一个临床上随手取来的“原生态”病例,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习者的疑惑。
误区三:临床思维训练就是讲透流程图。
现代医学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疾病的指南不断产生,催生了不同疾病的流程图,也导致许多医生错误地认为依据不同的流程图思考问题就是正确的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5047790af242336c1eb95eed.png)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目录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节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大纲解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临床思维的特点、原则和医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见技巧方法,培养学员结合诊断学横向思维和内外科学纵向思维的立体交叉思维,提高在医疗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医师临床思维定义、内容、特点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用技巧。
(2)熟悉:医师临床思维形成的过程。
(3)了解:临床思维培训的历史和意义。
【课程内容】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通常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必备思维,是指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将所具备的理论联系实际并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临床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训练而形成的。
一、临床思维教与学的现状20世纪中期,思维训练作为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的技术,逐渐被研究、承认并形成了不同的思维训练流派。
临床思维训练,因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仅在近10年来逐渐被关注和重视。
目前,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训练多以自行摸索模仿或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存在诸多教和学的误区。
误区一:临床思维是抽象的,因此也是不能进行训练。
多个研究证实,“思维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
思维训练技术的核心是思维方法的传授和训练。
目前世界上着名的思维训练方法有爱德华·德·波诺的“六顶思考帽”和托尼·布赞的“思维导图”。
临床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同样可以经科学训练而强化。
误区二:临床思维训练就是病例分析。
以病例为载体进行思考是临床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病例应当是一个经过适当加工并带有问题的模拟病例,而不是一个临床上随手取来的“原生态”病例,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习者的疑惑。
误区三:临床思维训练就是讲透流程图。
现代医学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疾病的指南不断产生,催生了不同疾病的流程图,也导致许多医生错误地认为依据不同的流程图思考问题就是正确的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043b79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e.png)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引言临床思维是指在医学实践中,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医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决策的过程。
而人际沟通则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以及其他卫生保健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方式。
临床思维和人际沟通是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本文将探讨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临床思维的重要性临床思维是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基石。
通过运用临床思维,医护人员可以从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出发,结合医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最终得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
临床思维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预测并解决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难题,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践中,临床思维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识别患者的急危重症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紧急救治措施。
临床思维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综合各种信息,作出明智的决策。
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人际沟通在医疗团队的协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了解患者的病情、需求和期望,并为其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通过良好的人际沟通,医护人员可以建立起与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此外,人际沟通还在医疗团队内部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疗团队由多个专业人员组成,如医生、护士、药师等。
他们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和解决问题。
通过有效的人际沟通,医护人员可以协调各自的工作,提高团队效能。
提高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的能力提高临床思维的能力1.深入学习医学知识:临床思维离不开对医学知识的掌握。
医护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深化对疾病的理解,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2.积累临床经验:通过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运用临床思维。
与更有经验的同事进行交流和学习也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3.注重观察和思考:在实践中,医护人员应该注重观察,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同时,应该不断思考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盲目从众。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docx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f4228c204a1b0717fd5ddee.png)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目录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节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大纲解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临床思维的特点、原则和医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见技巧方法,培养学员结合诊断学横向思维和内外科学纵向思维的立体交叉思维,提高在医疗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医师临床思维定义、内容、特点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用技巧。
(2)熟悉:医师临床思维形成的过程。
(3)了解:临床思维培训的历史和意义。
【课程内容】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通常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必备思维,是指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将所具备的理论联系实际并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临床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训练而形成的。
一、临床思维教与学的现状20世纪中期,思维训练作为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的技术,逐渐被研究、承认并形成了不同的思维训练流派。
临床思维训练,因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仅在近10 年来逐渐被关注和重视。
目前,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训练多以自行摸索模仿或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存在诸多教和学的误区。
误区一:临床思维是抽象的,因此也是不能进行训练。
多个研究证实,“思维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
思维训练技术的核心是思维方法的传授和训练。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思维训练方法有爱德华· 德·波诺的“六顶思考帽” 和托尼· 布赞的“思维导图”。
临床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同样可以经科学训练而强化。
误区二:临床思维训练就是病例分析。
以病例为载体进行思考是临床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病例应当是一个经过适当加工并带有问题的模拟病例,而不是一个临床上随手取来的“原生态” 病例,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习者的疑惑。
误区三:临床思维训练就是讲透流程图。
现代医学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疾病的指南不断产生,催生了不同疾病的流程图,也导致许多医生错误地认为依据不同的流程图思考问题就是正确的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69cb453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2.png)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临床思维是指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对病人的病情、症状、体征、病史等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等过程。
而人际沟通则是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的一种沟通方式,主要目的是促进医疗效果的提高,增进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和合作意愿。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是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都对医患关系的建立和治疗效果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临床思维对人际沟通的影响1. 临床思维的准确性提高了医生的诊疗能力准确的临床思维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的关键。
如果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对病情的判断不准确,进而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产生错误的判断。
这时,医生可能会与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发生歧义,导致治疗不及时,产生误诊误治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患者会对医生产生不信任和抵触情绪,使得人际交往受到负面影响。
2. 临床思维的科学性提高了医生的形象准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可以使医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了医生名誉和公信力。
当医生能够准确地诊断病情,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患者会对医生产生信任,增加他们对医生的依赖性,提高人际沟通的效果。
3. 临床思维的系统性提高了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临床思维的系统性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的确定病情,这对于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是十分重要的。
当医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全方位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可以更好的平衡治疗方案和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状况,这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与患者进行互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4. 临床思维的客观性提高了医生的系统化思维能力良好的临床思维可以帮助医生拓宽对病情的思考方式,不会受到个人观点或先入为主的思考方式的影响。
当医生能够保持客观的方式来考虑问题时,也可以语言和态度上很好地解释和传达医学知识给患者或家属,从而有效地促进正确的医患沟通。
二、人际沟通对临床思维的影响1.良好的人际沟通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既是医生和患者之间交流信息的方式,也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保障。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0d130478f12d2af90342e661.png)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目录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节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大纲解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临床思维的特点、原则和医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见技巧方法,培养学员结合诊断学横向思维和内外科学纵向思维的立体交叉思维,提高在医疗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医师临床思维定义、内容、特点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用技巧。
(2)熟悉:医师临床思维形成的过程。
(3)了解:临床思维培训的历史和意义。
【课程内容】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通常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必备思维,是指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将所具备的理论联系实际并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临床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训练而形成的。
一、临床思维教与学的现状20世纪中期,思维训练作为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的技术,逐渐被研究、承认并形成了不同的思维训练流派。
临床思维训练,因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仅在近10年来逐渐被关注和重视。
目前,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训练多以自行摸索模仿或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存在诸多教和学的误区。
误区一:临床思维是抽象的,因此也是不能进行训练。
多个研究证实,“思维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
思维训练技术的核心是思维方法的传授和训练。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思维训练方法有爱德华·德·波诺的“六顶思考帽”和托尼·布赞的“思维导图”。
临床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同样可以经科学训练而强化。
误区二:临床思维训练就是病例分析。
以病例为载体进行思考是临床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病例应当是一个经过适当加工并带有问题的模拟病例,而不是一个临床上随手取来的“原生态”病例,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习者的疑惑。
误区三:临床思维训练就是讲透流程图。
现代医学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疾病的指南不断产生,催生了不同疾病的流程图,也导致许多医生错误地认为依据不同的流程图思考问题就是正确的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试题及答案(四)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试题及答案(四)](https://img.taocdn.com/s3/m/dc5f3d38d0d233d4b04e6979.png)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章节测试题与答案第一张章节测试题目1【单选题】以下哪个要素不是市场经济中医方的要素?()A、医生B、医药C、医言D、医规我的答案:E2【单选题】医学思维,就是医务人员围绕生命、疾病与()的多个系统知识与信息群,进行有目标的联系和理性认识的活动。
A、健康B、治疗C、医学行为D、诊断我的答案:A3【单选题】张孝骞院士曾说:“诊断还不只是医生本身的问题,还要借助于病人的()。
”A、主诉B、检查C、疾病表现D、协作我的答案:D4【单选题】患方就医思维有着明显的特征,即自我型、情感性和()。
A、权衡性B、激进性C、客观性D盲目性我的答案:A5【单选题】应用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须按照其医疗机构相关管理规定如实修改电子文档,以维护( )。
A、医方权益B、医患双方权益C、患方权益D医护权益我的答案:B6【判断题】在市场经济中,“医”的含义包括医生、医术、医药、医德、医院(法人)、医利、医规。
我的答案:√7【判断题】医学思维表现为高度系统化、专业化、趋利化、信息化、知识化、社会化及人性化的神经元功能活动的综合理性认识过程。
我的答案:×8【判断题】吴阶平院士认为,做一名优秀的医生需要具备三点: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精准的服务。
我的答案:×9【判断题】广义的临床思维,特指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疾病的思维方式,是以患者病史、体检及实验检查等信息,同时结合医学知识及医生临床经验为主要依据,进行归纳和演绎的推理判断,确定出诊断结论和治疗方案的思维过程。
我的答案:×10【判断题】病历书写是医务人员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工作记录的行为。
我的答案:X第二章急诊室的沟通1【单选题】在急诊室告知患者死亡消息需注意的问题中不包括(B )A抢救过程中,随时跟家属沟通患者状态B抢救工作节奏紧张,为保证时间有效性,需直接告知死亡消息C在以人为本的前提条件下,逐步告知坏消息D在合理范围内,尊重患方继续抢救意愿2【单选题】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的法定时间内进行尸检,法定时间为(D )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3【单选题】急诊工作特点不包括(B )A奏紧张和有序B诊疗随机,诊疗无规律C技术专业和全面D矛盾突出和尖锐4【单选题】急诊服务过程中,医方需注意做到( C )A有责任意识,积极施救,但是,谨慎起见,不需迅速给出疾病判断B患者可能存在多种疾病问题,各专业科室负责,急诊医生不要过多关注其他专科问题C讲究沟通艺术,注重人文关怀D抢救紧迫,急救记录可以第二日记录5【单选题】医患纠纷发生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下哪项是不妥的处理方式( A )A医务人员对于家属无端生事,不予理会B发生医患纠纷后,及时报告上级部门C发生医患纠纷时,院内需立刻组织调查,成立调查小组D保存证据,立即封存保管好病历及相关原始资料6【单选题】面对焦躁患者及家属,医方沟通时不可出现以下哪种沟通态度(B )A沉着冷静,积极面对B耐心细心,迁就患方C尊重患方,取得信任D谨慎解释,科学引导7【判断题】急诊工作繁忙,告知亲属患者死亡的消息,采用直接告知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讲述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讲述](https://img.taocdn.com/s3/m/957715cafc4ffe473368abf7.png)
2021/3/10
17
(二)综合、判断
• 具有明确、肯定的诊断条件者,例如找 到结核杆菌或疟原虫等,即可作出初步 诊断,这个初步诊断亦就是最后的确定 诊断。
• 如果考虑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极为近似的 疾病时,应该把其中最可能的一个疾病 选为初步诊断,作为当时治疗处理的根 据。
• 当同时存在与主病无关的疾病时,可列 为其后的附属诊断。
• 要善于在获得病史及体检结果基础上 选择合适的、必要的检查,无疑会使 临床诊断更快、更准、更可靠。
2021/3/10
12
二、理性认识
• 理性认识是通过抽象思维对感性 资料进行加工制作而获得的
• 通过科学思维,从现象中揭示本 质,从偶然性中揭示必然性,它 以抽象的方式反映对象。
2021/3/10
13
2021/3/10
7
(二)体 检
• 体格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 借助于传统的检查器具来了解机体 健康状况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 在病史采集的基础上,应对病人进 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所发现的阳性 体征和阴性表现,都可以成为诊断 疾病的重要依据。
2021/3/10
8
(二)体 检
• 一些体征可为许多疾病所共 有的,如肝脏肿大;而有些 体征则是某种疾病所专有的, 如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一)整理、分析
• 疾病表现是复杂多样的,病人因受精神类 型、性格特点、文化素养、知识层次、心 理状态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所述病史常 常是琐碎、凌乱、不确切、主次不分、顺 序颠倒、甚至有些虚假、隐瞒或遗漏等现 象。
• 医生必须学会对病史资料的整理、分析, 经过“弃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之条理分 明,以便分析。
• 辅助检查通常包括: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和组织病 理学检查等。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12cb3fe2f242336c1fb95e71.png)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目录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节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大纲解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临床思维的特点、原则和医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见技巧方法,培养学员结合诊断学横向思维和内外科学纵向思维的立体交叉思维,提高在医疗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医师临床思维定义、内容、特点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用技巧。
(2)熟悉:医师临床思维形成的过程。
(3)了解:临床思维培训的历史和意义。
【课程内容】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通常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必备思维,是指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将所具备的理论联系实际并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临床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训练而形成的。
一、临床思维教与学的现状20世纪中期,思维训练作为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的技术,逐渐被研究、承认并形成了不同的思维训练流派。
临床思维训练,因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仅在近10年来逐渐被关注和重视。
目前,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训练多以自行摸索模仿或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存在诸多教和学的误区。
误区一:临床思维是抽象的,因此也是不能进行训练。
多个研究证实,“思维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
思维训练技术的核心是思维方法的传授和训练。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思维训练方法有爱德华·德·波诺的“六顶思考帽”和托尼·布赞的“思维导图”。
临床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同样可以经科学训练而强化。
误区二:临床思维训练就是病例分析。
以病例为载体进行思考是临床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病例应当是一个经过适当加工并带有问题的模拟病例,而不是一个临床上随手取来的“原生态”病例,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习者的疑惑。
误区三:临床思维训练就是讲透流程图。
现代医学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疾病的指南不断产生,催生了不同疾病的流程图,也导致许多医生错误地认为依据不同的流程图思考问题就是正确的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19ea7f398e9951e79b8927ed.png)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目录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节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大纲解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临床思维的特点、原则和医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见技巧方法,培养学员结合诊断学横向思维和内外科学纵向思维的立体交叉思维,提高在医疗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医师临床思维定义、内容、特点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用技巧。
(2)熟悉:医师临床思维形成的过程。
(3)了解:临床思维培训的历史和意义。
【课程内容】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通常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必备思维,是指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将所具备的理论联系实际并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临床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训练而形成的。
一、临床思维教与学的现状20世纪中期,思维训练作为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的技术,逐渐被研究、承认并形成了不同的思维训练流派。
临床思维训练,因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仅在近10年来逐渐被关注和重视。
目前,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训练多以自行摸索模仿或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存在诸多教和学的误区。
误区一:临床思维是抽象的,因此也是不能进行训练。
多个研究证实,“思维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
思维训练技术的核心是思维方法的传授和训练。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思维训练方法有爱德华·德·波诺的“六顶思考帽”和托尼·布赞的“思维导图”。
临床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同样可以经科学训练而强化。
误区二:临床思维训练就是病例分析。
以病例为载体进行思考是临床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病例应当是一个经过适当加工并带有问题的模拟病例,而不是一个临床上随手取来的“原生态”病例,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习者的疑惑。
误区三:临床思维训练就是讲透流程图。
现代医学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疾病的指南不断产生,催生了不同疾病的流程图,也导致许多医生错误地认为依据不同的流程图思考问题就是正确的临床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目录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节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第一节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大纲解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临床思维的特点、原则和医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见技巧方法,培养学员结合诊断学横向思维和内外科学纵向思维的立体交叉思维,提高在医疗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医师临床思维定义、内容、特点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常用技巧。
(2)熟悉:医师临床思维形成的过程。
(3)了解:临床思维培训的历史和意义。
【课程内容】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通常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必备思维,是指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将所具备的理论联系实际并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临床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训练而形成的。
一、临床思维教与学的现状20世纪中期,思维训练作为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的技术,逐渐被研究、承认并形成了不同的思维训练流派。
临床思维训练,因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仅在近10年来逐渐被关注和重视。
目前,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训练多以自行摸索模仿或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存在诸多教和学的误区。
误区一:临床思维是抽象的,因此也是不能进行训练。
多个研究证实,“思维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
思维训练技术的核心是思维方法的传授和训练。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思维训练方法有爱德华?德?波诺的“六顶思考帽”和托尼?布赞的“思维导图”。
临床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同样可以经科学训练而强化。
误区二:临床思维训练就是病例分析。
以病例为载体进行思考是临床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病例应当是一个经过适当加工并带有问题的模拟病例,而不是一个临床上随手取来的“原生态”病例,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习者的疑惑。
误区三:临床思维训练就是讲透流程图。
现代医学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疾病的指南不断产生,催生了不同疾病的流程图,也导致许多医生错误地认为依据不同的流程图思考问题就是正确的临床思维。
不能否认,流程图为医生的正确思维提供方向,但它不是一个思维训练工具,它提供的只是单个疾病或症状的片面思路,且不是所有的地区适用,因此也不是真正的临床思维训练。
要纠正教师和学生的上述误区,关键在于带教师资能真正正确理解临床思维训练的内涵。
二、临床思维训练必要性科学的临床思维是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工作的基础。
我国著名的血液内科专家邓家栋多年前就认识到:“能不能成为好的临床医生、成为出色的专家,关键在于有没有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
临床思维训练能让医生掌握科学规范的思维方式,提高疾病诊断处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误诊和不必要检查,提升医疗水平。
近年来,我国的医学教育专家和机构也深深地认识到临床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相关的研究文章、书籍、专著逐渐增多,多个临床院校开展临床思维训练的选修或必修课程。
在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临床思维训练已势在必行。
三、临床思维的两大要素和四大境界(一)两大要素顾名思义,临床思维存在两大要素:一是临床知识的积累和沉淀,这里的知识实质上是广义的,不仅包括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包括相关的生活知识、社会经验和人文知识;二是科学的思维,包括逻辑学、辩证法、认识论和矛盾论等相关的思维理论和方法。
(二)四大境界从医学生到优秀的医生,其临床思维经历的不同层次,可概括为四大境界:其一是“茫然”,本境界见于未经思维训练刚出校门的医学生,特征性的表现是对特定患者的临床表现无从思考,感觉一片空白,找不到思考的切入点。
其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本境界见于低年资的住院医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医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均局限,导致轻易的把不同患者向自己已诊治过的患者归类,判断迅速,但准确率不高,如接诊一位咳嗽、发热的患者,就可能认为是上呼吸道感染。
其三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境界多见于高年资的住院医生,因为经历多个不典型的疾病,对自己的诊断产生了怀疑,感觉患者可能是这一疾病,也可能是哪一疾病,心中摇摆不能决定,如接诊一位咳嗽、发热的患者,认为其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存在肺炎,也可能并发脑膜炎,也可能是伤寒早期呼吸道症状等等。
其四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本境界已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对多数疾病能清晰地分析本质,此时如接诊一位咳嗽、发热的患者,医生能在分析不同伴随症状和考虑疾病发生几率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确定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就是上呼吸道感染。
同一医生对不同疾病可能境界并不同,带教师资在进行临床思维训练时要充分了解学员的思维境界,提供不同的思维训练题材和方式,例如对于刚出校门处于“茫然”境界的医生,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突破“茫然”,让其找到思考的切入点。
四、临床思维的特征和基本原则(一)临床思维的特征思维作为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除具有逻辑性、概括性、间接性、深刻性等共同特征外,还具有针对不同个体和不同领域的独特特征。
临床思维与其它学科的思维方法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征。
主要包括:1(对象的复杂性临床思维服务的对象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每个人的经历和认知不同,期望得到的服务不同,认识中的重点和躯体精神感受不同,对思维的基础数据的获得必然产生不同的影响。
2(时间的紧迫性临床医生在接诊患者后,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快速做出判断,因此,临床思维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具有紧迫性。
3(资料的不完备性患者就诊时提供的病史资料是阶段回顾性的,可能不全面,医生的体格检查局限于专科和场地,也可能是不完全的,患者的辅助检查更不可能囊括所有方面,因此,患者的疾病资料是不完备的。
临床思维就是要在不完备的资料中寻找诊断线索和治疗的依据。
4(病程的动态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动态的过程,不同阶段的患者表现是不同的,在不断的变化中确定共同的机制也是临床思维的特征。
(二)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临床思维要求不孤立地看待每一项异常的表现,要在全局和整体中衡量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
2(一元论原则临床思维要求尽量用一元论来解释复杂的临床表现,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异常,特别是未得到合理解释的现象。
但当一元论无法解释的时候,也要想到二元甚至多元论。
3(辩证性原则临床思维中要不断明确原发继发、功能器质、良性恶性、常见少见、阴性阳性等辩证关系。
诊断原发病以前必定须先排除继发的可能,如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时,应排除继发性的高血压的原因,须考虑患者的发病年龄、家族高血压病史,检查甲状腺功能、肾上腺或肾血管的可能病变等。
与此类似,诊断功能性疾病以前必定须先排除器质性疾病,诊断良性病必定须先排除恶性可能,重视阳性检查所见但不能忽视阴性结果的意义,探究病原体对机体影响的同时要关注医疗措施的副作用。
4(动态化原则在临床思维训练时需根据不同的地区、人群、年龄段和时间等多种因素增加和改变临床思维的内容。
要注意当地当时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流行季节的流行病,要注意时代变化带来的病种变化,也要注意特殊人群的特殊多发病。
5(安全性原则在进行临床思维的时候,尚需遵循患者安全的原则,不管诊断还是治疗,应无创优先,能无创解决的不使用有创方法,尽量不给患者造成损伤而能得到理想诊断,但对于若不得到活体组织病理结果不能确诊者,要果断适时进行有创检查,甚至手术探查。
6(勤反思原则临床思维训练是一个强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勤反思是形成科学临床思维的重要训练方法。
有不能解释症状时要反思,治疗无效或效果差时要反思,治疗效果太好的时候同样要反思。
五、临床思维的基本构成和常用方法临床思维贯穿于医疗行为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选择和判读辅助检查、做出临床诊断、进行相应治疗等,但临床思维最基本的是临床诊断思维和临床治疗思维。
(一)临床诊断思维构成由收集、整理和验证三部分组成。
收集是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即通过问诊、体格检查和各种化验、检查,对患者的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的过程,要求尽量做到真实、系统和完整。
整理是指“归纳分析,形成印象”,即根据收集得到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化验检查结果,总结出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医学理论知识和以往的医学经验,形成患者的初步诊断,是诊断思维中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验证是指“确证或修正诊断”,即根据初步诊断,进行进一步针对性的检查或诊断性治疗,从而确定诊断或修订诊断的过程。
实质上,收集、整理和验证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循环往复就构成完整的临床诊断思维。
(二)常用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1(顺向思维法是指根据患者的典型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直接作出诊断的思维方法,一般针对比较典型常见病,是一种初级的思维方法。
如:患者男,26岁,既往体健,中餐时进食地摊上不洁饮食,1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伴呕吐等症状,体检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可直接用顺向思维法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2(逆向思维法是指先根据患者病史或体征的某些特点,圈定可能为某范围内疾病,然后给予进一步化验或辅助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否定圈定的大部分疾病,筛选某种或几种疾病诊断的思维方法,是针对较疑难病例的常用方法。
如:患者男,6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因突发胸痛1小时入院,应用逆向思维法,老年高血压患者胸痛,可能为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气胸等疾病,可予以进一步查心电图、心肌酶学、胸部影像学,根据结果确定具体疾病。
3(肯定之否定法是指即对患者的某些疑似诊断,先假定其是最后诊断,并用此诊断来解释全部病史和体征,若发现存在矛盾,再否定该诊断,也就是说,当不能以某个诊断解释全部的临床表现时考虑该诊断不成立。
如:患者男,5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服络活喜血压控制尚理想,因胸痛3小时入院,患者3小时前上楼梯后出现前胸疼痛,伴胸闷气短。
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卧床休息后症状仍逐渐加重并不能平卧,故急来院。
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7(8?,呼吸24次/分,脉搏110次/分,血压140/ 95mmHg,意识清,痛苦貌,面色苍白。
头、颈部体检未见异常,桶状胸,叩诊呈鼓音,听诊两肺未及干湿啰音。
心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查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厚,余无异常改变,血BNP正常范围。
依据肯定之否定法展开诊断思维,老年男性,突发胸痛、胸闷、气短入院,体检发现体温、血压高,心率快。
首先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心功能不全,但ACS若胸痛3小时,大都有心电图改变,心功能不全BNP应升高,不能解释本患者结果,存在矛盾,ACS的诊断可能不成立,患者胸痛症状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
再次询问患者病史,患者平素有多年的慢性咳嗽咳痰,2周前农村体检发现有“肺大泡”,未治疗。
进一步细致查体发现患者右侧听诊呼吸音较左侧轻,予以查胸片提示右侧气胸,故最后诊断为右侧自发性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