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精讲+精练+精析)专题11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试题(含解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1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聚焦考点突破核心】

一、区域差异的因素分析

1.自然环境差异因素分析

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等方面,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自然环境要素差异形成的原因

气候纬度位置和地势高低的差异,造成了温度的不同;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降水的不同;寒暖流的流经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地貌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和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

水文气候、地形、植被等

土壤气候、植被、人类生产活动等的差异

2

人类活动差异主要表现在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几个方面,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人类活动方式差异形成的原因

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社会条件

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

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

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

交通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

3

发展阶段主要特点人地关系初期阶段由某一自然资源或便利的交通位置等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积聚力人地关系基

(水土流失) 当困难;②自然灾害频发锐;②开垦坡地、毁坏树木、

过度放牧、开矿、无计划修

建窑洞;③土质疏松,夏季

多暴雨

固沟;②调整农业结构,退耕

还林、还草,合理存放表土;

③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

打坝淤地等

西北地区(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大

风;②原生沙质荒漠、砾质

荒漠;③过度樵采,过度放

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

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

道路建设

①消除贫困;②早期预警;③

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

护体系;④调节农、林、牧用

地;⑤控制人口增长;⑥解决

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①全球气候失调;②生态

环境恶化;③自然灾害频

发;④生物多样性锐减

①农场和牧场的开发;②商

业性伐木;③焚耕开垦④采

矿、筑路和城镇建设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采伐与

更新相结合;③提高公民环保

意识;④设立国际基金;⑤建

立雨林缓冲区;⑥鼓励保护性

开发

1.土地沙漠化: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2.石质荒漠化(又称石漠化):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

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

3.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

四、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对比

黄土高原和惠方丘陵山区都是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典型区域,但两者在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方面又。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两地水土流失原因对比

共同点:人为滥垦乱伐;不同点: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丘陵山区降水丰沛。

2.两地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主要原因:①南方丘陵山区人均土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②南方丘陵山区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土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土被冲蚀,恢复更加困难;③地处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

3.治理措施不同:黄土高原侧重退耕还林、还牧;南方丘陵山区侧重发展多种经营。

五、湿地主要的功能和效益

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2016年高考题】

(2016•上海卷)(十六)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3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2分)

3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6分)

3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2分)

3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因特性。(4分)

35.对11个国家采取的合作行动做出评价。(4分)

【答案】

31、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

32、地处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长;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因此,绿色长城沿线分布有荒漠。

33.防止过度的开垦与放牧;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

34、原因:绿化带地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北缘,这里旱季干旱,土壤水分含量低,本地原有树种无法密集生长,且旱季落叶,起不到遏制荒漠化发展的作用。

特性:比本地原来树种更加耐旱,且旱季不落叶,以利密集种植,有效抵御风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