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理障碍症状
6种常见心理障碍

6种常见心理障碍
1.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点是持续的低落情绪和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减少。
患者可能体验到疲劳、失眠、食欲改变、集中注意力困难等症状。
2.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是一种持续感到紧张和焦虑的心理障碍。
常见的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慌症、社交焦虑症等。
患者可能体验到心悸、呼吸困难、盗汗等身体症状。
3. 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固定和无理由的怀疑和怀疑他人动机的心理障碍。
患者可能表现出对别人的敌意、过度警惕和不信任。
4. 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郁症,患者经历了情绪极度波动的周期。
在躁狂期间,患者可能感到兴奋、多动、冲动和过度自信。
在抑郁期间,患者可能感到低落、无助和自卑。
5. 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被强烈而持续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所困扰的心理障碍。
患者可能经历反复的强迫思维和行为,如频繁洗手、检查或重复。
6.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在经历或目睹严重创伤事件后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
患者可能经历噩梦、闪回、情绪波动、警觉性增加等症状。
以上是六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患有这些心理障碍,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心理障碍症状

第三章常见心理障碍症状第一节认知障碍一、感知觉障碍(一)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耀眼,声音特别刺耳,颜色显得不自然地格外清楚,普通气味异常刺鼻。
2、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
如对强烈的疼痛几乎感知不到,外界环境变得暗淡,颜色模糊不清,声音发钝。
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
3、识别能力缺失不能把客观的物体作为整体来认识,不能识别物体的功能,不能说出物体的名字。
“不识症”。
物体不识、颜色不识、字形不识、空间不识。
多见于脑器官疾患的病人身上4、内感性不适对内部感觉异常,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但不能明确具体不适的部位,区别于内脏性幻觉(可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
多见于神经症,精分症和抑郁状态。
(二)知觉障碍1、错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知觉。
错觉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但是病态的错觉多见于错听、错视。
如心理异常者将猫看成老虎,把吊灯看成是巨蟒,把米饭看成是蛆……错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2、幻觉幻觉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即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病症状。
病人无法用意志左右幻觉的产生,也无法说服病人相信幻觉不存在。
按感受器官分: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幻听是一种最常见、最具代表性、最具诊断性意义的幻觉形式。
(1)幻听非言语性幻听(原始性幻听):如音乐声、鸟鸣声,多见于大脑局部发生病变。
言语性幻听:命令性、评论性的幻听比较常见。
评论性幻听:说话人有个别人、几个人或一群人,在议论他,内容以斥责、讽刺、辱骂多见,病人常为之苦恼、愤怒不安,并产生兴奋、自伤、伤人。
也听到有人为他辩护,表示同情、赞扬的话,此时病人可独自微笑或洋洋自得。
命令性幻听,让病人拒服药、进食或自伤。
最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2)内脏性幻觉病人感到固定于某个内脏或躯体内部某处有一种异常的知觉。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一、认知障碍
1.感知障碍
①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
②知觉障碍:错觉、幻觉
③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窥镜症等
2.思维障碍
①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
弛、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
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
辑倒错性思维
②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
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
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强迫观念、超价观念
3.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①注意障碍
②记忆障碍: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钩、虚构
③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
4.自知力障碍
二、情感障碍
1.以程度变化为主
①情感高涨
②情感低落
③焦虑
④恐怖
2.以性质改变为主
①情感迟钝
②情感淡漠
③情感倒错
3.脑器质性损害的
①情感脆弱
②易激惹
③强制性哭笑
④欣快
三、意志行为障碍
1.意志增强
2.意志缺乏
3.意志减退
4.精神运动性兴奋
5.精神运动性抑制
①木僵
②违拗
③蜡样屈曲
④缄默
⑤ 被动性服从 ⑥ 刻板动作 ⑦ 模仿动作 ⑧ 意向倒错 ⑨ 作态 ⑩ 强迫动作。
心理障碍5大症状

心理障碍问题的检出率为2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会产生不知所措的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和治疗,就会形成心理疾患,导致心理障碍。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成都军大中医院专家的介绍吧。
【专家解析】心理障碍五大症状
1.情绪恶劣:经常悲观、抑郁,焦虑、烦躁,或者易怒、喜欢攻击……
2.查不清楚原因的躯体痛苦:长期慢性疼痛、植物神经紊乱、体力下降、长期失眠等。
3.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和注意能力明显下降等。
4.反常的行为:反复洗手、关门、做鬼脸极度,讨厌自己和厌恶别人等。
5.有人际交往的障碍:对于人际交往感到恐惧,人前是否感到自卑,社交场合是否手足无措、脸红心跳。
心理障碍的常见临床表现:
1、心理障碍的表现有明显的不适感及痛苦感:很多的心理障碍都会令当事人感到痛苦,有时这种痛苦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
有的患者因为心理障碍而离开工作,甚至自杀。
2、患者常常紧张、害怕,心神不宁、烦躁不安,产生一系列消极情绪:如果观察到患者的心理活动有明显的质的改变,如出现幻觉、妄想、明显的语言紊乱或行为异常,则提示是心理障碍。
3、心理障碍患者会导致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如脉搏增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出汗,尿频等,此外还会伴有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
【专家提醒】任何疾病不重视的结果都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为了防止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应在病发的第一时间采取治疗的措施。
选择权威的、专业的医院,运用正确的精神病治疗方法才能让患者早日摆脱困扰,恢复健康。
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有哪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理障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常见。
了解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对于早期识别、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理障碍。
患者常常感到持续的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感到生活没有乐趣,整天愁眉苦脸。
他们可能会出现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早醒或者睡眠过多。
食欲也可能发生改变,要么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要么暴饮暴食,体重增加。
精力明显下降,感到疲劳乏力,即使是做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也觉得力不从心。
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或学习成绩大幅下降。
抑郁症患者还常常伴有自我评价过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充满内疚和自责,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或行为。
焦虑症也是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患者会过度担心未来的事情,即使这些事情在常人看来并不值得担忧。
他们可能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抖、出汗等身体症状。
在心理上,容易感到紧张不安、烦躁易怒,难以集中注意力。
在社交场合,可能会害怕被他人评价或拒绝,从而回避社交活动。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较为广泛,没有明确的对象;而惊恐发作则表现为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仿佛即将面临死亡,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强迫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是指一些反复进入脑海、令人感到痛苦但又难以摆脱的想法、冲动或图像,比如担心自己会感染疾病、伤害他人或者门窗没有关好等。
强迫行为则是为了减轻强迫观念带来的焦虑而采取的重复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门窗、计数等。
这些行为往往是过度的、不合理的,但患者难以自控。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通常发生在经历或目睹了严重创伤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性侵犯等)之后。
患者可能会反复回忆起创伤事件,出现噩梦、闪回等症状。
他们对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过度敏感,比如听到类似的声音、看到类似的场景就会感到极度恐惧和焦虑。
情绪变得麻木,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与他人疏远。
心理咨询师2024年常见心理障碍考点

心理咨询师2024年常见心理障碍考点在心理咨询领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心理障碍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不断丰富着我们对心理障碍的认识。
以下是为心理咨询师们梳理的 2024 年常见心理障碍的一些重要考点。
一、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它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等多种类型。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常常表现出过度且持续的担忧,这种担忧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工作、健康、家庭等,难以控制。
他们可能会伴有身体症状,如肌肉紧张、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
惊恐障碍则以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和不适感为特征,患者可能会感觉心跳剧增、呼吸困难,甚至有濒死感。
这些发作通常是没有明显诱因的,且会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
社交焦虑障碍主要体现在对社交场合或可能被他人审视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焦虑。
患者害怕自己的行为会被他人负面评价,导致回避社交活动。
对于焦虑障碍的诊断,心理咨询师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症状表现、持续时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
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药物治疗等。
二、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
患者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乐趣、自责自罪、睡眠和食欲改变等。
重度抑郁发作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杀念头甚至企图自杀。
持续性抑郁障碍则症状相对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在诊断抑郁障碍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身体疾病。
治疗方面,心理治疗如人际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常常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三、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是患者的情绪在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之间交替。
躁狂发作时,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言语增多、思维奔逸等症状。
而在抑郁发作时,则会出现与抑郁障碍相似的症状。
准确诊断双相情感障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躁狂发作可能不明显或被忽视。
治疗通常需要使用心境稳定剂,同时结合心理治疗。
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治疗

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治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理障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它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思维、行为和人际关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那么,常见的心理障碍都有哪些?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常见的心理障碍焦虑障碍是较为常见的一类。
比如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会长期过度地担忧各种各样的事情,即使这些事情在常人看来并不值得如此担忧。
社交焦虑障碍则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极度不安和恐惧,害怕被他人评价或出丑。
抑郁障碍也是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主要特征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快乐感、感到疲劳和无力,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的念头。
强迫症患者会反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想法或行为,比如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锁等,自己虽然知道这些行为没有必要,但就是无法控制。
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在经历了严重的创伤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性侵犯等之后出现。
患者可能会反复回忆起创伤事件,出现噩梦、情绪激动等症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思维混乱、情感淡漠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心理障碍的成因心理障碍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在某些心理障碍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果家族中有心理障碍的患者,那么其他亲属患病的风险可能会相对较高。
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失业、离婚、亲人离世等,可能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引发心理障碍。
不良的成长环境,如童年时期遭受虐待、忽视、家庭关系紧张等,也可能增加心理障碍的发生风险。
个人的性格特点也与心理障碍的发生有关。
例如,过于敏感、内向、追求完美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长期的压力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过度劳累、缺乏睡眠、饮食不规律、长期酗酒等,都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预防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心理障碍至关重要。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和改善情绪。
学会应对压力也是预防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
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与心理治疗方法

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与心理治疗方法一、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当代高压和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扰。
以下是几种常见心理疾病及其主要症状:1. 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持续低落、消沉和失去兴趣以及快乐感的丧失。
患者可能会感到无助、自卑并且缺乏能量,对日常生活产生困扰。
2. 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指过度担心和异常恐惧的情绪状态。
这种状态可能伴有紧张感、恐慌发作、或对某些事物或情况过度反应等。
焦虑障碍还可能导致身体上出现不适如头晕、胸闷等。
3. 强迫性障碍强迫性障碍是指反复出现而引发强迫行为和不自主思维的心理疾病。
患者会感到强烈的冲动和压力,需要进行某种特定的反复且刻板的行为才能减轻焦虑。
4. 边缘人格障碍边缘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社交、自我认同、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困难和不稳定性。
常见症状有情绪波动、恐惧被抛弃以及自我形象混乱等。
二、心理治疗方法1.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讨论,个体可以找到问题所在并得到相应建议。
心理咨询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挑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2.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致力于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或消极的思维模式,并学习采用积极有效的行为方式来应对问题。
CBT提倡通过改变不合理思考模式来改善情绪而无需使用药物。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用于重度心理疾病的治疗,如严重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脑化学平衡来减轻心理疾病的相关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一般需要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并在合适的时候停止使用。
4. 心理教育和自助课程心理教育是帮助个体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处理方法的过程。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参加自助课程或关注心理健康类社交媒体内容,个体可以增加对自己情感和行为模式的认识,并学会更好地应对挑战。
5. 社交支持和家庭参与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正面的情感连接以及提供实质性上的协助。
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心理障碍已成为了一种常见病症。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自己的精神状态,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
本文将从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述。
一、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病人常常出现因担心和恐惧而引起的心理和身体不适,如头痛、腹泻、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的焦虑症可导致社交障碍和强迫症等进一步的心理问题。
治疗方法:1.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树立积极正面的心态。
2.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等,适度的用药可帮助控制症状较为缓和。
3.物理治疗:如心理治疗、运动疗法等。
二、抑郁症抑郁症又称心境障碍,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一种心理障碍,患者一般情绪低落、消极、自卑,常常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无助。
严重的抑郁症可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抑制抑郁症状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正面情绪。
2.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重建积极的人生态度。
3.物理治疗:如电疗法、放射疗法等。
三、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俗称为躁郁症或者是双相情感障碍,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的情绪波动,既可表现为极度快乐欢愉,也可能转换成严重的抑郁状态。
患者的有效治疗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耐心。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锂盐等。
2.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3.社会支持:家庭、朋友对病人的支持与理解。
四、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大的心理疾病,患病者通常呈现出现实感觉干扰,妄想观念和幻觉等人格分裂表现。
其病因是由于身体内环境改变,引起了大脑中神经信息传递的错乱。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通常采用抗精神病药。
2.电疗:通过通过大脑电刺激来达到减轻精神疾病的目的。
3.心理治疗: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思维修正和人格的调适。
五、创伤相关障碍创伤相关障碍(PTSD)通常由于遭受暴力、战争、恐怖袭击等极端暴力事件以及性虐待等创伤性事件,而导致的极度愤怒、恐惧、无助等情绪反应。
心理障碍知识点归纳

心理障碍知识点归纳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情绪、思维、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影响个体日常生活、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心理障碍的具体症状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涵盖了多种心理问题,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
以下是心理障碍的一些常见知识点的归纳。
1.心理障碍的分类:心理障碍在国际疾病分类中被划分为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行为与情绪控制障碍、适应障碍等五个大类。
2.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丧失兴趣与快乐感、自我否定和自责、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
抑郁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缓解。
3.焦虑症:焦虑症是另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过度担心、紧张不安、恐慌和身体不适等症状。
常见的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症、恐慌障碍、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4.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
患者会出现无法控制的恶心、冲动、反复洗手等强迫行为,以及反复出现的强迫性思维和念头。
5.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一组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其特点是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与社会标准存在重大差异。
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包括边缘性人格障碍、避孤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等。
6.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情感失调等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7.多重人格障碍:多重人格障碍是一种罕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是个体存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人格。
这种情况通常由创伤或虐待等原因引起,治疗通常需要综合的心理治疗方法。
8.心理障碍的原因:心理障碍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荷尔蒙水平、生物化学变化等。
同时,心理创伤和社会压力也是心理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
9.心理障碍的治疗:心理障碍的治疗通常采用综合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心理治疗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等。
常见心理障碍的常见表现

学习障碍的常见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有始无终,缺乏时间观念和任务感。
慵懒、拖沓,学习迁移能力差,易形成习惯性惰性及自慰心理。
社会适应技术缺点,但凡都要依赖他人。
缺乏良好完全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
学习态度不良,目的不明确、呈现一种漫无目的的学习偏向。
缺乏学习热情和自觉性。
自制性和坚持性差。
缺乏学习动机;或学习动机多停留在短暂、浅薄的消极水平上,具有游移摇摆的特点,缺乏壮大而稳固的动机支持。
一般其动机水平低,目标不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不统一。
动机只表此刻口头上,很少落实在行动上。
活动过度、问题行为、违纪行为、自我控制力差,不易与同窗成立良好人际关系。
寻求反面心理补偿,出现逆反心理及情绪对抗。
自我评价差,容易挫折;忧郁、焦虑、窒息感、压抑感,易自卑及封锁。
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好奇心,对人对事缺乏兴趣;或学习兴趣浅薄、范围狭小、兴趣不能稳定持久,易于“见异思迁〞,带有情绪性影响。
人际交往障碍的常见表现:1、恐惧。
与人交往时,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惊惶失措,语无伦次。
2、孤僻。
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命清高,不与人为伍;另一种是有某种怪癖,使他人无法接纳。
3、自大。
常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盛气凌人,使交往对方感到尴尬、紧张、窘迫。
4、吃醋。
常对他人的优势、成绩心怀不满,乃至在行为上冷潮热讽,乃至采取不道德性为。
5、猜疑。
常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多疑、不信赖,容易引发心理隔膜。
6、敌意。
常讨厌他人,乃至敌视他人,乃至表现为解决行为。
适应性障碍的常见表现:1、抑郁:考上大学的激情荡然无存,对一切不感兴趣,自卑、自责,睡眠障碍,食欲消退等。
2、焦虑:紧张不安、心慌气短,无所适从。
3、行为障碍:新生中出现缺课、迟到、早退、逃学、寻求刺激等。
4、躯体不适:腰酸背痛,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
5、社会性畏缩:逃避现实,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下降,效率低下,学习能力抑制,生活能力消退,回避社交活动。
网络成瘾的常见表现:1、突显性(Salience):网络过度利用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控制,上网成为其主要活动,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
常见心理障碍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上册P183)1、感觉过敏:对外界各种一般强度的刺激以及某些不适感的感受性增高以至于不能忍受。
▲多见于神经衰弱、消耗性原因引起的身体虚弱状态。
(一)、感知觉 2、错觉:歪曲的知觉。
即外界存在某种事物,但感知到的是另一种事物。
也见于正常人。
障碍错觉较短暂,而病理性错觉持续时间较长,且形象清晰。
3、幻觉:外界不存在某种事物而感知到这种事物。
在各感官都可出现。
反复出现肯定是病理现象,▲精神分裂中,幻听较多见。
A、思维贫乏:内容空洞,联想贫乏,语量少,不自知。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思维形式障碍 B、思维迟缓:思维并非空洞、贫乏,而是联想困难。
“脑力好像转不动”。
▲常伴抑郁情绪,多见于抑郁症。
C、强制性思维:感到头脑中出现大量思维内容,完全不受自己支配。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二)、思维特点:无事实根据;与个人利益、需要和安全密切相关;障碍具有个人特征;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影响。
A、妄想: a、关系妄想:将无关的事物和现象看作与他有关的。
b、被害妄想:毫无根据地认为某些人或集团在迫害他。
一、认知障碍 C、影响妄想:感到自己受外力控制、干扰和操纵,多是被害性质。
2、思维内容障碍 B、超价观念: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一般有事实根据,片面而偏激,但逻辑上并不荒谬。
多与切身利益有关,带有强烈情感作用,影响其行为。
▲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
C、强迫观念:某一固定的观念在头脑中反复出现,是患者不愿想的,且伴有主观的被迫感觉和痛苦感觉。
越想控制,越是出现。
▲主要见于强迫症,有些不典型的也见于抑郁症。
A、大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均较严重,多见于各种器质性痴呆。
1、记忆减退: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
B、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记忆减退相当多见,多非真正的、普遍性的记忆减退。
(三)记忆 2、错构:病理性的记忆错误经提醒或对证,也不能纠正。
患者回忆起来的事、说过的话不但障碍在地点时间上与事实有出入,在内容上也是错误的。
ICD-10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

ICD-10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ICD-10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制的一套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
本文档将介绍ICD-10中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旨在提供对这些障碍的理解和诊断的指导。
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ICD-10中对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类。
以下是ICD-10中的一些心理障碍的常见诊断标准:1. 抑郁障碍: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和活动减少、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 焦虑障碍:包括过度焦虑、不安和害怕等症状。
3. 精神分裂症:包括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等症状。
4. 食欲障碍:包括暴食症和厌食症等症状。
5.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嗜睡和梦魇等症状。
6. 损伤和中毒相关障碍:包括酒精中毒和药物滥用等症状。
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ICD-10中还对一些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了定义。
以下是ICD-10中的一些常见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行为特征。
2. 特定性研究困难:包括对特定研究活动的困难,如阅读、写作和算术等。
3. 边缘型人格障碍:包括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问题和自我认知不一致等特征。
4. 阅读和拼写困难:包括阅读和拼写能力的困难。
5. 反社会人格障碍:包括不尊重他人权益、违反社会规范和缺乏责任感等特征。
以上仅为ICD-10中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的一小部分。
了解和掌握这些诊断标准对于精确诊断和治疗患者非常重要。
请注意,本文档仅提供对ICD-10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的概述,并不能代替专业医疗建议。
如果需要详细的诊断和治疗意见,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心理健康专家。
以上为ICD-10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处理方法

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处理方法人的内在世界是一个极其庞大而深奥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情绪的变化和波动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障碍和问题。
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理障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处理方法。
一、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
处理抑郁症的方法有许多种:首先,可以适当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多运动、多锻炼、多出门等可以增加身体的健康,缓解情绪低落的情况;其次,可以采用认知疗法,用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等。
二、焦虑症焦虑症是另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它的症状包括过度担心、紧张、害怕、胸闷、心慌等。
处理焦虑症的方法也有很多:首先,可以采取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可以帮助自己放松身心;其次,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来解决问题,更好地进行情感表达,寻求得到建设性的建议和帮助。
三、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它的症状包括一些无意义或不必要的行为、思维或想法,比如强迫清洁、总是数数等。
处理强迫症的方法也有很多:首先,可以采取谈论疗法,和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对话,共同寻找思维方案,探讨问题的根源;其次,可以采用药物辅助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科学的用药。
四、心理创伤心理创伤可能因为某些因素引起个体的情绪失调,比如失业、离婚、失散、精神创伤等等,会给个体带来严重的心理冲击。
处理心理创伤的方法也有很多:首先,可以适当进行咨询和谈心,和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倾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从中得到一些积极的建议和支持;其次,可以采用身体性疗法,比如艺术疗法、音乐疗法等等,能够帮助个体释放压力,缓解情感痛苦。
总的来说,心理障碍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应该尽早地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和指导,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情绪波动,走向健康、平静和美好的心灵世界。
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各种心理疾病也随之增加。
心理疾病不仅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心理疾病,讨论其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内心不安、紧张、伴随着持续的忧虑和恐惧感。
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慌、呼吸困难、手脚发抖,并出现失眠等问题。
针对这种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而心理疗法则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和心理支持等。
二、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另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长期的低落情绪和丧失兴趣。
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倦、失眠、食欲改变,并产生自卑感和无助感。
治疗抑郁障碍的常用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
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常常被用于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运动和社交活动也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
三、恐慌障碍恐慌障碍是一种由突发恐慌发作和害怕再次发作而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可能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头晕以及出汗等症状。
治疗此类障碍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
抗焦虑药物可以缓解恐慌发作,而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与恐慌发作相关的错误思维和恐惧观念。
四、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常陷入重复和不合理的思维,并且会执行强迫行为以减轻焦虑。
治疗强迫症的主要方法为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
通过这些方法,患者可以学会对强迫思维进行认知重构,并逐渐减少强迫行为的频率。
五、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其特征是现实破碎感、幻觉、妄想、听到声音等。
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抗精神病药物。
此外,心理疗法也可以用于改善患者与社交和环境的关系。
总结起来,心理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各有不同。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疗法在大多数心理疾病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与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并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治疗

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治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理障碍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类型,以及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维护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心理障碍1、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它包括广泛性焦虑症、社交焦虑症、惊恐障碍等。
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常常过度担忧各种事情,如工作、家庭、健康等,且这种担忧难以控制,并伴有身体上的紧张、疲劳等症状。
社交焦虑症则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过度害怕被他人评价、批评或拒绝,从而避免参与社交活动。
惊恐障碍的特点是突然发作的极度恐惧,伴有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头晕等强烈的身体反应。
2、抑郁障碍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理障碍。
患者会感到持续的悲伤、失去兴趣或乐趣、自责自罪、睡眠和食欲改变、精力减退等。
严重的抑郁症可能导致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3、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会经历情绪的极端波动,包括躁狂期和抑郁期。
在躁狂期,患者可能表现出异常兴奋、精力充沛、睡眠需求减少、言语增多、冲动行为等;而在抑郁期,则出现与抑郁症相似的症状。
4、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通常是在经历或目睹严重的创伤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性侵犯等后出现。
患者可能会反复回忆创伤事件、做噩梦、避免与创伤相关的刺激、情绪麻木、过度警觉等。
5、强迫症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是指一些不必要、但难以摆脱的想法、冲动或图像;强迫行为则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而进行的重复性动作或仪式,如反复洗手、检查门锁等。
6、精神分裂症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会影响思维、感知、情感和行为。
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思维混乱、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症状。
二、心理障碍的预防1、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稳定生物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密切和支持性的关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常见心理障碍症状第一节认知障碍一、感知觉障碍(一)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耀眼,声音特别刺耳,颜色显得不自然地格外清楚,普通气味异常刺鼻。
2、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
如对强烈的疼痛几乎感知不到,外界环境变得暗淡,颜色模糊不清,声音发钝。
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
3、识别能力缺失不能把客观的物体作为整体来认识,不能识别物体的功能,不能说出物体的名字。
“不识症”。
物体不识、颜色不识、字形不识、空间不识。
多见于脑器官疾患的病人身上4、内感性不适对内部感觉异常,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但不能明确具体不适的部位,区别于内脏性幻觉(可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
多见于神经症,精分症和抑郁状态。
(二)知觉障碍1、错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知觉。
错觉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但是病态的错觉多见于错听、错视。
如心理异常者将猫看成老虎,把吊灯看成是巨蟒,把米饭看成是蛆……错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2、幻觉幻觉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即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病症状。
病人无法用意志左右幻觉的产生,也无法说服病人相信幻觉不存在。
按感受器官分: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幻听是一种最常见、最具代表性、最具诊断性意义的幻觉形式。
(1)幻听非言语性幻听(原始性幻听):如音乐声、鸟鸣声,多见于大脑局部发生病变。
言语性幻听:命令性、评论性的幻听比较常见。
评论性幻听:说话人有个别人、几个人或一群人,在议论他,内容以斥责、讽刺、辱骂多见,病人常为之苦恼、愤怒不安,并产生兴奋、自伤、伤人。
也听到有人为他辩护,表示同情、赞扬的话,此时病人可独自微笑或洋洋自得。
命令性幻听,让病人拒服药、进食或自伤。
最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2)内脏性幻觉病人感到固定于某个内脏或躯体内部某处有一种异常的知觉。
如感到某一内脏(可定位)在扭转、断裂、穿孔或觉得有昆虫中器官内爬行。
可继发疑病观念。
与内感性不适鉴别:能不能明确具体不适的部位。
(3)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类真性幻觉:来源于本体以外,存在于客观空间,通过感觉器官获得。
病人对幻觉形象的体验与真实事物的感知映像完全相同。
假性幻觉:幻觉的形象在病人的主观空间,不是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幻觉形象不完整,病人对幻觉形象的态度和体验不一样。
如大脑或牙齿里有人在骂他。
见于分裂症。
(4)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分机能性幻觉:一种与现实刺激伴随出现的幻觉。
当某一感觉分析器受到刺激处于机能活动状态时,该感觉器官便出现幻觉。
(机能性幻听——即一听到自来水声,就同时能听到有人在骂他,随着放水声停止骂声也消失。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心因性幻觉: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
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等。
(三)感知综合障碍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有障碍。
如对形状、大小、颜色、位置、距离和时间关系等产生歪曲的感知。
病人感知的是客观事物或本身,但对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的感知发生障碍。
如“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统称为视物变形症。
又如人格解体,病人觉得自己的整个躯体或个别部分,如四肢的长短、粗细,躯体的轻重、形态、面部器官发生变化,甚至畸形。
二、思维障碍(一)思维形式障碍1、思维联想障碍思维奔逸:联想加快,转变快速。
表现为语量增多,语流变快,新的概念不断涌现,内容十分丰富。
思维常随境转移、音联意联。
多见于躁狂症。
思维迟缓:联想抑制,联想速度缓慢、困难,表现为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
常见于抑郁症。
思维贫乏: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性的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或回答的非常简单。
回答时的语速并不减慢,这是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鉴别要点之一。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状态。
2、思维逻辑障碍思维松弛(思维散漫):表现为联想松驰,内容散慢。
对问话的回答不中肯,不很切题,缺乏一定逻辑联系,给人感觉其答非所问,与之交谈很困难。
思维破裂:表现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意义连贯性和逻辑性。
病人言谈或书写单独语句正确,但主题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别人无法理解。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不连贯)病理性赘述:表现为在与人交谈过程中不能简单明了、直截回答问题,谈话过程中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
并不觉得自己说话啰嗦,认为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不听劝说,坚持要按照他原来的想法把话讲完。
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思维中断:在意识清晰时,无明显外界干扰等原因,思考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常常表现为言语在明显不应该停顿的地方突然停顿。
思维中断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可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
多见于精神分裂思维扩散(思维被洞悉感):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本人及其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就已经被周围的人悉知。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病理象征性思维:患者主动地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意。
如反穿衣服,说自己“表里如一,心地坦白”,吞食骨头,说自己有硬骨头精神。
语词新作:患者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成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含意。
有时将几个不同含意的概念或词融合、浓缩在一起,或作无关的拼凑,或自创文字、图形、符号,并赋予特殊的含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逻辑倒错性思维: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
“我是太阳神,只要看我一下,所有人的脸都会发青”。
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二)思维内容障碍1、妄想脱离现实的病理思维,是病态推理和判断的结果,特点: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对荒诞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所纠正。
(1)被害妄想:最常见的一种妄想,病人坚信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破坏等。
如认为饭里放毒、被跟踪、监视或阴谋等。
病人受妄想支配可拒食、控告、逃跑,或采取自卫、自伤、伤人等行为。
常见于精分症偏执型等。
(2)关系妄想:病人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是与他有关,如别人的讲话、咳嗽、一举一动都与他有关,并常与被害妄想交织在一起。
认为周围人的咳嗽是故意刺激他,偶尔的一瞥是对他不怀好意,某报纸、杂志上的某篇文章是有意影射他的,暗示他的,故意做给他看的。
(3)影响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活动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患者不能自主,称为影响妄想。
患者认为这种操纵其精神活动的外力是由某种先进仪器所发出的激光、X线、红外线、紫外线。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4)夸大妄想:坚信自已有非凡的才智、地位和权势,很多的财富和发明创造,或认为是名人的后代。
多发生在情绪高涨的背景上,内容受其经历影响。
可认为自己是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国家领导人,全世界的财富和权力都由他一人掌管。
多见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
(5)自罪妄想: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错误,不可宽恕的罪恶,应受严惩,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以致坐以等毙或拒食自杀。
病人要求劳动改造或请罪等手段以赎罪。
常见于抑郁症,也见精神分裂症。
(6)疑病妄想:病人没有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不治之症。
通过详细医学检查都不能纠正。
可在内感性不适的基础上产生。
甚至称“内脏腐烂了”、“脑子变空了”、“心脏不跳了”…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更年期及老年期精神障碍。
(7)钟情妄想:坚信自己为异性钟情,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仍毫不置疑,而认为对方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仍纠缠不休(8)嫉妒妄想:病人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另有外遇。
行为表现对配偶的跟踪、盯梢、检查配偶衣物、床单、提包和寻觅私通情人的证据。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更年期精神障碍。
(9)不同症状的妄想:跟踪妄想;附体或着魔妄想;变兽妄想;损失妄想;诉讼妄想2、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
患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但事实上常常是违背患者的意愿,想摆脱又摆脱不了,患者为此而苦恼。
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一)注意障碍1、注意增强:患者对一定的对象予以过份的注意,即使细枝末节也不轻易放过。
见于妄想症和精神分裂症。
2、注意涣散:随意注意明显减弱,注意能力容易分散,不能保留适当长的时间。
外界稍有刺激,注意就容易分散,即使其主观努力把注意集中在书本上,也不能持久,也说不出书的内容。
见于神经衰弱或精神分裂症。
3、注意减退:指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兴奋性均减退。
患者的注意不能在较长时间内集中于某一事物,同一时间内注意的广度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
多见于疲劳状态、神经衰弱、及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
(二)记忆障碍1、记忆增强:病理性的记忆增强,表现为对过去已经遗忘了的、久远的、不能够并且不重要的事都回忆起来,而且很清楚。
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也可见于偏执状态。
2、记忆减退: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
近记忆减退,记不住刚见过面的人,刚吃过的饭。
远记忆也减退,回忆不起个人经历。
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痴呆。
3、遗忘症(记忆的丧失)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
顺行性遗忘,回忆不起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事件,遗忘和疾病同时开始。
见于脑震荡、脑挫伤。
逆行性遗忘,回忆不起在发病前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事件。
见于脑外伤性精神障碍。
心因性遗忘:在应激或某种心因作用的情况下,对某一特定情景或特定生活阶段的遗忘,包括创伤性情景,或病人不愿回忆或谈及的情景。
多见于创伤性应激后,也可见于癔症。
4、错构:有事实基础,病理性记忆错误,不能纠正。
时间、地点、事实、内容都不对。
见于精神分裂症,老年性痴呆。
5、虚构:没有事实基础,用想象的内容来填补空白。
在回忆中把过去从未发生过而可能是纯属幻想的事件,当作自己亲身经历。
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6、再认错误似曾相识症:接触到新的环境、事物或者其他人时,好像过去曾经见到过或者经历过。
旧事如新症:对自己已经熟悉的环境和事物感到陌生。
(三)智能障碍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精神活动的功能,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以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与感知、记忆、注意、思维有密切关系。
1、智力发育迟滞智力发育迟滞——标准IQ测验评定低于平均数轻度智力低下:又称愚笨,IQ在50-69(或75)。
智力发育较正常儿童迟缓,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过分老实或冲动,语言发育略迟,抽象词汇少,分析综合能力差,对外界适应能力差。
轻度智力低下属可教育型,加强教育后可改善能力,达到一定的阅读和计算水平中度智力低下:又称愚鲁,IQ在35-49。
智力发育明显发育迟缓,语言功能不全,词汇贫乏且吐字不清,但还能进行一般性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