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种的数量遗传学思维导图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思维导图-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思维导图-生物的遗传和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f02fdeb8ed630b1c58eeb55f.png)
精子和 卵细胞
传递
的 传 递
子代体细胞中的每 对基因,一个来自父 方,一个来自母方
子代体细胞中的每 对染色体,一条来自 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显性性状
奥地利人, 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的豌 豆杂交实验
隐性性状
相对性状
显性基因(大写字母): 控制显性性状
基因
实验 解释
基 因
的
隐性基因(小写字母): 控制隐性性状
生物的遗 传和变异
生物 的变异
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概念
变异:亲子间或子代间的差异 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
变 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 人工选育奶牛
异 影响,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杂交小麦
的
可遗传的
基因重组:有性生殖
分 变 异:遗 基因突变 诱变:太空椒
类 传物质改变 染色体变异 甜菜染色体翻倍
一对性染色体 男性:XY
人 性
男女染色 体的差异 22对常染色体 女性:XX
别
男性精子两种:X精子,Y精子
的 遗 传
生男生女 机会均等
女性卵细胞一种:X卵细胞
生男:X卵细胞+Y精子 生女:X卵细胞+X精子
每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在 一起,只表现显性性状
体细胞的基 因成对存在,而生 殖细胞只有成对 基因中的一个
显 性 和 隐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近亲
性
患传病几率增大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白化病,血友病,色 盲,苯丙酮尿症等
原因 遗传病
禁止 近亲 结婚
大沥中学袁伟斌制作
形态结构 如:生物个体大小,形状
基
生物的
高中生物20张思维导图(可直接打印)
![高中生物20张思维导图(可直接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19ee57ed16fc700aba68fcc1.png)
组成细胞的份子之吉白夕凡创作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的能量供给和利用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因子的发明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实质
基因的表达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呵护
生物技术实践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高中生物 知识框架图讲解 第8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知识框架图讲解 第8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e8ab63c850ad02de804177.png)
巩固练习
• 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 生物,其主要原因是:细菌等单细胞生物 ( ) • A.遗传物质不是DNA • B.遗传物质不在染色体上 • C.一般进行无性生殖 • D.无细胞核
考点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本考点的基础和核心是基因的分离定 律,其细胞学基础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和受精作用,难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理解和运用,高考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对 遗传规律的解释、验证、应用(如育种) 及遗传概率计算等。
伴性遗传
伴Y遗传
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伴X隐性
特点:女多于男
考点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 本考点要求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实 验方法和步骤,了解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 内容主要有:(1)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 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假说—演绎法;(2)孟 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选用豌豆做实验材 料;研究方法(单因素→多因素);对实 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巩固练习
• 4. 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 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 • •
A.若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Ⅱ—1为纯合体 B.若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则Ⅱ—4为纯合体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则Ⅲ—2为杂合体 D.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则Ⅱ—3为纯合体
巩固练习
• 3.人的胰岛素基因和得以表达的胰岛素基因 依次位于( ) • A、全部细胞,胰岛细胞中 • B、胰岛细胞,全部细胞中 • C、 均位于胰岛细胞中 • D、全部细胞,肾小管细胞
考点4、伴性遗传
• 伴性遗传是高考命题中非常重要的一 个考点,其中又以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多指、并指、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的遗传特 点作为考查的重点。命题的方向主要有: 伴性遗传的判断和验证;伴性遗传的特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根据遗传系 谱图分析伴性遗传。
我国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课件
![我国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f24bcb28ea81c758f57890.png)
我国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1)改良Reid杂优群Reid Y.D.是19世纪末,由美国Robert Reid和James Reid父子通过对Gordon Hopkins与Little Yellow天然杂交群体精心选择培育成功的品种群体,经过各地育种家选育后,出现Funk、Osterland、Troyer、Iodent、BSSS等衍生群体。
国内育种工作者对BSSS选系及美国杂交种选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创新,形成了国内的改良Reid群(也有称PA群)。
该类群遗传基础丰富,也是玉米自交系改良的重要基础材料。
引入我国较早并广泛应用的是美国BSSS不同轮回选育出的B14、B37、B73、B84及衍生系A632、A634、A 635A、NC250、B68、B14A等自交系,并以部分自交系为基础材料,选育出许多优良自交系及杂交种,初步形成了国内系×国外系这一优良杂交组配模式,但由于这些材料大多感小斑病严重,限制了其应用。
随着美国杂交种的引入,以其为基础选育自交系组配杂交种,成效显著。
如沈阳市农科院从先锋杂交种3147中选育出了5003,铁岭市农科院从先锋杂交种3382中选育出了7922,莱州市农科所从U8(未知名杂交种)中选育出U8112,从XL80中选育了掖107等,在此基础上,莱州市农科所用5003×8112成功地选育出了掖478。
此后全国利用掖478组配并通过审定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有超过40多个,如掖单13号、掖单12、掖单17、掖单19、豫玉18等优良杂交种,掖478也成为公认的改良Reid代表系和测验种。
此外,国内众多育种单位也纷纷以改良Reid系群为材料,选育出了一系列优良自交系,如登海种业选育的3189、4866、832、8681、8723、DH08、DH13、DH15等,河南省农科院从478变异株选育出了郑58,以及郑30(郑20×掖478)、郑32(杂交种3382)、郑653(5003/综31//5003)等,铁岭市农科院、丹东农科院、辽宁农科院等利用5003×7922选育出C8605-2、丹9046、辽2345、辽5114等,丹东农科院育成了丹446(478×9046)、丹703(9046×丹340)等,此外还有陕西省农科院的K22、武109,河北农科院的冀815、冀15-22,北京市农科院的B尖8、9585,山东省农科院的鲁原92,新乡所的独321等。
遗传学第八章数量性状遗传
![遗传学第八章数量性状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d6915f0526fff705cd170a82.png)
遗传学第八章数量性状遗传
五、基因数量效应的分析 (一)基因数目的估算 1. 据分离的群体内出现极端类型的比
例估算 2. 据公式算
n = --(---X---P-1-------X--P--2-)---2--------8(S2F2- S2F1)
遗传学第八章数量性状遗传
(二)多基因的作用方式 1. 累加作用
VF2=VG+VE =VA+VD+VE =VA+VD+VI+VE
VB1+VB2=VA+2VD+2VE
VA=2VF2-(VB1+VB2)
遗传学第八章数量性状遗传
第四节 遗传率的估算及其应用
遗传率(力): 遗传方差在总方差(表型 方差)中所占的比值,作为杂种后代 进行选择的一个指标
广义遗传率hB2 =
第八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遗传学第八章数量性状遗传
遗传性状:
质量性状:表现型具有 不连续的变异
数量性状:表现型具有 连续的变异
遗传学第八章数量性状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特征
一、数量性状的特征 (1) 连续性变异,不
能明确分组,用 统计学方法分析 (2)易受环境条件的 影响而发生变化 (3)存在基因型与环 境的互作
每个有效基因的作用按一定数值与 尽余值相加或相减 2. 倍加作用 每个有效基因的作用按一定数值与 尽余值相乘或相除
遗传学第八章数量性状遗传
第二节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 统计方法
平均数 xx1x2x3 xn x
n
n
方差 V/S2 V
xx 2
n1Vx2x2nn 1标准差S
S x x2 n 1 遗传学第八章数量性状遗传
高中生物思维导图必修三部分
![高中生物思维导图必修三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e25b8ccfa300a6c30d229f02.png)
必修三专题一内环境及稳态盐津二中2019届高考生物基础内容强化必修二育种及必修三(黄照南整理) 育种又叫IXU 勰U 技剜®4拼技技术・它J 酗黒人 ffJMIK,覺 种I H ]以 修饰A'&,称阚朋 州:物幽跑内,鈔哋 攻堆牛剜適f 我狀.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概念 生产辛丙I 用踌耐1 ---------------射训巴©足和IIiff irjx^iisr附作物計胖乩啪懾墓降悔m 昔材宦的动物忧内屁古弁布tsss卫虫方面核酸内瀨斗作用攻畅性|抻特宦的峡ENT 乍列.并㈱址的如沏剽悚X"WW- 伏晶业-朋 DNA SHtWWi—I//f获刑分卿-谢桂炎的”悝址坐an 临巫如鞠;Hl DDT 的mt 甘为人瓷卩廉勘询tt 挪柬刊¥1極物理因童1ttV Zfit. mm起的考查。
緞处圖面在业姑方附骂.・.S 臓金性厂極wim樓计牖」「中变因索J-町臭矗哭变顾率:能较甌时風MS 性軟;igjaao打好吆需处理大*的 电物材料.MHjjW 堵霄飾建人黄需要 肢片英鱼师优帥种〈塞因工程》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诱变 育种W,育种殽肌目的卑閑~tr科的缈与世戟広瞄舍 稚H 骑革X,人经讳桂庭—© -------------日的輒刃的椅鶴*丧追-f 育种过程尸 将两个亲甬杂交.那到F.再娄 衣自更逐牝选弁・霞到紂淞 状不幟q 讲离的理酚E 种丽N 能嫌谿优联状如一体L 髀牧业]\抽*撤优良跆的时,重点关注五种育种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将育种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整合在人体器官、硫 ftg 別地迖『缈特松态的调代机制机休进行正當生命 活幼的邨箜条件机体进打IE 常4渝常型的羽强家丼倍内細胞柑外环*ft 遊行物瓯空换过和细胞外液的 理化性质厂定又\界皆卩祥烦匱栈时忒的吸引力港透圧J-灌透压丄 的大小[31 6t 时为 TT (Wu,)丄姿4无机盐和黄 血粉抽的諒曲的*办艾•址軽外灌津透d —V“户…工:肖汉加「- W 讯:「-址持因索5 o一地kt 曲比u实暫r 业物呻 借持pH 沁 存祁S神毎BH*□小Illg NilIjRVN*刑 食i 止就人血灿0衽(^)Na\艸WCn,警枸应 *護中内煤沖微聚・H 有 —定荊視神廉力」 厂人体细屜外液的珮质融址持371C 左右 o_MSfil 幼年〉成年> V\^; k4>!B 性专题二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调节专题三植物激素调节'檄索诚节的发现Z 总外界博韋力主 itlMHh 弟均対亠 鼻勰井坐绘』、匀勺 一曲性迄型'唱嗾力向的头界赫潦「为勺尽間定向站唧 柚物皿好地适应环境[[腳年,达尔文实叭 I9IH 年,加檬齐©・”统的调芳通过神经系的调节通过激素目加匸舉的叫取力性.墨的 甘社力性命活动的调节〔动物和人体生Hffit4U/J植物的廉性、 向性运动1松性葩件用机理彳喘檢養的发叹(射咖肪的烟丸]迥%啲实屮卅科I 岀2勺,工札富的■认)概念及种类激素调W 的轻点神经调ff 与体液调节的比较寒净*克越环班中的你悽调节液训节的关系神经调节与体人体的水捷 半fti 调W 両屯応盐轲节即又歩下丘脑的功濫 1. 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一直都是神经一体液调节中的重点和热点内容。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9f9a70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a.png)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思维导图遗传与进化是初中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构建一张思维导图,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遗传与进化的关系和相关概念。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归纳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遗传的基本概念。
遗传是指生物个体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过程。
在生物体中,遗传物质是DNA分子,而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特征,它位于染色体上。
父母将各自的基因遗传给子代,从而使子代具有继承自父母的特征。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逐渐掌握了改变生物遗传物质的技术,这就是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来改变生物的性状和特征。
基因工程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生物农业、医学等领域。
但同时,基因工程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伦理道德问题。
除了基因的传递,进化也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
进化指的是物种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有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变异,即生物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另一个是选择,即环境对这些变异的个体进行筛选。
在进化的过程中,适应环境的个体将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将有利的特征传递给后代。
进化不仅仅发生在自然界,我们也可以通过人工选择来促进进化。
人工选择是指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或喜好选择有利特征的个体进行配对,以获得更好的后代。
例如,农民通过选种和杂交培育改良品种,让农作物产量增加或者改善其质量。
遗传与进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遗传是进化的基础,是进化发生的基础。
遗传的多样性为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进化则是遗传的结果,是遗传变异在时间长河中的累积。
遗传与进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生物界的演化。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遗传与进化来解释生物世界的许多现象。
例如,为什么人类和其他的生物会有相似的特征和器官?这是因为我们和其他生物有共同的祖先,通过遗传将类似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遗传与进化来研究人类的起源、进化和演化过程,如人类祖先的变迁、人类的种群遗传学等领域。
必修二思维导图
![必修二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3ea3fdc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d.png)
遗传与进化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由来主要内容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隔离与物种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工程的应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基因突变的实例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调查: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克里克的实验证据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模型: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受精作用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 佝偻病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D 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NA 分子的结构D NA 的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 NA 双螺旋结构的构建D NA 分子的结构模型: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对DNA 分子复制的推测D 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D NA 分子的复制过程说明基因与DNA 关系的实例D NA 片段中的遗传信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提出问题图示 分析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粒色 黄色 绿色粒形 圆粒皱粒F ₁的性状为显性 粒色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粒形圆粒对皱粒为显性F ₂的性状每对相对性状都遵循分离定律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做出假设解释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F ₁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成对的自由组合F ₁雌性个体均产生了4种配子,种类和比例均为YR:Yr:yR:yr=1:1:1:1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遗传图解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和实验验证方法测交实验遗传图解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孟德尔成功的原因科学地选择了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采用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应用了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设计了实验程序,即在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假说,并设计了新的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自由组合定律及其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实质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图解 研究对象真核有性生殖生物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验证方法自交法 杂合子自交,若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3:1)ⁿ(n≥2),则控制2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2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反之则不符合 测交法 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例符合(1:1)ⁿ(n≥2),则说明控制2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2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反之则不符合花粉鉴定法根据F ₁花粉表现的性状(如花粉的形状、染色后的颜色等)判断花药离体培养法 培养F ₁产生的花粉,得到的单倍体植株若有2ⁿ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ⁿ,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再发现 1866年,孟德尔发表了遗传规律的论文,但当时并没有被人们重视,知道34年后的1900年,孟德尔定律才被3位植物学家(荷兰的德弗里、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重新发现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孟德尔是被公认的科学遗传学的奠基人 两对性状自由组合,共有4种性状表现,其中黄色皱粒、绿色圆粒是不同于亲本的重组性状自由组合定律问题归类分解组合法概述 因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因而对于其中任意一对等位基因而言分离定律均适用。
遗传学第八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遗传学第八章数量性状的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1b07e5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d.png)
这样:
VP = VG+VE
推算:
p=g+e
p p2 g e g e2
g g2 2g ge e e e2
无基因型和环境互作时:
g ge e 0
p p2 g g2 e e2
p p2 g g 2 e e 2
n
n
n
得到: VP = VG+VE
类推:各方差变异组成:
1 2
VA
1 4
VD
• 加上环境方差,F2的表现型方差为:
VF 2
1 2
VA
1 4
VD
VE
❖ 上式中的1/2VA和1/4VD分别表示F2方差的两 个组成部分,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而不是这两 部分方差的1/2和1/4。
❖ VA和VD前面的系数由群体的遗传组成决定。
3、 F3代和F4代的方差
由F2自交产生F3混合种植,其群体的遗传组成
◆涉及到多对等位基因时:
如:ccEEFF : m+( - ac + ae + af) CCeeff: m+( ac - ae - af ) CcEeFf: m+( dc + de + df )
如k对基因:[a]=∑a+ -∑a-
[d]= ∑d
二、表现型变异及基因型变异:
用方差表示遗传群体的变异情况: 表现型方差(phenotypic variance,VP ) 基因型方差(genotypic variance,VG) 机误方差(error variance,VE ):
这样就有: P = G + E
这就是数量性状的基本数学模型
进一步基因型值还可以分解为:
❖ 加性效应 (additve effect),A ❖ 显性效应(dominance effect),D ❖ 上位性效应(epistasis effe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