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大臣办事非常认真2.《汉书·刘辅传》中提到“中朝,内朝也。

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

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由此可见,中朝A.创立于西汉 B.长官亦为宰相C.由皇帝亲信近臣构成 D.参与政事的决策3.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

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郡守是齐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齐郡无权任免烟台的县令D.烟台是齐郡的封地4 如果你作为公元3世纪的罗马的一名法官,审理一位罗马公民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的案子,你将用那一部法律作为你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是A.《十二铜表法》B.习惯法C.万民法D.公民法5.下列有关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B、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之前C、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D、首相和内阁从多数党中选举产生6.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太平礼制》,规定:“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这表明( )A.太平天国政权已经不能代表农民的利益B.太平天国领导人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C.洪秀全已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D.洪秀全力求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制度7.苏轼曾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检测考试试题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检测考试试题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检测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2小题。

每小题1.5分。

满分78分。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2、《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

这个“制”指A。

禅让制 B. 宗法制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D. 世袭制4、“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生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

”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民贵君轻B.以法治国C.皇权至上D.天人感应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6、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行省制D。

三省六部制7、在2011年热播的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皇帝与宰相商议国家大事B.政府张贴金榜公布科考结果C.军机大臣跪见皇上D.地方大员密折奏事8、《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

2019-2020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54.0分)1. 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唐宋以后,有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时,举办“干叟宴”,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

这种现象()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需要C.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D.是宗法观念在生活方面的体现【答案】B【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是“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唐宋以后,有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时,举办“干叟宴”,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

【解答】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尊敬老人,推动社会的“尊老”之风,以此进行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巩固自己的统治,故B正确;材料还涉及商朝时期,当时儒家思想尚未形成,排除A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这种现象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D项。

2.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小农经济。

【解答】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

【历史】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解析版)

【历史】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解析版)
12.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
A.宗法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
分封制下,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周天子没有直接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利,符合题干中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故C正确。A是维系分封制基础,不符合题意。“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意义是封建不是君主专制,高度集权,所以排除BD。
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内阁大臣地位不高也无权,内阁大学士不能与皇帝共同决策,决策权只属于皇帝一个人,内阁大臣也不是延续历代宰相职权,“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足以证明阁臣是能够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的。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与“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不符;B项与“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不符;D项本身说法错误。
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是正确的;A项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备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空1.5分,共60 分)1.本初子午线是A. 东西两半球的分界B. 东经与西经的分界C. 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 欧亚两洲的分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赤道是计算纬度的起始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关于经纬线的正确说法是 ( )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答案】C【解析】纬度划分:自赤道开始向南、向北各划分为90°,向南为南纬,向北为北纬。

北纬和南纬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经度划分:自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划分180°,向东为东经度,向西为西经度。

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正确,A、B、D错误。

3. 某一地点,以北是高纬度,以南中纬度,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该地点位于()A. 经度180°、北极圈B. 经度180°、北纬60°C. 东经160°、北极圈D. 东经160°、北纬60°【解析】某一地点,以北是北半球的高纬度,以南是北半球的中纬度,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是北纬60°,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

该点位于东经160°、北纬60°,D对。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2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2

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检高三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2. 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本部分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

这表明A.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B.诸侯国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C.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D.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2.学者许倬云认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歌颂“三代”的观念。

其怀古之情,美化了西周开国时文、武、周公呈现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遂将三代认作一贯的统绪,代表美好的过去。

对此合理的理解是孔子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中C.是为了说明西周代商的合法性D.影射了春秋时时势不宁的现实3.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

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

”这场革命A.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B.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C.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4.《汉书•宣帝传》:“五凤夏四年四月辛丑晦,日有蚀之。

诏曰:‘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以前使使者问民所疾苦,复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行天下,举冤狱,察擅为苛禁、深刻不改者’。

”据此可知A.司马迁的历史撰述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具有限制暴政功能C.《汉书》当中关于日食记载没有任何科研价值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东汉统治影响巨大5.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物理试题+Word版缺答案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物理试题+Word版缺答案

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检高一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1.在以下几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 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 跆举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C. 确定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位置时D. 乒乓球比赛中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2.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靠在车站当甲启动后,未启动的乙车内某乘客感觉到自己坐的车运动了他选取的参考系是A. 站台B. 铁轨C. 列车甲D. 列车乙3.沪上海宁南京高速公路,上海高速公路网编号为A11公路,属沪蓉高速,起自上海真如,途经沪苏交界的安亭,江苏的昆山、苏州、硬放、无锡、横山、常州、丹阳、镇江、句容,终于南京东郊的马群,全长274公里,沪宁高速公路于1992年6月14日正式开工,1993年1月18日,该高速公路开始进行主体工程建设,1996年2月全线贯通,9月15日建成营运,11月28日正式通车,设计车速为每小时120公里,下列关于本段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是“274公里”指位移“1992年6月14日”指时间间隔“11月28日”指时刻“每小时120公里”指平均速度.A. B. C. D.4.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5.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v与时间t的数值关系为v=6–2t(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速度大小为2 m/s B.加速度大小为4 m/s2C.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D.物体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6.有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的速度大小是4 m/s,一秒后速度的大小是10 m/s,则在这一秒内()A.加速度的大小一定是6m/s2B.加速度的大小一定是14m/s2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7.高速路上堵车,小东听到导航仪提醒“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4分钟通过”,根据导航仪提醒,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 汽车将匀速通过前方3公里B. 能够计算出此时车子的速度是C. 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D. 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240分钟8.测得百米运动员6s末的速度为,10s末冲过终点的速度为,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 B. C. D.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 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C. 加速度变化越快,速度越大D. 速度的变化率大,加速度越大10.一物体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其初速度,加速度,当加速度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物体的A.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B. 速度和位移都不断增大C. 当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达到最大值D. 当时,速度为0,位移达到最小值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11.2019年5月1日,隆化县教体局组织登苔山活动,如图所示是选手攀登苔山的线路示意图,请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起点到终点选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B. 线路总长度与选手所走时间的比值等于选手登山的平均速度C. 在计算登苔山的速度时可以把选手当成质点D. 苔山山顶的g值比隆化县城的g值小12.在将要举行的我校田径运动会上,全体运动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了中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风采.下列几种比赛项目中的论述正确的是()A. 背越式跳高比赛中要研究运动员过杆的技术要领时,可把运动员当成“质点”来处理B. 处于第4跑道的丁丁同学的400米比赛成绩为50.0s,则丁丁同学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0C. 文文同学的100m比赛的成绩是13.35s,其13.35s 指的是“时刻”D. 丽丽同学的跳远成绩为4.87m,其裁判丈量的是位移大小为4.87m1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的联系,速度很大时,加速度可大可小也可负B.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却做减速运动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14.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B.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C.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D. 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15.a、b、c三个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时间内,三个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 在时刻,质点c的速率最大C. 在时间内,质点a、b做单向直线运动D. 在这段时间内,三个质点运动方向相同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16.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打点的时间间隔取决于______A.交流电压的高低B.交流电的频率C.纸带的长度D.墨粉纸盘的大小(2)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 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17.子弹以600 m/s的初速度击中一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经过0.05 s穿出木块,子弹的速度变为200 m/s,则子弹穿过木块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_;若木块在此过程产生了200 m/s2的加速度,则木块获得速度大小为________。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

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

”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A.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C.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D.后者不利于统一,前者则不然2、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

这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D.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

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

上述分析说明()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封建社会的君臣政治B.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C.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D.西周的君主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4、《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C.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 D.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5、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

……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

”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B.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C.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6、《宋史?陈兢传》记载:“(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

【高一语文试卷】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解析版)

【高一语文试卷】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共27题,每题2分,共5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橘.子洲(jǘ)湘.江(xiānɡ) 漫.江(màn) 百舸.(ɡě)B.惆怅.(chànɡ) 寥.廓(liào) 苍.茫(cānɡ) 携.来(xié)C.百侣.(lǔ) 峥.嵘(zēnɡ) 茂.盛(mào) 遒.劲(qiú)D.阻.止(zǔ) 遏.制(è) 竞.争(jìnɡ) 沉.浮(ché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指点书生义气挥诉方遒风华正茂B.苍茫鱼翔浅底浪遏飞洲峥嵘岁月C.霜天百舸争流独立寒秋激扬文字D.廖廓橘子州头漫江碧透层林尽染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愆.期(qiān)垝垣.(huán)孔疚.(jiù)尔ト尔筮(shì)B.涉淇.(qí)俨.狁(xiǎn)咎.言(jiū)自我徂.尔(cù)C.不遑.(huáng)象弭.(mǐ)归聘.(pìn)雨.雪霏霏(yù)D.桑葚.(shèn)悼.念(dào)嗟.叹(jiē)咥.其笑矣(zhì)4.下列各组词语中,对加点的词在本课中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挥斥方遒.(强劲) 指点..(指责) 漫.(满)江B.浪遏.(阻止)飞舟主.(主宰)沉浮携来.(到来)C.恰.(正值)同学少年激扬...(此指大军阀、大官僚)..(激浊扬清) 万户侯D.峥嵘..(不平凡) 岁月稠.(多) 粪土..(浇粪的土)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6.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层林尽染:用拟人手法,活化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质检数学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则下列成立的是()A. B. C. D.0.52. 已知集合,,则M N=( )A. B.{1,2} C. D.{}3.已知集合,,则A B=( )A. B. C. D.4. 已知集合,则满足A B=A的集合B的个数是()A. 1B. 2C. 3D. 45. 已知集合,,若A B≠,则有()A. B. C. D.6.函数y=的定义域为()A. B. C. D.7.下列函数中,是增函数的是()A. B. C. D.8.已知函数的值域是()A. B. C. D.(-9.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A. B. C. D.10.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A.0 B.1 C.2 D.311.已知函数,若,则实数()A.0 B.1 C.2 D.312.已知函数,若,则的值是()A.0 B. 0或 C.0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对应题号的位置上,答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均不得分.)13.已知集合,则;14.已知函数,则;15.已知集合,B={1},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则a的值为;16.已知函数满足=,则f(2)= ;三、解答題(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请把答案书写在答题纸对应的题号位置上,要求书写工整,作图题用黑色中性笔把图重描一下)17. (本题满分10分,按要求写出答案即可)已知集合{1,2,4,6}(1)求;(2)求,;18.(本题满分12分,要求有解答过程)已知:集合,,求;19. (本题满分12分,要求有解答过程)已知:集合,,若,求的取值范围;20. (本题满分12分,要求有解答过程)(1)求函数的值域;(2)已知函数满足,求函数的解析式;21. (本题满分12分,要求有解答过程)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对任意,其中;(1)求函数的解析式;(2)证明:函数在为增函数;22. (本题满分12分,要求有解答过程)已知:在△AOB中,,如图所示,直线()从左向右移动扫过的三角形OAB内的面积为,(1)试写出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2)写出(1)中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3)画出函数的图象;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质检数学试题答案命题人:王祯一、选择题1---5 BCADA , 6—10 DDBDD 11-12 CB二、填空题13. 14.115.0或1 16.三、解答题17. (本题满分10分,按要求写出答案即可)已知集合{1,2,4,6}(1)求;(2)求,;命题考点:本题为基础问题,考查有限数集的交、并、补运算解:(1);…………………………………………………………….5分(2) ,∴,则;∴(A B)={0,7};……………………………………………………………10分18.(本题满分12分,要求有解答过程)已知:集合,,求;命题考点:本题为基础问题,考查集合特性和分类讨论思想,考查有限数集的交、并、补运算.解:(1)时,,;(2)时,;(3)a = 4时,A={1,4},;(4)时,,,;19. (本题满分12分,要求有解答过程)已知:集合,,若,求的取值范围;命题考点:本题考查集合的包含关系与空集优先考虑原则解:∵,∵,△=4()-……………………………………3分(1),即时,,…………………………………5分(2),即时,,………………………………8分(3),即时,, 则………………………………………………………………………11分综上(1)(2)(3)可知:的取值范围是………………12分20. (本题满分12分,要求有解答过程)(1)求函数的值域;(2)已知函数满足,求函数的解析式;解析:(1)令,则,,(函数的值域为;…………………………..………6分(2)令 ,(t≠1),,(t≠1), 则;……………………………………………………….12分21. (本题满分12分,要求有解答过程)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对任意,其中;(3)求函数的解析式;(4)证明:函数在为增函数;命题考点: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的增减性,重点强调设值、做差、变形、断号等基础知识的考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

”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A. 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B. 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C. 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D. 后者不利于统一,前者则不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的信息说明是实行官僚政治,而材料中“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说明是分封制,后者不利于统一,前者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项世官制没有提及;B中说法不符合史实;C中长期存在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期政治制度演变·官僚政治【名师点睛】理解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2.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维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

这实质上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 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D. 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嫡长子继承制常会遭破坏,并不是否认了嫡长子继承的合法性,排除A。

题干体现不出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排除B。

依据题干“国君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和“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的现象,可知实质上都是王权至上的表现,C项正确。

题干体现的是权力继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未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3.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

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

上述分析说明A. 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封建社会的君臣政治B. 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C. 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D. 西周的君主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文中谈到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夏商西周都是贵族政治,战国时期我国才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而不是封建社会,故A项排除;由“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地位因此而至尊”可以看出天子地位的变化,王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创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并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式的政治制度,故C项排除;西周君主的权利大于夏商时期,但此时君主专制王权并未形成,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名师点晴】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特点:是指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其特点典型地体现在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周礼上。

这些制度与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有很大的区别,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也有差异,在中闰古代政治制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有以卜特点:①从内容上看,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融为一体,将“家”和“国”结合起来。

②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最基本的原则。

这不仅体现在权力的分配上,也体现在社会关系卜。

③分封制、宗法制和周礼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政治体系,体现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成熟。

④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4.《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B.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C. 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D.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鼎是权力的象征,诸侯问鼎,说明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故C项正确;鼎并不是镇国之宝,楚王的意图也不在此,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诸侯争霸的信息,也不是根本问题所在,排除B项。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不是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所在,材料强调的是周王室的衰微,排除D项。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鼎”的象征意义,理解楚王问鼎所反映的实质问题。

5.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

……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

”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B.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C.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B正确;AC是宗法制的特点,D没有体现,排除ACD。

【详解】6.《宋史·陈兢传》记载:“(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

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

朝廷表彰“义门陈氏”主要原因是A. 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 “陈氏义门”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C. 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D. 彰显朝廷教化百姓的功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义门陈氏”做法符合儒家思想,但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不是朝廷表彰它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B项是朝廷表彰它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孝谨”“照顾老弱病残”符合传统宗法关系的要求,朝廷表彰它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故C项正确;D项不是朝廷表彰它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名师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7.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

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此记载反映了汉武帝推行A. 分封制B. 郡县制C. 郡国并行制度D. 推恩令【答案】D【解析】分封制是西周时推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排除A;材料中“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

”反映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推行推恩令,而不是郡县制,排除B,选D;是汉初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C。

故选D。

点睛: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也培育了地方分裂割据。

通过汉景帝的“削藩”和汉武帝的“推恩令”,王国问题逐步解决,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积极作用日益显现。

8.元朝的行省制是后世“省制”的开端,在中国行政区划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图所示地区未设置行省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是由中央直接管辖的腹里,④是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四川和青海的部分地区,故本题选D项。

①是辽阳行省,③是河北行省,ABC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名师点睛】元朝的行省制度:行(1)设置: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2)权力: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3)作用:①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9.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决策权。

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

这种现象A. 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B. 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 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D. 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内阁大臣地位不高也无权,内阁大学士不能与皇帝共同决策,决策权只属于皇帝一个人,内阁大臣也不是延续历代宰相职权,“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足以证明阁臣是能够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的。

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与“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不符;B项与“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不符;D项本身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名师点睛】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审准题目的设问明确答题的方向,其次审清题目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因为其实好多选择题都是在设问、时间和空间等信息上设置陷阱,特别注意有些隐性的时空信息,必要时可以用笔画出来。

然后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详解】10.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面积,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

”当时管理这一地区的中央机构是A. 中书省B. 西藏行省C. 澎湖巡检司D. 宣政院【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面积”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元代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等地区,故D项正确;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排除A;西藏地区在元代没有设置行省,排除B项;澎湖巡检司涉及的是台湾地区,排除C项。

11. 战国时期,燕昭王招揽人才,建黄金台,尊郭槐为“师”,结果苏秦、邹衍.屈景等士纷至沓来,振兴了残破的国家。

由此可见,战国时期A. 社会转型加速B. 血缘政治受到冲击C. 改革变法兴起D. 士人势力掌控政权【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改革变法兴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