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汇总

合集下载

全国名校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全国名校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录1.北京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6)2015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 (6)2015年北京大学628综合考试二(现代西哲+中哲)考研真题 (7)2014年北京大学850西方哲学史二考研真题(回忆版) (8)2014年北京大学84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9)2013年北京大学860西方哲学史二考研真题(回忆版) (10)2012年北京大学861西方哲学史二考研真题(回忆版) (11)2012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回忆版) (12)2.中山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13)2015年中山大学620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13)2014年中山大学620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16)2012年中山大学618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17)3.江西师范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23)2014年江西师范大学802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3)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802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4)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802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5)4.河南师范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26)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84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6)2013年河南师范大学84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7)2012年河南师范大学84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8)5.其他院校历年考研真题 (29)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29)2014年清华大学64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33)2014年四川大学96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34)2014年河北大学8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38)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43)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701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4)2014年同济大学86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5)2014年兰州大学630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6)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858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7)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858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8)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88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9)2013年武汉大学842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50)2013年深圳大学91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51)2013年山东大学802西方哲学史(从古代至德国古典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52)2013年吉林大学801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3)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8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4)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5)2012年清华大学64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6)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7)2012年武汉大学844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58)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8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9)2012年燕山大学B27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真题 (60)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801中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61)2012年华侨大学87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62)2012年河北大学8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63)2012年同济大学618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64)2012年兰州大学633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65)2012年深圳大学904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66)2012年山东大学802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67)1.北京大学历年考研真题2015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德性是知识2.流溢说3.能动的自然和被动的自然二、论述分析题1.柏拉图理念论中“分有说”的困难2.分析贝克莱的“物质”概念3.笛卡尔的“我思”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异同2015年北京大学628综合考试二(现代西哲+中哲)考研真题现代部分一、简答题:1.本体论承诺2.范式3.在世之在4.逻各斯中心主义5.公平与正义二、论述题:1.尼采的永恒轮回说2.胡塞尔的生活的世界中哲部分一、论述题:1.荀子正名学说2.张载太和及诚明学说一、简答(10*5分)1.简要解释右边一段话“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2.四因说3.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4.简要解释右边一段话“因为一切用以认识和领会蜡的本性或别的物体的本性的理由都更加容易、更加明显地证明我的精神的本性”(笛卡尔)5.《利维坦》6.真观念(斯宾诺莎)7.简要解释右边一段话“普遍同意这个论据本来是被利用证明天赋原则的,在我看来却正好证明了没有什么天赋原则;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原则。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请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理念论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

理念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根据永恒不变的理念或形式而存在。

这些理念是真实的,而我们感知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或模仿。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理性主义哲学中,其思想被广泛采纳和发扬。

2. 阐述康德的“先验分析”及其在认识论中的作用。

伊曼努尔·康德是德国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他的“先验分析”是其批判哲学的重要部分。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先验分析的概念,主张人类的认识并非完全依赖于经验,而是有其先验的、固有的结构。

这些结构包括时间和空间,它们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先决条件。

康德的先验分析在认识论中的作用在于,它解释了人类如何能够有系统地、必然地认识世界,而不仅仅是随机地从经验中学习。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评析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对历史哲学的贡献。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辩证法是其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黑格尔的辩证法包含三个基本环节:论述、对立和合成。

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在矛盾的动力推动的,这一过程不断产生新的论述、对立和合成。

黑格尔将这一原理应用于历史哲学,提出了历史是世界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的观点。

他的辩证法对历史哲学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历史变迁和发展的全新视角,强调了历史过程中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2. 分析尼采的“超人”概念及其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弗里德里希·尼采是19世纪末的德国哲学家,他提出的“超人”概念是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关键点。

尼采认为,超人是一种新的人类理想,是在传统道德观念崩溃后,人们应当追求的目标。

超人具有创造性、独立性和力量,不受传统道德的束缚。

尼采的“超人”概念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其思想激发了对个体自由和创造力的重视。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汇总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汇总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汇总西方哲学史考研是哲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考试形式通常为选择题和简答题。

本文汇总了一些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的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1.以下哪位是希腊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A. 庄子B. 老子C. 柏拉图D. 孔子答案:C2.下列哪种哲学学派主张要将人作为研究对象?A. 资本主义学派B. 人文主义学派C. 实证主义学派D. 个人主义学派答案:B3.以下哪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A. 笛卡尔B. 尼采C. 亚里士多德D. 柏拉图答案:D4.哲学家加尔各答(J.G.Fichte)的科学哲学的基本命题是:A. 存在是为了神的目的;B. 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源泉;C. 自由是人的天赋; D. 知识是精神力量的表现形式答案:D5.下面哪种流派强调人类必须通过合法的社会契约来保障个人的权利和自由?A. 实证主义B. 自由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伦理主义答案:B二、简答题答案1.请简述叔本华所提出的‘意志与表象’的哲学观点?答案:叔本华认为存在世界两个方面,即‘意志’和‘表象’。

‘意志’是内在的本质,是那个黑暗的东西,是一切东西的基础,它不受时空的限制,永恒地存在于宇宙中。

而‘表象’是不真实的,变幻和流逝的,只存在于我们的感知中,是一切事物的外在表现。

人的感知只是表象的表现,只有通过直觉才能看到意志的本质。

2.请简述康德的‘先验性的经验’的哲学观点?答案:康德认为经验是我们获得认识的条件和基础,但认识的源泉不在经验本身,而在先验的概念和原则中。

先验性的经验即是先验概念和原则的应用于经验的结果。

先验性的经验使我们能够认识和理解经验。

康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3.请简述尼采的‘超人’哲学观点?答案:尼采认为人类应该超越自己的存在,成为‘超人’,即对自己的意志进行全面的审视和控制,从而摆脱现有的道德观念和规范,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生命目标。

超人是一种完美的存在,不再受到道德和习俗的束缚。

西方哲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统治者应该是:A. 诗人B. 哲学家C. 艺术家D. 军人答案:B2.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质料因B. 形式因C. 动力因D. 目的因答案:D3. 康德在其批判哲学中提出了“先验”的概念,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验范畴?A. 空间B. 时间C. 因果律D. 经验答案:D4. 尼采认为“超人”是:A. 道德的化身B. 权力意志的体现C. 宗教的领袖D. 理性的代表答案:B5.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他哲学思想中的哪个方面?A. 怀疑论B. 唯物论C. 唯心论D. 经验论答案:A6. 斯宾诺莎认为上帝和自然是:A. 同一的B. 对立的C. 无关的D. 独立的答案:A7. 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是:A. 事物发展的终点B. 事物发展的起点C. 事物发展的中介D. 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答案:D8.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先于其本质,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萨特B. 海德格尔C. 尼采D. 柏拉图答案:A9. 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A. 必然的B. 偶然的C. 逻辑的D. 经验的答案:D10.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经验论者?A. 洛克B. 贝克莱C. 休谟D. 康德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答案: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真实存在的,是永恒不变的,而我们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复制。

理念存在于一个超越的、非物质的领域中,是知识的真正对象。

2. 描述康德的“物自体”概念。

答案:康德的“物自体”是指独立于人类感知和理解之外的客观实在,它是不可知的,因为我们只能通过感官和理性来认识现象界,而无法直接认识物自体。

3. 阐述尼采的“永恒回归”概念。

答案:尼采的“永恒回归”是一种宇宙观,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件都会无限次地重复发生。

这一概念强调了生命的循环性和重复性,以及个体在面对这种无限重复时的权力意志。

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评述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皮尔士:从主要倾向来说,他作为一个严肃的自然科学家经常企图对真理问题作出比较客观的回答。

他强调真理与实在一致,不以个别人或某些人的判断、思想为转移。

他的确定信念的方法也正是确定真理的方法;而他只主张以实在为依据的科学方法。

当他像其他实用主义者把效用、满足当做真理的标准时也往往企图用这种科学方法去加以限制。

他在真理观上未能超越唯心主义。

他认为真理独立于个别人或某些人的思想,但并不独立于一般思想。

他对这种使人一致的东西的所是未作出客观回答。

他有时把真理等同于人们对于对象的信念,而信念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状态,并不一定有客观根据。

詹姆士:他的真理论其基本思想倾向与皮尔士也大体一致。

但两人立论角度不同。

皮尔士注重以实际效果来确定概念的意义,詹姆士注重概念的实际效果对于具体的个人的作用。

詹姆士真理论的主观点是:……(四点)。

他在阐述其真理论时,总是力图与理性派的真理论对立起来。

他在正确地强调真理的具体性时,却又由于将其绝对化而倒向了主观主义、相对主义。

杜威:他认为如果它们对达到们预期的目标有用,能使他们成功便是真理,否则便是谬误。

基本倾向与詹姆士几乎一致。

然而他把满足观念和行动的要求当做真理的标准,把满足人的愿望和目的当做真理的标准,尽管他把对个人的满足改为对“大家”、“公众”的满足,但也并无肯定科学的概念、观念是客观实在的反映的含义。

他也像詹姆士一们由否定真理的客观性而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倒向了相对主义。

2.新实在主义者无法摆脱困境的根本原因有哪些?⑴他们都反对把认识看做是对客观事物的映象或摹写,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⑵都把认识和被认识的对象等同起来,抹煞了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或者说意识和存在之间的区别;⑶都没有在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更谈不上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来探讨认识问题,因而不可能正确解决存在和意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皮尔士的实用主义与康德关于实用的思想的重要区别。

⑴①康德尽管提出了“实用的信念”等观点,他对经验、实验等的解释以及他的整个认识理论也都局限于现象范围,否定了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对外部世界的描绘;但康德在肯定先验意识活动的能动作用时并没有否定自在之物的存在及其对经验的影响,也没有否定获得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的可能性。

②皮尔士不满康德的这种矛盾立场。

他把一切知识都归结为“实用的”信念,关于知识的问题被归结为确定信念以便使之成为行动的工具的问题。

⑵皮尔士也企图建立一个包括本体论、知识论和范畴论等内的完整的哲学体系,但这不同于康德的体系。

他排斥本体论,明确指出实用主义“本身不是关于形而上学的学说,不试图确定事物的任何真理性。

它只是一种发现现实的词和抽象概念的意义的方法。

”2.柯亨等马堡学派主要在哪些方面对康德哲学进行了改造?柯亨等马堡学派对康德哲学的改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从先验方法出发,重新解释“自在之物”概念,并进而批判康德的先验感性论,把全部认识活动归结为纯粹思维的创造。

①柯亨等人并不排除“自在之物”概念,只是排除为外部客观实在的意义,发挥其他意义,特别是发挥其不可知论倾向的意义。

他们认为自在之物就是不可认识之物。

它必然处于数学和自然科学以及其它科学范围之外,因为人们不能用数学和自然科学及其他科学的方法达到自在之物。

人的认识以经验为限,一切被认为具有实在性的东西其实并未越出经验范围;如果超出这一范围,那就成了非人的认识所及的,即不可知的东西。

既然自在之物要求具有经验以外的实在性,它就只能是不可知的东西。

②发挥了康德关于灵魂、世界、上帝等理性理念是不可知的“自在之物”的思想,因为人的理性在企图论证它们时必然陷入矛盾,它们超出于人的知识能力范围以外。

③经常把“自在之物”当做一种调节原则。

它联结经验材料,调整人的认识,但它本身并不提供认识;它只是一种观念,而非实在。

新版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考核复习题库完整版(含标准答案)

新版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考核复习题库完整版(含标准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评述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皮尔士:从主要倾向来说,他作为一个严肃的自然科学家经常企图对真理问题作出比较客观的回答。

他强调真理与实在一致,不以个别人或某些人的判断、思想为转移。

他的确定信念的方法也正是确定真理的方法;而他只主张以实在为依据的科学方法。

当他像其他实用主义者把效用、满足当做真理的标准时也往往企图用这种科学方法去加以限制。

他在真理观上未能超越唯心主义。

他认为真理独立于个别人或某些人的思想,但并不独立于一般思想。

他对这种使人一致的东西的所是未作出客观回答。

他有时把真理等同于人们对于对象的信念,而信念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状态,并不一定有客观根据。

詹姆士:他的真理论其基本思想倾向与皮尔士也大体一致。

但两人立论角度不同。

皮尔士注重以实际效果来确定概念的意义,詹姆士注重概念的实际效果对于具体的个人的作用。

詹姆士真理论的主观点是:……(四点)。

他在阐述其真理论时,总是力图与理性派的真理论对立起来。

他在正确地强调真理的具体性时,却又由于将其绝对化而倒向了主观主义、相对主义。

杜威:他认为如果它们对达到们预期的目标有用,能使他们成功便是真理,否则便是谬误。

基本倾向与詹姆士几乎一致。

然而他把满足观念和行动的要求当做真理的标准,把满足人的愿望和目的当做真理的标准,尽管他把对个人的满足改为对“大家”、“公众”的满足,但也并无肯定科学的概念、观念是客观实在的反映的含义。

他也像詹姆士一们由否定真理的客观性而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倒向了相对主义。

2.新实在主义者无法摆脱困境的根本原因有哪些?⑴他们都反对把认识看做是对客观事物的映象或摹写,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⑵都把认识和被认识的对象等同起来,抹煞了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或者说意识和存在之间的区别;⑶都没有在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更谈不上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来探讨认识问题,因而不可能正确解决存在和意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汇总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汇总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汇总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详细内容:一、名词解释1.始基“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个体概念。

“始基”即万物的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

2.无限(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阿那克西曼德规定原初物质时所引用的一个概念。

他认为,如果我们要从本身永恒、超越变化的某物获得经验世界中的种种变化,就必须假定万物始基的现实性,这万物始基具有一切必须的特征——即使这样的始基在经验中也是不可能的。

在此,他假定了“无限”这个概念作为真实的来解释经验,并且赋予“无限”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这些规定性。

“无限”包罗一切,决定一切,另外还赋予这个概念以“神性”。

3.数“数”是毕达哥拉斯解释物质时所用的一个本体概念。

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被规定为众多的、不变的特征。

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4.逻各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即指内在的本原,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

逻各斯是就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理由”,就其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而言,可以理解为“原则”、“规律”。

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

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而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

认识“逻各斯”,思想要求在变化着的多样的事物中找到不变的同一原则。

5.存在(巴门尼德)“存在”被巴门尼德看作真理对象,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思辨性。

巴门尼德把“存在”与“非存在”对立,“存在者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必定不存在”,通过这样赋予“存在”普遍性。

在存在与思想的关系中,他把存在与思想等同,认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即思想内容需要由“存在”来表述,思想对象即“存在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通过思辨,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性质: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一、名词解释1.始基“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个体概念。

“始基”即万物的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

2.无限(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阿那克西曼德规定原初物质时所引用的一个概念。

他认为,如果我们要从本身永恒、超越变化的某物获得经验世界中的种种变化,就必须假定万物始基的现实性,这万物始基具有一切必须的特征——即使这样的始基在经验中也是不可能的。

在此,他假定了“无限”这个概念作为真实的来解释经验,并且赋予“无限”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这些规定性。

“无限”包罗一切,决定一切,另外还赋予这个概念以“神性”。

3.数“数”是毕达哥拉斯解释物质时所用的一个本体概念。

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被规定为众多的、不变的特征。

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4.逻各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即指内在的本原,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

逻各斯是就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理由”,就其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而言,可以理解为“原则”、“规律”。

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

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而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

认识“逻各斯”,思想要求在变化着的多样的事物中找到不变的同一原则。

5.存在(巴曼尼德)“存在”被巴曼尼德看作真理对象,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思辨性。

巴门尼德把“存在”与“非存在”对立,“存在者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必定不存在”,通过这样赋予“存在”普遍性。

在存在与思想的关系中,他把存在与思想等同,认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即思想内容需要由“存在”来表述,思想对象即“存在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通过思辨,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性质: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

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空间中的实在,并且有固定的形体,是个滚圆的球形。

6.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是芝诺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即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的悖论: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的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7.飞矢不动“飞矢不动”是芝诺为反驳变化本原观而提出的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指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静止是不动的,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向另一个位置。

8.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水、土、气、火是组成万物的跟,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成,因四根的分裂而消失。

四根本身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的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使根相互斗争的“恨”。

恩培多克勒用四根说说明事物的可感性质,用爱恨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这就是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9.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

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种子”的存在和性质都是设定的,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可感事物的各个不同部分都分别由与它同质的种子构成。

10.奴斯(阿那克萨哥拉)“奴斯”是阿那克萨哥拉在元素之外设定的能动性的本原,他称之为“奴斯”(心灵)。

这是第一个用来表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概念,有两个特征:第一,它的外在独立性,“奴斯”是在事物之外对事物起作用的能动的力量;第二,是它的无形的精神特征,心灵不具有可感性质。

11.原子与虚空原子论者针对爱利亚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以此,原子论者的理论分的步骤:首先,他们以可感的事实为标准,肯定存在的东西是众多、变动的,第二,原子论者确定了最小单位,以此来确定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12.精神助产术“精神助产术”是苏格拉底方法的比喻,即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对话者发现真理,接近真理。

他把自己的方法比做他母亲从事的“助产术”,意指:苏格拉底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他自己并不生育,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13.理念(柏拉图)理念是柏拉图在解释世界普遍性时所使用的一个最高概念。

在柏拉图哲学里,他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也即“理念”。

“理念”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分离即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每一个理念都是一个普遍的类型。

个别事物都以分有或摹仿两种方式趋近“理念”,但永远不能达到完美的,最高的“理念”。

14.回忆说即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

灵魂是一些不纯粹的理念,向往着身体,在未堕入身体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

“回忆说”主要针对智者否定知识的可能性,其关键在于肯定一个人可以学习他所知道的知识。

15.通种论(柏拉图)“通种”即最普遍的型相,通种有三对六种:“是者”与“非是者”、“运动”与“静止”、“相同”与“相异”。

柏拉图由阐明“是”的意义入手,证明了这些通种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普遍概念的表述功能说明了“分有”的实际意义。

通种论是柏拉图理念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通种之间的分有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概念之间的相容与不相容的逻辑关系,并且个体所分有的型相不是单独的,而是相互贯通的众多型相,所以通种论是一种逻辑分析方法。

16.实体(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有两种: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

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第一实体有不同意义,第一实体是个体事物或是形式,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第一实体到底是事物的存在呢还是本质呢?由于本质由定义表达,定义的一般形式是“种+属差”,任何定义必然是普遍的,而不能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定义,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试图把本质个别化,把个别化的本质作为第一实体,以此调解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

17.四因说“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探讨事物运动原因而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理由就是运动的四种原因:(1)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存在?因为他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一理由即质料因。

(2)事物为什么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因为他们各有特定的形式,表述本质的定义即形式因。

(3)事物为什么开始或停止运动?因为他们受到推动或作用,推动者或作用者即动力因。

(4)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因为他们都朝向各自的目的,解释朝向目标的理由即目的因。

18.中道(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被亚里士多德的概括为“中道”。

“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由实践智慧规定。

德性是相对于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德性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它是与一切邪恶相分离的善。

“中道”表示德性的特征和独一无二的品格。

19.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是与“理性智慧”并列的理性,两者的区别在于:“实践智慧”只考虑具体的环境和事实,“理性智慧”却追寻事实的原因;“实践智慧”的对象是个别的事件,“理性智慧”的对象却是普遍的本质;最后,“实践智慧”乃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年轻人的获得的只是像数学这样的“理性智慧”。

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一方面表达了理智主义的伦理观,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意志自由”观点的萌芽。

20.智者“智者”来自“智慧”这一词,意思是“具有智慧的人”。

直至公元前5世纪后期,希腊城邦的繁荣时期,在希腊人中的观念中,文雅的举止和合宜的表现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智慧就是优雅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艺术。

智者就是传授这门艺术的教师。

但“智者”并非思辨家,他们的活动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商业性。

21.皮罗(皮浪)主义皮罗主义是希腊后期哲学的怀疑派的指导方式,其代表人是皮罗。

皮罗主义承认任何判别真理的标准,基此提出一个口号:“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

”其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声称事物都同样是没有差别的,不可测定的和不可判别的,因此,感觉和意见都不告诉我们真理或错误。

与“悬搁”这一认识态度相适应的是被称作“皮罗方式”的实践态度,这种方式是只有悬搁判断,才能避免争执和困惑,保持灵魂的安宁,即不动的状态。

22.流溢说(普罗提诺)普罗提诺用形象来比喻其规定的第一本体“太一”。

太一时常被喻为“太阳”、“源泉”,按照这些比喻,太一虽然不运动,但却能生成其它本体,这一生成过程被喻为“流溢”。

这一比喻有两方面意义:其一,太一的生成并不是主动的创造,它是充溢的,流溢出来的东西便生成其它本体。

其二,流溢无损于自身生成,正如太阳放射出光无损于自身的光辉一样。

23.世界公民(斯多亚)“世界公民”是早期斯多亚学派伦理学中一种“世界主义”的政治理想,根据是:人的本性就是宇宙本性的一部分,是神圣之火的火花,无论在王座上,还是在枷锁中,从自由到平等,整个世界应该是一个具有完善德性的,与宇宙秩序相一致的大家庭,应该有财富、种族、门第等级的差别。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简答题)二、简答题1.简述赫拉克利特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阐述。

在赫拉克利特的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学说中,逻格斯是事物之间转化的根本原则,是对立面之间对立统一的原则。

对立面之间有以下关系:(1)、转化的关系:事物无时无刻不朝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只是我们感觉不到这种变化。

“万物皆变,无物常驻。

”(2)、和谐的关系:对立的状态和相反性质的共存,产生出和谐。

(3)、同一的方面: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4)、相对的关系:对某事物某一方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事物的性质因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2.米利都学派是如何解释始基与万物的关系的。

米利都学派有三位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

这三位哲人都以朴素的思想来解释始基与万物的关系。

泰勒斯宣称“大地浮在水上”,水是万物的本原。

“水”一方面是自然中的一种元素,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元素,因为它表现的是作为万物的开端和主宰而生化万物而且始终保持自身同一性的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的万物的本原是“无定”,在“无定”和万物生成的关系上,他认为生成起源于本原内部的两种对立的力量。

本原虽无确切的规定和限定,但却包含着热与冷、干与湿等对立物。

由于永恒的运动,这些对立物从“无定”中分离出来,从而形成了世界万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