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复习与习题.doc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是()A.间结税B.直接税C.公司未分配利润D.以上都不对2、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额是()A.间接税B.直接税C.折旧D.以上都不对3、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A.净出口B.折旧C.转移支付D.国家债务4、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A.0.8B.1.25C.5D.55、下列哪项经济政策将导致收入水平有最大变化?()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物品和劳务B.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C.税收减少50亿元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支付6、在三部门经济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恒等式()A.Y=C+I+GB.C+I+G=C+S+TC.S+T=I+GD.Y=C+S7、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8、一般的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C.产品需求小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9、根据IS-LM模型()A.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B.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货币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D.货币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10、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动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11、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中,总供给增加引起的变化可能是()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C.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D.国民收入不变,价格水平下降12、总需求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的总供给曲线是()A.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B.短期总供给曲线C.长期总供给曲线D.不可能发生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的情况。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
消费支出可能( ) 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3.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则消费支出( ) A.可能大于零 B.可能小于零C.等于零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4.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
A.有形的产品;B.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自产的可用的农产品。
5.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 )。
A.个人购买的小汽车;B.个人购买的游艇;C.个人购买的服装;D.个人购买的住房。
6.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 )。
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个人可支配收入。
7.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是:( )。
A.间接税;B.直接税;C. 折旧;D.公司未分配利润。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政府债务9.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的职能( )。
A.发行货币B.向银行提供贷款C.向企业提供贷款D.主持全国各银行的清算10.如果银行想把存款中的10%作为准备金,居民户和企业想把存款中的20%作为通货持有,那么,货币乘数就是( )。
A. 2.8B.3C.4D.1011.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商业银行准备金( )。
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12.根据IS-LM模型( )。
A.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B.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货币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D.货币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13.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 )。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参考)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参考)一、单项选择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关于GDP说法正确的是(③)①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所有交易的市场价值②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③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④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某人收入为1000元,个人所得税200元,政府补助1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②)① 1350元② 950元③ 650元④ 1050元3.下列将计入当年GDP的一项是(③)①某人花10万元购买一辆二手汽车②面包厂购买的面粉③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④家庭妇女在家从事家务劳动4.如果一个社会体系的消费支出为9亿元,投资支出为1.2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2.5亿元,出口额为 3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下列正确的是(①)① GDP为13.9亿元② GDP为12.9亿元③ NDP为13.9亿元④ NDP为12.9亿元5.一国的GNP小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产值(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产值。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今年名义G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 D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7.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C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8、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B )A、国民生产净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9、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D )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
宏观经济复习题

宏观经济复习题题型⼀、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题,每⼩题1分,共15分)三、判断题(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只需要判断正误即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五、计算题(第⼀⼩题12分,第⼆⼩题8分,第三⼩题10分,共30分)六、综合分析题(10分)重点名词解释1.国内⽣产总值:国内⽣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国或⼀地区)在⼀定时期内运⽤⽣产要素所⽣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影响就业和国民收⼊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般定义:为促进就业⽔平提⾼,减轻经济波动,防⽌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对政府⽀出、税收和借债⽔平所进⾏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和⽀出⽔平所作的决策。
3.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出增加所引起的私⼈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4.政府转移⽀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的⽀出。
5.IS曲线:IS曲线是⼀条反映利率和收⼊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点都代表⼀定的利率和收⼊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6.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即中央银⾏通过中央银⾏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7.LM曲线:为满⾜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y和利率r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为LM曲线。
8.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指收⼊的变动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出的变化的利率。
9.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1.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对商业银⾏及其他⾦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2.谨慎动机:谨慎动机也称预防性动机。
指为了预防意外⽀出⽽持有⼀部分货币的动机。
3.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标。
它在⼴泛的意义上是指⼀切⽣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意愿的报酬参加⽣产的状态4. 奥肯定律: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于⾃然失业率⼀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5.总需求: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宏观复习题和答案

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 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
29. 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D )
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 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
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 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
一、单项选择题
1.“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C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 D )
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
B.将各生产要素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
C.将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
D.把购买最终产品所支出货币价值加总
9.通货膨胀时,GDP价格矫正指数 ( A )
A.大于1 B.小于1
C.大于0 D.小于0
10. 宏观经济学中所讨论的两部门指的是( B )
A. 工业和农业 B.家庭和企业
C. 企业和政府 D.工业和第三产业
11.净出口是指( A )
A.出口减进口 B.出口加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进口减出口
D.储蓄增加,消费增加
26. 引致消费取决于( D )
A.自发消费 B.边际储蓄倾向
C.收入 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27. 在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值最大的是( C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8 B.边际消费倾向为0.7
C.边际消费倾向为0.9 D.边际消费倾向为0.6
28.市场利息率提高,( D )
32. 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和答案

复习与思考题:1.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存量分析流量分析事前变量分析事后变量分析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研究哪些问题?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4.请谈谈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参考答案2.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它考察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和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到经济中商品与劳务的总产量与收入、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国际收支和汇率、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波动等现象,揭示这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3.答: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法、总量分析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即期分析与跨时期分析、静态、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经济模型分析法。
4.答:参考第二节。
(撰稿:刘天祥)本章习题一、概念题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二、单项选择题1. 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A. 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 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 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 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2. 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
A.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3. 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A. 企业间接税B. 政府的农产品补贴C. 公司利润税D. 政府企业盈余4. 经济学的投资是指()。
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 建造一座厂房C. 购买一台机器D. 以上都是5. 已知在第一年名义GNP为500,如到第六年GNP核价指数增加一倍,实际产出上升40%,则第六年的名义GNP为()。
A. 2000B. 1400C. 1000D. 750三、判断题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型题()1.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2.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3.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4、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储蓄倾向为 0.3;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5、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元,会使IS曲线()A、右移10亿元;B、左移10亿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6、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A、增加20万美元;B、保持不变;C、增加12万美元;D、减少12万美元7.要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政府应当()。
A、增加公共工程支出B、增加福利支出C、增加税收D、减少税收8、技术的进步造成部分人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是()。
A.自愿失业B.结构性失业C.需求不足的失业D.摩擦性失业9、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则通货膨胀的受益者是()。
A.股东B.债权人C.退求金领取者D.工人10、下面哪一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
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B、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C、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D、投资支出的减少,国民收入不变。
11、若MPC=0.6,则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
A、40万B、60万C、150万D、250万12、若MPC=0.2,则政府税收乘数值为( )。
A 、 5B 、-0.25C、-4D、 213、政府预算平衡时,若MPC=4/5,政府购买增加100万元,则国民收入()。
A 不变B 增加500万元C 增加100万元D 减少100万元14、货币工资上涨一定导致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这句话()。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某企业增加一批积压商品B.某家庭新建一座别墅C.政府新建一条铁路D.A和B2、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5000亿美元。
该国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磨损和报废了300亿美元的资本品。
该国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5 80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B.5 500亿美元和5 200亿美元C.50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D.50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3、净税收是指税收与()之差。
A.政府转移支付B.家庭储蓄C.国内总投资D.政府支出4、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有可能5、某期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上期变化的原因是本期()的变化。
A.产出水平B.价格水平C.产出水平或价格水平D.产出水平且价格水平6、某期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上期变化的原因是本期()的变化。
A.产出水平B.价格水平C.产出水平或价格水平D.产出水平且价格水平7、下列交易中应计入今年GDP的是()。
A.去年生产今年售出的一辆小汽车B.今年生产交货但在去年就已经预收货款的一辆小汽车C.去年赊销并已列入坏帐却在今年意外地收回了货款的一辆小汽车D.汽车制造厂今年购入的10吨钢板8、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A.直接税B.间接税C.折旧D.净出口9、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的薪水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款D.家庭从银行取得的利息10、下列项目中()不是政府购买。
A.政府办一所学校B.政府修建三峡大坝C .政府向公务员发放工资D .政府向失业者发放救济金11、某国由甲、乙两个地区组成,其国内生产总值为Y 。
若将这两个地区视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Y1和Y2则()。
A .Y >Y1+Y2 B . Y <Y1+Y2 C . Y =Y1+Y2 D .以上均有可能12、增加社会保险税将影响()。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净值 C .国民收入 D .个人收入13、不属于国民收入但属于个人收入的项目是()。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最终产品:不需再加工和再出售,直接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商品。
中间产品:用于再加工和再出售,以供生产别的商品的产品。
2、货币需求:人们出于各种考虑而持有货币的需要。
货币供给: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3、财政政策: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变动税收、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所作的决策。
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
4、充分就业: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失业:在一定年龄以上,具有劳动能力,没有工作但是积极寻找工作的人。
5、GNP折算指数=名义GNP/实际GNP。
反映一般价格水平变化情况。
6、消费:消费者家庭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储蓄是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
自主消费:在收入为0时也要进行的消费。
引致消费:由于收入增加而引到致的消费。
7、货币的交易需求:由于个人和企业需要进行日常的交易活动而保留的一部分货币的需求。
投机需求: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需求。
8、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Ki=△y/△i9、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10、通货膨胀:一般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显著上涨。
通货紧缩:一般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显著下降。
11、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二、判断并说明理由题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没有经过市场交易,不应计入GNP。
2、(×)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提高了商业银行有央行的贷款成本,会诱使商业银行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
3、(×)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4、(√)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5、(×)当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时,边际储蓄倾向大于平均储蓄向。
(自考)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docx

(自考)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docx自学考试《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各项应计入当年GDP的是(D )oA.购买一辆用过的]口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政府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D.服装厂购进20台缝纫机2.GDP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为(A )。
A.国内生产净值B.国民收入C.个人收入D.个人可支配收入2.国内主产总值减去国内牛产净值的差额为(A )oA.折]口B.间接税C.宜接税D.净要素收入5.个人收入中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是(C )。
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净值C.个人可支配收入D.消费2.下列各项税收屮,属于间接税的是(A )。
A.关税B.遗产税C.个人所得税D.公司利润税3.如果某国生产要素在国外获得的收入人于外国生产要索在该国获得的收入,则该国(A )。
A.GNP 大于GDPB. GNP 小于GDPC. GNP等于GDPD. GNP与GDP的关系无法判断2.屮国投资者在日木投资开办的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应计入(B )。
A.中国的GDP、口木的GNPB.中国的GNP、口本的GDPC.中国的GDP、日本的GDPD.中国的GNP、日本的GNP1.在经济学中,被视为投资行为的是(D )。
A.购买公司新发行的股票B.购买公司债券C.购买国债D.购建厂房和设备2.用生产法统计GDP时,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C )。
A.政府的全部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D.政府的转移支付1.政府向公务员及具他雇员支付的工资,在核算GDP时应计入(C )。
A.消费B.税收C.政府购买D.转移支付3.消费曲线的斜率是(C )。
A.平均消费倾向B.平均储蓄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D.边际储蓄倾向5.三部门经济屮,收支均衡要求(B )0A. I=SB. I+G=S+TC. I+G+X=S+T+MD. I+T=S+G1.两部门经济中,收支均衡要求( A )cA. I=SB. I+G二S+TC. I+G+X=S+T+M D? I+T=S+G3.在三部门经济屮,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其基木均衡条件是(C )。
宏观经济复习题

4、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NP的有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 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 C 家务劳动 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 5、属于GN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NP的有) A 政府转移支付 B 企业转移支付 C 间接税 D 直接税 6、GNP与NNP之间的差别是 A 间接税 B 折旧 C 直接税 D 净出口 7、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包括如下哪些总量 A GNP B NNP C NI D PI 8、用收入法核算的GNP应包括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 B 公司税前利润 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D 资本折旧 9、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 M=1.8亿,则 A NNP=8.7亿 B GNP=7.7 亿 C GNP=8.7亿 D NNP=5亿 10、用支出法计算的GNP的公式为 A GNP=C+I+G+(X-M) B GNP=C+S+G+(X-M) C GNP=C+I+T+(X-M) D GNP=C+S+T+(M-X)
14、在“凯恩斯区域”,货币政策的效果要大于财政政策的效果。 15、资本边际效率曲线表明投资和利率之间存在正向变动的关系。 16、西方学者认为资本边际效率曲线能够更好地反映投资和利率的关 系。 17、增加政府税收,将使IS曲线右移。 18、增加政府支出,将使IS曲线右移。 19、当利率极高时,人们的流动偏好无穷大。 20、LM曲线的斜率在古典区域为无穷大。 21、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反方向的移动。 22、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 会使LM曲线发生反方向的移动。 23、IS和LM曲线的交点是充分就业时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 衡。 24、IS曲线不变,LM曲线右移会使得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25、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前提之一是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 26、自发投资支出增加20亿$,会使IS曲线左移支出乘数乘以20亿$。
宏观经济学考试复习题

宏观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加速原理断定A、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下列各项中()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C、人才的合理流动如果名义GDP由20000亿上升到23000亿,且GDP缩减指数由125上升至150,则B、实际GDP下降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减少和利息率提高自然失业率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预期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LM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某人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B、失业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C、GDP和储蓄S都将下降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A、摩擦性失业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预期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在坐标图上,表示收入和消费关系的45度线意味着C、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收入下列各项中()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C、人才的合理流动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3000元,当其收入为8000元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为A、3/8当某一经济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时B、总需求逐渐增加,但没有超过总供给通货膨胀是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C、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D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习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五个题型判断(1*10)、单选(2*10)、多选(4*4)、计算(10*2)、作图分析(34分)复习范围;四、九章的课后内容提要第二章复习题2 问题与应用2、4、6第三章复习题1、4、5问题与应用7、9第四章复习题7 问题与应用2第五章复习题1、2、3、4问题与应用2第六章复习题1、2第七章复习题4 问题与应用1第十章问题与应用5第十一章问题与应用1、3(1-4问)政府调控经济目标、政策含义、工具、传导机制、逆经济风向原则、利用IS-LM表示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章2、消费物价指数衡量什么?【答案】消费物价指数衡量的是整个经济中的物价水平,即相对于基期的一篮子商品与服务价格的现期价格。
3、【答案】当这个妇女与其男管家结婚后,GDP 下降的值等于男管家的薪水。
由于GDP 计算的是总收入,而由于他们的结合使工资消失,因此GDP 少了一份管家的工资。
如果GDP 衡量的是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实际价值,由于实际的经济活动总量并未变化,那么他们的结合就不会影响GDP。
然而实际GDP 并不是一种完善的经济活动衡量手段,因为它没有包括所有的商品和服务。
一旦管家的工作成为家务的一部分,它的服务就不再计入GDP。
正如本例所述,GDP 并不包括家庭中所有的劳动服务。
简而言之,GDP 不包含某些物品或服务,例如耐用消费品(汽车和冰箱)的租赁和一切不合法的交易。
4、把下列交易归入四个支出部分之一: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
A、波音公司向空军出售一架飞机(政府购买)B、波音公司向美国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投资)C、波音公司向法国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净出口)D、波音飞机向阿密拉•埃尔哈特出售了一架飞机(消费)E、波音公司制造了一架下半年出售的飞机(投资)8、【答案】A、实际GDP 下降,由于迪斯尼关闭时并不再提供任何服务。
工人收入与股东收益的减少(国民帐户的收入方面)以及人们在迪斯尼消费的下降(国民帐户的支出方面)致使国民收入下降;B、实际GDP 上升,因为农场生产的小麦增加了。
宏观经济学 各章课后习题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一、判断题:1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2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如计算机),使资本的边际产品增加,将会由于投资的增加而使实际利率上升,从而使总产出下降。
()3当一般价格水平不变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4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5当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达到均衡时,我们称经济达到了一般均衡()6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7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8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9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10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二、选择题1.总需求曲线( )。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因素都是3.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线,减税将(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没有影响4.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5.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A.厂商对劳动需求减少B.所得税增加C.原材料涨价D.劳动生产率下降6、下列哪一种情况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货币供给量增加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7、长期总供给曲线()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垂直直线D是一条水平线8、长期总供给曲线上的收入是()A充分就业收入B低于充分就业收入C高于充分就业收入D实际收入9、技术进步会引起()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10、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那么,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B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三、问答题1、试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 出口到外国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济人为一笔旧房买卖收取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答案:B2.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C. 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答案:B3.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
A.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B.增加,同时消费提高;C.减少,同时消费水平下降;D.减少,但消费水平上升答案:C4.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
A.i<s ,L<M; B.i>s ,L>M;C.i>s ,L<M; D.i<s ,L>M答案:A5. 在IS-LM 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 )。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收入减少,利率上升;C.收入增加,利率降低; D.收入减少,利率降低答案:C6. 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自发性投资增加10亿美元,IS曲线将( )。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答案:C7.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
A.增加和利率提高;B.减少和利率提高;C.增加和利率降低;D.减少和利率降低答案:B8.()将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A.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 B.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C.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答案:A9. 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失业和通货膨胀答案:B10. 经济周期的实质是()。
宏观经济学期末练习习题复习资料

第九章一、名词解释标及其衡量国民(内)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国民生产净值政府转移支付通货膨胀自然失业率CPI 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名义GDP 实际GDPGDP平减指数二、判断题1、GNP被定义为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 的一部分。
3、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
4、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199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1996年的GDP中。
5、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6、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7、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DP 中。
8、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
三、选择题1、用支出法核算GDP时,不应包括的项目有: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购买D 企业投资2、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NNPB.NIC.PID.DPI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A 国民收入决定及增长分析B 收入与通货膨胀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4、下列产品中计入当年GDP的有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D 净出口6、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7、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给个人的困难补贴8、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 )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9、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投资包括()。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答案)

13.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C)。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三、计算题
1.某年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元,国内私人投资5000亿元(其中500亿元为弥补当年消耗
求小于货币供给,所以利率会下降,直到实现新的平衡。
4.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
(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曲线的斜率的表达式。
LM曲线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等于实际货币供给即货币市场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情
况。实际货币供给为
M
,因此,货币市场均衡时,L=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讲过的章节后面的选择题要注意)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A)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2.当消费函数为c=α+βy(α>0,0<β<1)时,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了,即(c)的IS曲线更陡峭一些。
16.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5r。
(1)画出利率为10%、8%和6%而收入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
曲线;
第3页共9页
由于货币需求为L=0.2y-5r,
所以当r=10,
y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10亿美元、130
通过求解IS和LM的联立方程即可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亿美元)。
经济学专业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大部分答案).docx

经济学专业08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名义GDP和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a )a.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
b.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
c.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
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
2.在下列各对目标中,哪一对看起來是相互孑盾的?(b )a.低火业率和实际GDP的高增长率。
b.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
c.实际GDP高增长率和对外贸易平衡。
d.价格稳定和对外贸易平衡。
3.在一个宏观经济模型中,下列哪一个选项最有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外生变量?(b )a.外国对美国的岀口。
b.本国的出口。
c.利率。
d.税收。
4.计算GDP而采用的产品支出法和要索收入法:(b )a.是用來衡1: GDP的两个不同方而,因此互不相关。
b.是衡量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c.如杲GDP以实际价格衡量,两种方法可得出相同的结果;如果GDP是以名义价格衡量,则得出两个不同的结果。
d.与环流图无关。
6.按照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下而哪项不包括在内(B )a.小店铺主的收入。
b.居民购买小汽车的支出。
c.公司所得税。
d.企业的社会慈善捐款。
18.以下项口可被记为政府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除了(b )a.购买新的轰炸机。
b.你的祖母按月收到的社会保障金。
c.美国军工厂建造一座新的防护墙。
d.纽约市雇用新的警察官员。
5.在GDP统计中,投资包括:(c )a.在该年中为政府生产的任何产品。
b.对该年发行普通股票的购买。
c.该年年底存货量比年初存货量的任何增加。
d.山消费者购买但到该年年底并未全部消费掉的任何商殆o9、已知一个经济体中的消费为6亿,投资为1亿,间接税为1亿,政府购买为1.5亿,进口为1.8亿,出口2亿,贝I」(c )A、NDP二5 亿B、GDP二7.7 亿C、GDP二8. 7 亿D、NDP二& 7 亿6.在GDP统计中,负的总投资数字:(d )a.不可能发生。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国民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A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帐 BA.剔除金融转移;B. 计量GNP时使用增值法;C. 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 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3. 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C亿美元;B. 157亿美元;C. 280亿美元;D. 175亿美元;4.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 DA.实际GNP等于名义GNP;B. 实际GNP小于名义GNP;C. 实际GNP和名义GNP是同一回事;D. 实际GNP大于名义GNP;5. 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D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 购买普通股票;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6.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B ;A. 政府购买;B. 税收;C. 净出口;D. 投资;7、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投资增加将使国民收入 CA、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等于投资的增加量;B、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等于收入的增加量;C、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多于投资的增加量;D、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多于收入的增加量;8、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为 C ;A、;B、;C、5;D、49、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如果政府支出增加,那么GDP将D ;A、减少,但其减少量小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B、减少,但其减少量多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C、增加,其增加量小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D、增加,其增加量多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1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增加将引起GDP CA、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B、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C、减少,同时消费水平下降;D、减少,但消费水平上升;11、在四部门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同时等量地增加购买支出与税收,则GDP D ;A、将下降,且下降量等于税收的增加量B、将下降,但下降量少于税收的增加量;C、将增加,且增加量等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D、将增加,但增加量少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12、假设社会消费函数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200,政府购买支出G=100,政府转移支付TR=,税收T=;1求均衡收入;解y=c+i+g=α+βy-t0-ty+tr+i+gy=α-βt0+βtr+i+g/1-β1-ty=100++200+100/=11252求投资乘数Ki=1/1-β1-t=,政府购买乘数Kg=1/1-β1-t=,税收乘数Kt=-β/1-β1-t=-2,转移支付乘数Ktr=β/1-β1-t=213、如果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利率降低,将引起货币的 B ;A、交易需求量增加B、投机需求量增加C、投机需求量减少D、交易需求量减少;14、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非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B ;A、利率将上升;B、利率将下降;C、利率不变;D、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15、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C ;A、利率将上升;B、利率将下降;C、利率不变;D、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16、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IS曲线将 D ;A、平行向右移动;B、平行向左移动;C、变得更加陡峭;D、变得更加平坦;IS曲线:r=α+e-βT+βTr+g/d –1-βy/d即d值大,则IS曲线越平坦17、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自发投资增加时,IS曲线将A ;A、平行向右移动;B、平行向左移动;C、变得更加陡峭;D、变得更加平坦;解IS曲线:r= α+e-βT+βTr+g/d –1-βy/d即e值变大,IS曲线右移18、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LM曲线将 D ;A、平行向右移动;B、平行向左移动;C、变得更加陡峭;D、变得更加平坦;解LM曲线:r=-m/h +ky/h h值变大,LM 曲线变得平坦19、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供给增加时,LM曲线将A ;A、平行向右移动;B、平行向左移动;C、变得更加陡峭;D、变得更加平坦;20、如果资本边际效率等其它因素不变,利率的上升将使投资量 BA、增加;B、减少;C、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23、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C ;A、I>S,L<M;B、I>S,L>M;C、I<S,L<M;D、I<S,L>M;21、在IS—LM模型中,如果经济处于中间区域,投资增加将A ;A、增加收入,提高利率;B、减少收入,提高利率;C、增加收入,降低利率;D、减少收入,降低利率;22、在IS—LM模型中,如果经济处于中间区域,货币供给增加将 C ;A、增加收入,提高利率;B、减少收入,提高利率;C、增加收入,降低利率;D、减少收入,降低利率;23、在IS—LM模型中,如果经济处于凯恩斯区域,投资增加将 D ;A、增加收入,提高利率;B、减少收入,提高利率;C、增加收入,降低利率;D、增加收入,利率不变;24、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哪些答:交易动机、预防/谨慎动机、投机动机;25、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100+,投资函数I=200-3r,货币供给M=100,货币需求函数L=-2r;求:IS曲线的方程与LM曲线的方程;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解:由支出法知,y=c+i=300+ 所以IS曲线:y=1000-10r LM曲线 100=即y=500+10rY=750 r=2526、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 E ;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经济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E、A、B、C、D;27、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要求 C ;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坦;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坦 D、LM曲线平坦而IS曲线陡峭;28、在 C 种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B、 LM曲线垂直而IS曲线陡峭;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29、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Gk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 A、LM曲线平坦而IS曲线陡峭; B、LM曲线垂直而IS曲线陡峭;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坦;D、 LM曲线陡峭而IS 曲线平坦;30、在 A 的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D、不管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度如何,只要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31、“挤出效应”发生于 CA、货币供给的减少引起利率提高,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B、对私人部门增税,引起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减少;C、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32、政府的财政政策通过 B 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私人投资支出;B、政府购买;C、个人消费支出;D、出口;37、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3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目的是 C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3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答: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金率;35、什么是自动稳定器西方财政制度中常见的自动稳定器有哪些答: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政府税收,政府支出,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36、试论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论对制订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借鉴意义;答: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自己书上总结,IS-LM模型和AD-AS模型都是可以的;37、已知:I=2500-240r, S=-1000+, m=3200, L=-260r;1求IS—LM方程、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2若政府增加支出100亿美元, 货币供给增加300亿美元,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各为多少3政府增加支出100亿美元时,挤出效应为多大解:1IS方程:由I=S即可求得;2500-240r=-1000+ 即Y=7000-480rLM方程:3200= 即Y=6400+520r均衡收入Y=6712 r=2IS’方程 Y=C+I+G 其中C=Y-S=1000+于是Y=C+I+G=1000++2500-240r+100 得Y=7200-480r LM’方程 3500= 得Y=7000+520r均衡收入Y=7104 r=3 解,原来IS曲线为Y=7000-480r,LM曲线为Y=6400+520r解得均衡收入Y=6712 r=政府支出增加100后,IS’曲线为Y=7200-480r,LM曲线仍旧为Y=6400+520r,解得均衡收入Y=6816 r=;政府支出增加,市场利率从上升到,导致私人投资减少,从而产生挤出效应;把r=带入IS’曲线Y=7200-480r,解得6912;挤出效应=6912-6816=96;38、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 +0.8Yd, 投资I=140-5r; 1求IS和LM的方程; 2若货币供给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 均衡收入、均衡利率、消费和投资各为多少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简单,自己做39、假设一经济社会货币需求为L=, 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90+0.8Yd, T=50亿美元, I=140-5r, G=50亿美元;1 求IS和LM方程、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量;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解1IS方程:Y=C+I+G=90+Y-T+140-5r+50得Y=1200-25r LM方程:200= 即Y=1000均衡收入Y=1000 r=8 I=1002IS’方程Y=C+I+G=90+Y-T+140-5r+70得Y=1300-25r LM方程Y=1000均衡收入Y=1000 r=12 I=803完全挤出;挤出效应求法,把r=8带入Y=1300-25r,得Y=1100,挤出效应=1100-1000=10040、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都不是 ;41、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 B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需求结构性通货膨胀;D、成本结构性通货膨胀;42、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43、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C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44、关于经济周期的核心问题是 CA、价格的波动;B、利率的波动;C、国民收入的波动D、股票的波动;45设IS曲线方程为y=800-25r+5g,LM曲线的方程为y=400+25r+M/P,推到总需求曲线方程,并说明g和M变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解:消去IS曲线和LM曲线中的r,即得总需求曲线y=600+2.5g+M/2P;g和M增大,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平移,g 和M减小,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平移;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边际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陷阱挤出效应通货膨胀菲利浦斯曲线自动稳定器资本边际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政策复习与习题一、学习目标学完教材本章,并完成本书屮该章节的习题,你将能够: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况増长的概念,分淸其与经济发展的区别Z所在。
2、了解经济政策的H标,经济政策的不同流派及其政策选择3、熟练拿握财政政策的运行原理,及财政政策的效果4、熟练学握货币政策的运行原理,及货币政策的效果5、掌握不同条件下,政策搭配的实施及其效果二、关键概念复习在B栏中寻找与A栏中术语相应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在术语前边。
A B8政策目标经济当事人对价格、利率、利润或收入等经济变量未來的变动作出符合理性的佔计10政策工具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2财政政策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流行的学派,主要从供给的角度來分析问题6内在稳定器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调节利率,以便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经济目标的行为。
7挤出效应按单一的规则控制货币供给量,其货币增长速度等于经济增长率加上通胀率4货币政策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会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机制5单一原则扩张的财政政策带來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减少11政策时滞实施经济政策的目的1理性预期假设通过调节宏观经济的总需求來达到一定政策H标的宏观调控的方式9需求管理实施经济政策的手段3供给学派从政策在客观上需要实行到政策实行产生实际效果的时间三、补充练习题( - )填空题1•政府制定宏观财政政策的H的是消除经济的()缺口和()缺口。
答案: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提示:政策目的是保持经济稳定发展,既不过快,也不停滞不前2.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答案: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提示:从总体上,财政政策分为收入、支出两大类3.财政支岀政策是指()。
答案:政府通过改变支出來影响国民收入水平捉示:基木概念4.()政策是指通过改变税率來影响经济的政策。
答案:财政收入政策提示:基本概念5.按照社会保险制度,福利支出在萧条时期趋于(),从而对国民收入起着()作用。
另外,它在繁荣时期趋于(),从而对国民收入起着()作用。
答案:増加扩张减少收缩捉示:自动稳定器原理6.如果政府只増加支出而没相应的増加税收,或者只减少税收而没相应的减少支出,政府的预算将出现()。
答案:赤字提示:财政收入大于支出,财政盈余;财政收入小于支出,财政赤字7.按照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使得利率(),投资()。
答案:减低増加提示:货币供给増加导致利率降低,利率降低导致投资坍加8.在凯恩斯区域内,()政策有效答案:财政政策提示:凯恩斯区域屮,名义工资粘性9.在古典区域内,()政策有效。
答案:货币政策提示:古典区域中,实际工资粘性10.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答案:下降提示:投机性货币需要减少11•中央银行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会使货币供给量()。
答案:增加提示:买入债券,投放货币12.紧缩货币的政策有()。
答案:提高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买出政府债券捉示:央行货币政策三大工具13.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供给将()。
答案:减少提示:货币乘数减小14.通过借债來支持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利息率上升从而使投资支出下降,称为()。
答案:挤出效应提示:挤出效应的概念15.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來实现国民收入的预期水平,称为()。
答案:财政政策捉示:财政政策的概念(二)单选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冇()。
A.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B.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C.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D .充分就业和公平答案:C提示:基本概念2.屈于内在稳定器的是()。
A.政府购买B.税收C.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答案:C提示:转移支付总量在繁荣时期随失业人口减少而减少,在箫条时期随失业人口増加而増加,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反向作用3."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效果是有限的,因为()。
A.在经济衰退时内在稳定器会导致财政盈余出现B.在通货膨胀时转移支付和补贴会増加,在经济衰退时会减少C.其抵消经济波动的功能没冇直接改变政府支出那么强D.无论处于经济周期的任何阶段都会使价格水平上升答案:C捉示:其作用仅仅在一定范围内缓解经济周期变化4.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答案:B捉示:紧缩性政策旨在减少需求,所以可以直接减少政府需求,也可通过高的税率减少公众需求5.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增加税收B.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付D.増加转移支付答案:A提示:通货膨胀表明需求过旺,所以采用紧缩手段6.在经济处于严重衰退时,恰当的货币政策应当是()A.减少政府支出B.降低利息率C.使本国货币升值D.提高利息率答案:B提示:经济处于严重衰退时表明需求不足,所以采用扩张手段7.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髙个人所得税;C.提高公司所得税D.增加货币发行最。
答案:A提示:失业代衣需求不足,所以采用扩张手段8.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
A.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增加财政支出;C .扩大财政赤字D.减少税收答案:A 捉示:过热表明需求过吒,所以采用紧缩手段9.财政政策() 涉及政策支出和税收水平 包括创造工作岗位计划 包括最低工资安排,所有的工人至少可以得到一个公平的工资 包括失业保险计划 A. B. C ・ D.答案:A 提示:基本概念 10 .如果经济陷于严重哀退,正确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应该是()OA. 卖出政府证券,B. 购买政府证券,C. 购买政府证券,D. 购买政府证券, 答案:B 提示:经济陷于严重衰退所以需耍扩张性政策 11. 如果经济中发生了严At 的需求拉动世通货膨胀,正确的政府政策应包括()。
A. 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证券,提高贴现率,B. 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证券,降低贴现率,C. 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提高贴现率,D. 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提高贴现率, 答案:D 捉示:经济通货膨胀需要紧缩性政策12. 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A. 提高贴现率 B. 增加货币供给 C.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 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答案:A 提示: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公开卖岀债券13.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A.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 増加货币供给量,C. 减少货币供给量。
D. 增加货币供给量, 答案:C捉示:紧缩性货币政策旨在减少货币供给,捉高货币利率 14•“双松政策”使国民收入()。
A. 增加较多 B. 增加较少 提髙准备金率, 降低准备金率, 降低准备金率, 提高准备金率, 降低贴现率, 降低贴现率, 捉高贴现率, 提高贴现率, 出现财政盈余出现财政赤字 出现财政盈余 出现财政盈余捉鬲准备金率,发生财政赤字降低准备金率,发生财政盈余 降低准备金率,发生财政赤字 提高准备金率,发生财政盈余捉咼利率 提高利率 提高利率C. 减少较多D. 减少较少答案:A 提示:“双松政策”是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扩张,将使得国民收入较人提高15.“双紧政策”使利息率()。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答案:D捉示:“双松政策”是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紧缩,单一的货币紧缩使得货币供给减少必然使得利率上升,但由于财政政策紧缩,货币需求也减少,所以利率变化无法确定(三)判断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扩张性主耍体现在会使货币供给增加。
答案:错捉示:财政政策的扩张使得财政支出増加,货币政策的扩张使得货币供给増加2.如果某经济的MPC为0. 75,政府通过减税100亿元即可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300亿元。
答案:对提示:扩张中的乘数作用3.紧缩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可能使实际GDP减少,也可能实际GDP不变。
答案:对捉示:取决于供给曲线的价格弹性4.当政府通过向公众借债而不是増发货币來弥补财政赤字时,减税的扩张作用最人。
答案:错提示:通过借债会使得利率上升,而通过增发货币会使得利率不变甚至下降,所以增发货币时扩张效果最大5.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町以通过増加政府支出和减税來加以抑制答案:错提示: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來刺激需求,反Z,减少需求6.内在稳定器与自主决定的财政政策的作川效果是相同的。
答案:错捉示: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总是对经济冇反向作用,而自主决定的财政政策未必总是对经济冇反向作用7.当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时实际预算可能存在赤字。
答案:对提示:取决于政府对充分就业率的认识8.周期性赤字的增加会自动增加结构性或充分就业预算赤字。
答案:错提示:两者并无吉接关系9.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实施赤字财政以增加支岀时可能使人们预期将來承担更高的税收负扌M而增加储蓄。
答案:错提示:政府通过借债用于扩大支出减少了投资收益率,继而减少了私人的投资称为挤出效益10.如果财政政策导致利息率提高,木国货币可能升值,并导致净出口下降。
答案:对提示:利率提高,则按利率平价理论,本国货币远期升值,岀口下降11•如果在总供给Illi线的水平阶段上总需求增加,一部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将转化为通货膨胀。
答案:错捉示:由于水平阶段,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源,所以扩张的财政政策不会使得资源实际价格捉高,所以不会发生通货膨胀12.货币丄义者认为,长期里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并且货币供给献与经济活动水平之间不存在紧密的联系。
答案:错提示:货币主义者认为长期种流通速度是稳定的,所以耍按照国民收入的增加定期增加货币的投放13.凯恩斯学派认为,通过政府举债来弥补赤字会提高利息率,从而减少私人投资支岀。
答案:错捉示:政府举债弥补赤字和私人投资支出的影响并不确定14.货币主义者认为,尽管货币政策是一种显著的稳定经济措施,但作为经济的稳定器,它远不及财政政策有效。
答案:错提示:货币主义者认为单一的货币政策是最冇效的政策15.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将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反方向变动。
答案:对提示:MV=kPY(四)简答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些目标可采川的政策工具有哪些?提示:一般说來,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冇四个: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政策不是只考.虑这些目标中的某一目标,而是要同时实现这些目标。
经济政策就是为了同时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手段和措遍。
应该说,上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Z间存在着一定的孑盾。
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或者确定巫点政策H标,或者对H标进行协调。
当我们不考虑对外贸易,且把问题的考虑限定在短期和静态条件时,则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就包括两个,即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
围绕若这两个目标而捉出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