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7节升华与凝华教案浙教版.docx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7《第7节 升华与凝华》教案2
?第7节升华与凝华?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3.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现象。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常见升华和凝华的实例、一些天气现象的成因。
教学难点:认知升华和凝华的吸热和放热、分析升华、一些天气现象成因的解释。
教学过程:导入: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夏日炎炎河水干涸,秋意浓浓禾苗露珠,寒冬腊月河水结冰。
意图:通过四句诗,是对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四个知识点的复习。
教师:刚刚前面四句诗说明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能否直接相互转化呢?学生大多答能,有少数答不能。
教师:如果能,那你能否举出例子来说明呢?学生能把樟脑丸变小举出,其它现象学生较难举出。
教师:你怎么知道樟脑丸是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呢?教师要引导学生答复这个问题,可以问:如果固态樟脑丸变成液态,那么大家平时在衣柜里有没有发现液态的痕迹呢?学生很肯定答复没看到,教师可以引导:既然没看到,那说明固态的樟脑丸变成了气态。
教师:教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实验,这个玻璃器皿中的是碘,大家看一下,里面的碘是什么状态?学生:固态。
教师:我如果把玻璃器皿在火上加热,同学们猜猜看,固态碘会变成什么状态呢?绝大局部学生猜变成气态,有少数同学猜变成液态。
教师:那么让我们来试试看。
注意,同学们要观察清楚实验前是什么现象,实验中你又看到什么现象,实验后你又看到什么现象。
教师:〔实验〕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紫色越来越来浓。
教师:紫色的是什么?学生:气体。
教师补充是碘蒸汽即可。
教师:现在我停顿加热,大家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紫色变浅,变成固态碘。
教师: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过程。
教师提出升华与凝华的概念。
教师:我给玻璃器皿加热,固态碘变成气态,停顿加热,慢慢的又会变成固态,你能够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教师:教师这里还给大家带来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教案(教学设计)
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7节升华与凝华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能用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2.能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1.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课件及搜集的展示图片的课件等。
各种天气图片展示。
(一)升华与凝华P155实验:碘升华、凝华实验概念: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2.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气体凝华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固体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因而升华可用来致冷。
如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就是一种常用的致冷剂。
我们常用它来进行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原理:干冰一旦进入冷云层,就会很快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实例1: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到哪里去了?实例2:比较新旧两只灯炮,讨论用久了的灯泡为什么会发黑?实例3:出示雾凇图片,猜想寒冷的冬天,针状雾凇这种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应用1: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防止食品腐烂。
应用2: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二)云、雨、雪、雾、露、霜——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
1.由云、雨、雪、雾、露、霜的图片可见,说明都它们是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2.读P158图4-81:降水形成的示意图,粗略解释降水的形成过程。
3.粗略归纳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
归纳:云、雨、雾、露——水液化雪——水凝固霜——水凝华科学资料:1.什么是人工降雨?通俗地讲,人工降雨就是选择有利于降水的云团,用人工的方法(飞机或高炮)将“催化剂”送入云层,促使本不会降水的云降水,或者加大降水,故又称为“人工增雨”。
七年级科学上册4.7升华与凝华4教案新版浙教版
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了解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2•了解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难点: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观察记录1、实验前,在烧杯里你观察到什么?猜想把碘加热会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给烧杯里的碘加热,杯中看到什么现象?3、停止加热,在烧杯壁和蒸发皿底部看到了什么现象?4、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冋题是什么?5、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华和凝华》课后反思1、开始学生能对日光灯管为什么发黑提出大量的疑问,但基本上学生都不能回答提出的问题,学生带着好奇,带着疑问,开始探索今天的知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创新,并对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加以表扬。
2、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出现不同的想法,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要求组装实验仪器。
开始实验后,学生看到碘升华的明显的现象,感到很激动,而且学生没有忘记把当时的现象做记录。
并用自己的语言描写了当时的情景。
从中不仅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还加强了学生的记录表达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培养。
3、实验结束后,在讨论实验中最感兴趣的问题时,又一次把同学的胃口调动起来,学生争先恐后,不仅提出了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还有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
同学之间你问我答,虽然学生回答的很粗糙,甚至理解错误,但体现了学生在积极思考。
我也认为,平时上课时不仅要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也要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
哪怕是错误的回答,也会给学生一种鼓励,也是学生一次锻炼的机会。
但是最重要是老师能把握好,最后能给与学生正确的解释,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所在。
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回答,学会学习是教学的目的。
4、在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时,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但不易被学生注意,常温下樟脑丸的升华,冬天冰的升华,冬夜水蒸气的凝华(霜),这些过程进行得较为缓慢,气体又看不见,而难于被直接观察到,因此本节教学注重观察和实验,还注意对学生进行分析、推断的训练。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47 升华和凝华 教案.doc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课题升华和凝华单元第四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了解两者热量变化情况。
(2)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3)能用物态变化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重点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难点判断各类变化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及液态到气态之间的转化关系。
那么物质能否直接从固态和气态之间转化呢?【过渡】本节课我们将介绍物质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
提问学生固态和液态及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回顾上节课知识,引入新课讲授新课 1.升华凝华【实验】首先,我们观看碘的升华和凝华试验。
看实验过程的时候,带着如下问题:(实验过程见视频)(1)给玻璃容器里的碘晶体加热,观察玻璃管中出现了什么现象?(2)停止加热后,玻璃管里碘又发生什么变化?(3)实验刚开始要用酒精灯加热,给你什么启示?【提问1】从视频中可以看到,碘在加热和停止加热的过程中,碘的形态有什么变化呢?答:当给碘加热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慢慢变为紫色的蒸气,去掉加热装置,可以看到随着紫色蒸气的慢慢消失,而杯壁上附着了固态碘。
【提问2]停止加热后,玻璃管里碘又发生什么变化?师生互动,完成新课学习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视频,引导学生去说实验中有什么现象新课教授目的是引导学生心中有从固体变为气体的设想【提问3]开始的时候使用酒精灯给出了什么启示?答:说明碘在变为碘蒸气的时候,需要吸热。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碘在加热的时候会从固态吸热升华为气态,而去掉加热装置让其冷却的过程中,碘蒸气放热从气态凝华为固态。
总结: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热量)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释放热量)2.学以致用【提问1】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
这是什么现象?请同学回答:樟脑丸直接从固态升华变成气态。
秋七年级科学上册 4.7《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自然科学学案
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七节 升华与凝华学校 七( )班 某某 组别一、课前尝试1、2、课前准备:酒精灯、碘升华凝华管二、新知尝试1、升华和凝华尝试:教材第155页的活动(碘的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要热,有作用。
凝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要热2、阅读课文P136-138,讨论并分析自然界中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水的相关物态变化。
三、同步尝试1、小明小时候常看到妈妈往衣柜里放防蛀虫用的樟脑片,但过一段时间看它时已变得很小了,他在想会不会被虫吃了呢! 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答:。
2、用久的白炽灯与日光灯会变黑,这是为什么?答:。
3、干冰的用途很广,生活中常用干冰来做致冷剂对食品进行保鲜,在舞台上一些境头常用干冰来制一些“雾”你能说说为什么干冰能有这样的用途吗?答:。
4、“干冰”在空气中会长出胡须,这是因为“干冰”发生华时要从外界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发生华而形成冰。
5、写出自然界中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水的相关物态变化:(1)云由小水珠和小冰晶组成,它是高空的水蒸气和形成;(2)雨是水滴,应是小冰晶或水蒸气而成;(3)雪是固体,由小水珠或水蒸气而来;(4)夜间气温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植物和其他物体的表面形成露;若此过程是在空气尘埃上形成并随空气流动则是雾,所以雾的形成也是水蒸气的结果;(5)冬天的夜晚,地面气温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迅速而成霜。
四、变化尝试6、如果我们能闻到某种固体物质的气味,说明这一物质具有易(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特点。
7、看“干冰胡须”图(见课本第158页),这是由于“干冰”易并且 热,导致空气中的水固态 液态 气态(熔化)(吸热) ( )( ) ( )( ) ( )( )蒸气成的结果8、夏天,婷婷同学为了解渴,从冰箱中取出一支冰棍,看到下列三种现象,试解释其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1)硬硬的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升华与凝华教案3浙教版(2021年整理)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 升华与凝华教案3 (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 升华与凝华教案3 (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7 升华与凝华教案3 (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4.7 升华与凝华【知识能力】1.知道升华和知道凝华概念2.认识升华吸热,知道凝华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认识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材分析】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实验,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难点】1、重点:识别生产和生活升华和知道凝华现象;并掌握其概念2;难点是分析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方法是要弄清开始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是属于何种物态变化.【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用具】试管、胶塞、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碘、铁架台、石棉网、棉线、烧杯、白纸、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人造雪景”实验的录象。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升华与凝华》教案-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升华与凝华》学习任务单一、实验探究1、小组合作(1):将碘锤放入热水中,碘由_____态变成______态,中间_____(填是或否)经过液态。
2、小组合作(2):将碘锤放入冷水中,碘由_____态变成______态,中间_____(填是或否)经过液态。
3、小组合作(3):现场制“霜”(1)易拉罐外壁上的“霜”是如何形成的?(2)本次实验中包含哪些物态变化?二、学以致用1.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叫“固体清香剂”的产品,把它放在饭店、厕所、汽车等地,能有效地清新空气,让人感觉温馨芳香,这种现象是(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2.“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3.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_________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成小水滴,有的__________成小冰晶(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小水滴和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霜是地表附近的水蒸气遇冷成小冰晶而形成的。
4.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成小水滴落下来。
三、课后提升2010年1月5日,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 cm~10 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 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
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
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这雪为什么不见了? 简单解释原因。
《4.7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能在实验中总结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3.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碘升华、凝华实验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关注,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道理;通过微课《水循环》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重点:掌握升华、凝华的概念。
难点:对生活中现象的辨析和解释。
教具:烧杯、碘锤、热水、锥形瓶、三脚架、酒精灯、松树枝、樟脑粉、自制课件等教学方法:整体模式: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模式;反馈模式、探究模式、交流模式本节课体现的运用“心理学效应”建构的探究模式如下:蔡加尼克效应:遇到不解的科学现象(悬而未决)-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学习解决欧菲斯托原则:连续选择-再选择模式(问题-选择-再选择-解决)墨菲定律:友情提示-防患未然模式(问题-友情提示-防患未然-解决)印刻效应:印刻-打破模式(问题-印刻-打破)温故知新: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物质状态转化图看到这样的物态变化,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二、学习实践:(一)升华实验探究:拿出碘锤,我们发现碘锤中的碘处于______态,将碘锤放进热水中,我们发现碘锤中的碘变成了______态,中间______(填“有”、“没有”)液态碘出现。
这一过程中要将碘锤放在热水中,说明这一过程中需要______热量。
总结:1.定义:物质由______态______变成_____态的过程。
2. 升华需要_______热量。
反馈练习一1.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是因为灯泡在使用的过程中灯丝发生了________ 现象。
2.樟脑球在衣橱里,几个月后会变小甚至消失,在此过程中,樟脑球发生了________现象。
3.在寒冷的冬天,室外温度低于0°C,但雪人时间久了也会变小,是由于室外的雪人发生了_______现象。
七年级科学上册 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 (新版)浙教版
第七节升华和凝华一、目标导航[知识与技能]了解升华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并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科学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解决问题]能够分析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解决问题]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要点扫描[课标解读]《升华和凝华》这一节属于《科学课程标准》安排的五个学习领域中的“物质科学”领域,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质不仅可以从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转化,而且可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化,从而对物态变化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讨论。
[内容分析]本节在教科书中由日常生活中日光灯用久了为什么会变黑引入,通过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明确概念以后,列举了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最后通过对几种熟悉的自然现象:云、雨、雾、露、霜的解释,巩固物质的三态变化。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及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己经学过物态变化中的四种,即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现象虽不罕见(如樟脑块的升华,秋冬的霜),却不易被学生注意,因为这些过程进行较为缓慢,气体又看不见,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到。
小学常识课本中没讲过,这些都给学生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要做好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这些现象,用事实说话。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樟脑块变小消失,冬夜的霜出现象等分析推断现象的发生过程。
[学法点拨](1)设疑引入,激发兴趣由问题物质能否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化?用设疑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验演示,直观易懂通过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让学生直接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学生容易接受。
(3)渗透科学的生活性,科学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科学,从生活现象引出问题,又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的现象。
[经验介绍]本节由日常生活中日光灯用久了为什么会变黑引入,通过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第四章第7节升华与凝华》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上册
《升华与凝华》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升华与凝华”这一物理现象。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后续学习物质状态变化及能量转换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理解升华与凝华的基本概念及其物质状态变化过程。
2. 掌握升华与凝华的实例,并能分析其变化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升华与凝华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践能力评价:通过实验操作,评价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3. 思维发展评价:通过分析讨论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评价学生的逻辑分析和应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如干冰升华为气体、水蒸气凝华为霜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讲解:(1)讲解升华的概念、特点及实例,如干冰的升华过程。
(2)讲解凝华的概念、特点及实例,如水蒸气遇冷凝华为霜的过程。
(3)引导学生分析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的物质状态变化及能量转换。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干冰的升华实验或霜的凝华实验。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及分析结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升华与凝华的过程及原理。
5. 课堂总结:总结升华与凝华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强调观察、分析和推理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升华与凝华概念的理解程度及其实验观察能力。
2. 作业布置:(1)收集并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分析其变化过程及原理。
(2)预习下一课内容,准备相关问题,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总结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7升华与凝华 学案
第7节升华与凝华1.你要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升华,哪些属于凝华,了解它们有什么不同。
2.你要知道云、雨、雪、雾、霜是怎么形成的。
一、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和凝华是相反的过程。
3.现象和应用〔1〕衣柜里的樟脑球,时间放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这是樟脑球升华现象。
〔2〕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在阴凉处也会变干,这是冰的升华现象。
〔3〕有微风的、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针状雾凇,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4〕夏天从冰柜里拿出来的棒冰纸外面的冰霜是水蒸气凝华现象。
〔5〕普通灯泡用久了,玻璃内壁发黑,这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而形成的。
4.升华和凝华的微观解释:升华是固态物质外表的分子克制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进入空气中的过程,而凝华那么是气体分子碰到固态物质的外表,并被固态物质分子的引力所束缚的过程。
升华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人们常利用升华吸热的特性来降低物体的温度。
导例1 现在超市里卖一种叫作“固体清新剂〞的物品,把它放在卫生间里能有效清新空气,并能散发出香味,这种现象是〔D〕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解析:从题中可以看出“固体清新剂〞是固态的,放在卫生间里它能散发出气味,说明变成了气态。
即它是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
点拨:物质可以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在常温下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在解题时,要看物质有没有经过液态的过程,是不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导例2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B〕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解析:升华是吸热过程,干冰在常温下极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运输的食品能获得低温。
点拨:升华是吸热过程,物质升华的速度越快,在一样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也会越多。
二、云、雨、雪、雾、露的形成云:由水蒸气温度降低后凝结成的小水珠、小冰品聚集而成。
第7节 升华与凝华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加热时,固态碘直接变成气态碘蒸气
(2)停止对玻璃容器加热
玻璃容器壁上碘晶粒变多
冷却时,气态的碘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碘
(2)&1&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C
[解析] 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此过程放热。 河水结冰是凝固过程,需要放热。 樟脑丸逐渐变小,由固态升华为气态,此过程需要吸热。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过程放热。
题型1 升华和凝华的判断
典例3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与其他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不同的是( )
A. 严冬,窗户上的冰花B. 冰箱里的“白霜”C. 严寒的天气里雪人变小D. 秋天的早晨,树枝上挂满霜
C
[解析] 严冬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水蒸气在窗户上凝华形成的,冰箱里的“白霜”是冰箱里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冷凝器上凝华形成的,严寒天气的雪人变小是因为雪升华成了水蒸气,秋天早晨树枝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熔化
自然现象
成因
涉及的物态变化
雾
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附着在悬浮于空气中的灰尘上,形成了雾
液化
露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形成了露
液化
霜、雪
霜是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温度迅速降低时凝华成的小冰晶;如果高空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可能会以雪的形式降落到地面
升华
紫色碘蒸气逐渐消失,锥形瓶内壁附着一层紫黑色固体
[解析] 在锥形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微微加热,瓶内出现紫色气体,是因为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这说明碘发生了升华。停止加热,紫色碘蒸气会逐渐消失,瓶内壁附着一层紫黑色固体,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凝华。
七年级科学上册《升华与凝华》教案2 浙教版.doc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用酒精灯把碘加热,在烧杯的上方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
学生回答,认真观察
学生实验要求:
1加热时,观察烧杯中有何现象?
2停止烧杯加热,在烧瓶底部有何现象?
3烧杯底部有无液态碘?
4根据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以及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能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
的现象。观察实验,认识物态变化,形成观察、分析、对比、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升பைடு நூலகம்和凝华的概念
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课设问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固态与液态、液态与气态可以相互转变,那么,固态与气态之间是否可以直接转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师:云和雨是怎样形成的呢?
师:雾、露、霜、雪又是怎样形成?
学生回答
小组讨论,请四位同学分别来说说这四种天气现象的形成发生了何种物态变化。学生分组代表发言,形象描述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
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分组代表发言描述这些现象形成以及属于何种物态变化,师生在共同归纳总结。其中露和雾的形成实质是一样的,但具体现象不一样,再与霜的形成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明确露、雾、霜的形成实质,并逐步培养学生对比的逻辑思维能力。
师:雾、霜大家都比较熟悉,你知道它们有哪些危害?
学生讨论后回答。
雾和霜的害处让学生讨论后回答,从而培养学生明晰概念,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七年级科学上册《升华与凝华》教案3 浙教版
一.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时吸热,凝华时放热.2.能力目标: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一些实际现象.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能解释升华和凝华的一些典型现象.三.教学难点:1.认知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雾,露,雪,霜的形成.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五.教学辅助手段.课件(动画)六.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课题:师问:1.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有几种状态?举例说明.2.这三种状态能否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举例说明.师小结: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一下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即升华和凝华.(二).新课步骤[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下面,通过实验的方法耒研究一下物质的升华和凝华,看看物质在升华和凝华过程中都遵循什么规律?学生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分组)3.开始实验后,请同学们边做实验,边观察.讨论题:(1)加热过程中,烧杯中出现什么现象(2)加热过程中,状态如何变化?(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有否液态物质生成?)(3)观察盛有冷水的烧瓶内有何现象产生?4.学生小结碘在加热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5.师小结:从上述实验中可知:物质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6.说一说,各抒己见.(1)解释普通灯泡用久了其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2)在舞台上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课件)课件说明及讨论题:整个舞台笼罩在浓厚的白雾中,仿佛仙进一般,这种白雾是什么东西呢?又是怎么产生的呢?(3)夏天,小明为了解渴,去买一支棒冰。
售货员从冰柜里拿出棒冰,小明发现硬梆梆的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就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在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面会出“汗”,您能帮助解释这一现象吗?[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的成因.]1.课件动画模拟以上自然现象的成因进行观看.2.小结:相同点:都是由于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不同点:云:在高空,温度降低后,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或凝华成的小冰晶。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4-7 升华与凝华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梳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4)对自己家里的用水进行调查,如每天用水情况(估计),洗衣用多少水,洗澡用多少水,抽水马桶用多少水等等,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节约用水?预测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如果完成实施后每月能够节约多少水?可以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
学生阅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具体实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师生、生生共同交流,统一看法。
比如:用久的电灯泡灯丝会变细,玻璃泡会显得黑,这是因为钨丝受热升华形成的钨蒸气,使体积减小,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凝华成极薄的一层固态钨;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内壁上凝华成冰晶;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结成了一层“霜”;冬天,冰冻的衣服(结了冰)变干(温度低于0℃,冰不能熔化,消失的本质是冰逐渐升华为水蒸气了);冬天,0℃或以下(未达到熔点)雪人仍逐渐变小;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白雾、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食品保鲜等。
升华和凝华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都进行得较为缓慢,再加上变化前后的气体看不到、摸不着,学生几乎没有感性认识。用“碘锤”来做升华实验,现象明显且简便易行、安全卫生,是观察升华、凝华现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学以致用,增强进一步学习物理的美好情感。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 浙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4.7 升华与凝华》(1)教案浙教版教学目的:1.了解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2.了解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难点: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教学方法: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某同学要亲自做雪糕,他将调制好的雪糕液倒入雪糕盒,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
过一段时间后,他取出固体雪糕,正准备美美的吃上一口,讨厌的电话铃响了,他只好把雪糕放在杯子里去接电话……终于可以吃雪糕了,可是,杯子里的雪糕变成了液体,杯子外面还有一滩水………再看看桌子上调制雪糕液的碗,由于没洗,也变干了…….问:1、上面这段话包括了哪些物态变化?答:包括凝固、熔化、液化、汽化问:2、用旧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发黑,能用上述物态变化解释吗?二、新课教学:(一)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研究碘的物态变化要求: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2、猜想给碘加热会变成什么:液态还是气态?3、实验过程中给升华管中的碘加热,你观擦到什么?4、停止加热,在碘升华管壁你又看到什么?5、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二)通过实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1.升华: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2.凝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三)列举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1.用旧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发黑?2.保存衣物用的樟脑丸为什么会消失?3.严冬玻璃窗为什么会结一层冰花?4.干冰撒在空中会成什么样的情况?5.冰棍外表的“白粉”是怎样形成的?6.针状雾凇(人造雪景)是怎样形成的?三、综合应用云的形成雪的形成雾的形成露的形成霜的形成雨的形成冰雹的形成四、总结物体的三态变化关系要求学生总结,老师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华与凝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碘的升华与凝华的实验,认识升华与凝华现象,并从中分析得出升华过程要吸热, 凝华过程要放热;(2)在教学活动能识别出在生活小常见的物态变化小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学生们运用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展示碘的升华与凝华的实验为基础,得岀升华与凝华,的现象的存在及其原理,同时,学生们能正确掌握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生能运用学过物理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学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口主的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并揭示物理学道理;(2)通过介绍一些利用升华与凝华现象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第三节。
学生在小学的自然常识中已学到一些物态变化的知识,同时,在前两节已对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四种现象有了系统的学习和学握,但对于实际生活屮并不罕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却没有直观的认识与理解。
他们总以为固态和气态Z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环节。
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结构的特点,我将以大量形象直观的讲解展示过程为主,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的展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的原理。
3重点难点重点:棠握升华与凝华的原理,并对物态变化有系统的理解。
难点: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解释。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 1. 1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引入出示四句短句:寒冬腊月,河水结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雨过天晴湿草地变干、掀开饭盒水珠「落下。
师:同学们能用前两节学过的知识,分别说出它们是,什么物质变化的过程,是放热还吸热?生:”凝固,融化,汽化,液化师:那请大家一起回答下这些现象的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引导学生回答,如什么态变为什么态是凝固的过程?设计如下图)活「动2【活动】碘升华和凝华的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研究碘的物态变化要求: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2、猜想给碘加热会变成什么:液态还是气态?3、实验过程中给升华管中的碘加热,你观擦到什么?4、停止「加热,在碘升华管壁你又看到什么?5、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二)通过实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1.升华: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2.凝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活动3【讲授】举例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列举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图片)1.用旧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发黑?2.保存衣物用的樟脑丸为什么会消失?3.严冬玻璃窗为什么会结一层冰花?4.干冰撒在空中会成什么样的情况?5•冰棍外表的“白粉”是怎样形成的?6.针状雾淞(人造雪景)是怎样形成一的?活动4【讲授】自然界中有哪些自然现象与物态变化有关图片展示:云的形成、雪的形成、雾的形成、需的形成、霜的形成、冰雹的形雨的形成和成。
活动5【讲授】小结物态变化的图解活动6【练习】练习说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1、水结成冰2、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3、早晨,草木上的水水滴4、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5、髙温加热碘,碘变小6、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7”、夏天,水缸外层“出汗”8、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9、洒在地上的水不久干了2、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收热量的是 ------ ()A、熔化、凝华和凝固13、液化、升华和汽化C、汽化、熔化和升华D、凝华、液化和熔化3、夏天,小明为了解渴,去买,一支冰棒。
售货员从冰柜里拿出冰棒,小明发觉硬梆梆的冰棒上沾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就冒“白气二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
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4.7升华与凝华1.在烧瓶里放少量碘,并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看到,固态的碘没有_________ ,而直接变成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 .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没有______________ ,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 .2、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物质从态直接变成 _____________ 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 ____________ 热.物质从_________ 态直接变成 _______ 态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 _________ 热.3•如图所示,把少景的碘放在烧杯中,用热水微微加热,可以看见_______________ 生成,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 .停止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 2001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例人工降雨常利用“干冰”,其原因是()A.干冰在空气中可熔化成水B.干冰升华成水蒸汽后液化成水珠C.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汽凝华成冰晶,冰晶下落熔化成水D.以上原因都有例2、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C.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D.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例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学中所说的物态变化的是()A.秋天出现的漫天大雾B.下雪后地面变的潮湿C.冬天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D.水泥用水合成泥浆例4、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A.熔化、凝华B.汽化、升华C.液化、凝华D.凝固、蒸发例5、电灯泡使用的时间长了,其中的鹄丝会变细,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餌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升华了B.餌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熔化了C.餌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蒸发了D.钩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液化了例6、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C.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例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门窗上常常会结岀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 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 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例8、冷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岀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汗”岀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B. 冰花结在玻璃上室内的一面C.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例9、放在衣物中的樟脑精,一段时间以后不见了,这是 __________ 现象.深秋,有时清晨在地面上会出现白霜,这是 ________ 现象.巩固训I 练「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B. 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 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D. 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巩固i 川练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A. B.C. D.雪的形成, 露的形成, 雾的形成, 霜的形成, 巩固训练3.属于凝固现象 属于熔化现象属于汽化现象 属于凝华现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汽化和液化B.汽化和升华C.凝固和凝华D.凝固和熔化巩固训练4.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了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图所示)时, 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 升华汽化冬季即将来临.A.凝华B.C.液化D.巩固讪I 练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话白的畫 这预示着甲图中, 丙图中, B.乙图中,碘微微加热后变成紫红色蒸气 D. 丁图中,烧水时壶嘴喷出“白气”正在消融的冰山水蒸气遇冷后在轶丝网上形成霜巩固训练6•如图所示,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C.A. 晶莹的靠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巩固训练7.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___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巩固讪I练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早春,冰雪融化盛夏,冰棒冒“白气” C.初秋,田野花草挂上露珠 D.寒冬,树梢上结了霜巩固讪I练9.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
是因为积雪发生了()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1.在运输食品的过程中,常用干冰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A。
干冰熔化时可吸热 B.干冰升华时可以吸热C干冰汽化时可吸热.D.干冰先熔化后汽化时要吸热2.为了防止虫蛀,我们往往在衣箱内放入一些卫生丸,夏天过后,卫生丸会逐渐变小甚至消失,其原因是()A.卫生丸熔化了B.卫生丸汽化了C卫生丸蒸发了 D.卫生丸升华了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过程是()A.露水的形成B.雾的形成C.水结成冰D.雪的形成4.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B.初冬早晨草叶上的霜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D.冬天室外的水结成冰5.下列物态「变化中,在吸、放热的条件上与凝华要求相同的是()A.熔化、汽化B.液化、熔化C.凝固、液化D.凝固、汽化6.火箭在飞行时,外壳与空气发生摩擦而产生高温,为防止火箭舱内温度过高,在外层涂有一层特殊材料, 这层特殊材料的作用是()A.材料升华吸热,使外壳温度不易升,高B.材料升华放热,使热量散失C.材料是良好的导热体,使热量很快分散D.材料是良好的隔热层,使热传不进舱内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严冬,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B.饭桌上冒出的热气是水蒸气-C初冬的早晨常见到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而形成的D.夏天看到棒冰冒的“白气”,这是棒冰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8.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9.物质从固态_____ 变成气态称为_______ ,这个过程物质要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称为_____ ,这个过程物质要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10.在锥形瓶「内放人适量的碘晶粒,底部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你会看到瓶内出现________ ,而碘晶粒逐渐消失.拿走酒精灯,过一会儿在瓶壁上会出现_______ •这说明碘在_____ 时要吸热,在____ 时要放热.11.冬天,冰冻的衣服在低于(TC的房间里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 _____ 而变为水蒸气;白炽灯用久了灯泡内壁会发黑,这是灯丝先_____ 后 _____ 的缘故.12.为了加强演岀效果,舞台常岀现一团团的白雾,这是利用干冰________ 时 ____ 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 成小水珠形成的.13.在露、霜、雾,雪中,______ 是水蒸气直接凝华而形成的, _____ 是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14.从冰箱冷冻室中拿出来的冰棒上会有一层白白的霜,这是_______ 现象;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变小了,这是____ 现象.15.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这是______ 现象.冰花与水雾一样总是出现在玻璃窗的_____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16.为了缓解北方某些地区的旱情而实行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_____ 成了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 为雨水降落到地面.17.夏天,小宝为了解渴,从冰箱中拿出一支冰棒,他发现硬邦邦的冰棒上粘有白色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就冒“烟”;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中,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上就会出“汗”,你能帮他解释这些现象吗?18.据《新民晚报》载2001年5月10日,阴天,气温约为一15°C,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 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这雪为什么不见了19.中国有个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请你从热学的角度来试解释这一现象.1.物质由 ______ 态直接变为_________ 态叫做升华•升华要 ________ 热量.2.物质由______ 态直接变为_________ 态叫做凝华•凝华要 ________ 热量.3•我市今年春季出现严重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火箭弹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投撒到高空,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_____________ 成为气体,并从周圈吸收大最的热,空气的温度激剧下降,使高空中许多水蒸气__________ 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吸热而___________ 变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写物态变化名称)4•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是因为鸽________ 了,同时灯泡会变黑,是因为鹄蒸气又_________ 了(填“升华”或“凝华”)5•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樟脑丸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景”是樟脑丸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樟脑丸凝华而成的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6•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B.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8•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9•冬天展览的冰雕没有熔化,但会逐渐变小,原因是冰发生了B.升华C.凝华D.凝固A.蒸发1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门•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1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B.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C.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13.某种晶体熔液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D这是熔化图像还是凝固图像?__________(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多少?___________(3) 这种物质固态时是什么名称? _______ (4) 固液共存的时间有几分钟? _________14•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从图像可知_______________ 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 中,水的温度 _______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但需要 ________ 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_ •15•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格内的填空.缥渺的雾晶莹的露 凝重的霜轻柔的雪 同样的水分子 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需要色彩16•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上面挂了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上面冒出“白烟”,当把它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的外壁出“汗”,解释这些现象分别发生的物态变化.文中句子 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液化凝重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