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史

合集下载

广东史的心得体会

广东史的心得体会

广东史的心得体会
广东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有着丰富的史学资源和独特的
历史传承。

在我对广东史的研究和了解中,我有以下的心得和体会:
1. 广东的地理位置和地势使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交通枢纽。

广东位于中国的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香港、澳门和
台湾,同时也与南海相邻。

这使得广东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中国与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窗口。

广东的交通便利也催生了
繁荣的经济和文化。

2. 广东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物。


新石器时代开始,广东就是一个繁荣的文化区域,受到中原文化的
影响。

这里有汉族、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聚居,不同的文化交
织融合,形成了广东特有的历史文化。

例如,岭南文化的形成就是
广东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广东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广东是中国第一个
开埠的地区,也是中国近代史上革命斗争的主要战场之一。

辛亥革
命的倡导者孙中山先生就是广东人,可以说广东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 广东的海洋经济和特色产业也是广东历史的亮点。

广东地处沿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广东的海洋经济和渔业资源丰富。

同时,广东也以制造业和外贸业闻名,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广东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省份,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承。

广东的地理优势、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都使其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深入了解广东史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融有着重要意义。

广东省的发展史

广东省的发展史

广东省的发展史先秦时期古文献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

先秦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包括吴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广东被称为“南越”。

隋唐以后,“粤”字意义收窄,指岭南地区,或称“南粤”。

直至近代,两广仍然称“两粤”。

民国以后,以“粤”字作广东省简称。

古国时期,广东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大致是岭南苍梧古国统治地域,而广东的东部和东北部则是闽越族系和吴越族系所建古国。

广东地区,从古国时期开始,就是多种文化汇合并存的地方。

广东历史久远,是太古时代“南海盘古国”所在地。

距今60万年至80万年前境内已有人类活动遗迹。

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了早期智人(马坝人遗址)。

距今1.4万年前广东先民就驯化了水稻,或成世界稻作文明源头。

宋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载:“粤有天皇,是曰天灵,望获强尊”;以木德王天下。

《三命通会》:“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考古研究发现,广东地区是中国人起源地之一。

全基因组分型研究结论表明,远古先民史前时期进行了从南往北迁徙进入黄河流域,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学术界已公认距今四五千年的广东石峡文化已出现私有制、阶级分化和王权政治。

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先民与中原有经济文化往来。

约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岭南地区出现不少古方国实体。

广东境内,在珠三角地区有“驩兜国”,在粤中地区今博罗一带有“缚娄国”,在粤北阳山、英德一带有“阳禺国”,在雷州半岛及海南有“儋耳国”、“雕题国”等等。

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在广西大部分地区,广东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这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

在正史记述中岭南至秦军南下带来先进技术始融入文明,但考古学界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一观点是“历史的误会”,近代相继出土大量的青铜器、陶器和水晶等文物,实证了岭南在秦朝之前已经存在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岭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关于广东的历史

关于广东的历史

关于广东的历史
关于广东的历史 1.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窗口(因林则徐设立译馆,使广东”海外图说毕集)2.是近代中国最早抗击外国侵略的地区(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3.建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柏贵的广东巡抚衙门)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摇篮之一(继昌隆缫丝厂)5.中国近代革命的发源地(1)戊戌变法康、梁领导;广州万木草堂是广东最早的新式学堂(2)民主革命孙中山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3)大革命的兴起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时间、内容、影响)黄埔军校(时间、领导人、特点、作用)省港大罢工(1925年,长达16个月,当时世界最长,是五卅一部广东革命根据地(二次东征陈炯明、广州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4)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1927个年广州起义及广州苏维埃政权 6.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三个特区(深、珠、汕);二个开放城市(广、湛);一个经济开放区(珠三角)(注意原因沿海地区;靠近港澳;华侨众多)(注意最先开放两省是广东、福建;最先改革的两省是安徽、四川)。

广东省的发展史

广东省的发展史

广东省的发展史一、秦汉时期南越国(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4年建立,于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传五世,历93年。

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或前赵朝。

在秦朝以前,广东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称为百越地,并不为化外之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郡,广东属南海郡。

汉初赵佗据岭南三郡称南越国,建都番禺,即今广州。

汉武帝平南越,复置南海郡。

元封五年被收入交州。

是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后将广信以东划为广东,广东得名由此而来。

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广东属孙吴,吴黄武五年,分交州合浦以北地段(即今广东地区)置为广州,延续至南北朝时期三、隋唐五代时期四、宋朝时期宋太祖开宝四年平南汉后,复置岭南道,后来改为广南道,继而改道为路,宋至道三年分广南路为东、西两路,广东就是“广南东路”的简称(今广东省名的来由)。

北宋末年至南宋,北方战乱,大批中原的汉人南迁,广东的人口迅速增加,现在粤东一带的客家人,其祖先大多为宋朝时期北方迁入广东定居的中原汉人五、元朝时期六、清朝时期清军入关后,多个南明政权在广东与清军展开拉锯战。

清初,广东是个非常动乱的时期,多个政权并存。

清廷为控制南方,康熙初年实行“迁海”,用军事手段将东南沿海数省的居民赶到山区,多年以后沿海百姓才获许回迁原居地。

此后,广东的动荡局面得到基本扼止。

清乾隆年间,广东的经济已得到全面发展,已成为当时国内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广州逐步确定了“独立通商口”的地位。

全省人口也增长较快,至道光十九年,全省口达2000多万,成为当时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七、新中国的广东1949-1950年,广东省属钦廉专区设立钦廉专区,辖原南路专区的合浦县、灵山县、防城县、钦县。

关于广东的历史典故

关于广东的历史典故

有以下几个故事:
1、林则徐虎门销烟: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进行了销烟,但也引起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2、黄花岗起义:1911年,黄兴率领一百余名敢死队员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但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而失败;
3、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并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4、北伐战争的发源地:1926年,北伐战争从广东发起,并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
5、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中国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广东的深圳设置为经济特区。

史前及先秦时期广东地区的历史

史前及先秦时期广东地区的历史

广东地区的史前社会
1、原始群时期的“马坝人”和“峒中岩 人”
广东发现的最早人类是“马坝人”和 “峒中岩人”。 峒中岩人遗迹
认识中国的猿人 马坝人遗迹:
时间:1958年 地点: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岩
时间:1978和1989年 地点:封开县渔劳区的峒中岩 遗物:3颗人牙化石
遗物:中年男性,头盖骨
沿海及岛屿的沙丘遗迹。 特点:以渔猎捕捞为主,出现了彩
陶,不稳定定居; 2)粤北山区遗迹。 特点: 以原始农业为主,形成稳定的定居
生活。
3、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存(掌握)
广东地区大概在距今4500年前后,开始进入父 系氏族社会。
已发现的遗迹有三四百处。 特性: 1)有较成熟的锄耕农业和家畜喂养业; 2)石器和陶器等手工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的
2)锄耕农业;家畜喂养业;
3)陶器(几何印纹硬陶)
彩釉、原始瓷
岭南古越族
岭南的先秦居民属于百越中的的南越族,按地缘关 系的不同,可分为南越、骆越、西瓯三个部分。他 们是通过长久发展而成的以地区为分辨的民族共同 体,其基本成分是本地土著,同时也包含部分从岭 北迁来的扬越、于越等族。
生活方式: 1、经济生活:多住水边,渔猎捕捞和种植水稻 2、住房:“干栏式”建筑 3、突出特性:断发、纹身 4、奉蛇为祖先。
陕西蓝田猿人
1964年5月23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 古人类研究所的考古人员, 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一基 本完整的中年女性猿人头 骨化石。属距今约100 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早 期,定名为"蓝田中国猿 人"。生存于五、六十万 年以前,所发现的化石有: 头骨一具、上下领骨各一 具和牙齿十余枚。特性明 显表明蓝田猿人较北京猿 人和爪哇直立猿人更为原 始。

高考热点专题九——广东地方史

高考热点专题九——广东地方史

4、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最大贡献是: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最大贡献是: A 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B 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C 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 奠定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C 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兴起和发展 D 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方向 6、《临时约法》体现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其根本目的是 临时约法》体现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摧毁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C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D保护民族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
二、近代广东
(一)重要人物及其活动
1、洪秀全:广东花都人 洪秀全: 领导太平天国运动,主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领导太平天国运动,主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洪仁玕: 2、洪仁玕:广东花都人 颁布《资政新篇》 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颁布《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法治 与外国自由通商但不许干涉中国内政。 国、与外国自由通商但不许干涉中国内政。 郑观应: 3、郑观应:广东中山人 早期维新思想家。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 早期维新思想家。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进 行商战;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行商战;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 上主张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上主张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康有为: 4、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1891年 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 1891年,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他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 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著作有: 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著作有: 新学伪经考》》 》》、 孔子改制考》 领导“公车上书”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领导“公车上书”、创办 刊物、成立强学会(北京)领导维新变法运动, 刊物、成立强学会(北京)领导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 宪制,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宪制,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广东省的历史与文化

广东省的历史与文化

广东省的历史与文化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最富有活力和繁荣的地区之一。

自古以来,广东一直是中国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这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探讨广东省的历史与文化。

历史广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后,广东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地区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土地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王朝和政权。

其中最著名的是南越国和南汉国,它们的繁荣以及对文化和艺术的贡献至今还感受得到。

南越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3年,它的统治者为越王勾践。

南越国的领土曾经包括了今天的广东、广西、云南和越南北部地区。

南越国的贡献是将当时的越南文化带入中国,并在医学、农业和文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汉国成立于公元917年,位于今广东和湖南省交界处。

这个久负盛名的王朝最著名的代表是李后主,他以诗文和音乐才华为人所知,并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子之一。

南汉国时期的文化和艺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南汉书法、南汉雕塑,以及对诗词、音乐、绘画和戏剧文化的贡献。

文化广东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广东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包括汉族、粤语族、客家族、壮族、苗族等各种族群。

这里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色不断交流和发展。

广东的传统食物是粤菜,它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其特点是以海鲜为主,调味清淡不浓,讲究烹调细致入微,强调原汁原味的口感。

广东的美食不仅味道鲜美多样,而且艺术价值高。

广东还保留着许多中华文化传统庆典,如春节、中秋、端午节等。

这些活动不仅在广东流行,而且在整个中国都很受欢迎。

广东省的城市也是其文化的代表。

广州、深圳、珠海、汕头等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它们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受到了古代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广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许多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如广州塔、白云山、陈家祠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使广东成为全球最热门的旅游城市之一。

总结广东省的历史与文化群芳各异,既有南越国和南汉国等古王朝的贡献,又有广州由陆地和海洋贸易带来的文化繁荣。

广东的历史

广东的历史

一、广东的历史。

外省的人大多数不了解广东人的组成及来源,也不知道为何叫做“广东”,更会有些外省人会奇怪,为何秦汉时期的“百越之地”、少数民族众多的广东,现在除了在粤北的深山上有一个“瑶族”外,其余地区全是清一色的汉人?为何韶关南雄县的“珠矶巷”及肇庆封开县这两处相距甚远的地方都被称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为何近代史上只有广东人大规模地迁徙外国,并诞生了孙中山这样改变中国历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这样改变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些都涉及到汉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众多重大事件,并且是一环扣一环地一直发展到如今!以下详细讲述!广东、广西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前,并不属于中原政权,被称为“百越”,但也没有形成“国家”,全是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氏族部落。

因为有位于广东与湖南交界处的“岭南山脉”的阻隔,在战国时期即使是离广东最近的“楚国”(现湖南)也没能统治百越。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误判了形势,认为中原已经永远降服了。

于是将军队分为两大部分,一支北上抗击匈奴,另一支号称50万人的大军则在由后来自立为“南越王”的大将“赵佗”(现河北地区人)率领下,南下征服百越。

但这样的举措造成了中原地区的军力空虚,以至于不久之后的“陈胜、吴广起*义”及后来形成的两大起*义军“楚汉双雄”(刘邦、项羽)可以横扫中原,最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史书中记载当年赵佗率领50万大军征服百越的过程中,曾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在丛林地区惨烈厮杀。

当然,当时装备、人数、科技水平都明显占优的秦军仍然顺利地征服了百越。

由此开始,现两广地区第一次归属中原政权。

赵佗征服百越后,将行政中心选定在珠江口以北、珠江三江汇聚处、背山而面向珠三角平原的“番禺”(现广州越秀区),因此广州的建城历史已有两千多年。

之后“楚汉双雄”刘邦、项羽逐鹿中原,秦朝本来命令赵佗带大军回中原平叛,但被赵佗拒绝且趁机在番禺自立为王,将其控制的两广地区及现越南北部称为“南越国”,此政权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代。

因此当时的主要陆上交通工具是“马”,但两广地区本身并不产马匹,必须从中原引起,因此社会的发展一直受制于中原。

广东历史文化

广东历史文化

广东历史文化广东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广东历史文化的详细介绍:1. 历史:广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的秦朝。

在古代,广东是中国与海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移民。

在汉朝时期,广东成为了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对外贸易繁荣发展。

在唐朝时期,广东成为了中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并且成为了中国的海洋门户。

广东还是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吸引了来自阿拉伯、印度、东南亚等地的商人。

2. 文化:广东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粤剧是广东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形式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而闻名。

广东还是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南少林寺就位于广东禅城。

广东的饮食文化也非常有名,广东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口味而享誉全球,例如著名的广式早茶和广州烧鹅。

广东还有丰富的手工艺品,如陶瓷、漆器、刺绣等。

3. 建筑:广东有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和文化遗址。

例如,广州的陈家祠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的“南方古代文化明珠”。

广州的六榕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建于公元537年,是广东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广州的西关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老城区,有许多典型的广东传统建筑和街道风貌。

4. 艺术:广东在艺术领域也有独特的贡献。

广东的木雕、瓷器、漆器等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

广东的书法、绘画和雕塑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广东艺术家在中国艺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总之,广东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多样,融合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元素。

广东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广东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广东地方史

广东地方史

每逢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 每逢重大节日, 在天安门广场, 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泽东主 席巨幅画像遥相面对。这既是永恒的纪念, 席巨幅画像遥相面对。这既是永恒的纪念,更 是崇高的敬仰。 是崇高的敬仰。 1、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 先行者),他创 ),他创 、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 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中国同盟会 )。 2、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 革命,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革命,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推翻了清朝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 推翻了清朝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 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二、广东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 1、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太平天国的领袖。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太平天国的领袖。 2、康有为:广东南海县人,维新运动的领袖。 、康有为:广东南海县人,维新运动的领袖。 3、梁启超:广东新会人,维新运动的领袖。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维新运动的领袖。 4、孙中山:广东香山县人(今中山市),辛 、孙中山:广东香山县人(今中山市),辛 ), 的领袖。 亥革命 的领袖。 5、詹天佑:广东南海县人,设计并主持修建 、詹天佑:广东南海县人, 京张铁 路。 6、冯如:广东恩平县人,中国第一位飞机设 、冯如:广东恩平县人, 计师。 计师。
思考: 思考:根据近代中国相关史实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 政策,说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原因。 政策,说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原因。 1、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沿 、两次鸦片战争后, 海门户,我国首先是沿海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海门户,我国首先是沿海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开始解体,产生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开始解体,产生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客观上有 利于经济发展。 利于经济发展。 2、西方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 、西方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 业多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业多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有利于经济变化和发 沿海地区信息交往和对外贸易便利, 展,沿海地区信息交往和对外贸易便利,有利于商 品经济的发展。 品经济的发展。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 城市集中在东部, 城市集中在东部,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 展。

高三历史广东地方史专题

高三历史广东地方史专题

高三历史广东地方史专题一、广东籍人物及其贡献:1、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主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2、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方案,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法治国、与外国自由通商但不许干涉中国内政3、康有为: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思想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领导“公车上书”、创办刊物、成立强学会(北京)领导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写:《应诏统筹全局折》后成为变法施政纲领。

4、梁启超: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P61)《变法通议》同封建顽固势力进行了论战。

领导维新变法运动。

5、孙中山:在他领导下,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等。

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建立了第一个革命联盟;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组建自己的革命武装--黄埔军校;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和平统一中国。

了解:刘永福(黑旗军领袖、与台湾人民一起打击日本侵略者)邓世昌(甲午黄海海战中牺牲)向秀丽:舍身抢救国家财产的青年女工(1956—1966年)詹天佑:京张铁路郑观应: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主张与外国人商战,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二、发生在广东的历史事件:1、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林则徐领导,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2、广州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3、《南京条约》将广州开辟为通商;《天津条约》将汕头、琼州开辟为通商口岸。

4、广东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如何形成的P29)5、在广东南海创立的继昌隆缫丝厂,是广东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6、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孙中山、黄兴领导。

革命党人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广东省历史中考 广东历史专题

广东省历史中考 广东历史专题

广东专题一、概况1.悠久的历史(1)广东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韶关的“马坝人”,距今约12.9 万年,该远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有力证明了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

(2)佛山的西樵山古石器遗址是我国华南地区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处石器时代大型开采石材和制造石器的场所。

在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发现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贝壳,因此称为贝丘文化遗址。

通过对贝丘文化遗址的了解,有助于了解我国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农耕渔猎文化。

(3)广东的手工业丰富多样,主要有冶铁业、陶瓷业、酿酒业、榨糖业、制葵业(新会是著名的葵乡)等;粤绣、佛山剪纸、广东象牙雕等是广东民间工艺的瑰宝,其中粤绣、湘绣、苏绣、蜀绣并称为全国“四大名绣”。

2.三大民系(1)广府民系:广府民系主要由古越族与中原汉族融合而成,方言是粤语。

(2)潮汕民系:方言是潮语(是由闽语和古越语融合而成),明清时期潮汕方言成为独立次方言。

(3)客家民系:方言是客家话(是在中原古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3.建制沿革:秦统一岭南后,设三大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今广东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管辖。

北宋时,广东的名称出现。

“广东省”作为地方行政建制称谓,是从清朝开始4.建筑工程(1)灵渠是世界上第一条船闸式人工航道运河,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

(2)客家围龙屋是我国经典民居之一。

(3)开平碉楼是中国第35 项载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也是广东的首个世界遗产项目。

(4)广州陈家祠是集岭南历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典型代表。

二、古代广东1.秦:属南海郡,郡治在今广州(当时称番禺)。

2.汉:汉武帝时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

从此广州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的地位确立。

3.隋唐: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可达波斯湾。

唐在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4.北宋: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

5.明清:(1)明朝中后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道,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如广东佛山的冶铁业(2)在清代,广东的冶铁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广东历史

广东历史

广东历史1、曲江:原始人类—(马坝人)、(石峡文化)遗址中发现人工栽培水稻的岩壳等物。

2、最古老的居民---(古越族),秦朝广东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管辖。

3、三大民系:(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潮汕民系)。

4、从(清朝)开始,“广东省”作为地方行政建制称谓。

“广州”在(三国时期)开始出现。

5、传统民间工艺的瑰宝:(粤绣、佛山剪纸、象牙雕刻)---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唐代,(惠能)在岭南开创了(南派禅宗),对佛教的广泛传播起了巨大作用。

7、唐代,张九龄主持扩建(大庚岭道)。

8、宋代时,在广州设立(市舶司),修订了(《广州市舶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规。

9、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

10、1905年,同盟会在广州发动了(黄花岗起义),失败。

11、1938年12月,广东省政府迁往(韶关)。

抗日武装------东江纵队。

12、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民革命开始。

13、国民革命失败后,(张太雷、叶挺)发动了广州起义,失败。

14、1949年解放军发动广东战役,(1949年12月)解放广东。

15、(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理论和史学理论的开山祖。

16、(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

17、(粤海关)是清政府设立的对外贸易重要行政机构。

18、(开平碉楼)是广东的首个世界遗产项目。

1、我国在这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挑战:由于强国占主导地位,存在不公平的竞争规则,我国科技、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又偏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材料一: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思想文化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广东地方史汇总

广东地方史汇总

(2)改革开放的成就
①广东GDP增长迅速,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加快, 形成珠三角城市群;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修通了京九铁路。 积极融入东盟自由贸易区。 ②1995年,广东发展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 符合国际标准的信用卡。 ③ 2013年,广东 GDP突破 6 万亿元,达到 62 164 亿元,继续
第3讲 广东地方史
主干知识整合
一、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古代篇】 1.政治 (1)宗法制:广东土楼和围龙屋虽然外形不一,但都以聚族而 居凸显强烈的家族血缘认同感。家族血缘凝聚源自宗法制度 的积淀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利于共同防御外来侵扰。 (2)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岭南百越后,于公元前 219 年,在岭 南地区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其中南海郡就在现在的
பைடு நூலகம்
阀的反动统治。
④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汪精卫任主席。1927年1月 迁往武汉。
(7)挽救革命的起义地
①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为我党革命道路
的转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②在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中,彭湃建立了海陆丰革命 根据地。 (8)日寇侵华的沦陷区: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
手工业日益发达,逐步发展成为岭南地区商品集散地。
(2)对外贸易
①西汉时期,广州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西汉时,
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到达印度半岛返回。东汉时到达波 斯湾。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②唐朝时期,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置市舶使,专 管对外贸易。
③北宋时期,政府设立市舶司。
④清朝时期,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广州一处对 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广东历史类一分一段表

广东历史类一分一段表

广东历史类一分一段表一、广东的古代历史广东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广东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古代广东地区曾是夏、商、周时期的东南边陲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广东地区先后出现了楚国、吴国和越国的影响。

秦朝统一中国后,广东成为南海郡的辖区之一,为中央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广东的近代历史19世纪中叶以后,广东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舞台。

广东人民积极参与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

广东也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辛亥革命后,广东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由国民党领导的省份。

三、广东的近现代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成为了中国大陆的一个省份。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广东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被誉为中国的经济强省。

四、广东的文化遗产广东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岭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

岭南文化是广东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了广府文化、粤剧、粤菜等。

客家文化是广东地区的另一种重要文化传统,客家人在广东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潮汕文化是广东地区的又一种独特文化,潮汕人民以其特有的方言、音乐、戏剧等形式表达着自己的文化特色。

五、广东的历史名人广东地区涌现出了许多历史名人,他们在不同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例如,古代的岭南学派代表人物司马迁、朱熹;近代的革命先驱孙中山、黄兴;现代的科学家郭永怀、杨振宁等。

这些历史名人的贡献不仅为广东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广东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六、广东的历史风情广东的历史风情独特而丰富多样。

广东的古建筑、古村落、古街道等历史遗迹向人们展示了广东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

例如,岭南古建筑风格的陈家祠、广州城墙等,都体现了广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广东的传统手工艺品如陶瓷、漆器、刺绣等也吸引着不少游客和收藏家的关注。

七、广东的历史保护与传承广东高度重视历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第三节 广东近代史略

第三节 广东近代史略

七、护法运动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全国响应,终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
时大总统。 1917年9月初,非常国会在广州召开 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 孙中山被选为海陆军大元帅 大元帅府设于广州士敏土厂(今河南海珠区东沙路, 现已修复开放)。 这是孙中山第一次在广州建立的革命政权。
三、香港殖民地的形成与葡占澳门
2、葡萄牙占领澳门 1887年,清政府对鸦片实行税厘并征 要求澳门葡萄牙人合作,葡萄牙乘机诱迫清政府 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最终取得了“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及属澳之地” 的权利。
四、广东的民族工业和洋务运动
广东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最早诞生地。 继昌隆缫丝厂是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创办人是
掌握广东的维新运动
1.早期维新思想家:在西方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的
影响下,香港产生了一批新型的爱国知识分子,如容闳、王 韬、何启、胡礼垣等。 2.康有为等在广东的活动 1)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创设“万木草堂”,收徒讲学, 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研究维新变法理论。在万木草堂的几年, 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 2)维新派利用办报、讲学来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变法人才。 报刊中以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等主办的《知新报》影响最大, 与《时务报》(上海)、《湘学报》(湖南)成为鼎足而立的维 新喉舌。此外,还设立了研讨和宣传维新思想的圣学会、公 理学会,以及读“时务之书”的时敏学堂、逊业小学堂等。
1842年8月,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彻底失败,被
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二、广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抗英 2、反租地斗争 3、反抗英法联军的侵略

广东历史高一上册知识点

广东历史高一上册知识点

广东历史高一上册知识点回顾随着历史的长河流淌,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

广东作为中国南方的一颗明珠,在历史上也有着丰富的故事和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广东历史高一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让我们一同探索广东这片土地的过去。

第一章: 广东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广东地处我国的南部,东临大海,南接广西,西靠湖南和广西,北界湖南和江西。

这个地区适中的气候特点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赋予广东极高的发展潜力。

广东地域辽阔,山川纵横,拥有典型的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沿海地区温暖湿润,中部山区则呈现阴雨多、季节分明的特点。

广东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的活动,这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方的重要经济文化中心。

广东地区的人文环境独特多样,民族、宗教和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广东独特的民俗风情。

第二章: 广东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广东在历史上曾经经历了多个重要的时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汉代是广东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

在汉初,广东是闽越和粤越两大部族的居住地。

光武帝时期,广东成为扩大海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唐朝时期,广东进入了辉煌的文化和商业时代。

广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都市”,港口贸易蓬勃发展,文化繁荣。

广东也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清朝时期,广东成为了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清政府将广东设立为通商口岸,广东人民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交往开始接触外来文化和思想,这对广东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章: 广东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广东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对广东乃至整个中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战争中,广东成为了与英国作战的主要地区,同时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标志性的事件之一,对于中国的民主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广东成为了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在广东发起。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广东成为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花果古寺 • 花果古寺位于粤东千年古镇—棉湖镇解放路,相传创自明清代(1644)
之前,乾隆丁卯(1747)重修,1991年起由住持释新成为主捐资100 余万元,修葺、扩建,由赵朴初会长重新题名作外门匾额,1988年 10月被批准登记开放,1990年5月24日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坐北向南,总建筑面积约2千平方米,分为天王殿、大雄宝殿、 观音阁、地藏阁、功德堂、客厅、斋堂等。
揭西民族状况
• 以汉族为主,还有壮、回、苗、满、畲、 黎等12个少数民族。客家话和州话为地方 语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揭西著名古镇之一
• 历史文化名镇:棉湖 • 创建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比复置
揭阳县还早160多年 • 古名为道江,后来因为其东南部有个著名的云湖,
宽百余顷,水色清碧如玉,湖中有4个小岛,湖岸 木棉树成林,盛产木棉花,远销内外,道江之名 便代为“云湖”,后因产木棉出名而改称棉湖。
最初的擂茶。
• 揭西擂茶有其美妙的传说。北宋时,潘仁美奉宋太宗之命 南下征服南汉王朝,派一小分队途经揭西进攻广州。到了 河婆因为士兵大都是北方人,加之天气炎热、水土不服, 士兵们纷纷上吐下泻,病势严重,将领们心急火燎,却又 束手无策,何婆闻讯赶来,传授了一个秘方,用“三生汤” 一喝擂茶治病。根据需要,她吩咐一些人去摘茶叶,一些 人去挖生姜,有些人去碾米,有些人去找擂钵和棒子。等 把这些东西办齐以后,很快就制成了大量的擂茶。因用擂 钵,而称“擂茶”。何婆说给那些病倒了的士兵每人喝一 大碗滚烫烫的擂茶,然后蒙头盖脑睡上一觉。次日醒来, 人人浑身大汗,个个大打喷嚏。说也奇怪,病人们都痊愈 了。后来,征南人马有一部分留下来屯田,于是擂茶不但 在揭西县,而且在粤北、湘西、赣南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 流传下来,成为客家饮食民俗的一大特色。
• 元代建棉湖寨。清代已成为重要集镇,称棉湖市。
• 棉湖是文化古镇,历代英才辈出。康熙末年,出了潮汕第一个武状元 林德镛,他出生于棉湖,后才居于榕城。乾隆四年,又出了武进士林 德钦,是林德镛之弟。
• 武将军卓兴,行伍出身,道光年间,在钦、廉、浔三州剿匪时勇冠三 军,由勇目一跃而为守备,后封为忠勇将军,潮州总兵。
• 三山祖庙 • 原称明贶庙,又名霖田祖庙、三山国王庙,俗称
大庙。前临榕江,后倚玉峰,是一座规模宏大的 灰沙土夯墙盖瓦建筑物,殿廊皆雕梁画栋,富丽 堂皇,极具民族特色。此庙始建于隋,显于唐, 封于宋,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庙前有石拱 桥,入门两侧各置泥塑将军像一座,其旁各有一 匹泥塑白马,正殿为三山国王坐像,两廊供诸官 神像、罗汉,后殿供三山国王夫人,共百余尊神 像,皆塑得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地方 ——小探粤东名城:揭西
• 揭西古代建置:揭阳古城“和婆说” • 揭西近代建置 • 揭西民族概况 • 揭西著名古村落: 和婆 棉湖…… • 揭西庙宇文化: 三山国王 • 揭西茶文化: 揭西擂茶…… • 揭西饮食文化 • 揭西婚丧文化 • 揭西著名旅游景点:石肚冰臼遗址
揭西初印象
• 揭西第一印象:绿,森林苍翠 • 揭西第二印象:鲜,空气新鲜 • 揭西第三印象:淳,民风淳朴 • 揭西第四印象:热,热情好客 • 揭西第五印象:高,高峰叠嶂 • 揭西第六印象:古,古庙钟声 • 揭西第七印象:香,擂茶飘香 • 揭西第八印象:甜,瓜果香甜 • 揭西第九印象:爽,激流飞瀑 • 揭西第十印象:闲,闲情逸致
永泰楼建于乾隆16年〈即公元1751年〉,距今已258年。年代比被评为首批广东古村 落的普宁德安里久远、规模比揭阳丁日昌府,棉湖的郭氏大楼宏大!
揭西庙宇文化
• 天竺岩庵 • 天竺岩位于揭西县城河婆镇南面4公里的明山东麓,创建至今800多年。
奇石突起,以天然石洞为佛殿,今增新宇,风光如画 • 岩所处之明山,是著名三山之一,与毗邻的巾山、独山成为隋代创建

揭西擂茶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渊源,陆羽《茶经》卷三“闻南方有
一困蜀妪作茶粥卖”,结合河婆地名的传说,此蜀妪可能就是指何婆。
陆羽是唐朝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他所说的茶粥就是把茶叶碾
碎成细米,加上米粉、油盐,制成茶团或茶饼,饮用时捣碎,放些葱、
姜、椒、桂等调料,用水蒸煮,煮成一大锅茶粥供大家食用,这就是
寺幸存两件重要石刻文物。1990年修建天王殿时,挖地基时发现 清重修“花果古寺”石匾,今嵌于大门额。同年在附近红卫小学发现 古代寺中的古老四面石佛,其高0.75米,正方形边长0.5米,四面各 刻0.45米高之坐佛,不知多少年前之石刻,有所风化,十分宝贵,堪 称“镇寺之宝”
• 云湖两月永昌庙 • 永昌古庙位于棉湖镇北爷门,是由玄天古庙、云湖庵和
• 林景拔,康熙壬辰年(1712)登进士,入翰林院,告老后筑依缘园于 棉湖隐居,很有文名。有遗作三卷传世。还有杨世达,登第后任河南 登丰、宜阳、室丰、嵩县等县令,卓有成绩。雍、乾年间,又任汤阴 令,兴利除弊,造福于民,在汤阴史上留下美名。还有曾习经,光绪 十五年(1890)登进士,在户部任职20年,升什度支部右丞,他和 梁启超是挚友,曾习经有维新思想,曾提出改革政治的建议,被光绪 皇帝两次召见。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失意回归隐居,课育子侄,有子 曾靖圣,民国年间为揭阳一中校长,治校严谨,名气极佳,对揭阳一 中后来的良好教风、学风发挥了模范作用。
古揭阳县的县治究竟在哪? “和婆说”
揭西近代建置
• 辛亥革命后,1914年随揭阳县隶属于潮循道,1925年隶 属于东江行政委员会。1928年隶属于东江善后委员公署。 1932年隶属东区绥晋委员公署。1936年7月隶属广东省第 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等。
• 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抗国民党政府腐败统治,在 这里建立根据地,1949年7月潮梅人民行政委员会在这里 成立。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揭阳县隶属潮汕专 员公署。1965年7月,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57次会议决 定:以揭阳县的良田、河婆,坪上、龙潭、灰寨、五经富、 京溪园、钱坑、金和、塔头、东园、凤江等12个公社和棉 湖镇;陆丰县的上砂、五云公社共14个公社和1个镇建置 揭西县,成立揭西县人民政府,隶属汕头地区专员公署。
百鸟朝凰,就以“驷马拖车”为主体,外包四点金或下山虎达到一百间即达到百鸟朝 凰的规模。
跟“百鸟朝凰”不同的是古寨寨门左右两侧没有“龙虎门”。这就是客家围屋的形式。
永泰楼主体祠堂是属四进四落格式,气势非凡、规模宏大,整座古寨城面积约两万平 方米,周围环绕的连体四点金、下山虎远超一百间!如果再加上同一中轴线的同样规模宏大的“三 川堂”格式的益坤公祠及周围的下山虎、四点金连成的围屋,规模更是宏大!而在清代这两部分建 筑群也确是连在一起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大寮古寨城,时至今日,古寨的东、西、南、北寨门 仍在。整个大寮古寨城面积约有四万五千平方米。
• 汲榕江之真气,扼潮汕之门户,客俗潮风的碰撞铸就独特的道江文化。 棉湖系潮汕地区两大古镇之一,与庵埠齐名并称,有“北阁佛灯”、 “云湖两月”、“百鸟朝凰”等胜景,打铁街、永昌古庙、郭氏大楼 等人文遗迹,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郭氏大楼
郭氏大楼
• 棉湖郭氏大楼,位于揭西棉湖,为清初富商郭来所建。 大楼位于棉湖古镇翰林府右侧,永昌古庙左侧,面对高耸 的铁山笔架峰,濒临秀美的云湖。湖桥亭榭镶缀,名胜古 迹交辉。与兴道书院、翰林府、云园、永昌古庙等,形成 一个壮观的建筑群。郭氏大楼显得尤为雄伟壮观,是远近 有名的建筑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的美誉。 此楼建于清雍正十一廿(1733年),竣工于1746年。 整座楼占地5460平方米(约合9亩),楼宽52米、深105 米,有四条花巷,五落院堂,后面有高4.25地琼楼一座, 其建筑格局,模仿宫殿形式,里面原有99间房经后代修补 增建,总数为100间,即所谓“驷马拖车”、“百凤朝阳” 的格局。
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并在这些地方捡到了石磷、石镞多件,还有大 量的从商代至战国时期的印纹陶片。这些文物证实:人类已很早在河 婆一带活动,而且经历过原始社会。
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下列各处: 五云梅岗的鷄麻墩山 河婆的大庙山(玉峯)、象山、白翼山、赤岭埔(在南森乡)、北坑 山。 五经富阵虎尾责山。
揭西著名古镇之三
揭西古代建置
• 揭西县的主要地域,秦为古揭阳地,东晋咸和六 年(311)为东官郡海阳县地。义熙九年(413) 为义安郡的海阳县地。前五代宋、齐、梁、陈建 制不变。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为潮州的义 安县(后再改海阳县)地。唐代因袭隋代潮州建 制。
• 揭阳古城“和婆说”
• 北宋宣和三年(1121)潮州增置揭阳县,遂为揭 阳县地。南宋绍兴二~八年(1132~1138),曾 随揭阳县并入海阳县。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350) 为潮州路揭阳县地。明太祖洪武二年(1359)为 潮州府揭阳县地,清代袭此建制。
• 钱坑:
• 广东最美丽乡村—粗坑 朴实无华的民居,宁静的村巷,野碧风清 的自然环境,还有那养蜂人纯朴的笑脸, 天人合一的粗坑村被省旅游局评为广东量 美丽乡村。
• 揭西古村落--大寮寨风光掠影 • 永泰楼正是这样的一个建筑群。
她的风格主体是潮汕传统民居建筑“百鸟朝凰”但也有客家围屋的样式。 “百鸟朝凰”是广东潮汕民居的最高建筑形式。是以一座多进的宗祠为中心,两旁并 联两座规模小一点的“四点金”,成为中间大、两边小的三座“四点金”相连,称“三壁连”或 “五壁连”两边加上两条火巷和从厝和后包,这样就成了“驷马拖车”。
揭民俗风情
(1)客家擂茶。 ⑵ 客家山歌。 ⑶ 潮州功夫茶艺。 ⑷ 五经富烧龙、烧烟架。 ⑸ 三山国王祖庙进香庙会。 ⑹ 潮州大锣鼓。 ⑺ 揭阳英歌舞。 ⑻ 潮剧。
(9)潮乐。 ⑽ 中国画之乡书画艺术。 ⑾ 棉湖打铁街铁匠打铁。
揭西客家擂茶文化
• 史料记载,在宋朝时即有擂茶。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中,擂 茶即是其主食之一,也是待客之佳肴,在客家人丰富多彩 的饮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美味。而且其制 作方式古朴典雅,充分表现了客家人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之传承。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纯,香气浓,不仅能生津止 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