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富营养化1讲解

合集下载

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及防治

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及防治

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及防治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及防治一、引言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域广阔,贡献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长江流域中蕴含有大量的湖泊,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对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的湖泊面临着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给湖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富营养化的原因1. 农业活动排放的农业废水长江流域的农业非常发达,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农业废水排放到湖泊中。

这些废水中的营养物质直接导致湖泊水体中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2. 工业废水的排放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长江流域的一些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化学物质,对湖泊水质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加剧了湖泊富营养化的速度。

3. 生活污水的排放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长江流域的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

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废水和有机物,直接排入湖泊,加重了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

三、富营养化的影响1. 水质下降湖泊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泊水质下降,水中的营养物质过多,容易引发水华现象。

水华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 水生生物减少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泊中大量的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藻华。

藻华所释放的毒素对水生生物产生严重危害,导致湖泊中的鱼类和其他生物数量大幅减少。

3. 湖泊生态系统崩溃湖泊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泊生态系统失衡,水生植被大量衰退,湖泊中的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

长江流域的一些湖泊甚至出现了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崩溃的情况。

四、富营养化防治措施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府应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管,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倡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2.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政府应加大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鼓励企业进行环境友好型改造,减少废水的排放。

湖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和处理策略

湖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和处理策略

湖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和处理策略湖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和水库中水体富集了大量营养物质,特别是氮、磷等营养盐,导致水体中生物、植物过度生长,从而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

湖库富营养化通常会导致水体浑浊、腥臭,严重影响水质,甚至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湖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人类活动引起的物质输入、水文湖泊的自然特性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

针对湖库富营养化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包括减少营养物质输入、改善水体环境、加强水质监测等措施。

湖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1. 人类活动引起的物质输入:人类活动对湖泊和水库的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工业、农业、城市化等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和废水直接排放到湖泊和水库中,导致水质恶化。

特别是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品会直接进入水体,成为湖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水文湖泊的自然特性:湖泊的自然特性也是湖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

湖泊水体循环较弱,容易积聚营养物质,在水流受阻或湖泊季节性湿润时,容易导致水质的恶化。

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湖库富营养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湖泊水体温度升高,容易使富营养化的发生条件更加有利。

1. 减少营养物质输入:应从源头上减少营养物质的输入。

加强农业环保措施,降低化肥使用量,加强农田和养殖场的废水处理,减少工业排放污染。

2. 改善水体环境:通过人工清理水草和水藻,恢复湖泊湿地和养护植物,改善水体自净能力。

加强湖泊的水质调控,控制营养物质的浓度。

3. 加强水质监测: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体系,加强对湖库富营养化现象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 推动生态修复:通过人工湖泊抽水、氧化、微生物净化等方法,促进湖库水质生态修复,恢复水体生态平衡。

采取生态修复技术,对湖泊进行人工湖泊抽水、氧化、微生物净化等方法,促进湖库水质生态修复,恢复水体生态平衡。

5.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湖泊和水库水质管理,加强对湖库富营养化问题的治理。

富营养化湖泊的的生物修复工程技术概述

富营养化湖泊的的生物修复工程技术概述

富营养化湖泊的的生物修复工程技术概述摘要:湖泊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水资源但富营养现象已成为我国当前湖泊水资源恶化的重点问题。

本文对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富营养化现象的成因以及湖泊污染水体微生物及植物修复措施进行了阐述。

指出生态恢复是湖泊污染水体治理重要的环保的长期的治理手段。

同时针对不同性质的污染水域应针对其不同性质提出具体的恢复措施。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生物修复湖水的污染物种类广、途径多、数量大;湖泊的稀释和转移污染物质的作用较弱;湖水中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聚集和转移作用较强。

随着中国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的功能大幅衰退以及蓝藻水华现象的频频出现中国水质的缺水现象已经日趋严重已带来了重大损失[1]。

1 .湖泊富营养化及生物修复理论基础1.1湖泊富营养化及其现状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重大环境问题受到了人们普遍关注。

在最近的四十多年来由于世界水域中富营养化现象的出现频率及面积日益增加全世界都为防治富营养化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验。

在最近二十年间中国也针对湖水富营养化现象、形成因素等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和治理的尝试但尽管如此富营养化现象仍未获得有效治理[2]。

1.2湖泊富营养化成因及危害我国湖泊污染的主要特点是水体富营养化。

人为因素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也是当代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因为在环境中可供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所使用的氮远远比实际可使用的磷多所以磷通常被视为富营养化的关键影响因素。

富营养型水域中出现了赤潮或水华。

在能造成水华的蓝藻中部分毒性种类也已证实在富养湖泊出现,在所有的富养的湖泊中一般都可以探测到藻毒物质。

1.3湖泊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基础对富营养性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是指通过消除对自然环境影响、促进生态结构演变和启动生物演替的途径将其已退化生态系统回复到一个合理的稳定阶段。

生态修复的基本思路即利用生物地地带性规律、植被演替规律及生态位原理通过选取先锋植被.并遵循乔木、灌木和草本相结合的原理开展生态种群与生态系统的建设工作以达到对土地、植被和生态的同时分级修复.将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管理逐渐回归到相应的生态结构层次[2]。

揭示浅水湖泊富营养化趋势形成过程以及控制方法

揭示浅水湖泊富营养化趋势形成过程以及控制方法

揭示浅水湖泊富营养化趋势形成过程以及控制方法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是一种水环境问题,通常指水体中富含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导致水体的水质恶化和浑浊化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水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并且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和生态平衡破坏。

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成过程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1.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会释放大量的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其中包含大量氮、磷等富营养物质。

这些物质通过径流和渗漏进入湖泊,进而导致湖泊富营养化。

2. 城市排污:城市生活及工业活动产生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富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进入湖泊后会被微生物降解,产生大量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

3. 土壤侵蚀:大量的土壤侵蚀会导致湖泊湖底沉积物变浅,并运输营养物质到湖泊中。

这些营养物质进一步促进湖泊的富营养化。

4. 硝化和脱氮作用:湖泊中的微生物可以对氨氮进行硝化作用产生亚硝酸盐、硝酸盐。

此外,湖泊中的水生植物也可以通过吸收氮来减少水体中富余的氮。

5. 静水环境:浅水湖泊的水体通常较为静止,流动性较差,使得湖泊的养分循环速度较慢。

这也为富营养物的累积提供了条件。

控制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为了控制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减少养分的输入和提高养分的去除。

1. 农业管理措施:加强农业废水的处理和农药、化肥的合理利用,采用科学施肥和农田生态工程,以减少农业活动对湖泊的富营养化的负面影响。

2. 城市污水处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减少有机物和富营养物质的排放。

3. 生态修复措施:采取湖泊生态修复措施,如湿地建设、湖岸植被的恢复和保护,以提高湖泊的自净能力,控制富营养化的发展。

4. 建立湖泊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湖泊管理规划,加强对湖泊的监测和管理,对富营养化的湖泊进行及时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5. 教育与宣传: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提高民众对浅水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合力。

湖泊富营养化1讲解

湖泊富营养化1讲解

湖泊富营养化生物修复
水体富营养化 是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 入水体,引起蓝细菌、微小藻类极其浮游生物 恶化繁殖,最终导致水质急剧下降的一种污染 现象。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生物大量 繁殖,水面往往呈现蓝绿色、红色、棕色、乳 白色等,视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而异。这 种现象,在海水称作 赤潮,在淡水中称作 水华。
在富营养化湖泊生物修复中,创设工艺条件,甚至接种专性 菌剂,满足以上脱氮要素的要求,均将有助于水体氮素的去除。
(一)富营养化湖泊的微生物修复
(2)磷的去除 在富营养化湖泊修复中,物理修复 (清
淤 )、设置水生植物生态工程往往比微生物修 复更为有效。原因是:磷素本身不能转化为气 体消失,也不能被永久性固定于底泥。即便采 用在废水处理工程设施中常用的积磷菌来除磷, 由于它不可能象工程设施那样于末端排放并二 次处置,其效果也大为逊色。
2009年3月16-19日,武汉东湖官桥湖区域发生了衣藻 Chlamydomonas sp.水华。衣藻在春季富营养化小水体发生水华很常见,但在大水面 形成如此规模水华少见。
昆明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加重 绿油漆似的滇池水
鸭子藻上行
赤藻
一、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
分为天然富营养化 和人为富营养化 。天然富营养化 要经过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才能完成,而人类经济活动可 导致湖泊在短短几年内就出现富营养化;人为富营养化 是当代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胞杆菌 (蜡状芽胞杆菌等 )的一些种均属这类菌。在厌氧条件下 则利用硝酸盐的氧来氧化有机底物,而使NO3-还原成N2。 (B)自养脱氮细菌的反硝化作用:
脱氮硫杆菌 在缺氧条件下能利用NO 3-的氧将硫或硫代硫酸 盐氧化成硫酸盐,释放N2,从中获得能量来同化CO2 。 5S +6KNO3+2CaCO3 → 3K2SO4+2CaSO4+2CO2 ↑ +3N2 ↑

湖泊富营养化

湖泊富营养化
4、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5、有些产生毒素:甲藻产生石房毒素、进入 食物链
湖泊富营养化
第11页
湖泊富营养化
第12页
七、湖泊富营养化防治
1、加强生态管理:预防含N、P及生活污水未经 处理直接排入河流;
2、污水深度处理:彻底去除有机污染物;
3、化学杀藻:漂白粉、CuSO4 (0.1~0.5mg/L)撒 入产生赤潮河流或海洋;
湖泊富营养化
第10页
六、富营养化危害
1、水体外观呈色、变浊、影响景观:
内陆湖:水华(水花 Water bloom);
海洋:赤潮(红潮 Red tide)
2、水体散发不良气味:土腥素(geosmin), 硫醇、吲哚、胺类、酮类等;
3、溶解氧下降:分解有机物及藻类残体造成 细菌大量繁殖,消耗掉水中氧气。
湖泊富营养化
第6页
五、富营养化类型及判别标准
因为影响富营养化现象原因很复杂,在不一 样生态环境条件下,水体之间富营养化程度存在 很大差异。同一水体在不一样阶段也可能相差十 分悬殊。为了研究富营养化演替规律,普通将富 营养化现象分为贫营养型、中营养型及富营养型 三种基础类型。其间又可细分出几个亚型,如特 贫营养型、贫—中营养型、中—富营养型等
第2页
伴随时间推移,自外部进入湖中营养盐类逐 步积聚,湖水中营养物质增多,湖泊生物生产能 力提升,生物量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水 色发暗,透明度降低,水生生物种群组成逐步由 适合富营养状态下种群所代替,湖泊对应由贫营 养型发展为中营养型,进而演变为富营养型。
湖泊富营养化
第3页
三、主要表现
富营养化现象发展到一定阶段,表现为浮游 藻类异常增殖。以蓝绿藻类为主水藻泛浮水面, 严重时形成“水花”或“湖靛”。在迎风湖岸或 湖湾处,糜集水面藻类可成糊状薄膜,湖面呈暗 绿色,透明度极低,可散发出腥臭味。而且还会 分泌出大量藻类毒素,抑制鱼类和其它生物生长, 对人畜造成危害,并严重污染环境。

湖泊富营养化及综合治理方法课件

湖泊富营养化及综合治理方法课件

PART 02
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与问 题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现状
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中氮、磷 等营养物质过量,导致水生植物
(如藻类)过度生长的现象。
我国是世界上湖泊富营养化最严 重的国家之一,其中太湖、巢湖 、滇池等大型湖泊都存在不同程
度的富营养化问题。
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工农 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 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01
鼓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机
动车尾气排放。
促进绿色消费
02
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鼓励消费者选择环保产品和服务,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推动绿色产业
03
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降低生产过程中的
污染排放。
加强法律法规监管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湖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 要求和责任。

富营养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泊生态系统 失衡,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 甚至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 。
富营养化还会导致湖泊水质恶 化,产生异味、异色等现象, 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富营养化还会影响湖泊的旅游 价值和景观价值,降低湖泊的 生态服务功能。
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难点
湖泊富营养化是一个复杂的生态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需要综合治理。
富营养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生生物多样性降低
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其 他水生生物受到压迫甚至死亡

水资源利用价值降低
影响湖泊作为饮用水源、景观 用水、渔业用水等方面的利用 价值。
水质恶化
水体透明度降低,溶解氧减少 ,水质恶化。
生态平衡破坏

湖泊富营养化名词解释

湖泊富营养化名词解释

湖泊富营养化介绍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域富含营养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如农业过度施肥、工业排放和城市化进程等。

富营养化对湖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引发一系列问题,包括水体藻类过度生长、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减少等。

产生原因湖泊富营养化的产生是由人类活动带来的过量营养物质输入所致。

主要的原因包括:1. 农业活动:农田施肥过度,导致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农田径流进入湖泊水体。

2.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进而输入湖泊水体,导致富营养化现象。

3. 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过程中,大量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进入湖泊水体,增加了湖泊的营养负荷。

效应机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效应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富营养水体中,营养物质的过量释放导致了以下效应: 1. 藻类过度生长: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刺激湖泊水体中的藻类生长,形成藻华。

这些藻类过度生长不仅使水体浑浊,还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

2. 水质恶化:藻类过度生长会导致湖泊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浑浊度增加,水质恶化。

富营养化的水体通常呈现绿色或褐色,丧失了原本清澈透明的特点。

3. 填湖过程加快:藻类富营养化使得湖底沉积物堆积速度加快,填湖过程加快,湖泊水域的面积逐渐减小。

4. 鱼类和水生生物减少:水体富营养化会破坏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鱼类数量减少,种类变少,甚至灭绝。

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也会受到藻类过度生长的竞争压力,数量减少。

防治措施为了减轻湖泊富营养化现象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 1. 减少农业营养物质的流失:合理控制农田施肥量,采取精细化施肥措施,减少农业活动对湖泊富营养化的负面影响。

2. 减少工业排放对水体的污染:加强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水处理的环节,确保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3. 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建设和完善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水经过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一、减少营养物质流入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首要任务是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入。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建立截污工程: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或截流管网,将生活和工业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在排放前进行处理,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入。

2.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通过改变耕作方式、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措施,减少农田径流中的营养物质。

3.水产养殖管理:合理规划水产养殖,选择适合的养殖品种,避免因过量投饵而导致的营养物质流失。

二、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修复能力,通过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达到控制和减少富营养化的目的。

具体措施包括:1.湖泊清淤:清除湖泊底部的淤泥,减少底部营养物质的释放。

2.恢复水生植被: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

3.引入滤食性生物:投放滤食性鱼类或贝类,吸收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营养物质。

4.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湖泊中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三、定期监测定期监测是了解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和制定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水质、水量、水生生物等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富营养化问题。

四、提高公众意识提高公众意识是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的关键。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富营养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湖泊保护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立法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是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明确湖泊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对违法排污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湖泊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

六、科学治理科学治理是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的基础。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深入了解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

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七、合理规划合理规划是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的关键措施之一。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湖泊保护总体规划,明确湖泊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湖泊营养级划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湖泊营养级划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湖泊营养级划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湖泊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的水体之一,是由江河流入的水在地形低洼处所形成的一种天然水文地形。

湖泊往往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众多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场所,还在地球的水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湖泊的营养级问题日益突出。

营养级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和其比例的等级划分。

湖泊的营养级划分是确定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一种方法,也是评估湖泊水质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营养级的划分主要依据水中的氮、磷等化学物质含量以及水体中悬浮、溶解的有机物质的浓度等参数,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判断湖泊水质的优劣,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湖泊营养级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浓度进行划分,另一种是根据叶绿素a的浓度进行划分。

前者通常采用氮磷比值法,通过计算氮磷比值的大小来评估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

氮磷比值小于10被认为是富营养化状态,而大于10则表示湖泊水体相对较为清洁。

后者则是通过叶绿素a的浓度来判断湖泊水体中藻类的生长状况,从而评估水质的优劣。

湖泊营养级的划分对于湖泊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为湖泊的环境评估和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帮助我们了解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和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

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为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指导,促进湖泊的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综上所述,湖泊营养级的划分是评估湖泊水质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于湖泊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湖泊营养级的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湖泊富营养化的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治理,以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2. 正文2.1 营养级的定义和意义在讨论湖泊营养级划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营养级的定义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湖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和处理策略

湖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和处理策略

湖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和处理策略湖库富营养化是指湖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导致水体中的藻类和植物过度生长,进而引发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失衡的现象。

湖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大规模的农业和建设活动导致了大量土壤和养分的流失,这些流失物质会通过水流进入湖库,从而引发富营养化问题。

2.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会带来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其中包含大量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加剧了湖库富营养化的程度。

3.农业活动和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学肥料和农药会被雨水冲刷到湖库中,这些化学物质中的营养物质会加剧湖库富营养化的发展。

同样,农田中的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也会进入湖库并释放大量营养物质。

4.大气沉降: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物质会在降水过程中被带入湖库水体,这些物质中的氮和磷等元素也是导致湖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针对湖库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处理策略:1.减少农业和城市排放:加强农田管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量,并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净化,以减少营养物质的输入。

2.改善水质处理工艺: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更加全面和彻底的处理,采用生物净化、人工湿地等技术手段,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3.加强湖库的生态修复:通过湖库沉积物的清理和水动力修复,恢复湖库的水文和地质特征,改善湖库水体的循环和氧化条件,减少富营养化的程度。

4.人工措施:在湖库中进行悬浮沉积物的除去,采用物理和化学措施清除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如采用生物砷制剂控制水华等。

5.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意识,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重视,以减少湖库富营养化问题的发生。

湖库富营养化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原因和处理策略,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公众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才能解决。

只有保护好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体中营养盐浓度过高,导致水体中富集各种营养物质的现象。

富营养化不仅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还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以及治理研究。

一、来源1.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随着雨水或灌溉水进入湖泊水体,导致水体中富集营养物质,从而引发富营养化。

特别是过度施肥和错误施肥导致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输入水体中,是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磷、氮等营养物质,直接排放到湖泊水体中,也会加剧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3. 湖泊周边开发建设湖泊周边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污水排放和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湖泊水体受到了更多的营养物质的输入,加速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

二、危害1. 生态环境破坏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会引发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导致水质恶化。

水华会阻碍光照,对水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破坏湖泊的生态平衡。

2. 饮用水安全受威胁湖泊水体受到富营养化影响后,水体中富集的藻类等微生物有可能释放出毒素,严重威胁饮用水的安全,甚至危及人类健康。

3. 河湖景观退化湖泊富营养化后水质变差,水藻过度生长会使湖泊水体呈现绿色或黄褐色,严重影响了河湖的景观价值,对旅游业和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治理研究加强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管理,推广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合理运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湖泊水体的影响。

加大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减少城市和工业污水对湖泊水体的直接排放,有效减少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3. 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对于净化水质、调蓄雨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作用,加强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对于减缓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湖泊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逐渐突出,严重影响了湖泊的生态功能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着重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进行探讨。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导致水体生态系统失衡的现象。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原因为人类活动。

主要来源包括:1、污水排放: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污水被排放到湖泊中,其中含有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使得湖泊水体的营养物浓度不断升高。

2、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需要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在流入湖泊水体时也会导致湖泊富营养化。

3、城市基建:城市基建如道路、房屋建设等,会导致土地密度增加、土地裸露,降雨时会将裸露的土壤、建筑物表面的化学物质等冲刷到水体中,造成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色变绿:在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水体中的藻类或水草生长迅速,使得湖泊的水色变绿,影响美观和生态环境。

2、水体异味: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湖泊水体中的藻类繁殖过程会产生大量气体,如硫化氢等,造成水体异味。

3、渔业资源减少:湖泊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数量骤增,消耗大量水中氧气,使得湖泊水体中的氧气含量骤减导致鱼类死亡或离开湖泊。

4、人类健康受影响:湖泊富营养化还会导致寄生虫和病菌滋生,危害人类健康。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工程控制和非工程控制两方面。

1、工程控制:采取生态工程措施,如放线菌、积藻细菌等进行水体的生物治理;构建水生植物固碳系统,如植物床、湿地系统等,抑制生物产生大量底泥;建设人工湿地,利用多层过滤和化学吸附等吸附污染物质;引导湖泊滞留量,减少污染物质流入湖泊。

2、非工程控制:主要是采取政策法律手段,推行普及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监测,促进环境保护科技研究等,降低排放污染物质总量。

案例湖泊污染——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

案例湖泊污染——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
由于非点源污染不是集中在 一个点,因而一般很难控制, 可采取集中畜牧业污水、控 制施肥量、控制土壤侵蚀和 水土流失、控制地表灌溉等 方法减少非点源污染。

2000年7月,太湖湖区暴发大面积蓝藻,这是80年代 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汰。水样透明度为“零”。望虞河河面 上,犹如铺上了一块宽约数十米的绿地毯:岸边的湖水像 浓浓的绿色油漆。
太湖不同湖区夏季浮游生物量 35 30
生物量(mg/L)
25 20 15 10 5 0 五里湖 西太湖 东太湖
1980 1987 1993
二 造成太湖富营养化加剧的主要污染源
根据污染源的空间形状不同

一位监测人员长期观察发现,一 遇大雨,水中的氨氮浓度明显高 于往日,原因就是农田施放化肥, 污染物残留在地表上,很容易被 雨水带进河道。随着农村产业结 构的调整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 求,化肥农药、生长素带来的污 染急剧增加。面源污染因为污染 物来自整个地区,而不是来自一、 二个集中的污染源,污染物分散, 并且体积庞大,更难以控制。
面源污染
工业废水
28
10
55
16
10
39
从上表分析,城镇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污染源应是主要控制
对象,同时其他有机污染(CODcr)中,对工业废水控制也是十 分重要。 20世纪90年代后期,太湖加大了工业企业污染源(点源)的治 理和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工业污染量大大 下降、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便显现出来。生活垃圾的处理, 基本上无章可据,生活污水四溢,江湖成了垃圾的堆放处, 河湖中堆积、漂浮的垃圾和在许多城镇的河道中无所不在的 生活污水,让人感受到太湖水环境形势的严峻。
案例 湖泊污染
——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探讨及防治措施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探讨及防治措施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年第4期引言现代人类社会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类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人水体并在其中不断的积累,在湖泊水库等相对封闭的水体内导致了水体的富营养化。

目前,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已逐渐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难题,对人类的生产及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种类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水体中含有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造成的,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对藻类的繁殖速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氮、磷的污染源种类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从外部排放进入水体的氮磷(外源),以及水体内部沉积物自身释放再次进入水中的氮磷(内源)。

其中,外源又可以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两种类型。

1.1点污染源点源主要是指通过管道排放等固定的点排放氮磷污染物的污染源。

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主要来自食品加工、肥料生产、皮革制造等行业。

这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富含氮、磷的营养物质。

既使经过常规的污水处理,仍然会有大量的氮磷排入水体。

1.2面污染源除点污染源以外的其它污染源统称为面污染源。

主要是由降雨把大气和地表的氮磷污染物带入水体。

面污染源没有固定的污染物排放场所,不能采取集中处理的方法,治理的难度更大。

1.3内污染源水体底泥等沉积物根据水体污染的状况含有不同量的氮磷物质,可通过溶解再次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2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营养物质的污染源种类非常复杂,给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目前,主要采取减少氮磷污染物总量与生态恢复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2.1控制外污染源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关键是降低水体中氮、磷元素的含量。

因此,有效的减少外部的氮磷输入,就能从根本上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性。

可采用的措施如下:(1)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控制污水的无组织排放,强化污水处理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减少点污染源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湖泊富营养化名词解释

湖泊富营养化名词解释

湖泊富营养化1. 引言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中水体富含营养物质,特别是氮、磷等,导致湖泊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如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

湖泊富营养化对水质、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2. 营养物质与湖泊富营养化湖泊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氮和磷。

它们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但过量的营养物质会导致湖泊富营养化。

氮和磷通常来自于农业排放、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人类活动。

•氮:氮在水体中以无机形式(如硝酸盐和铵盐)存在,并被藻类等浮游植物吸收利用。

过量的氮会促进藻类生长,导致水体浑浊。

•磷:磷在水体中主要以无机形式(如磷酸盐)存在,也被藻类等浮游植物吸收利用。

过量的磷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藻华,使水体呈现绿色或蓝绿色。

3. 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湖泊富营养化对水质、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都产生重要影响。

3.1 水质问题湖泊富营养化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导致水体缺氧。

这会对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导致大量死亡。

湖泊富营养化还会导致水体变浑浊,降低透明度,影响观赏价值和水上运动等活动。

3.2 生物多样性问题湖泊富营养化促进了藻类的大量繁殖,形成藻华。

这些藻类会遮挡阳光进入水体,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当藻华死亡时,细菌分解它们会消耗大量氧气,加剧水体缺氧。

这些因素都会对湖泊中的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3.3 人类健康问题湖泊富营养化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藻华中的某些藻类产生毒素,称为蓝藻毒素。

当人们接触到含有蓝藻毒素的水体时,可能出现皮肤刺激、呕吐、腹泻等症状。

如果人们饮用了含有高浓度蓝藻毒素的水,可能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4. 防治湖泊富营养化为了减轻湖泊富营养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

4.1 农业管理措施农业是主要的氮和磷源之一,因此改善农业管理是防治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

合理施肥、减少农药使用、建立植物带等措施可以减少农业排放到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湖泊富营养化生态修复

湖泊富营养化生态修复

1997年富营养化湖泊分布情况
东部 中部 西部
13.4 15
29.9 30
56.7 45 %
太湖梅梁湾
滇池蓝藻大爆发
我国是一个多湖
泊的国家,湖泊
总面积17787km2
约占全国总面积
的0.8%。具统计,
2000年我国37个
主要湖泊的富营
养状况,其中
59.1%为中、富营
养性,14.7%为重
滇池
营养性。
人工湿地去除水体中氮的机制首先 是将有机氮氧化为氨态氮,再经过硝化 细菌的硝化作用将氨态氮转化为硝酸 盐,再在厌氧条件下由反硝化细菌将硝 酸盐氮反硝化为氮气,最终达到除氮的 目的。
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张鸿(1999)等人研究了凤眼莲、水 芹两种人工湿地对武汉东湖污水中氮、 磷净化率与介质中硝化细菌、磷细菌 的数量分布关系。结果表明:有植物组 水体、底沙和根面的硝化细菌、磷细 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高于无植物组; 有植物组的根面微生物数量高于介质 。实验中水芹、凤眼莲湿地中的硝化 、反硝化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说明植 物的存在有利于硝化、反硝化细菌的 生存。
生物操纵即通过对水生生物群及其栖 息地的一系列调节,以增强其中的某 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浮游植物生 物量下降,主要作用对象是鱼类。
2 原理
经典的生物操纵通过放养食藻(草)性 鱼类(滤食性鱼类)提高浮游动物对浮游 植物的摄食效率,最终减少浮游植物 生物量。
浮游动物是生物操纵的关键因子之一 ,而大型浮游动物则是最重要的、 最可 能压低浮游植物数量的因素植物过量 生长。
2.湖泊富营养化成因
2.1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 2.2 富营养化形成的其他因素
2.1 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沉积物充气 沉积物在湖营养物质循环中 起着重要作用。在需气条件下,沉积物可结合大量磷, 而嫌气条件时,又释放大量磷。
5.去除沉积物 在沉积物中的磷可分为交换态磷和非 交换态磷(见图4)。据研究,沉积物中可交换态磷含量比水中磷含 量高50倍。沉积物中可交换态磷高时,对湖泊治理不利.西德的 Freuden湖、瑞典的Trummen湖留用移去沉积物方法,使湖的水质 得到改善。
(一)富营养化湖泊的微生物修复
1、生物修复的目标 以地表水和湖泊水水质国家标准为修复目 标。环境管理部门要求控制 3 项基本指标:氨 氮、全磷、透明度。通常把氨氮定在地表水Ⅱ 类标准, 0.5 mg · L - 1 ;总磷定在湖泊水Ⅲ类 标准,0.025mg· L-1(地表水Ⅱ类标准可放宽 到0.1mg· L-1);透明度定在湖泊水Ⅳ类标准, 1.5m(地表水透明度无标准;富营养化湖泊水 体透明度一般仅0.2~0.3m)。
湖泊富营养化生物修复
水体富营养化是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 入水体,引起蓝细菌、微小藻类极其浮游生物 恶化繁殖,最终导致水质急剧下降的一种污染 现象。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生物大量 繁殖,水面往往呈现蓝绿色、红色、棕色、乳 白色等,视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而异。这 种现象,在海水称作赤潮,在淡水中称作水华。
湖泊富营养化生物修复
富营养化湖泊生物修复
目前,中国湖泊污染情况严重,80%以上的 湖泊受到污染,许多湖泊已达不到Ⅲ类水水质 标准,鱼虾基本绝迹,而代之以适应污染的各 类底栖微小生物类群,湖泊水体的颜色、气味 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化,部分湖泊甚至成为纳污 水体。许多知名湖泊的地理位置处于大、中城 市周边,它们的污染导致城市景观质量下降, 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居民的身心健康。水质污 染导致湖泊及其沿岸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特别 是一些对人类有益的或有潜在价值的物种消失。 因此,水体治理、修复刻不容缓。
(一)富营养化湖泊的微生物修复
2、理论依据 (1)氨氮的脱除 A. 硝化作用: NH4+→NH2OH→NO2-→NO3- 湖泊水体中,使NH4+转化为NO2-(亚硝化阶段) 的菌有欧洲亚硝化单胞菌、亚硝化单胞菌、亚硝化球菌 属等;使NO2-转化为NO3-(硝化阶段)的菌有活跃硝 化杆菌、维氏硝化杆菌、硝化囊菌属等。 都是由氧化NH4+、NO2-获得能源,并以CO2为 唯一碳源的化能自养菌,专性好氧,营自养硝化作用。
6 覆盖沉积物 湖底覆盖一层物质,阻止营养物质 在沉积物与水之间的交换,还可阻止或延迟有根水生植 物的生长。覆盖物可用塑料薄膜、飞灰、富于铁质的炒 和粘土,采用此法经济上比去除沉积物便宜,但也有缺 点:既不是永久性的改进,又彻底改变了底栖生物的自 然条件。 7. 引导未污染、含低营养物的水入湖 这既可稀 释湖水,又可冲洗沉积物。 8.暴雨排水或支流河水经过生物过滤法,再流人湖内 这样有助于降低营养物和沉积物负荷。 总的来看,只有把截断污染源和对水生态系统进行 人为干予,这两方面的措施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效 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富营养化湖泊的微生物修复
B.反硝化作用: (A)异养脱氮细菌的反硝化作用: 2NO3-+5H2A→ 5A +2OH-+4H2O +N2↑ 假单胞菌属 、色杆菌属 、微球菌属 (脱氮微球菌等 )、芽 胞杆菌 (蜡状芽胞杆菌等 )的一些种均属这类菌。在厌氧条件下 则利用硝酸盐的氧来氧化有机底物,而使NO3-还原成N2。 (B)自养脱氮细菌的反硝化作用: 脱氮硫杆菌在缺氧条件下能利用NO3-的氧将硫或硫代硫酸 盐氧化成硫酸盐,释放N2,从中获得能量来同化CO2 。 5S +6KNO3+2CaCO3 → 3K2SO4+2CaSO4+2CO2 ↑ +3N2 ↑ 在富营养化湖泊生物修复中,创设工艺条件,甚至接种专性 菌剂,满足以上脱氮要素的要求,均将有助于水体氮素的去除。
(二)其他修复技术
(3)将气输送人水体底部(见图1,2,3)。 通气可以改进水体的溶氧浓度,阻止磷的 再循环,使底部沉积物以上的水体保持为有 氧系统.
将富于营养而少氧的下层水导流到湖上层,来改善湖 的营养状况、氧平衡和热平衡。波兰的Kortowo湖应用此 法,已长达15年之久,总的来说,水质得到了改善。瑞土 Niler湖、奥地利的Reither湖,还有芬兰的Damann湖都取 得同样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水体温跃层的降 低会加速矿化过程;湖下层BOD的增加,会引起其他污染 方面的问题。 2.使磷沉人湖中 美国纽约州的Medical湖, 威斯康辛州的Mirror湖和shadow湖、加液态硫酸铝后,使 湖中的溶解磷失去活性,能够抑制一些藻类的生长,降低 了水的蚀度。丹麦的Lynby湖加硫酸铝6个月后,磷又恢复 到原来水平。瑞典的Lang湖由于水的滞留期校长,效果维 持了两年,但初级生产力并未下降. 一般认为应用此法 并不理想,可以考虑与其他方法和措施结合起来应用。
合肥市杏花公园人工湖里由1600多个圆形生物 浮床组成的十组水生植物浮岛正式建成。在浮 岛上种植水生植物可以提高城市景观水体的自 净能力,解决富营养化问题。
秦淮河中的“挺水植物绿岛” 南京市在秦淮河里放置水生美人蕉、水竹等水生植 物来治理污染和美化环境,这些“挺水植物绿岛”成为 一道美丽的城市景观。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点
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 甚至不造成二次污染、且具有保护表土、减少侵蚀和 水土流失等作用,它能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磷等多 种元素。 可吸收、富集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可增 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或有抑制有害藻类繁殖的能力, 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的再释放.利于水体的生物平 衡等。 高等植物能有效地用于富营养化湖水、河道生活 污水等方面的净化,是一项既行之有效又保护生态环 境、避免二次污染的治理污染水体的好方法。
(一)富营养化湖泊的微生物修复
B、“絮团”和底泥中有机碳的微生物降解 组成“絮团”和底泥的有机碎屑、细菌和藻 类,约含纤维素 15%~60%,半纤维素10%~30%, 木素 5% ~ 30% 和蛋白质 2% ~ 15% ;可溶性物质, 如糖、氨基糖、有机酸和氨基酸,占干物质重的 10%。这些组成物的分解直接关系到“絮团”和 底泥中有机碳的微生物转化。 碳水化合物、木素、菌体细胞壁的微生物降 解。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1、浮岛技术 植物浮岛主要是利用无土栽培技术,采 用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 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通过扎在水中的根 系吸收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对有机 污染物起到促降的作用;植物根系、浮床 和基质在吸附悬浮物的同时,为微生物和 其他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兼可 美化水域景观。
(三)水生植物修复
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修复,除了微生物修 复作用外,还应包括水生生物的修复作用。 水生生物对湖泊富营养化修复有巨大功效, 尤其是它们强大的根系和植株,对磷的摄取和同 化有着微生物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报道,被制 成浮床的大榕草、香根草、水芹、水蕹草、多花 黑麦草等对去除水体氮、磷和抑制藻类孳生均有 明显的作用。这些植物发达的根系及与根系共生 或混生的微生物往往共同对水环境起着净化作用。
2009年3月16-19日,武汉东湖官桥湖区域发生了衣藻Chlamydomonas sp.水华。衣藻在春季富营养化小水体发生水华很常见,但在大水面 形成如此规模水华少见。
昆明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加重 绿油漆似的滇池水
鸭子藻上行
赤藻
一、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
分为天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天然富营养化 要经过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才能完成,而人类经济活动可 导致湖泊在短短几年内就出现富营养化;人为富营养化 是当代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湖泊富营养化是人类社会活动对湖泊的影响导致的 湖泊自然演化过程的浓缩。 碳、氮、磷是生成藻类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构成湖 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藻类可利用的氮远 比可利用的磷多,因此,磷常被作为富营养化的限制因 子。当磷含量达到0.6mg/L时,藻类产量几乎不受氮元素 含量的影响。我国环境标准规定,在静止水体中,总磷 浓度0.02mg/L、NH4+浓度为0.5mg/L为富营养化的临界 值。
(一)富营养化湖泊的微生物修复
(3)有机碳的去除 A、概念的更新 传统上,人们以为湖泊有机碳主要存在于底泥。然而 ,近来 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湖泊有机碳以水体悬浮物的形式存在。悬浮 物是有机碎屑、细菌、藻类和矿物质等细微颗粒组成的胶粘状物 (简称“絮团”) ,其比重略大于 1 ,在风力作用下极易悬浮于 水体,并长期滞留在水体中,参与水中固体物质通量的上下交换, 并大幅降低水体透明度 ( 可使透明度降到 20 ~40cm )。在水土 界面上滞留的“絮团”,其对有机质、氮、磷的贡献远大于底泥。 通常,底泥疏浚很难去除这些“絮团”,即便用专门设备吸走, 未疏浚处的“絮团”又很易迁移到此处补缺。生态系统一旦失衡, 这些“絮团”便会迅速增生。因此,在修复富营养化湖泊时,要 尤其着力去除悬浮在水体中和水土界面的“絮团”,采取生物技 术措施降解“絮团”中的有机质。只有消除“絮团”,水体透明 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
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水生植物都能净化污水。水 体污染物主要有金属污染、农药污染、有机物污染、非 金属如氮、磷、砷、硼等污染及放射性元素如锶、镭、 铀等污染。水生植物对这些污染物的净化包括附着、吸 收、积累和降解几个环节。 水生高等植物芦苇是同际上公认的处理污水的首选 植物:100g的芦苇.一天可将8mg的酚分解为二氧化碳。 目前,芦苇为人工湿地在我国已用于处理乳制品废水、 铁矿排放的酸性重金属废水等。 植物的皮、壳等对重金属废水也有净化的效果。棉 秆皮、棉铃壳对重金属离子铜、镉、锌有明显的吸附作 用;谷子谷壳黄原酸酯对重金属离子Hg、Pb、Ca、Cu、 Co、Cr、Bi等有良好的捕集效果:松木对Cu有脱出作用 等。
3,减少生物量浓度 在极富营养化水体中可考虑采用。采用的措施有: 用除草剂减少生物量,割除大型植物;在水体中施放 染料,阻止或减少光线在水中的透过率,以求降低初 级生产力,减少生物量;还有用硫酸铜洒入水体杀死 藻类,虽有一定效果,但因铜对生物的毒性问题,现 在一般均已不用此法。另如明尼苏达州的Hyland湖采 用降低水位的办法来控制沉水有根植物,这样可以延 迟沉积层中营养物的释放,使沉积物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