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3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62c15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e.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6篇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汉字:“;甜”、“酸”:培育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2、通过食物来加深幼儿对酸甜的理解。
活动预备:1、课件《熟悉“酸”“甜”》2、2、“甜”、“酸”卡片;苹果、香蕉、桔子卡片3、苹果、桔子、香蕉若干4、歌曲《大耳朵图图》活动过程:一、观看动画片,引起幼儿兴趣。
1、播放音乐《大耳朵图图》,进入教师,师幼律动。
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听的歌曲是我们的好朋友谁啊?(大耳朵图图)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图图晚上睡觉发生什么事情吧。
2、幼儿观看动画。
二、谈话导入甜-酸。
1、谁来讲一讲动画里演了什么?(鼓舞幼儿大胆叙述:图图喜爱吃水果。
)2、图图的梦里消失了哪些水果?(苹果、香蕉、桔子、山楂)3、你们吃过这些水果吗?你能说说它们是什么味道的吗?(引导幼儿说出:甜,酸。
)三、熟悉汉字:甜、酸课件:熟悉酸甜1、图片上是什么?(苹果)苹果是什么味道的?(甜)(出示甜字)幼儿跟读。
2、桔子是什么味道的?(酸)(出示酸字)幼儿跟读。
3、香蕉又是什么味道的呢?(甜)(出示甜字)幼儿跟读。
4、谁喜爱吃山楂呀?山楂是什么味道的?(酸)(出示酸字)幼儿跟读。
5、幼儿看图片一起读读上面的字:酸、甜四、品尝食物,利用味觉理解酸甜两子的含义。
1、师:今日,教师给小朋友预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们看看有什么?(有香蕉、苹果、桔子、山楂。
)2、请幼儿品尝。
3、教师:你想品尝哪一种水果?你要先告知我,这种水果的味道,再尝一尝,看看和你说的是不是一样好吗?4、幼儿分别品尝水果,感知理解酸、甜的含义。
五、生活阅历叙述1、你还吃过什么水果是甜甜的?2、你还吃过什么水果是酸酸的?3、师: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说说水果的味道吧!(完毕活动)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熟悉自己的毛巾、杯子标记图、知道自己放毛巾、杯子的地方。
2、学习用一般话说出毛巾、杯子的名称。
3、教育幼儿讲卫生、不乱用他人物品。
活动预备各种小动物形象标记图活动过程一、熟悉标记图1、教师出示标记图,请幼儿从中选一种动物做朋友(两张)。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7b9cd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3.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精选6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1设计思路:《上床睡觉》是分享阅读中一本非常经典的读本,它主要讲了很多小动物上一张吊床去睡觉,直到吊床掉下来动物都住院的故事。
故事情节诙谐、幽默,动物形象鲜明突出,幼儿容易接受。
开始部分以展示动物图片的形式来观察动物的主要特征,让幼儿从视觉的角度很直观地了解到动物一个比一个大,体会它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并通过模仿小动物的身体动作,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绕图片的内容,不断地抛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幼儿置身于故事的情节之中,积极地去猜测,充分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并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猜测结果表达出来,让幼儿在猜测、读图的过程中理解故事的内容。
活动目标:1、能体会图书情节的趣味,积极地、快乐地阅读。
2、掌握基本句式“××上床去睡觉”,能声音响亮地说出来。
3、能仔细观察图画中呈现的细节,推测相关情节,学习如何利用图画线索读图。
活动准备:小蛇、狮子、斑马、河马、大象的图片及文字、大书、小书。
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吊床和图书中五个主要角色,引导观察和描述引导语:动物们累了,它们要去睡觉了,你们想想看它们会去什么地方睡觉?这个床就是它们睡觉的床,和平常我们睡的床有什么不一样?用两根绳子吊起来的床叫吊床(出示实物)教师逐个出示小蛇、狮子、斑马、河马、大象的图片,并配以文字,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大书封面阅读提问:吊床上还有什么?谁第一个上床去睡觉?我们来学学小蛇上床去睡觉的样子。
三、大书图画阅读教师遮住大书上的文字,引导幼儿观察图画。
第一页:与封面相同,所以不重点观察。
第二页:又有谁上床去谁觉?它怀里还抱了什么?你们觉得狮子应该睡在哪里呢?为什么?我们学学狮子上床睡觉的样子。
猜一猜接下来谁会上床去睡觉?第三页:斑马上床去睡觉了,小蛇和狮子看到斑马上床来睡觉,它们是什么表情呢?为什么?你们来扮演小蛇和狮子,老师扮斑马,我们来表演它们之间的对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五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8cedabbcd126fff7050b89.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五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一:小鸭找妈妈活动目标:1、引发孩子仔细观察,练习讲述自己看到的事物。
2、练习说儿歌时吐字清楚,口齿流利。
3、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小鸭找妈妈》的flash、DVD机、电视活动过程:一、观看flash(集体观看,教师注意幼儿的观看姿势)互动问题:1、画面上有什么?2、它们怎么了?小鸭子为什么哭?3、其它的鸭子是怎样做的?教育要求:1、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描述出鸭妈妈带小鸭子们去玩,小鸭子光顾着玩了,跑丢了,鸭妈妈找不到小鸭子了,急得到处找,到处喊,最后也没有找到他们。
2、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尊重孩子的差异。
由于自身的个体差异,幼儿观看画面、理解画面的能力也不同,这时教师不要着急,要给能力差的幼儿思考的余地和时间。
二、讨论讲述(分组讨论)互动问题:1、小鸭子为什么会跑丢?2、鸭妈妈是怎么找小鸭子的?3、小鸭子究竟去哪了呢?教育要求:1、对于孩子们的讨论教师要仔细倾听,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2、教师在巡视每组讨论时,可以参与到其中一组,使幼儿更好的组织语言,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建议。
三、学说儿歌(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互动问题:1、教师通过flash渗透儿歌内容。
2、教师带动作朗诵儿歌,幼儿仔细倾听。
3、幼儿逐句学说儿歌并带动作表演。
教育要求:1、教师在说儿歌时速度要放慢并带有动作,使幼儿轻松记忆儿歌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四、总结(集体讨论)互动问题:1、我们外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对?2、如果找不到妈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教育要求:1、教师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请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
2、教师要渗透给幼儿相关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小知识。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二:拔萝卜活动目标: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d8ebc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c.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活动准备: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活动重点:培养幼儿积极观察表达的能力,有说的愿望。
活动过程:1、以介绍新朋友认识引出主题。
2、认识红红(1)介绍红红(2)向红红问好,幼儿。
(3)观察红红,说说喜欢红红吗?为什么?(4)介绍红红自己会做的事。
说说红红会做的事。
(5)表达自己愿意与红红交朋友的愿望想法。
3、认识东东(1)观察东东,说说对东东的感受。
(2)友爱教育,劝说东东。
(3)帮助东东,说说怎样让东东变干净。
(4)教具操作,语言同步东东的卫生行动。
(5)说说东东自己会做的事。
(6)说说夸赞的话。
4、介绍自己(1)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告诉老师,小朋友,两位新朋友)(2)听音乐动一动,演演自己会作的事。
活动结束:对幼儿今后的日常生活习惯提出适当要求。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创设情境,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儿歌。
2、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尝试更换原来的一些词。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不挑食》、吃饭的场景(桌子、椅子、米饭、鱼、青菜、鸡蛋等)、小熊嘟嘟布偶。
活动难点: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尝试更换原来的一些词。
活动过程:1、观察图片,讲述内容:——“真香呀,小熊嘟嘟在吃什么?”教师朗诵儿歌,然后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2、创设情境,表演儿歌:——“谁来当小熊嘟嘟?”(一幼儿表演,其他幼儿朗诵儿歌)(集体边表演小熊嘟嘟,边朗诵儿歌)。
3、幼儿仿编:——“还可以请小熊嘟嘟吃什么呢?”请幼儿尝试仿编其中的一两句,教师将幼儿的仿编内容总结。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热门15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热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44ead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a.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热门15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第1篇设计意图:绘本《棒棒天使》原为大班主题活动“相反国”中的一个教学内容。
故事借助外表完全不一样的棒棒天使与胖胖天使,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种种相反的事情,引领孩子进入一个精彩的相反世界,进而帮助孩子理解相反的概念,感受相反的幽默。
小班幼儿已有比较的意识,因此也具有了初步的“相反”意识。
例如,运动时,孩子会说:“我跑得快,某某跑得慢。
”排队时,孩子会说:“我排在某某前面,他在后面。
”当老师说“多吃饭长得高、力气大”时,孩子们会马上说“不吃饭长得矮、力气小”。
在仔细阅读绘本之后,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对绘本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删减、调整,将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让幼儿自主发现和感受阅读的乐趣上。
本活动由四个环节组成,即激趣、精读、完整欣赏、延伸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我运用PPT(演示文稿)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减少了幼儿因翻阅图书而产生的干扰;设计自制小绘本,则巧妙地为幼儿提供了在摆弄中讲述的机会。
这些教学手段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反义词:胖瘦、高矮、上下、多少、长短等,感知相反的概念。
2、通过自主探究,体验故事幽默的语言风格,乐意大胆讲述绘本故事。
准备:1、大绘本《棒棒天使》一本。
2、选择绘本第7~8页、第1O~13页、第18~19页制作成PPT。
3、自制小绘本(与PPT画面内容相同)的背景图,棒棒天使与胖胖天使图片每人三套。
4、实物投影仪一台。
5、小绘本《棒棒天使》若干,放于图书阅览区。
过程:一、激趣导入——寻找角色形象上的相反特点1、观察PPTl(绘本第7页),比较棒棒天使与胖胖天使的外形特征,引出主题。
师:今天,有两位可爱的天使来到我们这里。
看一看,这两位天使长得怎么样?有什么不同?师(小结):这位天使长得瘦瘦的、高高的,像小棒一样,叫棒棒天使;她的好朋友长得胖胖的、矮矮的,像小球一样,叫胖胖天使。
小班幼儿语言教案《快乐的小动物》3篇
![小班幼儿语言教案《快乐的小动物》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2d62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c.png)
小班幼儿语言教案《快乐的小动物》小班幼儿语言教案《快乐的小动物》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和朗读有关小动物的基本词汇。
2.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课件或图片:包括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图片,例如猫、狗、兔子、小鸟等。
2.故事书:《快乐的小动物》。
3.卡片:上面写有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和名称,用于课堂活动。
教学内容与活动:1.引入(5分钟)- 让幼儿观察一些常见的小动物的图片,并问:“你们都认识这些小动物吗?”让幼儿逐个回答,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 引入故事书《快乐的小动物》:出示故事书的封面,让幼儿预测故事的内容和主题。
2.阅读故事书(10分钟)- 用朗读的方式给幼儿讲述故事《快乐的小动物》,同时出示对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例如,请幼儿模仿动物的叫声、动作等。
3.词汇学习(10分钟)- 准备一些写有小动物名称的卡片,例如猫、狗、兔子、小鸟等。
- 将卡片展示给幼儿,让他们看到卡片上的图片和名称。
- 教师读出一个小动物的名称,然后引导幼儿齐声重复,并指着对应的卡片。
- 让幼儿回答有关这个小动物的问题,例如:“这个小动物是什么颜色的?它喜欢吃什么?”4.听力训练(10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小动物的音频,让幼儿倾听并回答与音频内容相关的问题,例如:“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叫声?”5.口语表达(10分钟)-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要求他们描述一个他们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例如:“我喜欢小狗,因为它很可爱,可以陪我玩耍。
”6.拓展活动(10分钟)- 让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例如用纸制作小狗的面具、用橡皮泥做小兔子等。
- 幼儿完成手工作品后,让他们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7.总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自己总结学到了哪些知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4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fbeb1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f.png)
【导语】教学是⼀种创造性劳动。
写⼀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幼⼉园⼩班语⾔教案:逗蚂蚁 活动⽬标 1、引导幼⼉有节奏地朗诵,理解⼉歌内容。
2、指导幼⼉⽤⼀问⼀答的形式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的⽣活经验,仿编⼉歌的中间部分。
3、激发幼⼉参与情境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依据诗歌内容,编排⼀个情境表演。
2、表演⽤的道具: (1)画有蚂蚁的⼩图⽚若⼲,并⽤绳⼦系上。
(2)⽤黄⾊绉纸剪成碎⽚作黄⽶饭,⽤绿⾊绉纸剪出长条作青菜。
(3)⼀双筷⼦,⼀只⽤油泥做成的碗。
3、幼⼉操作材料“逗蚂蚁”。
活动过程 1、借助幼⼉操作材料,先让幼⼉猜猜“⽼师要请谁到班上来做客”。
再请三四个幼⼉扮作⼩蚂蚁,⽼师做招呼的⼈。
2、请幼⼉根据⼉歌内容,进⾏表演。
3、请幼⼉说⼀说看到的是什么。
(1)师:你们看见谁来了?我是怎么招呼它们的? (2)⼩蚂蚁来了以后,对我说了些什么? (3)我给它们准备的⾷物太多了,⼩蚂蚁吃不完怎么办? 4、让幼⼉再次观看情境表演,然后学说其中的对话部分。
5、引导幼⼉扩展想象,仿编对话部分的内容。
(1)师:如果你请⼩蚂蚁吃饭请它吃什么饭? (2)什么菜? (3)⽤什么筷? (4)⽤什么碗? 6、请每位幼⼉从椅⼦下⾯,拿出预先放好的蚂蚁图⽚,戴在脖⼦上,表演⼉歌,念到最后两句“吃不了,往回搬,哼哟哼哟搬得欢”时,⼩朋友做出搬⽶或搬菜,或搬运其他⾷物的动作,要求幼⼉的动作夸张⼀些。
最后以⼀句“我们把⾷物都搬回家吧!”结束表演。
【篇⼆】幼⼉园⼩班语⾔教案:甜甜的⼩嘴巴 活动⽬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和⾓⾊形象的特点。
2.懂得感谢,学习有礼貌地说:谢谢、再见、欢迎再来。
活动准备: 1.挂图14号;《⼩朋友的书—我们都是好孩⼦》;磁带及录⾳机。
2.⼩⽼虎、⼩熊、⼩狐狸、熊奶奶的头饰。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508a5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0.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就难以避开地要预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要求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完整背诵诗歌。
2、通过体会小豆芽钻出泥土时感动兴奋的情感,向幼儿进行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以及活泼向上的教育。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养。
4、乐于探究、沟通与共享。
教学预备:1、课前组织幼儿种植种子,观看其发芽过程。
2、种子从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教学过程:1、幼儿争论自己观看到的种子的变化。
2、出示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观看种子是如何钻出泥土不断长大的过程。
3、学习诗歌钻泥巴。
4、引导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种子发芽的经过。
5、谈话:怎样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
附儿歌:钻泥巴小豆豆种地下,发了芽钻泥巴,钻一下动一下,钻呀钻呀钻的快,钻出两片小芽芽。
效果分析:幼儿园的操场一角盛开的迎春花为孩子们的观看供应了便利。
由于每天进行户外活动,有的孩子虽然叫不出其名字,但对此已有印象,在上课进行熟悉的时候都知道是外面操场上开的花。
经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大多都了解熟悉了迎春花的基本特征及名字的含义。
有的孩子在到室外观看时主动提示在后面对前挤的小伴侣:别挤了,别把迎春花碰掉了。
老师上课所折的几枝开了的只有六朵花,其余上面满是花骨朵,课后将其插到了花盆里,孩子们每天都来观看、数数,发觉:其次天开了十二朵,第三天开了二十二朵,到第四天全部开放,孩子们那细心的眼神、仔细而当心翼翼的点数以及发觉每天不同的变化而流露出来了惊喜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这个时候到户外已能查找到好多春芽了。
为了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种种子进行观看得到感性熟悉,我们组织孩子从家里带来了空酸奶盒和花生、大豆种子,指导孩子通过亲自操作,种上了种子。
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又学会了种植的基本常识,我们又组织孩子在沙盘中种上了蒜瓣。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7cb63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5.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幼儿园的语言公开课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推荐三篇优秀的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帮助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孩子们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第一篇教案:《动物园一日游》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能够描述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并学会使用合适的形容词进行表达。
教师首先通过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动物,并请他们根据图片描述动物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给予幼儿一些形容词的提示,让他们运用这些形容词描述动物。
最后,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只动物进行团队合作,描述该动物的特征、习性等,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第二篇教案:《我会故事表演》本节课旨在让幼儿学会通过故事表演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先为幼儿们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然后选择几位幼儿担任角色进行表演。
接下来,教师分发小道具,让幼儿们分成小组,自己编写一个与故事主题相关的短剧,并进行表演。
教师在表演结束后,对幼儿们的表演进行点评和鼓励。
第三篇教案:《我们的图画故事》本节课旨在培养幼儿们的绘画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空白纸和一支彩色蜡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画一幅图画。
然后,教师请幼儿一个接一个地描述自己的图画,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接下来,教师组织幼儿们分成小组,根据自己的图画合并成一个连贯的故事,并请他们现场表演出来。
通过这三篇优秀的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们可以看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图片、故事表演和绘画等多种形式,可以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表达欲望,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自信心。
此外,这些教案还注重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幼儿们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为了保证课堂效果的最大化,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并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总的来说,以上这些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的设计和实施,不仅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兴趣特点,还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8834f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9.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精选6篇)篇一:小班语言教案《今日穿什么》篇一活动思路:穿衣服是幼儿很熟识的一项生活内容,他们有肯定的生活阅历。
共享阅读读本《今日穿什么》激发了孩子关注“穿什么衣服”的爱好,同时也符合幼儿社会性学问发展需求。
这本书通过简洁的画面,引导幼儿视察图中儿童的穿着、表情,从而使幼儿理解在不同季节、做不同事情时须要穿不同的衣服。
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场合需穿不同衣服。
2、视察图画简洁推断,大胆表达。
3、激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情愿沟通,清晰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打算:1、小班幼儿日常生活中有肯定的穿不同衣服的生活阅历,通过阅读大书《今日穿什么》,了解一些有关服装穿着的学问,驾驭简洁句式“……时候,穿上……带上微笑”。
2、《今日穿什么》大书一本、画架、画板、黑板各一个;小公主、小王子、小青蛙、小巫婆、小白兔等装饰物品若干个;图画两幅;《歌声与微笑》音乐一曲。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引导幼儿依据自己已有阅历,理解不同场合穿不同衣服。
活动难点:通过视察画面进行简洁的线索推理和推断,得出不同场合、不同天气穿不同衣服的结论。
活动过程:1、爱好导入,阅读大书。
(1)老师出示几件常见的不同类型的衣服,引导幼儿一起看看说说(个别幼儿可以穿一穿),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
(2)老师请一名幼儿引领小挚友一起复习阅读一遍大书《今日穿什么》。
(老师强调“带上微笑”,把握这个线索很重要)老师:为什么他们都带着微笑?(穿上合适的衣服感到很舒适)2、阅读图画部分。
(1)出示一幅图画:一位阿姨穿了一双高跟鞋正在打球。
引导幼儿充分视察画面,并依据简洁线索找到一处不合理的地方。
(引导幼儿在一幅图画中依据简洁线索进行推断)老师:小挚友在画上望见了什么?她在做什么?穿了什么?什么的图画时,老师扮演了一个倾听者,仔细倾听幼儿每一次的英勇表达,同时还扮演了一位极尽赞美之词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不断为幼儿的表现鼓掌,竖起大拇指,带领幼儿一起共同完善语言表达,共享大家的学问阅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a65f2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b.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8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篇一设计意图:《抱抱》是一个情节简单、角色分明、温馨洋溢、感染力十足的图像故事,通过动物亲子互动拥抱,勾起了小猩猩让妈妈抱抱的渴望,小猩猩看见动物们都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享受着相互抱抱的温馨时刻,小猩猩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直到猩猩妈妈的出现,及时拥抱了他,才纾解了小猩猩的思念之情。
绘本中只出现“抱抱”、“妈妈”和“宝宝”三个简单而重复的词语,却生动地勾勒出温馨的故事氛围。
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和乐、温暖的人际关系。
为幼儿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所以我认为这个绘本活动特别适合小班刚上学期的小朋友开展。
活动中我将围绕谈谈抱抱—欣赏绘本—理解画面—体验抱抱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听一听、说一说、抱一抱的过程中大胆讲述,快乐参与,对抱抱产生积极、美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大胆的学说:和妈妈×一×,真开心。
3、体验拥抱带来的愉悦感受。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绘本课件PPT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蛇、大象等常见动物的特点座位:U字形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感受抱抱带来的快乐。
过渡提问:你们喜欢抱抱吗?喜欢跟谁抱抱?为什么喜欢抱抱?小结:小朋友们都喜欢抱抱,喜欢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抱抱,因为抱抱很舒服,抱抱很开心,抱抱很快乐。
二、看看讲讲,听听学学,感受动物间不同的拥抱方式。
1、观看多媒体,观察、模仿,理解大象、长颈鹿的拥抱方式。
过渡:今天老师也要带来一个抱抱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猩猩,这个小猩猩有点调皮,它悄悄地离开了妈妈,一个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
提问:(1)瞧,小猩猩看见了谁?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可能回答抱在一起,追问:你们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抱的?鼻子是怎么抱在一起的?)是什么心情?小象会对妈妈说什么呢?(2)师生互动,模仿大象拥抱。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24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2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d5e62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9.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24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一起共享的欢乐。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预备:1.活动开展前与家长协作,留意引导幼儿养成共享的习惯。
2.故事图片;小推车、各种动物爱吃的食物(如:虫子、饼干、鱼、肉骨头等)道具。
3.背景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活动建议:1.引导幼儿看故事图片,听故事。
2.组织幼儿商量:(1)小鸡、蚂蚁和小狗喜爱吃什么?(2)小鸡和蚂蚁在得到自己宠爱的食物时都想到和谁一起吃? 3.和幼儿一起表演嬉戏《美味食品车》(1)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老师扮演贝贝推着车(车中放着食物道具),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车子推到谁的身边,该幼儿应与老师仿照故事中的对话。
4.谈话:你还知道其他小动物喜爱吃什么吗?你有了好吃的东西情愿给谁吃?5.引导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连续做表演嬉戏,多供应机会引导幼儿共享。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篇2活动目标:1、关心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重点熟悉两种水果:杨桃和木瓜,知道水果牛奶养分好。
2、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幼儿主动、大胆地投入活动之中。
3、体验故事所带来的愉悦性、趣味性。
活动预备:1、大牛头饰和小牛头饰2、杨桃、木瓜各一个;切成片的杨桃、木瓜装盆,插上牙签。
2、水果图片若干。
〔苹果、橘子、梨、香蕉贴在身上〕〔西瓜、木瓜、草莓、杨桃藏在身上〕5、透亮杯上贴上8种水果的标记。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师:小牛们,跟大牛出去玩吧!〔听音乐进场,入座〕师:小牛们,你们最喜爱吃什么?师:我是只特殊的牛,我最爱吃水果!看看我的肚子里都有哪些水果?苹果、橘子、香蕉、梨〕二、感知故事,熟悉两种水果。
师:我生活在一个长满各种果树的森林里,每天我的仆人都摘各种好吃的水果给我吃,看,这是什么水果?1、熟悉杨桃:〔1〕杨桃的皮是什么颜色的?〔2〕里面是怎样的呢?我们把它切开来看看。
小牛们把你们的小刀举起来〔小手〕:我们一起来:切,切,切杨桃!〔3〕杨桃切开来了,你看到了什么?〔星形〕对杨桃象星形。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快乐的一天》3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快乐的一天》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bef6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0.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快乐的一天》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快乐的一天》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快乐的一天》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掌握与一天活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感受快乐;4. 发展幼儿的观察、品味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 《快乐的一天》绘图故事书;2. 室内外活动场地;3.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CD;4. 图片卡片和道具。
教学准备:1. 预先准备与一天活动相关的图片卡片和道具;2. 准备音乐CD和播放器;3. 预先将《快乐的一天》故事书整理好。
教学步骤:引导:1. 教师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快乐的一天》。
询问幼儿幸福快乐的经历,并与幼儿一起分享。
2. 出示《快乐的一天》绘图故事书,带领孩子们一起欣赏书中的图片与文字。
故事导入:1. 教师读一读《快乐的一天》绘图故事书,让幼儿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故事情节。
2. 逐步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生活的场景和角色。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活动。
活动1:尝试表达1. 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出示与活动相关的图片卡片和道具。
2. 请幼儿根据图片描述故事中的内容,尽量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教师积极引导和帮助每个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用简单的句子描述。
活动2:动起来1. 教师播放快乐活跃的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跳舞和做简单的体操动作。
2. 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用简单的句子回答,如:你喜欢跳舞吗?你最喜欢的舞蹈是什么?活动3:绘画创作1. 邀请幼儿将自己在幸福快乐的时刻的画面绘制出来。
2. 鼓励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他们的作品。
活动4:小组游戏1. 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故事内容选择一个活动进行表演。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和表达自己的角色和活动。
总结反思: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自己总结和回忆活动和表达的内容。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让幼儿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语言教案小班(精选6篇)
![语言教案小班(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178bd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d.png)
语言教案小班〔精选6篇〕语言教案小班〔精选6篇〕语言教案小班1活动目的:1、初步感知儿歌ABA构造、发准字音"zi、ji"〔自己〕。
丰富动词:走、飞、跳、游。
2、通过形象、动作的比照、匹配,理解、感知并初步仿编儿歌。
3、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要大人抱。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1、一张大的背景图上面有天空、草地、池塘和小路2、贴绒教具:小鸟与鸟妈妈、小兔与兔妈妈、小鱼与鱼妈妈、娃娃与妈妈3、其它动物图片假设干。
4、图文诗歌。
活动过程:一、逐一在背景图上出示小动物和它的妈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儿歌。
1、这是谁?启发幼儿用"··与它的妈妈"进展完好的表述。
2、小鸟〔小兔、小鱼〕是怎么飞〔跳、游〕的?用不用妈妈抱?3、请幼儿模拟小鸟〔小兔、小鱼〕自己飞〔跳、游〕得动作。
丰富动词。
4、小朋友看见小动物们自己走,他会对妈妈说什么?〔幼儿自由讨论〕二、出示图夹文诗歌学习儿歌。
1、师:"我们刚刚说的每一句话合在一起就是一首好听的儿歌。
"2、老师出示图文诗歌并完好的朗读一遍。
3、引导幼儿集体、分组进展动作表演朗读儿歌。
三、初步尝试用交换动物的方式仿编儿歌。
1、老师出示其它动物图片交换鸟、鱼、兔,自然地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2、幼儿有感情的朗读仿编好的儿歌。
四、品德教育:长大的要自己走,做一个能干本领大的好宝宝。
活动延伸与建议1、将图文诗歌贴到语言区,并提供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帮助幼儿继续仿编。
2、结合体育活动,稳固:飞、挑、游、跑等动词。
课后反思: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对于我所创设的情景都很感兴趣,大局部能跟着老师进展良好的互动,积极性都很高,大致到达了我预期的目的。
但也有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开动脑筋,调动起幼儿的兴趣,如主动邀请他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来,多鼓励,多赞扬他等。
小班幼儿语言教案精选五篇
![小班幼儿语言教案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40dcc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4.png)
小班幼儿语言教案精选五篇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也不仅是求索作者思想观点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小班幼儿语言教案精选五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小班语言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观看、欣赏和故事有关的图画、挂图,初步感受美的情感。
2.尝试用动作、声音、语言等多种表现方法来表现故事内容。
3.学习从小做个懂礼貌的人。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简单的礼仪,知道见面要打招呼。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头饰(小鸡2个、小羊2个、小象2个、小狗2个)。
3.环境准备在活动室中布置一个区角,供幼儿游戏和表演。
活动重点感知图画内容,初步理解故事。
活动难点尝试用动作、声音、语言等多种表现方法来表现故事内容。
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走线,线上活动。
线上活动:以"打招呼"的形式,让幼儿和教师、幼儿和幼儿互相打招呼。
例如抱抱、亲亲、握握手等。
2.感知活动幼儿围绕"见面"的话题,进行讨论。
提问:刚才你们和老师、小伙伴们见面的时候,都说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动作?提问:如果见到了你的朋友或者你认识的人,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3.理解活动提问:动物们不会说话,他们见面的时候会怎样做呢?(1)以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并模仿,引出图一。
用故事中的句式说话:小鸡和小鸡见面了,叽叽叽,啄啄小嘴。
(2)幼儿欣赏图二、图三、图四,说说小羊、小象、小狗见面时是怎样做的,并模仿出它们见面时的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句式说话。
(3)图五讲述:小朋友见面是怎样做的呢?你和你的小伙伴见面是怎么做的?(4)出示挂图,共同倾听故事。
(播放录音)(5)模仿表演:教师出示头饰,请幼儿戴头饰进行表演故事。
4.完整欣赏教师播放故事音带,请幼儿跟着录音带随意表演。
5.结束活动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整理桌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3篇
故事《脚步声》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文学作品,兔奶奶根据三只羊走路时脚步声的不同,判断是谁来了。
利用这个文学作品,让幼儿
学习根据声音的特征进行判断,不但发展了幼儿细致的分辨能力,
而且使幼儿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够留意身边不同的声音。
通
过学学说说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萌发了初步的角色对话
意识。
根据孩子语言的最近发展区,孩子生长的环境,故事里的“姥姥”这一称呼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我把故事内容进行了
一些调整,在故事中称呼“姥姥”改为奶奶,出现的象声词走路的
脚步声也进行了简单化,便于孩子学说。
【活动目标】
尝试分辨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动物与人群走路时不同的脚步声。
【活动准备】
操作图片;故事动画;脚步声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听故事《脚步声》
1、老师分段讲故事,幼儿安静倾听。
重点提问:
A、是谁上山去看兔奶奶了?
B、为什么兔奶奶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呢?
C、X羊看见奶奶是怎么说的呀?
(幼儿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
2、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重点提问:
A、X羊的脚步声是怎样的?
B、X羊见到奶奶又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
小结:哦,原来大羊、中羊和小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所以兔奶奶一下就听出是谁来了。
二、经验迁移
1、你还听到过谁的脚步声
(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三、听录音,猜猜谁来了
1、这里还有脚步声,我们一起来听听。
(放录音磁带:其中有妈妈穿着高跟鞋、爷爷用拐杖、小马跑、大象等各种不同的脚步声。
)
重点提问:
A、这是谁的脚步声?
B、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小结:每个人的脚步声都不相同,仔细听,开动小脑筋,找找特殊的地方。
本学期,我选择了小班课程里面的一节语言课“谁来陪我洗澡”作为我的汇报课。
初读这个故事我并不是很感兴趣,也抓不住这节课的重点,我就跟时候去探讨怎么上,师父也结合本学期的试讲让我进行了两次试讲,下面我就对于几次跟师父的接触做出如下的总结、反思:
【捋清教学思路】
活动目标:
1、借助吹泡泡的情境,能够用清楚地用“吹呀吹,吹出了xx陪我洗澡”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2、感受想象游戏的快乐、有趣。
一、出示故事主人公小琪,吹泡泡图片,直接引入主题。
1、师:有个小朋友叫小琪,看看他在做什么?
2、提问:
1)你吹过泡泡吗?
2)你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呢?(请两个幼儿说一说)
小结:原来,我们一般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的。
3、过渡:小琪的泡泡水可神奇啦,我们帮她吹一吹吧,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二、借助吹泡泡的情境,能够用清楚地用“吹呀吹,吹出了xx 陪我洗澡”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1、——吹绵羊(讲述前半句)
2、——吹小企鹅(完整讲述)
3、——吹小鸭子(个别讲述,进步一提炼巩固)
三、完整欣赏故事《谁来陪我洗澡》
1、完整欣赏故事
2、提问:还有谁来陪小琪洗澡了?
3、小结:那么多小动物陪小琪洗澡,真快乐呀!(情感的提升)
【试上反思】
试上完以后的感觉并不好,主要的愿意时间太短。
师父给我掐算了一下,这节课上了才十分钟。
她听完我的课,最大的感受是,感
觉我在过流程,对于孩子的回应存在些问题。
第一个环节,我提问:“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孩子说“是正方形的。
”“是长方
形的”。
但是我对于他们的回答并没有给予回应,而是顺着自己的
备课来总结的,非常的唐突。
我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说实话当孩
子说到的答案并不是我想要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回应。
师父给
我的意见是:哦,你吹出的已经这么神奇啦,小琪的泡泡还要神奇哦,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教师对于孩子的回应上我还是要再思考的。
【试讲反思】
1、说试讲的题目:今天我试讲的内容是小班语言(停顿)故事:xxx
2、时间太短,我只试上了5分钟,最起码要七八分钟。
3、不够生动,在试上的时候要当自己在上课,要生动些。
重点
的地方,比如中间的肉段,要说清楚。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境引发快乐想象。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3、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大书:《谁来陪我洗澡》。
2、动物图像若干、动物贴纸。
3、一张画好浴缸的全开海报纸。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发快乐的想象:“谁陪小琪洗澡?”
1、出示大书,让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师:“好大一本书啊,里面藏着什么故事呢?谁来猜猜看?”(幼
儿猜测故事内容)
2、教师翻开故事大书并给幼儿讲故事。
师:“翻开封面,我们
一页一页地来看”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泡泡变成了什么东西?
3、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引发快乐想象。
师:“泡泡变成了什么东西呀?”
师:“小琪还会请什么动物来陪她洗澡呢?”幼儿回答,教师将
幼儿的答案画在黑板上。
二、记录、分享快乐想象:“谁来陪我洗澡?”
1、分享快乐想象。
师:要是我们小朋友也有魔法泡泡,你希望谁来陪你洗澡呢?
引导幼儿与同伴互相说一说。
指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幼儿回答出的动物图像身上标好幼儿名字)
2、总结交流。
师:“哇,这么多动物都来陪我们小朋友洗澡,看看都有谁啊!”逐一出示动物图像,引导幼儿一起说说这些动物的名称。
3、进行操作活动,表达快乐的想象。
展示画有浴缸的海报,发给每组适量的动物贴纸,请幼儿找出自己所希望的、陪自己洗澡的动物,并自己动手贴到浴缸四周,一起
完成“谁来陪我洗澡”的海报(动物贴纸预先要多准备一点)。
附故事:
有一天,小琪在路上捡到一瓶咕噜咕噜冒着泡泡的瓶子,上面写着“神气泡泡水”。
小琪心里想:泡泡水有什么神奇的呢?难道会吹出大绵羊吗?她试着吹了一下,哇!真的吹出了一只大绵羊。
洗澡的时候,小琪偷偷地把泡泡水带进浴室里。
她先吹了好多只小鸭鸭陪她洗澡,又吹了两
只小企鹅。
真好玩啊!吃饭的时候,小琪想:明天换谁来陪我洗澡呢?是鳄鱼、河马,还是章鱼呢?睡觉的时候她还在想:明天到底要换谁来陪我洗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