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与动量定理》教案

合集下载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动量和动量定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学中动量概念的建立过程;2.理解动量和动量变化及其矢量性,会正确计算做一维运动的物体的动量变化;3.理解冲量的定义;4.从前面的推导中总结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并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5.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2.通过应用动量定理处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领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重点】1.理解动量定理2.利用动量定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1.理解动量定理的矢量性2.使用动量定理解释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阅读材料: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和行使速度的不断提高,行车安全越来越重要。

而在所有的汽车事故当中,与碰撞有关的事故占90%以上。

汽车碰撞是无法避免的,如何减少碰撞时对人员的伤害是重要的研究问题,其中在汽车前排装安全气囊是一种重要的措施。

思考:为什么在汽车前排装安全气囊能够在相同碰撞时削减对人员的损伤?建立物理模型:质量为m的物体,在协力F的感化下,经过一段时间t,速度由v变为v’,如是图所示: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ma而加速度定义有:联立可得:av'vtv'vF mt变形可得:一、动量1.定义: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用p表示2.表达式:p=mv3.单位:XXX/s学生活动:我们相识了动量的根本内容,但是动量在物理学史中的建立过程是如何一个情况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本P6.接下来,我们连续来理解动量,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问题,并申明理由?1.动量是矢量还是标量?2.动量是过程量还是状态量?3.动量与参考系的选择有没有关系?总结:1.矢量性:因为速度v是矢量,质量m是标量,标量与矢量之积为矢量,所以动量P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同等。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量的概念,理解动量定理,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2. 动量定理3. 动量守恒定律4. 动量定理的应用5.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量的概念,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动量定理的推导,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量的概念、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动量与速度、质量的关系。

2. 讲解动量的概念:介绍动量的定义,动量的计算公式。

3. 讲解动量定理:推导动量定理,解释动量定理的意义。

4.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

5. 动量定理的应用: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

6.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动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0. 课后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对动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a)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b)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参与度和表现。

c)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的定义
总结词
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重要 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时的质量和速 度的乘积。
详细描述
动量是一个矢量,表示物体运动的惯性 大小。其定义为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用 符号P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 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
动量的计算方法
总结词
动量的计算公式为P=mv,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 的速度。
详细描述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对物体 进行积分运算,可以得到物体动量 的变化等于作用力与时间的乘积。
动量定理的应用条件
总结词
动量定理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理系统。
详细描述
动量定理适用于宏观低速的情况,即 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且物体的质 量足够大。此外,动量定理不适用于 微观领域和高速领域,如原子核和粒 子加速器中的物理过程。
04 动量定理的应用实例
生活中的动量定理应用
汽车安全带
安全带的设计利用了动量定理,通过限 制乘客的动量变化来减轻碰撞时的冲击 力。
VS
缓冲器
在建筑、设备和包装中,缓冲器用于吸收 冲击,减少物体动量的变化,从而保护物 体免受损坏。
体育运动中的动量定理应用
棒球
棒球运动员通过施加相反方向的力来改变球 棒的动量,从而改变球的飞行轨迹。
03 动量定理的基本概念
动量定理的表述
总结词
动量定理是描述物体动量变化与作用力之间关系的物理定理。
详细描述
动量定理表述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等于作用力与时间的乘积,即FΔt=mΔv。其中F表 示作用力,Δt表示作用时间,m表示物体的质量,Δv表示物体动量的变化。
动量定理的推导
总结词
动量定理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 和积分运算进行推导。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标题: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年级:高中物理教学目标:1. 了解动量的概念并能够计算动量;2. 掌握动量定理的概念和公式;3.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并能够应用到物理问题中;4. 通过实例分析、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一:动量的概念和计算1. 引入动量的概念:动量是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本身具有的性质,用于描述物体运动的惯性大小。

公式为:动量(p) = 质量(m) × 速度(v);2.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动量的计算方法;3.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练习。

教学内容二:动量定理的概念和公式1. 引入动量定理的概念:动量定理描述了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公式为:ΣF = Δp/Δt,其中ΣF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合力,Δp表示物体动量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间隔;2.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动量定理的公式和应用方法;3.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练习。

教学内容三: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1. 引入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当系统内部不受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Σp1 = Σp2,其中Σp1表示系统初始时的总动量,Σp2表示系统末尾时的总动量;2. 通过实例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3. 给学生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四:实验和讨论1. 设计一个简单的动量实验,观察力对动量的影响;2.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讨论,通过实验结果进一步巩固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概念;3. 带领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课堂内容。

教学评价方法:1. 在课堂期间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2. 给学生布置作业并进行批改;3. 根据实验表现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和媒体:1. 教学或黑板;2. 示例图和实验器材;3. 计算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题;4. 学生课堂笔记和作业。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2)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2)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动量的概念和含义;2.掌握动量的计算方法;3.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动量的概念和定义;2.动量的计算方法;3.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1.动量的计算方法;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和含义;2.实验法:通过展示相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3.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例子,让学生了解动量的概念和含义。

例如,一个运动中的小球和一个静止的小球撞击后会发生什么?2. 讲解动量的概念和定义(10分钟)通过讲解动量的定义和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撞击后的小球会发生运动。

3. 动量的计算方法(15分钟)讲解动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些实例演示如何计算动量。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加深对动量计算方法的理解。

4. 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15分钟)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实验或者示意图展示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一些物体在碰撞后会发生速度变化。

5.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举例(20分钟)通过给出一些案例,让学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情况。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动量和动量定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及讲评课堂练习1.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3m/s的速度向东运动,求它的动量。

2.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向东运动,速度为5m/s,求它的动量。

3.两个物体相向而行,一个物体的质量为4kg,速度为3m/s,另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kg,速度为8m/s,求它们碰撞后的速度。

讲评针对以上练习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评和讨论,强调动量的计算方法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动量和动量定理 教案公开课

动量和动量定理 教案公开课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动量的概念1.1 动量的定义向学生介绍动量的概念,即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动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1.2 动量的表示解释动量的表示方式,即p = mv,其中p 表示动量,m 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物体的速度。

让学生通过数学表达式理解动量的大小和方向。

1.3 动量与动能的关系向学生介绍动量与动能的关系,即动量是动能的量度。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动量和动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第二章:动量定理2.1 动量定理的表述向学生介绍动量定理,即物体的动量变化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的冲量。

通过公式表达动量定理,即Δp = FΔt,其中Δp 表示动量的变化量,F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Δt 表示作用时间。

2.2 动量定理的应用解释动量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碰撞、爆炸等。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3.1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向学生介绍动量守恒定律,即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通过公式表达动量守恒定律,即Σp_initial = Σp_final,其中Σp_initial 表示系统初始总动量,Σp_final 表示系统最终总动量。

3.2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释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等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第四章:动量与动量定理的综合应用4.1 动量与动量定理的综合应用示例提供一些综合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和动量定理进行解决。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将动量和动量定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4.2 动量与动量定理的综合应用练习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行运用动量和动量定理解决问题。

给予学生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强调动量和动量定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5.2 动量和动量定理的复习提供一些复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姓名学科年级动量和动量定理XXX高三工作单位教材版本XXX人教版选修3-5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量和冲量的定义2、从前面的推到中总结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3、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4、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认识物理模型工具在物理学的作用。

2、应用动量定理处理实际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交流、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意识。

2、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动量定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处理有关的问题。

难点:动量和冲量方向问题的理解三、学情份析学生曾经研究了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等相关公式为本节课的研究打下了坚固的基础,高中生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在理解问题时缺乏思维变通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因而在讲授中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为依靠,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在讲授中多让学生介入利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征象,增强学生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3-5第16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的内容为动量和动量定理,本节分两课时来完成,这节课为第一课时,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的继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所以动量定理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进一步展开,它侧重于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果,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类的问题。

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影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这部分日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设计指导,会商,交流,合作六、讲授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答:接篮球一个人打篮球的图片用学生体验过或见过的问:这个人在干什么?你怎齐答:跑!么接篮球?如果向你飞来一个同速度的铅球你怎么办?为什么?说明描述物体状态时质量也需要考虑,今天我们就研究一个新的物理量——动量砸到身上疼现象引入新课提高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力板书标题:动量和动量定理板书:1、动量动量的特点我们把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叫动量板书1、定义式:p=mv现在大家根据动量的定义分析动量的特点提问一个学生让其回答他(她)对动量的认识,若不全面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或教师提示学生经由过程自己的分析得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认识新的物理量,能加深他们对新物理量——动量的理解板书2、单位:3、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口头回答通过一个简单的事例让学生熟动量4、状况量:对应某一时辰,具有瞬时性同时课件展示举例(口头叙述同时把示意图画在黑板上):一个质量为2kg的钢球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求开始和下落2s时小球的动量问:在运动过程当中小球的动量恒定吗?回答:有方向,是矢量并引入下一个概念—动量的变化量板书二、动量的变化△P1、△p=p-p=mv末初末-mv初问:通过动量变化的表达式分析动量的变化有没有方向?板书:2、矢量:偏向与速度变化量△v方向相同运算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问:一个物体的动量变了可能是什么变化引起的?板书:3、动量变化的三种情况:(1)大小改变(2)偏向改变(3)大小和方向都改变课件展示:一个质量是0.1kg的小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回答:碰到坚硬的墙壁后弹回,沿统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速度变了动。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第一章:动量的概念1.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足球运动员踢球,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

1.2 讲解:动量的定义,公式为p=mv,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1.3 动量的计算: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计算物体的动量,并强调动量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1.4 动量守恒定律:介绍动量守恒定律,即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第二章:动量定理2.1 导入:通过碰撞和爆炸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变化的原因。

2.2 讲解:动量定理的内容,即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与物体动量变化成正比,公式为FΔt=Δp。

2.3 动量定理的应用: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利用动量定理计算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动量变化。

2.4 动量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解释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动量变化方面的具体应用。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1 导入:通过碰撞和爆炸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2 讲解:碰撞中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即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3 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介绍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并解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3.4 动量守恒定律在其他现象中的应用:如爆炸、火箭发射等,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第四章:动量与动能的转化4.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滑梯、保龄球等,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和动能的关系。

4.2 讲解:动量和动能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动量p=2mEK(其中EK表示动能)。

4.3 动量与动能的转化:讲解在碰撞和爆炸等现象中,动量和动能如何相互转化。

4.4 示例:通过具体示例,讲解如何计算动量和动能的转化情况,并强调能量守恒定律。

第五章:动量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如交通事故、运动员比赛等,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定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5.2 讲解:动量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如如何计算物体的碰撞力和冲击力等。

《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教案教案一:动量和动量定理的引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动量的概念和单位;2. 理解动量定理的内容和作用;3. 学会应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动量定理的内容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动量定理的应用;2.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教具准备:1. 课件或黑板、白板和粉笔;2. PPT或教学图片,以例子和图示来说明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个引人入胜的物理现象或实验,引起学生对动量的兴趣,如用弹簧秤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

2. 提问:你们知道弹簧秤是如何工作的吗?弹簧秤的指针指示的是什么?步骤二:讲解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5分钟)1. 在黑板或白板上引入动量的概念和公式:动量 = 质量×速度,即p = mv。

2. 通过示意图或实际案例,以不同速度运动的物体进行对比,进一步解释动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 通过例题,让学生自己计算物体的动量,并完成相关练习。

步骤三:讲解动量定理的内容和应用(15分钟)1. 在黑板或白板上介绍动量定理的公式:力 = 动量变化率/时间,即F = Δp/Δt。

2. 解释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动量;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可以导致不同速度的变化。

3. 通过示意图或实际案例,展示动量定理的应用,如汽车碰撞、运动员起跑等。

4. 通过例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并完成相关练习。

步骤四:总结和归纳(10分钟)1. 小结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总结动量定理的内容和作用;3. 提醒学生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步骤五:课堂练习和讨论(15分钟)1. 通过小组或个人讨论,解决一些动量和动量定理相关的问题。

2.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2. 强调动量和动量定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动量的更多应用场景。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教案标题: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理解动量定理的含义和应用;3. 掌握动量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案步骤:引入:1. 使用一个真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击球运动员击球,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员击球后球的运动情况,并引发对动量的思考。

概念解释:2. 解释动量的概念: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特征量,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用数值和方向表示。

3. 引导学生计算动量的公式:动量(p)= 质量(m)× 速度(v)。

动量定理:4. 介绍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指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作用时间与物体动量的改变量成正比。

5. 解释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F∆t = ∆p,其中F为作用力,∆t为作用时间,∆p为动量的改变量。

6. 引导学生理解动量定理的含义: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动量的改变量与作用力及作用时间有关。

实例应用:7. 提供一个运动问题的实例,如一个运动员用力推一个静止的小车,引导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

8.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并运用动量定理的公式进行计算。

9. 引导学生讨论结果的意义,如推动小车的力大小和时间对动量的影响。

拓展应用:10. 提供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如交通事故中车辆的碰撞,引导学生分析并运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

11. 引导学生理解碰撞中动量守恒的概念,并运用动量定理进行计算。

总结:12. 总结动量和动量定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13. 强调动量定理在物理学和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评估:14. 设计一些练习题,测试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5.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案扩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如使用弹簧测量不同物体的动量变化,加深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

教案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介绍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概念;2. 实例问题和计算练习题,用于学生实践应用动量定理;3. 实验器材和记录表,用于进行动量实验。

人教版选修3《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选修3《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选修3《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1.了解动量概念和动量定理的研究历程。

2.了解动量定理的原理和应用。

3.能够计算物体的动量和动量变化量。

4.能够应用动量定理解决物理问题。

2. 教材分析本教案所涉及的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中的第4章《动量和动量定理》。

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动量概念2.动量定理的引入3.动量定理的证明4.动量定理的应用5.守恒定理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动量定理的概念2.学生掌握动量计算、守恒现象分析。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动量原理的物理概念2.学生掌握动量守恒问题的分析方法4.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环节1.1 导入新课:老师将本章节的主题告知学生,并通过引入一道与课题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运动员短短的冲刺距离如何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1.2 启发性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运动员的冲刺有必要练习并掌握一些物理知识吗?•运动员冲刺的速度快慢和他能不能获胜有什么关系?步骤2:知识讲解2.1 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概念2.2 动量定理的推导2.3 动量定理的一些应用2.4 动量的守恒步骤3:实验探究3.1 实验动力学:针对学生的实验疑问,老师依据实验现象和原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及其实验数据定性分析。

步骤4:课堂练习4.1 针对上一部分的授课内容,提问一些具体的练习材料。

例如:•一个球的质量是5kg,以5m/s的速率向右运动,这个球的动量是多少?•当一个人向右用5N的力拉着一张20kg的桌子向右运动,求其初始和末速度差。

步骤5:课文解析5.1 教师指导学生重点研究与本章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如何求动量;•动量的单位和量纲;•什么是完全非弹性碰撞.步骤6:总结反思6.1 思考问题: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关于动量定理的问题或问题集合,让学生阅读后探讨问题答案、分析原因、思考解决办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6.2 讲解问题解决:课后回顾几个重要的问题,并发布相关的课外阅读动量定理的物理概念和应用,提高科学素养。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了解动量定理,理解动量定理的意义和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动量定理的表述和证明3. 动量定理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2. 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量和动量定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动画和实验,增强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速度和质量的概念,引出动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动量的定义、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演示动量的计算过程。

3. 动量定理:介绍动量定理的表述和证明,解释动量定理的意义。

4. 应用实例: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问题。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章节的内容,作为教学参考。

2. 动画:展示动量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实验设备:进行动量实验,验证动量定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0.5课时)2. 动量定理的表述和证明(0.5课时)3. 动量定理的应用实例(0.5课时)九、教学拓展1. 动量守恒定律: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2. 动量与动能的关系:探讨动量和动能的联系与区别。

3. 动量定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举例说明动量定理在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练习和示例,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动量 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 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动量定理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介绍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动量和动量定理是物理学中重要而基础的概念,对于理解物体在运动中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2. 动量的概念动量是物体在运动中的一个量度,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联。

动量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物体速度,用公式表示为:动量 = 物体质量 ×物体速度3. 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是描述物体受力作用下动量变化的定律,它表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作用越大,物体的动量变化越大。

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合外力 = 物体动量的变化率4.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1:实验观察- 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动量变化情况。

-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不同质量和速度的物体,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 学生可以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动量和物体质量、速度之间的关系。

- 活动2:力的作用模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观察力对动量的影响。

-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观察物体的动量变化情况。

-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动量变化的影响规律。

- 活动3:情景演示- 学生配合教师进行情景演示,通过行动和对话的方式展示动量定理的应用。

-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动量变化情况。

- 学生通过情景演示,加深对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动量和动量定理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表达方式,并能够通过实例和教学活动应用这些知识。

动量和动量定理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优秀5篇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优秀5篇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优秀5篇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动量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动量的矢量性;理解并能应用动量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动量定理的学习,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通过动量守恒定律的引入,体会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守恒思想。

教学重点:动量的概念及矢量性,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动量定理的推导过程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量实验装置、黑板及教具。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视频,展示运动员踢球、汽车刹车等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物体速度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为什么足球能被踢出很远?汽车刹车时为什么会停下?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物理规律?二、新知讲授1.动量的`概念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用p表示,即p=mv。

物理意义:动量反映了物体运动的“量”和“方向”的综合效应。

矢量性: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动量定理的推导回顾牛顿第二定律:F=ma。

引入冲量概念: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用I表示,即I=Ft。

推导动量定理: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F/m,两边同时乘以时间t,得vt-v0=Ft/m,即p-p0=I,其中p和p0分别为末动量和初动量。

这就是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它表明物体动量的变化等于作用在物体上所有外力的冲量之和。

3.动量定理的理解强调动量定理是描述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规律。

举例说明:如小球碰撞实验中,碰撞前后小球动量的变化等于碰撞过程中受到的冲量。

三、巩固练习例题讲解:选取几道典型例题,如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利用动量定理求解速度变化或冲量。

学生练习:分组进行,每组选取一道题目进行解答,并派代表上台讲解思路和解法。

16.2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完美版

16.2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完美版

16.2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完美版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新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理解动量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会计算⼀维情况下的动量变化;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定律的适⽤条件和适⽤范围;(⼆)过程与⽅法在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区分内⼒和外⼒;灵活运⽤动量守恒定律的不同表达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逻辑思维能⼒,会应⽤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教学重点动量的概念和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教学难点动量的变化和动量守恒的条件.★教学⽅法教师启发、引导,学⽣讨论、交流。

★教学⽤具:投影⽚,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引⼊新课上节课的探究使我们看到,不论哪⼀种形式的碰撞,碰撞前后mυ的⽮量和保持不变,因此mυ很可能具有特别的物理意义。

(⼆)进⾏新课1.动量(mome ntum)及其变化(1)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

记为p=mv. 单位:kg·m/s 读作“千克⽶每秒”。

理解要点:①状态量: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与“运动速度”两⽅⾯的信息,反映了由这两⽅⾯共同决定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瞬时性。

师:⼤家知道,速度也是个状态量,但它是个运动学概念,只反映运动的快慢和⽅向,⽽运动,归根结底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了物质便没有运动.显然地,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和“运动速度”两⽅⾯的信息,更能从本质上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个动⼒学概念.②相对性:这是由于速度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通常以地球(即地⾯)为参考系。

③⽮量性:动量的⽅向与速度⽅向⼀致。

运算遵循⽮量运算法则(平⾏四边形定则)。

师:综上所述:我们⽤动量来描述运动物体所能产⽣的机械效果强弱以及这个效果发⽣的⽅向,动量的⼤⼩等于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的⽅向与速度⽅向⼀致。

【例1(投影)】关于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量⼤的物体惯性⼀定⼤B.动量⼤的物体运动⼀定快C.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向⼀定相同D.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的惯性⼤[解析]物体的动量是由速度和质量两个因素决定的。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16.2《动量、动量定理》教案设计吴超一、教材分析:《动量定理》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二节。

教案对象为高二学生,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动量、冲量概念和动量定理的推导、理解及其应用。

从教材内容上看,《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进一步展开。

它侧重于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类的问题。

所以动量定理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二、学习情况分析:在高一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相关内容,这些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此外,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起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而且还掌握了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探究物理现象的方法。

这也是本节所要强调的、学习和研究动量定理的方法。

由于学生具有这样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物理思维与方法,再加上他们对未知新事物有较强的探究欲望,所以要掌握动量定理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三、设计思想: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运用“引导→探究”模式进行教案。

通过回顾动能的知识导入新课,引出动量的概念,通过创设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归纳得出动量定理,并对其进行理解。

运用动量定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在教师合理、有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充分体现探究的过程与实现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

四、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动量的概念,并能正确计算一维空间内物体动量的变化。

(2).理解和掌握冲量的概念,强调冲量的矢量性。

(3).学习动量定理,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动量,动量变化量的研究以及实验探究引入冲量,动量定理(2).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量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量和冲量的定义;
(2)从前面的推到中总结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3)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4)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认识物理模型工具在物理学的作用。

(2)能够应用动量定理处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意识。

(2)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可能有丰硕的收获,寄希望于侥幸是不可取的。

【教学重点】
利用动量定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动量和冲量方向问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动量定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2.引经据典法:通过对故事的创新旧事新演,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给学生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导学生对兔子撞树桩的过程进行思考,借助于所学物理知识,建立物理和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展开对本节课新课内容讲授,带着这个故事的结局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授课结尾对故事的发展及结果以及启示进行阐述。

新授:
模型建立
兔子以0v 的初速度奔跑,来不及躲闪,撞到了一个树桩上,与树桩成为一个整体,假设在此碰撞过程作用时间为t,作用力为恒力,兔子质量为m,求此作用力F ? 分析:
在此我们可将此碰撞过程看做一个减速运动过程,兔子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树桩对兔子的弹力F.
由牛顿第二定理可得ma F = (1)
由匀减速运动过程的原理可得 t
v v a t 0-= (2) (1)(2)两式结合可得 t
v v m F t 0-= (3) 对(3)两边同时乘以时间t,可得 o t mv mv Ft -= (4)
得出(4)式,我们对式子左右两边分别进行讨论
一.冲量
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公式:Ft I = 单位为s N ⋅
3.冲量是矢量,方向与合力方向一致
二.动量
1.动量定义: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表示为P.
(1)公式:mv p = 单位为s kgm /
(2)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2.思考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效果与哪些物理量有关?
举例:(1)同样质量的竹箭,一支用弓射出,而另一支用手掷,哪一支穿透本领大?
(m 同v 不同)
(2)在足球场迎头飞来的足球人会用头去顶,那如果换成以相同速度飞来的
铅球人就会躲开。

(v 同m 不同)
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效果不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还 和物体的速度有关。

换句话说,就是与物体的动量有关。

三.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改变量,这叫做动量定理。

(1)公式:o t mv mv t F -=合
(2)说明:
①动量的变化量等于物体末动量与初动量的之差;
②冲量的大小总等于动量改变量的大小,冲量的方向总跟动量改变量的方向一致,也就是说与合理的方向相同;
③F 可以是恒力也可以变力,动量定理通常用来解决碰撞、打击一类问题。

三.应用
1.讨论:在动量变化量一定的情况下,F 与t 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F 与t 成反比。

教师:据上述关系,我们得到:要是动量变化量一定时,要增大力F ,可缩短
作用时间;要减小力F ,可延长力的作用时间。

2.解释导入中兔子撞树桩,为什么兔子会撞得头破血流,而一只苍蝇撞到你脸上却安然无恙,要求学生用本节课所学内容加以解释,可以适当补充,让学生掌握定性分析的方法。

【巩固】:利用动量定理解释下列现象
一.据报道:1962年,一架“子爵号”客机在美国上空与一只天鹅相撞,客机坠毁,十七人丧生;1980年,一架英国的战斗机在空中与一只秃鹰相撞,飞机坠毁,飞行员靠弹射装置死里逃生。

为什么小小的飞禽能撞毁飞机这样的庞然大物?(引导学生解释清楚,注意鸟的速度对与飞机来说是很小的)
二.现场演示的现象
1.动量小实验
墨水瓶下压一张纸条,要想把纸条从底下抽出又要保证墨水瓶不动,应该缓缓、小心地将纸条抽出,还是快速地将纸条抽出?说明理由。

1.运送易碎物品时,需要在物品与物品间、物品与箱子间垫衬纸屑、泡沫塑料等柔软物体,为什么要这样做?
2.轮船正准备停靠码头的过程,为什么轮船的码头上装有橡皮轮胎?
【小结】:1.动量与冲量的概念,二者都是矢量;
2.动量定理的内容及应用。

【内容拓展】:继续将未讲述完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讲完,教育学生要勤奋努力,寄希望于侥幸是不可取的,最后以这个故事为背景编一道题目,让学生课后思考完成。

【作业】:假设兔子的头部遭受等于自身体重的撞击力可以致命,设兔子与树桩的作用时间为0.2秒,则兔子奔跑的速度可能是多少?
【板书设计】:
动量动量定理
一.冲量
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公式:Ft
N⋅
I=单位为s
3.冲量是矢量,方向与合力方向一致
二. 动量
1.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2.公式:mv p = 单位为s kgm /
3.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三.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改变量,这叫做动量定理。

o t mv mv t F -=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