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合集下载

体寒内热是怎么回事?体寒内热的人常吃什么好,如何有效调理呢

体寒内热是怎么回事?体寒内热的人常吃什么好,如何有效调理呢

体寒内热是怎么回事?体寒内热的人常吃什么好,如何有效调理呢一、体寒内热是怎么回事1、由于精神压力造成时常精神压力过大、心理过分敏感、平时过度操心、时常心神不安的人,也是手足寒症的高发人群。

这是因为压力过大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缩。

血管一收缩血液循环就受阻。

如不改善血液循环不通畅的情况的话,最终全身的血液循环都不能顺利进行,从而使体温低下。

2、由于疾病造成有雷诺病、雷诺现象(雷诺病是一种遇冷或情绪紧张后,以阵发性肢端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肢端缺血改变为特征的疾病,又称肢端血管痉挛症)和多发性大动脉炎等疾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则多发生于中年男性。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造成体寒。

3、由于阳气不足造成手脚冰凉是一种“闭症”,所谓“闭”即是不通,受到天气转凉或身体受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肝脉受寒。

肝脏的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肾脏阳气不足,肢体冷凉,手脚发红或发白,甚至出现疼痛的感觉。

在有手脚发凉症状的人群中,女性占绝大多数。

这是激素变化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皮下血管收缩和血液流量减少,从而引发寒症。

4、由于循环障碍造成(1)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

(2)贫血:循环血量不足或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

(3)末梢循环不良: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使得手脚特别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

二、体寒内热怎么调理1、服用降内火的药物降内火的药物有很多,常见的就有牛黄相关的清热降火药,这些效果都很好。

但是味道会有一点苦,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

2、服用茶水降火如果身体出现了内火旺的情况,并且不是急于希望能够身体恢复健康的,那么可以喝上一些苦丁茶、菊花茶或者是胖大海泡水喝等,这些都能够很好的降内火。

因为这些药物都是属于凉性的中药,服用之后也不会令身体出现什么副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最好不要长期大量的服用这些茶水,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体寒的毛病,危害身体健康。

3、多吃苦味食物老中医告诉我们,苦味食物具有很好的降内火作用,特别是在夏天瓜果蔬菜种类比较丰富,这个时候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还有水果,不仅满足了味蕾的需求,同时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外寒内热治疗原则

外寒内热治疗原则

外寒内热治疗原则外寒内热治疗原则外寒内热是一种复杂的病症,需要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寒热并调:对于外寒内热的病症,需要同时调理寒热两个方面。

在用药时,需要选择具有温阳散寒和清泄里热的药物,以达到平衡寒热的目的。

2.温阳散寒:外寒内热的病症常常表现为四肢不温、畏寒怕冷、腹泻便溏等阳虚症状。

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注重温阳散寒,选用干姜、桂枝、花椒等温阳散寒的药物。

3.清泄里热:内热是外寒内热病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常常表现为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热象症状。

因此,在治疗时需要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金银花、连翘、黄芩等。

4.发汗解表:外寒内热的病症常常与表邪有关,表现为恶寒、头痛、鼻塞等症状。

在治疗时需要选用具有发汗解表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紫苏叶等,以解除表邪。

5.调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在治疗外寒内热的病症时,需要注重调理脾胃,以促进气血生化,增强机体免疫力。

可以选用健脾和胃的药物,如党参、茯苓、白术等。

6.补益气血:气血不足是导致外寒内热病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注重补益气血,可以选择当归、黄芪、熟地黄等补益气血的药物。

7.调和营卫:营卫不和是外寒内热病症的常见表现之一。

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注重调和营卫,可以选择桂枝汤等方剂进行调理。

总之,对于外寒内热的病症,需要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法,注重寒热并调、温阳散寒、清泄里热、发汗解表、调理脾胃、补益气血、调和营卫等方面。

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浅析“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浅析“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浅析“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李志敏;姬爱冬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1997(013)004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李志敏;姬爱冬
【作者单位】晋中地区卫生学校;太原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6
【相关文献】
1.温肺散寒涤饮法治疗外寒内饮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2例 [J], 赵东凯;杨桂仙
2.第八回阳盛则热热则寒之阴虚内热热须清之 [J], 袁景贤
3.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J], 王益周
4.浅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临床应用 [J], 王治淮
5.《内经》“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辨析 [J], 王心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经作业

内经作业

《内经选读》作业一、如何理解“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由于医学理论的发展,古今含义不尽相同,当予以注意。

(1)阳虚则外寒《素问·调经论》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慄。

”此段原文论述了“阳虚则外寒”的机理。

经义是指寒邪阻遏卫阳之气,卫阳不能达于肌表以司温煦之职所致的表实寒证,寒邪独留体表而恶寒,其主症是恶寒,治疗当辛温解表。

后世是指阳气不足,肌体失养的里虚寒证,其主症是畏寒,治疗当以温补阳气。

两者有有病位表里、病性虚实的差别。

(2)阴虚则内热《素问·调经论》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此段原文论述了“阴虚则内热”的机理。

经义是指劳倦伤脾,而脾为牝脏属阴,脾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谷气留而不行,郁久化热所生之内热,与现今所说阴虚火旺的内热,。

元·李东垣则将之发展成为“气虚发热”理论,治疗则用甘温除热法,可予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之类。

后世指阴精亏虚,虚火内生的阴精亏虚证,其主症是午后发热、盗汗、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当滋补阴精,可予六味地黄丸之类。

两者有有气虚、阴虚的性质差别。

(3)阳盛则外热《素问·调经论》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此段原文论述了“阳盛则外热”的机理。

经义是指感受外寒之后,腠理闭塞,卫气郁遏而致的肌表发热,范围仅限于表。

其症以发热、恶风(寒)为主,治疗当解表散邪。

后世是指阳热亢盛表热、里热或表里俱热在内的阳热亢盛的各种热证,其症状以发热为主,治疗当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表热可予银翘散或桑菊饮解表清热,里热可选白虎汤清阳明经热,并可根据热邪所在脏腑的不同加味治疗。

两者有范围大小的差别。

(4)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

四、辨证论治
(续血虚发热证) 临床应用: 以肝血虚为主者,可加熟地、枸杞子、制首乌以补 养精血。
血虚冲任不足,可合以四物汤为治;
若夹气虚,宜气血双补,可用八珍汤或合以补中益 气汤为治。
四、辨证论治
3.气虚发热 主症: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
加剧。
兼次症:头晕乏力,精神倦怠,短气懒言,胸脘 痞闷,纳呆便溏,自汗,易于感冒。 舌象: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 脉象:弱。
胁肋疼痛。或见口干不欲饮,不思饮
食,大便燥结,口舌生疮。
四、辨证论治
(续阴虚发热证) 兼次症:或干咳痰少,声嘶,咳血,鼻燥咽干。 或腰膝痰软,颧红,遗精,脱发。或 见妇女月经量少而色暗红,甚至闭经。 舌象:舌体瘦小,舌质红,干燥少津或有裂纹, 苔少或无苔。
脉象:细数。
四、辨证论治
(续阴虚发热证) 证机概要:阴虚阳盛,虚火内炽。 治法:滋阴清热。
四、辨证论治
2.血虚发热 主症:发热,热势多为低热。 兼次症:面白无华,唇甲色淡,身倦乏力,或 妇女月经量少而色淡,甚至闭经。
舌象:舌质淡,苔白。
脉象:细或细弱或细弦。
四、辨证论治
(续血虚发热证)
证机概要:血虚失养,阴不配阳。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 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 当归、龙眼肉--补血养血; 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
四、辨证论治
(续湿阻发热证) 证机概要:痰湿内蕴,壅遏化热。
治法: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方药: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 半夏、竹茹-燥湿化痰; 枳实、陈皮-理气和中; 茯苓-健脾利湿; 黄连-清热除烦。
四、辨证论治
(续湿阻发热证) 临床应用: 头痛如裹者,可加藁本、苍术以燥湿止痛; 恶心呕吐者,可加藿香、竹茹、白蔻仁和胃泄浊;

中医热型分类

中医热型分类

中医热型分类
中医热型分类主要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型。

外感发热是由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多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

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外感发热又可以分为风寒发热、风热发热、暑湿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等类型。

其中,风寒发热表现为新起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寒流清涕,脉浮紧等症状,治疗上以辛温解表药为主,如荆防败毒散。

风热发热则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口渴,头痛,咽痛,咳嗽,或有出疹,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状,治疗上以疏散风热药为主,如银翘散。

内伤发热则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多见于宿食、痰、湿、水停等病证。

内伤发热一般起病徐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史。

其起病一般不伴恶寒,但觉发热,或虽感畏冷但得衣被可减。

治疗上要选择疏肝解郁、清肝泻火的药物。

此外,根据《黄帝内经》的分类,热证可以分为表热和里热两大类。

表热是热邪外袭肌表所致,当表热之邪入里则为里热;表寒之邪化热入里,也可以成为里热。

其病机属于阳气偏盛,阴液不足的内热是虚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中医书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中医阴阳类概念术语32个解读

中医阴阳类概念术语32个解读

中医阴阳类概念术语32个解读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而且在我们的医疗或日常养生中广泛使用。

本文提供中医阴阳类概念术语32个解读,以供大家参考理解。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阳化气,阴成形阳气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杀阴藏阳生阴长阳生于阴阳胜则阴病阳损及阴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不抱阳阴平阳秘阴气阴生于阳阴胜则阳病阴损及阳阴阳阴阳乖戾阴阳互根阴阳离决阴阳胜复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阴中之阳阴中之阴至阴重阳重阳必阴重阴重阴必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代朱丹溪氏经过临床实际体会所提倡的一种论说。

他所指的阴是精血,阳是指气火,即由于精血亏损所产生的虚火。

他认为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

如不注意保养精血,嗜酒纵欲,伤戕过度,则阳气易亢,虚火妄动,故阳常有余。

阴虚阳亢,则百病丛生。

故主张保重精血以维持身体阴阳的相对平衡,这是他在临床上偏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

阳化气,阴成形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运动形式。

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

」因此,这里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气化与凝聚、分化与合成等的相对运动,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作用。

阳气与“阴气”相对。

泛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两面之一。

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机能来说,则六腑之气为阳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卫气为阳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余可类推。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见《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强,即阳亢。

就是说阳气过亢,既不能卫外而固密,而在内的阴气又受损耗或蒸迫而外泄,以致真阴亏损。

阳杀阴藏杀即收束或消灭。

阳气收束,阴气潜藏,以此说明事物敛藏的一面。

阳生阴长阳气生化正常,阴气才能不断滋长,以此说明事物生发的一面。

阳生于阴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阳”以“阴”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在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作为基础。

气不足便是寒

气不足便是寒

气为阳,血为阴,所以: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所以气不足则生寒怎样理解“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据《调经论》所述“阳虚则外寒”,是指寒邪外袭肌表,阻遏卫阳,体表失去温煦而见恶寒之症。

而后世所说的“阳虚则寒”,则是指全身性的或者某一脏的阳气虚损而致的恶寒。

二者当有所别。

《调经论》所述“阴虚则内热”,是指劳倦伤脾,脾气不运,郁而化热。

而后世所说的“阴虚则热”,则是指五脏阴精不足,阴不制阳,虚热内生之证。

二者更有所别。

《调经论》所述“阳盛则外热”,是指外邪袭表,卫阳被遏而不得宣泄,出现表证发热。

而后世所说的“阳盛则热”,则是指阳热之邪亢盛出现发热,既包括里热证,又包括表热证。

《调经论》所述“阴盛则内寒”,是指寒气久积胸中,损伤胸阳所致的内寒证。

而后世所说的“阴盛则寒”,则是指一切脏腑受寒后的阴寒邪盛所出现的内寒证。

气不足则生寒,气有余则生火陈学忠中医教授:【陈学忠,北京大学养生研究中心课题组长、特聘教授;联合国健康联盟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央保健局原局长王敏清先生中医保健医师,世界健康产业协会主席兼首席医学专家,中科北京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出生于中医世家,不但精通中医学,西医学,生物医学,对佛医学,道医学等传统学科也深有研究,被世人誉为"当代太医的保健医师"、"当代药师佛"的称号!】中医常将体质分为寒热,经常口干口苦、嗓子疼、大便干的人,多属于偏热体质;经常手脚冰凉、怕冷、大便稀溏的人,多为偏寒体质。

寒热本是物理现象,中医将温度概念借用来说明体质,是因为中医学有“气”的概念。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气处于不同状态,外部就会表现为寒或热,具体来讲,“气不足则生寒,气有余则生火”。

这容易理解,比如一个容器中有一团密闭的气体,那么气体分子越多,就越会相互碰撞,使温度升高而表现为热;相反,分子越稀疏,温度也就越降低而表现为寒。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调节寒热从根本上是要调节气的虚实,而不是单纯地见寒用热药,见热用凉药。

中医阴阳类概念术语32个解读

中医阴阳类概念术语32个解读

中医阴阳类概念术语32个解读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而且在我们的医疗或日常养生中广泛使用。

本文提供中医阴阳类概念术语32个解读,以供大家参考理解。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阳化气,阴成形阳气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杀阴藏阳生阴长阳生于阴阳胜则阴病阳损及阴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不抱阳阴平阳秘阴气阴生于阳阴胜则阳病阴损及阳阴阳阴阳乖戾阴阳互根阴阳离决阴阳胜复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阴中之阳阴中之阴至阴重阳重阳必阴重阴重阴必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代朱丹溪氏经过临床实际体会所提倡的一种论说。

他所指的阴是精血,阳是指气火,即由于精血亏损所产生的虚火。

他认为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

如不注意保养精血,嗜酒纵欲,伤戕过度,则阳气易亢,虚火妄动,故阳常有余。

阴虚阳亢,则百病丛生。

故主张保重精血以维持身体阴阳的相对平衡,这是他在临床上偏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

阳化气,阴成形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运动形式。

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

」因此,这里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气化与凝聚、分化与合成等的相对运动,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作用。

阳气与“阴气”相对。

泛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两面之一。

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机能来说,则六腑之气为阳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卫气为阳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余可类推。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见《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强,即阳亢。

就是说阳气过亢,既不能卫外而固密,而在内的阴气又受损耗或蒸迫而外泄,以致真阴亏损。

阳杀阴藏杀即收束或消灭。

阳气收束,阴气潜藏,以此说明事物敛藏的一面。

阳生阴长阳气生化正常,阴气才能不断滋长,以此说明事物生发的一面。

阳生于阴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阳”以“阴”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在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作为基础。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分析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分析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表寒里热证中医病证名。

表寒、里热症状同时存在。

由(1)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2)本有内热又感寒邪所致。

1、九味羌活汤,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

治疗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主。

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2、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形成外寒内热,又称寒包火表寒重里热轻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

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表寒轻里热重汗出而喘,身热或肌表无热,不恶寒,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方药:麻杏甘石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炙甘草、生石膏。

表寒里热同重发热恶寒并作,呈阵发性,发热重,恶寒轻,兼见口微渴,心微烦,舌微红。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方药: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芍药、麻黄、甘草、大枣、生姜、石膏。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

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

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

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

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

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

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

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

中医八纲辨证纲要详解

中医八纲辨证纲要详解

中医八纲辨证纲要详解八纲辨证,即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辨,即辨认,辨别,也就是分析。

证,即证候,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一、八纲辨证源流:1、《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2、《伤寒论》:“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

”3、《景岳全书》:“阴阳篇”“六变篇。

”4、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正式提出“八纲”名称,“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

二、八纲的概念: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三、八个辨证的纲领:1、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2、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3、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4、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第一节】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表里的相对性:↓↓ ↓ 表里的狭义性:↓↓↓表--躯壳、腑、经络表--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里--内脏、脏、脏腑里--脏腑、骨髓表证:1、概念:表证是指六淫、疫疠等外感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时所产生的证候。

属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

3、表证的特点:起病急,病程较短,病位浅,病情较轻,除肺以外,一般不影响其他脏腑。

广州中医诊断学教学里证:1、概念: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2、里证的病因:1、表邪失治,内传入里;2、外邪直中,侵犯脏腑;3、七情、饮食、劳倦等。

3、临床表现:无寒无热,但寒不热,但寒不热,脉沉,舌象有明显变化,有内脏症状4、范围:凡不是表证(及半表半里)的特定证侯,一般都可属于里证的范畴,即“非表即里”5、特点:病因复杂,病情较重,影响气血,病位深而广泛,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复杂表证里证的鉴别↓↓↓表证:↓↓↓里证:↓↓↓寒热情况:恶寒发热并见但发热或单畏寒脏腑症状:不突出突出病程的长短:短长舌象、脉象:舌象无明显变化,脉浮舌象有明显变化,脉沉半表半里证:概念:是指病邪在由表入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称为“少阳病证”。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整理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整理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整理
一、中医内科学概述
1、辨病论治的基本原则:以阴阳调和为主,运用辩证思维和方剂治疗。

2、内科学的治疗原则:托和养法,温补调理,固本培元。

3、内热与外热的界定:内热主要指肝脾阳明气血的病变,包括血热,
气热,湿热等;外热主要指病变的肌皮肤,表现为热毒、湿毒等。

二、气机学
1、气机学概述:气机学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人体有气
津液入脏络,进而构成中、外气机的关系。

2、气机分类:三焦、经络、腠理、筋骨、络脉等。

3、气机的作用:三焦气机主要调整内脏的活动,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经络气机主要调节内脏的活动,维持两脏相应的健康;腠理气机主要调节
体内的气机循环;筋骨气机主要调节肌肉的活动,维持关节的正常运动;
络脉气机主要调节脉血活动,保持血液循环畅通。

三、内分泌学
1、内分泌的概念:内分泌是由腺体发出的有组织的分泌物,在血液中
传递至身体的其它器官,直接影响身体各机能的体内调节系统。

2、内分泌器官:主要是脑下垂体、垂体、胰腺、性腺、肾上腺、甲状
旁腺等。

中医病症歌诀

中医病症歌诀

中医病症歌诀1.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2.苔黄腻热正在肝胆,苔黄炎热正在脾胃。

3.病不辨则无以乱,乱不辨则无以痊。

4.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5.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反。

6.法不外仲景,理不外内经。

7.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8.阳正在内阳之守也,阳正在外阳之使也。

9.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0.渴喜饮冷,腹外无热,渴喜饮热,腹外无寒。

11.阳络伤则,阳络伤则便血。

12.五净之伤,穷必及肾。

13.上燥乱气,外燥删液,下燥乱血。

14.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15.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畅通而愈。

16.人身无倒上之痰,全国无逆流之水,故不乱痰而乱气。

17.凡病夜则删剧,夜则恬静,是阳病无缺及气病血不病。

18.凡病夜则删剧,夜则恬静,是阳病无缺及血病气不病。

19.夜则发烧,夜则恬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20.夜则恶寒,夜则恬静,是阳血自旺于阳分也。

21.夜则恬静,夜则发烧、焦躁,是阳气下陷于阳外也。

名曰:热入血室。

22.夜则恬静,夜则恶寒,是阳气上溢于阳外也。

23.夜则发烧、焦躁,夜则发烧、焦躁,是沉阳无阳,急泄其阳峻补其阳。

24.夜则恶寒、夜则焦躁,饮食不入,名曰:交织者死。

25.大凡气喷鼻者,皆晦气于气虚证;味辛者,多晦气于见血证,所当慎也;用药古人名言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

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

--------清?程杏轩《医述?卷八》--------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清?高鼓峰--------4.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

--------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清?汪昂《医方集解》--------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中药四性五味

中药四性五味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

“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

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

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

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

“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

临床实践说明,药物的味与成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确实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

”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

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

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表寒里热证中医病证名。

表寒、里热症状同时存在。

由(1)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2)本有内热又感寒邪所致。

1、九味羌活汤,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

治疗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主。

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2、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形成外寒内热,又称寒包火表寒重里热轻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

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表寒轻里热重汗出而喘,身热或肌表无热,不恶寒,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方药:麻杏甘石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炙甘草、生石膏。

表寒里热同重发热恶寒并作,呈阵发性,发热重,恶寒轻,兼见口微渴,心微烦,舌微红。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方药: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芍药、麻黄、甘草、大枣、生姜、石膏。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

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

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

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

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

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

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

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

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所以口淡不渴。

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为澄澈清冷。

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则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

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润滑。

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故脉迟;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故见紧脉。

二、热证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

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阴虚阳亢而致。

根据热证的病因与病位的不同,亦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

如外感热邪或热邪入里,便有表热、里热之别。

里热中,有实热之邪入侵或自身虚弱造成,则有实热和虚热之分。

这里仅就热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也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征候分析】阳热偏盛,则恶热喜冷。

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伤则需引水自救,所以口渴喜冷饮。

火性上炎,则见面红目赤。

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

津液被阳热煎熬,则痰涕等分泌物黄稠。

火热之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则吐血衄血。

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势必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为热证,舌干少津为伤阴,阳热亢盛,血行加速故见数脉。

三、寒证和热证的鉴别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作判断,就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分析,尤其是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凉温,以及二便,舌象、脉象等方面更应细致观察。

四、寒证和热证的关系寒证和热证虽有本质的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表现为寒热错杂的征候,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出现寒证化热、热征化寒。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危重阶段,有时还会出现假寒或假热的现象。

(-)寒热错杂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呈现寒热交错的现象,称为寒热错杂。

寒热借来有上下寒热情杂和表里寒热借杂的不同。

1。

上下寒热错杂:患者身体上部与下部的寒热性质不同,称为上下寒热错杂。

包括上寒下热和上热下寒两种情况。

上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如以膈为界,则胸为上,腹为下。

而腹部本身上腹胃脘又为上,下腹膀胱、大小肠等又属下。

(1)上寒下热: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寒,下部表现为热的证候。

例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同时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此为寒在胃而热在膀胱之证候。

此即中焦有寒,下焦有热,就其相对位置而言,中焦在下焦之上。

所以属上寒下热的证型。

(2)上热下寒: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

例如患者胸中有热,肠中有寒,既见胸中烦热咽痛口干的上热证,又见腹痛喜暖,大便稀溏的下寒证,就属上热下寒证。

2。

表里寒热错杂:患者表里同病而寒热性质不同,称为表里寒热错杂。

包括表寒里热和表热里寒两种情况。

(1)表寒里热;患者表里同病,寒在表热在里的一种证候。

常见于本有内热,又外感风寒,或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的病证。

例如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气喘、烦躁、口渴,脉浮紧即是寒在表而热在里的证候。

(2)里寒表热:患者表里同病,表有热里有寒的一种证候。

常见于素有里寒而复感风热;或表热证未解,误下以致脾胃阳气损伤的病证。

如平素脾胃虚寒,又感风热,临床上既能见到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瘤的表热证,又可见到大便溏泄,小便清长,四肢不温的里寒证。

寒热错杂的辨证,除了要辨别上下表里的部位之外,关键在于分清寒热的多少。

寒多热少者,应以治寒为主,兼顾热证;热多寒少者,应以治热为主,兼顾寒证。

(二)寒热转化1。

寒证转化为热证:患者先有寒证,后来出现热证,热证出现后,寒证便渐渐消失,这就是寒证转化为热证。

多因机体阳气偏盛,寒邪从阳化热所致,也可见于治疗不当,过服温燥药物的病人。

例如感受寒邪,开始为表寒证,见恶寒发热,身病无汗,苔白,脉浮紧。

病情进一步发展,寒邪入里热化,恶寒症状消退,而壮热,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症状相继出现,这就表示其证候由表寒而转化为里热。

2。

热证转化为寒证:患者先有热证。

后来出现寒证,寒证出现后,热证便渐渐消失,就是热证转化为寒证。

多因邪盛或正虚,正不胜邪,机能衰败所致;也见于误治、失治,损伤阳气的患者。

这种转化可缓可急。

如热痢日久,阳气日耗,转化为虚寒痢,这是缓慢转化的过程。

如高热病人,由于大汗不止,阳从汗泄,或吐泻过度,阳随津脱,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的虚寒证(亡阳)这是急骤转化的过程。

寒热证的转化,反映邪正盛衰的情况。

由寒证转化为热证,是人体正气尚盛,寒邪郁而化热;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属邪盛正虚,正不胜邪。

(三)寒热真假当寒证或热证发展到极点时,有时会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一些假象如“寒极似热”、“热极似寒”,即所谓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这些假象常见于病情危笃的严重关头,如不细察,往往容易贻误生命。

1。

真寒假热:是内有真寒,外见假热的证候。

其产生机理是由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而成,故又称“阴盛格阳”,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形成虚阳浮越阴极似阳的现象,其表现如;身热,面色浮红,口渴,脉大等似属热证,但病人身虽热却反欲盖衣被,渴欲热饮而饮不多,面红时隐时显,浮嫩如妆,不象实热之满面通红,脉大却按之无力。

同时还可见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症状。

所以,热象是假,阳虚寒盛才是疾病的本质。

2。

真热假寒:是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

其产生机理,是由于阳热内盛,阳气闭郁于内,不能布达于四末而形成,或者阳盛于内,拒阴于外,故也称为“阳盛格阴”、根据其阳热闭郁而致手足厥冷的特点习惯上又把它叫“阳厥”或“热厥”。

其内热愈盛则肢冷愈严重,即所谓“热深厥亦深”。

其表现如:手足冷,脉沉等,似属寒证,但四肢冷而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脉沉数而有力,更见烦渴喜冷饮,咽干、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热痢下重,舌质红,苔黄而干等症。

这种情况的手足厥冷,脉沉就是假寒的现象,而内热才是疾病的本质。

辨别寒热真假的要领,除了了解疾病的全过程外,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注意体察:(l)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则常常如实反映着疾病的本质,故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等方面为主要依据。

(2)假象毕竟和真象不同,如假热之面赤,是面色晃白而仅在颧颊上见浅红娇嫩之色,时隐时现,而真热的面红却是满面通红。

假寒常表现为四肢厥冷,而胸腹部却是大热,按之灼手,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而真寒则是身蜷卧,欲得衣被。

五、寒热与表里的关系寒证、热证与表里相互联系。

可形成多种证候,除上述表寒里热、表热里寒外,尚有表寒证,表热证,里寒证。

里热证。

兹分述如下:(一)表寒证是寒邪侵袭肌表所致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润,脉浮紧。

【征候分析】寒邪袭表,卫阳受伤,不能温煦肌表而恶寒,正与邪争,阳气被遏则发热,寒为阴邪,故恶寒重而发热轻。

寒邪凝滞经脉,经气不利则头身疼痛。

寒邪收敛,腠理闭塞故无汗,脉浮紧是寒邪束表之象,表寒证是表证之一种,特点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而紧。

(二)表热证是热邪侵袭肌表所致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干,微渴,或有汗,舌边尖红赤,脉浮数。

【征候分析】热邪犯表,卫气被郁,故发热恶寒。

热为阳邪,故发热重而恶寒轻且伴口干微渴。

热性升散,腠理疏松则汗出,热邪上扰则头痛。

舌边尖红赤,脉浮数均为温热在表之征。

表热证也是表证之一种,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常常有汗,脉浮而数。

(三)里寒证是寒邪内侵脏腑或阳气虚衰的病症。

【临床表现】形寒肢冷,面色晃白,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静而少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证候分析】寒邪内侵脏腑损伤阳气,或脏腑机能减退,阳气虚衰,均不能温煦形体,故形寒肢冷,面色晃白。

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故口淡不渴喜热饮。

寒属阴主静,故静而少言。

尿清便溏,舌淡苔白润,脉沉迟,均为里寒之征。

(四)里热证是热邪内侵脏腑或阴液亏损致虚热内生的病证。

【临水表现】面红身热,口渴,喜饮冷水,烦躁多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黄苔,脉数。

【征候分析】里热亢盛,蒸腾于外,故见面红身热,热伤津液,故口渴冷饮。

热属阳,阳主动,故躁动不安而多言。

热伤津液,故小便黄赤。

肠热液亏,传导失司,故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脉数,均为里热之征。

外热内寒病证名。

见《伤寒论》。

①外假热而内真寒。

参见真寒假热条。

.“真寒假热”: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见身热,两颧潮红,躁扰不宁,苔黑,脉浮大等,表面上看似有热象,但病人却喜热覆被,精神萎颓淡漠,蜷缩而卧,舌质淡白,苔黑而润,脉虽浮大但无力。

为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其本质仍是寒证,故称“真寒假热”治疗上要用温里回阳,引火归元。

真寒假热: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

产生机理是阴盛格阳,临床表现:真寒——可见精神萎靡,形体倦怠,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假热——仔细分辨,面虽红,但如妆,或游移不定;口虽渴,但喜热饮,饮量不多;身虽热,但喜近衣取暖;脉虽大,但无力②表热与里寒同时并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