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与麻醉 ppt课件
骨科手术的局部麻醉及麻醉管理
![骨科手术的局部麻醉及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bef443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1.png)
手术室环境
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安静,温 度、湿度适宜,减少人员流动。
消毒铺巾
在手术区域铺设无菌巾,确保手 术野无菌。同时,注意无菌巾的
覆盖范围和使用方法。
无菌操作
麻醉医师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 范,如穿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
注射器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注射技巧和注意事项
01
注射技巧
根据手术部位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进针角度。注射前应回
风险评估
在使用局部麻醉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 息。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
02
骨科手术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介绍
药物分类及作用特点
酯类局麻药
如普鲁卡因,起效快,作 用时间较短,通常用于短 小手术。
04
麻醉管理策略及并发症预防
监测指标设置和观察要点
01
02
03
04
生命体征监测
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 体温等,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
稳。
神经肌肉功能监测
观察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 的阻滞情况,以及肌肉松弛程
度。
循环系统监测
关注患者心电图变化,预防心 律失常等心血管并发症。
呼吸系统监测
注意患者呼吸深度和频率,保 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抑制
03
通过面部表情来评估疼痛程度,适用于儿童、老年人或表达能
力受限的患者。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手术类型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用药 方案。
多模式镇痛
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 应。
骨科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
![骨科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96b0b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8.png)
骨科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
骨科手术是一种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精密操作的手术,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麻醉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骨科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脊麻醉。
全身麻醉是一种将患者完全置于昏迷状态下的麻醉方法。
在手术前,患者会被注射麻醉药物,使其失去意识和感觉。
全身麻醉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任何疼痛或不适感,同时也可以让医生更加方便地进行手术操作。
然而,全身麻醉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呼吸困难、低血压等。
局部麻醉是一种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手术部位周围的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可以使手术部位失去感觉,但患者仍然保持清醒状态。
这种麻醉方法通常用于较小的手术,如拆线、去除石膏等。
局部麻醉的优点是风险较小,患者恢复较快,但对于一些敏感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感到不适。
脊麻醉是一种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脊髓周围的麻醉方法。
脊麻醉可以使患者从腰部以下失去感觉和运动能力,但仍然保持清醒状态。
这种麻醉方法通常用于较大的手术,如髋关节置换手术等。
脊麻醉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同时也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
骨科手术的麻醉方法需要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来选择。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手术部位等因素来选
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法,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同时,患者也需要在手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麻醉方法的优缺点和风险,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骨科手术麻醉管理PPT
![骨科手术麻醉管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3a79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8.png)
目录
CONTENTS
• 骨科手术麻醉概述 • 骨科手术麻醉的准备与实施 • 骨科手术麻醉的并发症与处理 • 骨科手术麻醉的优化与管理 • 骨科手术麻醉的未来展望
01 骨科手术麻醉概述
骨科手术麻醉的定义
01
骨科手术麻醉是指在进行骨科手 术时,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 者暂时失去感觉,以便进行手术 操作的过程。
麻醉深度管理
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的生理反应,合理调整麻醉深度,确保手术过 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疼痛控制
在麻醉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疼痛控制措施,如使用镇痛药、局部 麻醉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术中药物的合理使用
1 2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选择适当的麻 醉药物和辅助药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药物剂量调整
等,促进患者的康复。
随访与评估
03
在手术后,定期随访患者,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或异常情况。
05 骨科手术麻醉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机器人辅助麻醉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麻醉管理,提高操作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靶控输注技术
通过计算机控制麻醉药物的输注,实现精确的麻醉深度控制。
超声引导下的血管穿刺
02
骨科手术麻醉的主要目的是确保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操作条 件。
骨科手术麻醉的重要性
骨科手术通常涉及高风险的手术操作 ,如截肢、关节置换等,需要麻醉来 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并确保手术 的顺利进行。
骨科手术麻醉能够减少患者的应激反 应,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手术 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术中监测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骨科ppt课件
![骨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f5f16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b.png)
06
骨科病例分享
病例一: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结词
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是骨科临床中的重要挑战之一,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制定科学 合理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该病例介绍了一名因交通事故导致复杂骨折的患者,医生团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了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 术入路,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术后护理
包括疼痛管理、伤口护理、抗生素使用、饮食指导等。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术后护理的时间和 内容会有所不同。
骨科手术的风险与并发症
手术风险
包括麻醉意外、术中出血、感染等。这 些风险在任何手术中都可能发生,症
包括术后疼痛、关节僵硬、感染等。这些 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 质量,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大部分 并发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由于关节退行性变 或慢性损伤导致的骨赘生物生 长,常常引起关节疼痛和活动 障碍。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两块半月 形软骨,半月板损伤常常导致 膝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
韧带损伤
韧带是关节周围的纤维组织, 损伤会导致关节不稳定和疼痛
。
关节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非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按摩、针灸等。
脊柱外科手术
如脊柱融合、椎间盘置换等,用于治 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疾病 。
创伤骨科手术
如骨折固定、关节脱位复位等,用于 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急性损伤。
手外科手术
如手指再造、神经修复等,用于治疗 手部损伤、畸形等问题。
骨科手术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
术前准备
包括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以及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CT 等,以确定病变部位和程度。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术前谈话和知情同意。
骨科手术的麻醉~
![骨科手术的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ff8c1b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4.png)
神经阻滞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干或神经丛周围,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感觉消失,达 到无痛的目的。常见的神经阻滞方法包括臂丛神经阻滞、腰骶丛神经阻滞等,适用于上肢、下 肢及会阴部手术,如髋关节置换、膝关节镜等。
全身麻醉
总结词
通过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适用于较大的手术 或全身手术。
心肌缺血
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导致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麻醉药物可能对心脏传导系统产生影响, 导致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麻醉和手术可能 诱发心力衰竭。
神经系统并发症
01 认知障碍
麻醉药物可能对中枢神经 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术后 认知功能障碍。
03 脑卒中
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可能出
详细描述
局部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手术部位的局部组织,使 该部位的神经末梢受到阻滞,感觉消失,从而达到无痛 的目的。局部麻醉操作简便,对全身影响小,适用于较 小的手术或四肢手术,如清创缝合、截肢等。
神经阻滞麻醉
总结词
通过注射麻醉药物到神经干或神经丛周围,使特定区域的神经传导功能受到阻断,适用于上肢、 下肢及会阴部手术。
骨科手术麻醉的重要性
骨科手术麻醉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的 01 舒适度。
骨科手术麻醉可以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手 02 术过程中的并发症。
骨科手术麻醉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 03 术的成功率。
骨科手术麻醉的历史与发展
01 骨科手术麻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 乙醚和氯仿被用于麻醉。
麻醉监测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麻醉深度监测
通过改进现有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实现对患者 麻醉状态的实时、准确监测,为医生制定个体化 麻醉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骨科的术前宣教PPT课件
![骨科的术前宣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3ad8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d.png)
物理治疗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刺 激、超声等,促进局 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修 复,加速功能恢复。
家庭锻炼
指导患者在家中进行 适当的锻炼,巩固康 复效果,预防关节僵 硬和肌肉萎缩。
并发症预防
预防感染
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 避免感染。
控制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规律用药,降低术后并发症
风险。
预防血栓形成
适当活动、穿弹力袜或使用抗凝药物 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和处 理并发症,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
05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手术过程的问题
手术时长
手术时长因患者情况和手术复杂程度 而异,通常在2-4小时之间。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当
的止痛药和消炎药,缓解
疼痛和肿胀。
02 物理治疗
如冷敷、热敷、按摩等, 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肌肉紧 张。
04 心理支持
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安
慰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和疼痛。
功能锻炼
早期活动
术后根据患者情况, 鼓励患者在医生指导 下进行早期活动,如 关节屈伸、肌肉收缩 等。
康复训练
向家属介绍术后护理的要 点和注意事项,以便家属 更好地照顾患者。
03
手术过程介绍
手术流程
手术前准备
包括患者身体状况评估、 手术部位清洁和消毒等。
麻醉
根据手术大小和患者情况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手术操作
按照既定的手术方案进行 操作,包括切开皮肤、分 离组织、修复损伤等步骤。
骨科手术与麻醉的七大风险防范 ppt课件
![骨科手术与麻醉的七大风险防范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3bd14db4daa58da0114a7f.png)
• (2)大量输血 ·定义为24h内输入1倍的全身血容量 ·大量输血处理 稀释性凝血异常 DIC 低温<34℃影响血小板功能 严重酸中毒PH<7.10影响凝血功能 Hcf下降
20Leabharlann • (3)成分输血 ·浓缩红细胞 ·新鲜冷冻血浆 ·血小板 ·冷沉淀
21
• 四、骨粘合剂并发症 1、并发症 ·低血压 ·心肌抑制 ·心跳骤停
31
• 3、持续充气 ·45~60min引起高血压
·反映肌肉或神经细胞缺血已达临界水平 ·全麻加深不能降压,需用扩血管药处理
32
• 4、止血带疼痛 ·腰麻或硬膜外阻滞的病人,止血带>1h远端肢体
产生疼痛或烧灼感 ·静注阿片类药镇痛无效 ·放止血带后可缓解 ·可能与细胞内酸中毒有关
33
• 5、神经损伤 ·止血带使用>2h或压力过大会产生神经损伤 ·上止血带30min神经传导会中断,说明轴索缺氧或神
14
• 2、液体复苏 (1)晶体液 ·在血管内半衰期为20~30min ·扩容效果不如胶体液 ·乳酸林格液目前常用,用量最大 ·成人1~3L,小儿20ml/kg·次
15
• (2)胶体液 ·是大分子重量物质、产生的渗透压使溶液主要保存在血 管内 ·在血管内半衰期为3~6h ·主要适用于 血管容量严重不足者 麻醉期增加血容量 严重低蛋白血症或大量蛋白丢失者
12
• 6、术后监测早期发现引流袋出血量,可供再次手术的参 考 ·术后1h>10ml/kg ·任何1h >500ml ·2h内达400ml
13
• (二)对策 1、及早建立快速通畅的静脉通路 ·开放2条外周静脉 ·采用大口径的留置针(16G或14G) 20G流量50~60ml/min 18G流量98~100ml/min 16G流量200~210ml/min 14G流量340~360ml/min
骨科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
![骨科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1b6a1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7.png)
骨科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椎管内的麻醉,最常见的有腰麻,还有硬膜外麻醉。
那么这种来说又是俗称的半身麻醉,就麻醉平面以下这种运动感觉完全的消失。
那么常见的用于一些下肢的膝关节手术、踝关节手术等等,包括一些骨折、关节置换等等。
那么最后一种就是全身麻醉,那么全身麻醉主要是通过一些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得全身的感觉运动完全的消失,达到这种我们手术的要求。
那么全麻的优点就是便于管理,那么本身来说呼吸机能够支持,全身麻醉也比较充分,那么适合于全身的各类骨科手术,比如说颈椎手术、腰椎手术、脊柱手术,还有一些四肢肿瘤手术、骨盆肿瘤手术等等。
那么总体来看,麻醉方式的选择主要是依据手术的方式、患者的年龄、患者的一般状况、手术的要求等等综合来决定。
骨科手术的麻醉PPT课件
![骨科手术的麻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72c8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3.png)
个体化麻醉的实施与管理
精准麻醉
根据患者的生理特征、手 术需求等因素,制定个性 化的麻醉方案。
快速康复
通过优化麻醉管理,加速 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 时间。
麻醉监测
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实 时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 确保麻醉安全。
骨科手术麻醉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患者知情同意权
确保患者在接受骨科手术麻醉前 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和注意事项。
04
骨科手术麻醉的实施与 管理
麻醉诱导与维持
麻醉诱导
通过使用麻醉药物,使病人在短时间 内失去意识,为手术创造无痛条件。
麻醉维持
在手术过程中,持续给予麻醉药物, 确保病人处于无痛状态,并维持生命 体征稳定。
术中监测与处理
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指标,确保手术 过程中的安全。
骨科手术的麻醉
目录
Hale Waihona Puke • 骨科手术麻醉概述 • 骨科手术麻醉的种类与技术 • 骨科手术麻醉的术前评估与准备 • 骨科手术麻醉的实施与管理 • 骨科手术麻醉的并发症与处理 • 骨科手术麻醉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骨科手术麻醉概述
骨科手术麻醉的定义
01
骨科手术麻醉是指通过药物或其 他方法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暂时 失去感觉,以便进行骨科手术。
确保麻醉机功能正常,配 件齐全,如呼吸回路、过 滤器等。
监护仪
配备多功能监护仪,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
急救药品
准备常用的急救药品,如 升压药、降压药、抗心律 失常药等。
患者心理准备与家属沟通
心理疏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过程和注 意事项,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家属沟通
告知家属手术麻醉的风险和预后 ,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骨科手术的麻醉
![骨科手术的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7207c85f6f1aff00bed51e9c.png)
糖尿病 肝肾功能不全 肾上腺皮质功能
失血量的评估
1、骨折部位单侧闭合损伤失血量
骨盆骨折1500~2000ml 髂骨骨折500~1000ml 股骨骨折800~1200ml 胫骨骨折350~500ml 肱骨骨折200~500ml 尺桡骨折300ml
2.病例类型失血量
全髋置换术失血量为500~3000ml 骨盆切除、脊柱手术和骨移植术失血量为
骨科手术的麻醉
骨科手术的麻醉特点
1.手术部位 2.手术体位: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 3.手术出血量:脊柱手术、骨盆手术、股骨
手术 4.合并症:脊柱外伤、贫血、血气胸、年龄
(心肺功能)
常见合并症
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 冠心病 心动过缓、房早、室早等心律失常 低血压(创伤患者)
呼吸系统
COPD等慢性肺部疾病 肺部感染 困难气道(强直性脊柱炎,高位截瘫,颈椎外伤)
7000~8000~10000ml
体位对患者的影响
压迫(眼球、气管、神经、血管) 关节脱位 空气栓塞
骨科手术的特殊问题
骨水泥反应综合征
骨水低氧血症、心律失常、 心跳骤停等并发症的总称
麻醉管理
预防性使用升压药,补充血容量,充分吸氧。血容 量不足和高血压病人应用骨粘合剂,更易出现低血 压
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 植入骨水泥前使用多巴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或
H1、H2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防治心血管反应
栓塞
脂肪、血栓、骨髓、空气 肺栓塞
结论:麻醉前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评 估其耐受麻醉及手术的能力并选择适合的 麻醉方式和用药
高龄患者骨科麻醉PPT课件
![高龄患者骨科麻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2eaa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7.png)
常规监测
维持循环稳定
通过补液和血管活性药物的输注,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防止低血压和休克。
优化液体管理
根据患者的生理状况和手术需求,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速度,避免过量或不足。
术后管理与康复
CATALOGUE
05
01
t m C枉 C枉- the more agency the man the >O more the spavad other m more=t more the more of m5);//istonule will is,更多地 justthm =owieus mad==ots==owieowie madness ==更多地) = = takes= used will簌=
高龄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较高,需注意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03
02
01
高龄患者同时服用的药物种类多,麻醉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和安全性。
药物相互作用
高龄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与年轻患者存在差异,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发生变化,需调整给药方案和剂量。
药代动力学
高龄患者骨科麻醉ppt课件
CATALOGUE
目录
引言高龄患者骨科手术麻醉的风险与挑战术前评估与准备麻醉选择与管理术后管理与康复案例分享与讨论
引言
CATALOGUE
01
高龄患者骨科手术麻醉的特殊性
麻醉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舒适度的措施
高龄患者的生理特点
常见骨科疾病及其对麻醉的影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应在术前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患者处于最佳状态。
上肢骨科手术麻醉
![上肢骨科手术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d06f1c2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7.png)
麻醉风险:过敏反 应、呼吸抑制、心
血管并发症等
患者基本情况:年 龄、性别、体重、 身高、健康状况等
麻醉方式:局部麻 醉、全身麻醉、椎
管内麻醉等
患者配合度:沟通 能力、理解能力、
配合程度等
麻醉中监测
01
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
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02
麻醉深度监测:通过脑
电图、肌松监测等手段
评估麻醉深度
03
药物浓度监测:监测麻
醉药物的血药浓度,确
保药物安全有效
04
并发症监测:密切关注
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呼吸抑制、低血压等
麻醉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监测患者意识状态,防止麻醉苏醒延迟 预防术后并发症,如恶心、呕吐、疼痛等 指导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除疼痛。
局部麻醉的优点: 操作简单,风险较 低,对患者生理功
能影响较小。
局部麻醉的种类: 包括表面麻醉、局 部浸润麻醉、神经
阻滞麻醉等。
局部麻醉的注意事 项:选择合适的麻 醉药物和剂量,注 意麻醉部位的消毒 和保护,避免麻醉 药物的过敏反应。
区域麻醉
01
原理:通过局部注射麻 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 达到麻醉效果
上肢骨科手术 麻醉
演讲人
目录
01. 上肢骨科手术麻醉的重要性 02. 上肢骨科手术麻醉的方法 03. 上肢骨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
1
上肢骨科手术麻醉的重要性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保障手术安全
01 麻醉的重要性:麻醉是
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
骨科手术的麻醉 ppt课件
![骨科手术的麻醉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98e8c5aeaad1f346933f73.png)
脉回流突然增加可导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障碍性疾病。
好发部位 下肢深静脉,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可分为下 肢近端和远端DVT,前者位于腘静脉或以上部位,后者位 于腘静脉以下。下肢近端DVT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 源
混合过程产热高达程产热高达80908090度度单体具有挥发性易燃刺激味接触皮单体具有挥发性易燃刺激味接触皮肤有刺激性和较大毒性单体成分众多肤有刺激性和较大毒性单体成分众多易致副作用易致副作用1313骨水泥单体毒性问题骨水泥单体毒性问题可渗透入血可渗透入血高浓度不仅具有心肌抑制毒副作用高浓度不仅具有心肌抑制毒副作用而且可而且可破坏血液中的粒细胞单核细胞等使之释放蛋白水解酶破坏血液中的粒细胞单核细胞等使之释放蛋白水解酶发生细胞和组织溶解发生细胞和组织溶解骨水泥单体被吸收后引起组织凝血酶释放骨水泥单体被吸收后引起组织凝血酶释放血小板的活性血小板的活性增加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容易形成血栓给动物注射单体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和心动过给动物注射单体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和心动过速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和出血速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和出血混合物应成分搅拌混合物应成分搅拌1414髓腔压力变化和肺部脂肪栓塞的关系髓腔压力变化和肺部脂肪栓塞的关系骨粘合剂填入骨髓腔后髓腔内压急剧上升骨粘合剂填入骨髓腔后髓腔内压急剧上升可导致空气可导致空气脂肪骨髓颗粒等物质被挤入静脉脂肪骨髓颗粒等物质被挤入静脉而抵达肺循环可造成而抵达肺循环可造成肺栓塞肺栓塞采取降低髓腔压力措施如采取降低髓腔压力措施如彻底的髓腔冲洗采用骨水泥彻底的髓腔冲洗采用骨水泥枪以及排气管枪以及排气管孔孔等一系列减少髓腔压力增高的措施等一系列减少髓腔压力增高的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515术中骨水泥反应综合征的处理术中骨水泥反应综合征的处理预防性使用升压药补充血容量充分吸预防性使用升压药补充血容量充分吸氧
高龄患者骨科麻醉PPT幻灯片课件
![高龄患者骨科麻醉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344f24964bcf84b9d57bb3.png)
镇痛
血流动力学监测
23
平衡麻醉
肌松
肌松监测
术中监护
心脏前负荷监测 压力指标: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
(pcwp) 液体反应性指标:被动抬腿试验、液体冲击试
验
24
术中监护
心输出量以及每搏量监测 通过容量指标监测科除外容量不足的因素,心
脏收缩功能异常,针对不同个体患者针对性处 理。
25
麻醉方式选择
全身麻醉 患者舒适感良好 提供完善的镇痛和肌松作用,便于术中操作 对呼吸的有效控制可确保供氧 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相对容易 特别适用于凝血功能障碍者或椎管内麻醉难度
10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增加氧耗量
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加全身氧耗,对缺血脏器有不良影响
心血管功能
呼吸功能
短期 不利 影响
胃肠 泌尿系统
骨骼肌肉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 统
心理情绪
长期 不利 影响
睡眠障碍 慢性疼痛 行为改变
心率增快、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肌 缺血及心肌梗塞的危险性
⑤缓和某些神经内分泌物质如儿茶酚胺、皮质醇、血 糖等的波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⑥降低应激反应所致免疫的抑制,有效预防感染; ⑦促进病人早日离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
12
老年患者的骨科麻醉
老年骨科麻醉的术前评估 老年骨科麻醉的术中监护 老年骨科麻醉方式选择 常见老年骨科麻醉及镇痛方案 老年骨科手术围术期并发症
老年患者骨科麻醉
1
高龄 >75岁 合并心脏病,EF低 COPD、肺部疾患 抗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采取降低髓腔压力措施,如彻底的髓腔冲洗、采用骨水泥 枪以及排气管(孔)等一系列减少髓腔压力增高的措施,可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编辑版ppt
20
术中骨水泥反应综合征的处理
• 预防性使用升压药,补充血容量,充分吸氧。血容量不足 和高血压病人应用骨粘合剂,更易出现低血压
• 植入骨水泥前使用多巴胺、甲泼尼龙或H1、H2受体拮抗剂 等,可有效防治心血管反应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5
编辑版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2. X片估计失血量
一侧肋膈角消失500ml 一侧上界达肺门水平500~1000ml 一侧胸腔顶部1500~2000ml
编辑版ppt
7
3. 实验室检查
Hb↓、HCT↓4% 出血约500ml
编辑版ppt
8
4. 临床判断 ·BP、HR、神意、尿量改变 ·病例类型失血量 全髋置换术失血量为500~3000ml 骨盆切除、脊柱大手术和骨移值术失血量 为7000~10000ml
编辑版ppt
25
DVT的发生率
•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西方国家骨科和大手术病人、肿瘤和其 他慢性疾病病人的主要合并症,被称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脑 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血管疾病。
• 国外的调查显示,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7%~50%。 腹部14%~33%,胸部26%~65%,前列腺手术 21%~51%,骨科 尤其是髋关节和骨科下肢手术8%~54%。
骨科手术与麻醉的风险防范
编辑版ppt
1
一、风险防范要点
·慎于术前 ·严于术中 ·善于术后
编辑版ppt
2
二、失血
(一)评估 1. 骨折部位单侧闭合损伤失血量 ·骨盆骨折1500~2000ml ·髂骨骨折500~1000ml ·股骨骨折800~1200ml ·胫骨骨折350~500ml ·肱骨骨折200~500ml ·尺桡骨折300ml ·单根肋骨骨折100~150ml
编辑版ppt
12
2. 液体复苏 (1)晶体液 ·在血管内半衰期为20~30min ·扩容效果不如胶体液 ·乳酸林格液目前常用,用量最大 ·成人1~3L,小儿20ml/kg·次
编辑版ppt
13
(2)胶体液 ·是大分子重量物质、产生的渗透压使溶液主要保存在血管内 ·在血管内半衰期为3~6h ·主要适用于 血管容量严重不足者 麻醉期增加血容量 严重低蛋白血症或大量蛋白丢失者
编辑版ppt
23
注意事项
• 止血带的部位:上肢置于上臂上1/3处,下肢置于大腿上 1/3。气囊之下的衬垫要平整,无皱褶,避免表皮压伤
• 气囊止血带充气前,应抬高患肢并使用驱血带,驱血须彻 底。患肢恶性肿瘤及感染性病变,可仅抬高患肢数分钟后 充气,禁忌用驱血带。
• 心功能不良者,抬高患肢和驱血均应慎重,因静脉回流突 然增加可导致心衰
• 骨水泥单体被吸收后引起组织凝血酶释放,血小板的活性 增加,容易形成血栓
• 给动物注射单体,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和心动过 速,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和出血
编辑版ppt
19
髓腔压力变化和肺部脂肪栓塞的关系
• 骨粘合剂填入骨髓腔后,髓腔内压急剧上升,可导致空气、 脂肪、骨髓颗粒等物质被挤入静脉而抵达肺循环,可造成 肺栓塞
编辑版ppt
9
5. 术中监测 ·手术野出血 ·吸引瓶出血量 ·纱布称重 ·CVP
编辑版ppt
10
6. 术后监测早期发现引流袋出血量,可供再次手术的参考 ·术后1h>10ml/kg ·任何1h>500ml ·2h内达400ml
编辑版ppt
11
(二)对策 1. 及早建立快速通畅的静脉通路 ·开放2条静脉通路 ·采用大口径的留置针(16G或14G) 20G流量50~60ml/min 18G流量98~100ml/min 16G流量200~210ml/min 14G流量340~360ml/min
编辑版ppt
24
五、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障碍性疾 病。好发部位 下肢深静脉,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可分 为下肢近端和远端DVT,前者位于腘静脉或以上部位,后 者位于腘静脉以下。
下肢近端DVT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
编辑版ppt
26
• 在国外对手术病人,特别是大手术以及高危病人防止围 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
• 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233例大手术病人, 术后检查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7.64%,其中3例形成近 端深静脉血栓。普通外科发病率9.29%,胸外科54.77%, 神经外科53.85%。39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 成的病人(主要为骨科大手术病人),发生率仍为43.59%。
编辑版ppt
21
四、止血带风险
• 止血带下行四肢手术时,视野清楚,并能减少组织损伤及 出血。
• 现多采用气囊止血带,止血带应具有一定的宽度。控制压 力上肢300mmHg、下肢500mmHg。通常上肢止血带应用1h、 下肢应用1.5h后应放松10min,以免组织缺血时间过长。
编辑版ppt
22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编辑版ppt
14
3. 输血时机 ·开始输血点Hb为60~70g/L(Hcf 0.18~0.21) ·围术期Hb的危险水平为40g/L(Hcf 0.12)
编辑版ppt
15
三、骨粘合剂并发症
又称骨水泥反应综合征,是指在骨水泥型假体置入过程 中出现的急性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等 并发症的总称。
• 止血带麻痹:①压力过大造成神经干挤压伤 ②压力过低, 使神经干内静脉血瘀滞及出血浸润 ③止血带时间过长
• 一过性血压下降:多发生在松止血带后。循环停止时组织 因缺氧产生血管扩张性物质,松止血带后,患肢毛细血管 床反应性扩张,血液流入患肢引起血压下降。如之前病人 已有血容量不足,则更易发生。
• 预防:在放松止血带之前,适当加速输血补液的速度,两 个肢体同时使用止血带时,不可同时放松
骨粘合剂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包括粉剂和液态单体, 临用时将两者混合成团状,置入髓腔,自凝成固体而起作 用。混合过程产热高达80~90度。
编辑版ppt
16
编辑版ppt
17
编辑版ppt
18
骨水泥单体毒性问题
• 可渗透入血,高浓度不仅具有心肌抑制毒副作用,而且可 破坏血液中的粒细胞、单核细胞等,使之释放蛋白水解酶, 发生细胞和组织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