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4de8ff3987c24028915fc375.png)
求:C(H+)=?
2、用NaON溶液滴定 、 溶液滴定20.00mL盐酸 滴定过程 盐酸,滴定过程 溶液滴定 盐酸 中溶液PH值变化如图所示 值变化如图所示: 中溶液 值变化如图所示 ; ①盐酸的浓度是 1mol/L NaOH的浓度是0.5mol/L ; 的浓度是 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 水洗涤后,未润洗即装 水洗涤后 未润洗即装 入NaOH溶液进行滴 溶液进行滴 定,则对结果的影响 则对结果的影响 是 偏大 .
6滴定完毕后,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 滴定完毕后, 滴定完毕后 还挂有一滴溶液( 还挂有一滴溶液(偏高 )
㈡、锥形瓶 6、锥形瓶内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氢 、锥形瓶内用蒸馏水洗涤后, 氧化钠润洗 2-3次,将润洗液倒掉,再装 次 将润洗液倒掉, NaOH溶液(偏高 ) 溶液( 溶液 7、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倒尽即装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倒尽即装NaOH 溶液( 溶液( 无影响 ) 8、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不慎将瓶内的 、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 溶液溅出一部分。( 溶液溅出一部分。(偏低 ) 9、锥形瓶没有洗尽 内壁附有少量 内壁附有少量MgO 、锥形瓶没有洗尽,内壁附有少量 (偏大)
HCl + NaOH = NaCl + H2O 1mol 1mol
3、实验的关键: 、实验的关键 (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2)准确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即 准确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准确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滴定终点判断)。依靠: )。依靠 滴定终点判断)。依靠:选用恰当的指 示剂
6、调整液面:调整液面“0”刻度或“0”刻度以 、调整液面:调整液面“ 刻度或 刻度或“ 刻度以 下 7、读数:记下起始刻度 、读数: 滴定( 次 二:滴定(2-3次) 1、移取待测液于锥型瓶中,并加指示剂、滴定、 、移取待测液于锥型瓶中,并加指示剂、滴定、 左手: 右手:持锥形瓶, 左手:控制活塞 右手:持锥形瓶,不断旋转 判终点、 判终点、读数 眼睛: 眼睛:注视着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及滴定 速率(先快后慢) 速率(先快后慢) 计算: 每个样品做2~ 次实验 次实验, 三 、 计算 : 每个样品做 ~ 3次实验 , 取平均值 求出结果 :溶液有 终点判断: 终点判断 色变为 色,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53db0837a32d7375a41780f9.png)
)
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俯视读出的读数
B.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测碱液浓度时,酸式 滴定管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着装标
准盐酸滴定碱液,所测出的碱的浓度值
C.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加热温度太高 使一部分硫酸铜发生分解,所测出的结晶水的含量 D.做中和热测定时,在大小烧杯之间没有垫碎泡 沫塑料(或纸条)所测出的中和热数值
酚
酞
红色 紫色 蓝色 ——— 5.0 ——— 8.0 ——— 红色 无色 ——— 8.2 粉红色 10.0 ——— ———
?
疑问1 :滴定终点是PH值等于7,而常用指示剂 没有在PH值等于7时变色的? 疑问2 :如果选用指示剂去判断滴定终点误 差会不会很大?
问题探究
讨论: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
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研究氛围
7.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mol· -1的NaOH L 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 取出部 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mL,该同 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0.0mL C.等于10.0mL B.小于10.0mL D.等于11.0mL
A)
9.用0.01mol· -1H2SO4滴定0.01mol· -1NaOH L L 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 .若滴定时终点 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H2SO4; ②少加了1滴H2SO4(设1滴为0.05mL), 则①和②C(H+)之比值为( D )
用0.1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mol/L盐酸 加入 NaOH 0.00 (ml)
18.00 19.68 19.98 20.00 20.02 20.20 22.00 23.00
【知识解析】酸碱中和滴定
![【知识解析】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9da9530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8.png)
酸碱中和滴定1 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和原理(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2)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①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酸碱中和滴定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通过滴定中用去的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的体积,利用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酸碱之间的计量关系,求得待测碱或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 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与操作(1)仪器酸式滴定管(精确到0.01 mL)、碱式滴定管(精确到0.01 mL)、烧杯、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用来盛装待测溶液)等。
图3-2-3名师提醒(1)酸式滴定管下端为玻璃活塞,能耐酸和强氧化剂的腐蚀,可用于盛装酸性或强氧化性溶液,但不能盛装碱性溶液。
(2)碱式滴定管下端为乳胶管和玻璃珠,乳胶管易被酸性或强氧化性溶液腐蚀,所以碱式滴定管一般只盛装碱性溶液。
(3)滴定管的“0”刻度在最上面,越往下数值越大,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所以滴定管的实际容积大于它的标定容积。
滴定管读数时要精确到0.01 mL。
注意量筒与滴定管的区别。
(4)滴定管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
对于酸式滴定管,先关闭活塞,装水至“0”刻度以上,直立约2分钟,仔细观察有无水珠滴下,然后将活塞转动180°,再直立约2分钟,观察有无水珠滴下,若均无水珠滴下,则不漏水。
对于碱式滴定管,装水后直立约2分钟,观察是否漏水即可。
如果出现漏水或酸式滴定管活塞转动不灵活的情况,应将酸式滴定管活塞拆下重新涂抹凡士林,碱式滴定管需要更换玻璃珠或乳胶管。
(5)滴定管在加入反应液前要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遍,不然滴定管内壁附着的蒸馏水会将反应液稀释,使溶液浓度降低,影响测定结果。
(2)指示剂的选择①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时刻叫滴定终点。
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必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终点的pH相一致的酸碱指示剂。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讲解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84547f083d049649b6658cf.png)
8、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不慎将瓶内的 溶液溅出一部分。(偏低 )
9、指示剂滴加过多(偏低)
• 三、碱式滴定管 • 10、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待测液
润洗 (偏低 )
• 11、取待测液时,为将盛待测液的碱式滴 定管尖嘴的气泡排除。取液后滴定管尖 嘴充满溶液(偏低 )
(1)甲基橙和酚酞的变色范围较小:4.43.1=1.3 10-8=2 对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较灵敏
(2)溶液使指示剂改变颜色,发生的化学变 化。指示剂滴加太多比将消耗一部分酸碱溶液 (一般为1~2滴)。
3、pH试纸(定量测定)
(1)成分:含有多种指示剂
(2)本身颜色:淡黄色
(3)操作:用镊子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 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然后用玻棒沾取少 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试纸显色后再与标 准比色卡比较,即知溶液的pH值。
2、滴定管内壁不干净,滴定后,酸式滴定管内壁
挂水珠
(偏高)
3、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偏高)
4、滴定操作时,有少量盐酸滴于锥形瓶外(偏高)
5、滴定前仰视刻度,滴定后俯视刻度(偏低)
二、锥形瓶
6、锥形瓶内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氢 氧化钠润洗 2-3次,将润洗液倒掉,再装 NaOH溶液(偏高 )
酸碱中和滴定
一、酸碱中和滴定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 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 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 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 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恰好完全反应”与“溶液呈中性”两句话的区别
第五节酸碱中和滴定
![第五节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4ffe0b4ae45c3b3567ec8b97.png)
第五节酸碱中和滴定目的要求: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初步学会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了解中和滴定的全过程,为学生进行定量实验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中和滴定的操作教学过程:酸碱中和滴定(高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酸碱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掌握酸碱中和滴定所使用的仪器。
能力培养:通过酸碱中和滴定相关量关系、使用仪器和指示剂的选择、实验操作中有关问题的讨论探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科学思想: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和依靠科学的科学思想教育。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测定、记录、数据处理等实验方法,对学生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及有关计算。
课堂模式:P.B.L课堂教学模式及问题解决模式.教学过程设计同时看课本图3-13如何准确判断酸碱恰好中和?(追问)怎样选取择附1. 随堂检测答案 1. (D) 2.(D) 3.酚酞甲基橙 4. (C)附2. 投影片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步聚:1.滴定前的准备工作(1)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2)检查滴定管;(3)用标准液润洗耳恭听碱式滴定管;(4)取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使液面在“0”刻度以下(5)用待测液润洗酸式滴定管;(6)取待测定盐酸溶液,使液面在“0”刻度以下。
以上操作均要注意逐出气泡。
2.滴定(1)量取待测盐酸溶液25mL 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酚酞,振荡。
(2)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的下面,并在瓶子底垫一块白瓷砖(或白纸),小心滴入碱液,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到因加入一滴碱液后,溶液由元色变成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去为止;记录滴定前后液面刻度于下表。
(3)把锥形瓶子里的溶液倒掉,用蒸馏水把锥形瓶子洗干净,按上述操作重复一次。
(4)取两面三刀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计算待测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f35b75f3770bf78a65295482.png)
(H+)= 20.00+19.95 突变范围内指 =0.000125mol/L
pH提高了 pH=3.9 6个单位 示误差均很小 20.05×0.100-20.00×0.100(突变)
1、实验原理 (2)关键: ①准确测出两种溶液的体积 ——精密的量器 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恰好完成 ——酸碱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3)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终点判断: 强酸滴定强碱:酚 酞: 红色→无色 甲基橙:黄色→橙色 强碱滴定强酸: 酚 酞: 无色→浅红 甲基橙:红色→橙色→黄色
甲基橙 3.1~4.4 红、橙、黄
c(标)V(标) C(待)= V(待) 套路: 依据计算公式, 所有误差V(标)承担, V(标)高则偏高, V(标)低则偏低. 说一说,下列操作会使结果偏大还是偏小还是不变?
①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没有润洗液 偏小 ②滴定时待测液溅出 偏小 ③滴定后俯视读数 偏小 ④滴定前仰视读数 偏小 ⑤滴定过程中用蒸馏水洗锥形瓶内壁 不变 ⑥锥形瓶水洗后未晾干 不变
重要的定量实验—— 酸碱中和滴定
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很多,滴定法是其中最基本、 最简单的一种。滴定的方法也有很多,如:中和 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而 酸碱中和滴定是滴定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 一种。
酸碱中和滴定
1、实验原理 (1)概念: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 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实质: H++OH- =H2O 恰好反应时:n(H+)=n(OH-) 一元酸与一元碱: c(酸)V(酸)=c(碱)V(碱) HnA与 B(OH)m :nc(酸)V(酸)=mc(碱)V(碱)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15246a88dd88d0d233d46aee.png)
考点三 酸、碱中和滴定1.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原理:c 待=c 标×V 标V 待(以一元酸与一元碱的滴定为例)。
3.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
(2)选取适当指示剂,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4.仪器与药品(1)主要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带滴定管夹)、锥形瓶、大烧杯。
(2)药品:标准溶液、待测液、酸碱指示剂。
提醒:①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 mL 。
②选择指示剂的三个要点。
a .变色范围与终点pH 吻合或接近。
b .指示剂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c .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明显,容易观察判断。
5.中和滴定实验操作(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
(1)滴定前的准备。
(2)滴定。
(3)终点判断:等到滴入最后一滴反应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原理计算。
c (NaOH)=c (HCl )×V (HCl )V (NaOH )针对训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滴定管装滴定液时应先用滴定液润洗( )(2)“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经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3)用0.200 0 mol·L -1NaOH 标准溶液滴定HCl 与CH 3COOH 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 0.1 mol·L -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4)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2.(2015·广东理综,12)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mol·L-1NaOH溶液滴定,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中和滴定
![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fd99aa910029bd64783e2c7a.png)
9、计算:整理数据进行计算。
思考
滴定过程的pH变化
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 .00ml 0.1000mol/L的HCl 溶液,求随V NaOH的增大,pH=?
误差:0.02÷40=0.0005=0.05%
8.酸碱滴定曲线
3、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酚酞:
8
10
石蕊:
5
8
甲基橙:
3.1 4.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3 突跃范围 9.7
酚酞
甲基橙
强碱滴定强酸
无→粉红
橙→黄
强酸滴定强碱
粉红→无
黄→橙
石蕊的变色不明显,所以不能做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1.误差分析依据(一元酸、碱的中和滴定) 中和滴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途径主要有操作不当, 读数不准等,分析误差要根据计算式分析,c 待测=c标V准·待V测标准, 当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待测碱溶液时,c 标准、V 待测均为定值, c 待测的大小取决于 V 标准的大小。
误差分析
可能情况
操作及读数
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VNaOH(mL) 0.00 5.00 pH 1.00 1.22
10.00 15.00 18.00 19.00 19.50 19.98 1.48 1.84 3.12 3.60 3.90 4.30
VNaOH(mL) 20.00 20.02 20.08 20.10 21.00 25.00 30.00 35.00 pH 7.00 9.70 10.30 10.40 11.38 12.05 12.30 12.44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feb6b76a0b1c59eef8c7b4a0.png)
其他仪器: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等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和操作
2、中和滴定实验步骤
一、用前检验(是否漏水、旋塞转动是否灵活)
二、洗涤(准确测定的保障) 滴定管——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清洗2~3次→待盛液润洗 锥形瓶——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清洗2~3次(不用待盛液润洗) 三、装液[滴定管中加入液体]
取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HCl于锥形瓶
二、读数方法有误 ⒈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偏小
偏大
⒉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偏大
三、操作出现问题 ⒈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偏大
⒉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有气泡,终了无气泡(或前无后有);
⒊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有待测液溅出; 偏小 ⒋滴定过程中,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 偏大
偏小
⒌快速滴定后立即读数; 偏小
颜色突变范围
7
6 4 2 0 10 20 30
8
40 V( NaOH ) / ml
指示剂选择
PH
12
10
6 4.4 4 3.1 2 0 10
7
8
颜色突变范围
甲基橙
பைடு நூலகம்20
30
40 V( NaOH ) / ml
三、误差分析
C标. V标 误差分析直接利用中和滴定原理:C待= ————— V待
滴定过程中任何错误操作都可能导致C标、V标、V待的误差
红色 PH <3.1 无色 PH<8.2 红色PH<5.0
3.1→4.4 橙色 8.2 →10.0 粉红色 5.0 →8.0 紫色
黄色PH>6.2 红色 PH>10 蓝色PH>10
滴定管的俯视和仰视
实 际 读 数 先 偏 大 正 确 读 数
实 际 读 数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15da5a24b4daa58da1114a01.png)
(4)计算:重复(2)→(3)的操作2-3次,取V(标准)的平均值计 算。
三、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依据:c(待测) = c(标准)×V(标准) V(待测)
其中: c(标准)由题目提供数据;V(待测)由实验提供数据, 在误差讨论中均视为不变量,因此误差分析均转化为对V(标准) 变化讨论:V(标准)偏大,则c(待测) 偏高;反之亦然。
110.00 200.00
4.76×10 100% 2.00 200% -2 20.00 (中和百分数) 3.30×10
40
NaOH(mL) -3
思考:
若用强碱滴定弱酸, (如:用NaOH标准液 滴定未知浓度的 CH3COOH)应选什么 指示剂误差最小? 酚酞:无色→浅红 若用强酸滴定弱碱, (如:用HCl标准溶液 滴定未知浓度的 NH3•H2O)应选什么指 示剂误差最小? 甲基橙:黄色→橙色
1、洗涤误差: 思考:判断指示剂选择正误、解释原因、推断产物 小结:滴定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3、辨色误差:
(1)酚酞作指示剂溶液由红褪为无色,反滴一滴NaOH变红 (2)甲基橙作指示剂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 (3)酚酞作指示剂,溶液褪无色后半分钟后再读数 (无 ) (↑ ) (无 )
4、读数误差:
滴 定 管
pH
14
HCl滴定NH3 •H HCl 滴定 NaOH 2O
12
10
8
10.0 酚酞 8.0
无色→浅红
7
6
等当点 4.4 黄色→橙色 甲基橙 3.1
NaOH 滴定 HCl COOH NaOH滴定CH3 10 20 30
4
2 40
0
NaOH(mL)
100% 200% (中和百分数)
酸碱中和的滴定实验
![酸碱中和的滴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e1ef5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2.png)
酸碱中和的滴定实验在化学实验中,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测量溶液中的酸或碱的浓度。
其中,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滴定法中最常见的实验之一。
本文将从滴定的原理、所需仪器材料、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滴定的原理滴定法是利用试剂溶液与待测溶液之间定量反应的方法。
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通常选择一种强酸与一种强碱进行滴定,通过化学计量的方法反应到等量点,并以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作为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
在滴定的过程中,待测溶液滴定进入滴定瓶中的容量管中,逐滴加入滴定溶液。
一开始,溶液的pH值较低(酸性溶液);当酸性溶液被滴定溶液中的碱性物质逐渐中和至中和点时,pH值会急剧上升,直到接近中和点的时候,pH值才会迅速变化。
中和点的确定,可以通过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判断,如表达为溶液从颜色A变为颜色B。
二、实验所需仪器材料1. 三角漏斗和滴定瓶:用于滴定溶液的添加和混合。
2. 瓶塞:用于密封滴定瓶,防止溶液挥发。
3. 平底容量瓶:用于配制酸碱溶液的容器。
4. 量筒:用于溶液的容量测量。
5. 支架、夹子和滴定管:用于支撑和固定三角漏斗。
6. 钢化玻璃白板:用于记录滴定的数据。
7. 酸性或碱性指示剂:根据实验所用的酸或碱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三、实验步骤1. 配制溶液:根据实验需求,使用平底容量瓶配制所需浓度的酸碱溶液,并用量筒测量取样。
2. 装置滴定装置:将三角漏斗放在支架上,固定好。
将滴定管插入三角漏斗,确保不漏液。
3. 添加指示剂:根据实验所用指示剂的种类,将适量指示剂滴入容量管中。
4. 开始滴定:用滴定管将待测溶液滴定入容量管中,每滴一次仔细搅拌。
直至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5. 记录数据:滴定过程中记录滴定液滴入的次数,并进行数据整理。
6. 重复实验:如需提高实验准确性,可重复实验数次,并取平均值。
四、数据处理1. 计算滴定液的浓度: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滴定液滴入的次数,计算滴定液的浓度。
滴定液的浓度(mol/L)=滴定液的摩尔浓度(mol/L)×每次滴定的体积(L)2. 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根据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酸碱中和滴定讲解
![酸碱中和滴定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0a6e2cd76a20029bd642d42.png)
滴定管与量筒区别
量取液体常用仪器:量筒、滴定管
❖量筒:粗量仪,10mL量筒最小分刻度为 0.1mL
读数精确到 0.1mL ,无“0”刻度
❖滴定管
▪标有温度、容积、“0”刻度在最高点
▪常用规格:25mL、50mL ▪最小分刻度:0.1mL ,读数精确到 0.01mL (精量仪可估读一位,粗量仪不能估读)
③到滴定终点时尚有一滴酸挂在滴定管尖嘴外而未滴
偏
入锥瓶
④洗净的碱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偏
⑤洗净的锥瓶用待测碱润洗
偏
⑥不小心将标准液滴至锥瓶外
偏
⑦不小心将待测碱液溅至锥瓶外
偏
⑧滴定前向锥形瓶中加入10 mL蒸馏水,其余操作正常
C待=
—C—标.—V—标 — V待
操作方法
误差分析
1.放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V标偏小 C待偏低 V标不变 C待无影响
练习:用已知准确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稀盐酸时,下列操作将使测定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变:
1、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碱液润洗就装入溶液 偏大 2、读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调零时仰视,滴定 结束时俯视 偏小 3、锥形瓶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不影响
4、酸式滴定管在调零后尖嘴有气泡,放出酸液后 气泡消失。 偏小
滴定终点判断:
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颜色发生变 化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即已 达终点。
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和指示剂的选择 以用0.1mol/L的NaOH 滴定0.1mol/L的HCl 为例:(已知lg2=0.3 lg5=0.7) (1)取20mL的HCl,当加入20mL的NaOH
就能恰好中和pH= 7 (2) 若多加半滴NaOH(体积为0.02mL)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2b6c54d80eb6294dc886c47.png)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酸碱中和滴定原理:(1)实质:H + +OH -= H2O(2)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有n (H +)=n (OH -) 当元数相同的酸和碱反应时(如NaOH 和HCl ):碱碱酸酸V c V c =x 元酸和y 元碱恰好发生中和时:c 酸 , V 酸 , c 碱 , V 碱的关系式:碱碱酸酸V yc V xc = 例如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 H 2SO 4:c NaOH V NaOH =2c H2SO4 V H2SO4 二、中和滴定所用仪器:仪器 说明量筒 粗量仪,10mL 量筒最小分刻度为0.1mL 、 读数精确到0.1mL ,无“0”刻度 移液管 精量仪,读数精确到0.01mL 准确量取一定量的试液(中和滴定时用来量取待测液) 滴定管酸式滴定管上有刻度线,标明了最大体积和使用温度 滴定管用于测定标准液或待测液的准确体积 滴定管的构造特点: 酸式滴定管含玻璃活塞碱式滴定管含橡皮套加玻璃珠(控制流速)滴定管使用注意事项:酸式滴定管,用来放酸、Br 2、KMnO 4、等,不能盛放碱液、水解显碱性的盐溶液、氢氟酸碱式滴定管用来盛放碱性物质或无氧化性的物质,不能盛放酸性强氧化剂溶液碱式酸为未知液 碱为未知液酸碱碱酸V V xc c =碱酸酸碱V V xc c =滴定管的读数方法: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读,最大量程有25mL、50mL精确度: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23.38mL,最后一位是估计值。
滴定管的固定:垂直于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锥形瓶约1cm为宜。
锥形瓶用作中和反应容器,盛装待测液容量瓶用于配制标准液铁架台、滴定管夹固定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三、试剂:(1)标准液:已知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2)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3.酸碱中和滴定
![3.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2231e4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4.png)
锥形瓶
注意!
①“0”刻度的位置 ②最小刻度 ③标注的内容有哪些 ④全部放出的体积与标注值的关系
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容量瓶等5来自滴 定 管 保 持 垂 直
左手
滴加速度先快后慢
右手
视线与凹液 面水平相切
半分钟颜色不变
眼睛注视瓶内颜色变6化
4、使用的试剂: ⑴标准液 ⑵待测液 ⑶指示剂
甲基橙:3.1~4.4 石 蕊:5~8 酚 酞:8.2~10
a、保持30s不变色
⑸ 读数:
b、视线平视凹液面最低处
⑹ 平行滴定二至3次: c、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9
6、误差分析:
如:一元酸与一元碱的相互滴定
C标·V读
C待= ———
—
V待
☆误差分析类型:
◆润洗问题
◆仰视、俯视问题
◆气泡问题
◆样品中含杂质等等 10
4、
小 大
大 大 大 小 小 小
11
55、、 6、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8
5、滴定操作:
⑴ 检漏:
a、滴定管必须润洗 b、锥形瓶不许润洗
⑵ 洗涤:水洗、蒸馏水洗、润洗
⑶ 注液:气泡问题、调起始刻度问题
⑷ 滴定:左右手的操作、视线注意点
b. “恰好中和”为理论上的说法。中和的终点需要通 过指示剂的变色来指示;指示剂变色时即达到了滴
定的终点,此时通常与理论终点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允许误差),但我们也通常认为此时即达到了反
应的终点——即恰好中和。
2
练习: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酸碱中和滴定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7d93e55648d7c1c709a14522.png)
选修四-第三章-酸碱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1、实质:H++OH-=H2O酸、碱有强弱之分,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不变。
反应中,起反应的酸、碱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概念:_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中和滴定”。
二、中和滴定操作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烧杯、滴定管夹、锥形瓶、铁架台。
酸式滴定管可盛装___________碱式滴定管不能盛装__________________2、试剂:标准浓度的溶液,待测浓度的溶液,指示剂。
3、滴定前准备(1)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2)玻璃仪器洗涤:①水洗②用标准液润洗装标准液的滴定管③用待测液润洗装待测液的滴定管(3)向用标准液润洗过的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液。
调整液面到0 刻度或0刻度以下(注意O刻度在上方),排除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记下刻度读数。
(4)往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一般为20.00mL)的待测液【注意】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一定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结果会偏高,锥形瓶取液时要用滴定管(或用相应体积规格的移液管),不能用量筒。
(5)向锥形瓶中加入2-3滴指示剂。
【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要灵敏,变色范围最好接近等当点,且在滴定终点由浅色变深色,即:碱滴定酸宜用酚酞作指示剂,酸滴定碱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过程中一般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
注意:指示剂用量不能过多,因指示剂本身也具有弱酸性或弱碱性,会使滴定中耗标准液量增大或减小,造成滴定误差。
4、滴定操作左手操作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意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到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且半分钟不再变化为止,记下刻度读数。
再重复上述操作一次或两次。
(定量分析的基本要求)终点的判断方法: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且半分钟不再变化。
注意:滴定终点不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但是由于在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前后,少加一点标准液或多加一滴标准液,会使pH发生很大的变化,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对于结果影响不大。
三大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三大实验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544a93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6.png)
2.方法 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混合过程中 滴加酸(或碱)的量 为横坐标,以 溶液pH 为纵坐标绘出 一条溶液pH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 例如:以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HCl溶液为例,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对于“酸 碱恰好完全中和时”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强碱相互滴定,生成的盐不水解, 溶液显中性,可选择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酚酞:酸滴定碱——颜色由红刚好褪色 碱滴定酸——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甲基橙:酸滴定碱——顔色由黄色到橙色 碱滴定酸——顔色由橙色到黄色
[例1] (2012·福州高二期末)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 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待测溶液润洗后,再 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 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 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 中放入20.00 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 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0 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 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 位置,记下读数。
c(H+)=cOHV- 酸·V碱或 c(OH-)=cHV+碱·V 酸
。
4.实验的关键: (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3.仪器及使用
(1)仪器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如图a 如图b
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 锥形瓶
(2)滴定管的使用: ①查漏:使用前先检查滴定 管活塞 是否漏水 。 ②润洗:在加入反应液之前, 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 2~3 遍。
酸碱中和滴定方法
![酸碱中和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52cb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7.png)
酸碱中和滴定方法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以滴定试剂与被测物完全反应作为判断终点的依据。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生化分析、药品制造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其应用。
1. 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酸碱滴定基于一个简单的反应原理:在反应终点前,每加一滴滴定试剂使被测物的溶液中增加相应的反应物量。
当反应物的量与滴定试剂的量相等时,就称为“终点”,此时应滴入的体积就是所需的滴定体积。
本次滴定中所加的滴定试剂溶液称为滴定剂,滴定剂的浓度是已知的,通过滴定剂用量与被滴定物的用量之间的比较,可以推断出被滴定物的浓度。
由于大多数酸和碱都可以用该滴定方法测定,因此被称为“酸碱中和滴定”。
2. 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1) 准备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溶液在进行滴定实验前,需要准备好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溶液,它们的浓度和体积都应事先确定。
滴定剂可以是任何化学试剂,通常溶于水中。
而被滴定物需要溶于一种适当的溶剂中,以保证溶液清晰透明,难以滴定反应的发生导致难以判断终点。
(2) 滴定过程滴定过程中需要使用滴定管、滴定瓶以及一个可靠的指示剂。
滴定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用滴定管精确吸取滴定试剂,切勿出现空气泡,否则会使滴定结果不准确。
2)将准确的滴定剂定量滴入样品中,同时搅拌溶液,直到出现颜色变化或浑浊现象。
3)在滴定过程中持续记录滴定剂使用量,直到滴入滴定剂滴数稳定,则可得出滴定体积(滴定剂使用量)。
4)添加某种指示剂,当指示剂与被滴定物完全反应时,颜色会发生改变,表示滴定已经完成了,记录终点使用量。
(3) 滴定数据的计算根据初始浓度、滴定体积和滴定试剂的浓度等参数,可以计算出被滴定物的浓度。
通常,滴定剂的使用量应在0.1毫升以下,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酸碱中和滴定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已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例如:(1) 药品制造:滴定方法常用于药品制造工艺的监控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每个制造批次的精确成分。
酸碱中和滴定总结(最全版)
![酸碱中和滴定总结(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59ebcd910ef12d2bf9e70a.png)
酸碱中和滴定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是指利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称为标准液)来测定未知的碱或酸(称为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过程。
2.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H++OH— →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酸碱滴定时溶液pH值的变化曲线,以NaOH溶液(标准液)滴定HCl溶液(待测液)为例: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突变范围是[4.1,9.5],如何判断滴定过程中酸碱中和反应已完成?4.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NaOH溶液(标准液)滴定HCl溶液(待测液)为时,(1)若选酚酞作指示剂,则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酚酞变色的pH区间与滴定过程中溶液pH突变区间的交集为[8.2,9.5],区间长度为1.3。
酚酞可看作是碱性指示剂。
(2)若选石蕊作指示剂,则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紫色。
石蕊变色的pH区间与滴定过程中溶液pH 突变区间的交集为[5,8],区间长度为3。
(3)若选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橙色。
甲基橙变色的pH区间与滴定过程中溶液pH突变区间的交集为[4.1,4.4],区间长度为0.3。
甲基橙可看作是酸性指示剂。
5.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变色范围要灵敏,即指示剂变色的pH区间与滴定过程中溶液pH突变注意:(1)一般强酸滴定强碱选甲基橙作指示剂,强碱滴定强酸选酚酞作指示剂。
(2)强酸滴定弱碱时,完全中和后,溶液显酸性,滴定时只能选甲基橙作指示剂。
强碱滴定弱酸时,完全中和后,溶液显碱性,滴定时只能选酚酞作指示剂。
6.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过程,以NaOH溶液(标准液)滴定HCl溶液(待测液)为例:(1)查漏:用蒸馏水检查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2)润洗:分别用HCl溶液、NaOH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确保溶液的浓度不被剩余在滴定管中的水稀释而变小。
(3)注液:润洗后,分别向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中注入一定量的HCl溶液、NaOH溶液。
并调节液面至零或零刻度线以下,记下各自的起始读数,分别记为V(酸始)、V(碱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视
仰视
偏大
平视
俯视
偏小
仰视
俯视
偏小
俯视
仰视
偏大
课堂小结
定义 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
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
酸 原理 c酸v酸=c碱v碱 (一元酸和一元碱)
碱
酸、碱式滴定管等
中 仪器及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 酸碱指示剂
和
查漏
洗涤、润洗
滴
步骤 装液、调液和取液(记下读数)
定
滴定操作
记录(记下读数)并计算
读数时要平视, 不能仰视或俯视
25.60mL
4、主要试剂(1)待测液 (2)标准液 (3)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一般选择:
酚 酞(终点) 甲基橙(终点)
强碱滴定强酸
无色→粉色红 橙色→黄色
强酸滴定强碱
红色→无色
黄色→橙色
石蕊试剂颜色变化不灵敏,所以一般不 用石蕊做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练一练】
锥形瓶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2)滴定过程图示 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 右手不断摇动锥形瓶, 眼睛注视锥形瓶色中溶液颜色
的变化。
(3)终点的判断
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颜色刚好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 再变色。
例:用HCl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酚酞做指示剂, 终点描述:当加入最后一滴HCl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 钟内不再变色。
误差分析直接利用中和滴定原理:C待= —C—标—. V—标— V待
错误操作
引起待测液氢氧化钠浓度值的变化情况
滴定过程,滴定管漏液 滴定过程,锥形瓶中液体溅出
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挂着余液
偏大 偏小 偏大
读数引起的误差: (滴定时)
C待= —C—标.—V标—— V待
1.滴定时起始读数正确,达到终点后仰视刻度线
26.38
25.16
3 25.00
0.00
25.20
25.20
V待测 = 25.00mL V标准 = 25.20mL C(NaOH) = 0.0992mol/L
4、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
利用中和滴定原理:
C标. V标 C待= ———V待——
❖在实际操作中认为C标是已知的,V待是固定的,所以一切的误差 都归结为对V标的影响,V标偏大则C待偏大, V标偏小则C待偏小。
(4)记录数据及处理
为减少实验误差,滴定时,要求___重_复__实__验____2~3次,求出所用标 准溶液体积的__平__均_值____。然后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待= —C—标—. V—标— V待
次 数
待测液 体积
标准液体积(mL) 滴定前刻 滴定后刻 标准液
(mL) 度(mL) 度(mL) 体积(mL)
难点突破【想一想】
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溶液一直都是无色的,那怎么知 道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发生了中和反应呢?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甲基橙 红色 橙
黄色
石蕊
红色
紫色
蓝色
酚酞
无色
浅红
红色
【思考与交流】
滴定终点应该是恰好反应的点,而常用的指示剂 没有在pH等于7时变色的。 如果选用指示剂去判断滴定终点,误差会不会很大?
D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数据合理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0 g食盐 B.用量筒量取5.26 mL盐酸 C.用广范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是3.5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23.10 mL溶液
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 (1)滴定前准备工作 (2)滴定过程 (3)终点的判断(读数) (4)数据处理(计算)
待测液NaOH浓度
V标偏大,所以C待偏大
仰
C待= —C—标.—V—标 — 2.滴定时起始读数正确,达到终点后俯视刻度线 V待
待测液NaOH浓度
俯
V标偏小,所以C待偏小
3. 滴定前仰视刻度线,滴定后俯视刻度线
人仰
为 读
数俯
0
C待=
—C—标.—V—标 — V待
正
确
待测液NaOH浓度
读
数
先仰后俯 V标=V(后)-V(前),读数偏小
滴定操作
(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活塞是否漏水
2~3 mL
“0”刻度线 “0”刻度线以下的某刻度
滴定操作
(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酸式滴定管:打开旋塞,快速放液 碱式滴定管:橡皮管向上翘起
(2)滴定过程
滴定管活塞
(用滴定管来量取) 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润洗, 不能用待测液润洗;指示剂 一般加1~2滴,不能加多。
pH
中和滴定曲线
pH突跃
12
10
8
突 变
范
6
围
4
2
10
20
30
40 v(NaOH)/(mL)
如果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在此pH突变范围发生明
显的改变,误差很大吗?
中和滴定曲线
pH
12
10
8 7 6
4 2
0
酚酞
颜色突变范围
10 20 30 40 V(NaOH)mL
中和滴定曲线
pH
12 10 8
7
6 44.4 2
“0”刻度在上方, 读数从上往下读
滴定管:精确量器(标有温度、刻度、规格) (1)酸式滴定管:玻璃塞
不可盛放碱性溶液(如NaOH)和HF溶液
碱式滴定管:橡胶管
不可盛放酸性和强氧化性(如KMnO4)的溶液
(2)读数: 最小刻度0.1mL,读数到0.01mL.0刻度在上端,总体积大
于实际量程
类比——量筒: -粗略量器 最小刻度1mL,只能读至0.1mL,无0刻度
偏小
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偏大
例:用已知浓度的HCl标准液 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待测液
C待= —C—标—. V—标— V待
错误操作
引起待测液氢氧化钠浓度值的变化情况
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 定后气泡消失
装待测液的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取 液后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偏大 偏小
•滴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关键: 1)需要准确测定体积的仪器;
——滴定管 2)需要能指示酸碱反应完全的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
2、所需的仪器: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锥形瓶 铁架台 滴定管夹 烧杯
读数精确到 0.01mL(精确度)
如:24.00mL、 23.38mL。最后一 位是估计值。
温度:20℃ 规格:25mL或50mL 刻度:0
c酸v酸=c碱v碱 (一元酸和一元碱)
例:用0.1032mol/L的HCl溶液滴定 25.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 定完成时用去HCl溶液27.84mL。计
(答案:0.1149mol/L) 算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具体问题: 1、溶液体积如何准确量取? 2、如何判断中和反应恰好完成,即达到滴定的终点?
V标偏小,所以C待偏小
4. 滴定前俯视刻度线,滴定后仰视刻度线
俯
0
C待=
—C—标.—V—标 — V待
人
正
为
确
读
读
数
数
仰 先俯后仰
V标=V(后)-V(前),读数偏大
待测液NaOH浓度
V标偏大,所以C待偏大
归纳总结:
滴定时读 数不准引 起的误差
所消耗标准液的体积 滴定开始读数 滴定结束读数
待测液NaOH 浓度
向20.00 mL 0.100 mol/L HCl中滴加0.100 mol/L NaOH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下。
加入
NaO H 0.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96 20.00 20.04 21.00
(mL)
溶液 pH
1.0
1.2
1.8
2.3 2.6 3.9 7.0 10.0 11.4
【思考与讨论】 张老师有一瓶失去标签的NaOH溶液,怎样才
能准确测定其浓度?
pH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一.定义
——酸碱中和滴定
标准液
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
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待测液
怎么测呢?
1.中和滴定的原理: 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H+ + OH- = H2O 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 有n(H+)=n(OH-)
1已
2 3知
V标准=V后 - V前
数据的处理: 例:用0.1000mol/L的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数据如下,求NaOH浓度
次 待测液体
标准液体积(mL)
数
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mL)
(mL)
标准液体 积(mL)
1 25.00
0.02
25.26
25.24
2 25.00
1.22
0
甲基橙
10 20 30 40
颜色突变 范围
V(NaOH)/mL
在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pH发生突变。
①强酸和弱碱滴定 强酸弱碱盐 甲基橙 ②强碱滴弱酸滴定 强碱弱酸盐 酚酞 ③强酸强碱滴定 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
误差分析 c酸v酸=c碱v碱 (一元酸和一元碱)
练习:分析如下操作引起的误差如何:
(1)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 (偏低) (2)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 (无影响) (3)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 口的半滴标准溶液至锥形瓶中。(操作正确,无影响) (4)过早估计滴定终点。 (偏低) (5)过晚估计滴定终点。 (偏高) (6)一滴标准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洗下。 (偏高)